論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與承攬合同的區(qū)別(1)_第1頁
論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與承攬合同的區(qū)別(1)_第2頁
論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與承攬合同的區(qū)別(1)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論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與承攬合同的區(qū)別(1)    內(nèi)容提要:準確認定合同的性質(zhì),是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gòu)依法對合同糾紛案件行使管轄權(quán),正確適用法律,依法審理案件的前提。由于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本來就是承攬合同的一種特殊類型,且兩者之間存在很多共同的法律屬性,因此在司法實踐中經(jīng)常把兩類合同混淆,并據(jù)此作出錯誤的裁判。學術(shù)界對此也無明確的觀點。本文從合同的標的物、合同主體、結(jié)算方式等方面入手,論述如何區(qū)別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與承攬合同。 關(guān)鍵詞: 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承攬合同/區(qū)別        

2、;       2008年10月,日照仲裁委員會受理了一起合同糾紛案件,案情大致是:申請人某鋼廠委托被申請人某起重機制造公司制造一個懸梁起重機,包括起重機的制作和安裝。合同約定竣工日期為2007年5月1日,每延誤一天,需支付合同價款萬分之5的延期違約金;合同履行中發(fā)生的一切糾紛,由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員會解決等。合同簽訂后,申請人按約支付工程款,被申請人未能按期交工,直到2007年9月14日才將起重機調(diào)試合格后交付申請人使用。工程交付后,由于雙方當事人對工期延誤違約金的計算發(fā)生爭議,申請人向日照仲裁委員會(起重機的安裝地)申請仲裁:要求

3、裁決被申請人支付工程延期違約金40余萬元。被申請人則以“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實質(zhì)內(nèi)容是被申請人按照申請人的要求完成一個起重機的制作,而起重機的制作是在被申請人所在地進行的,因此該合同是承攬合同,被申請人住所地才是合同履行地”為由,提出管轄權(quán)異議,認為該仲裁委員會沒有管轄權(quán)。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現(xiàn)行的法律規(guī)定,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以施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而承攬合同糾紛通常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因此,界定該合同的性質(zhì),決定了該仲裁委員會對該案是否享有管轄權(quán)。對此,該仲裁委員會內(nèi)部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由此引起筆者的注意,特撰此小文。

4、60;     合同法第251條規(guī)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第269條規(guī)定:“建設(shè)工程合同是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shè),發(fā)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苯ㄔO(shè)工程合同,實際上是承攬合同的一種特殊類型。因此,合同法第287條規(guī)定:“法律對建設(shè)工程合同沒有特別規(guī)定的,適用法律對承攬合同的有關(guān)規(guī)定?!备鶕?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建設(shè)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合同、工程設(shè)計合同和工程施工合同。由于工程勘察合同和工程設(shè)計合同與承攬合同較易區(qū)分,因此本文重點闡述工程施工合同與承攬合同的區(qū)別?,F(xiàn)實中,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又可分為土木建筑工程合同、

5、裝飾裝修工程合同和安裝工程合同三類。      14前注11,曾月英書,第10頁。  14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5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IX?4,Peter Ellinger,Negortiable Instruments,JCBMohr,2000,p31轉(zhuǎn)引自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6夏林林:對票據(jù)無因性原則法律適用的思考,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50406?16

6、2854htm(2006年11月5日訪問)  17前注16,夏林林文。  18參見前注7,葉永祿書,第237頁。      14前注11,曾月英書,第10頁。  14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5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IX?4,Peter Ellinger,Negortiable Instruments,JCBMohr,2000,p31轉(zhuǎn)引自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6夏林林:對票據(jù)無因性原則法律適用的思

7、考,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50406?162854htm(2006年11月5日訪問)  17前注16,夏林林文。  18參見前注7,葉永祿書,第237頁。      14前注11,曾月英書,第10頁。  14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5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IX?4,Peter Ellinger,Negortiable Instruments,JCBMohr,2000,p

8、31轉(zhuǎn)引自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6夏林林:對票據(jù)無因性原則法律適用的思考,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50406?162854htm(2006年11月5日訪問)  17前注16,夏林林文。  18參見前注7,葉永祿書,第237頁。      14前注11,曾月英書,第10頁。  14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5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IX?4,Peter

9、 Ellinger,Negortiable Instruments,JCBMohr,2000,p31轉(zhuǎn)引自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6夏林林:對票據(jù)無因性原則法律適用的思考,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50406?162854htm(2006年11月5日訪問)  17前注16,夏林林文。  18參見前注7,葉永祿書,第237頁。      14前注11,曾月英書,第10頁。  14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5Internat

10、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IX?4,Peter Ellinger,Negortiable Instruments,JCBMohr,2000,p31轉(zhuǎn)引自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6夏林林:對票據(jù)無因性原則法律適用的思考,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50406?162854htm(2006年11月5日訪問)  17前注16,夏林林文。  18參見前注7,葉永祿書,第237頁。      14前注11,曾月英書

11、,第10頁。  14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5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IX?4,Peter Ellinger,Negortiable Instruments,JCBMohr,2000,p31轉(zhuǎn)引自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6夏林林:對票據(jù)無因性原則法律適用的思考,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50406?162854htm(2006年11月5日訪問)  17前注16,夏林林文。  18參見前注7,葉永祿書,

12、第237頁。      14前注11,曾月英書,第10頁。  14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5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IX?4,Peter Ellinger,Negortiable Instruments,JCBMohr,2000,p31轉(zhuǎn)引自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6夏林林:對票據(jù)無因性原則法律適用的思考,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50406?162854htm(2006年11月5日訪問)  17前注16,夏林林文。  18參見前注7,葉永祿書,第237頁。      14前注11,曾月英書,第10頁。  14前注12,胡德勝等書,第17頁。  15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IX?4,Peter Ellinge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