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1. 齦谷(gingival col):每個牙的頰舌側齦乳頭在鄰面的接觸區(qū)下方的匯合處略凹下,稱為齦谷。 無角化、無釘突,對局部刺激物抵抗力較低,牙周病易始發(fā)于此。2. 結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呈領圈狀附著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附著于釉牙骨質(zhì)界。冠端構成齦溝底。3. 溝內(nèi)上皮(sulcular epithelium)又稱齦溝上皮:為牙齦溝的襯里上皮,由結合上皮的冠方延伸至游離齦的頂部,為薄的非角化復鱗上皮,有上皮釘突但無里層和角化層。4. 生物學寬度:通常指齦溝底與牙槽嵴頂之間的恒定距離2.04mm,它包括結合上皮0.97mm和牙槽嵴頂以
2、上的牙齦結締組織1.07mm。5. 齦牙結合部:是指牙齦組織藉結合上皮與牙面連接,良好的封閉了軟硬組織交界處;結合上皮對牙的附著因牙齦纖維而得到進一步加強。牙齦纖維使游離齦更緊密的貼附于牙面。6. 上皮再附著:若將牙齦連同結合上皮一同切除,則口腔表面上皮可向牙面爬行生長,重新分化出結合上皮,并分泌基底膜物質(zhì),重新形成上皮附著,其結構與原始結構一樣,即上皮再附著,可出現(xiàn)于牙釉質(zhì)、牙骨質(zhì)或牙本質(zhì)表面。7. 生理性近中移動:當牙主動萌出完成,處于功能性咬合位置時,牙的鄰面接觸區(qū)可因長期的磨耗而變扁平,牙的前后徑變窄,牙在咬合力作用下趨向于近中移動。8. 骨開窗:牙的位置特別偏向頰側或者舌側,該側牙槽
3、骨很薄甚至缺如,致使牙根面的一部分直接與骨膜或者牙齦組織相連;如果呈V型缺損,稱為骨開裂。9. 牙周生態(tài)系:牙周正常菌群之間以及它們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稱為牙周生態(tài)系。10. 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沖去或漱掉的細菌性斑塊,是由基質(zhì)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間修復體表面的軟而未礦化額細菌性群體。11. 牙菌斑:牙斑是指粘附在牙齒表面或口腔其他軟組織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細菌、細胞間物質(zhì)、少量白細胞、脫落上皮細胞和食物殘屑等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沖洗的方法把它去除。12. 牙周致病菌:在各型牙周病的病損區(qū),??煞蛛x出一種或幾種優(yōu)勢菌,它們具有顯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過多
4、種機制干擾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發(fā)牙周破壞的潛能。13. 齦上菌斑:位于齦緣以上的牙菌斑稱齦上菌斑,主要分布在進牙齦的1/3牙冠處和牙其他不易清潔的窩溝、裂隙、鄰接面、齲洞表面等部位.位于齦緣以下的牙菌斑稱齦下菌斑,分布在齦溝或牙周袋內(nèi),分為附著性齦下菌斑和非附著性齦下菌斑14. 牙石Dental calculus是沉積在牙面或修復體上的已鈣化的或正在鈣化的菌斑及沉積物,由唾液或齦溝液中的礦物鹽逐漸沉積而成。以齦緣為界可分為齦上結石和齦下結石。15. 合創(chuàng)傷:不正常的合接觸關系或過大的合力,造成咀嚼系統(tǒng)各部位的病理性損害或適應性變化稱為合創(chuàng)傷。造成牙周創(chuàng)傷的合關系成為創(chuàng)傷性合。16. 食物嵌塞:
5、在咀嚼過程中,食物被咬合壓力楔入相鄰兩牙的牙間隙內(nèi)。17. 假性牙周袋:健康牙齦的齦溝探診深度不超過2-3mm,患牙齦炎時,由于牙齦腫脹或增生,探診深度可超過3mm,但此時結合上皮僅開始向根方和側方增殖,尚未與牙面分離形成牙周袋,即上皮附著水平仍位于正常的釉牙骨質(zhì)界處,稱為假性牙周袋或齦袋。18. 附著喪失:有牙周袋形成時,探診深度超過3mm,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質(zhì)界的根方,即已發(fā)生了附著喪失。19. 水平型吸收:是最常見的吸收方式。牙槽間隔、唇頰側或舌側的嵴頂邊緣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垂直型吸收也稱角形吸收:指牙槽骨發(fā)生垂直方向或斜行的吸收,與牙根面之間形成一定角度的骨
6、缺損,牙槽嵴的高度降低不多,而牙根周圍的骨吸收較多。20. 凹坑狀吸收:指牙槽間隔的骨嵴頂吸收,其中央與齦谷相應的部分破壞迅速,而頰舌側骨質(zhì)仍保留,形成彈坑狀或火山口狀缺損。21. 骨上袋:是牙周支持組織發(fā)生破壞后所形成的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質(zhì)界的根方、牙槽骨嵴的冠方,牙槽骨一般呈水平型吸收.骨下袋:此種真性牙周袋的袋底位于牙槽骨嵴頂?shù)母?袋壁軟組織位于牙根面和牙槽骨之間,也就是說,牙槽骨構成了牙周袋壁的一部分。22. 妊娠期齦炎:指婦女在妊娠期間,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齦慢性炎癥加重,使牙齦腫脹或形成齦瘤樣的改變,分娩后病損可自行減輕或消退。23. 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同一個
7、牙并存著牙周病變和牙髓病變,且為相互融合聯(lián)通,感染可來自牙周,可來自牙髓,或二者獨立發(fā)生,然而是想通的。24. 根分叉病變:牙周炎的病變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區(qū),在該處出現(xiàn)牙周袋、附著喪失和牙槽骨破壞,可發(fā)生于任何類型的牙周炎.下頜6好發(fā),上頜前磨牙最低,發(fā)生率隨年齡增大而上升.25. 牙齦退縮:是指牙齦緣向釉牙骨質(zhì)界得根方退縮致使牙根暴露。26. 齦上潔治術:是指用潔治器械去除齦上牙石、菌斑和色漬,并磨光牙面,以延遲菌斑和牙石再沉積。齦下刮治術(subgingival scaling):是用比較精細的齦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內(nèi)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27. 根面平整術:在做齦下刮治時,必須同時刮除牙
8、根表面感染的病變牙骨質(zhì),并使部分嵌入牙骨質(zhì)內(nèi)的牙石也能得以清除,使刮治后的根面光滑而平整28. 翻瓣術flap surgery:是用手術方法切除部分牙周袋及袋內(nèi)壁,并泛起牙齦的黏膜骨膜瓣,在直視下刮凈齦下牙石和肉芽組織,必要時可修整牙槽骨,然后將牙齦瓣復位、縫合,達到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變淺的目的29. 引導性組織再生術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在牙周手術中利用膜性材料作為屏障,阻擋牙齦上皮在愈合過程中沿根面生長,阻擋牙齦結締組織與根面的接觸,并提供一定的空間,引導具有形成新附著能力的牙周膜細胞優(yōu)先占領根面,從而在原已暴露于牙周袋內(nèi)的根面上形成新的牙骨質(zhì),并有牙周
9、膜纖維埋入,形成牙周組織的再生,即新附著。30. 牙周支持治療SPT:基于患者以往的病情、各種牙周病危險因素、臨床狀況的評估、口腔衛(wèi)生以及菌斑控制水平,因人而異的做出相應決定。31. 牙冠延長術:通過手術方法降低齦緣位置、暴露健康的牙齒結構,使臨床牙冠加長,從而利于牙齒的修復或解決美觀問題。32. 膜齦聯(lián)合(mucogingival junction):附著齦的根方為牙槽粘膜,兩者之間有明顯的界限。33. 齦溝液(GCF):指通過齦溝內(nèi)上皮和結合上皮從牙齦結締組織滲入到齦溝內(nèi)的液體。1. 臨床健康的牙齦齦溝的組織學深度平均為1.8mm,正常探診深度不超過3mm2. 結合上皮通過基底板和半橋粒與
10、牙釉質(zhì)相附著,稱為上皮性附著。3. 牙周膜纖維:牙槽嵴纖維、橫纖維、斜纖維、根尖纖維、根間纖維。牙周膜的寬度一般為0.15-0.38mm。4. CAL臨床附著喪失:輕度1-2mm 中度3-4mm 重度5mm5. 牙周病的始動因子:牙菌斑生物膜6. 菌斑生物膜的形成:1、獲得性薄膜形成 2、細菌粘附和共聚 3、菌斑生物膜成熟7. 正常情況下牙槽嵴頂?shù)接匝拦琴|(zhì)界的距離約為1-2mm,若超過2mm可視為有牙槽骨吸收。骨吸收的程度一般按吸收區(qū)占牙根長度的比例來描述,如吸收占根長的1/3、1/2、2/3等1.【牙周微生物在牙周病發(fā)病中的直接作用】1)牙周定植、存活和繁殖 2)入侵宿主組織 3)抑制或逃避
11、宿主防御功能 4)損害主牙周組織:菌體表面物質(zhì)、內(nèi)毒素脂磷壁酸、外膜蛋白、纖毛蛋白有關的致病酶:膠原酶、蛋白酶、神經(jīng)氨酯酶、透明質(zhì)酸酶、硫酸軟骨素酶毒素 白細胞毒素、抗中性粒細胞因子(能使中性粒細胞的形態(tài)及其趨化性發(fā)生缺陷)代謝產(chǎn)物2.【牙周組織的防御機制】1)上皮屏障 2)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 釋放溶酶體酶或呼吸爆發(fā)活動殺滅細菌。也有致炎、調(diào)節(jié)作用。單核/巨噬細胞 在免疫反應和組織破壞和骨吸收中也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3)齦溝液:【齦溝液的作用】通過齦溝液流沖洗齦溝內(nèi)的外來物質(zhì)。含有可以促進上皮附著于牙面的血漿蛋白。具有抗微生物的特異性抗體在牙齦防御機制中,其所含補體可促進抗體的活化能提供齦
12、下細菌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提供牙石礦化的物質(zhì)。 4)唾液:唾液具有潤滑、緩沖、清潔、抗微生物、凝集、薄膜形成、消化等多種功能,是宿主口腔免疫防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3.【牙周病的致病因子】1)牙周病的全身促進因素降低防御力,加重炎癥反應:1、遺傳因素 2、性激素 3、吸煙(抑制中性多形核白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減少血清IgG、IgM、sIgA; 降低局部氧張力,利與某些細菌生長,改變齦下菌叢; 口腔衛(wèi)生差,菌斑牙石多,舌側牙齦退縮; 抑制成纖維細胞生長不易附著于根面,影響創(chuàng)口愈合,抑制成骨細胞導致骨質(zhì)疏松和骨吸收。) 4、有關的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吞噬細胞減少或數(shù)目異常、AIDS、骨質(zhì)疏松
13、、精神壓力。2)宿主的免疫反應:產(chǎn)生的細胞因子、前列腺素、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可介導牙周結締組織和骨組織的破壞。3)局部促進因素有:1、牙石【牙石的致病作用】粗糙的表面促進菌斑的形成牙石的存在使得菌斑與組織表面緊密接觸,引起組織的炎癥反應牙石的多孔結構容易吸收大量的細胞毒素牙石妨礙口腔衛(wèi)生措施的實施。2、解剖因素牙解剖因素:根分叉、根面凹陷、頸部釉突和釉珠、腭側溝(畸形舌側溝)、牙根形態(tài)異常、冠根比例失調(diào)。骨開裂或骨開窗膜齦異常 3、牙齒形態(tài)異常、擁擠和錯合畸形 4、其他誘因:充填體懸突、修復體的設計、修復體材料、正畸治療 5、合創(chuàng)傷:【造成合創(chuàng)傷的因素】咬合力異常(即原發(fā)性合創(chuàng)傷,與合力大小、分
14、布、方向、頻率和持續(xù)時間有關)牙周支持力不足(即繼發(fā)性合創(chuàng)傷) 6、食物嵌塞 7、不良習慣:口呼吸、吐舌習慣、牙刷創(chuàng)傷 8、牙面著色:食物和化學物質(zhì)、煙草4.【引起牙松動原因】牙槽嵴吸收、合創(chuàng)傷、牙周膜的急性炎癥、牙周翻瓣手術后、女性激素水平變化、腫瘤【引起牙的病理性移位的原因】牙周支持組織的破壞、合力的改變【慢性齦炎】 臨表:1自覺癥狀:刷牙或咬硬物出血,局部癢、不適,口臭2牙齦變鮮紅或暗紅色3齦緣變厚,齦乳頭肥大,點彩消失,表面光滑發(fā)亮4牙齦質(zhì)地松軟脆弱,缺乏彈性5齦溝探針深度達3mm以上,形成假牙周袋6齦溝探診出血7齦溝液量增多。治療原則:1去除病因 2手術治療 3防止復發(fā)定期復查【妊娠
15、期齦炎】臨表:可發(fā)生于個別牙齦或全口牙齦,前牙區(qū)為重。齦緣及齦乳頭呈鮮紅色,松軟光亮,炎性腫脹、肥大。輕觸易出血。嚴重時有潰瘍和假膜,輕微疼痛。治療: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進行口腔衛(wèi)生教育嚴重患者可用1%過氧化氫溶液和生理鹽水沖洗手術治療【青春期齦炎】臨床:好發(fā)于前牙唇側的牙齦乳頭和齦緣。探診出血明顯,可形成齦袋,附著水平無變化,無牙槽骨吸收。診斷:處于青春期,炎癥反應超過了局部刺激所能引起程度。治療:去除局部刺激、手術治療、定期復查【白血病的牙齦病損】臨表:1、牙齦腫大,顏色暗紅發(fā)紺或蒼白 2、局部抗感染能力降低,齦緣處組織壞死、潰瘍、假膜形成,嚴重者范圍廣,有口臭 3、明顯出血傾向 4、嚴重
16、者出現(xiàn)口腔黏膜的壞死或劇烈的牙痛【藥物性牙齦增生】臨表:增生起始于唇頰側舌鄂側齦乳頭,小球狀突起于牙齦表面。齦乳頭可成球狀、結節(jié)狀,增生的牙齦可成桑葚狀或分葉狀。多數(shù)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牙齦炎癥,牙齦呈深紅或紫紅,質(zhì)軟,邊緣易出血。治療:1停止使用引起牙齦增生的藥物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3局部藥物治療4手術治療5指導患者嚴格控制菌斑 【急性壞死性潰瘍性齦炎】是發(fā)生于齦緣和齦乳頭的急性炎癥和壞死 病因:微生物(梭型桿菌和螺旋體)已存在的慢性齦炎或牙周炎 吸煙的影響心身因素使機體免疫功能降低的某些因素。臨床表現(xiàn):好發(fā)于青壯年 起病急,病程短 齦乳頭和齦緣的壞死為其特征性損害,一般不波及附著齦 患處牙齦
17、極易出血 疼痛明顯 有典型的腐敗性口臭全身癥狀。治療:去除局部壞死組織 局部使用氧化劑 全身藥物治療 口腔指導 對全身因素進行矯正和治療 急性期過后的治療。8、【慢周】臨床:多見于成年人,但也可見于兒童和青少年,破壞程度與局部因素相一致,常見齦下牙石,與多種細菌有關。 呈緩慢或中等速度進展,但可有快速進展期。具體牙周袋形成3mm牙齦炎癥,牙齦充血、腫脹、易出血鄰面附著喪失1mm牙周袋探診出血 牙槽骨水平/垂直或混合吸收晚期根分叉病變,牙松動、病理性移位,急性牙周膿腫具有牙位特異性和位點特異性晚期伴發(fā)病變:牙齒移位 由于牙松動移位和齦乳頭退縮,造成食物嵌塞 由于牙周支持組織減少,造成繼發(fā)性合創(chuàng)傷
18、 牙齦退縮使根面暴露敏感和根面齲 深牙周袋內(nèi)膿液引流不暢時,或身體抵抗力下降時,可發(fā)生急性牙周膿腫 深牙周袋接近根尖時,可引起逆行性牙髓炎 牙周袋溢膿和牙間隙內(nèi)食物嵌塞,可引起口臭牙周袋附著喪失牙槽骨吸收其他輕度4mm1-2mm不超過根長1/3有或無口臭中度6mm3-4mm超過根長的1/3但小于1/2可能有輕度松動,根分叉區(qū)可有輕度病變,有炎癥、BOP、膿重度6mm5mm超過根長的1/2甚至達2/3根分叉病變,多有松動,炎癥明顯,牙周膿腫治療原則:1)清除局部致病因素:控制菌斑;徹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齦上潔治術、齦下刮治術、根面平整術 牙周袋及根面的局部藥物治療:牙周袋內(nèi)局部防治抗菌藥2)牙
19、周手術:基礎治療6-8w,牙周袋5mm應考慮牙周手術。3)建立平衡的合關系:松牙固定、夾板、調(diào)合4)全身治療:一般不全身應用抗生素,除非急性期控制危險因素如戒煙、糖尿病控制等。5)盡早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6)維護期的牙周支持治療菌斑的控制。每36月的復查監(jiān)測和必要的治療。定期的復查治療是保持長期療效的關鍵。9、牙周炎與牙齦炎的根本區(qū)別:牙周炎造成牙周支持組織的破壞,最終導致牙齒喪失;牙周炎與年齡相關,35歲以后發(fā)病率上升;牙周炎可以控制其發(fā)展,但不能完全治愈,牙齦炎是可逆的;牙周炎與全身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 牙齦炎與早期牙周炎的鑒別:牙齦炎和牙周炎都有牙齦炎癥,牙周炎有真性牙周袋、附著喪失和
20、牙槽骨吸收,牙齦炎沒有,有假性牙周袋。治療結果:牙齦炎病變可逆組織恢復正常,牙周炎炎癥消退、病變靜止但已經(jīng)破壞的牙周支持組織難以恢復正常。10、 侵襲性牙周炎AgP臨床特點:菌斑堆積量與牙周組織破壞的嚴重程度不相符。伴放線桿菌比例升高,在一些人群中牙齦卟啉單胞菌比例可能升高。吞噬細胞異常。吞噬細胞過度反應型,包括PGE2和IL-I水平升高附著喪失和牙槽骨吸收可有自限性。LAgP臨床表現(xiàn):年齡和性別:青春期前后發(fā)病,女性多于男性 口腔衛(wèi)生狀況:牙周局部組織破壞程度大于局部剌激物的量 好發(fā)牙位:局限于切牙和第一磨牙,至少兩顆恒牙有鄰面附著喪失,其中1顆是第一磨牙,非第一磨牙和切牙的其它牙不超過兩顆
21、 X片:第一磨牙的鄰面有垂直型骨吸收-弧形吸收-切牙區(qū)多為水平型骨吸收 病程進展快 早期出現(xiàn)牙齒松動和移位 家族聚集性GAgP臨床特點:通常發(fā)生于30歲以下者,但也可見于年齡更大者廣泛的鄰面附著喪失,侵犯苐一恒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數(shù)在三顆以上。對病原菌的血清抗體反應較弱-Aa特異性抗體附著喪失和牙槽骨破壞呈明顯的陣發(fā)性在活動期牙齦有明顯的炎癥,呈鮮紅色,可伴有齦緣區(qū)肉芽性增殖,易出血,可有溢膿。也有處于靜止期的。菌斑牙石沉積量引人而異。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功能缺陷??砂橛腥戆Y狀療效不確定治療原則 早期治療,防止復發(fā):強調(diào)早期診斷和徹底的牙周基礎治療SRP,必要時牙周手術??咕幬锏膽茫核沫h(huán)素
22、,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調(diào)整機體的防御功能:多西環(huán)素、六味地黃丸、固齒丸等提高機體防御功能。牙移位的矯正治療療效維護11、 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治療原則:尋找原發(fā)病變,確定治療的主次,積極處理牙周、牙髓兩方面的病灶,徹底消除感染源。由牙髓根尖病變引起的牙周病變的患者,牙髓多壞死或大部分壞死,盡早根管治療患牙在就診時已有深牙周袋,牙髓有良好活力,先進行牙周治療,消除感染逆行性牙髓炎的患牙保存取決于牙周病變的程度與治療的預后??傊?,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死髓牙先做根管治療,配合牙周治療;活髓牙則先做系統(tǒng)的牙周治療和調(diào)合,若療效不佳,再視情況行牙髓治療。12、 根分叉病變:Clickman分度可探很根分叉的外
23、形,分叉內(nèi)牙槽骨沒有破壞,探針尚不能水平進入,X片看不見骨質(zhì)吸收。吸收限于頰,舌側或雖然頰舌側均有,但不相通。X線片見該區(qū)有牙周膜增寬或骨質(zhì)密度降低. 病變波及全部根分叉區(qū),根間牙槽骨全部吸收(貫通性)、探針能通過分叉區(qū),但牙齦仍覆蓋分又區(qū),X線片見該區(qū)骨質(zhì)消失呈透射區(qū)。病變波及全部根分叉區(qū),根間矛槽骨全部吸收,牙齦退縮而使分叉區(qū)完全開故,而能直視。X線片見該區(qū)骨質(zhì)消失呈透射區(qū)。臨床表現(xiàn):根分叉區(qū)易于存積菌斑,不易清潔,故牙周袋常有明顯的炎癥或溢膿,探診出血。易發(fā)生急性牙周膿腫或慢性牙周膿腫。牙根暴露,根面齲,牙髓癥狀。牙齒松動。X片早期的表現(xiàn) A根分叉區(qū)已有牙周膜增寬的黑線 B骨小梁略顯模糊
24、 C某一個牙根有明顯的骨吸收 治療原則:目標清除根分叉病變區(qū)牙根面上的牙石.菌斑.控制炎癥消除或改善因病變所造成的缺陷,形成一個有利于患者控制菌斑和長期保持療效的局部形態(tài).對早期病變促使其有一定程度的新附著.爭取一定程度的牙周組織再生 方法:清楚菌斑牙石潔治和刮治 度 形成新附著引導骨組織再生術 度 形成有利于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解剖外形骨成形術,度、截根術或度,分根術、牙半切除術、隧道形成術。癥狀與體征牙周膿腫牙槽膿腫感染來源牙周袋牙髓病或根尖周病變牙周袋有一般無牙體情況一般無齲有齲齒或非齲疾病,或修復體牙髓活力有無膿腫部位局限于牙周袋壁,較近齦緣范圍較彌散,中心位于齦頰溝附近疼痛程度相對較輕
25、較重牙松動度松動明顯,消腫后仍松動松動較輕,但可十分松動,治愈后牙齒恢復穩(wěn)定叩痛相對較輕很重X線相牙槽骨脊有破壞,可有骨下袋根尖周可有骨質(zhì)破壞,也可無病程相對較短,一般3-4天可自潰相對較長,膿液從根尖周向粘膜排出約5-6天13、牙周膿腫:病因:1、深牙周袋感染未及時治療,袋內(nèi)感染進入深部牙周組織,引流不暢;2、復雜性牙周袋使袋內(nèi)膿液引流不暢;3、潔治或刮治時,將牙石碎屑或感染組織推入牙銀組織。4、齦下刮治術不徹底,留有殘余矛石、菌斑及袋內(nèi)壁炎癥,刮治后袋口變緊使膿液及滲出物排出受阻;5、牙髄治療過程中根管側穿、牙根縱裂等牙髓疾患所致;6、機體抵抗力下降,有全身衰弱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易引起牙周膿
26、腫:急性臨表:發(fā)病突然,患牙的牙齦上呈橢圓形的突起,充血、腫脹,表面光亮。疼痛較劇烈,為持續(xù)性疼痛,咀嚼痛。牙松動明顯。探及深牙周袋,有膿性分泌物。 X線片示有牙槽骨吸收。當急性牙周膿胂嚴重時可有全身癥狀,白細胞增多,局部淋巴結腫大。急性治療原則:止痛、防止感染擴散。若膿腫成熟,可切開引流或牙周袋內(nèi)引流;若膿腫未成熟,可以清除大塊牙石,沖洗牙周袋,牙周袋內(nèi)置入消炎收斂藥物。酌情調(diào)合,以使患牙盡早得到休息。明確是否保留患牙,若保留,再行牙周基礎治療。必要時全身用抗生素,如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牙齦退縮的發(fā)病因素:刷牙方法不正確及使用過硬的牙刷。不良修復體。解剖因素:牙齒的位置異常,頰或舌傾;附著齦
27、過窄和唇頰系帶高位附著.正畸力與合力:自傷性牙齦退縮.牙周炎治療后:治療后炎癥消退,牙周袋壁退縮;或切除牙周袋后。牙周炎與全身疾病和健康的關系:心腦血管疾?。杭毙曰騺喖毙孕膬?nèi)膜炎、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早產(chǎn)和低體重兒;口腔幽門螺桿菌和胃幽門螺桿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牙周炎影響全身疾病的可能機制: 直接感染、細菌進入血液循環(huán)擴散、牙周細菌及其產(chǎn)物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和炎癥。【創(chuàng)傷性合的治療】 選磨法原則:1首先教會患者做各種咬合運動2必須先準確定位在進行磨改 3磨改以消除早接觸點為主 4早接觸點的選磨原則 1)若正中合有早接觸,非正中合時協(xié)調(diào),則調(diào)牙窩頜窩2)若正中合協(xié)調(diào),非正中
28、合不協(xié)調(diào),則調(diào)斜面3正中合和非正中合都不協(xié)調(diào)時,磨改早接觸的牙尖或下頜前牙的切緣 5合干擾牙的選磨原則 1)前申合時后牙若有接觸,則對接觸的后牙磨改2)側向合時,工作側有多個牙接觸,非工作側不應有接觸,必要時對非工作側磨改【牙周炎治療】總體目標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癥恢復牙周組織的生理形態(tài)恢復牙周組織的功能維持長期療效,防止復發(fā)【治療程序】第一階段 基礎治療:1教育并指導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2實性潔治術,根面平整術消除齦上齦下的結石菌斑3小虎菌斑滯留因素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如充填窩洞修正不良修復體治療食物嵌塞等4拔除無保留價值或預后極差的患牙5炎癥控制后建立平衡的咬合關系,必要時可暫時松牙固定6藥
29、物治療7發(fā)現(xiàn)和盡可能糾正全身性或環(huán)境因素。第二階段 牙周手術治療:翻瓣術 植骨術 引導性組織再生術 膜齦手術 牙種植術。第三階段 修復治療階段 第四階段 牙周支持治療:定期復查,檢查患者菌斑控制情況及牙周袋深度附著水平牙槽骨高度?!狙乐懿∷幬镏委煹脑瓌t】 1遵循循證醫(yī)學的原則,合理使用藥物2用藥前應清除菌斑牙石3有針對性的用藥4盡量采用局部給藥途徑【牙周手術治療的目的】直視下徹底地根面平整,清除感染組織使牙周袋變淺或恢復正常,減少炎癥復發(fā)矯正牙齦和牙槽骨的外形促進牙周組織再生,建立新附著恢復美觀和功能,利于牙齒修復【牙周手術適應證】經(jīng)齦下刮治及根面平整后牙周袋仍5mm,探針后出血或溢膿?;A治
30、療不能徹底清除根面刺激物者,常見磨牙分叉區(qū)和前磨牙區(qū)。牙槽骨外形不規(guī)則,需手術修整骨外形或植骨術。后牙的根分叉病變達2或3度。最后一個磨牙的遠中骨袋。存在附著齦過窄個別牙牙齦退縮,需行膜齦手術。齲壞或牙折斷達根面而影響牙體的修復,或修復體破壞了生物學寬度?!狙乐苁中g禁忌癥 】 1局部炎癥和病因未消除2患者不能配合3患有全身疾病且未得到控制【牙周治療后愈合方式】牙齦退縮炎癥消退,探針深度減少長結合上皮愈合牙周組織再生【牙齦切除術成形術】適應證:1經(jīng)牙周基礎治療后牙齦仍肥大增生2后牙區(qū)中等深度的骨上袋,袋底不超過膜齦聯(lián)合,附著齦寬度足夠3牙齦瘤和妨礙進食的妊娠瘤4冠周齦片覆蓋在阻生牙合面上。非適應
31、證:1未進行牙周基礎治療炎癥未消除者2深牙周袋超過膜齦聯(lián)合3牙槽骨缺損及牙槽骨形態(tài)不佳4前牙的牙周袋【翻瓣術】適應證:1深牙周袋或復雜性牙周袋基礎治療后5mm以上且探針出血者2牙周袋底超過膜齦聯(lián)合,不宜做牙周袋切除者3有骨下袋形成,需做骨修整或植骨術者4根分叉病變伴深牙周袋或牙周牙齦聯(lián)合病變患者須直視下根面平整者?!疽龑越M織再生術】適應證:1骨內(nèi)袋2根分叉病變3僅涉及唇面的牙齦退縮,鄰面無牙槽骨吸收且齦乳頭完好者【超聲波潔牙機的注意事項】工作尖對牙面的角度和壓力:約5N的力,中低檔,與牙面平行。牙本質(zhì)敏感。特殊人群:禁用心臟起搏器患者;傳染性疾病如乙肝、艾滋病、肺結核不宜。金屬超聲器械探頭不
32、能用鈦種植體表面戒指。術前3%過氧化氫、0.12%氯已定含漱。醫(yī)務人員防護措施。手機工作頭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1. 膜齦聯(lián)合(mucogingival junction):附著齦的根方為牙槽粘膜,二者之間有明顯的界限。膜齦:是指覆蓋牙槽突的口腔粘膜部分,包括牙齦(角化上皮)和相鄰接的牙槽粘膜。2. 齦谷(gingival col):每個牙的頰、舌側齦乳頭在鄰面的接觸區(qū)下方匯合處略凹下,稱之。3. 溝內(nèi)上皮(sulcular epithelium)又稱齦溝上皮:為牙齦溝的襯里上皮,由結合上皮的冠方延伸至游離齦的頂部,為薄的非角化復鱗上皮,有上皮釘突但無里層和角化層。4. 結合上皮(juncti
33、onal epithelium):呈領圈狀附著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為結合上皮。5. 生物學寬度(BW):齦溝底與牙槽嵴頂之間的恒定距離2.04mm,它包括結合上皮的厚度0.97mm和牙槽嵴頂以上的牙齦結締組織1.07mm。6. 齦牙結合部是指牙齦組織藉結合上皮與牙面連接,良好的封閉了軟硬組織交界處;結合上皮對牙的附著因牙齦纖維而得到進一步加強。結合上皮和牙齦纖維合成齦牙單位。7. 骨開窗:丫的位置特別偏向頰側或者舌側,該側牙槽骨很薄甚至缺如,致使牙根面的一部分直接與骨膜或者牙齦組織相連;如果呈V型缺損,稱為骨開裂。8. 牙周生態(tài)系(periodontal ecosystem):牙周正常菌群之間以
34、及它們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9. 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沖去或漱掉的細菌性斑塊,是由基質(zhì)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間或修復體表面的軟而未礦化得細菌性群體。10. 牙周致病菌:在各型牙周病的病損區(qū),常可分離出一種或幾種優(yōu)勢菌,它們具有顯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過多種機制干擾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發(fā)牙周破壞的潛能。11. 牙菌斑(dental plaque):牙斑是指粘附在牙齒表面或口腔其他軟組織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細菌、細胞間物質(zhì)、少量白細胞、脫落上皮細胞和食物殘屑等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沖洗的方法把它去除。因此,現(xiàn)在把牙斑
35、看成是細菌附著在牙石上的一種復雜的生態(tài)結構,其與齲病和牙周病的發(fā)生有密切的關系。12. 齦上菌斑(supragingival plaque):位于齦緣以上的牙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齦的1/3牙冠處和牙其他不易清潔的窩溝、裂隙、鄰接面、齲洞表面等部位。齦下菌斑(subgingival plaque):位于齦緣以下的牙菌斑,分布在齦溝或牙周袋內(nèi)。13. 上皮附著(epithelial attachment):齦牙結合部的牙齦組織藉結合上皮與牙齒表面連接。14. 齦溝液(GCF):指通過齦溝內(nèi)上皮和結合上皮從牙齦結締組織滲入到齦溝內(nèi)的液體。15. 牙石(dental calculus):是沉積在牙面或
36、修復體上的已鈣化的或正在鈣化的菌斑及沉積物,由唾液或齦溝液中的礦物鹽逐漸沉積而成。齦上牙石:沉積在臨床牙冠,直接可看到的牙石。齦下牙石:在齦緣以下的牙面上,肉眼看不到,需探針才能查到的,稱之。16. he創(chuàng)傷:不正常的he接觸關系或過大的he力,造成咀嚼系統(tǒng)各部位的病理性損害或適應性變化。17. 食物嵌塞:在咀嚼過程中,食物被咬合壓力楔如相鄰兩牙的牙間隙內(nèi)。18. 附著喪失(attachment loss,AL):是牙周支持組織破壞的結果,是區(qū)別牙齦炎和牙周炎的一個重要標志。通過使用牙周探針,探診深度超過3mm,探針能感覺到釉牙骨質(zhì)界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質(zhì)界根方。19. 牙周袋是病理性加深的齦溝
37、, 齦溝的加深是由于牙齦的腫脹或增生使齦緣位置向牙冠方向移動,而結合上皮的位置未向根方根方遷移稱假性牙周袋,而患牙周炎時,結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與牙面分離形成牙周袋.稱真性.20. 水平型吸收:是最常見的吸收方式。牙槽間隔、唇頰側或舌側的嵴頂邊緣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垂直型吸收也稱角形吸收:指牙槽骨發(fā)生垂直方向或斜行的吸收,與牙根面之間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損,牙槽嵴的高度降低不多,而牙根周圍的骨吸收較多。21. 凹坑狀吸收(osseous crater):指牙槽間隔的骨嵴頂吸收,其中央與齦谷相應的部分破壞迅速,而頰舌側骨質(zhì)仍保留,形成彈坑狀或火山口狀缺損。22.
38、 妊娠期齦炎:指婦女在妊娠期間,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齦慢性炎癥加重,使牙齦腫脹或形成齦瘤樣的改變,分娩后病損可自行減輕或消退。23. 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同一個呀并存著牙周病變和牙髓病變,且為相互融合聯(lián)通,感染可來自牙周,可來自牙髓,或二者獨立發(fā)生,然而是想通的。24. 根分叉病變:牙周炎的病變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區(qū),在該處出現(xiàn)牙周袋、附著喪失和牙槽骨破壞,可發(fā)生于任何類型的牙周炎.下頜6好發(fā),上頜前磨牙最低,發(fā)生率隨年齡增大而上升.25. 牙齦退縮(gingival recession):是指牙齦緣向釉牙骨質(zhì)界得根方退縮致使牙根暴露。26. 齦上潔治術:是指用潔治器械去除齦上牙石、菌
39、斑和色漬,并磨光牙面,以延遲菌斑和牙石再沉積。齦下刮治術(subgingival scaling):是用比較精細的齦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內(nèi)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27. 根面平整術:在做齦下刮治時,必須同時刮除牙根表面感染的病變牙骨質(zhì),并使部分嵌入牙骨質(zhì)內(nèi)的牙石也能得以清除,使刮治后的根面光滑而平整28. 牙冠延長術:通過手術方法降低齦緣位置、暴露健康的牙齒結構,使臨床牙冠加長,從而利于牙齒的修復或解決美觀問題。29. 牙齦切除術(gingivectomy):是用手術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齦組織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齦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齦溝。30. 翻瓣術(flap surgery
40、):將袋內(nèi)壁切除并翻開黏膜骨膜瓣,在直視下進行根面及軟組織清創(chuàng),然后將瓣復位縫合,以使牙周袋變淺或消除。31. 引導性組織再生術(GTR):是在牙周手術中利用膜性材料作為屏障,阻擋牙齦上皮在愈合過程中沿根面生長,阻擋牙齦結締組織與根面的接觸,并提供一定的空間,引導具有形成新附著能力的牙周膜細胞優(yōu)先占領根面,從而在原已暴露于牙周袋內(nèi)的根面上形成新的牙骨質(zhì),并有牙周膜纖維埋入,形成牙周組織的再生,即形成新附著性愈合。32. 牙周組織再生:指由于牙周炎所造成的已喪失的牙周組織得以重建,有新的牙骨質(zhì)和牙槽骨形成,其間有新的牙周膜纖維將其連接,新形成的結合上皮位于治療前牙周袋底的冠方。33. 牙周支持治
41、療SPT:基于患者以往的病情、各種牙周病危險因素、臨床狀況的評估、口腔衛(wèi)生以及菌斑控制水平,因人而異的做出相應決定?!狙乐懿∪泶龠M因素】1遺傳因素2性激素3吸煙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4系統(tǒng)病:DM、吞噬細胞減少或數(shù)目異常、AIDS、骨質(zhì)疏松、精神壓力【吸煙導致牙周病發(fā)病的可能機制】普遍認為吸煙影響局部血液循環(huán)、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炎癥過程,尤其是削弱口腔中性多形核白細胞趨化和吞噬功能。研究表明吸煙 抑制中性多形核白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減少血清IgG、IgM、sIgA; 降低局部氧張力,利與某些細菌生長,改變齦下菌叢; 口腔衛(wèi)生差,菌斑牙石多,舌側牙齦退縮; 抑制成纖維細
42、胞生長不易附著于根面,影響創(chuàng)口愈合,抑制成骨細胞導致骨質(zhì)疏松和骨吸收?!狙乐懿【植看龠M因素】1牙石 2解剖因素 3錯頜畸形4不良修復體5頜創(chuàng)傷6食物嵌塞7不良習慣8牙面著色【牙石的致病作用】粗糙的表面促進菌斑的形成牙石的存在使得菌斑與組織表面緊密接觸,引起組織的炎癥反應牙石的多孔結構容易吸收大量的細胞毒素牙石妨礙口腔衛(wèi)生措施的實施?!驹斐珊蟿?chuàng)傷的因素】咬合力異常(即原發(fā)性合創(chuàng)傷,與合力大小、分布、方向、頻率和持續(xù)時間有關)牙周支持力不足(即繼發(fā)性合創(chuàng)傷)牙的松動和移位:【引起牙松動原因】牙槽嵴吸收、合創(chuàng)傷、牙周膜的急性炎癥、牙周翻瓣手術后、女性激素水平變化、腫瘤。【引起牙的病理性移位的原因】牙
43、周支持組織的破壞、合力的改變【慢性齦炎】 臨表:1自覺癥狀:刷牙或咬硬物出血,局部癢、不適,口臭2牙齦變鮮紅或暗紅色3齦緣變厚,齦乳頭肥大,點彩消失,表面光滑發(fā)亮4牙齦質(zhì)地松軟脆弱,缺乏彈性5齦溝探針深度達3mm以上,形成假牙周袋6齦溝探診出血7齦溝液量增多治療原則:1去除病因 2手術治療 3防止復發(fā)定期復查【青春期齦炎】臨表:好發(fā)于前牙唇側牙齦乳頭和齦緣。唇側牙齦腫脹明顯,齦乳頭球狀突起,色暗紅或鮮紅,光亮質(zhì)軟,探診出血明顯。齦溝可加深成齦袋,患者主訴刷牙咬硬物出血口臭。治療: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個別病程長或過度肥大的患者可行牙齦切除術。治療后定期復查并學會正確刷牙和控制菌斑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
44、口腔習慣?!救焉锲邶l炎】臨表:可發(fā)生于個別牙齦或全口牙齦,前牙重。齦緣和齦乳頭呈鮮紅或暗紅,松軟光亮或呈現(xiàn)炎性腫大,有齦袋形成,處之出血,患者進食時易出血,一般無疼痛。治療:1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2進行口腔衛(wèi)生教育3嚴重患者可用1%過氧化氫溶液和生理鹽水沖洗4手術治療【白血病的牙齦病損】臨表:可波及牙齦乳頭、齦緣、附著齦。1牙齦腫大,顏色暗紅發(fā)紺或蒼白,組織松軟脆弱或中等硬度,光亮。牙齦腫脹為全口性,且有明顯炎癥。2齦緣組織壞死潰瘍假膜形成3牙齦有明顯出血傾向,齦緣滲血不易止住4嚴重患者可出現(xiàn)口腔黏膜壞死或劇烈牙痛?!舅幬镄匝例l增生】臨表:增生起始于唇頰側舌鄂側齦乳頭,小球狀突起于牙齦表面。齦
45、乳頭可成球狀、結節(jié)狀,增生的牙齦可成桑葚狀或分葉狀。多數(shù)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牙齦炎癥,牙齦呈深紅或紫紅,質(zhì)軟,邊緣易出血。治療:1停止使用引起牙齦增生的藥物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3局部藥物治療4手術治療5指導患者嚴格控制菌斑 【急性壞死性潰瘍性齦炎】臨表:1好發(fā)于男性吸煙者2起病急病程短,數(shù)天至一到兩周3以齦乳頭和齦緣的壞死為其特征性損害,下前牙多見。初起時齦乳頭充血水腫,個別乳頭頂壞死性潰瘍,覆有灰白色污穢壞死物。病變迅速沿牙齦邊緣向鄰牙擴展,齦緣如蟲蝕狀,壞死區(qū)有灰褐色加墨,易于擦去,取出壞死組織后,其下為出血創(chuàng)面。不波及附著齦4患處牙齦極易出現(xiàn)5疼痛明顯6典型的腐敗性口臭7重癥患者常有低熱乏
46、力等全身癥狀治療:1去除局部壞死組織2局部使用氧化劑3全身藥物治療4口腔衛(wèi)生指導5對全身性因素進行校正和治療6急性期過后及時治療【牙齦炎和早期牙周炎的鑒別】牙齦炎早期牙周炎牙齦炎癥有有牙周袋假性真性附著喪失無有,能探到釉牙骨質(zhì)界牙槽骨吸收無脊頂吸收或硬骨板消失治療結果 病變可逆組織恢復正常炎癥消退病變靜止,已破壞的支持組織難以恢復正?!韭匝乐苎住颗R表:1多見于成年人,也見于兒童和青少年2破壞程度與局部因素相一致3常見齦下結石4與多種細菌有關5成緩慢或中等速度進展,但也可有快速進展期5牙周袋形成,牙齦充血腫脹易出血6鄰面附著喪失1mm 7牙周袋探診出血8牙槽骨水平垂直或混合性吸收9晚期牙齒松動
47、病理性移位,食物嵌塞,繼發(fā)性合創(chuàng)傷,可急性牙周膿腫,根面暴露,逆行性牙髓炎等10具有牙位特異性和位點特異性 慢性牙周炎根據(jù)附著喪失和骨吸收的范圍及其嚴重程度可進一步分型。輕度:牙齦有炎癥和探診出血,牙周袋深度4mm,AL1-2mm,X線片顯示牙槽骨吸收不超過根長的1/3。可有口臭。中度:牙齦有炎癥和探診出血,也可有膿。牙周袋深度6mm,AL3-4,X線片顯示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的1/3,但不超過根長的1/2。牙齒可能有輕度松動。重度:炎癥較明顯或發(fā)生牙周膿腫。牙周袋>6mm,AL5,X線片顯示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的1/2,牙多有松動。CP晚期伴發(fā)癥狀1牙齒移位;2由于牙松動、移位和牙齦退縮,
48、造成食物嵌塞;3由于牙周支持組織減少,造成繼發(fā)性咬合創(chuàng)傷;4牙齦退縮使牙根暴露,對溫度敏感,并容易發(fā)生根面齲,在前牙還會影響美觀;5深牙周袋內(nèi)膿液引流不暢時,或身體抵抗力降低時,可發(fā)生急性牙周膿腫;6深牙周袋接近牙根尖時,可引起逆行性牙髓炎;7牙周袋溢膿和牙間隙內(nèi)食物嵌塞,可引起口臭?!綜P治療原則】1、 清除局部致病因素:1、控制菌斑2、徹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3、牙周袋及根面的局部藥物治療。2、 牙周手術:基礎治療后6-8w復查療效,仍有5mm以上牙周袋,探針出血或部分牙石難以去凈者。3、 建立平衡he關系: 松動牙實施結扎固定、調(diào)和、各種夾板,減少動度改善咬合。4、 全身治療 五、拔除患牙
49、(無保留價值者) 六、維護期亞洲支持治療【LAgP臨床表現(xiàn)】1、 發(fā)病青春期前后,女性多于男性。2、 牙齦炎癥情但已有深牙周袋,組織破壞程度與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3、 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多為左右對稱。4、 X線片見第一恒磨牙鄰面有垂直骨吸收,近遠中都有垂直骨吸收可形成“弧形吸收”。5、 病程進展快。6、 早期出現(xiàn)牙齒松動和移位7、 有家族聚集性【GAgP臨床表現(xiàn)】1、 通常發(fā)生于30歲以下患者,也可見于年齡大者。2、 廣泛鄰面附著喪失,累及除切牙和第一恒磨牙以外至少三顆恒牙。3、 嚴重而快速的AL和牙槽骨破壞,呈明顯陣發(fā)性。4、 活動期牙齦炎癥明顯,鮮紅色伴齦緣區(qū)肉芽性增殖,易出
50、血,可有溢膿。5、 大多患者有大量菌斑和牙石,也可很少。6、 部分患者有中性粒和單核細胞的缺陷。7、 患者有時伴有全身癥狀,體重減輕、抑郁、全身不適。8、 一般患者對常規(guī)治療和藥物治療有明顯療效?!狙乐苎浪杪?lián)合治療原則】應盡量找出原發(fā)病變,積極處理牙周、牙髓兩方面的病灶,徹底的消除感染源。1、 由牙髓引起牙周病變的患牙,牙髓大多已壞死,應盡快進行牙髓治療。正確的順序應當清除作為感染源的牙髓 清除牙周袋內(nèi)感染完善的根管充填。若效果不佳行牙周治療。2、 深牙周袋而牙髓活力尚好,先行牙周治療,消除袋內(nèi)感染,待牙周病變愈合。對于牙周袋較深牙活力尚存但遲鈍的患牙,應同時做牙髓治療。3、 患牙能否保存取決
51、于牙周病破壞程度和牙周治療預后。總之,應盡量查清病原,確定治療主次。不能缺定時,死髓牙先做根管治療,配合牙周治療;活髓牙做系統(tǒng)牙周治療和調(diào)和,若療效不佳再行牙髓治療。【Glickman根分叉病變分度法】度:從牙周袋內(nèi)已能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內(nèi),牙周袋屬于骨上袋,在X線片上看不到分叉區(qū)牙槽骨的吸收。度:多根牙一個或一個以上分叉區(qū)已有吸收但尚未與對側相通,根分叉區(qū)內(nèi)尚有部分牙槽骨和牙周膜存在。臨床探查時探針可從水平方向部分地進入分叉區(qū)內(nèi),但與對側不相通,X線片一般僅顯示分叉區(qū)的牙周膜增寬,或骨質(zhì)密度有小范圍的降低。度:根分叉區(qū)的牙槽骨全部吸收,形成“貫通性”病變,探針能水平通過分
52、叉區(qū),但它仍被牙周袋軟組織覆蓋而未直接暴露于。下頜磨牙的度病變在X線片上可見完全的透影區(qū),但有時會因牙根靠近或外斜線的重疊而使病變不明顯。度:根間骨隔完全破壞,且牙齦退縮而使病變的根分叉區(qū)完全暴露于口腔。X線片所見與度病變相似?!靖植娌∽冎委熢瓌t】目標清除根分叉病變區(qū)牙根面上的牙石.菌斑.控制炎癥消除或改善因病變所造成的缺陷,形成一個有利于患者控制菌斑和長期保持療效的局部形態(tài).對早期病變促使其有一定程度的新附著.爭取一定程度的牙周組織再生 ?!狙乐苣撃[】 病因:1深牙周袋內(nèi)壁的化膿性炎癥向深部結締組織擴展而膿液不能向袋內(nèi)排出時2迂回曲折的復雜型神牙周袋,膿液不能順利引流3潔治或刮治時動作粗暴
53、,牙石碎片進入牙周袋4深牙周袋的刮治術不徹底,袋底的炎癥依然存在5牙周炎患牙受創(chuàng)或根管治療時底穿縱裂6機體抵抗力下降或有全身嚴重疾病 臨床表現(xiàn):一般為急性過程,可自行破潰和消退,若不積極治療和反復急性發(fā)作可稱為慢性牙周膿腫。 發(fā)病突然,在患牙的唇頰側和舌腭側形成橢圓形半球形的腫脹突起。牙齦紅腫光亮。早期炎癥浸潤廣泛,有明顯的波動性疼痛?;佳烙懈∑鸶校低此蓜用黠@。后期膿液局限,捫之有波動感,疼痛減輕。輕壓牙齦可有膿液自袋內(nèi)流出,或膿腫自行破潰消退?;颊咭话銦o明顯全身癥狀,可有局部淋巴結腫大,膿腫可發(fā)生單個牙齒也可多個,或此起彼伏。 治療:1止痛,防止感染擴散,或膿液引流。在初期膿腫尚未形成前,清除大塊牙石,沖洗牙周袋投藥2必要時全身給以抗生素或支持療法3明確是否保留患牙,若保留則行牙周基礎治療4對于患牙挺出疼痛著可酌情調(diào)合,使患牙盡早休息?!狙乐苣撃[與牙槽膿腫的鑒別】癥狀與體征牙周膿腫牙槽膿腫感染來源牙周袋牙髓病或根尖周病變牙周袋有一般無牙體情況一般無齲有齲齒或非齲疾病,或修復體牙髓活力有無膿腫部位局限于牙周袋壁,較近齦緣范圍較彌散,中心位于齦頰溝附近疼痛程度相對較輕較重牙松動度松動明顯,消腫后仍松動松動較輕,但可十分松動,治愈后牙齒恢復穩(wěn)定叩痛相對較輕很重X線相牙槽骨脊有破壞,可有骨下袋根尖周可有骨質(zhì)破壞,也可無病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電影長津湖觀后感心得
- 理財三級2025年真題
- 健康領域實踐指南核心要點
- 爆發(fā)性糖尿病病例分析
- 春天健康課小班
- 社區(qū)健康教育理論與模式
- 2025年鐵氧體粘結永磁磁粉項目提案報告
- 2025年非磁介質(zhì)復制品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北京市民政局所屬事業(yè)單位2025年第二批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及復審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文庫發(fā)布:稅務師課件app
- GB/T 7759-1996硫化橡膠、熱塑性橡膠常溫、高溫和低溫下壓縮永久變形測定
- 工程力學基礎(講義)
- 2011華圖名師模塊班-申論-(鐘君)講義DOC
- 老年人燙傷的預防與護理課件
- 體育課身體素質(zhì)練習教案
- 湖北省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設備期間核查規(guī)范DB42∕T 1544-2020
- 基礎會計教材電子版
- 患者隱私保護課件
- RFJ0132010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guī)范
- CA6140車床杠桿工藝設計說明書完全版
- T_CHES 17-2018 水井報廢與處理技術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