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控制器背隙補償功能設定說明客服版V10_第1頁
新代控制器背隙補償功能設定說明客服版V10_第2頁
新代控制器背隙補償功能設定說明客服版V10_第3頁
新代控制器背隙補償功能設定說明客服版V10_第4頁
新代控制器背隙補償功能設定說明客服版V1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前言床臺常因機構摩擦力關系,在不同進給速度停止時,馬達與床臺的相對位置會有所差異。有別于齒節(jié)誤差為固定值,此誤差與進給速度約成指數型關系(如下圖)。為此新代背隙補償概念是透過簡易參數量測,來預測此曲線走勢,并依此曲線根據不同運動狀況給與適當的補償量,以達到床臺定位精度的改善。2. 背隙補償參數說明參數編號說 明范圍單位默認值修改后何時有效影 響 范 圍14011416機構補償時間常數060000ms0按Reset鍵對應伺服軸l 控制器機構補償量(背隙與齒節(jié))是以指數型曲線送出,此參數可用來決定指數型曲線的時間常數,參考建議值為10ms。參數編號說 明范圍單位默認值修改后何時有效影 響 范

2、 圍12211236啟動背隙補償功能01-0按Reset鍵對應伺服軸l 此參數決定啟動背隙補償功能與否。0:關閉;1:啟用。參數編號說 明范圍單位默認值修改后何時有效影 響 范 圍12411256G00背隙補償量-999999999999BLU0按Reset鍵對應伺服軸l 此參數代表床臺在定點高速(F3000)直線反轉停止時,所產生的誤差量。參數編號說 明范圍單位默認值修改后何時有效影 響 范 圍12611276G01背隙補償量-999999999999BLU0按Reset鍵對應伺服軸l 此參數代表床臺在定點低速(F10)直線反轉停止時,所產生的誤差量。參數編號說 明范圍單位默認值修改后何時有

3、效影 響 范 圍12811296背隙臨界速度03000mm/min0按Reset鍵對應伺服軸l 如下圖所示,床臺在定點直線反轉停止時,補償量與速度關系曲線約呈指數型關系,此參數可用來決定此補償曲線的收斂速度。3. 背隙補償參數量測步驟(X軸為例)l Step1:關閉背隙與尖角補償(背隙Pr1221、Pr1241、Pr1261、Pr1281;尖角Pr1361、Pr1441),并于完成循原點程序后熱機至少20分鐘。l Step2:如下圖完成千分表架設(請參閱備注6.5)。l Step3:加載附件范例程序(請參閱備注6.2),進行背隙補償參數量測實驗,由低速至高速連續(xù)進行量測3次,并依序將千分表數據

4、填入下表補償前對應空格中。X補償前補償前補償前補償后F10F100F250F800F1500F3000l Step4:將上表補償前F10所量到數值填入Pr1261(G1背隙),F3000所量到數值填入Pr1241(G0背隙)。l Step5:根據G1及G0背隙差值,概估其下降63%左右所對應的速度,填入Pr1281(背隙臨界速度),并開啟背隙補償(Pr1221=1)。l Step6:再次執(zhí)行背隙補償參數量測實驗,并依序將千分表數據填入上表補償后對應空格中,以觀察補償成效。X補償前補償前補償前補償后F10F100F250F800F1500F30004. Q & AQ1:于檢驗背隙補償成效

5、時,發(fā)現千分表數值均不為0,且差異甚大。Ans:建議量測前進行熱機20分鐘,并反復驗證機構背隙重現性是否穩(wěn)定,倘若重現性不佳,請機械廠確認組裝是否恰當。Q2:如何取得合適的背隙臨界速度?Ans:假設G1背隙為23um、G0背隙為12um,且實驗所得背隙走勢如下圖所示。因此概估高低背隙差下降至63%的背隙量約為23-(23-12)X63%=16um,對照背隙走勢可得背隙臨界速度約為400mm/min。Q3:于驗證背隙補償成效時,發(fā)現中速段補償成效不佳,應當如何進行調整。Ans:假設補償量過大,建議將背隙臨界速度(Pr1281)調小,加速背隙修正量收斂速度;反之則調大背隙臨界速度,減緩背隙修正量收

6、斂速度。5. 備注5.1. 直線背隙程序說明Setp1:移動床臺至X負方向。Setp2:以所需實驗速度移動床臺回X軸機械點。Setp3:將千分表歸零。Setp4:提升主軸。Setp5:移動床臺至X正方向。Setp6:以所需實驗速度移動床臺回X軸機械點。Setp7:下降主軸。Setp8:觀察千分表數值并做紀錄。5.2. 范例程序/ F10背隙實驗G54G90G1X-10.Y0Z0F500;X-10.F500;G4X0.5;X0.F10;M00;/ 背隙實驗歸零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Z-2.F10;/ 慢速提升主軸Z-30.F500;G4X0.5;/ 快速提升主軸X10.F500;G4X0.5;X

7、0.F10;G4X0.5;Z-2.F500;/ 快速降低主軸Z0.F10;/ 慢速降低主軸M00; / 背隙實驗結束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紀錄/ F100背隙實驗G54G90G1X-10.Y0Z0F500;X-10.F500;G4X0.5;X0.F100;M00;/ 背隙實驗歸零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Z-2.F10;/ 慢速提升主軸Z-30.F500;G4X0.5;/ 快速提升主軸X10.F500;G4X0.5;X0.F100;G4X0.5;Z-2.F500;/ 快速降低主軸Z0.F10;/ 慢速降低主軸M00; / 背隙實驗結束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紀錄/ F250背隙實驗G54G90G1X

8、-10.Y0Z0F500;X-10.F500;G4X0.5;X0.F250;M00;/ 背隙實驗歸零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Z-2.F10;/ 慢速提升主軸Z-30.F500;G4X0.5;/ 快速提升主軸X10.F500;G4X0.5;X0.F250;G4X0.5;Z-2.F500;/ 快速降低主軸Z0.F10;/ 慢速降低主軸M00; / 背隙實驗結束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紀錄/ F800背隙實驗G54G90G1X-10.Y0Z0F500;X-20.F500;G4X0.5;X0.F800;M00;/ 背隙實驗歸零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Z-2.F10;/ 慢速提升主軸Z-30.F500;G4X

9、0.5;/ 快速提升主軸X20.F500;G4X0.5;X0.F800;G4X0.5;Z-2.F500;/ 快速降低主軸Z0.F10;/ 慢速降低主軸M00; / 背隙實驗結束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紀錄/ F1500背隙實驗G54G90G1X-10.Y0Z0F500;X-20.F500;G4X0.5;X0.F1500;M00;/ 背隙實驗歸零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Z-2.F10;/ 慢速提升主軸Z-30.F500;G4X0.5;/ 快速提升主軸X20.F500;G4X0.5;X0.F1500;G4X0.5;Z-2.F500;/ 快速降低主軸Z0.F10;/ 慢速降低主軸M00; / 背隙實驗結

10、束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紀錄/ F3000背隙實驗G54G90G1X-10.Y0Z0F500;X-20.F500;G4X0.5;X0.F3000;M00;/ 背隙實驗歸零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Z-2.F10;/ 慢速提升主軸Z-30.F500;G4X0.5;/ 快速提升主軸X20.F500;G4X0.5;X0.F3000;G4X0.5;Z-2.F500;/ 快速降低主軸Z0.F10;/ 慢速降低主軸M30; / 背隙實驗結束點,紀錄千分表數值并做紀錄5.3. 有效版本Version 200810141(待確認測試版編號)。5.4. 千分表相關事項5.4.1. 注意事項n 千分表探針頭請勿以板金及非光滑面作為接觸點。n 直線背隙測試中,當機臺停止于歸零點時,僅需單純紀錄千分表數值即可,而不要再去旋轉千分表刻度轉盤,以強迫指針回至零點。n 倘若機構組裝不佳,出現幽蚓現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