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競賽試題資源庫——蛋白質_第1頁
中學化學競賽試題資源庫——蛋白質_第2頁
中學化學競賽試題資源庫——蛋白質_第3頁
中學化學競賽試題資源庫——蛋白質_第4頁
中學化學競賽試題資源庫——蛋白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學化學競賽試題資源庫蛋白質A組 A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三大營養(yǎng)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淀粉和纖維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們互為同分異構體B 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能發(fā)生銀鏡反應C 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后產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D 脂肪能發(fā)生皂化反應,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鈉 B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三大營養(yǎng)物質。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C 葡萄糖能發(fā)生氧化反應和水解反應D 蛋白質溶液遇硫酸銅后產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A在人體中,所含質量最大的是A 水 B 氯化鈉 C

2、脂肪 D 蛋白質 A生物學家預言,21世紀是木材化工產品的世紀,利用木材得到纖維素,用纖維素不能得到的物質是A 蛋白質 B 玻璃紙 C 苯酚 D 葡萄糖 A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是A 脫脂藥棉 B 火棉 C 毛發(fā) D 蠶絲 A市場上有一種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堿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強,衣物的汗?jié)n、血跡及人體排放的蛋白質、油漬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滌的是棉織品 毛織品 腈綸織品 蠶絲織品 滌綸織品 綿綸織品A B C D D“克隆”技術備受世界關注?!翱寺⊙颉钡年P鍵技術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這些酶能激活普通細胞使之像生殖細胞一樣

3、發(fā)育成個體。有關酶的敘述錯誤的是A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B 酶的催化作用且有選擇性和專一性C 高溫或重金屬鹽能降低酶的活性D 酶只有在強酸或強堿條件下才能發(fā)揮作用 B下列不會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是A 升汞 B 食鹽 C 苯酚 D 福爾馬林 D下列物質可以使蛋白質變性的是福爾馬林 酒精 高錳酸鉀溶液 硫酸銨 硫酸銅 雙氧水 硝酸A 除外 B 除外 C D 除外 A、B淀粉溶液與雞蛋白溶液共同具有的性質是A 丁達爾現象 B 不能透過半透膜C 使碘水變藍 D 跟濃硝酸起顯色反應 D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混合物的是A 纖維素 B 蔗糖完全水解的產物C 蛋白質完全水解的最終產物 D 淀粉完全水解的產物 D區(qū)

4、別棉花織物和羊毛織物最簡便的方法是A 加稀硫酸水解 B 浸入水中 C 加碘水 D 在火中灼燒,再聞氣味 A下列物質水解后只能得到一種產物的是A 纖維素 B 油脂 C 蔗糖 D 蛋白質 C下列官能團存在于蛋白質分子內最多的是A CHO B NH2 C NH D COOH A誤食重金屬鹽,可使人中毒,可解毒的急救措施是A 服用蛋清 B 服酵母片 C 服葡萄糖水 D 服大量食鹽水 C誤服氯化鋇溶液后會引起中毒,采用下列解毒方法中,正確的是A 服用稀的硫酸銅溶液,使Ba2變成BaSO4不溶物B 服用小蘇打溶液,使Ba2變成BaCO3不溶物C 服用大量豆?jié){,Ba2能使蛋白質變性D 飲用大量的水,使血液中

5、凝聚的蛋白質重新溶解 D把(1)蔗糖 (2)淀粉 (3)纖維素 (4)蛋白質在稀酸存在下分別進行水解,最后產物只有一種的是A (1)和(2) B 只有(3) C 只有(4) D (2)和(3) B下列物質水解時,最難斷裂的化學鍵是 A有一實驗式為C3H6NO2的二肽,將其水解得到了絲氨酸HOCH2CH(NH2)COOH和a氨基酸A,此二肽分子中有2個氮原子,則A的分子式是A C3H7NO2 B C3H5NO C C2H5NO2 D C4H7NO C有一種二肽的化學式是C8H14N2O5,發(fā)生水解反應后得到氨基丙酸和另一種氨基酸X,X的化學式為A C4H7NO4 B C5H7NO3 C C5H9

6、NO4 D C5H11NO5 D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以表彰他們發(fā)現了泛素調節(jié)的蛋白質降解。蛋白質水解可得到多肽,多肽進一步水解,最終產物為氨基酸。今有一個多肽分子,其化學式為C55H70O19N10,將其完全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苯丙氨酸(C9H11O2N)和谷氨酸(C5H9O4N)。則一個該多肽分子完全水解后所得谷氨酸的分子數為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D當含有下述結構片段的蛋白質在胃中水解時,不可能產生的氨基酸是A a

7、氨基丙酸 B a氨基丁酸 C 甘氨酸 D b氨基丁酸 A下列有機物水解時,鍵斷裂(用虛線表示)錯誤的是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只有 C1mol某有機物在稀酸作用下,水解生成2mol相同的物質。下列物質符合題意的是蔗糖 麥芽糖 淀粉 A B C D A血液中有一種含銅的呈藍色的蛋白質分子,其分子量約為151000。已知該分子中銅的質量百分含量為0.34%,則平均每個銅藍蛋白質分子的銅原子數為A 8 B 6 C 4 D 2 B將盛有適量淀粉漿和淀粉酶的半透膜袋浸入蒸餾水水流中,經較長時間后取出袋內液體,分別用碘水、新制氫氧化銅(加熱)、濃硝酸(微熱)檢驗,觀察到的現象分別是A 顯藍色 黑

8、色沉淀 顯黃色 B 不顯藍色 黑色沉淀 顯黃色C 顯藍色 紅色沉淀 不顯黃色 D 不顯藍色 紅色沉淀 顯黃色 C已知某種蛋白質里的含氮量為15%,某成年人甲從該食物中攝取蛋白質。經體內新陳代謝后,氮元素又完全變成尿素排出體外,測得甲每天排出的尿素CO(NH2)2為25%。則甲每天需從該食物中攝取的蛋白質至少有A 106g B 90.7g C 77.8g D 66.9g A、D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蛋白質析出,雖再加水,也不溶解B 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凝結,所以誤食重金屬鹽會中毒C 濃硝酸濺在皮膚上呈黃色是由于濃硝酸和蛋白質發(fā)生了顏色反應D 蛋白質溶

9、液中的蛋白質能透過半透膜 B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A 在世界上我國首先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質B 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它是一種純凈物質C 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D 高溫滅菌消毒的原理是加熱后蛋白質變性,從而細菌死亡 D下列有關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 通過鹽析作用析出的蛋白質再難溶于水B 蛋白質溶液不能發(fā)生丁達爾現象C 蛋白質溶液中的蛋白質能透過半透膜D 天然蛋白質水解的最后產物都是氨基酸 A、C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CH3COOC3H7水解后產物中,含有丙醇B 淀粉水解的最后產物是乙醇C 天然蛋白質水解的最后產物是多種a氨基酸D 蛋白質溶液中加入硫酸鉀溶液后,蛋白質從

10、溶液析出,這種變化叫做變性 B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 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的酸,不一定是羧酸B 淀粉、纖維素、油脂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C 天然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a-氨基酸D 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C2004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子以色列科學家阿龍西查諾瓦、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美國科學家伊爾溫羅斯,以表彰三人在蛋白質控制系統(tǒng)方面的重大發(fā)現。下圖表示蛋白質分子結構的部分,圖中A、B、C、D標出了分子中不同的鍵,當蛋白質發(fā)生水解反應時,斷裂的鍵是 B瑞典皇家科學院2004年10月宣布,將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名以色列科學家和一名美國科學家。他們突破性地發(fā)現人

11、類細胞如何控制某種蛋白質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人類細胞對無用蛋白質的“廢物處理”過程,也就是說對無用蛋白質進行降解。從化學角度分析,蛋白質發(fā)生了A 酯化反應 B 水解反應 C 加聚反應 D 縮聚反應 A200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夫、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以表彰他們發(fā)現了泛素調節(jié)蛋白質水解。關于蛋白質的組成與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 蛋白質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終產物為氨基酸B 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NH4)2SO4濃溶液,會使其變性C 天然蛋白質僅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D 氨基酸和蛋白質都是只能和堿反應的酸性物質 A200

12、4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以表彰他們發(fā)現了泛素調節(jié)的蛋白質降解食物中的蛋白質在消化道中就被降解為氨基酸。下列關于氨基酸H2NCH2COOH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氨基酸不能再合成蛋白質B 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反應C 固態(tài)時為分子晶體D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能繼續(xù)降解為NH3和CH3COOH A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他們在研究消化道中蛋白質被降解為氨基酸的領域中做出了卓越貢獻。下列關于蛋白質和氨基酸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蛋白質降解生成氨基酸屬于分解反應B

13、 氨基酸既能與鹽酸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C 可采用滲析的方法來除去蛋白質溶液中的氨基酸D 可用濃HNO3來鑒別蛋白質和氨基酸 A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以色列和一位美國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fā)現了“泛素調節(jié)下的蛋白質降解”。泛素被稱為“死亡之吻”,是由一種76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無用的蛋白質就被這種物質粘貼,被運送到細胞內的“垃圾處理廠”。在酶作用下被切成7-9氨基酸的短肽。有關泛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泛素作用下的蛋白質死亡屬于縮聚反應B 泛素既能與酸反應也能與堿反應C 泛素結構中含有NH結構D 蛋白質遇重金屬鹽能發(fā)生變性 D2004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

14、予以色列科學家阿龍·西查諾瓦、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美國科學家伊爾溫·羅斯,以表彰他們在蛋白質控制系統(tǒng)方面的重大發(fā)現。以下有關蛋白質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 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B 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是我國科學家在1965年首次合成的C 有生命的地方一定有蛋白質,有蛋白質的地方不一定有生命D 生命起源的第一層次是產生了蛋白質 D約翰·芬恩(John fenn)等三位科學家因在蛋白質等大分子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蠶絲、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B 蛋白質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 蛋白質

15、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產生鹽析現象D 蛋白質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將會失去生理活性 D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授予了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以表彰他們“發(fā)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確認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和“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方面的貢獻;另一半獎金授予了瑞士科學家?guī)鞝柼?#183;維特里希,以表彰他“發(fā)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下列關于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問題敘述錯誤的是A 美國、日本和瑞士的三位科學家對生物大分子的研究給新藥的開發(fā)帶來了革命性變化,為更快地診斷出癌癥帶來了希望B 他們的研究可以確認核糖核酸的結構C 他們的研究可以確

16、認蛋白質結構并制作溶液中蛋白質分子的三維圖象D 他們的研究方向是針對于象人體內NaCl、葡萄糖等的結構 碘水、加入濃硝酸加熱要求用兩種不同方法來鑒別淀粉溶液和雞蛋白溶液。 (1)十 (2)4 (3)3下面是一個四肽,它可以看做是4個氨基酸縮合掉3個水分子而得到。式中,R、R、R、R可能是相同的或不同的烴基或有取代基的烴基。NH一稱為肽鍵。今有一個“多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已知將它徹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4種氨基酸: 甘氨酸(C2H5NO2) 丙氨酸(C3H7NO2) 苯氨酸(C9H11NO2) 谷氨酸(C5H9NO4)填空:(1)該多肽是 (填漢字)肽。(2)該多肽水解后有 (

17、填數字)個谷氨酸生成。(3)該多肽水解后有 (填數字)個苯丙氨酸生成。 (1)十肽 (2)4 (3)3n個氨基酸分子之間通過縮聚(一個氨基酸分子中氨基上的氫原子與相鄰氨基酸分子羧基中的羥基結合成水分子)后可得n肽,過程中形成了(n1)個肽鍵。今有一種“多肽”,其分子式為C55H70O19N10,已知將它徹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問:(1)這個多肽是幾肽? (2)該多肽水解后有 個谷氨酸分子。(3)該多肽水解后有 個苯丙氨酸 (1)4個、1個 (2)HOOCCH2COOH (3)某種豆類作物中所含的天然蛋白質在酶的作用下發(fā)生水解,可得到甲、乙2種氨基酸。已

18、知甲的結構簡式為NH2CH2CH2CH2CH2COOH,乙的分子式為C4H7O4N。(1)由甲形成的三肽中氨基、羥基的數目依次為_、_。(2)若乙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其分子中沒有甲基,則乙的結構簡式為_。(3)乙的分子中的NH2和COOH發(fā)生分子內縮合反應脫去一分子水,所形成的含有四元環(huán)結構的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_。 16471血紅蛋白中鐵的含量為0.34%,如果它的每個分子中有一個鐵原子(以離子形式存在),則血紅蛋白的最低分子量為 。 1.58×104g/mol0.20mg純酶試樣水解,產生00033mg亮氨酸和0.005mg異亮氨酸,已知亮氨酸與異亮氨酸的mol質量相同,均為131g

19、/mol,則通過計算可知該酶的摩爾質量不低于_。 0.025g某蛋白質的含氮量16.8%,現欲測定該蛋白質水溶液的濃度,作了如下實驗:取該蛋白質溶液0.50mL,用含催化劑的熱硫酸處理,使蛋白質中的有機氮全部轉化為NH4;然后用強堿溶液處理,并用10.00mL0.020mol/L的鹽酸吸收逸出的全部氨氣;再用0.010mol/LNaOH溶液中和未反應的鹽酸,消耗NaOH溶液5.00mL。求每毫升該蛋白質溶液中含有多少克蛋白質?B組 B今年在亞洲地區(qū)肆虐的禽流感又稱為真性雞瘟,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現發(fā)生了人類因感染禽流感死亡的病例。據專家分析,該病毒中有70%75%的化學組成為蛋白質,因此要重視

20、高溫殺毒,在56時加熱30分鐘,60時加熱10分鐘,70時加熱數分鐘,陽光直射40到48小時均可殺死禽流感病毒。專家的上述建議是利用了蛋白質性質中的A 鹽析 B 變性 C 水解 D 顏色反應 D1997年,英國的“克隆羊”備受世界關注?!翱寺⊙颉钡年P鍵之一是找到特殊的酶,這些酶能激活普通體細胞使之像生殖細胞一樣發(fā)育成個體。有關酶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B 由題可知酶具有選擇性和專一性C 高溫或重金屬能降低酶的活性 D 酶只有在強酸、強堿條件下才能發(fā)揮作用 D將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起反應生成各種三肽,可能的連結方式有多少種?A 2種 B 4種 C 6種 D 8種 A已知20種

21、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某種蛋白質由N條肽鏈組成,共有M個肽鍵,此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接近于A 128(MN )18M B 128(MN)18MC 128(MN)18M D 128(MN)18M D組成某蛋白質的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測得此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646,由此可以推斷該蛋白質含有的肽鏈數和氨基酸個數依次為(假定肽鏈之間無化學鍵連接)A 3和44 B 3和51 C 2和44 D 2和51 D物質X的結構式為:。它常用于造紙用水和回收水的殺菌劑。其優(yōu)點是氧化能力強,殺菌效率高,而且無公害。已知X物質水解可產生多種水分子。下列關天X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 X是無機化

22、合物B 起氧化殺菌作用的水解產物是HClC X分子內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內D X在過量的NaOH溶液中水解可以產生兩種鹽 A2002年10月26日,俄羅斯特種部隊在解救歌劇院人質時,使用的氣體中可能有芬太奴,芬太奴的結構簡式為,它是一種醫(yī)療上速效強力鎮(zhèn)痛藥。下列關于芬太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分子式為:C19H23N2OB 芬太奴屬于芳香族化合物C 芬太奴顯堿性D 芬太奴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熱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A: B:天然蛋白質的水解產物中含某A。A由C、H、O、N等4種元素組成。A能與NaOH反應,也能與鹽酸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兩分子的A發(fā)生縮合反應生成E和1個水分子。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3、312。當此蛋白質與濃硝酸反應時顯黃色。據此推斷:A的結構簡式為 ,B的結構簡式為 。 (1)N: M:右 左 (2) 現有分子式均為C9H11O2N的A、B兩種有機物,光譜測定顯示A的分子結構中不含甲基,B分子結構中含有1個甲基;A、B分子結構中都含有苯環(huán)。(1)有機物A是天然蛋白質的水解產物,一定條件下,兩個A分子發(fā)生縮合反應生成M;A分子間還可以通過縮聚反應得到N。請將A、M和N的結構簡式填入相應的方框中。已知氨基酸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NCH2COOH3OH2NCH2COOHH2OH2NCH2COOHOH現有A的水溶液,若向其中加入鹽酸,則平衡向 方向移動;有機物_(結構式)的濃度增

24、大。向A中加入NaOH溶液,則平衡向 方向移動;有機物_(結構式)的濃度增大。(2)化合物B是硝基苯的同系物,寫出化合物B所有可能的結構簡式 。 (1)反應方程式略(2)因為氨基不是位(3)C3lH38O11(4)在一定的外界環(huán)境條件或者生物內部因素的作用下,由于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量或排列順序改變,而使基因分子結構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了基因突變。癌癥嚴重地危脅著人類的生命,由于地球環(huán)境惡化,臭氧層空洞擴大,每年因患癌癥而死亡的人呈遞增趨勢。據統(tǒng)計1998年世界上因患各種癌癥而死亡的人數高達127萬人。關于癌癥的成因,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大多數科學家們認為是由于基因突變而誘發(fā)癌癥。為了戰(zhàn)

25、勝癌癥,醫(yī)學家們致力于開發(fā)、研究抗癌良藥以挽救人類的生命。紫杉醇是一種新型抗癌藥,其分子式為C47H51NO14,它是由如下的A酸和B酸生成的一種酯。A B ROH(R是含C、H、O的基因)要求:(1)A在無機酸催化下可水解,其反應方程式是 (2)A水解所得的氨基酸不是天然蛋白質水解產物,因為 (3)寫出ROH的分子式 (4)闡述基因突變的原因? (1)羧基, 4 H2NCH2COOH,H2NCH2COOHNaOHH2NCH2COONaH2O(或另外三種氨基酸及對應的反應式)(2)2003年3月,中科院蔣錫夔院土和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所計國幀研究員因在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研究領域取得重大成果

26、,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據悉,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曾涉及到如下一種有機物,請根據所示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回答問題:(1)該化合物中,官能團的名稱是 ,官能團的電子式是 。該化合物是由 個氨基酸分子脫水形成的。寫出該化合物水解生成氨基酸的結構簡式(任寫一種) ,并寫出此氨基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在我國氟化學理論研究和氟產品以及核化學工業(yè)等方面作出過重大貢獻,如F46就是用四氯乙烯與全氟丙烯共聚得到的,若兩種單體物質的量之比11,試寫出這種高聚物的結構簡式。已知三氯苯乙烯(三個氟均連在苯環(huán)上)的分子式為C8H5F3,則它的異構體除,還有另外五種是:C組 蛋白質(或多肽);CH2O;甲醛;制作(動物)標本(或保存尸體);食物中殘余甲醛可與人體蛋白質發(fā)生同右圖所示的反應而受害某中學同學在一本英文雜志上發(fā)現2張描述結構變化的簡圖如下(圖中“”是長鏈的省略符號):未讀原文,他已經理解:左圖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一大類有機物質 (填中文名稱)的模型化的結構簡圖,右圖是由于左圖物質與 (化學式),即 (中文名稱)發(fā)生反應后的模型化的結構簡圖。由左至右的變化的主要科學應用場合是:_;但近年來我國一些不法奸商卻利用這種變化來坑害消費者,消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