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文體指導_第1頁
高考作文文體指導_第2頁
高考作文文體指導_第3頁
高考作文文體指導_第4頁
高考作文文體指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作文文體指導 山西大同鐵一中 張志娟命題作文、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三大主要命題形式。從文體上而言,在話題作文問世之前,除去兩年的作文題文體可以寫成記敘文或其他文體之外,即1994年嘗試規(guī)定寫記敘文,1998年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zhàn)勝脆弱(兩題選一或另擬題目),可任意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說明和議論幾種表達方式中的一種或幾種寫一篇文章,但不可寫成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實際上就是允許考生自己確定文體,只是沒有明說。其他都規(guī)定寫成議論文,議論文成了獨霸天下的文體。自從1999年全國高考作文題以話題作文(當年沒有明說,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第一次冠名為話題作文)的形式出現(xiàn)以來,

2、文體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從平時的寫作訓練和高考閱卷的情況來看,記敘文的寫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視,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高分作文都是以記敘文居多。這種情況到去年“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出現(xiàn)后,有所改觀。因為話題增加了思辨性,因此重視議論文的寫作又被重新提了出來。當然2004年江蘇的高考作文題并沒有繼續(xù)走下去,“水的靈動,山的沉穩(wěn)”的話題,使得散文的寫作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景況,幾乎一統(tǒng)天下。其實冷靜下來思考一番,文體上的任何偏廢都不可取。考試大綱說得很清楚“寫作”要“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用應用文”,記敘文(包括散文、小小說)、議論文和說明文都是高考考查的文體范圍。某一年寫某一類文體比較討巧實際

3、上是不公正,也是不科學的。面對文體不限,如何確定文體呢?一要看話題適宜用什么文體。1999年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的作文,2002年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的作文,編故事、寫記敘文比寫議論文似乎順手些;2001年以“誠信”為話題的作文,寫議論文比編故事、寫記敘文似乎順手些。二要看自己擅長寫什么文體。如果你形象思維發(fā)達,視野開闊,聯(lián)想豐富,長于記敘、描寫、編故事,就可以寫一篇記敘文、散文或者小小說;如果你理性思維縝密,平時好發(fā)表議論,并且判斷準確,說理雄辯,就可以寫一篇議論文、雜感;如果你平時喜歡古今詩詞,有較強的煉字煉意能力和音韻知識,就可以寫一首詩;如果你思維清晰、細密,說話有條理,而且

4、又擅長解說介紹,也完全可以寫一篇說明文。三要考慮是否已占有與該文體相應的足夠材料。材料是作文寫作的物質基礎,如果缺少材料的話,即使自己偏好某種文體,也只能放棄。如,寫議論文,有沒有相關的理論論據(jù)和事實論據(jù);寫記敘文,有沒有相關的整一、連貫、動態(tài)的生活故事;寫說明文,有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寫散文,有沒有這方面的感情積累和語言積累;寫雜文,有沒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質。四要考慮用該文體寫作能否寫出新意,避免從眾心理。只要你具備一定的語言文學功底,不妨去選擇那些比較“冷僻”的文體(比如小小說、寓言、童話、戲劇、小品等)去寫,或創(chuàng)造“另”類文體(套用應用文體、移植專業(yè)文體、自創(chuàng)無名文體),這樣,你

5、的文章也許會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從而獲得高分。一、記敘文寫作1要重視立意,注意多點題。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主題,主題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認識,它體現(xiàn)了一個作者對寫作對象(寫進文章中的材料)認識的高度。一個考生的積極進取的思想意識,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學辯證的思想方法,往往在他的文章中表現(xiàn)出來。相反,作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對社會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幼稚的認識,也反映出文章作者思想上的不成熟。同時,寫作記敘文要注意多點題,可在首尾通過議論點題,可在文中通過議論或文中人物的對話、心理描寫點題,而結尾的議論點題一般是必不可少的。2要選好題材,準確且新穎。可以是題材本身新,也可以是手法

6、新,舊題材寫出新意。題材還可以也應該進行合理虛構。選材時,要盡量寫校園外的,要盡量寫自己熟悉的,要盡量寫有一定的典型性的(能夠以小見大),要盡量寫一個片斷,要盡量寫能展開的(展開后能“出彩”的)。3要設計線索,能綱舉目張。線索是記敘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貫串成一個有機整體的脈絡。繁雜、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沒有一條清晰的線索來連綴、貫穿,就會互不關聯(lián),雜亂無章;有了線索,文章就能綱舉目張,渾然一體,更好地表現(xiàn)中心。清楚的線索應該是有利于讀者識別、發(fā)現(xiàn)的,如標題、穿插的抒情議論、反復出現(xiàn)的某個物體或詞句等。其設計方式則靈活多樣:可以是某個人物、某個事件、某種物體,可以是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

7、換,也可以是感情的變化,等等。應試時,我們可以根據(jù)中心表達的需要,靈活選擇。4要感情真摯,能打動讀者??紙鲎魑囊獙懻鎸嵉摹拔摇?,讓“我”的激情在文中閃光。當然感人的事并非就一定要是痛徹心扉、悲慘至極,矯揉造作、夸張失實的作品反而令人見之生厭、讀之無味;真摯的感情首先來源生活的真實,一個普通的但常常會被人忽視的瞬間卻讓人感受到沉重的滋味。相對來說,高中學生的記敘能力強過說理能力,所以“文體自選”時最好選擇記敘文。 二、議論文寫作1學會分解分論點。并列法。即對中心論點進行條分縷析,分解出幾個分論點,以顯示思維的全面性。如梅花香自苦寒來可以分解為這三個分論點:苦可以激發(fā)進取心;苦可以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

8、苦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層進法。即對事理作縱深剖析,以顯示思維的深刻性。如在困難面前可以分解成這樣的幾個分論點:要承認困難,因為困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要不怕困難,因為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要分析研究困難,千方百計地戰(zhàn)勝困難,這三個分論點就呈遞進關系。對照法。即將事理分解成正反兩個方面,以顯示思維的鮮明性。如學貴多問可以分解成這兩個分論點:多問可以相互參照,便于釋疑;孤陋寡聞導致學業(yè)荒廢。2掌握議論的結構方式,做到結構完整。結構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貫,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掌握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方式。議論文的結構方式一般有總分式、遞進式、對照式、啟感式。其中啟感式的寫法是考場作

9、文的常用結構方式?!皢ⅰ笔侵竼⑹绢悾案小笔侵父邢腩?。共同特點是先敘材料,后發(fā)感想。感想類可以先敘材料后發(fā)感想,也可以邊讀邊感,如文學評論。這種寫法一般由“引”“議”“聯(lián)”“結”四步構成。當然也可以采取“聯(lián)”“引”“議”“結”或“引”“聯(lián)”“議”“結”的步驟。3典型而鮮活的論據(jù)。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起這個靈魂的骨架,而論據(jù)是議論文的血肉。典型的論據(jù)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與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實,切合題旨。其次,選用的論據(jù)要棄舊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學作文,記住幾個經(jīng)典論據(jù),如司馬遷、居里夫人、張海迪,變換著角度使用,把它們當做萬花油。其實,這些論據(jù)就算典型,也不能

10、引人注目。相反,選取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論據(jù)說理,使閱卷者在閱讀時產(chǎn)生新鮮感,效果會更好。另外,有些同學習慣用古代事例闡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聯(lián)系實際,無時代的活水,也不能達到充分說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時尚言論和當前媒體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說理,加強說理的針對性、時代感,使文章更具說服力。4處理好“事”與“理”的關系。在議論文寫作中,既要擺出事實論據(jù),又要有必要的理論論據(jù),如何正確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是文章寫作成敗的關鍵。就同學們的寫作實踐看,許多同學常犯的毛病是重事實論據(jù)而輕理論論據(jù),兩者沒有有機的結合。反觀成功之作,二者總是相輔相成的。另外,寫議論文還要注意對事例進行分析,將“事”與“理”有機結

11、合起來,而不能“以擺代論”。 三、散文寫作 1題目鮮亮。作文題目要忌諱平淡、呆板,要有個性、與眾不同,既能夠一下子抓住讀者的視線,同時又能夠體現(xiàn)文章的內容。一個鮮亮的題目,就是一個極好的得分點。因此散文的題目是最有嚼味的題目。有的是場景入題,無邊落葉、昨夜雨,今朝下;有的是感覺入題,花香、路是月的痕、眼睛上的窗簾;有的呼告,茉莉,我愛你;有的祈禱,讓雙眼更加清澈;有的比喻,放下感情的葉片;有的口語化,明天一定記著開窗;有的化用成語詩詞,隨遇而安、月是故鄉(xiāng)明;有的繁復,眼前同一水,筆下各異情;有的簡潔,網(wǎng)里人生。比較一下其他文體的題目,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散文的題目沒有一個相同,富有個性,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

12、而且又跟高考“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的話題十分切合。 2取材廣泛。散文的題材十分廣泛,因此其內容非常豐富?!芭e凡國際國內的大事,社會家庭的細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經(jīng)歷,一絲感觸,一撮悲歡,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日的歡快,都可以移到紙上?!?周立波散文特寫選序言)凡是能夠引起作者動情的,凡是對讀者有教育意義的,都可以是散文的題材。在一篇散文里,作者可以展開廣闊的思路,無所拘束,任意馳騁。高考作文取材最忌諱舊、俗,閱卷老師老是看到常見的材料,首先就感覺不佳。散文廣泛的題材領域,可以彌補這一缺陷。上面舉到的幾篇文章,取材面相當廣泛。有的是以個人經(jīng)歷為突破口,深挖細掘,探索心靈中隱秘的

13、寶藏(如茉莉,我愛你);有的敏銳地抓住當今時事,細察社會發(fā)展軌跡(如隨遇而安);有的恰到好處地聯(lián)系課本知識(如讓雙眼更加清澈),有的則進入歷史的海洋去舀一勺水(如眼前同一水,筆下各異情)。廣闊的題材顯示了考生敏銳的思維,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3表達靈活。散文取材廣泛,它的表現(xiàn)形式也就顯得自由靈活,表達方式也就多種多樣。從表現(xiàn)形式看,它不必像詩歌那樣格律化,不必像戲劇那樣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統(tǒng)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組織成文就行。散文在選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業(yè),在結構上也可以幾放幾收、舒卷自如。對敘述、說明、議論、抒情、描寫等幾種表達方式也一樣,可以根據(jù)需要,靈活運用。有時突出其一,作

14、為重點加以運用;有時幾種方式熔為一爐。因為散文總是有抒情性的特點,抒情方式尤其豐富多樣。滿分作文昨夜雨,今朝下(山東考生)先由梔子花開狀寫惜花恨雨之人的心態(tài),然后聯(lián)想到古代詩人和詩境,中間穿插議論抒情,結尾用梔子花重開暗示自己的見解。撥開天空的烏云扣住對道家音樂的感悟一事,寫心境,寫游覽,寫談話,寫品曲,無不為“感情親疏不同,對道家音樂的感知也千差萬別”張本,寫得大氣。 4情理相透。散文是忠于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種文學作品,它強調生活真實,而不仰仗于虛構,表現(xiàn)作者對生活的真情實感。大凡優(yōu)秀的散文,往往有深邃的思想內容,而這種深刻寓意又飽含詩情,因為散文具有情理相透的特點。它的思想內容往往不是直接表

15、露的,而是常常寓于“物”或“景”之中,以強烈的感性形象激發(fā)讀者的理性思考。今年的話題具有很強的思辨性,富有才華的考生就把這種理性通過感性形象來展開。如無邊落葉寫童年記憶中遺失一枚香山紅葉而誤解同學的故事;隨遇而安寫了從北方來廣州的母親飲食上的改變,進而引發(fā)對廣州人生活習慣的認同,富有生活氣息,巧妙道明“感情影響認知”的觀點。黃色蛹金色蝴蝶是一篇公認的“散文詩”,雖沒有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但精心挑選的三個片段,重點表現(xiàn)了自己感情在生活經(jīng)歷中的變化過程,語言上處處洋溢詩情,極好地扣住話題。這對一些不注重生活積累的考生,只會空洞發(fā)表議論的考生,應該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啟發(fā)吧。 5語言精美?!罢嬲纳⑽氖?/p>

16、充滿詩意的,就像蘋果飽含著果汁一樣?!?巴烏斯托夫斯基散文的詩意)散文的真情實感、靈活的表達方式,需要優(yōu)美的語言才能相稱。我們往往在散文中讀到讓人一見不忘的語言。與你同行顯示了良好的語言功力,文章寫道:“讓水與火同行,情與理同行。堅持愛與美的真理,讓沖動與成見在你的足下沉淀,帶上淬火之后的智慧與你同行!”理性思考在激烈的感情下化為不可抑制的內心獨白,強烈表明自己的觀點,也以情動人。月是故鄉(xiāng)明將話題巧妙轉化為“因為深情,所以偏執(zhí)”這一警策之語之后,直接用鋪排方式將生活感受強化:“這就是為什么加利福尼亞更透明的陽光,萊茵河畔更圓滿的月亮,劍橋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遠遠逝去;家園日暮時點起的那一束桔黃的

17、燈光。只因這是我們所熟悉而深愛的地方。南方小城溫暖濕潤的空氣,菁菁校園里若有若無的花香,來來往往的人,似曾相識的臉,母親洗過的潔凈的衣裳,老師批過的嚴整的筆記。這一切都讓我們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任是將來走遠了,在異國他鄉(xiāng)也能滿心驕傲地懷想”通過語言,把感性與理性融合為一,成為美文。 四、小小說寫作1題目精巧。微型小說的題目應該短且不是個完整的意念。它應能喚起讀者的好奇,產(chǎn)生想知道小說內容的欲望,它絕不可泄漏故事的結局,它應與小說的主旨有關。2人物集中。人物少,多半只有一個核心人物,一兩個或兩三個次要人物;集中刻畫人物性格的某一點或某一側面,不對人物性格作多側面、多角度的發(fā)掘。 3選材精粹。微

18、型小說的篇幅精短首先制約了它的選材。選材一般有這么幾類:真實性和虛假性混雜的題材;具有完全真實性的題材;真實性程度更高達到了典型性的題材;典型性程度達到更完美形態(tài)的精粹的典型題材。4節(jié)奏快速。不宜鋪陳細節(jié),主要情節(jié)的推進速度比較快,表現(xiàn)進行節(jié)奏的動詞比較密集,而作靜態(tài)描繪的形容詞相對較少。5巧設結尾。微型小說最后一段與最末一行極其重要。結尾時常寓有深意,透露“驚愕”(整個故事為此“驚愕”做準備),有時它為整個故事做一總結,給讀者以有力的情緒沖擊。6語言簡練。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傳達盡可能多的信息,在語言的運用上不能潑墨如雨,而只能是惜墨如金。 五、另類文體寫作高考作文文體解禁后,高考作文中除了記敘文、議論文、散文、小小說等常見文體外,又出現(xiàn)了書信、日記、戲劇等次常見文體,甚至出現(xiàn)了廣告、留言條、法庭辯論、相聲、小品等比較“另類”的文體。 許多非常見文體在高考作文中登臺亮相,讓人耳目一新。那么如何看待高考作文中采用這種非常規(guī)文體呢?首先,嘗試采用非常規(guī)文體的同學的這種敢于吃螃蟹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有些同學思維活,再加之采用這種靈活表現(xiàn)的方式,文章自然得高分。比如,2003年以詩歌無題獲得作文滿分的陜西考生吳斌,他一直以來都喜歡詩歌,而且在平時的幾次練考中他的作文都是寫成詩歌。所以說,在考場上他以詩歌取得滿分不是偶然的。 但是,我們絕不可邯鄲學步。有些同學模仿人家的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