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測試題_第1頁
第六單元測試題_第2頁
第六單元測試題_第3頁
第六單元測試題_第4頁
第六單元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單元測試題班別 姓名 學號: 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量:C12 H1 O16 Ca40 Cu64請將選擇題的正確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40分)1、“揚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所繪的字畫至今仍不褪色,這是因為墨汁中的碳( )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溫下性質(zhì)穩(wěn)定 C.具有氧化性 D.具有還原性2、防毒面具的濾毒罐中用來吸附毒氣的物質(zhì)是( )A、炭黑 B、活性炭 C、木炭 D、石墨3、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世界氣候大會,焦點問題主

2、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能產(chǎn)生溫室效應的氣體主要是( )A.CO B.CO2 C.N2 D.NH34、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與其依據(jù)的性質(zhì)不相符合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業(yè)一氧化碳能夠燃燒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華同時吸收大量的熱C金剛石用于裁玻璃金剛石很硬D石墨用于制鉛筆芯石墨很軟5、下列說法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用食醋除水壺中的水垢 B用木炭除中冰箱中的異味C用酒精擦拭衣服上的油漬 D用鉛筆芯替代石墨試驗導電性6、化學上把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zhì)互稱為同素異形體,例如白磷和紅磷。下列各組物質(zhì)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剛石和石墨 C.冰和干冰 D.氧

3、氣和液氧7、二氧化碳雖然只約占空氣總體積的0.03,但對動植物的生命活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如右圖所示,下列過程放在X處不合理的是( )A人和動物的呼吸 B發(fā)展利用氫燃料C化石燃料的燃燒 D植物的呼吸作用8、關于CO氣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有毒,無刺激性氣味;B、在炭火爐上放置一壺水就能防止CO中毒 C、燃燒時火焰呈明亮藍色 D、密度比空氣略小9、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壓強和溫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見氣體的體積,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與氣體的組成、性質(zhì)的關系,你認為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氣體性質(zhì)H2CO2O2N2Cl2氣體的沸點/-252-78-183-196-34被

4、吸附體積/mL4.5973511494A每個氣體分子所含原子個數(shù)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沸點越低的氣體,越易被吸附C氣體是化合物時,易被吸附 D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越易被吸附10、下列裝置操作圖不能用于檢查氣密性的是( ) 11、有關CO2的實驗中,不能證明CO2化學性質(zhì)的是 ( ) 12、關于C、CO和CO2的敘述正確的是( )AC、CO和CO2均有還原性 BC、CO和CO2均有可燃性C常溫下C、CO和CO2均可與水反應 DCO和C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實現(xiàn)相互轉化13、取四朵用石蕊試劑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進行如下操作,能夠觀察到紙花變紅的是( )A噴石灰水 B直接噴水C直接放入CO2中 D噴

5、水后放入CO2中 14、用一氧化碳在加熱的條件下還原氧化銅,發(fā)現(xiàn)已制得的銅又很快變黑了,你推測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A溫度太低 B試管口傾斜了C反應開始時,沒有把試管內(nèi)的空氣排干凈 D銅沒有在一氧化碳氣流中冷卻而又被空氣中氧氣所氧化高溫15、某種元素化合價在化學反應前后發(fā)生了變化,則該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據(jù)此可判斷下列化學反應屬于氧化還原的有( )A、ZnO+H2SO4=ZnSO4+H2O BFe2O3+3CO=2Fe+3CO2高溫CNa2CO3+2HCl=2NaCl+H2O+CO2 DCaCO3=CaO+CO216、集氣瓶中裝滿某氣體,可能是下列氣體中的一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空氣氮氣。將

6、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滅,則該瓶氣體可能是( )A或 B或 C或 D或17、氧氣和二氧化碳在性質(zhì)上的相似點有( )都具有氧化性都具有還原性都易溶于水都能跟碳反應常溫常壓下都是氣體都是氧化物都可用于滅火通常狀況下密度都比空氣大A. B.C. D.18、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敘述錯誤的是( )A.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氣質(zhì)量狀況時不包括該氣體B.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氣體C.在蔬菜大棚中,適量補充其含量有利于農(nóng)作物的生長D.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攜氧能力降低19、有利于我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 )A大量進口石油,減少煤炭使用量B改善能源結構,開發(fā)新能源C嚴格限制鋼

7、鐵、核工業(yè)的發(fā)展  D禁止亂砍濫伐,積極植樹造林20、“雪碧”是一種無色的碳酸飲料,將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然后再加熱,溶液的顏色變化情況是( ) A.先變紅后變紫 B.變紅后顏色不再改變 C.先變無色后變紅 D.先變藍后變紫二、填空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21、 選擇氧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學式填空:(1)有毒的氣體是_;(2)能用于滅火的氣體是 ;(3)對環(huán)境保護最理想的燃料是_;(4) 不能燃燒,但能支持燃燒的氣體是 ;(5)只能用向上排氣法收集的氣體是_;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是 ;22、一氧化碳是一種  

8、60;         的氣體。人在含有一定量一氧化碳的空氣中會造成中毒,原因是                                    

9、0; ,一氧化碳燃燒時發(fā)出       火焰,化學方程式為                            。23、下列符號中“2”所表示的意義:2CO2 ; 。2Cl 。24、金剛石可用于制玻璃刀,是因為其 .金剛石、石墨都是碳單質(zhì),但差異很大,是因為 。冰箱用

10、久了會有一股異味,要想除去這種異味可在冰箱中放置 。. 25、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四種物質(zhì)中,每一種物質(zhì)都有不同于其他三種物質(zhì)的特點,例如:碳:常溫常壓下是固體,其他三種物質(zhì)是氣體。請根據(jù)示例,填空: (1)一氧化碳:_ ; (2)二氧化碳:_ _;(3)氧氣:_ 。26、.請寫出煤爐里,煤層上方、中方、下方各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上方: 中方: 下方: 三、簡答題(每空1分,共14分)27、為了探究不同物質(zhì)、時間、數(shù)量等因素對吸附作用的影響,某?;瘜W探究小組的學生設計了“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對比研究”實驗。實驗現(xiàn)象記錄在下表中,請你根據(jù)下表回答有關問題:實驗編號取用紅糖溶液向溶液中

11、加入的物質(zhì)攪拌靜置時間 min過濾所得濾液編號實驗現(xiàn)象四種濾液都比原溶液顏色淺濾液B比濾液A顏色淺濾液D比濾液C顏色淺濾液A比濾液D顏色淺 110mL5g活性炭5A 210mL10g活性炭5B 310mL5g木 炭5C 410mL5g木 炭10D從上述實驗中,你可得到哪些結論?_從本實驗的分析中,我們受到的啟發(fā)是:當多種因素可能會對實驗結果產(chǎn)生影響時,我們應該 28、現(xiàn)有A、B、C、D四種物質(zhì),A、B為無色氣體,C、D為黑色粉末,B跟D在一定條件下能生成A,A和D都能跟C反應生成B和一種紅色固體E,其中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一種白色沉淀F。 (1)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 A B

12、 C D (2)寫出實現(xiàn)下列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B DA A CE B 29、你能想出幾種方法來鑒別CO和CO2氣體: (1)_(2)_ (3)_四、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3分)30、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2)檢查裝置B的氣密性的方法是: 。(3)實驗室制取和收集CO2氣體時,應選用 (填序號),反應方程式為 檢驗集氣瓶中CO2是否收滿的方法是 。(4)能否用代替HCl與反應制_?并說明理由:_ (5)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3、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完畢后,停止實驗時的操作順序是 (6)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某學習小組在探究活動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氣,該小組查閱資料后,得知以下兩種方法可以制取氨氣: 第一種方法:氮氣與氫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氨氣;第二種方法:氯化銨固體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氨氣。該小組同學沒有選擇第一種方法制取

14、氨氣的原因是。制取氨氣的裝置是 (填序號),收集氨氣的裝置是(填序號),五、計算題(7分)31、現(xiàn)有木炭和氧化銅的混合物5g,加強熱使其充分反應后,得到固體3.9g,求參加反應的木炭粉的質(zhì)量是多少克?32、取10g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氣體,緩慢通入過量的石灰水,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干燥的固體10g。求(1)原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2)原混合物氣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含碳原子個數(shù)比。第六單元測試題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BBBBADABA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DBCADBA21、(1)CO (2)CO2 (3)H2 (4)O2(5) CO2 CO22、有毒 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 藍色2CO+O2=2CO223、前“2”表示兩個二氧化碳分子 右下角“2”表示每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兩個碳原子兩個氯原子24、略25、(1)有毒,其它三種無毒(2)能溶于水,其它三種不能(3)能供給呼吸,其它三種不能26、略27、活性炭和木炭都有吸附性;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強;吸附時間越長,吸附效果越好;活性炭的量越多,吸附效果越好;采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對比實驗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