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河槽中的流速與流量.docx_第1頁
復式河槽中的流速與流量.docx_第2頁
復式河槽中的流速與流量.docx_第3頁
復式河槽中的流速與流量.docx_第4頁
復式河槽中的流速與流量.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鐵道勘刑與設計1993年第2期總第86期Ti/)、復式河槽中的流速與流量WilliamR.C.MyersVUR棠摘要:本文敘述了復式河槽中流it的估算問題,其中包括精確地模擬主河槽與河漫灘水流的難點.理論研究表明;復式河槽中主河槽與河漫濰間流速,流量的比值與河床坡度無關,保受水深及幾何形狀的影響,這一結論,對其他特征河槽也適用,利用三個對稱形狀的復式河槽資料得出了理論計算的實臉驗證。其間可用數學形式予以描述,并計算了有關的指數與系數.對實測流it與使用常規(guī)方法計算值進行了比較,但使用常規(guī)方法的計算值忽略了主河槽與河漫灘間相互影響所引起的誤差,由巳有的復式河槽研究資料所得出的結論可用于分析和設計

2、.前言已知水深條件下?在分析、設計天然或人工河道時必須首先正確估算河槽的過水能力。自從A.Chbzy(謝才)提出了他的著名公式并逐步加以改進后,用于單式河槽的水力計算已日益可靠。在這方面最近所作出的一些改進,使其在管流阻力與明渠阻力計算中得到廣泛應用。傳統(tǒng)的均勻疵方程式已證明不適用于模擬由深水河槽與一個或二個河漫灘組成的復式河槽斷面的過水能力。如將復式斷面當作一完全的單一斷面來考慮,計算的過水能力則偏低4如果采用更常用的將河槽分離為深水斷面和河漫灘的方法,則計算所得的流量結果將高于實際的過水能力。這種復式河槽過水能力的可靠計算對減輕洪水的危害和避免生命財產的損失是非常重要的°背景材料

3、復式河槽的復雜性在于深水中心斷面和河漫灘間存在著動量交換機制。這種現象的早期研究者包括Zheleznyakov(1971)和Sellin(1964)指出其交換機制來自有垂直于岸邊的漩渦,它在沿主河槽、河漫灘交界面處形成,河槽的流速減少而河漫灘的流速則增加。動量交換量的割裂導致不能恰當地模擬河槽過水能力,不僅涉及的全斷面,而且亦涉及深水斷面和河漫灘中水流比例的估算。近來許多研究在于調查研究定量化動量交換機制。Myers(1978)KnJght和Demetriou(1983),Wormleaton等(1982)和Bird與ErvSe(198彳)闡述了在河槽河漫濰交界面上剪切應力的機制,交界面的剪切

4、應力比河槽周圍邊界的剪切應力大許多倍。按各種幾何尺寸各種邊界糙率,以經驗公式表示表面剪力并描述表面剪應力。對于改進以常用的方法估算流量的準確評價與建議已由Knight等(1983,1984),Wormloaton等(1964)9Pronos與Townsend(1984),和Noutsopoulos和Hadjipanos(1983)研究完成。Myers(1984)fJames與Brown收詢口期|惜92門一】3(1977)Prircos與Towosend(1985)及Pasche與Rouve(I985)完成并提出了光情與粗糙邊界復式河槽的摩阻因素關系式。Wormleaton與Hadjjpanos

5、C1985)正確地解釋了成功的方法必須考慮到:不僅正確地模擬復式斷面總流量而且模擬深水斷面和河漫灘斷面的部分流量。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復式河槽條件下流速和流量的分布。理論根據一個具有光滑邊界的對稱的復式斷面如圖I所示,考慮到深水或深槽斷面,水流阻力以邊界剪應力及對河漫灘的動量交換形式表示o盡管目前還沒有理論阻力系數公式.但這種狀況已經得到改善了,量綱分析可指明這種相互關系。O4。圖1雷諾數比隨相對水深的變化C2)假設在均勻流條件下復式斷面組成部分的光滑河槽的水流阻力表達如下:就夕丹叼,*,=0(1)式中直由于動量交換產生的邊界剪力,和視剪力;3切河槽平均流速與河漫灘的平均流速.水流的密度和絕對粘

6、滯性5人心河槽與河漫灘的水力半徑,V變量的函數。由于已指明是均勻流在水流方向的重力分量等于反向的剪力,因此不需包含重力加速度。利用量綱分析方法如伯明翰(Buckingham)理論式1可改寫為2v"庭(注*F國為F/*之誤.譯者注)可認為是河槽斷面的阻力系數且合并最后二個無量綱組得:式中/“研河槽與河漫灘的雷諾數。相似分析表明河漫灘與全復式斷面的阻力系數是相應的雷諾數和雷諾數比的函數。Myers(1984)提出的數據證實了公式3的正確性。因此,很清楚,雷諾數比Ry是對水流阻力有影響的主要參數,并影響到光滑的復式河槽的過水能力,記錄試驗觀測的結論表明雷諾數比與河槽坡度無關,而僅僅與河槽幾

7、何形態(tài)有關(圖1)。對已知的幾何形狀則可以寫成:武用(4)Lie式中%=分河漫灘水深和河槽水深3Vy相對水深。因此可寫成、R,=應(5)"r和=uY=qpCyy依據類似的理由,可以證明如下的流速比亦與河床坡度無關而僅與河槽幾何形狀有關、T'T'T=就外式中全斷面平均流速3v任一垂線上水深的平均流速。、下列的流量比亦僅是幾何形狀的函數3(7)(7)(8)Qq河槽與河漫灘的流量§Qt全斷面的流量。因此,上述各式所表示的不同流速與流量比都僅是河槽的幾何形狀的函數。這些結論為試驗資料所證實。試多安排試驗是利用一傾斜式循環(huán)水槽進行的。長9米.有機玻璃結構。研究了三個對

8、稱復式斷面。河槽半寬定為80mm,其他相關尺寸如圖1。每一斷面完成了50多組試驗,包括從0.00022至0.00228的八個河床坡度,以及各種水深和流量。在低水流時流量用容積測量,在高水流時用溫杜里計測量。水深測量用測針讀數精確0.lmmQ用調整堰口的辦法使水面坡度平行于河床坡度。均勻流的定義是;沿河槽的水深差不大于0.2mm。流速分布是取自不同斷面,以確保能得到詳盡的設計流量。為了確定在深槽斷面和河漫灘的流量分量,在斷面上取18條垂線上的流速讀數來確定平均水深的流速,為了求得斷面每一區(qū)域的流量,利用流速面積法然后匯總求得全斷面的與實測的流量比較。流速面積法求得的流量與實測的流量值間差異通常小

9、于±1。%,其中有80%的差異在±5%之內。流速分布圖2.v/V為同一橫斷面不同水深時沿橫向斷面的平均流速分布。此類分布與河床坡度無關。在低水深時,大的河槽流速與低的河漫灘流速間有在低水很大差異,清楚表明,從深水斷面向河漫灘的動量轉移增長的情況。隨著水深的增加,槽、灘界面的兩側流速接近,表明動量交換的顯著減少。在最大水深時,情況則相反;在河漫灘上有較高的流速,包括最大流速點,其結果是從河漫灘向河槽進行動量交換。平岸水深與河漫灘寬度對沿橫向斷面的流速分布的影響如圖3所示。因為以平岸水深為函數的動量交換強度較高,較高的平岸水深導致大的河漫灘的流速。河漫灘寬度較窄時,動量交換趨于

10、減少,這就解釋了河漫灘流速較低的原因。這三個斷面的河槽流速都相近。圖4為斷面2在各種河床坡度下的河槽平均流速與河漫灘平均流速對全斷面流速之比3口”當水深大時,河漫灘平均流速超過了河槽斷面的平均流速,這也就證實了,河漫灘向河槽的動量交換。f-3>1湖708WO07Ob中我*柚1®o4«.點深oz0304x05而""""0310圖2斷面J不同水深時沿橫向斷面的流速分布圖3不同幾何形態(tài)橫向斷面的流速分布Knight和Demetriou(1983)研究了光滑復式河槽,其平岸水深為75mm與本文研究的情況(80mm)極為相似。他們提出了河

11、槽苔=1.0+L08(q-1也+式中:a=B/&圖4表明公式(9)與本文所研究的相對水深范圍內的大部份成果吻合很好。在深水時.Knight和Demetrio的研究中沒有觀察流速的交義情況但是他們觀察了本文所未研究的與河槽斷面有關的最大點流速。圖5表示全斷面的vJV與vj/V,為清晰與復式斷面平均流速的比值方程如下:”(3.3v,)"3f起見,圖4未標出試驗點。斷面1和2情況相似.而斷面3則顯示在較低相對水深時流速交義。顯然平岸水深對這些相互關系有重要的影響。由圖6(譯者注'原文系圖5之誤)可看出用Knight和Demetho(1983)公式(9)計算斷面時在中等相等水

12、深范圍內吻合較好.而在大的或小的相等水深時有偏差。圖4斷面2河槽與漫灘對橫斷面流速比隨水的深變化圖5全斷面的河槽與漫灘對斷面流速比隨水深變化不能隨意地定出相對水深大于5時的曲線形狀。而曲線跡向說明交義后,隨水深不斷增加,曲線轉向再一次相遇,當水深很大時.二者比值趨向為一致。河槽對河漫灘流速比小如圖6所示。當用對數比尺點繪時,資料再次表示與河床坡度無關而落在一條直線上。利用回歸分析推理公式得:Vy=A(歹,)(10)表1表示三個橫斷面的G和A值。亦表示所得到的平均復相關系數,接近士】,流速比是一條直線。流量分布:任一合適的模型必須不僅能正確地描述全斷面的流量.而直亦能描述深槽斷面和河漫灘的流量。

13、的010總M16h?M_*一vf圖6全斷面流速比隨水深變化與流速和流量比有關的指數和系數斷面1深槽斷面和河漫灘的流量比Qc/QQf/Qr如圖7所示。三個斷面如圖8,所示。為清晰起見,未標出試驗點、可用一般形式公式表達:"stIOOxQc(11)100Qi1也+1+圖7表示斷面1的這種關系,圖8表示斷面或表1表示每一橫向斷面的指數和系數。對于復式斷面深槽中的流量比,Knight和DemetrionG993)提出了如下關系式:108(12)1a2的相應的曲線。本文成果與Knight與(13)指數和系數橫斷面號復相關系數的平均值123(1)(2)a0.6120.638-0.7240.9國A

14、0-5680.582如368-C0.7700.554rf0a5810.993C1990.321a238d0.8371.093L1490.990DL274L2392.312g-1.5891.618T.7210.994G0.1600.2690.104圖7斷面I在河槽與漫灘中流量比率隨水深的變化S/50*30405。,7。6口?,。卷和卷圖8全斷面河槽與漫淮由流量比率隨水深的變化Demetrion的成果很一致。但斷面3所求的結果不宜進行比較,因為斷面3的河槽水深比Knight與Demetrion試驗的河槽水深約大50%°流,資料的另一神描述,如圖9所示,表示三個斷面相對水深與河槽對河漫灘流

15、量比之間的關系t資料點繪成直線型式tQ,=苜=心了(14)在表1中已列出g和G值。非相關流量的比較:特別有意義的是在復式斷面的河槽與河漫灘的流量比較。如果河槽與河漫灘間流量沒有交換的影響,即非相關。其常用的分析復式河槽的方法,是將河槽與河漫灘分別單獨計算(譯注:即“分離河槽”法),將每一區(qū)域流量匯總得出總流量(見周文德.1959年著作)。05I15Z253C、50150X*0LItZ63M.圖10相關的對非相關的流量比隨典型水深的變化(斷面2,坡度00052)就解釋了在高水深時河漫灘流量比減少的原圖9流量比皓水深的變化非相關流量利用Myers(1982)研究的有關摩阻系數進行計算,典型的資料如

16、圖10所示。深槽斷面和全斷面兩條曲線.大致在相對水深剛超過0.2時為最小,這說明在該水深附近視剪力最大。而視剪力是剪應力乘以河槽與河漫灘交界面面積的乘積(見My-ersl978年論文)。很清楚”分離河槽”方法不能模擬在較低水深時河槽與河漫灘的流量比率。另外,它計算得的全斷面過水能力偏高10%,相應其洪水周期偏低了.10%值是偏高值的下限,該模型圖形的河漫灘寬度與河漫灘糙率比起天然河流的真實情況要小得多。河漫灘流量比的峰值出現在相對水深0-4時而用傳統(tǒng)的方法計算河漫灘流量將降低26%.該水深如圖4和圖5所示,動量交換方向相反,由河漫灘向河槽提供動量。這因O在大水深時復式河槽過水能力比按“分離河槽

17、”方法估算的大10%以上。視剪應力類似于邊界剪應力成比例減少、因此可準確地模擬深槽斷面。然而,在較低永深時河槽與河漫灘界面上的剪應力可持續(xù)加速河漫灘的水流,增大的河漫灘流量。結論1. 論證了在光滑復式河槽中的流量和流速比與河床坡度無關而僅受水深和幾何形狀的影響。2. 這些論證已被三個光滑的復式河槽的試驗資料所證實。3. 河槽的流速與流量對河漫灘流速與流量的比,在河槽與河漫灘的流量比與水深成直線關系時已提出了表示這些相互關系的方程式。4.按常用方法計算的流量在較低水深時,大于河槽與全斷面的過水能力$在較大水深時則低于全斷面的過水能力,而在全部水深中,河漫灘過水能力都是偏低的。5.這些研究強調了研究復式河槽的方法,必需要正確地模擬河槽與河漫灘的流量比率以及全斷面的過水能力。附錄1參考文獻(路)附錄I注釋本文采用下列符號:血,七=河槽和河漫灘的斷面面積,流速比與相對水深關系曲線的指數和系數,b. B=主河槽半寬和復式斷面半寬jc. C=河槽與全斷面流量比和相對水深關系曲線的指數與系數,c/s=橫斷面Ji河漫灘與全斷面流量比和相對水讒關系曲線的指數和系數;自然對數底;F=由于動量交換產生河槽邊界剪力加視剪力,DarcyWeisbach方程式中河槽與河漫灘的摩阻因素,9河槽和河漫灘流量比與相對水深關系曲線的指數和系數.%=河槽深,小標=河槽與河漫灘縱向河床坡度,=河槽、河漫灘和全斷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