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移質(zhì)泥沙測驗資料的計算檢查與分析_第1頁
懸移質(zhì)泥沙測驗資料的計算檢查與分析_第2頁
懸移質(zhì)泥沙測驗資料的計算檢查與分析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懸移質(zhì)泥沙測驗資料的計算檢查與分析7. 1實測含沙量計算7. 1. 1懸移質(zhì)泥沙水樣經(jīng)處理、校核后,其實測含沙量應按下式計算:wcs(式中:Cs實測含沙量(kg/rrP或g/rrP):Ws水樣中的干泥沙質(zhì)量(kg或g);V水樣容積(m3)。選點法采集的水樣,其實測含沙量為測點含沙量:積深法、垂線混合法采集的水樣,其實 測含沙量為垂線平均含沙量:用全斷而混合法采集的水樣,其實測含沙量為斷面半均含沙量。7. 1. 2采用選點法測驗時,垂線平均含沙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1暢流期:1)五點法:訃+2卩。.80.8+匕.心)(7.1. 2-1)式中:Csm垂線平均含沙量(kg/計或g/計):Vm垂線平均流

2、速(m / s);Vo.o水面流速(m / s);Vo.2相對水深0. 2測點流速(m/s);Vo.6相對水深0. 6測點流速(m/s);Vos相對水深0. 8測點流速(m/s);Vi.o河底測點流速(m / s);Cso.o水面含沙量(kg / m3或g / m3):Cso.2相對水深0.2測點含沙量(kg /m3或g/ m3):Cso.6相對水深0.6測點含沙量(kg /rrP或g/ m3);Cso.s相對水深0.8測點含沙量(kg /m3或g/ m3):Csi.o河底測點含沙量(kg / rr?或g / m3)o2)三點法;.2(0.2+ 卩0一66 +匕8(8Vo.2+Vo.6+Vo.

3、83) 二點法;4) 點法:Vp2Co2 +丫08匸08(7. 1. 2-2)(7. 1. 2-3)(7. 1. 2-4)式中:m一點法系數(shù),應根據(jù)多點法試驗資料分析確定,根據(jù)五點法計算的垂線平均 含沙量與一點法測得的垂線平均含沙量的比值統(tǒng)計決定;無試驗資料時可采用1。2封凍期:1)六點法:(Vq.oCjO+ 2% 2 CsO. 2 + 2 Vo. 4 Cwo 4 +2V0.$C5q. e + 2冷(?孤 &+ VnoG.)2)二點法;C =匕515+ Vo.Ss Co. 85Vo.is+Vo.8S3一點法,(7. L 2-5)(7. 1.2-6)(7. 1. 2-7)式中:q2封凍期一點法系

4、數(shù)。應根據(jù)多點法試驗資料分析確定,即根據(jù)六點法計算的 垂線平均含沙量與一點法測得的垂線平均含沙量的比值統(tǒng)計決定:無試驗資料時可采用lc7. 1. 3求得斷面輸沙率后斷而平均含沙量應按下式計算:式中:Qs斷面輸沙率(t/s或kg/s);Cs斷面平均含沙量(kg / m3或g / m3);Q斷面流量(m 3/s)7. 1. 4 一次輸沙率測驗過程,測驗多次相應單沙時,可將各次單沙含沙量的算術平均值作 為本次輸沙率測驗斷面平均含沙量的相應單沙,也可將各次單樣水樣混合處理作為相應單 沙。7. 2斷面輸沙率計算7. 2. 1采用選點法、垂線混合法與積深法測定垂線平均含沙量,并用流速面積法測流時, 斷面輸

5、沙率應按下式計算:Q,= ( J qQ +金護 +侖肓弘弘+H產(chǎn)喰)(72)式中:Qs斷面輸沙率(t/s或kg/s):Csml第一條釆樣垂線的垂線半均含沙量(kg / nP或g / m):Csm2第二條釆樣垂線的垂線平均含沙量(kg / m3或g / m3):Csn?第三條釆樣垂線的垂線半均含沙量(kg /或g / m3):Csmn-i第n-1條釆樣垂線的垂線平均含沙量(kg / ma或g / m3):Csmn第n條采樣垂線的垂線平均含沙量(kg / m3或g / m):qo以左水邊到第一條采樣垂線分界的部分流量(m3 / s);qi以第一條和第二條采樣垂線分界的部分流量(m3 / s);q2

6、以第二條和第三條采樣垂線分界的部分流量(m3 / s);qn-i以第n-1條和第n條采樣垂線分界的部分流量(m? / s); qn以第n條采樣垂線分界到右水邊的部分流量(m3 / s)當斷面上有順逆流時,可用順逆流輸沙率的代數(shù)和計算斷面輸沙率。7. 2. 2采用選點法、垂線混合法與積深法測定垂線平均含沙量,并用浮標法測流時,斷面 輸沙率計算可按下列步驟進行:1繪制虛流速橫向分布曲線圖。2將采樣垂線的起點距、水深及垂線平均含沙量填入流量、輸沙率測驗記載;計算表。3在虛流速橫向分布曲線上,查出各采樣垂線處的虛流速,并填入流量、輸沙率記載計算 表。4按填表說明計算部分平均含沙量和部分輸沙率。5按公式

7、(7. 2. 1)算得的斷面虛輸沙率,乘以斷面浮標系數(shù),得斷面輸沙率。7. 2. 3釆用全斷面混合法施測斷面平均含沙量時,斷面懸移質(zhì)輸沙率應按下式計算:Qs = QC3當采樣與測流同時進行時,Q為實測流量:不同時進行時,則Q為推算的流量。7. 2. 4當有分流漫灘將斷面分成幾部分施測時,應分別計算每一部分輸沙率,求其總和作 為斷面輸沙率。7. 3實測成果的合理性檢査7. 3. 1測站懸移質(zhì)泥沙測驗成果應作斷面含沙量分布的合理性檢查,應選擇不同水位、 不同含沙量級的五點法或七點法的輸沙率測次,繪出垂線和橫向含沙量分布曲線,分析不同 水沙情況下含沙量的垂線和橫向變化規(guī)律。再將每次實測輸沙率資料與上述分布圖進行對照 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處理。7. 3. 2采用單斷沙關系曲線的站,每次輸沙率測驗后,應及時點繪到單斷沙關系圖上,檢 査單斷沙關系點,當發(fā)現(xiàn)有特殊偏離時,應分析原因,及時處理。7. 3. 3測站懸移質(zhì)泥沙測驗成果應作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