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工程細部做法_第1頁
屋面工程細部做法_第2頁
屋面工程細部做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屋面工程細部處理做法1、 細部處理屋面面層施工時,處理滿足施工質量要求外,還需綜合考慮觀感的要求。屋面的天溝、檐溝、檐口、泛水、陰陽角、水落口、分格縫、變形縫、排氣管道、伸出屋面管道等部位,是屋面工程中最容易出現(xiàn)滲漏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這些部位均應進展防水增強處理,并作為施工控制重點。用于細部構造的防水材料,由于品種多、用量少而作用非常大,所以對細部構造處理所用的防水材料應嚴格把關,嚴格按照"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X"GB50207-2002附錄A、附錄B的規(guī)定抽樣復驗,并提出試驗報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屋面節(jié)點中使用。在編制施工方案前,全面檢查屋面節(jié)點類型,對屋面節(jié)點進展分類統(tǒng)

2、計。在編制施工方案時,需校核設計中是否存在遺漏的部位或者與現(xiàn)場、規(guī)X不符的地方。根據(jù)屋面細部構造節(jié)點類型,在施工方案及技術交底中需明確指出具體部位的具體做法。根據(jù)屋面細部構造節(jié)點類型,繪制典型節(jié)點做法示意圖,并附相關文字予以說明。根據(jù)既定的施工方案,對作業(yè)班組進展統(tǒng)一交底,確保各班組施工時做法一致,美觀大方。2、 屋面找平層1保溫層上找平層需按設計要求設置分隔縫,如保溫層設置排汽管,應與排汽管位置相對應,用砂漿將如分隔木條嵌好。圖1分隔木條的嵌填示意圖2伸出屋面管道周圍的找平層做成高度不小于30mm的圓錐臺,管道與找平層間應留設凹槽,如圖2所示嵌填密封材料。圖2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構造3水落口周

3、圍直徑500mmX圍內坡度不應小于5,水落口杯與找平層接觸處留設寬20mm,深20mm凹槽,如圖3所示嵌填密封材料。圖3水落口的防水構造3卷材屋面防水層1、檐口、天溝、檐溝防水構造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天溝、檐溝應增鋪附加層。當采用瀝青防水卷材時應增鋪一層卷材;當采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時宜采用防水涂膜增強層。2天溝、檐溝與屋面交接處的附加層宜空鋪,空鋪寬度應為200mm,見圖4。圖4檐溝防水構造3卷材防水層應由溝底翻上至溝外檐頂部,天溝、檐溝卷材收頭應用水泥釘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嚴見圖5。圖5檐溝卷材防水4在天溝、檐溝與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交接處,應留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嚴密

4、。5天溝或檐溝鋪貼卷材鋪貼應從溝底開場,順天溝從水落口向分水嶺方向鋪貼,邊鋪邊用刮板從溝底中心向兩側刮壓,趕出氣泡,使粘貼嚴密。入溝底過寬,產(chǎn)生縱向搭接縫,應用密封材料封口。鋪至落水口的各層卷材和附加層,均應粘貼在杯口上,用雨水罩的底盤將其壓緊,底盤與卷材間應滿涂粘結材料,底盤周圍應用密封材料封嚴。2、檐口的防水構造做法:無組織排水檐口800mmX圍內卷材用采取滿粘法,卷材收頭應壓入凹槽并用金屬壓條固定,密封材料封口,涂膜收頭應用防水涂料多刷或用密封材料封嚴,檐口下端應抹出鷹嘴或滴水槽,見圖6。圖6無組織排水檐口3、女兒墻、泛水的防水構造做法1)鋪貼泛水處的卷材應采取滿粘法。泛水收頭應根據(jù)泛水

5、高度和泛水墻體材料確定收頭密封形式,當磚砌構造女兒墻較低時,磚墻上的卷材收頭可直接鋪壓在女兒墻壓頂下,伸入1/3磚墻厚,壓頂應作防水處理圖7。圖7卷材泛水收頭2)也可以壓入磚墻凹槽內固定密封,凹槽距離屋面找平層最低高度不應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墻體應做防水處理圖8。圖8磚墻卷材泛水收頭3預留凹槽尺寸一般為60mm×60mm,槽內用水泥砂漿抹出平整的斜坡,將卷材粘貼到斜坡上,用壓條和水泥釘釘入凹槽內固定,再用密封材料封口,水泥砂漿抹平?;炷翂ι系木聿氖疹^應采用金屬壓條釘壓,并用密封材料封嚴,如圖9所示。圖9卷材釘條4泛水宜采取隔熱防曬措施,可在泛水卷材面砌磚后抹水泥砂漿或澆細石混

6、凝土保護,亦可采用刷涂淺色涂料或粘貼鋁箔板保護層。4、變形縫的防水構造做法1變形縫的防泛水高度不應小于250mm,防水層應鋪貼到變形縫兩側砌體的上部,要求粘貼結實。2變形縫內宜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瀝青麻絲,上部填放襯墊材料,并應用卷材或金屬蓋板,混凝土蓋板的接縫應用密封材料嵌填,見圖6.7-1012。如粘貼卷材,采用粘貼一層形卷材,在上部覆蓋一層形蓋板縫卷材,并延伸到附加墻立面上,卷材在立面上應采用滿粘法,鋪貼寬度不小于100mm,但卷材與附加墻頂面不宜粘結。3上下跨變形縫中填入瀝青麻絲后,上做一層U形卷材,該卷材上部一端全粘在上下跨外墻上,并壓入墻上預留凹槽內固定、密封,將U行卷材放入變形

7、縫中,下部一端全粘于低跨附加側墻面,用密封材料封口。5、水落口防水構造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水落口杯上口的標高應設置在溝底的最低處。2防水層伸入水落口杯內不應小于50mm。3水落口周圍直徑500mmX圍內坡度不應小于5%,并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應小于2mm。4水落口杯與基層接觸處應留寬20mm,深20mm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見圖6.7-13和圖6.7-14。圖6.7-13橫式水落口圖6.7-14直式水落口6女兒墻、山墻可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或預制混凝土壓頂,也可采用金屬制品或合成高分子卷材封頂。6、反梁過水孔構造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應根據(jù)排水坡度要求留設反梁過水孔,圖紙應注明孔底標高。2留置

8、的過水孔高度不應小于150mm,寬度不應小于250mm,當采用預留管做過水孔時,管徑不得小于75mm。3過水孔可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做防水處理。預埋管道周圍與混凝土接觸處應留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嚴。7、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構造應符合以下要求:1管道根部直徑500mmX圍內,找平層應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圓臺。2管道周圍與找平層或細石混凝土防水層之間,應預留20mm×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體那嚴密。防水收頭應用金屬箍箍緊,并用密封材料封嚴見圖6.7-15。圖6.7-15伸出屋面管道防水構造3管道根部四周應增設附加層,寬度和高度不應小于300mm。4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層應壓在混凝土壓頂圈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