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遺傳信息基因工程+拓4生物工程_第1頁
第6章遺傳信息基因工程+拓4生物工程_第2頁
第6章遺傳信息基因工程+拓4生物工程_第3頁
第6章遺傳信息基因工程+拓4生物工程_第4頁
第6章遺傳信息基因工程+拓4生物工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6章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拓展第4章生物工程(1)1.下列結構表示細胞中的四種重要化合物,關于這些化合物的解釋正確的是APAPP甲丁乙丙ATTGCAGTATAACTCG 甲、乙化合物中的A相同 丙中顯示有8個氫鍵丁水解的產(chǎn)物可能含有乙 丁的合成需要甲參與A. B. C. D.2.在含2000個堿基的雙鏈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的比例為66%;其中一條鏈中的胞嘧啶比例為12%。則另一條鏈中胞嘧啶個數(shù)是 A.160 B.120 C.220 D.340圖63圖6表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侵染宿主細胞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與圖不符的是A過程2、4、5體現(xiàn)了中心法則B侵染細胞時,

2、HIV的蛋白質(zhì)不會進入宿主細胞C過程4的產(chǎn)物既可以作為子代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又可以指導子代病毒的蛋白質(zhì)合成D科學家可以研發(fā)特異性抑制逆轉錄酶的藥物來治療艾滋病4假設一個雙鏈均被32P標記的噬菌體DNA由5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堿基的20%。用這個噬菌體侵染只含31P的大腸桿菌,共釋放出100個子代噬菌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過程至少需要3105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B含32P與只含31P的子代噬菌體的比例為1:49 C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D該DNA發(fā)生突變,其控制的性狀即發(fā)生改變5某病毒基因組+RNA含有100個堿基,其中A和U占堿基總數(shù)的40%。如果由該病毒基因

3、組+RNA為模板合成一個DNA分子,則需要游離的堿基G多少個? A30 B60 C120 D無法確定6Tay-Sachs病是一種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變從而產(chǎn)生異常酶引起的。下表為正常酶和異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根據(jù)題干信息,推斷異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原因是酶的種類密碼子位置4567正常酶蘇氨酸(ACU)絲氨酸(UCU)纈氨酸(GUU)谷氨酰胺(CAG)異常酶蘇氨酸(ACU)酪氨酸(UAC)絲氨酸(UCU)纈氨酸(GUU)A.第5個密碼子中插入堿基A B. 第6個密碼子前UCU被刪除C.第7個密碼子中的C被G替代 D. 第5個密碼子前插入UAC7右圖為洋蔥表皮細胞中DNA復制

4、過程模式圖,下列相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A.體內(nèi)DNA復制所需的 酶為DNA解旋酶,酶為DNA聚合酶B. 與體內(nèi)復制相比,DNA體外擴增(PCR)不需要酶,但需要耐高溫的酶C. 在復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絲分裂后期、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開D. 將14N標記的模板DNA置于15N培養(yǎng)液中復制n次后,含15N的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是 2n+128某二倍體植物細胞內(nèi)的2號染色體上有M基因和N基因,它們編碼各自蛋白質(zhì)的前3個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圖,起始密碼子均為AU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M在該二倍體植物細胞中數(shù)目最多時可有兩個B.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隨a、b鏈的分開而分離C.基因M和基因N轉錄時都以

5、b鏈為模板合成mRNAD.若箭頭處的堿基突變?yōu)門,則對應密碼子變?yōu)锳UC9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DNA疫苗被稱為第三代疫苗,醫(yī)學專家將病毒抗原基因中的一段編碼序列(通常是裸露的DNA) 與質(zhì)粒重組后注入人體的肌細胞內(nèi),通過表達使人獲得免疫能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病毒抗原基因與質(zhì)粒重組時需要限制性內(nèi)切酶和DNA連接酶 B. 病毒抗原基因在體內(nèi)表達時有三種堿基配對方式C. 重組質(zhì)粒在機體細胞內(nèi)表達后,能引起機體免疫反應D. 重組質(zhì)粒在機體細胞內(nèi)的表達產(chǎn)物具有與原病毒一樣的毒性10圖2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體合成肽鏈的過程,有關該過程說法正確的是A該圖表示翻譯的過程,圖中核糖體從左向右移動B多聚

6、核糖體合成的多條肽鏈在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上互不相同圖2C若合成某條肽鏈時脫去了100個分子的水,則指導該多肽鏈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102個密碼子CGCD若合成產(chǎn)物為胰島素,則它不需經(jīng)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高爾基體的加工11tRNA具有轉運氨基酸的功能,右圖tRNA攜帶的氨基酸是(各選項括號中的內(nèi)容為相應氨基酸的密碼子)A精氨酸(CGC) B丙氨酸(GCG) C甘氨酸(GGC) D脯氨酸(CCG)12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與A配對,又可以與C配對。將一個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接種到含有A、G、C、T、5BrU五種核苷酸的適宜培養(yǎng)基上,至少需要經(jīng)過幾次復制后,才能實現(xiàn)細胞中某DNA分子某位點上堿基對從

7、TA到GC的替換A2次B3次C4次D5次13下圖為真核細胞內(nèi)某基因(15N標記)結構示意圖,該基因全部堿基中A占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基因一定存在于細胞核內(nèi)染色體DNA上B該基因的一條核苷酸鏈中(C+G)/(A+T)為32CDNA解旋酶作于部位,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作用于部位D將該基因置于14N培養(yǎng)液中復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14右圖為真核細胞DNA復制過程的模式圖, 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由圖示得知,DNA分子復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復制B.DNA解旋酶能使雙鏈DNA解開,且需要消耗ATPC.從圖中可以看出合成兩條子鏈的方向是相反的D.DNA在復制過程中先全部解旋,后半保留復

8、制15.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內(nèi)DNA復制、轉錄和翻譯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DNA復制和轉錄的模板相同 B.mRNA與tRNA的堿基種類不同 C.核糖體存在mRNA的結合部位 D.DNA復制時不發(fā)生翻譯過程16.用32P標記玉米體細胞(含20條染色體)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2P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在二次細胞分裂后的一個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shù)最可能是A. 0條 B.20條以下 C. 20條 D.20條以上17.下列數(shù)據(jù)是人體部分器官中所表達基因的估計數(shù)目,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器官或細胞眼唾液腺皮膚甲狀腺血細胞心臟所表達基因的估計數(shù)目193218630432381235059

9、400A人體各器官表達的基因數(shù)目有差異是細胞內(nèi)基因選擇性表達形成的B血細胞所表達的基因數(shù)目最多說明其遺傳物質(zhì)相對含量較高C人體各器官表達的基因數(shù)目有差異說明細胞中所含蛋白質(zhì)有差異D不同功能的細胞表達的基因不相同,這與細胞具有不同功能相適應18.一個DNA片段,經(jīng)過連續(xù)兩次復制,共需要90個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240個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該DNA片段具有的堿基對是A110對 B220對 C330對 D440對19用限制酶EcoR1、Kpn1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別降解一個1000bp(1bp即1個堿基對)的DNA分子,降解產(chǎn)物分別進行凝膠電泳,在電場的作用下,降解產(chǎn)物分開,如圖18所示凝膠電泳

10、結果。該DNA分子的酶切圖譜正確的是 D圖18 A B C. D.20.用15N同位素標記細菌的DNA分子,再將它們放入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上連續(xù)繁殖4代,a、b、c為三種DNA分子:a只含15N,b同時含15N和14N,c只含14N。下圖中這三種DNA分子的比例正確的是 D 21.如圖為細胞中多聚核糖體合成分泌蛋白的示意圖,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鏈上有一段可以引導其進入內(nèi)質(zhì)網(wǎng)的特殊序列(圖中P肽段)。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若P肽段功能缺失,可繼續(xù)合成新生肽鏈但無法將蛋白質(zhì)分泌到細胞外B合成的場所在細胞核,的合成與核仁無關C多個核糖體結合的是相同的,但最終合成的肽鏈在結構上各不相同D若中有一個堿基

11、發(fā)生改變,則合成的多肽鏈結構一定會發(fā)生改變22.圖1表示某生物正常個體的體細胞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圖2表示b基因正常轉錄過程中的局部分子狀態(tài)圖,該生物的黑色素產(chǎn)生需要如圖3所示的3類基因參與控制,三類基因的控制均表現(xiàn)為完全顯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1所示的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說明該生物體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B圖中可以說明基因C與基因b連鎖 C若圖1中的2個b基因都突變?yōu)锽,則該生物體可以合成出物質(zhì)乙D若b1鏈的(A+T+C)/ b2鏈的(A+T+G)=0.3,則b1為RNA鏈23.將含有2對同源染色體,其DNA分子都以用32P標記的精原細胞,放在只含有31P的原料中進行減數(shù)分裂,則該細胞所產(chǎn)生的

12、4個精子中,含32P和31P標記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別是 A、100%、100% B、100%、50% C、50%、100% D、50%、50%24.圖一、圖二表示真核生物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某兩個階段的示意圖,圖三為圖二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圖。對此分析合理的是 A圖一所示過程主要發(fā)生于細胞核中,圖二所示過程主要發(fā)生于細胞質(zhì)中B該種生物的每個細胞都轉錄圖二所示的該基因 C圖三中a鏈為模板鏈,b鏈為子鏈 D圖三中含有兩種單糖、五種堿基、五種核苷酸25經(jīng)檢測得知,一雙鏈DNA分子中鳥嘌呤的數(shù)目為x,其占堿基總數(shù)量的比例是y,以下推斷正確的是A與鳥嘌呤互補的堿基比例是1yB該DNA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的比例

13、是x/yC該DNA分子的堿基之間的氫鍵數(shù)是x(12/y)D與鳥嘌呤不互補的堿基數(shù)目是x(12y)/y26下列關于tRNA和氨基酸之間相互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種氨基酸可由一種或幾種特定的tRNA將它攜帶到核糖體上B一種tRNA可以攜帶幾種結構相似的氨基酸C每種氨基酸都可由幾種tRNA攜帶D每種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種tRNA27下圖表示一項重要生物技術的關鍵步驟,X是獲得外源基因并能夠表達的細胞。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X是能合成胰島素的細菌細胞B質(zhì)粒具有多個標記基因和多個限制酶切點C基因與運載體的重組只需要DNA連接酶D該細菌的性狀被定向改造28限制酶可辨識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下

14、圖為四種限制酶BamH、EcoR、Hind 及Bgl 的辨識序列及每一種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切割出來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補結合的兩種限制酶是ABamH 和EcoR BBamH 和Hind CBamH 和Bgl DEcoR 和Hind 29右圖DNA指紋法是一個案件偵破的概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DNA指紋法依據(jù)的原理是DNA的特異性B體外擴增DNA常用的方法是PCR技術C嫌犯2最可能是兇手因為圖中犯罪現(xiàn)場收集的DNA和他的DNA完全相同,來自同一個體D將DNA切成片段時用到的限制酶可以作用于氫鍵,使其水解斷裂30用3H標記蠶豆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H但含有

15、秋水仙素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若秋水仙素對細胞連續(xù)發(fā)揮作用,則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不影響著絲粒的正常分裂B通過對細胞中不含單體時的染色體計數(shù),可推測DNA復制的次數(shù)C通過檢測DNA鏈上3H標記出現(xiàn)的情況,可推測DNA的復制方式 D細胞中DNA第二次復制完成時,每條染色體的單體均帶有3H標記31進行“DNA分子模型的搭建”時,以下描述中正確的是將多個脫氧核苷酸同方向排列組成單鏈 將多個脫氧核苷酸正反方向交互排列組成單鏈將兩條脫氧核苷酸單鏈同方向排列組成雙鏈 將兩條脫氧核苷酸單鏈反方向排列組成雙鏈若要旋轉形成雙螺旋,則代表堿基的塑料片需準備20個若用不同的幾何圖形來代表基本

16、單位的不同組成,則需準備3種幾何圖形A B C D32圖11為人體內(nèi)基因對性狀控制過程的示意圖,分析正確的是圖11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會出現(xiàn)在人體內(nèi)的同一個細胞中B圖中過程需多種酶的催化,過程需tRNA的協(xié)助C過程的結果存在差異的根本原因是血紅蛋白結構的不同D圖示表明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生物體的性狀33噬菌體侵染細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體蛋白質(zhì)外殼需要 A細菌的DNA及其氨基酸B噬菌體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體的DNA和細菌的氨基酸D細菌的DNA及其噬菌體的氨基酸34如圖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化合物a構成化合物b,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內(nèi)b有5種 B若m為尿嘧啶,則b為尿嘧

17、啶脫氧核苷酸 CATP脫去兩個高能磷酸鍵,可形成b,a為核糖 D由四種b組成的多核苷酸鏈中A+G=C+T35下圖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發(fā)生的變化,圖中依次表示限制性酶、DNA聚合酶、DNA連接酶作用的正確順序是A B C D 36隨著生物技術發(fā)展,酶在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利用酶生產(chǎn)某些化工產(chǎn)品,能顯著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節(jié)約成本B“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與水溫、酸堿度有關,與污物或衣物的性質(zhì)無關C由糖衣包裹的腸溶多酶片含有多種消化酶,嚼服后會失去療效D要較長時間保持酶活性,各種酶制劑都應保存在低溫的條件下37新技術的建立和應用對生物學發(fā)展至關重要。下

18、列生物技術與應用不匹配的是APCR技術擴增DNA B動物細胞融合制備單克隆抗體 C干細胞技術提高優(yōu)良母畜的繁殖量D花粉離體培養(yǎng)培育單倍體植物38尿液檢查是診斷相關疾病的重要依據(jù),其中尿糖試紙檢測的原理如圖13所示。這種試紙與尿液相遇時,會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由少到多而依次呈現(xiàn)出淺藍、淺綠、棕色或深棕色。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圖13A將上述兩種酶固定在試紙上,就可檢測尿糖B據(jù)圖可知,尿液中葡萄糖濃度越高,過程生成的原子氧越多C步驟原子氧可以將某無色物質(zhì)氧化成有色化合物D過程為比色,若試紙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較多的葡萄糖39試管嬰兒、試管苗、克隆羊為杰出成果,從生物學原理的角度,下列相關敘述

19、正確的是A都屬于無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狀 B都是細胞工程的技術范圍C都充分體現(xiàn)了體細胞的全能性 D都不會發(fā)生基因重組和變異40相對細菌和植物細胞而言,動物細胞離體培養(yǎng)更需關注培養(yǎng)基的滲透壓,這是因為動物細胞A沒有細胞壁,對培養(yǎng)基的滲透壓更敏感 B滲透壓遠高于細菌或植物細胞的滲透壓C沒有成熟大液泡,滲透壓調(diào)節(jié)能力差D生長緩慢,各生長階段對環(huán)境的滲透壓要求不同41生物科學的發(fā)展離不開新技術的建立和應用,以下技術與應用匹配不正確的是 A.克隆技術培育試管嬰兒B.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C.轉基因技術對有遺傳缺陷的患兒細胞進行改造D.層析提純制備酶制劑42下圖中符合固定化酶的特征的是 D 承載物

20、酶底物底物A. B.承載物C. D.43以綿羊紅細胞刺激小鼠脾臟B淋巴細胞,再將后者與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雜交瘤細胞克隆群,再將篩選出的單克隆雜交瘤細胞進行培養(yǎng)可以得到單一抗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此單克隆雜交瘤細胞可以注射到綿羊腹腔中培養(yǎng)B經(jīng)篩選獲得的小鼠骨髓瘤細胞能產(chǎn)生抗體C該抗體只能識別綿羊紅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DB淋巴細胞和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需要胰蛋白酶的作用44下列關于酶和固定化酶的研究與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酶的固定化技術因改變了酶的空間結構而提高了酶的催化效率B作為消化酶使用時,蛋白酶制劑以口服方式給藥C尿糖試紙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過氧化氫酶而可以反復使用D通過包埋法固定的酶的活

21、性不再受溫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響45下圖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如果此圖表示植物細胞融合的過程,用纖維素酶處理植物體細胞后得到A、B細胞方可進行細胞融合操作,得到的C就是所需的重組細胞。B.如果此圖表示動物細胞融合過程,則可以直接使用仙臺病毒對A和B進行促融,得到重組細胞C。C.若此圖為克隆羊多利的培育過程,則用到了細胞核移植、動物細胞培養(yǎng)、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術D.若此圖為抗蟲棉的培育過程,則獲得成功導入C(重組DNA)的受體細胞D需經(jīng)植物組織培養(yǎng)后才能長成我們所需要的植株。46制備單克隆抗體所采用的細胞工程技術包括細胞培養(yǎng) 細胞融合 胚胎移植 細胞核移植A B

22、 C D47圖15表示抗人體胃癌的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甲B淋巴細胞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選擇培養(yǎng)丙丁乙專一抗體檢測分泌抗胃癌單克隆抗體圖15注射A圖中實驗小鼠注射的甲是能與抗人體胃癌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原B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促融劑誘導細胞融合才能獲得乙C用特定的選擇培養(yǎng)基對乙篩選,能增殖的均為融合細胞D丙需進行大規(guī)模體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經(jīng)多次篩選后可獲得能分泌所需抗體的丁48下列技術或方法與原理相符的是A人參細胞培養(yǎng)和雜交瘤細胞的培養(yǎng)細胞全能性B植物組織培養(yǎng)和制備單克隆抗體細胞增殖 C纖維素酶、果膠酶處理植物細胞壁酶的高效性D原生質(zhì)體融合和動物細胞融合細胞膜的流動性49圖16是胡蘿卜

23、組織培養(yǎng)過程示意圖,有關描述,錯誤的是 圖16A該過程的理論基礎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B培育過程需對胡蘿卜外植體表面消毒并在無菌條件下進行CB、C中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濃度比值相同,其與A不同 DA、B、C中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濃度比值均不相同50下面關于酶的分離提純和固定化技術的敘述中,合理的是 A分離中先酶蛋白沉淀再過濾濾液 B提純方法是使酶和承載物交聯(lián)在一起 C固定后的酶仍具有酶的活性 D固定化酶只能利用一次,不能重復利用第6章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拓展第4章生物工程(2)(一)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問題:蛋白質(zhì)折疊是將氨基酸鏈折疊形成特殊的形狀,使蛋白質(zhì)呈現(xiàn)出特定功能的過程。

24、不正確折疊的蛋白質(zhì)會對細胞產(chǎn)生破壞性的影響,甚至對機體帶來不利作用,如阿爾茲海默癥或者帕金森疾病等神經(jīng)變性疾病。為了預防折疊的失誤,細胞擁有一套完整的折疊助手“工廠”,這種折疊助手就是分子伴侶。下圖一示觸發(fā)因子(TF)的分子伴侶的工作過程。研究表示,在合成的起始階段,核糖體可以預防多肽鏈進行折疊纏繞。在翻譯的過程中,觸發(fā)因子(TF)可以結合至核糖體和延長的多肽鏈上,保證延長中的多肽鏈不要過早折疊以保證蛋白質(zhì)折疊的高效性。51蛋白質(zhì)折疊的主要目的是使蛋白質(zhì)具有一定的 ,從而呈現(xiàn)出特定功能。52由圖一可知,觸發(fā)因子(TF)在抑制初生多肽鏈過早折疊的功能上與核糖體是 (協(xié)同/拮抗)作用。53圖二中含

25、有五碳糖的有_ (填標號)。54圖二中的一條多核苷酸鏈中相鄰兩個堿基之間依次由 連接。(不考慮化學鍵)55圖二所示過程能發(fā)生在人體漿細胞中嗎?并闡述理由。 。56基因H、N編碼各自蛋白質(zhì)前3個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圖三所示,起始密碼子均為AUG。若基因H的箭頭所指堿基對GC突變?yōu)門A,其對應密碼子的變化為 。正常情況下,基因N在細胞中最多有 個。57下列有關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內(nèi)容說法正確的有( )(不定項選擇)A、圖二中的水解產(chǎn)物中含有A-PP B、DNA、酶、激素的合成都需要模板C、DNA片段中GC堿基對含量高,則熱穩(wěn)定性高D、若基因H的突變發(fā)生在生殖細胞中,則會遺傳給后代E、噬菌體侵染細菌

26、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二)回答有關遺傳信息的傳遞與表達的問題。如圖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體淋巴細胞及其增殖過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58HIV主要感染免疫系統(tǒng)中的_細胞, HIV在結構上與大腸桿菌最顯著的差異是_。59病毒是非細胞形態(tài)的生命體,它的主要生命活動必須在細胞內(nèi)實現(xiàn)。病毒與細胞在起源上的關系是人們很感興趣的問題,目前主要存在兩種觀點:生物大分子病毒細胞; 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請根據(jù)上述資料并結合你所學的相關知識,找出支持第二種觀點的依據(jù)。 60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從而起到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艾滋病病人能否通過注射青霉素抑制病

27、毒的增殖?為什么?_。61科學家正在研究將病毒引誘到能導致其死亡的人體“陷阱”細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他們用CD4受體修飾過的成熟紅細胞引誘HIV識別并侵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請簡要說明其機理:(2分)。 62用圖解表示HIV感染人體過程中的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_。(三)回答有關遺傳信息傳遞、表達和基因工程的問題。 醫(yī)學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療由細菌所引起的疾病。下圖中分別表示抗生素抑制細菌的不同作用,ac表示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63. 表示 ;表示 ;a過程表示 。64. 將N個細菌的F用32P標記后,放在31P的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分裂m次,含31P標記的細菌有 個。65. 在基因工程中常用到圖中的R

28、,原因是 。(寫出兩點) 人類細胞內(nèi)有相當于R的結構,它就是位于線粒體中的mtDNA。若用兩種識別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M和N切割線粒體mtDNA,通過凝膠電泳分離分析得下表。限制酶M和N的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如右圖。凝膠電泳結果(1kb=1000對堿基)(+表示該片段的存在以及含量)分子量(kb)酶M酶N酶M+酶N分子量(kb)酶M酶N酶M+酶N1.0+6.0+2.0+7.0+3.0+9.0+4.0+10.0+5.0+66該mtDNA的長度為_kb。在該DNA分子中,M酶與N酶的切割位點分別有_個。67M酶與N酶切出的能相互粘連的末端能在_酶的作用下相互連接,請將連接的結果表示出來:_。連接

29、后的序列是否可以用M酶、N酶進行切割,并簡述理由:_。(四)回答下列有關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問題。下圖是大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赤霉素誘導-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有關結構,、表示有關過程。據(jù)圖回答問題。68. 催化過程的酶是 ,-淀粉酶mRNA通過 (結構)運輸?shù)郊毎|(zhì)。圖中a、b表示mRNA兩端,完成過程時,核糖體在mRNA上移動的方向為 。若產(chǎn)物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為“絲氨酸丙氨酸”,攜帶絲氨酸和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碼子分別為UCA、GCC,則基因中供轉錄用的模板鏈堿基序列為 。69. 圖示甲的功能是 。甲、乙、丙中不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 C.

30、乙、丙 D.丙70. 大麥種子萌發(fā)時,赤霉素與細胞膜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能活化赤霉素信息傳遞中間體,導致GAI阻抑蛋白降解。結合圖解判斷,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 。GA-MYB蛋白質(zhì)的功能是 。71. 大麥種子萌發(fā)時,赤霉素誘導合成-淀粉酶,其意義是 。(五)回答下列有關生物工程的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轉基因抗蟲植物能殺死昆蟲的原理是該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zhì)被昆蟲食用后,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后產(chǎn)生具有毒性的活性肽,與昆蟲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使?jié)B透壓失衡,導致昆蟲死亡。下圖表示利用細菌中抗蟲基因獲取抗蟲玉米的部分過程。其中表示操作流程,a、b表示分子,ce表示培養(yǎng)過程,其中d過程表示細菌與玉米細胞混

31、合培養(yǎng)。(括號內(nèi)填編號,橫線上填字母或文字)72. 在圖示的過程中,涉及到的生物技術包括_(多選)。A基因工程 B植物細胞融合技術 C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 D核移植技術73. 在圖示過程中,需要用到限制酶的是流程 ;導入目的基因的步驟是流程 。(2分)74. 在流程中,細菌不斷分裂產(chǎn)生更多細菌,該步驟的主要目的是_。75. 在圖示過程中,涉及脫分化和再分化的是流程 ,脫分化和再分化培養(yǎng)基的本質(zhì)差異是_。76. 判斷該基因工程成功的依據(jù)是 (多選)(2分)A玉米細胞產(chǎn)生了抗蟲蛋白 B玉米細胞中有了抗蟲基因C玉米植株表現(xiàn)出抗蟲性狀 D玉米細胞中有了細菌77. 結合題意,分析美國批準種植該轉基因抗蟲玉米

32、的生物學原理:_。(六)回答下列有關基因表達和基因工程問題 人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種重要的藥用蛋白,可在轉htPA基因奶牛的乳汁中獲得。圖21表示利用奶牛乳汁生產(chǎn)人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的培育過程:圖2178在形成圖中的過程中,獲取的途徑主要有 ,進入需要的 協(xié)助。79. 為了在該奶牛乳汁中獲得htPA必須將htPA基因連接在 A. 乳腺蛋白基因的轉錄起始位點之后 B. 乳腺蛋白基因的轉錄起始位點之前C. 起始密碼子編碼序列之后 D. 乳腺蛋白基因的轉錄終止位點之后80培養(yǎng)從到的過程中一般用未受精的去核卵細胞為受體,不用普通的體細胞的原因是 。81與的遺傳性狀不一樣的理由是 。82.

33、 圖22為質(zhì)粒限制酶酶切圖譜。htPA基因不含圖中限制酶識別序列。為使PCR擴增的htPA基因重組進該質(zhì)粒,擴增的htPA基因兩端可分別引入 和 不同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圖22(七)現(xiàn)代生物技術埃博拉病毒(EBO)呈纖維狀,目前分離出五種類型:,其中EBOV是一種烈性的、泛嗜性的病毒,它首先破壞吞噬細胞,其次是肝、脾等細胞,進而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現(xiàn)嚴重的出血熱現(xiàn)象。目前尚無針對該病毒的特效藥或疫苗。83.EBOV感染者的血清中很難形成高濃度的抗體,這是因為 。84.較難制作EBO疫苗的原因與其遺傳物質(zhì)的種類以及表達方式有關。EBO病毒容易變異,這是因為 。85.EBO基因組為單股負鏈RNA,

34、負鏈RNA的互補鏈才能與核糖體結合。EBO基因組在人體細胞內(nèi)表達蛋白質(zhì)的過程是(以遺傳物質(zhì)、箭頭、過程名等表示): 目前,抗擊EBO的藥物與疫苗的研制主要有兩類技術。技術類型一:細胞技術86.過程獲得的甲細胞是 細胞;過程是 ;所用瘤細胞的作用是 。87.要獲得純凈的單一品種抗體,上述操作的要點是 。技術類型二:基因過程技術轉基因疫苗圖16IREBO基因組NPVP35VP40GPVP30VP24L3,5, EBO衣殼外有包膜,包膜上有5種蛋白棘突(GP蛋白和VP系列蛋白,見下圖15),其中GP蛋白最為關鍵,能被宿主細胞強烈識別。EBO基因組如圖16所示。圖15RNA包膜蛋白突起EBO結構88.

35、該技術的目的基因是 。腺病毒基因組E1ITRE3E4ITRIVa2VAL1L2L3L4L5圖17細菌是疫苗生產(chǎn)重要的角色;腺病毒具有弱致病性,常被用來攜帶目的基因進入宿主細胞的運載體,腺病毒基因組如下圖17。其中基因E與復制、轉錄有關;基因L是腺病毒衣殼基因。病毒在人體細胞內(nèi)增殖會導致正常細胞裂解、死亡。因此,需要對腺病毒進行改造。圖18表示轉基因技術生產(chǎn)EBO蛋白疫苗與重組病毒粒子疫苗的基本過程。89.以EBO病毒包膜蛋白作為疫苗比較安全,其原因是 ;缺點是 。90.生產(chǎn)含目的基因重組病毒粒子作為目的基因的運載體,優(yōu)點是 ; 為保障安全,基因重組病毒粒子需要除去自身原本的一些基因,改用輔助質(zhì)

36、粒攜帶這些基因。則除去的基因主要是 兩類基因。91.輔助質(zhì)粒攜帶EBO病毒上的這些基因,與EBO攜帶一樣,均能在真核細胞中表達,說明 圖20病毒基因片段目的基因HindIIIBamHIPstIPstIBglIIBamHI圖19中neo是新霉素抗性基因,amp表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ori是質(zhì)粒的復制子,限制酶BamHI、 HindIII、 PstI、BglII作用位點如下圖20。質(zhì)粒neoampBamHIHindIIIoriPstIBglII圖1992.要能在大腸桿菌中不斷表達目的基因,同時又能提高重組效率,選擇的限制酶是 93.要篩選出成功導入重組質(zhì)粒的大腸桿菌,并準確定位所需大腸桿菌的菌落

37、,實驗室至少需要兩種培養(yǎng)基,他們分別是 兩種培養(yǎng)基。 (八) 回答有關生物工程的問題。、Ti質(zhì)粒來源于土壤中的膿桿菌,Ti質(zhì)粒能成功轉入植物細胞,并將質(zhì)粒上的一部分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組中。下圖表示利用Ti質(zhì)粒進行轉化獲得抗除草劑大豆的過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數(shù)字表示有關過程)。94.獲得含目的基因DNA的方法一般有兩種:從細胞中直接分離和 。95.Ti質(zhì)粒從其化學本質(zhì)上看屬于 分子。要形成重組質(zhì)粒一般可以使用同種限制酶進行切割,并用 將兩者連接起來。現(xiàn)有甲、乙2個DNA分子,其堿基序列如下所示:甲DNA分子的堿基序列為: 乙DNA分子的堿基序列為:ATAGCATGCTATCCATGA

38、ATTCGGCATAC TCCTAGAATTCTCGGTATGAATTCCATACTATCGTACGATAGGTACTTAAGCCGTATG AGGATCTTAAGAGCCATACTTAAGGTATG已知所使用限制酶的核苷酸識別序列是GAATTC,并能在G和A之間進行切割,請據(jù)此判斷,其中 DNA分子中含有“目的基因”, DNA分子是Ti質(zhì)粒。96.重組質(zhì)粒導入的受體大豆細胞后需將該受體細胞置于 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并適時調(diào)整 (植物激素名稱)的濃度比例進行誘導。、下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階段示意圖,據(jù)圖完成下列問題:97.在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有動物細胞融合和 。動物細胞的融合除了采

39、用植物細胞融合常用的促融劑外,還可以采用_ _。98.經(jīng)兩次篩選選出的雜交瘤細胞具備_ _的特點。III、生產(chǎn)酶制劑的過程如下圖: 99酶蛋白沉淀的方法有 ,提純酶的方法常用 。(九)中心法則揭示了生物遺傳信息傳遞的規(guī)律。100若過程發(fā)生在真核生物的一個細胞中,會產(chǎn)生_(一種/幾種/該生物所有的)RNA。101健康人體中不存在的過程是( )。102人體中過程需要_酶。103人體細胞分裂間期發(fā)生的過程有圖一中的( ),因為_。104圖二顯示了圖一的過程( )。過程4需要_酶。105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多選)。 A、衰老細胞中不再發(fā)生圖二過程 B、已分化細胞不再發(fā)生圖二過程 C、過程4

40、需要ATP D、乙的堿基及其序列與2完全相同(十)回答有關生物工程的問題。圖25研究人員從血管內(nèi)皮瘤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血管增生抑制劑內(nèi)皮抑素,它能有效地抑制血管增生。下面是獲得重組內(nèi)皮抑素的方法,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06從肝細胞中分離出相應的RNA,經(jīng)_獲得內(nèi)皮抑素基因,再經(jīng)_進行擴增,以獲得更多的目的基因。擴增的目的基因與pUC18質(zhì)粒(如圖25所示)都用EcoR 和BamH 進行雙酶切,然后進行連接,構建重組質(zhì)粒。107將目的基因 “插入”并連接到大腸桿菌pUC18質(zhì)粒的DNA上所需要的酶是_。人血管內(nèi)皮瘤中內(nèi)皮抑素基因之所以能“插入”到大腸桿菌pUC18質(zhì)粒的DNA內(nèi),原因是_。 大腸桿菌pUC18質(zhì)粒的LacZ基因中如果沒有插入外源基因,LacZ基因便可表達出半乳糖苷酶,當培養(yǎng)基中含有化學物質(zhì)IPTG和Xgal時,Xgal便會被半乳糖苷酶水解成藍色,大腸桿菌將形成藍色菌落。反之,則形成白色菌落。108選擇培養(yǎng)基中除含有大腸桿菌必需的葡萄糖、氮源、無機鹽、水、生長因子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外,還應加入的物質(zhì)有_和氨芐青霉素。成功導入重組質(zhì)粒的大腸桿菌在培養(yǎng)基中形成_顏色的菌落,原因是_ 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二、綜合題(一)51、空間結構 52、協(xié)同 53、 54、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55、不能。因為圖中轉錄和翻譯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只能發(fā)生在原核細胞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