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 A T I A 的 一 些 小 技 巧 !1:如何快速知道當前的 CATIA 作圖區(qū)上的零件的放大比例 ?答:選中 TOOLS>OPTIONS>VISUALIZATION> DISPLAY CURRENT SCALE INPARALLEL, MODE 的選項 . 在屏幕的右下方的數(shù)值表示當前作圖區(qū)內的幾何體的顯示比例 .2:如何快速定義草圖方向 ?答:按 CTRL 鍵點選在草圖中做為 X 軸的邊 ,再選擇草圖平面 , 然后選擇草圖功能 .草圖自動轉 到所需的方向 .3:如何再 SKETCHER 中動態(tài)調整尺寸 ?答:選中已標注的實體 ,再按住 SHIFT 鍵 ,然后拖動實
2、體 , 則實體上標注的尺寸值會動態(tài)變化 .4:當啟動 CATIA 時 ,總是會產(chǎn)生一個新的 CATPRODUCT 檔 , 怎樣才可以避難 ?答:可以在 START->ALL PROGRAMES->TOOLS-> ENVIRONMENT EDITOR V5R*中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環(huán)境變數(shù) , NAME:CATNOSTARTDOCUMENTVALUE:YES 就可以改變這種問 題了.5:從 CATIA 來的有些 MODEL 檔,在讀取時出現(xiàn) PROJICTCONFLICT 的信息 ,要怎樣才能讀 取?答:在$HOME的目錄下修改USRENV.DCLS 這個檔案,在其中加入 ATSITE
3、,PRJMODEL=TRUE; 這一行就可. (UNIX 環(huán)境)6:如何在進入 CATIA sketcher workbench 的時候,跳過動畫 ,以加速顯示速度 ?答:TOOLS->OPTIONS->DESPLAY-'NAVIGATION-NAVIGATION, UNCHECK "ANIMATION DURINGVIEWPOINT MODIFICATION". 就可禁止動畫 .7:如何改變系統(tǒng)默認的坐標平面的大小以及顏色 ?答:TOOLS->OPTIONS->INFRASTRUCTURE>PARTINFRASTRUCRE>DI
4、SPLAY>DISPLAY IN GEOMETRY AREA>AXISSYSTEMDISPLAY SIZE (IN MM), 把默認值從 10改為40.60等等,就可改變基準面的尺寸大小 ,但顏色只 能在界面上 GRAPHIC PROPERTIES 工具上直接改了 .8:如何在特征樹和實體之間進行切換 ? 答:大家所知的可能就是在特征樹上點擊或在屏幕右下角的坐標系上點擊.在這里小弟介紹一種方法前提是你的鼠標是三鍵的 ) 按住 CTRL 然后滑動鼠標上的滾輪就 OK 了.9:如果你的三鍵鼠標突然壞了 ,家里又只有兩鍵的 ,那怎么辦? 我有好辦法 ,其實就是 CATIA 的 功能.答:
5、打開 TOOLS->OPTION->DEVICES AND VIRTUAL REALITY ; 然后在 TABEL SUPPORT 里進行編輯就行了 . 怎樣 ,看到在你的界面上那些功能表了 ,這樣你就可以繼續(xù)學習 工作了.10:當你的 CATIA 里打開多個文檔時 ,有沒有快速轉換窗口 ? 答:按住 CTRL 鍵,然后按動 TAB 鍵就可快速轉換窗口了 .11:在 CATIA 中如何快速適時縮放 ?答 : 先按 CTRL 鍵再按鼠標中鍵是放大縮小 . 先按鼠標中鍵再按 CTRL 鍵是旋轉 .12:在命令執(zhí)行過程中 ,如何暫時隱藏命令對話方塊 ? 答:點擊熒屏右下角輸入框右邊的按鈕
6、舊可隱藏 .13:右沒有快捷的方法在裝配中多次調入同一零件 ?答:在當前裝配文件下 ,先用 INSERT->EXISTING COMPONENT 調入所需零件 ,然后選擇這 個零件,在點擊 INSERT>FAST MULTI INSTANTIATE 就可以再次快速調入 .還可以在DEFINE MULTI INSTANTIAATE 中定義一次調入同一零件的個數(shù) ,實現(xiàn)一次調入多個相同 的零件.CATIA 快捷鍵等設置 (Self-defined)一鍵盤部分1. 幫助F1CATIA V5 幫助Shift+F1 這是什么?2. 編輯Ctrl+Z 撤消Ctrl+C 復制Ctrl+X 剪切D
7、el 刪除# Shift+Enter 特性 (properties) Ctrl+G 選擇集 .Ctrl+V 粘貼Ctrl+Y 重復 (redo)3. 工具Alt+F11 Visual Basic 編輯器 .(物體選擇器 ,鍵盤方向鍵可以選擇目標 ) Alt+F8 宏.# Ctrl+Shift+U 定制 .( 定制工作臺 )4.文件Ctrl+S保存Ctrl+O打開 .Ctrl+P打印.Ctrl+N新建 .5.選擇Ctrl+F搜索.6.全部命令F8Drop compass planeF5Flip compassbaseCtrl+A Flood SelectCtrl+I Invert SelectF
8、7Reset compass to XYZF6Set compass orie ntati onF9Stretch ViewCtrl+U UpdateShift+F2 規(guī)格概觀F3規(guī)格(隱藏目錄樹)Ctrl+D Fast Multi Instantiation Ctrl+E Define Multi Instantiation. Ctrl+W Group in new set 以下全為自定義快捷鍵:7.視圖Ctrl+KP_Add 放大 Ctrl+KP_Subtract 縮小 Ctrl+Shift+B 交換可見空間 Ctrl+Shift+Z 夸大 .Alt+P 平移Alt+F 適合全部Ctrl+
9、Shift+F 全屏Alt+Z 縮放F2縮放區(qū)域Alt +A 上一個視圖Alt +D 下一個視圖Ctrl+R 旋轉Ctrl+B急藏/顯示Ctrl+KP_0 全部折疊Ctrl+KP_1 展開第一個級別Ctrl+KP_2 展開第二個級別Ctrl+KP_3 展開所有級別Ctrl+Shift+V 已命名的視圖 .Ctrl+H 轉頭Ctrl+T 透視Ctrl+Alt+F 飛行8.文件Ctrl+Shift+Q關閉Ctrl+Shift+A另存為 .Ctrl+Shift+S目錄 (發(fā)送到目錄 )Ctrl+Alt+S 全部保存Ctrl+Shift+D 桌面.9. 全部命令Ctrl+Q 退出工作臺 (應用于退出草
10、圖 )注釋: “#表”示自定義鍵。二鼠標加鍵盤部分Alt+M 視圖平移Shift+MC 出現(xiàn)紅色方塊后拖拉Ctrl(先)+MC視圖放大縮小Ctrl+MC (先) 物件旋轉 (圓形區(qū)域內繞 XYZ 軸的旋轉,區(qū)域外 Z 軸旋轉) 三設置 CATIA 初始工作目錄工具 選項常規(guī)文檔文檔環(huán)境設置參數(shù)” DLNam”亍 配置”添加所需的路徑,再確定并將” DLNam”設置為 當前狀態(tài)”。常規(guī)設置1. 調整顯示精度,以使圖形看起來更清晰逼真,把參數(shù)調到最小,2. CATIA 制圖自動生成尺寸的命令設置 (Dimension generation), 更新圖紙時建立尺寸:每次更新后,會自動將標注尺寸建立出
11、來。 建立后自動定位:可以將產(chǎn)生的標注排列整齊。 允許窗口間自動轉換:建立標注時,會自動轉換到適當?shù)囊暰啊?建立后分析 :在產(chǎn)生標注后,顯示分析標注的對話框。 產(chǎn)生組立視圖中零件的尺寸:如果產(chǎn)生組立視圖中零件的尺寸,建議不要出現(xiàn)。 尺寸產(chǎn)生過濾器,否則必須指定要建立的零件才能產(chǎn)生尺寸。3. 修改 2D 標注來更新 3D 零件的尺寸:4. 在選項->General->可視化中有個反失真”復選框,最好不選,雖然可以可以看到更為圓滑 清晰的圖形,但細小的特征比較模糊;導航中的 “突出顯示面和邊 ”也最好不選,它的作用是 以不同的顏色顯示選擇的對象,起到跟 UG 一樣的效果。5. 在 WF
12、S 中加入 “ Near” , Assembly Desi中加入 “ Mov6。CATIA 軟件的 10 個使用技巧CATIA是由法國Dassault公司開發(fā)的集CAD/CAM/CAE于一體的優(yōu)秀三維設計系統(tǒng),在機 械、電子、航空、航天和汽車等行業(yè)獲得了廣泛應用。由于該軟件系統(tǒng)龐大、復雜,不像 AutoCAD 等二維軟件一樣容易掌握,加之有關軟件應用的書籍和資料又少,要熟練使用該軟 件,不僅需要在學習和應用中慢慢地摸索和體會,還需要與其他人多多交流、相互學習。下 面就簡要介紹一下筆者在學習和使用該軟件的過程中所掌握的一些技巧。1螺母的幾種畫法先畫好六棱柱,然后用小三角形旋轉切除。先畫圓柱,然后
13、將圓柱上下底面邊緣倒角,再用六邊形拉伸向外切除。2. 三維零件建模時的命名零件建模時,系統(tǒng)會自動在其模型樹的開頭為零件命名,一般為Part1,Part2等默認形式。而在每次開機進行零件建模時,模型樹中默認的零件名字可能會有相同的。由于零件最終要 被引入裝配圖中,具有相同零件名字的零件不能在裝配環(huán)境中同時被調用,這時需要將重復 的名字重新命名。如果裝配一個大的部件,可能會多次遇到這個問題。為了避免這些不必要 的麻煩,筆者建議在進行三維零件建模之前,事先將系統(tǒng)默認的模型樹中的零件名字改成該 零件文件保存時將要用的名字,這樣不僅避免了零件名字的重復,還可方便零件的保存。3. 公差標注在零件的工程圖中
14、時常有如 巾39± 0.0的公差標注,CATIA默認字體SICH無法按要求進行標 注,標出的是 巾39 0.05勺形式。這時可以將公差類型設置為 TOL-1.0并用a CATIA Symbol 字體標注。4. 鼠標右鍵的應用(1) 在半剖視圖中標注孔的尺寸時,尺寸線往往是一半,延長線也只在一側有。如果直接點 擊孔的輪廓線, 按左鍵確認, 出現(xiàn)的是整個尺寸線。 可以在還未放置該尺寸前點擊鼠標右鍵, 選擇“Half Dimension, ”即可標注出一半尺寸線。(2) 標注兩圓弧外邊緣之間的距離時,當鼠標選中兩圓弧后,系統(tǒng)自動捕捉成兩圓心之間的 距離尺寸, 此時同樣在未放置該尺寸之前點擊
15、右鍵, 在彈出菜單中的 “Extension Lines Anchor 中選擇所要標注的類型。(3) 工程圖中有時需要標注一條斜線的水平或垂直距離,或者要標注一條斜線的一個端點與一條直線的距離,這時可以在選中要標注的對象后,在右鍵彈出菜單中選擇 “Dimension Represe ntation中所需的尺寸類型。兩直線角度尺寸的標注也可以通過彈出菜單中的“ An gleSector 選”擇所需的標注方式。5重新選擇圖紙若在將零件轉化成工程圖時選錯了圖紙的大小,如將A3選成A4紙,可以在“Drafting環(huán)境中點擊“File " “Page set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重新選擇所需圖紙。6
16、. 激活視圖 在工程圖中,往往要對某一視圖進行剖視、局部放大和斷裂等操作。在進行這些操作之前, 一定要將該視圖激活, 初學者往往忽略這個問題, 從而造成操作失敗。 激活視圖有兩種方法:(1) 將鼠標移至視圖的藍色邊框,雙擊鼠標,即可將該視圖激活。 (2) 將鼠標移至視圖的藍 色邊框,右擊鼠標,在彈出菜單中選擇“ Activate View即可。7. 工程圖中圖框及標題欄的插入(1) 可以先將各種圖紙大小的圖框標題欄制成模板,分別插入各個工程圖。具體操作如下:進入“drafting狀態(tài),選擇圖紙大小,進入 “Edit ” “ Backgroun按照所需標準畫好圖框及標 題欄,將其保存。在畫好的工
17、程圖中,進入“FilePage set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 “InsertBackground View,'選擇對應的圖框格式,點擊“Inseri即可。(2) 可以在投影視圖前,先插入制作好的圖框及標題欄。具體操作如下:在建立好的零件模 型環(huán)境中,點擊“File ” “ New frp按投影視圖所需圖紙大小選擇事先做好的圖框模板文件,即可直接進入已插好圖框和標題欄的 Drafting 狀態(tài)CATIA 軟件的幾個使用技巧1螺母的幾種畫法 先畫好六棱柱,然后用小三角形旋轉切除。先畫圓然后將圓柱上下底面邊緣倒角,再用六邊形拉伸向外切除。2. 三維零件建模時的命名零件建模時,系統(tǒng)會自動在其模型
18、樹的開頭為零件命名,一般為Part1,Part2等默認形式。而在每次開機進行零件建模時, 模型樹中默認的零件名字可能會有 相同的。由于零件最終要被引入裝配圖中,具有相同零件名字的零件不能在裝配環(huán)境中同時 被調用,這時需要將重復的名字重新命名。如果裝配一個大的部件,可能會多次遇到這個問 題。為了避免這些不必要的麻煩,筆者建議在進行三維零件建模之前,事先將系統(tǒng)默認的模 型樹中的零件名字改成該零件文件保存時將要用的名字,這樣不僅避免了零件名字的重復, 還可方便零件的保存。3. 公差標注 在零件的工程圖中時常有如 巾39± 0.0的公差標注,CATIA默認字體SICH無法 按要求進行標注,標
19、出的是 巾39 0.05勺形式。這時可以將公差類型設置為 TOL-1.0并用a CATIA Symbol字體標注。4. 鼠標右鍵的應用 (1) 在半剖視圖中標注孔的尺寸時, 尺寸線往往是一半, 延長線也只在一 側有。如果直接點擊孔的輪廓線,按左鍵確認,出現(xiàn)的是整個尺寸線。可以在還未放置該尺 寸前點擊鼠標右鍵,選擇“Half Dimension,”卩可標注出一半尺寸線。標注兩圓弧外邊緣 之間的距離時,當鼠標選中兩圓弧后,系統(tǒng)自動捕捉成兩圓心之間的距離尺寸,此時同樣在未放置該尺寸之前點擊右鍵,在彈出菜單中的“ Exte nsion Lines An cho沖選擇所要標注的類型。(3) 工程圖中有時
20、需要標注一條斜線的水平或垂直距離,或者要標注一條斜線的一個端點與 一條直線的距離,這時可以在選中要標注的對象后,在右鍵彈出菜單中選擇“DimensionReprese ntation中所需的尺寸類型。兩直線角度尺寸的標注也可以通過彈出菜單中的“ An gleSector 選”擇所需的標注方式。5重新選擇圖紙若在將零件轉化成工程圖時選錯了圖紙的大小,如將A3 選成 A4 紙,可以在“Drafting環(huán)境中點擊“File " “Page s,t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重新選擇所需圖紙。6.激活視圖在工程圖中,往往要對某一視圖進行剖視、局部放大和斷裂等操作。在進行這些操作 之前,一定要將該視圖激活
21、,初學者往往忽略這個問題,從而造成操作失敗。激活視圖有兩 種方法: (1) 將鼠標移至視圖的藍色邊框,雙擊鼠標,即可將該視圖激活。 (2) 將鼠標移至 視圖的藍色邊框,右擊鼠標,在彈出菜單中選擇“ Actiate iew即可。7. 工程圖中圖框及標題欄的插入 (1) 可以先將各種圖紙大小的圖框標題欄制成模板, 分別插 入各個工程圖。具體操作如下:進入“drafting狀態(tài),選擇圖紙大小,進入“Edit ” “ Background” 按照所需標準畫好圖框及標題欄,將其保存。在畫好的工程圖中,進入 “File ”“Page s,etup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 “Insert Background
22、iew,選'擇對應的圖框格式,點擊“Inser即可。 可以在投影視圖前,先插入制作好的圖框及標題欄。具體操作如下:在建立好的零件模型環(huán) 境中,點擊“FileNew fr,按投影視圖所需圖紙大小選擇事先做好的圖框模板文件,即可直接進入已插好圖框和標題欄的 Drafting 狀態(tài)。8解決圖標變?yōu)橛⑽淖⑨尩姆椒?筆者在使用CATIA軟件的過程中,曾遇到“Part Design®” “Assembly Design環(huán)境中原來非常形象的工具圖標全部變成用英文單詞表達的形式,如 倒角”變成“ChamferHeade,拉伸變成“PadHeade等,使用起來極不方便。原因可能是在使用 CAT
23、IA 的過程中,由于操作上的原因,產(chǎn)生了一些臨時性文件,如CATsettings、CATtemp等文件, 這些臨時性文件會自動保存, 可能會對 CATIA 的使用造成一些影響。 所以應及時查 找出這些文件,將其刪除。另一個解決辦法是設置“Tools ”f“optioln的”“rese為”“for all thetabpages。”筆者在進行這些操作后,工具條就又變回形象的圖標形式了。遇到此類問題的朋 友不妨一試。9. 約束的技巧在虛擬裝配中對零件進行裝配約束時,最好一次將一個零件完全約束,而且盡 可能應用面與面的約束, 如平面與平面重合、平面與平面之間的距離、 中心線與中心線重合、 平面與平面
24、之間的角度等。這些約束條件是非常穩(wěn)定的裝配約束。應盡可能避免使用幾何圖 形的邊和頂點,因為它們容易在零件修改時發(fā)生變化。10. 如何多次調用零件 裝配中有時需多次調用某個零件, 可以直接用 “Fast Multi Instantiation 進行復制。生產(chǎn)中采用的澆注模具主要是利用 CATIA-CAD/CAM 系統(tǒng)和 NC 數(shù)控機床進行活塞模具的設 計和加工制造。具體流程如圖 1 所示:一、 活塞的詳細設計利用原有的活塞零件二維圖紙進行三維模型設計, 由于原圖紙不是由三 維模型轉換形成,有一些結構和尺寸不合理,在進行三維模型設計時不能實現(xiàn),我們就根據(jù) 實際情況采取了最接近原要求的方法來實現(xiàn)。同
25、時,針對活塞的結構特點,我們把它分成兩 部分:外部結構和內部結構。外部結構形成活塞的外表面,內部結構形成活塞的腔體表面。 在兩部分形成后,用外部結構減去內部結構,即形成活塞的主體形狀。由于設計時主要采用 CATIA 的實體設計功能,那么設計過程中的倒角處理就顯得相當靈活。一般情況下我們按照“由大到小,內外相換 ”的規(guī)律, “由大到小 ”即由大倒角到小倒角的次序,這樣在數(shù)學模型的 計算上比較好處理; “內外相換 ”在當前結構中不能做出,可以在它的反模上進行。二、 模具 的工藝設計在活塞零件的三維模型基礎上,結合生產(chǎn)實際情況進行活塞模具的設計。由于詳 細設計和模具設計是兩個工作性質不同的階段,我們
26、在模具設計時利用 CATIA 的 SOLIDE-PUBLISH/IMPORT 功能將活塞的模型 IMPORT 到模具模型中,這樣模具模型的數(shù)據(jù) 量就相當小,結構樹也相當簡潔。如果活塞的模型改動時,我們也非常容易通過 CHANGE-LINK 的功能修改模具模型。而且,由于 CATIA 所具有的這種功能,結合活塞模 具的整個設計加工實際流程,應用現(xiàn)在流行的并行過程的概念,不同階段的工作同時進行, 如圖 2 所示,在保證模具質量的前提下,大大縮短了模具設計加工的工期,為公司的新產(chǎn)品 生產(chǎn)試制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钊>叻譃椋盒灸?、外模、頂模??紤]到芯模的拔模需要, 結合澆注機的結構,我們又將芯模分為五
27、部分;考慮到數(shù)控加工的需要,在外模上加裝活塊 (這主要受限制于筆者所在公司的數(shù)控加工設備, 排除這情況,完全可以進行整體設計加工) 由于模具設計加工的工作比較多,在本次任務的一開始,我們對一些常用的結構以及澆注系 統(tǒng)做了規(guī)范設計,在此基礎上,采用 CATIA 軟件的 Detail Design、Paramtric ariational Modeler、 Feature Design 的不同方式進行設計。 在模具的實際過程中, 直接調用或對其進行一些簡單的 修改,這樣可以縮短設計時間。隨著數(shù)據(jù)庫的增多,節(jié)省時間的效果就越明顯。根據(jù)澆注機 的要求,每套模具出兩個活塞。三、二維出圖設計在活塞模具的三
28、維模型基礎上,結合企業(yè)應用的標準和模具加工的過程, 利用 CATIA 軟件的二維繪圖功能,進行活塞模具的二維圖紙設計。 CATIA 軟件的 SPACE 和 DRAW 兩種設計模式的有機集成, 可以非常容易地生成二維圖和標注尺寸, 生產(chǎn)部門根據(jù) 圖紙進行備料, 數(shù)控加工前的加工制造。 DRAW 模式跟蹤 SPACE 模式的功能在設計中較實 用,當三維模型修改后,我們可以及時對二維圖紙進行更新,圖形和尺寸標注都隨之更新, 保證和三維模型的一致。四、NC 數(shù)控編程在活塞模具中,我們只對芯模和外模的鑲塊做數(shù)控加工。根據(jù)以往的加工 工藝和 CATIA 軟件數(shù)控編程的功能,把加工劃分為:粗加工,半精加工,清根,精加工,局 部精加工。在具體編程過程中,我們用到了 CATIA 軟件的不同 NC 編程方法:1. Local Caity Roughi ng。此方法用于工件的粗加工,主要應用對象是在一個規(guī)則的毛坯上加 工出形狀比較復雜工件的情況。2 Guided Cutting: Parallel to Plane;Offset from Cure; Face Isoparametrics。 此方法主要用 于工件整體的半精加工、精加工過程。3 3-Axis Isoparametric Surface。4 Local Z M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生產(chǎn)重要性的心得體會
- 安全生產(chǎn)法在安全生產(chǎn)領域具有
- 平面磨床安全操作規(guī)程
- 安全質量大反思
- 2025屆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第六中學物理高二第二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云南省呈貢一中2025屆物理高一下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中國第二十冶金建設公司綜合學校高中分校2025屆高二物理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六年級語文老師教學總結
- 公司年度工作計劃書
- 八年級語文下冊《大雁歸來》教案設計
- 變電所設備更換申請報告
- 學習202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 福建省寧德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題
- 初級中式面點師培訓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
- 銀行外包人員培訓課件
- 數(shù)控銑床編程與操作項目教程 第4版 課件 項目三 孔加工 任務四 鏜孔
- 《公路工程預算定額》(JTGT3832-2018)
- 純電動汽車高壓上電流程與故障分析
- 三方比價合同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 安徽省亳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學四年級語文)統(tǒng)編版開學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4年中考英語補全短文真題匯編(附答案)213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