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論的兩種形相及其思維實質_第1頁
還原論的兩種形相及其思維實質_第2頁
還原論的兩種形相及其思維實質_第3頁
還原論的兩種形相及其思維實質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還原論的兩種形相及其思維實質    還原論的兩種形相及其思維實質                                         &#

2、160;          2007年12月23日    來源:自然辯證法通訊2007年第6期   作者:劉勁楊                           &#

3、160;                                                  

4、(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摘要 復雜性理論把“超越還原論”作為了自己的方法論綱領。然而,對還原論的相關討論卻常常陷入混淆。本文從更為廣闊而深入的視角,把還原論區(qū)分為本體論層面的“還原論信念”和方法論層面的“還原論方法”,認為還原論信念的超越與還原論方法的超越完全是兩個層面上的非同構問題。對還原論的認識論考量則表明,還原論的思維實質根源于人類思維的割離本性,弱意義上的還原論對于科學是必要的。          復雜性研究興

5、起后,各種理論均把“超越還原論”作為了自己的方法論綱領。然而,還原論的相關討論常常陷入種種混淆中,超越還原論則常常被簡單理解為對還原論的徹底拋棄。這不僅未領會還原論的實質,也曲解了復雜性研究的方向。當下是一個復雜性及其還原共同增長的時代,1極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厘清與深入思考。該問題也是我們深入討論整體論、涌(突)現論方法的基礎。     一、還原論的兩種形相     自1951年蒯因在經驗論的兩個教條一文中首次提出還原論(reductionism)一詞后,還原論這一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都得到擴張。最新的大不列顛百科全

6、書把還原論定義為:“在哲學上,還原論是一種觀念,它認為某一給定實體是由更為簡單或更為基礎的實體所構成的集合或組合;或認為這些實體的表述可依據更為基礎的實體的表述來定義。”2奧本海默(Paul Oppenheim)與普特南(Hilary Putnam) 曾從四個方面總結了還原論綱領的基本內容,可概括提煉為三類還原論。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還原方面,屬規(guī)范的科學哲學研究。然而,“還原”(reduction)比“還原論”遠為悠久,二者有明顯的區(qū)別。前者主要體現為一種具體的“科學程式”(scientific procedure),后者多作為一種抽象的哲學學說或哲學主張(philosophical do

7、ctrine)。阿加奇(Evandro Agazzi)由此指出,傳統上對還原論的規(guī)范哲學研究并未從還原出發(fā)對還原論進行更為廣泛和深入的思考。許多對還原論的重要問題被排斥在規(guī)范性問題之外了,諸如還原應是什么?為什么需要還原?還原理論的真正含義是什么?還原論是一種本體論預設(ontological presupposition)還是還原蘊涵(implication of reduction)?等問題。3     鑒于此,本文認為,從超越還原的角度以及更為廣闊的視野來看,還原論應被區(qū)分為兩種更為基本的形相:一是方法論形相,即“還原論方法”,這一形相奠定了經典科

8、學的方法論基礎。這一層面導致了“理論的還原論”與“解釋的還原論”,其核心是“reduction”;另一形相為本體論形相,即“還原論信念”,認為世界是由可分的個體構成的,高層次事物由低層次事物構成,“組成的還原論”可歸入此類,其核心是哲學意義上的還原主義“reductionism”。為避免混淆,“還原論”在本文中是對這兩種形相的總稱。     1. 還原論方法     通常意義上,“還原或還原作用是指事物和原因的可分解性?!?(P55)這一方法堅信我們可以(也只能)借助部分來把握整體,只有把部分搞清楚了才可能真正理解

9、整體,認識了部分的特性就總可以得出整體的特性,其實質是以分析重構方法把握整體。近代科學意義上還原論方法的鼻祖可追溯到笛卡爾與培根。笛卡爾確立了由四條規(guī)則組成的正確的“思想途徑”,5可提煉為四個自上而下的分析演繹的步驟,6(P308)以表1示之。培根則從經驗論的角度提出了由下而上的綜合歸納,以建立一列通至準確性循序升進的階梯。他認為追求和發(fā)現真理的唯一正確道路在于“從感官和特殊的東西引出一些原理,經由逐步而無間斷的上升,直至最后才達到最普遍的原理。”7     表1笛卡爾的思考途徑與分析步驟     

10、60;                          笛卡爾的四條規(guī)則                    對應的四個步驟 

11、                            第一條是:凡是我沒有明確地認識到的東西,我決不把它當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說,要小心避免輕率的判斷和先入之見,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現在我心里、使我根本無法懷疑的東西以外,不要多放一點東西到我的判斷里。       

12、;              區(qū)分出所研究問題的所有可能的情況,劃分出不同的方案。                             第二條是:把我所審查的每一個難題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

13、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為解決。                     將每一情況分解成最簡單的子問題。                        &#

14、160;    第三條是:按次序進行我的思考,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一點一點逐步上升,直到認識最復雜的對象;就連那些本來沒有先后關系的東西,也給它們設定一個次序。                     解決每一情況的子問題,使它從較簡單的上升為較復雜的。        

15、0;                    最后一條是: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盡量全面地考察,盡量普遍地復查,做到確信毫無遺漏。                     在這個上升過程中,只將確切無疑的、清楚明白的原理作為出發(fā)的前提。                             從還原角度來看,兩者在形式上迥然不同:一個強調理性邏輯的重要性,一個注重原始的經驗,但二者在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上卻殊途同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