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方案_第1頁
《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方案_第2頁
《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方案_第3頁
《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方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方案【學習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詞句2.理解文意,體會文中所寓含的人文精神?!咎骄窟^程】一、導語設計同學們知道“黔驢技窮”這個成語的意思嗎?知道它出自哪里嗎?這部作品是什么文體呢?作者又是誰呢?注重反應社會現(xiàn)實問題,如我們初中學過他的捕蛇者說,就反應了“苛稅給人民帶來重壓”這一社會問題,今天我們來學他的種樹郭橐駝傳,看他又針對什么社會問題,表達什么政治觀點。二、寫作背景本文是針對當時官吏繁政擾民的現(xiàn)象發(fā)而為言的。中唐時,豪強地主兼并掠奪土地日益嚴重,“富者兼地數(shù)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陸贄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 )。僅有一點土地的農(nóng)民,除了交納正常的絹粟外,還要承受地方軍政長官攤派下

2、來的各種雜稅。據(jù)舊唐書·食貨志載,各地官僚為鞏固自己的地位,競相向朝廷進奉,加緊對下層的盤剝,于是“通津達道者稅之,蒔蔬藝果者稅之,死亡者稅之” ,民不聊生。這就是柳宗元寫作本文的社會背景。三、作者簡介柳宗元(773 819),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代宗大歷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長安,憲宗元和十四年(819 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 歲。因為他是河東人,卒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稱柳河東或柳柳州。柳宗元生于長安,九歲時因避戰(zhàn)亂,曾隨父輾轉(zhuǎn)到夏口(現(xiàn)在湖北武漢)、九江、長沙等地,切實體驗到社會動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對他以后投身社會變革運動

3、影響很大。 貞元年,和劉禹錫一同參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領導的主張革新的政治集團?!坝镭懜镄隆笔『?,柳宗元先被貶為邵州(現(xiàn)在湖南邵陽)刺史,在被貶途中,朝中有人認為貶得太輕,就加貶為永州(現(xiàn)在湖南永州)司馬,劉禹錫等七人也被貶為遠州司馬,史稱“八司馬事件” 。唐憲宗元和十年( 815),被貶的“八司馬”尚存活的幾位被召回長安,但僅一個月,他們又被放到遠州任刺史,柳宗元到柳州赴任。多年的貶謫生活,使他的身心倍受傷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柳宗元的散文,與韓愈齊名,韓柳二人與宋代的歐陽修、蘇軾等并稱為“唐家八大家” ,堪稱我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葉,柳宗元和韓愈在文壇上發(fā)起和領導了一場古文運動。韓

4、柳的古文運動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游記、寓言等方面,“永州八記”已成為我國古代山水游記名作。從而確立了山水記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如黔之驢永某氏之鼠 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 “黔驢技窮” ,已成成語,幾乎盡人皆知。文學成就而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他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中唐時代杰出的思想家。柳宗元所寫的一些關(guān)于社會政治的論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體反映,是他參與政治斗爭的一種手段。論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論文。四、檢查預習封建 1. 掃除字詞障礙完成學案積累整合第一題 2.

5、朗讀,正音,斷句五文本探究(一)整體感知自由朗讀并思考以下問題從文中找到相關(guān)語段回答: 1. “郭橐駝”是他的原名嗎?是作者給他起的的名字嗎?為什么給他起這個名字呢?2郭橐駝這樣一位底層的種樹者身為士大夫階層的柳宗元卻肯為他寫傳,他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呢?3 他為什么有此過人之處,他的“種樹經(jīng)”是什么呢?4 大家覺得這段話中最關(guān)鍵的語句是什么?”5“順其自然”是否就意味著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到根據(jù)。6. 他植者為什么“莫能如”?他植者如何做的?結(jié)果如何?7. 至此橐駝的“生平事跡”已講述完畢,寫得不是很詳細,且下段已不談種樹,可見本文的真正目的并非為“駝”作傳,而是另有深意。身為

6、士大夫階層的柳宗元為郭橐駝這樣一位底層的種樹者寫傳的真正目的是什么?8他要告誡治民者什么道理呢?(二)局部研讀 1、對照課文小注自主疏通1、2 自然段,看下面所給譯文是否有不妥之處,找出、改正并說明理由。郭橐駝,不知原來他叫什么名字。他由于得了傴僂病,后背高高隆起,爬著行走,有點像駱駝的樣子,所以鄉(xiāng)里人稱他為“橐駝”。他聽到這個稱呼后,說: “很好,這樣稱呼我,本來就很恰當。 因此舍棄了他的原名, ”也自稱 “橐駝” 了。他的家鄉(xiāng)叫豐樂鄉(xiāng),在長安城的西郊。橐駝以種樹為職業(yè),大凡長安城里把種樹作為觀賞游玩的豪紳人家,以及自種自賣水果的商人, 都爭相迎請撫養(yǎng)他。 看橐駝所種的樹木,有的人移栽的樹木

7、,沒有不成活的,而且長得高大茂盛,結(jié)果結(jié)得又早又多。其他種樹的人即使偷偷地察看效仿羨慕,卻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他。 2、自主梳理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 1)( 4)小題(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實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1) 能順木之性以致其性B1)則又愛之太恩2)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2)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c1)既然已,勿動勿慮D1)不抑耗其實而已2)他植者則不然2)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2)下列各句中的“而”意義和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 非能早而蕃之也B 根拳而土易也c 旦視而暮撫D 已去而復顧 ( 3)下列句子中的 “則”與例句中的 “則”用法一樣的是()例句:使六國各

8、愛其人,則足以拒秦。A 他植者則不然B 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c 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D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 不抑耗其實而已B 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c 既然已,勿動勿慮D 非有能碩茂之也(三)自主梳理第四自然段字斟句酌翻譯下列句子1)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3 分)2)若是,則與吾業(yè)者,其亦有類乎?(3 分)3)問者曰: “吾問養(yǎng)樹,得養(yǎng)人術(shù)。 ”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3 分)六、課堂延伸郭橐駝的故事能給我們什么啟示?大家是否看到或聽到過和“他植者”類似的情形呢?請大家結(jié)合社會生活、經(jīng)濟、政治、文化發(fā)展、人與自然

9、關(guān)系等問題來談談,思維越開闊越好,大家可以相互討論。七、拓展應用這亦真亦幻的郭橐駝能將植樹之道移之官理,我們同學們能否將所領悟到的寫作方法移之寫作實踐呢?請大家做一個小練習。請根據(jù)由事到理要寫好相似性的方法,給散文一棵核桃樹加一個結(jié)尾的句子。一棵核桃樹劉燕敏房前有片菜地, 自從用籬笆圈起來, 邊上就長了一棵樹。由于不妨礙種菜,一直就沒動它。后來,菜地荒了,籬笆沒了,門前就多出一棵樹。孩子兩歲時,去了一次鄉(xiāng)下。回來問我: “媽媽,爺爺院子里有一棵棗樹,我們家的這一棵也是棗樹吧?”大人不在意的事,經(jīng)孩子一問,就會顯得非常復雜。聽了兒子的問話, 我頓時猶豫起來。 我還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樹。于是每有人來

10、,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問他們是否認識那棵樹。一天,農(nóng)校的一位朋友來了,喝茶敘舊之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這棵樹你該認識吧! ”他審視了一會,說: “這是一棵李子樹,一看葉子就知道。 ”當天晚上,我告訴兒子: “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們家的那棵樹是李子樹。 ”寒來暑往,日復一日。李子樹一天天長大。就在孩子從幼兒園升小學的那一年,它開花了。此時,適逢爺爺從鄉(xiāng)下來。他看著房前的李子樹,說: “今年你們有櫻桃吃了,你看你們門前的那棵櫻桃樹,花開得多茂盛。 ”“老爺爺,那是一棵李子樹。 ”兒子給爺爺糾正?!吧岛⒆?,李子樹什么樣子,我能不知道嗎?你們家的這一棵是櫻桃樹。 ”爺爺給兒子糾正。被我們叫了3

11、年的李子樹,原來是一棵櫻桃樹。爺爺走后,櫻桃花開始飄落,幾粒青色的果實開始顯露出來。就在兒子等著吃櫻桃的時候,不知是因為當年的雨水太大,還是別的什么原因,樹上看得見的幾個果子開始脫落,直到一個不剩。那棵樹從此再沒人關(guān)心。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聽說開發(fā)公司要在這兒蓋一棟大樓。 一位劃線員在那兒喊: “這是誰家的核桃樹,要移趕快移走,明天挖掘機就來了?!泵髅魇俏覀兗业臋烟覙?,怎么又成了核桃樹?我從家里出來,說:“那是我們家的櫻桃樹。 ”“櫻桃樹?我沒見過櫻桃樹,還沒吃過櫻桃嗎?你看看那上面,明明掛著一顆核桃?!眲澗€員邊說,邊順手指向樹梢。那兒確實掛著一枚小小的核桃。我們家房前的那棵樹,不是

12、一棵櫻桃樹,它是一棵核桃樹。0 年過去了,每次想起我們家的那棵樹,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慨。這棵樹多次被我們張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們證實了它的真實身份。有時我想,這棵樹是不是上帝派來向我作某種暗示的,它要我知道,。八、相關(guān)鏈接【探究性學習】讀寓言,明事理,學創(chuàng)作(一)學習寓言,要注意從作品記述的故事和描寫的形象人手,看看作者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文中點明或包含了什么道理,通過自己的分析、思考來理解寓意。說說以下這些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寓意。柳宗元寓言:黔之驢、臨江之麋、永某氏之鼠羆說、蝜蝂傳。劉基寓言:賣柑者言、工之僑獻琴等。(二)學習構(gòu)思寓言故事認真閱讀古代的經(jīng)典寓言故事,揣摩古人創(chuàng)作寓言的取材方式和寫作技巧;根據(jù)提供的話題,嘗試構(gòu)思寓言。韓愈祭柳子厚文維年月日,韓愈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亡友柳子厚之靈。嗟嗟子厚,而至然邪?自古莫不然,我又何嗟! 人之生世, 如夢一覺; 其間利害, 竟亦何校?當其夢時,有樂有悲;及其既覺,豈足追惟 ! 凡物之生,不愿為材;犧尊青黃,乃木之災。子之中棄,天脫縶羈;玉佩瓊琚,大放厥辭。富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