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與操作實施》以三年級下冊教材為例_第1頁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與操作實施》以三年級下冊教材為例_第2頁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與操作實施》以三年級下冊教材為例_第3頁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與操作實施》以三年級下冊教材為例_第4頁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與操作實施》以三年級下冊教材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與操作實施以三年級下冊教材為例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與操作實施青島嘉峪關學校三年級 語文組我校一直在做讀寫結合的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一二三教學模式”的實驗要求。讀寫結合的“一二三教學模式”中的“一”,是指讀寫結合必須先要確定一個讀寫結合的對應訓練點,作為訓練的目標。這個訓練點既可以是單元的訓練點,也可以是課文的訓練點,再小一點,可以是段、句群等訓練點。如第一單元,學了美麗的南沙群島廬山的云霧以后,就可以設立美麗的x x,x x是個迷人的地方,x x千姿百態(tài)x x瞬息萬變等話題以“總分”結構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練習。至于選擇什么事物,可以讓學生自己確定??瞻滋幙梢允枪珗@、海底世

2、界、五四廣場、海灘等自己熟悉的場所;可以是天上的霞、云,空中鳥群,地上長的花草,人們布置的各類景觀等。訓練點可以按照課文的特點、課后練習的安排、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以及單元習作的要求來綜合考慮。中年級的讀寫訓練點的確定,主要把它定位在以自然段和意義段的仿寫上,適當感悟一點篇章布局的仿寫。讀寫結合的“一二三教學模式”中的“二”,是指讀寫結合實施策略包括兩項重要措施:“寫什么”和“怎樣寫”?!皩懯裁础笔峭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現(xiàn)實的習作內(nèi)容而言。形式有:看圖寫話,以教師習作為范例,讓學生學寫人物外貌、為某個靜物寫生等都在其中。如第二單元,除了完成課后的訓練要求以外,還可以仿課文花瓣飄香中

3、的對話,進行學生與老師,同學與同學,學生與父母之間的學習、生活話題的對話訓練。為后面的幾個單元三種不同形式的對話表達方式做好鋪墊。第三單元中,借事件表達人物品質的方法,既是單元2習作“為別人畫張相”的延伸、鞏固,又滲透了借助“人物語言”的對話,來表達事件,刻畫人物形象這樣一些訓練的方法,讓學生在課文的閱讀中得到感悟。第四單元,學生學了趕海的課文后,在讓他們暢談自己趕海、觀賞海邊風景的事情;然后,仿照課文,學習用歌詞開頭、結尾的框架形式進行自己的習作,就解決了“萬事開頭難”的問題,學生的習作也就很容易完成。此外,開展一些各種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再讓學生圍繞活動內(nèi)容寫記敘文。也為學生的“選材”提供

4、了方便,指明了習作練筆的范圍和具體內(nèi)容。如:習作5提供的是一組有關端午節(jié)的資料,借助它編寫板報稿。學生可以介紹端午節(jié)的來歷;可以描述包粽子的事件;可以敘述觀看賽龍舟的場面,談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介紹自己了解的有關這個節(jié)目的風俗等等。為了讓學生習作做到“言之有物”我圍繞“端午節(jié)”這個話題,組織了系列活動。先安排學生讀書,上網(wǎng)查找有關這個節(jié)目的資料。通過歸類,刪減,選擇、改變等方式將素材轉換為自己能表述的、同學能聽明白的語言;接著,以傳說故事,來歷,飲食風俗,玩耍風俗,家庭活動等進行分類,讓學生初步感知端午節(jié)的大致情況;然后又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制作活動。如:搓五色絲線而成的“長命縷”,縫制裝入海綿、藥

5、物、香料等物體的小香囊,纏繞彩色的三角粽子等,讓學生親身投入實踐之中,在動手操作中,了解、熟知風俗帶來的愉悅。最后,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選擇資料,結合現(xiàn)實的生活寫自己對這個節(jié)日的看法。這樣一步步地有序指導,既豐富了語文課本上提供的資料內(nèi)容,又讓學生在:問、查、做等實踐中增長了知識;既讀懂了書上提供的資料,又增強了學生的親身體驗感;既用書面表達的方式,留下了過節(jié)的意義,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感悟;既鍛煉了搜集提取信息的能力,更得到在習作中運用語言,得到成功的快樂,還對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真是收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寫起作文更順手,習作也更出味兒??矗核麄冞@樣表

6、達: 話說端午:“五月五,是端午”每當我唱起這只端午歌謠,就會想起全家人團圓,過端午節(jié)的趣事來。端午節(jié)又叫“重五”,因為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兩個“五”重疊在一起,所以叫重五。在端午節(jié)這天,長輩會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鮮艷顏色的線,搓成一根線。戴在我們孩子的脖子上、手上和腳上,叫它“長命縷”。意思是祝愿我們孩子健健康康、長命百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祝福?因為從前,有許多母親生出來的許多孩子,都沒有長大到成人,就因為這些、那些病因而死去,幼小的生命會失去,長輩們很傷心,他們多么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于是就有了長命縷的祝福。過端午節(jié),還要吃“五黃”。這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豆瓣包的粽子、雌黃酒、咸鴨

7、蛋黃。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祝兒童虎虎生威。有的還要佩戴五顏六色、清香撲鼻的香囊想到這些,我就會興奮起來,巴不得節(jié)日馬上到來。我又唱起端午節(jié)的歌謠,找伙伴玩去了:“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學做三角彩粽:這天,在課堂上,老師帶著我們?nèi)嗤瑢W一起。因為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到來了。三角彩粽可不是能吃的粽子,它是在端午節(jié)里我們小朋友玩的一種玩具。同學們拿出老師提前布置的材料和工具,它們分別是,五彩線、卡紙、剪刀放在桌子上,等待著老師的指導。 老師按順序把方法介紹完,我們就動手了。首先,把卡紙折出一個大約寬一厘米的長條裁下來。這時

8、,我就遇到了難處。我用美工刀裁,我把刀頭沖里,惹得老師哈哈大笑。我在裁得時候,手有些發(fā)抖,結果裁得彎彎曲曲,皺皺巴巴的。看來,我折彩粽模型就要比別人難一點了。 接著,用順時針和逆時針轉動的辦法,折一個三角,折到末了,用剪刀,將多余的半截剪掉。再把它展開。然后把它圍成一個像小房子一樣空的立體三角錐形,最后,用五色線,紅、黃、藍、白、黑將它繞成彩色的。這一步最難了。先要把線系一個死扣,再用剪刀尖把它塞進其中一個紙縫里,然后沿著邊、走過每一個角,慢慢地繞,不能太有勁,那樣會捏扁。繞到你自己覺得可行的寬度了,把線剪斷,再將線頭塞進紙縫里。纏繞線時一定要仔細,這樣,三角彩粽才完美。經(jīng)過評比,我的粽子是班

9、級中做得最好的一個,我很開心!我想,如果把做的三角彩粽串在一起,等端午節(jié)時送給長輩,送給朋友,他們一定也會很快樂。我要多做幾個! 端午節(jié)的傳說:“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弊詮脑跁锌吹竭@個兒歌,我就特別愛唱,覺得那么押韻,那么吸引人。 前幾天在課堂上,老師告訴我們一些端午節(jié)的風俗,還帶我們做了一回“三角彩粽”。據(jù)說佩戴彩粽也是其中的一種風俗。民間有玩的玩賽龍舟、,有的在家中包粽子吃,孩子們可以帶香囊,纏五色線為什么會有這些風俗呢?我便去問媽媽。“自己去查資料”媽媽說。 我馬上打開電腦,在百度網(wǎng)上輸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這樣幾個字,結果就查了一些資料,從中找

10、到了答案。吃粽子的風俗形成傳說很多,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有的說是紀念忠臣伍子胥,還有的說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說法不一樣,但內(nèi)容都很令人感動 端午節(jié)和香囊:端午節(jié)馬上到來了,家里人也開始忙活端午節(jié)的事情。因為我還小,所以什么都不能干。突然,我想起在作文班上老師教我們做香囊的事。戴香囊也是端午節(jié)風俗之一。據(jù)說有辟邪驅瘟之意,而且可以在衣襟上起點綴作用。香囊內(nèi)含有朱砂、雄黃、香藥,外面包幾層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炫扣成索,把各種不同形狀的香囊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特別讓人喜歡。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表達愛意。我們也可以自己動手做,說干就干,我馬上動身找材料了。(制作過程)

11、盡管我做得有些不像樣,但實踐了關于端午節(jié)香囊的制作,懂得了些知識,還是很高興。同時也明白了“看花容易,繡花難”的道理! “怎樣寫”是讀寫結合策略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它對范文話語的表達形式及特點作了分解,為學生仿寫范文例句提供了可操作的具體步驟?!霸鯓訉憽钡暮诵沫h(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讀寫結合的本質特征。讀寫結合的“一二三教學模式”中的“三”,是指讀寫結合的遷移仿寫環(huán)節(jié)要設計三個不同層次的遞進步驟,以便體現(xiàn)讀寫結合教學過程的具體化和可操作性,從而降低讀寫遷移的難度,比較順利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讀寫遷移具體實施的三個遞進步驟介紹如下:第一步,閱讀分析仿寫范例,概括表達特點,包括有序寫、具體寫、生動寫的特點,這是解

12、決“怎樣寫”的認識問題。第二步,創(chuàng)設情境,仿照特點,促進簡單的讀寫遷移。第三步,創(chuàng)設情境,仿照特點,實現(xiàn)綜合讀寫遷移。其中“創(chuàng)設情境”是解決“寫什么”的問題,“仿照特點,促進兩次讀寫遷移”,這是解決“參照特點學會仿寫”的問題。如,上文說到的第3課廬山的云霧,第二、三自然段分別采用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tài)和瞬息萬變的特點。課后練習第5題要求“仿照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處景物”。顯然,“總分”構段方式就是本課閱讀教學的讀寫結合訓練點,可以把它設計成“讀”和“寫”兩個目標,便于在兩課時中分步遞進完成。第一課時:讓學生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總分”構段特點,明白第一句話后面的內(nèi)容都是為開頭句服務的,都是圍繞它來表達的,這樣寫,能讓我們對某個事物有更明白的了解。第二課時,完成仿照“總分”構段特點,寫出景物描寫的片段。這樣安排,學生也很容易接受。再如:學了12課荷花一文后,在完成課后訓練4的基礎上,可以安排對事物、美景的寫生,從行、色、味、觸覺等方面來表現(xiàn)植物花草的葉、花、莖、芽,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