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免疫器官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免疫器官 - 免疫細胞成熟和工作的場所免疫細胞 - 擔負免疫功能的主體免疫分子 - 免疫細胞發(fā)揮功能的物質基礎 免疫器官:中樞免疫器官:有胸腺( Thymus), 骨髓( Bone Marrow) 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定居的場所 ,產生免疫應答的場所。有淋巴結( Lymph nodes) ,脾臟 (Spleen) ,黏膜免疫系統(tǒng)胸腺:T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胸腺細胞,胸腺基質細胞 骨髓:是免疫器官,也是造血器官,其內的造血干細胞是所有血細胞(包括免疫細胞)的共同祖先是B 細胞發(fā)育成熟的場所,是再次體液免疫應答的主要場所淋巴結的功能:T細胞及B細胞定居的場所 T
2、: 75% B : 25%免疫應答發(fā)生的場所 ;參與淋巴細胞再循環(huán)(HEV;過濾作用。脾臟的功能:免疫細胞定居的場所 T: 40% B : 60% ;免疫應答的場所(血源性抗原) ;合成生物活性物質; 濾過作用 ;貯存紅細胞 第三章 抗原抗原:是一類能被 T、B 淋巴細胞識別并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并能與相應的特異性免疫應答產物(抗體和致敏淋巴細胞;在體內外發(fā)生 特異性結合的物質??乖奶匦裕好庖咴?(immunogenicity) : 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的能力??乖?(antigenicity)( 免疫反應性 ):抗原能夠與其所誘生的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特異性結合的能力。完全抗原
3、 : 同時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質。半抗原 (hapten) :僅具有抗原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載體 (carrier) :與半抗原結合而賦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質。半抗原 +載體( 蛋白質 ) 完全抗原外來抗原進入體內可能產生四種不同的結果:1 無應答 :抗原濃度太低或者宿主已經處于耐受狀態(tài)2 抗原特異性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正性應答; : 宿主此后的一段時間里對該抗原處于免疫狀態(tài)。3 超敏反應: 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伴有較強的炎癥反應或損傷4 誘導免疫耐受(負性應答; : 宿主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對該抗原處于無反應狀態(tài) 決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條件:1、 抗原的異物性:機體非自身物質的特性胚胎期未與淋巴細
4、胞接觸過的物質 異種抗原,同種異型抗原,自身抗原。2、 理化狀態(tài):(1)分子大小: 分子量:(一般在10kDa以上);(2 )化學組成與結構:蛋白質多糖核酸、類脂;(3)物理性狀:細胞性(顆粒性)可溶性(分子狀態(tài))。3、 與宿主相關的因素:機體的遺傳因素;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抗原進入機體的途徑、數量(劑量)(注射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腹腔注射 靜脈注射) ??乖瓫Q定簇:決定抗原特異性的基本結構或化學基團。又稱表位(epitope)。是抗原與TCR/BCF及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基本單位??乖Y合價:一個抗原分子上能與相應抗體分子結合的表位數目。表位分類: . 構象表位與線性表位1構象表位: 序列上
5、不連續(xù)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間構象形成的決定簇。能被B細胞或抗體識別。即“ B細胞表位”。2線性表位:一段序列上相連續(xù)的氨基酸片段所形成的決定簇。又稱線性決定簇。位于分子表面或分子內部, 主要被T細胞識別;有些也能被B細胞識別。即“ T細胞表位”??乖姆N類:(1)根據產生抗體是否需要 Th 細胞輔助分類:胸腺依賴性抗原:由 B細胞表位和T細胞表位組成,絕大多數抗原屬此類。胸腺非依賴性抗原:由多個重復 B細胞表位組成,可分為 TI-1Ag和TI-2Ag。超抗原(Sag):少數分子可使大量 T細胞活化的高效能抗原稱為超抗原。SAg與T細胞結合的特點:無須抗原加工與遞呈;形成TCR VB -超抗原-M
6、HC-D類分子復合物;無 MHC限制性。SAg的生物學意義:毒性作用及誘導炎癥反應;自身免疫??;免疫抑制。(2)根據抗原與機體親緣關系分類 :1異嗜性抗原;2異種抗原;3同種異型抗原:如 ABC血型抗原;4自身抗原;5異嗜性抗原:一類與種屬無關,存在于人、動物及微生物 之間的共同抗原,又稱抗原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抗體:指 B 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成為漿細胞,產生的能與相應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Ig ):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類似的球蛋白??贵w一定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體。 基本結構:由兩條相同的重鏈和兩條相同的輕鏈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的
7、四肽鏈分子。重鏈(heavy chain, H 鏈) 約440氨基酸;根據重鏈恒定區(qū)抗原特異性不同,可將重鏈分為 5種:y、$、。其相 應 Ig 為 IgG、 IgM、 IgA 、 IgD、 IgE. 。輕鏈(light chain, L 鏈) 約220個氨基酸;根據輕鏈恒定區(qū)抗原特異性不同,分為k和入兩種??勺儏^(qū)和恒定區(qū):1. 可變區(qū)(variable region , V區(qū)):位于lg分子N端,占輕鏈1/2和重鏈1/4或1/5 ;不同抗體其IgV區(qū)氨基酸組成和排列有較大 差異,并決定抗體與抗原結合的特異性;超變區(qū)(hypervariable region, HVR ):在VL和VH中,某些
8、特定位置的氨基酸殘基的排列順序高度可變,此為HVR輕、重鏈各有3 個 HVR?;パa決定區(qū)( complementarily-determining region, CDR ):超變區(qū)乃抗體與抗原(表位)特異性結合的位置,此為CDR。骨架區(qū)(framework region, FR ): V區(qū)中非HVF部位的氨基酸組成和排列相對保守,此為FF。VH和VL各有4個FF。2. 恒定區(qū)(constant region,C 區(qū)):位于lg分子的C端,占輕鏈1/2和重鏈3/4 (IgA、IgD)或4/5 (IgM、IgE)。在同一種屬中,同一類重鏈和同一類輕鏈 C區(qū)氨基酸的組成或排列比較恒定。介導lg多種
9、生物學功能。鉸鏈區(qū) 位于CH1和CH2之間可轉動的區(qū),含豐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彎曲,有利于lg V區(qū)與抗原互補性結合;有利于暴露補體結合位點;對蛋白酶敏感。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區(qū):Ig 的多肽鏈分子可折疊成若干個由鏈內二硫鍵連接的球形結構。每個球形結構約由110個氨基酸組成,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故稱為功能區(qū)( domain)。VH和VL: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部位;CL和CH1:某些同種異型(allotype )遺傳標記;IgG的CH2 IgM的CH3補體C1q結合點,激活補體經典途徑;IgG的CH3結合單核/巨噬細胞表面FcR,不同生物學效應。二、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同種型( isotype ) : 指
10、同一種屬所有個體的 Ig 分子共有的抗原特異性標志,位于 IgC 區(qū)。同種異型( allotype ) : 指同一種屬不同個體間 Ig 分子所具有的不同的抗原特異性標志。獨特型(idiotype ):指同一個體不同 B細胞克隆產生的lg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異性標志,獨特型由若干個抗原決定簇組成,又稱為獨 特位(idiotope ),主要存在于 V區(qū)。V區(qū)的功能:特異性結合抗原;抗體結合相應抗原分子,中和作用,發(fā)揮免疫效應;BCR寺異性識別并結合抗原分子,介導體液免疫應答。C區(qū)的功能:(1) 激活補體 : IgM 、 IgG1-3 激活補體經典途徑; 凝聚的 IgA 或 IgG4 激活補體旁路途徑
11、。(2) 與細胞表面FcR結合:1 )調理作用(opsonization) ; IgFc段與吞噬細胞表面 FcR結合 促吞噬;2 )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 細胞毒作用( ADCC) 3) 介導 I 型超敏反應;(3) 穿過胎盤和粘膜: IgG 通過胎盤; sIgA 穿過粘膜五類 Ig 的寺性和功能IgG的特性和功能:1) 血清中的主要抗體成分( 75-80%);半衰期長( 20-23 天);2) 分 4 個亞類: IgG1 、 IgG2、 IgG3、 IgG43) 出生后 3 個月開始合成, 3-5 歲接近成人水平;4) 多數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體均屬 IgG 類5) 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 Ig
12、 ,發(fā)揮自然被動免疫功能;6) 具有活化補體經典途徑的能力( IgG3IgG1IgG2);具有調理作用、ADCC乍用等;參與H型、山型超敏反應,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抗體也屬IgGIgM的特性和功能:為五聚體,分子量最大,稱為巨球蛋白( macroglobulin );個體發(fā)育中最先出現(xiàn)的lg,胚胎晚期即能產生,臍帶血IgM增高提示宮內感染(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感染等);抗原初次刺激機體時,是體內最先產生的lg ;血清IgM升高說明有近期感染;有強大激活補體能力和調理作用,在機體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天然血型抗體是 IgM;未成熟 B 細胞僅表達 mIgM。IgA 的特性和功能:分為單體的血
13、清型和二聚體的分泌型 IgA ;分泌型 IgA 主要由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產生,存在于唾液、淚液、乳汁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分泌液中和黏膜表面,是機體 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重要因素。初乳中的 sIgA 可對嬰幼兒發(fā)揮自然被動免疫作用調理吞噬、中和毒素IgD 的特性和功能血清中含量低,其生物學作用尚不清楚mlgD可作為B細胞分化成熟標記,成熟 B細胞同時表達 mlgM和mlgDIgE 的特性和功能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 lg;屬嗜細胞抗體,可與肥大細胞、嗜堿粒細胞表面Fce R結合,介導I型超敏反應。第五章 補體系統(tǒng)一、概念補體系統(tǒng):由 30 余種廣泛存在于血清 、 組織液和細胞膜表面蛋白質組成的、
14、具有精密調控機制的蛋白質反應系統(tǒng),其活化過程表現(xiàn)為一 系列絲氨酸蛋白酶的級聯(lián)酶解反應。補體系統(tǒng)的組成 :1. 補體的固有成分:經典途徑的C1q、C1r、C1s、C4 C2;旁路途徑的B因子、D因子;三條途徑的共同終末途徑C3 C5C92 調節(jié)蛋白:備解素(P因子)、C1抑制物、I因子、H因子、C4結合蛋白等。3 .補體受體:CR1CR5 C3aR C2aR、C4aR等。補體的命名:C1C9; B因子,C3(C3a、C3b); iC3b、C4b2a ; C1抑制因子。補體的生物合成及理化性質:主要由肝細胞、巨噬細胞產生;感染時大量升高;均對熱敏感,56C 30分鐘可滅活;二、補體系統(tǒng)的激活經典激
15、活途徑:1.參與成分:C1、C4 C2和C3 ;2. 激活物 : 與抗原結合的 IgG、 IgM 分子MBL途徑:參與成分:MBL、MASP C4 C2和C3 ;MBL (甘露聚糖結合的凝集素 ),MASP (MBL相關的絲氨酸蛋白酶).旁路途徑:不經C1、C4 C2,由C3 B因子、D因子、P因子參與的補體激活過程?!凹せ钗铩敝饕羌毦嗵牵▋榷舅兀┖推渌嗵牵约澳鄣?IgA 和 IgG4 等。旁路途徑的特點 : 識別自己與非己;補體效應的重要放大機制;參與早期非特異抗感染。補體三種激活途徑過程及比較(書 p83-85 )第六章 細胞因子細胞因子( ,CK): 是由多種細胞,特別是活化
16、的免疫細胞分泌的、介導細胞與細胞之間相互作用、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的小分子多肽物 質的統(tǒng)稱。來源:廣泛。主要由免疫細胞,尤其是激活的淋巴細胞和單核 - 巨噬細胞產生。按其主要生物學功能分類: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 IL);干擾素(interferon, IFN);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生長因子( growth factor, GF );趨化因子( chemokine)。細胞因子的主要特點:細胞因子的網絡性:一種CK由多種細胞產生,一種細胞可產生多種CK一
17、種CK可作用于多種細胞,產生多種生物學效應(多效性) ;多種CK(具有受體的共用亞單位)可作用同一種細胞,產生相同或相似 的生物學效應(重疊性) ;不同CK作用于同一種細胞,表現(xiàn)為相互協(xié)同或相互拮抗效應;某些CK可誘導或抑制其他 CK產生。細胞因子的同源性與多源性 細胞因子發(fā)揮作用的三種方式:自分泌; 旁分泌 ; 內分泌 。1. 白細胞介素:由單核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所分泌;介導并調節(jié)固有免疫、適應性免疫,在炎癥反應中起作用.IL-1 :低濃度起免疫調節(jié)作用,高濃度時以內分泌方式作用于全身,引起發(fā)熱IL-2 :泛生長因子IL-3 :集落刺激因子活性IL-4 :B 細胞生長因子IL-7 :促進前
18、B 細胞增殖IL-12 : NK細胞刺激因子2. 干擾素( interferon, IFN ):因具有干擾病毒復制的作用而得名。分類:分為 IFN- a、 IFN- B、IFN- y三類。I型IFN : IFN- a、IFN- B,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成纖維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產生。II型IFN: IFN- 丫,主要由活化 T細胞、NK細胞產生。3. 腫瘤壞死因子(TNF :因在體內外均可直接殺傷腫瘤細胞而得名TNF- :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TNF- :主要由淋巴細胞產生,又稱淋巴毒素。4. 集落刺激因子 (CSF): 是一組在體內外均可選擇性刺激造血干細胞增殖、 分化并形成某一譜系細胞集
19、落的細胞因子。 包括: M-CSF、 G-CSF、GM-CSF SCF EPO等。5. 生長因子(GF):是一類可介導不同類型細胞生長和分化的細胞因子。如TGF-、NGF EGF PDGF VEGF等。6. 趨化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 :是一類對不同靶細胞具有趨化效應的細胞因子家族。分類 : CXC 亞家族:如 IL-8 ,對中性粒細胞有強大趨化和激活作用;C-C 亞家族:如MCP-1,可趨化單核細胞;C 亞家族: 以淋巴細胞趨化蛋白為代表,對淋巴細胞有趨化作用。 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抗細菌作用;抗病毒作用;介導和調節(jié)免疫應答;刺激造血。第七章 白細胞分化抗原一、 參與免疫細胞識別與信號轉導
20、的CD分子(一)參與T細胞識別抗原的CD分子1. CD3 ; 2. CD4 和 CD8(二)參與B細胞識別抗原的CD分子3. CD79a/CD79b ; 4. CD19/CD21/CD81 復合物二、參與T細胞識別與活化的 CD分子1. CD3* CD3 由 、5 種多肽鏈組成;* CD3與TCR形成TCR-CD3復合體;* CD3分子可穩(wěn)定TCR結構,并傳導活化信號至細胞內;* 是成熟 T 細胞特征性的表面標志;2. CD4和 CD8TCR識別抗原的共受體,分別結合 MHC-II和MHC-1類分子 鑒定T細胞亞群的表面標志CD4分子是HIV的受體,與HIV感染有關79a(Ig )/CD79b
21、(Ig )與BCR結合成復合物,Ig /Ig相當于TCR-CD3復合體中的CD3分子,參與抗原識別信號的傳遞 屬 B 細胞特異性表面標志。4. CD19 /CD21/CD81 復合物CD19與CD21 CD81結合成復合物,參與促進 B細胞激活;降低 B細胞免疫應答的閾值。CD19 /CD21是B細胞的重要標志之一。三、 參與提供免疫細胞活化共刺激信號的CD分子1. CD28/B7CD28/B7介導的共刺激作用:T細胞活化CD152 / B7介導的負調節(jié)作用:CD152 (CTLA-4)抑制活化T細胞擴增,反映了精細的免疫調節(jié)。與 CD154(CD40L)CD40與 CD40L結合,是B細胞活
22、化所必需的協(xié)同刺激分子刺激B細胞分泌IL-4,IL-4誘導B細胞表達CD80/CD86;CD40直接誘導B7-1/B7-2表達,參與B細胞激活四、參與免疫效應的 CD分子1. 構成IgFc段受體CD分子CD64-Fcy RI、CD32-Fcy R n CD16-Fc y RMCD89-Fca R、Fc e RI、CD23-FC e R H調節(jié) T,B 細胞生長與分化調節(jié) Ig 重鏈的同種型轉換 參與細胞間黏附作用參與提呈抗原產生可溶性 Ig 結合因子介導抗體的調理吞噬作用2. 細胞凋亡相關的 CD分子:CD95(Fas)與CD178(FasL)結合,介導細胞凋亡.第八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
23、MHC人類MHC位于人第六號染色體短臂,有239個基因座(locus),按其產物的結構、分布與功能分為三個區(qū)。人類MHC勺遺傳特點:(1) 單元型遺傳:HLA單元型作為一個單位遺傳給下一代單元型;連鎖在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組合。( 2)共顯性遺傳:兩條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共顯性表達,都能編碼相應的分子;( 3)高度多態(tài)性; 。指一隨機婚配的人群中,在一特定基因座位上以穩(wěn)定頻率出現(xiàn)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基因產物;復等位基因;共顯性表達( 4)連鎖不平衡:指在某一群體中,不同座位上某兩個基因出現(xiàn)在同一條單元型上的頻率與期望值之間有顯著差異的現(xiàn)象MHC分子:一、MHC-I類分子:MHQ類分子遞呈內源
24、性抗原;供CD8+T細胞識別。1 分子結構(1) 肽結合區(qū)肽結合區(qū)a 1和a 2組成的抗原肽結合槽螺旋和B片層組成的槽狀結構兩端封閉 , 容納 8-11aa 的抗原肽多態(tài)性區(qū)(2) Ig 樣區(qū)免疫球蛋白樣區(qū)a 3和B 2m組成維持I類分子構型a 3參與和T細胞CD8分子結合(3) 跨膜區(qū)跨膜區(qū)疏水氨基酸排列成a螺旋跨越脂質雙分子層,錨定 MHCI- 類分子(4) 胞內區(qū)二、MHC-II類分子:MHQ類分子遞呈外源性抗原;供CD4+T細胞識別。1. 分子結構:(1) 肽結合區(qū)肽結合區(qū):a 1 、B 1 組成 , 抗原肽結合槽螺旋和B片層組成的槽狀結構兩端開放 , 容納 10-30aa 的抗原肽多
25、態(tài)性區(qū)(2) Ig 樣區(qū)免疫球蛋白樣區(qū):a 2、B 2 組成維持H類分子構型B 2參與和T細胞CD4分子結合(3) 跨膜區(qū)跨膜區(qū):錨定 MHC-II 類分子( 4)胞內區(qū):參與跨膜信號傳遞MHC分子與抗原肽的相互作用:1 抗原肽和MH(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礎:*錨著位:與MHC分子結合成復合物的抗原肽往往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專司和MHC分子肽結合槽相結合的位點,稱為錨著位。* 錨著殘基:該位置的氨基酸殘基稱為錨著殘基??乖呐cMHC分子相互作用及其意義:(1)抗原肽借助錨著殘基與 MHC分子抗原結合槽結合;(2 )不同MHC等位基因產物,其抗原結合槽結構存在差異,從而決定其選擇性結合不同的抗原肽
26、;(3 )能夠與同一型 MHC分子結合的抗原肽,其錨著位和錨著殘基往往相同或相似??乖暮蚆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點:1 )專一性:特定的 MHC分子憑借所需要的錨著殘基選擇性結合抗原肽,使二者的結合具有一定程度的專一性。2)包容性:一類 MH(分子可識別并結合含有共同基序的一群抗原肽。3) 決定個體對抗原應答強度的差異性:不同MH(提呈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表位;同一MHC與不同抗原肽結合親合力不同。MHC勺功能:一、參與抗原加工和提呈MHC 分子的抗原結合凹槽選擇性結合抗原肽 t形成MHO子-抗原肽復合物-以MHC艮制性的方式供T細胞識別t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MHC與醫(yī)學的關系:(一) MHC與
27、疾病的相關性:攜帶某一 MHC型別的個體對特定疾病表現(xiàn)為易感性或抗性的現(xiàn)象。(例如:攜帶MHC-B27者易患強直性脊柱炎)(二)MHC抗原表達異常與疾?。? 多種腫瘤細胞 MHC-I 類抗原表達減少或缺失;* 自身免疫病的靶細胞異常表達 MHC-II 類抗原。(三) MHC與器官移植:供、受者間組織相容性主要取決于MHC型別相合程度。(四)MHC的其他臨床意義:MHC與輸血(五)MHC與法醫(yī):MH(型別分析應用于個體識別和親子鑒定。第九章 淋巴細胞免疫細胞:所有參與免疫應答或與免疫應答有關的細胞及其前體,包括造血干細胞、APC淋巴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和紅細胞。淋巴細胞(lymphocyte:
28、是構成免疫系統(tǒng)的主要細胞,如 T細胞、B細胞和NK細胞等。一、T細胞的表面標志:TCR-CD3復合物;CD4和CD8分子;共刺激分子(CD28/CTLA-4、CD40L);細胞因子受體(IL-2R ) ; MHC抗原1、CD4+T細胞:Th0, Th1,Th2( 1) Th1 細胞:a分泌IFN-y、TNF-B、IL-2等;b介導細胞免疫應答;c對Th2細胞的分化、發(fā)育與功能具有抑制作用。d參與抗腫瘤、抗病毒感染、移植排斥反應、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等。(2)Th2 細胞:a分泌IL-4、IL-10等;b主要介導體液免疫應答;c對Th1細胞的分化、發(fā)育和功能具有抑制作用;d主要參與I型超敏反應、
29、器官非特異性自身免疫病。2、CD8+殺傷性T纟田胞(CTL or Tc ): 特異性介導靶細胞裂解或凋亡的機制為:釋放穿孔素,致靶細胞裂解、死亡;釋放顆粒酶,借助穿孔素的孔道進入靶細胞,靶細胞凋亡; 高表達FasL,通過Fas/FasL途徑導致細胞凋亡。CD4+T與 CD8+T細胞的比較:CD4+T細胞 CD8+T 細胞表型 CD3+CD4+CD8- CD3+CD8+CD4-識別抗原肽 13 18AA 8 10AAMHC限制性 MHC-II 類分子 MHC-I類分子Th+-Tc+B細胞的發(fā)育:B細胞在骨髓發(fā)育成熟 進入外周淋巴組織遇到抗原在生發(fā)中心增殖、突變、選擇抗體親和力成熟,lg類型轉化,
30、產生記憶 B 和漿細胞 產生抗體,介導體液免疫。B細胞的表面標志:B 細胞表面受體BCR-Ig a /Ig B 復合物CKR : IL-1R 、IL-2R 、 IL-4R 、 IL-5R 等CR : CR1 和 CR2FcR:FcgRII 、FcaR、 FcmR、FceRB細胞表面抗原MHCI/IICD 分子:共受體: CD19、CD21、CD81; 協(xié)同刺激分子: CD40、B7-1/2B 細胞亞群及功能:B-1 細胞:分布 : 腹腔、胸腔和腸粘膜固有層中表面標志 : CD5+ 、 CD1 1 +、mIgM+、 CD23-抗原識別譜 : 窄(主要為 TI 抗原、自身抗原)應答特點:BCR直接
31、結合多糖抗原,發(fā)生交聯(lián)而被激活;產生以IgM為主的低親和力抗體;無抗體類別轉換;無免疫記憶;無再次應答。B-1 細胞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參與體液免疫應答:BC+Ag在Th輔助下 活化增殖分化漿細胞 產生高親和力抗體-抗原提呈:BC用BCF攝取Ag 處理肽+MHCII 提呈抗原給CD4T細胞,提供協(xié)同信號。-免疫調節(jié): 活化BC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參與免疫調節(jié)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NK)源于骨髓淋巴樣祖細胞,分布在肝、脾、淋巴結和外周血。屬淋巴細胞;無特異性TCR或 BCR無須致敏即直接殺傷靶細胞。表面標記: CD3-、 CD56+、 CD57 + 、 CD16+表面受
32、體:(1)殺傷細胞活化受體(KAR):結合靶細胞表面糖類配體,促使NK發(fā)揮殺傷作用。(2)殺傷細胞抑制受體(KIR):識別自身細胞表面 MHC-I 類分子,產生抑制信號。主要生物學功能:抗感染與抗腫瘤;免疫調節(jié)NK殺傷靶細胞的機制: 釋放穿孔素和顆粒酶一一靶細胞溶解;通過Fas/ FasL途徑 一一靶細胞凋亡;釋放細胞毒性物質(TNF等);ADCC第十章 抗原遞呈細胞及抗原遞呈抗原遞呈細胞(APC):能攝取、加工處理抗原,并將抗原遞呈給T淋巴細胞的一類免疫細胞,在機體免疫應答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也稱輔佐細胞??乖f呈:抗原提呈細胞將抗原加工處理、降解為抗原肽片段并與胞內MHC分子結合,以抗原肽/M
33、HC分子復合物的形式表達于 APC表面,供T細胞識別,同時,APC表達的共刺激分子與 T細胞表面相應配體結合,進而激活抗原特異性 T細胞,產生免疫應答的過程。內源性抗原: 1、指細胞內產生的蛋白質抗原:細胞產生的自身固有蛋白質;胞內寄生病毒或其它病原體產生的蛋白質;細胞惡性轉化后 產生的突變蛋白,即腫瘤抗原。2、有核細胞內加工,由 MHQ分子遞呈。外源性抗原: 1、指由細胞外進入細胞的蛋白質抗原:細胞攝入的各種病原體;在吞噬體中生長的病原體;攝入的自身蛋白2、抗原遞呈細胞內加工,由MHCI分子遞呈樹突狀細胞( DC:組織中未成熟 DC:淋巴組織中成熟 DC:- 有效攝取抗原-抗原攝取能力下降-
34、強的加工、處理抗原能力(能合成MHC II類分子-高表達MHC分子及共刺激分子-低表達共刺激分子-有效提呈抗原、激活初始 T細胞活化-提呈抗原、刺激初始 T細胞活化能力弱DC的生物學功能:抗原提呈;免疫調節(jié)。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生物學特征 (MPS):1. 表面標志:MHC-I/II類抗原、粘附分子(LFA-1,ICAM-1)、共刺激分子(B7,CD40)、FcR、補體受體(CR1/3/4)、LPS受體(CD14)、CKR等2. 分泌功能: - 產生溶酶體酶、髓過氧化物酶、活性氧等; - 分泌細胞因子、補體、凝血因子等; - 產生前列腺素、白三烯、ACTH、內啡肽等。MPS勺主要生物學功能:1、
35、吞噬作用:吞噬顆??乖⑹荏w(FcR和C3bR)介導的內吞、吞飲;2、殺傷:氧依賴和非依賴機制殺傷和消化病原體;3、參與免疫應答: - 加工和遞呈抗原,提供第二活化信號; - 參與 Th1 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的效應階段。4、參與免疫調節(jié) : - 正調:產生 IL-1/12 ,TNF-a; - 負調:前列腺素、 TGF-b??乖幚恚篈PC細胞將胞漿內自身產生或攝入胞內的抗原消化降解成一定大小的抗原肽片段,以適合與胞內MH(分子結合。遞呈抗原的來源:*外源性抗原:來源于 APC外的抗原,通過溶酶體途徑由MHCII類分子遞呈給 CD4T細胞。*內源性抗原:細胞內合成的抗原,通過胞質溶膠途徑由MHC
36、I類分子遞呈給CD8T細胞。內源性抗原遞呈途徑( MHC-I 類分子途徑):內源性抗原被胞質溶膠中蛋白酶體降解為小分子抗原肽后,與MHC-I 類分子結合,形成抗原肽/ MHC-I類分子復合物,供 CD8+T細胞識別的過程。如病毒抗原、腫瘤抗原,組織抗原等主要經此途徑遞呈。內源性抗原遞呈途徑:內源性抗原(如病毒抗原、腫瘤抗原 )胞質J被蛋白酶體酶解抗原肽(含 8-13 個 AA)J經TAP轉運至內質網形成抗原肽 /MHC-I 類分子復合物J 轉運至APC表面遞呈給CD8+T細胞識別外源性抗原遞呈途徑(MHC-II類分子途徑):外源性抗原被 APC攝取、加工、處理為抗原肽,與 MHC-II類分子形
37、成抗原肽/MHC-II類分子 復合物,表達于 APC表面,供CD4+T細胞識別的過程。外源性抗原遞呈途徑:課件有示意圖(自己抄) 。第十一章 T 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免疫應答 :機體接受抗原刺激后發(fā)生復雜反應的全過程。過程:1抗原識別階段;指APC對抗原的攝取、加工、提呈;T、B細胞對特異性識別抗原。2、 活化、增殖分化階段:T、B淋巴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或漿細胞,并分泌免疫效應分子。3、 效應階段:效應細胞(效應 T)和效應分子(抗體)共同發(fā)揮效應,產生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一、T細胞特異性識別抗原向 T 細胞提呈抗原:內源性抗原提呈的 MHC I 類分子途徑;提呈外源
38、性抗原的 MHC II 類分子途徑。2. APC與 T細胞相互作用的過程(在淋巴結深皮質區(qū)相遇):* T細胞與APC的非特異性結合;* TCR特異性識別APC所提呈的抗原肽;* T細胞與APC表面共受體的結合。二、T細胞活化和增殖、分化1. 共同機制:* TCR的雙識別:TCR識別特異性肽及與肽結合的 MHO子* T細胞活化的雙信號:TCR-pMHC第一信號(CD4/CD8共受體參與);APC/T細胞間共刺激分子結合-第二信號* T細胞充分活化和增殖依賴細胞因子參與2. CD4+T 細胞的活化、增殖、分化:(1) 活化信號1 (抗原識別信號):雙識別:TCR-肽/MHCII ; *共受體:CD
39、4-MHCII; * CD3向胞內傳遞信號信號(2)活化信號2(共刺激信號):*如B7-CD28等黏附分子結合(3)細胞因子(如IL-2等):*是T細胞充分活化和增殖的重要條件CD4+T細胞的增殖、分化(課件)自己抄3. CD8+T 細胞的活化、增殖、分化:Th 細胞非依賴性(直接活化)由病毒感染的APC直接激活CD8T細胞,無需Th細胞輔助。Th 細胞依賴性(間接活化)* APC表面同時表達抗原肽/MHCI類分子復合物和抗原肽/MHCII類分子復合物,向 CD4和 CD8T細胞提呈抗原;* CD4+T細胞和CD8+T細胞須識別同一 APC所提呈的特異性抗原;* CD4+T細胞提供IL-2或刺
40、激APC表達共刺激分子,輔助 CD8+T細胞活化、增殖分化為細胞毒性 T細胞。三、T細胞應答的效應:效應T細胞的生物學特征:* 合成和分泌多種效應分子(細胞因子、細胞毒素)* 表達多種膜分子:-CD40L -提供B細胞活化第二信號FasL -殺傷靶細胞;-CTLA-4 -抑制T細胞過度活化;-高表達CD2和LFA-1 -增強T細胞與靶細胞的親和力;-CD45RA轉變?yōu)镃D45R效應細胞對抗原刺激更敏感。T 細胞活化后產生的免疫效應:(一)CD8+CTL介導的細胞毒效應:特異性識別與結合階段- 效 - 靶細胞通過黏附分子非特異性結合-(CTL)TCR-肽/MHCI(靶細胞)特異結合CTL極化:TCR及共受體向效-靶接觸部位聚集 細胞骨架、亞細胞結構重新排列和分布。致死性打擊階段:- 穿孔素 / 顆粒酶途徑:穿孔素 (perforin) -靶細胞壞死;顆粒酶 (granzyme) -靶細胞凋亡- FasL/Fas 和 TNF/TNFRI 途徑 -靶細胞凋亡。( 二) CD4+Th1 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效應:* Th1 細胞對巨噬細胞的作用:釋放多種細胞因子-激活 M: IFN- y- 誘生、募集 M: IL-3、GM-CSF TN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銷售保密協(xié)議
- 2025-2030中國自動行尾包裝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 2025-2030中國臀部夾板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臘醬魚干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需求分析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背包尿布袋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美白化妝品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綜合保稅區(qū)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紅酒包裝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管樂器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顯示電源管理IC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yè)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古代文物測試題及答案
- 燃氣經營企業(yè)重大隱患判定標準培訓課件
- 2023年度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4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智能輔具在康復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選擇題答題技巧(含練習題及答案)
- 深基坑開挖及支護施工方案
- 2025屆江蘇省南通市、宿遷、連云港、泰州、揚州、徐州、淮安蘇北七市高三第二次調研英語試卷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qū)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安全教育車間級
- 2025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考試測試試卷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