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螺釘治療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 醫(yī)學論文_第1頁
可吸收螺釘治療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 醫(yī)學論文_第2頁
可吸收螺釘治療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 醫(yī)學論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可吸收螺釘治療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 醫(yī)學論文 本文由中國論文范文收集整理。 作者:黃永棟,蔣衛(wèi)平,韋冰丹,楊曉明,甘坤寧,周豎平,蘭學文【摘要】 目的 總結 應用 可吸收螺釘 治療 膝關節(jié)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的效果。 方法 對應用可吸收螺釘治療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的42例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 分析 。其中前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25例,后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15例,前后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2例。結果 隨訪636個月,平均18個月,全部患者均獲骨性愈合。根據(jù)Lysholm評分標準,優(yōu)3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無關節(jié)感染、骨折塊移位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 可吸收螺釘是治療膝關節(jié)交叉韌帶脛

2、骨止點撕脫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患者免除二次手術,但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 【關鍵詞】 可吸收螺釘;交叉韌帶,前;交叉韌帶,后;脛骨骨折膝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可導致膝關節(jié)不穩(wěn),如果不糾正這些不穩(wěn),就不能恢復膝關節(jié)正常的力學功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和骨軟骨損傷,最終導致關節(jié)病。 文獻 報道1手術治療膝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的療效良好,過去采用金屬螺釘、鋼絲和不可吸收絲線固定,需二次手術取除,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負擔?,F(xiàn)在多采用可吸收螺釘固定。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應用可吸收螺釘內固定治療膝關節(jié)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42例,手術治療效果良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

3、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齡1847歲,平均31.3歲。致傷原因: 交通 傷21例,高處墜落傷12例,跌傷9例。骨折按照Meyers和Mckeever提出的分型2:型(撕脫骨塊前部翹起,側位片呈“鳥嘴樣”畸形)7例,A型(撕脫骨塊自平臺分離,但無旋轉移位)13例,B型(撕脫骨塊自平臺分離且旋轉移位)16例,型(撕脫骨塊粉碎)6例。前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25例,后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15例,前后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2例。新鮮損傷37例,陳舊損傷5例,合并內側副韌帶損傷4例,外側副韌帶損傷3例,半月板損傷6例,脛骨髁部骨折5例,股骨骨折3例,其他部位骨折4例,合并顱腦損傷3例,胸腹損傷2例

4、。1.2 膝關節(jié)檢查 前抽屜試驗(+)27例,后抽屜試驗(+)16例,側方應力試驗(+)7例。本組42例均行患膝正側位X線及CT或MRI檢查,6例術前行膝關節(jié)鏡檢查。1.3 內固定材料 采用國產PDDLLA可吸收螺釘,由成都迪康中科生物醫(yī)學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為松質骨螺釘,規(guī)格有兩種:螺釘外徑4.5mm,內徑3.5mm,長度2555mm;螺釘外徑3.5mm,內徑2.5mm,長度2535mm。采用環(huán)氧乙烷消毒,無菌包裝。1.4 手術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最好在氣囊止血帶下手術,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取平臥位,采用膝前內側切口,對合并半月板和側副韌帶損傷者,行切除或修補,清除脛骨

5、骨缺損處的血凝塊和碎屑,顯露撕脫骨塊。后交叉韌帶損傷患者取俯臥位,取膝關節(jié)后側S形切口,在腓腸肌內外側頭之間進入,牽開動靜脈游離脛神經并加以保護,顯露并切開后關節(jié)囊,顯露后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塊。將撕脫骨塊復位并用細克氏針臨時固定,小鉆頭鉆孔,絲錐攻絲后,沖洗釘?shù)溃瑴y深度,視骨塊大小擰入直徑及長短適宜的可吸收松質骨螺釘12枚固定。若周圍尚有與交叉韌帶相連的小細骨折塊,可用慕絲線與周圍組織縫合固定。固定完成后行前后抽屜實驗及內外翻實驗,無異常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分層嚴密縫合關節(jié)囊,放置橡皮引流條,縫合筋膜層及皮膚。長腿石膏夾板固定于屈膝2030位。1.5 術后處理 術后抗炎治療57天,術后第2天開始

6、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4周后解除石膏外固定,進行關節(jié)主動活動和CPM膝關節(jié)功能鍛煉。術后3個月開始扶拐逐漸負重行走,每12個月復查X線了解骨折愈合情況。1.6 療效評定 根據(jù)Lysholm評分標準3:總分100分,優(yōu)(95100分),活動正常;良(8594分), 體育 活動后有不適癥狀;可(6584分),日?;顒佑胁贿m癥狀;差(65分)。2 結果 本組42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36個月,平均18個月,X線檢查均獲骨性愈合,愈合時間37個月,平均4.5個月。Lysholm評分結果:優(yōu)3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術后檢查抽屜試驗為陰性者39例,1例關節(jié)僵硬,2例仍為陽性。無關節(jié)感染、骨折塊

7、移位等并發(fā)癥發(fā)生。1例患者術后形成慢性滑膜炎致關節(jié)長期腫脹但術后膝關節(jié)的功能尚可,1例出現(xiàn)局部異物過敏反應,經抗過敏治療2周后消退。3 討論 3.1 臨床診斷要點 單純前交叉韌帶損傷診斷較容易,但當合并有膝部骨折及后交叉韌帶損傷時易漏診。臨床診斷應詳細詢問受傷經過,分析受傷機理,對膝部骨折和皮膚軟組織挫傷、脛骨上段骨折、股骨干骨折及髖關節(jié)后脫位者,應注意檢查有無交叉韌帶損傷。通過檢查有無脛骨后沉征以及腫脹淤血部位、壓痛點、膝內外翻試驗和前后抽屜試驗,初步診斷有無交叉韌帶損傷。一些學者4,5對檢查體征可疑者在麻醉下行脛骨后沉征、抽屜實驗,提高了交叉韌帶損傷的診斷率。本組有1例前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合并后交叉韌帶實質部斷裂,術后漏診,2例外院轉入膝部挫傷漏診前交叉韌帶止點撕脫骨折。故常規(guī)膝關節(jié)正側位X線片必不可少,對疑有骨折而X線片顯示不清者,應行CT檢查明確骨折塊的大小及移位情況,必要時在傷后2周再復查X線片,對疑有半月板、交叉韌帶等損傷不能確診者應行MRI檢查或膝關節(jié)鏡檢查,以免漏診。 關鍵詞:交叉,治療,吸收,骨折,損傷,關節(jié),醫(yī)學論文,可吸收螺釘治療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 內容摘要:本文由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