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_第1頁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_第2頁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_第3頁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_第4頁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發(fā)布日期:2013年1月09日 來源: 馬博士教育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64 地理編輯 247203285文章摘要: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的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閩西永定和閩南南靖、華安一帶,集慶樓位于永定下洋鎮(zhèn),依山面水,與緊鄰的四座圓土樓和三十一座方土樓相呼應,構成風光秀麗的初溪土樓群。2008年7月6日在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資料圖)中文名稱:福建土樓英文名稱:Fujian tulou批準時間:2008年7月遺產種類: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它是東方血緣倫理關系和聚族而居傳統(tǒng)文化的

2、歷史見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價值”。主要概況“福建土樓”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于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筑樣式。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時期,經(jīng)過明代早、中期的發(fā)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并一直延續(xù)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qū)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創(chuàng)造性的生土建筑藝術杰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

3、,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規(guī)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shù)氐纳痢⒛静?、鵝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jié)約、堅固、防御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筑類型。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因其大多數(shù)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guī)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qū)建筑模式”。主要分布在閩西永定和閩南南靖、華安一帶,集慶樓位于永定下洋鎮(zhèn),依山面水,與緊鄰的四座圓土樓和三十一座方土樓相呼應,構成風光秀麗

4、的初溪土樓群。集慶樓建于明永樂年間,占地二萬八千多平方米,由兩個環(huán)圓型樓組成,外圈有四層共二百多個房間,鼎盛時期住過五十多戶三百多人。該土樓不僅是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的圓土樓之一,還以結構特殊著稱。全樓用七十二道樓梯分割成互不干擾的七十二個單元,木結構均靠榫頭銜接,不用一枚鐵釘,是一處難得的古代建筑典范。地域廣闊、歷史悠久的中國,民居豐富多采,四合院、圍龍屋、石庫門、蒙古包、窯洞、竹屋等等,早已為人世所知曉,而掩藏在崇山峻嶺之中的福建省民居永定客家土樓,卻鮮為人知。在我國的傳統(tǒng)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樓獨具特色,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8000余座,規(guī)模之大,造型之美,即科學實用,又

5、有特色、構成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土樓民居以種姓聚族而群居特點和它的建造特色都與客家人的歷史有密切相關??图胰嗽侵性粠h民,因戰(zhàn)亂、饑荒等各種原因被迫南遷,至南宋時歷近千年,輾轉萬里,在閩粵贛三省邊區(qū)形成客家民系。在他們被迫離鄉(xiāng)背井,流離他鄉(xiāng)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他們都有深切的體會,不論是長途跋涉的流離失所,還是新到一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許多困難都得依靠自己人團結互助、同心協(xié)力去解決,共度難關。客家人為躲避戰(zhàn)亂來到了深山,但是在這里他們仍然為戰(zhàn)爭和械斗所困擾,因此他們建立了巨大的土樓作為防御敵人的碉堡。他們每到一處,本姓本家人總要聚居在一起。這樣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獨特的建筑形式土樓。永定縣

6、境內的大型方型、圓型土樓有8000余座,而圓形的則只有360座,最大的圓樓直徑為82米,最小的是洪坑村的“如升樓”,直徑為17米;最古老的是高頂村的“承啟樓”,建于公元1790年,樓內最多時曾居住80余戶人家,有600多人。最壯麗堂皇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洪坑村振成樓。土樓最早時是方形,有宮殿式、府第式、體態(tài)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堅實牢固。樓中堆積糧食、飼養(yǎng)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敵,只需將大門一關,幾名青壯年守護大門,土樓則像堅強的大堡壘,婦孺老幼盡可高枕無憂。由于方形土樓具有方向性、四角較陰暗,通風采光有別,所以客家人又設計出通風采光良好的,既無開頭又無結尾的圓樓土樓。建造土樓,就地取材

7、,用當?shù)氐恼成惩粱旌虾恢?,墻中?0cm厚層布滿竹板式木條作墻盤,起到相互拿力的作用,施工方便,造價便宜。土樓群的奇跡,充分體現(xiàn)了客家人集體力量與高超智慧,同時也閃耀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光彩,自改革開放發(fā)來,永定土樓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位于永定縣湖坑鎮(zhèn)洪坑村的振成樓,聞名世界,被稱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顆明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46座福建土樓由六群四樓組成,土樓故里南靖縣和華安縣占三群樓,永定縣占三群兩樓,包括分布在土樓故里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永定縣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等,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于

8、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筑樣式。文化遺產價值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qū)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創(chuàng)造性的生土建筑藝術杰作。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zhàn)禍頻仍,天災肆虐,當?shù)孛癖姶笈e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shù)鼐用裣嗷ト诤希纬闪艘蚤}南話為特征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后經(jīng)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qū)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征的客家民系。土樓是原始的生態(tài)型的綠色建筑,土樓冬暖夏涼,就地取材,循環(huán)利用,以最原始的形態(tài)全面體現(xiàn)了人們今天所追求的綠色建筑的“最新理念與最高境界”,“建造新一代綠色土樓,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本圩宥拥母=ㄍ翗鞘莻€豐富多彩的小社會。永定承啟樓擁有384個房間,最多時曾住過800多人?!巴翗菍ㄔO和諧社會最有用?!弊≡谕翗抢?,有事情大家會互相幫忙,鄰里和睦。“孩子孝不孝,會有口碑,好的學習,壞的批評,起到教育約束的作用?!备=ㄍ翗嵌季邆渫晟频姆烙δ堋F渫鈮褚恢炼?,一二層不開窗,僅有的堅固大門一關,土樓便成堅不可摧的堡壘。為防火攻,門上設有漏水漏沙裝置,緊急時樓內居民還可從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樓早已不再是堡壘,但那些完備而精致的防御設施,仍讓人們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