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培養(yǎng)鑒定及抗菌藥物敏感操作試驗_第1頁
細菌培養(yǎng)鑒定及抗菌藥物敏感操作試驗_第2頁
細菌培養(yǎng)鑒定及抗菌藥物敏感操作試驗_第3頁
細菌培養(yǎng)鑒定及抗菌藥物敏感操作試驗_第4頁
細菌培養(yǎng)鑒定及抗菌藥物敏感操作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細菌培養(yǎng)鑒定及抗菌藥物敏感操作試驗l細菌耐藥概念細菌耐藥概念l多重耐藥多重耐藥(MDR):指細菌同時對三種以上結構不同(作用機制不同)抗菌藥物耐藥,如頭孢菌素、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l泛耐藥泛耐藥(PDR):細菌對本身敏感的所有藥物耐藥l超級細菌超級細菌:并非科學概念,一般指PDR與部分MDR,沒有確切定義,以下菌屬于此類:lMRSA /VRAS;lVRE;lMDR-PA,PDR-AB;lESBL(+)+AmpC(+)腸桿菌l產碳青霉烯酶腸桿菌(產KPC酶,包括產NDM-1細菌)l MRAS: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l WRSA:耐萬古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l VRE: 耐萬古霉素腸球菌l ESB

2、Ls:超廣譜-內酰胺酶l KPC酶:產碳青霉烯酶的一種KPC型l NDM-1:1型新德里金屬-內酰胺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l它是攜帶mecA基因、編碼低親和力青霉素結合蛋白導致耐甲氧西林、所有頭孢菌素、碳青霉烯類、青霉素+青霉素酶抑制劑抗生素的葡萄球菌l2010年新定義MRSA l MRSA是指含有mecA基因的菌株l(若是MRSA則報告該菌株耐所有青霉素、頭孢菌素、碳青霉烯類和-內酰胺藥-內酰胺酶抑制劑類抗生素耐藥,同時對氨基糖苷類、大環(huán)內酯類和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也耐藥。)lMRSA l宜選藥物:萬古(或者去甲萬古) l可選藥物:替考拉寧、利奈唑胺、 SMZ/TMP、

3、磷霉素、利福平,夫西地酸l萬古霉素耐藥: l宜選藥物:利奈唑胺超廣譜超廣譜 -內酰胺酶(內酰胺酶(ESBLs)l主要有克雷伯菌屬和大腸埃希菌等腸桿菌科細菌產生,該酶由質粒介導,從廣譜-內酰胺酶突變而來。產ESBLs的菌株在體外抗生素藥物敏感試驗中,對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他啶、頭孢曲松、頭孢噻肟或氨曲南)的抑菌圈減小但不一定在耐藥范疇,而臨床對-內酰胺類(青霉素、頭孢菌素或氨曲南)均耐藥,對碳青霉烯類和頭霉烯類敏感。l(產ESBL克雷伯菌屬和大腸埃希菌不論起體外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如何,對青霉素、頭孢菌和氨曲南治療無效)治療原則是:停用第三代頭孢菌素,采用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內酰胺抗生素/酶抑制劑

4、加減阿米卡星或頭霉菌素類抗生素)lMDR感染的抗菌藥選用ESBLl宜選藥物:替卡西林/克拉維酸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哌酮/舒巴坦 l可選藥物:美洛培南 、亞胺培南 、帕尼培南 、厄他培南 l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不動桿菌不動桿菌l對抗假單胞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抗假單胞氨基糖苷(吉他霉素、妥布霉素),抗假單胞三代頭孢(頭孢哌、頭孢他啶)和亞胺培南、環(huán)丙沙星、氨曲南等菌耐藥l可能有效的藥物l多粘菌素B(E)l米諾環(huán)素,多西環(huán)素l替加環(huán)素,(銅綠假單胞菌耐藥)l大劑量舒巴坦l可根據被檢測菌的MIC,選擇聯(lián)合用藥l藥物敏性試驗(藥物敏性試驗(AST):):lMIC:最低藥

5、物濃度或最小抑菌濃度是在與微生物生長速率有關的特定時間間隔內,通常是18-24小時能夠抑制被測菌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l敏感(敏感(Susceptible)l- 用常規(guī)用量治療有效。l- 常規(guī)用藥時達到平均血藥濃度超過細菌的MIC 5倍以上l耐藥(耐藥(Resistance)l- 用常規(guī)用量治療不能抑制細菌的生長。l- MIC高于藥物在血、體液中可能達到的濃度。l中介(中介(Intermediate)l- MIC接近血、體液中藥物的濃度,治療反應率低于敏感株。l 藥物生理濃度部位有效l 加大用藥劑量可能有效l革蘭陽性菌藥敏:革蘭陽性菌藥敏:l氨芐西林氨芐西林:氨基組青霉素(氨芐西林、阿莫西林)l

6、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克拉維酸:氨基組青霉素(氨芐西林、阿莫西林)及-內酰胺酶抑制劑l氯霉素氯霉素:氯霉素類抗生素(氯霉素、甲砜霉素)l克林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酰胺類l頭孢唑林頭孢唑林:第一代頭孢菌素(頭孢噻啶、頭孢噻吩、頭孢氨芐、頭孢拉啶、頭孢匹林、頭孢羥氨芐)l環(huán)丙沙星環(huán)丙沙星:二代喹諾酮類(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咯沙星、培氟沙星、諾氟沙星即氟酸)l紅霉素紅霉素:大環(huán)內酯類l呋喃妥因(坦?。┻秽滓颍ㄌ苟。合趸秽悾壳坝捎诟行У牡投镜泥Z酮類應用已受限)l慶大霉素慶大霉素:氨基糖苷類l慶大霉素增效慶大霉素增效:氨芐西林、青霉素或萬古霉素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聯(lián)合有無協(xié)同作用l亞胺培南

7、亞胺培南:碳青霉烯類(美洛培南、必安培南、帕尼培南)l左旋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第三代喹諾酮類(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左氟沙星)l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惡唑烷酮類l苯唑西林苯唑西林: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萘夫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l青霉素:青霉素:l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他唑巴坦:脲基組青霉素(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及-內酰胺酶抑制劑l利福平利福平:l鏈霉素增效鏈霉素增效:氨芐西林、青霉素活萬古霉素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聯(lián)合有無協(xié)同作用l辛內吉辛內吉:奎奴普汀-達福普汀l復方新諾明復方新諾明:SMZ/TMP磺胺甲惡唑(SMZ)與甲氧芐啶(TMP)的復方制劑l四環(huán)素:四環(huán)素:對四環(huán)素S可推測

8、多西環(huán)素和米諾環(huán)素S,但四環(huán)素R/I二者也可以Sl萬古霉素萬古霉素:糖肽類(替卡拉寧)l革蘭陰性菌藥敏革蘭陰性菌藥敏l氨芐西林氨芐西林/舒巴坦舒巴坦:氨基組青霉素(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酶抑制劑l阿米卡星阿米卡星:氨基糖苷類l氨芐西林氨芐西林:氨基組青霉素(氨芐西林、阿莫西林)l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克拉維酸:氨基組青霉素(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酶抑制劑l氨曲南氨曲南:單環(huán)-內酰胺類l頭孢曲松頭孢曲松:第三代頭孢菌素l頭孢他啶頭孢他啶:第三代頭孢菌素l頭孢噻吩頭孢噻吩:第三代頭孢菌素(頭孢噻肟、頭孢曲松、頭孢三嗪、頭孢唑肟、頭孢他啶頭孢哌酮)l頭孢西丁頭孢西?。侯^霉素類l頭孢唑林頭孢唑林:

9、第一代頭孢菌素l環(huán)丙沙星環(huán)丙沙星:第二代喹諾酮類l頭孢吡肟頭孢吡肟:第四代頭孢菌素(頭孢匹羅、頭孢美羅)l加替沙星加替沙星:氟喹諾酮類(新喹諾酮類、吡啶酸類)l慶大霉素慶大霉素:氨基糖苷類l亞胺培南亞胺培南:碳青霉烯類(美洛培南、必安培南、帕尼培南)l左旋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第三代喹諾酮類(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左氟沙星)l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他唑巴坦:脲基組青霉素/-內酰胺酶抑制劑l哌拉西林哌拉西林:脲基組青霉素(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l復方新諾明復方新諾明:SMZ/TMPl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維酸克拉維酸:羧基組青霉素(羧芐西林、替卡西林)/酶抑制劑l妥布霉素妥布霉素:氨基

10、糖苷類l抗菌藥敏感性試驗常規(guī)抗菌藥物選擇抗菌藥敏感性試驗常規(guī)抗菌藥物選擇l根據NCCLS常規(guī)藥敏試驗標準中分A、B、C、U四組:lA組:組:所列的抗生素為常規(guī)首選藥敏試驗藥物lB組:組:為臨床使用主要抗生素,尤其是在醫(yī)院感染時使用的抗生素,該類抗生素可在下列情況下使用:(1)對A組同類抗生素耐藥(2)標本來源不同時,如三代頭孢菌素使用于腦脊液中的腸桿菌科,甲氧芐惡/磺胺甲惡使用于尿道分離的細菌(3)多種微生物感染(4)多部位感染(5)感染流行的控制(6)對A組抗生素過敏、耐受或無反應。lC組:組:用于對A組藥物的流行菌株或對A組藥物過敏的病人和某些不常見的細菌(如腸外分離的沙門菌屬或耐萬古腸球

11、菌)lU組:組:僅用于尿道中分離的細菌,不作為尿道外分離菌的常規(guī)藥物試驗臨床實驗室非苛養(yǎng)菌常規(guī)藥敏試驗選用的抗生素臨床實驗室非苛養(yǎng)菌常規(guī)藥敏試驗選用的抗生素腸桿菌科腸桿菌科銅綠假單胞菌和其銅綠假單胞菌和其他非腸桿菌科細菌他非腸桿菌科細菌A組一級試驗并常規(guī)報告的抗微生組一級試驗并常規(guī)報告的抗微生物藥物藥氨芐西林、頭孢唑林、頭孢噻氨芐西林、頭孢唑林、頭孢噻啶、慶大霉素啶、慶大霉素頭孢他啶、慶大霉素、美洛西林頭孢他啶、慶大霉素、美洛西林/替卡替卡西林、阿米卡星西林、阿米卡星B組一級試驗,有選擇報告的抗微組一級試驗,有選擇報告的抗微生物藥生物藥阿米卡星阿米卡星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或氨芐西克拉維酸

12、或氨芐西林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舒巴坦、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維酸克拉維酸頭孢孟多或頭孢尼西或頭孢呋頭孢孟多或頭孢尼西或頭孢呋辛辛頭孢吡肟、頭孢美唑、頭孢哌頭孢吡肟、頭孢美唑、頭孢哌酮、頭孢替坦、頭孢西丁、頭酮、頭孢替坦、頭孢西丁、頭孢噻肟或頭孢唑肟或頭孢曲松孢噻肟或頭孢唑肟或頭孢曲松、環(huán)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亞、環(huán)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亞胺培南或美洛培南、美洛西林胺培南或美洛培南、美洛西林或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甲氧或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甲氧芐啶芐啶/磺胺甲氧惡唑(復方新磺胺甲氧惡唑(復方新諾明)諾明)頭孢吡肟頭孢吡肟頭孢哌酮頭孢哌酮氨曲南、環(huán)丙沙星氨曲南、環(huán)丙沙星亞胺培南

13、或美羅培南亞胺培南或美羅培南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維酸克拉維酸妥布霉素妥布霉素甲氧芐啶甲氧芐啶/磺胺甲氧惡唑磺胺甲氧惡唑(復方新諾明)(復方新諾明)C組補充試驗有選擇報告的抗微生組補充試驗有選擇報告的抗微生物藥物物藥物氨曲南、頭孢他啶(他們系超氨曲南、頭孢他啶(他們系超廣譜廣譜-內酰胺酶指示藥)、氯內酰胺酶指示藥)、氯霉素,卡那霉素、奈替米星、霉素,卡那霉素、奈替米星、四環(huán)素、妥布霉素四環(huán)素、妥布霉素頭孢噻肟或頭孢曲松、氯霉素、奈替頭孢噻肟或頭孢曲松、氯霉素、奈替米星米星U組僅用于泌尿道的補充試驗的抗組僅用于泌尿道的補充試驗的抗微生物藥微生物藥羧芐西林、西諾沙星、洛美沙羧芐西林、西諾沙星、洛美

14、沙星或諾氟沙星或氧氟沙星、氯星或諾氟沙星或氧氟沙星、氯碳頭孢、甲氧芐啶、磺胺甲氧碳頭孢、甲氧芐啶、磺胺甲氧惡唑惡唑氨芐西林、頭孢唑肟、左氧氟沙星或氨芐西林、頭孢唑肟、左氧氟沙星或洛美沙星或諾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甲洛美沙星或諾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甲氧芐啶、磺胺甲氧惡唑、四環(huán)素氧芐啶、磺胺甲氧惡唑、四環(huán)素葡萄球菌葡萄球菌 腸球菌腸球菌 A組一級試驗并常規(guī)報告的抗組一級試驗并常規(guī)報告的抗微生物藥微生物藥 苯唑西林苯唑西林青霉素青霉素 青霉素或氨芐西林青霉素或氨芐西林 B組一級試驗,有選擇報告的組一級試驗,有選擇報告的抗微生物藥抗微生物藥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或紅霉素、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或紅霉素、克林霉素、甲

15、氧芐啶克林霉素、甲氧芐啶/磺胺甲磺胺甲氧惡唑(復方新諾明)、萬古氧惡唑(復方新諾明)、萬古霉素霉素 萬古霉素萬古霉素C組補充試驗有選擇報告的抗組補充試驗有選擇報告的抗微生物藥物微生物藥物 氯霉素氯霉素環(huán)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氧氟環(huán)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沙星慶大霉素、利福平、四環(huán)素慶大霉素、利福平、四環(huán)素 慶大霉素(只用篩選高水平耐慶大霉素(只用篩選高水平耐藥株)、鏈霉素(只用篩選高藥株)、鏈霉素(只用篩選高水平耐藥株)水平耐藥株)氯霉素、紅霉素、利福平、四氯霉素、紅霉素、利福平、四環(huán)素環(huán)素U組僅用于泌尿道的補充試驗組僅用于泌尿道的補充試驗的抗微生物藥的抗微生物藥洛美沙星或諾氟沙星洛美沙星或

16、諾氟沙星呋喃妥因呋喃妥因甲氧芐啶甲氧芐啶磺胺甲氧惡唑磺胺甲氧惡唑 環(huán)丙沙星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諾氟沙星呋喃妥因呋喃妥因四環(huán)素四環(huán)素 l藥物種類的選擇(天然耐藥的抗菌藥物不做藥敏試驗)l檢測耐藥機制,根據耐藥機制提示對其他抗菌藥物的敏感性l檢測標志性藥物,提示對其他抗菌藥物的敏感性l檢測試驗抗菌藥物的敏感性下列抗生素下列抗生素/微生物組合在體外可表現活性,但在臨床上微生物組合在體外可表現活性,但在臨床上無效無效l產ESBL克雷伯氏菌,產酸克雷伯氏菌,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耐藥l沙門菌屬,志賀菌屬:、代頭孢菌素、頭霉素和氨基糖苷類耐藥l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青

17、霉素類,-內酰胺/-內酰胺酶抑制劑復合類,頭孢類和碳青霉烯類耐藥l腸球菌屬:氨基糖苷類(除高濃度篩選外)、頭孢菌素類、克林霉素和甲氧芐啶/磺胺甲噁唑(復方新諾明)耐藥l鼠疫耶爾森菌:-內酰胺類抗微生物藥l鮑曼不動桿菌或無硝不動桿菌:所有氨基青霉素或、代頭孢或氯霉素,這兩菌對以上抗生素天然耐藥。l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或亞胺培南,該菌對以上抗生素天然耐藥。l注釋:注釋:l1.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對甲氧西林(現在多用苯唑西林)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低親和力的青霉素結合蛋白(PBP),從而導致與青霉素的親和力下降,青霉素無法對葡萄球菌細胞壁的合成產生作用,從而對青霉素

18、類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以及含有-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合藥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芐西林/舒巴坦等產生抵抗力。不論這些藥物體外試驗結果如何均應該報告耐藥,因為臨床資料已證實他們對于MRSA的療效并不好,此外MRSA對于其他藥物也呈現出多重耐藥性,故對其治療較為困難,治療方案與對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截然不同。臨床對于MRSA重癥感染首選用藥為萬古霉素,但隨著該藥的廣泛使用已發(fā)現對該藥中度敏感的MRAS菌株和對萬古耐藥的MRSA菌株。l2 .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MRSCN):耐藥機制與MRSA相同,多重耐用性比MRSA更為嚴重。3. 超廣譜-內酰胺酶

19、腸桿菌科(ESBL):腸桿菌科的大腸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產酸克雷伯氏菌,可以產生質粒介導的-內酰胺酶,從而對-內酰胺類抗生素,特別是第三代頭孢和氨曲南等耐藥,但是通常對于含有-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合藥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對于四代頭孢可能敏感或耐藥,對亞胺培南敏感,由于這種耐藥機制有質粒介導,可以在不同細菌之間傳播,故其檢出率逐漸升高。除了上述幾種細菌外在其他腸桿菌科甚至銅綠假單胞菌中均有發(fā)現,目前看來,復方-內酰胺類藥物頭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效果較好,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芐西林/舒巴坦的耐藥性較高。4. 染色

20、體介導的產-內酰胺酶菌株,(產誘導酶的G-桿菌):臨床常見的腸桿菌科如變形桿菌、陰溝腸桿菌、氟氏枸櫞酸桿菌、粘質沙雷菌、普羅維登斯菌等以及銅綠假單胞菌能夠產生由染色體介導的-內酰胺酶(AmpC)酶,平時可以處以沉默狀態(tài)而不表達。在接觸了-內酰胺類藥物,特別是頭孢類藥物后可被誘導表達,從而對頭孢三代在內的l幾乎所以-內酰胺類藥物耐藥,即使含有-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合藥物也對其無效。但對于四代頭孢類,如頭孢吡肟(馬斯平)敏感。亞胺培南是強誘導劑,同時也是強殺菌劑,通常表現敏感,但過度使用有誘導酶菌株傳播的危險性。5. 慶大霉素高水平耐藥的腸球菌:腸球菌對頭孢、氨基糖苷類(單獨使用時)、克林霉素,磺胺

21、類藥物天然耐藥,對于腸球菌引起的急性心內膜炎及菌血癥 常用治療方案為:氨芐西林與慶大霉素聯(lián)合用藥。這兩種藥物合用在體內可以發(fā)揮對腸球菌的協(xié)調作用,但如果腸球菌對慶大呈現高水平的耐藥聯(lián)合用藥的效果治療不好建議臨床醫(yī)生在決定治療方案時參考高水平耐藥試驗的結果,萬古霉素是高耐腸球菌的首選用藥。6. 耐萬古霉素的腸球菌(VER):雖然萬古霉素用于腸球菌治療時間不長臨床已經發(fā)現耐藥菌株,有VanA、VanB、VanC三種耐藥機制,VanA和anB為誘導性,具有傳播性,是院內感染的主要監(jiān)控對象,VanC為天然耐藥菌株。7. 非發(fā)酵菌:如果對環(huán)丙沙星R,則說明對其他喹諾酮類抗生素耐藥 葡萄球菌:紅霉素R/I

22、,任何林可霉類R/I,細菌對所有的大環(huán)內酯類和林可霉素類抗生素交叉耐藥。(也就是說如果紅霉素S,任何林可霉素類R/I的結果也很罕見,紅霉素S則克林和林可霉素均S) 葡萄球菌:環(huán)丙沙星R,則所有喹諾酮類報R 鶉雞腸球菌或鉛黃腸球菌:萬古霉素S不可能,上述細菌對萬古霉素天然耐藥 陰溝腸桿菌、產氣腸桿菌、和弗勞地枸櫞酸桿菌:頭孢西丁R 奇異變形桿菌:呋喃妥因、四環(huán)素R 普通變形桿菌:頭孢噻吩,氨基青霉素、頭孢呋辛R 沙雷菌:頭孢呋辛R 假單胞菌:哌拉西林R/I,氨基青霉素或替卡西林R,因為對脲基青霉素耐藥的細菌通常交叉耐受氨基和羥基青霉素。1.如何判斷未試驗藥物的敏感性?l某些藥物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

23、抗菌活性,并且已被臨床試驗所證實,我們只需要測試其中一種藥物即可,其他藥物可以參考該藥物的結果,無需另外試驗,如阿莫西林可以參考氨芐西林的結果,兩者的殺菌活性方面并沒有明顯區(qū)別,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同屬大環(huán)內脂類,具有交叉耐藥性,只需測試紅霉素就可以預測其他幾種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的抗菌活性。喹諾酮類的,如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具有相似的抗菌活性,可以相互參考。四環(huán)素雖然已很少使用,但他預告了同類的強力霉素(多西環(huán)素)及米諾環(huán)素的結果,因為他是三者中活性最低。l病原菌類型與藥敏試驗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病原菌類型與藥敏試驗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A.一些特殊的細菌具有天然耐藥譜

24、,對于這些細菌應該避免使用天然耐藥的抗生素。如肺炎克雷伯氏菌對氨芐西林天然耐藥,是麥芽寡源單胞菌對亞胺培南天然耐藥,腸球菌對頭孢類、克林霉素、復方新諾明、氨基糖苷類(單獨使用時)天然耐藥。B.對于沙門氏菌和志賀氏菌引起的腸道感染只應該參考氨芐西林、喹諾酮類,及復合磺胺類藥物,其他藥物即使敏感也應避免使用,因為對于腸道感染其他藥物和上述藥物相比沒有任何優(yōu)勢(腸道類藥物的代謝方式與血液和泌尿系統(tǒng)不同),對于腸道以外的上述菌株感染如傷寒引起的菌血癥應該再報告氯霉素和頭孢三代的測試結果,一代,二代頭孢類藥物,氨基糖苷類藥物雖然在體外可以顯示敏感但臨床上應用卻顯示無明顯效果。3. 頭孢類藥物抗菌活性的比

25、較: 對G-桿菌而言頭孢類藥物的抗菌活性隨代數而增加,但對葡萄球菌而言正好相反,一代頭孢,如頭孢唑林的活性要比三代頭孢如頭孢噻肟,頭孢曲松等更強。 4. 藥敏的藥物是否都可以選用?藥敏的藥物是否都可以選用? 不是,藥敏試驗只是一個體外實驗,不能完全反映體內真實情況,對于臨床抗感染治療只提供參考依據,體外測試為耐藥的藥物不能夠使用,但敏感的藥物卻不一定都能夠使用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藥物的代謝途徑以及體內不同部位的分布情況,體內半衰期與病人感染特點。如,治療腸道感染必須考慮使用在腸道內保持較高濃度且維持較高活性的藥物(如氨芐西林,諾氟沙星,復方新諾明等)頭孢類等藥物就不適于在腸道內使用。中樞神經

26、系統(tǒng)炎癥如細菌性腦膜炎,即使體外頭孢唑林、克林霉素、慶大霉素、紅霉素等藥物顯示敏感也不能使用,因為其不能穿透血腦屏障,在病灶部位達到有效蓄積濃度,一般首選頭孢三代的藥物,如頭孢噻肟等,但克林霉素、喹諾酮類在骨組織內卻能夠打到有效濃度,可以進行針對性治療。病人的個體情況可能會限制某些藥物的使用。病人有過敏反應的藥物不能使用。兒童不宜使用氯霉素,四環(huán)素類藥物。孕婦不宜使用喹諾酮類藥物。肝腎功能損傷的患者應避免使用四環(huán)素,磺胺類、氯霉素、利福平等藥物,氨基糖苷類藥物要慎用。綜上所述,應該盡量從病人角度出發(fā),按照一人一菌一藥的原則,為其選用安全、有效、經濟的藥物,避免濫用廣譜和超廣譜抗生素,盡量少用活

27、不用抗菌活性極強的抗生素,既能減輕病人經濟負擔又能減少耐藥株的擴散,延長抗生素的使用壽命。一些特殊細菌的藥敏l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耐用性在增加,需要做藥敏,其他鏈球菌對青霉素仍然敏感,除非有禁忌癥,一般首選青霉素,敗血癥、腦膜炎等可以考慮使用頭孢三代藥物。l厭氧菌 厭氧菌由于培養(yǎng)困難試驗分離陽性率較低。且從培養(yǎng)到藥敏結果出來需要14天左右,降低了藥敏試驗臨床意義。厭氧菌通常對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等藥物敏感,青霉素有時耐藥,懷疑為厭氧菌感染時,可直接采取針對性治療。l長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應該如何做藥敏長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應該如何做藥敏試驗試驗?l長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尤其是住院病人應該經

28、常做藥敏試驗。所謂的長期并不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概念,住住院病人每隔院病人每隔3-4天天就需要做一次細菌學檢查。對于ICU病房的病人可能每天都要做每天都要做細菌學檢查,因為這些病人多少免疫力較差,很容易受條件致病菌的侵犯,而且反復發(fā)作,此外病原菌呈多重耐藥性,產超廣譜-內酰胺酶的G-桿菌(ESBL)以及MRSA和MRSCN、產AmpC酶的陰溝腸桿菌科,銅綠假單胞菌在ICU病房最為常見。對于長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其感染有以下幾個特點:l長期使用抗生素病人,不同時期(及時在很短的時間內)感染病原菌種類有可能不同,耐藥性也因此不同。l同一株細菌,在長期用藥是,僅需3-4天就可以對某種藥物敏感發(fā)展成耐藥。l長期使用抗生素容易誘發(fā)細菌產生L型變異 1. 我們想用的藥物在藥敏試驗中沒有做? 可能是天然耐藥。 可能是藥物的敏感性被其他藥物所預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