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現象》單元測試題_第1頁
《聲現象》單元測試題_第2頁
《聲現象》單元測試題_第3頁
《聲現象》單元測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教室內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的聲帶 產生的,并通過 傳播到學生的耳朵里3如圖所示,甲圖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 ;乙圖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聽到岸上的音樂聲,說明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也能在 中傳播;丙圖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門的不是外婆,是根據聲音的 來判斷4如圖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繃緊薄膜,在薄膜上放幾粒小米小明同學在薄膜附近用力敲擊鐵盤,鐵盤因為 而發(fā)出聲音,同時發(fā)現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動,這說明聲波可以傳遞 5下列有關聲音的語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你的聲音真好聽”是指聲音的 (2)“雷聲震耳欲聾”是指聲音的 (3)“小孩尖叫聲刺耳”是指聲音的 6通常情況下,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通過

2、這種介質傳入耳朵的聲波頻率范圍很寬,但正常人耳朵只能聽到20Hz到20000Hz的聲音,高于20000Hz的聲音稱之為 減弱噪聲有三個環(huán)節(jié),公路兩旁植樹屬于 8馳名中外的北京天壇里的回音壁、三間石、圜丘三處建筑有非常奇妙的聲音現象,它是我國古代建筑師利用聲音的_造成的音響效果。 9桌面上左、右兩邊各放置一音叉,敲響右邊的音叉,與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叉股接觸的泡沫塑料球彈起來,這一現象可以說明左邊的音叉也在_,而我們并沒有敲左邊的音叉,這就證明了右邊音叉的振動是靠_傳給了左邊相同的音叉。如果這個實驗在月球上做則_(能或不能)聽到聲音,_(能或不能)看到小球被彈起。 10全日制小

3、學三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唐朝時期莆田詩人胡令能寫的一首詩,如圖所示。垂釣小兒不敢答言,因為他知道,聲音可能會嚇跑將要上鉤的小魚,此事表明_和_可以傳聲。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11一把琵琶。當彈奏的人用力撥動弦時,弦振動的_增加,發(fā)出的聲音響度_。 12大鼓發(fā)出的聲音可以很響,但音調很低,這是因為鼓面振動時_可以很大,而振動的_可以很小。 13噪聲是當代社會的公害之一,它是由發(fā)聲體的_產生的,有資料顯示,噪聲每經過一塊100m寬的林帶可降低20分貝25分貝,揚州火車站的兩側種植著許多樹木,這是在_減弱噪聲的。

4、0;14北宋時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著: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成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敵人馬蹄聲,這是因為_。 15魚被它們喜歡的聲音誘入漁網,從物理學角度分析,這說明_ 16在劇院里,我們聽到音樂有豐富的立體感,這是因為人的聽覺具有_ 17我們在購買花盆時,常拿來起花盆,輕輕地敲擊它,根據敲擊時發(fā)出聲音,來判斷花盆是否有裂縫,這是根據_來判斷花盆是否破損的。 18開運動會時,運動場上傳出“忽大忽小”的鑼鼓聲,“忽大忽小”指聲音的_不同,能區(qū)分出鑼聲和鼓聲是因為這兩種聲音的_不同。 192004年12月26日,南亞、東南亞海

5、域發(fā)生強烈地震,引發(fā)了罕見的大海嘯,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來人們在清理現場時,很少發(fā)現有貓、狗、老鼠等動物的尸體,人們猜測可能是地震時產生的_聲波,動物可以聽到,而人聽不到。 20科學工作者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這種方法不能用來測量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其原因是_。 21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了聲波能傳遞_。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用“望、聞、問、切”檢查病人,其中;“聞”就是_的意思,它是利用了聲波能傳遞_。22黃河大合唱歌詞中的“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里的“吼”、“叫”、“咆哮”的聲源分別是_、_、_。23國際標準音調的頻率是440

6、Hz,它的物理意義是 _ 。24圖B11中的甲和乙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從圖形可知:圖 _是音樂的波形。 甲                 乙  二、選擇題(    )1不能傳播聲音的是 A真空  B木頭 C空氣D水(    )2關于聲音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切振動的物體都會發(fā)出聲音 B物體在

7、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距離叫做振幅 C物體振動的次數叫頻率 D正常人聽覺頻率范圍是每秒20次到2萬次(    )3下面關于音調和響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音調高就是響度大  B音調低就是響度小 C“高聲大叫”中的“高”實際是指響度大 D“低聲細語”中的“低”實際是指音調低 (    )4關于擴音機的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改變響度 B改變音調 C改變音色 D減小聲音的分散(    )5在電影院內聽

8、不到回聲,下列原因中正確的是 A墻壁反射的聲音與原聲混在一起分不出來 B墻壁吸音性好,傳向墻壁的大部分聲音被吸收了 C墻壁吸收了全部聲音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6蝙蝠在黑夜能發(fā)現要捕食的昆蟲,是 A借助于超聲波  B借助于復眼 C借助于紅外線 D借助于紫外線 (    )7火車鉆山洞時,車輪在鋼軌上滾動的聲音跟火車在洞外行駛相比A聲音輕了 B聲音響了 C聲音沒有變化  D聲音消失了(   

9、; )8在運動場上的百米賽跑時,終點線上的計時員為了計時準確,在計時時 A聽到槍聲同時按下跑表   B看到發(fā)令槍散發(fā)的白煙同時按下跑表 C聽槍聲和看到白煙都有可以按跑表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9站在百米賽跑終點的計時員,聽到起跑的槍聲后立即開始計時,測得李明同學百米賽的時間是1400秒,當時氣溫15,則李明同學跑百米的真實時間是 A1429秒 B1400秒C1371秒 D無法確定(    )10如圖2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

10、出“dou(1)” “ruai(2)” “mi(3) “fa(4)”四個音階,則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    )11正要咬餌上鉤的魚,突然聽到腳步聲受驚逃走,這時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途徑是  A大地空氣水魚  B空氣水一一魚 C大地水魚  D水魚(    )12手撥動琴弦,便能聽到悅耳的聲音,這聲音是下列哪個物體振動產生的 A手指 B琴弦&

11、#160;C空氣 D弦柱(    )13發(fā)生地震災難時,被困在建筑物廢墟中的遇險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種好方法是敲擊就近的鐵制管道,這種做法主要是利用鐵管能夠A傳聲 B傳熱 C 導電 D通風(    )14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 B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C真空也能傳聲 D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    )15為了使學生在教室上課時免受周圍環(huán)境噪聲干擾,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A教室內保持安靜,不講話 B在教室周圍植樹C每個學生都戴一個防噪聲耳罩

12、D在教室內安裝噪聲檢測裝置(    )16當喇叭里響起“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時,王丹和李明齊聲說:“楊臣剛唱的”他們的判斷是根據聲音的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    )17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有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fā)現小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B使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C把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遲 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18唐詩楓橋夜泊中的名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包含著聲學知識對其中聲現象的

13、解釋中,正確的是 A客船上的人根據音調知道是鐘發(fā)出的聲音 B客船上的人根據音色知道是鐘發(fā)出的聲音 C鐘聲通過空氣傳播到客船 D鐘聲是由鐘的振動產生的 (    )19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 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C聲音的傳播速度一般隨介質的不同而不同D“公共場所不要大聲說話”是要求人們說話的聲音響度要小一些(    )20下列說法中能說明液體能傳聲的是: A 海豚能隨訓獸員的哨聲在水中表演節(jié)目; B 花樣游泳運動員能隨音樂起舞:C 掌聲會嚇跑魚塘中的魚; D 枕著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

14、,能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    )21吹笛子發(fā)聲主要依靠A笛子本身(竹管)振動發(fā)聲B笛子中空部分柱振動發(fā)聲C人的嘴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D以上說法不正確 (    )22當你自己在嚼餅干時,會感到聲音很大,可在你旁邊的人卻感覺不到那么大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 A自己嚼餅干的位置離耳朵近  B旁邊的人離人太遠了 C你自己嚼餅干的聲音是通過頭部的骨骼傳導過來的 D餅干太干了(    )23在接聽熟人的電話時,從聲音的特點上,容易辨別對方是誰,其原因是 A不

15、同的說話時,聲音的音調不同  B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頻率不同 C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響度不同 D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音色不同(    )24牛叫的聲音與蚊子叫的聲音相比較,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牛叫的聲音調調高,響度大 B牛叫的聲音音調低,響度小 C牛叫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小 D牛叫的聲音調低,響度大(    )25往保溫瓶里灌開水的過程中,聽聲音就能判斷瓶中水位的高低,這是因為 A隨著水位的升高音調逐漸升高  B隨水位的升高音調逐漸降低

16、60; C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響度越來越小 D灌水過程中調保持不變響度越來越?。?#160;   )26醫(yī)生用聽診器聽病人的心、肺發(fā)出的聲音進行診病,聽診器能 A改變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使聲音的音調變高 B改變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使聲音的響度增大 C減少聲音的分散,使傳入人耳的聲音響度增大 D縮短醫(yī)生與聲源的距離,使傳入人耳的聲音音調變高(    )27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減弱噪聲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飯盒  B科學家研制冰箱中氟利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車內排氣管上裝消聲器

17、60; D為了推銷商品,商場在門上安裝高音喇叭(    )28下列實例中,不能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的是 A清洗鐘表的精細器件  B利用超聲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醫(yī)生用超聲波切除病人體內的結石 D孕婦作“B超” 二、多項選擇題(    )29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根據敲打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來鑒別物體的好壞,以下做法中用以達到這一目的是 A鐵匠用錘打燒紅的鐵器 B瓜農用手拍打西瓜 C顧客用手輕輕敲打瓷器 D木匠用錘子定釘釘子(    )3

18、0下列是為了增大響度的事例是 A喇叭做成筒狀基礎  B用醫(yī)用聽診器聽內臟聲音 C電影院墻面加工得不太平整光滑 D回聲到達人耳時與原聲合在一起使原聲得到加強 三、簡答題蒼蠅飛行時每秒振翅147200次,蝴蝶飛行時每秒振翅56 次,為什么你憑聽覺能發(fā)覺飛行中的蒼蠅,卻不能發(fā)覺飛行中的蝴蝶?四、綜合探究題(13題每題9分,2題12分,共30分)1如圖3所示,將一只通電的小電鈴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玻璃罩內,請回答下列問題:(1)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將會發(fā)現_。 (2)如果把空氣又逐漸地通人玻璃罩內,將會發(fā)現 _。(3)此實驗說明了 _。 2聲音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認識聲音,某實踐活動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對聲音進行了探究 實驗一:使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濺起水花 實驗二:用細線把一個小鈴鐺懸掛在軟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