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設計污水水量由設計資料知,該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為:查GB500142006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知其總變化系數(shù)KZ=1.489 從而可計算得: 最大設計流量為 (1-1)式中 城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 總變化系數(shù); 最大設計流量,。 二、格柵的設計格柵設在處理構(gòu)筑物之前,用于攔截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保證后續(xù)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由于污水的最大設計流量僅為0.345m3/s,格柵的負荷較小。故本設計中采用矩形斷面并設置中格柵一道,采用機械清渣。中格柵設置在污水泵站前,格柵的設計流量為0.345m3/s。2.1設計參數(shù):1、格柵柵條間隙寬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粗格柵:機械清除時宜為1025m
2、m;人工清除時宜為2540mm。特殊情況下,最大間隙可為100mm。 2)細格柵:宜為310mm。 3)水泵前,應根據(jù)水泵要求確定。 2、 污水過柵流速宜采用0.61.0ms。除轉(zhuǎn)鼓式格柵除污機外,機械清除格柵的安裝角度宜為6090。人工清除格柵的安裝角度宜為3060。 3、當格柵間隙為1625mm時,柵渣量取0.100.05m3/103m3污水;當格柵間隙為3050mm時,柵渣量取0.030.01 m3/103m3污水。4、格柵間設置的工作平臺標高應高出格柵前最高設計水位0.5m,并應有安全和沖洗設施。 5、工作平臺正面過道寬度,采用機械清除時不應小于1.5m,采用人工清除時不應小于1.2m
3、。 格柵工作平臺兩側(cè)邊道寬度宜采用0.71.0m。 6、格柵間應設置通風設施或進行臭氣收集處理,并設置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測和報警裝置。2.2格柵的設計計算1、進水渠道寬度計算根據(jù)最優(yōu)水力斷面公式計算設計中取污水過柵流速=0.8m/s 則 柵前水深:2、格柵的間隙數(shù) (2-1)式中 n格柵柵條間隙數(shù),個;Q設計流量,m3/s;格柵傾角,60;N 設計的格柵組數(shù),組;b格柵柵條間隙數(shù),m。 設計中取 =0.02 個3、格柵柵槽寬 (2-2)式中 格柵柵槽寬度,; 每根格柵條寬度,。 設計中取=0.0154、 進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計算 (2-3)式中 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 漸寬處角度,。 設計中
4、取 =5、進水渠道漸窄部分的長度計算6、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 (2-4)式中 水頭損失,; 格柵條的阻力系數(shù),查表知 =2.42; 格柵受污物堵塞時的水頭損失增大系數(shù),一般取 =3。則 7、柵后槽總高度設柵前渠道超高則柵后槽總高度: 8、柵槽總長度9、每日柵渣量 (2-5)式中 W每日柵渣量,m3/d; W1每日每1000m3污水的柵渣量,m3/103m3污水。設計中取 =0.05污水故應采用機械清渣。三 沉砂池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砂池一般設于泵站倒虹管前,以便減輕無機顆粒對水泵、管道的磨損,也可設于初次沉淀池前,以減輕沉淀池負荷及改善污泥處理構(gòu)筑物的處理條件。目前應用較多的
5、有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多爾沉砂池和旋流沉砂池等。平流沉砂池具有截留無機顆粒效果較好,工作穩(wěn)定,構(gòu)造簡單,排沉砂方便等優(yōu)點,但其沉砂中約夾雜有15%的有機物使沉砂池的后續(xù)處理增加難度,故常需配洗砂機,排砂經(jīng)清洗之后,有機物含量低于10%,稱為清洗砂,再外運。 曝氣沉砂池克服了平流沉砂池的缺點,其池內(nèi)水流因曝氣池單側(cè)曝氣而作旋流運動,無機顆粒之間的互相碰撞與摩擦機會增加,把表面附著的有機物磨去,此外,由于旋流產(chǎn)生的離心力,把相對密度較大的無機顆粒甩向外層并下沉,相對密度較輕的有機物旋至水流的中心部位隨水帶走,可使沉砂的有機物含量低于10%,同時,曝氣沉砂池還有受流量變化的影響較小,對污水有預曝
6、氣作用。本設計采用曝氣沉砂池。本設計中選擇一組曝氣沉砂池,N=1組。每組沉砂池的設計流量為0.345。3.1設計參數(shù)1、水平流速宜為0.1ms。2、最高時流量的停留時間應大于2min。3、有效水深宜為2.03.0m,寬深比宜為11.5。4、處理每立方米污水的曝氣量宜為0.10.2m3空氣。5、進水方向應與池中旋流方向一致,出水方向應與進水方向垂直,并宜設置擋板。6、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立方米污水0.03L計算;合流制污水的沉砂量應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 7、 砂斗容積不應大于2d的沉砂量,采用重力排砂時,砂斗斗壁與水平面的傾角不應小于55。 8、池底坡度一般取為0.10.5。9、沉砂池除砂宜采用機
7、械方法,并經(jīng)砂水分離后貯存或外運。采用人工排砂時,排砂管直徑不應小于200mm。排砂管應考慮防堵塞措施。3.2池體設計計算 池的總有效容積V (3-1)式中 V總有效容積(m3);t最大流量時的停留時間(min,取為2)則: 池斷面積設污水在池中的水平流速v為 0.08m/s,則水流斷面面積為: 池寬度 設有效深度 2m,則沉砂池總寬度 B 為: 又僅設一座沉砂池,則每座沉砂池的池寬b=B=2.16m寬深比,符合要求(11.5 之間)。 池長 長寬比符合要求。由以上計算得:共一組曝氣池,寬2.16m,水深2m,池長9.58m。四、沉淀池4.1沉淀池初沉池的處理對象是懸浮物質(zhì)(英文縮寫SS,約可
8、去除40%55%以上)。同時可去除部分BOD5(約占總BOD5的20%30%,主要為懸浮性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gòu)筑物的運行條件并降低其BOD5負荷。沉淀池按池內(nèi)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為平流式沉淀池,輻流式沉淀和豎流式沉淀池。這四種沉淀池的工藝優(yōu)缺點如表3-2所示表3-2 沉淀池的工藝優(yōu)缺點名稱工藝優(yōu)點工藝缺點平流沉淀池結(jié)構(gòu)簡單 沉淀效果好 動力消耗低不宜做二沉池/占地面積較大普通輻流沉淀池沉淀效果好結(jié)構(gòu)復雜/易沖擊池底污泥,容積利用系數(shù)小向心輻流沉淀池沉淀效果好/負荷較高結(jié)構(gòu)復雜/布水不均勻豎流沉淀池沉淀效果好布水不均勻/池徑小,池數(shù)多綜上考慮采用本設計采用輻流式沉淀池,而輻流式沉淀池一般采
9、用對稱布置,有圓形和正方形。主要由進水管、出水管、沉淀區(qū)、污泥區(qū)及排泥裝置組成。按進出水的形式可分為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周邊進水中心出水和周邊進水周邊出水三種類型,其中,中心進水周邊出水輻流式沉淀池應用最廣。周邊進水可以降低進水時的流速,避免進水沖擊池底沉泥,提高池的容積利用系數(shù)。本設計中采用機械吸泥的向心式圓形輻流沉淀池,進水采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4.2設計原則設計參數(shù)1、沉淀池的設計數(shù)據(jù)宜按下表的規(guī)定取值3-3 沉淀池的設計數(shù)據(jù)沉淀池類型沉淀時間表面水力負荷m3/(m2h)每人每日污泥量g/(人d)污泥含水率固體負Kg/m2d初次沉淀池1.52.01.54.5163695972、沉淀池的超高
10、不應小于0.3m。 3、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04.Om。 4、當采用污泥斗排泥時,每個污泥斗均應設單獨的閘閥和排泥管。污泥斗的斜壁與水平面的傾角,方斗宜為60,圓斗宜為55。 5、排泥管的直徑不應小于200mm。 6、沉淀池應設置浮渣的撇除、輸送和處置設施。 7、水池直徑(或正方形的一邊)與有效水深之比宜為612,水池直徑不宜大于50m。8、宜采用機械排泥,排泥機械旋轉(zhuǎn)速度宜為13rh,刮泥板的外緣線速度不宜大于3mmin。當水池直徑(或正方形的一邊)較小時也可采用多斗排泥。9、緩沖層高度,非機械排泥時宜為0.5m;機械排泥時,應根據(jù)刮泥板高度確定,且緩沖層上緣宜高出刮泥板0.3m,坡向
11、泥斗的底坡不宜小于0.05。 4.3 沉淀池的計算設計中選擇兩組輻流沉淀池,N=2,每組設計流量為0.1725m3/s,設計計算草圖如圖4-1所示1、沉淀池表面積式中 Q污水最大時流量,m3/s; 表面負荷,取2m3/(m2.h); n沉淀池個數(shù),取2組。 取20。2、實際水面面積實際負荷,符合要求。3、沉淀池有效水深 (4-1)式中 沉淀時間,取1.5h。 徑深比為:,滿足612。沉淀池可貯存污泥的體積 可由式(4-13)計算 (42) 式中 h5污泥斗高度, 污泥斗傾角(60); r1污泥斗上部半徑(m),2.0m; r2污泥斗下部半徑(m),1.0m。 經(jīng)計算得到V1為 12.7m3。
12、底坡落差 因此池低可儲存污泥的體積為 (4-3)式中 R沉淀池半徑(m),此處為 13m; h4池底落差,設池底坡向污泥斗的坡度為0.05,則代入式(3-14)經(jīng)計算得到 V2為 114.56m3。 所以,可貯存污泥的總體積m3。6、沉淀池總高度 (4-4)式中 h1保護高度(m),取 0.3m; h2有效水深(m),取 3m; h3緩沖層高(m),取 0.5m; h4沉淀池底坡落差(m),0.55m; h5污泥斗高度(m),1.73m。 因此,H=0.3+3.0+0.5+0.55+1.73=6.08 m 沉淀池周邊處底高度 H= h1+h2+h3=0.3+3+0.5=3.8m五、SBR反應池
13、5.1設計參數(shù)1、進水參數(shù):污水進水量為Qmax=20000m3/d,進水BOD5=186mg/L,水溫為1020,處理水質(zhì)為BOD510mg/L;2、直徑(D)不宜超過20m,國內(nèi)較普遍采用的數(shù)值是15m,最大為17m,直徑過大,充氧和攪拌能力都受到影響;3、水深不宜超過5m,水深過大,攪拌不良池底易于沉泥,影響運行效果;4、沉淀區(qū)水深(h3),一般在12之間,不宜小于1m,過小會影響上升水流穩(wěn)定;5、曝氣區(qū)直壁段高度(h2)應大于導流區(qū)的高度(h1),一般h2-h10.414B(B為導流區(qū)寬度);6、曝氣區(qū)應有0.81.2m的保護高;7、池底斜壁與水平呈45角;8、污泥溶劑指數(shù)值以介于70
14、100mg/L之間為宜,SVI值過低,說明泥粒細小,無機質(zhì)含量高,缺乏活性;過高,說明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并且已有產(chǎn)生膨脹現(xiàn)象的可能。5.1 設計計算 1、污水處理程度的計算 原污水經(jīng)過初次沉淀池的處理,SS按降低 50%,BOD5按去除25%考慮,由原污水中的SS為268mg/L, BOD5為186mg/L。則進入曝氣池污水的BOD5值(Sa)為: SS值為: 為了計算去除率,首先按下式計算處理水中非溶解性BOD5值,即: 式中 b微生物自身氧化率,一般介于0.050.10 之間,此處取0.08; Xa活性微生物在處理水中所占比例,取值 0.4; Ce處理水中懸浮固體濃度(mg/L),取值2
15、5;帶入各值,則: 處理水中溶解性 BOD5值(mg/L)為(出水 BOD5值為 10mg/L) 則 BOD5 的去除率為: 2、BOD-污泥負荷率的確定 (5-1)其中 K2 值取 0.028,Se=4.32mg/L,=0.97,f=0.75,將各值代入上式得: Ns=0.093 Kg BOD5/(KgMLSSd)因此,取為 0.09 Kg BOD5/(KgMLSSd)。 3、 混合液污泥濃度的確定 根據(jù)已經(jīng)確定的Ns值查圖得出相應的SVI值為120左右,取為120,按式(5-2)計算X值。 (5-2)式中 X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mg/L; R污泥回流比,取為 50%; r系數(shù),取 1.2
16、。 代入得: X=3333.33mg/L3300 mg/L。 4、反應池運行周期各工序時間計算 曝氣時間 (5-3)式中 Cs進水平均 BOD5(mg/L) CASBR 池內(nèi) MLSS 濃度(mg/L) LSBOD 污泥負荷(kgBOD/(kgMLSSd)) 1/m排出比 代入得:沉淀時間 初期沉降速度 (5-4)水溫 10時 水溫 20時 因此,必要得沉降時間為 水溫 10時 (5-5)式中 H反應池內(nèi)水深(m) s安全高度(m) Vmax活性污泥界面的初期沉降速度(m/h) 代入得 水溫 20時 排出時間 沉淀時間在1.372.75之間變化,排出時間在2h左右,與沉淀時間合計為4h. 一個周期所需時間 所以周期數(shù) n 為 n 以2計,每個周期為12h 進水時間 根據(jù)以上計算結(jié)果,一個周期工作過程如下 進水3h曝氣6h沉淀2h排出2h5.反應池容積得計算 反應池容量 (5-6)式中 n周期數(shù) 1/m排出比 N池的個數(shù) 代入得 V2.5/(24)200002777.78m3 反應池水深5m,則必要的水面積為 此外,在沉淀排出工藝中可能接受污水進水量的10,則反應池必要的安全容量為反應池水深5m,則必要的水面積為 六、消毒接觸池6.1消毒設施計算1、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廢舊塑料資源化項目實施方案(范文參考)
- 環(huán)保人造板制造技術考核試卷
- 腈綸纖維在智能家居產(chǎn)品的應用考核試卷
- 畜牧業(yè)綠色發(fā)展模式探索考核試卷
- 石油化工產(chǎn)品的特性危害及防范措施考核試卷
- 配電設備用變壓器絕緣測試與維護考核試卷
- 道路運輸與一帶一路倡議考核試卷
- 谷物磨制在糧食考核試卷
- 直聯(lián)式真空泵項目效益評估報告
- 輔具適配在康復醫(yī)學與公共衛(wèi)生的聯(lián)系考核試卷
- DB62∕T 3176-2019 建筑節(jié)能與結(jié)構(gòu)一體化墻體保溫系統(tǒng)應用技術規(guī)程
- WDM網(wǎng)絡規(guī)劃與設計指南
- 電子商務客戶服務5套綜合測試題帶答案
- 微觀經(jīng)濟學課件第二章(高鴻業(yè))
- 實測實量方案交底
- 醫(yī)院科室6S管理制度
- 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12021病歷書寫規(guī)范試題.doc
-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年度進展報告》
- 電廠保安人員管理制度
- ge核磁共振機房專用精密空調(diào)機技術要求
- 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個別差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