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 (2)_第1頁
短文兩篇 (2)_第2頁
短文兩篇 (2)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鐵鎖關中學初一語文集體備課課時教案課題短文兩篇授課班級主題單元第一單元主備人付萬和使用者課時2三維目標1、學習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寫法;2、了解先抑后揚及由物引發(fā)哲理的寫作方法;3、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清柔、自然流暢的風格;4、體悟生命的意義,以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生命。增刪、點評教學重難點1、感受作品語言柔美、細膩的風格,學習文章先抑后揚的寫法。 2、對比探究閱讀;學習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寫作手法。課前準備教學流程一、導入 冰心老人說:“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

2、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fā)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兩篇優(yōu)美的散文,從中感悟生命的真諦吧。二、新授(一)夯實基礎1、知人論世小思簡介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盧颿。祖籍廣東番禺。1964年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中文系,翌年到羅富國師范學院學習,獲教育文憑。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學。1981年,以“中國作家在香港的文藝活動”之論文獲得碩士銜。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1

3、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云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從事文學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學獎評判,參與各種文學活動。2、席慕蓉簡介席慕蓉,另有筆名蕭瑞、漠蓉、穆倫席連勃(蒙古語,即大江河)等。祖籍內(nèi)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慶,后隨父母由香港遷至臺灣。她從小酷愛繪畫,1964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學習。后在臺灣新竹師專美術科任教。多次舉辦畫展,出版畫冊并獲獎。1981年她“從來沒有刻意去做過些什么努力”的詩集七里香由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讀者喜愛。她寫詩寫散文,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為的是“紀

4、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生命、時光、鄉(xiāng)愁是她作品的內(nèi)在主題,而對人情、愛情、鄉(xiāng)情的細膩獨特的審美描摹、委婉傾訴則是吸引讀者們的奧秘。主要作品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長的痕跡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寫給幸福等。2、字詞過關shulin kunshù zàn cuìruò biwi gu收 斂 寬 恕 短暫 脆 弱 卑微 一絲不茍(二)研讀文本1、整體感知(1)聽課文錄音。(2)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抽男女學生各一名)。(3)自讀課文,思考下面幾個問題:a、蟬一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請找出來,并說說自己的理解。b

5、、貝殼一文中,作者先對貝殼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發(fā)了哪些聯(lián)想?小組討論交流明確:a、“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揚的關鍵原因,也是由蟬引發(fā)的關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因為有這句話,才顯得有廠意義和光彩。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b作者想到了貝殼里那曾經(jīng)的小小柔軟的生命,想到為了這樣一個短暫、細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蒼卻是那樣用心地營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貝殼。并由此進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雖然也有限,但總比貝殼里的生命要長一點,

6、空間要多一點,那豈不是更應該好好面對它,讓它顯得像貝殼一樣美麗、令人珍惜、驚嘆。(讓學生通過整體閱讀,初步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并且要求學生聯(lián)系文章的主旨以及問題所處的具體語境作深入地分析、解答)2、研讀與賞析再次默讀全文,思考下面問題:蟬一文中的“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噪”,“秋風顏色”給了你怎樣的感受?貝殼文中的“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的絲不茍呢”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貝殼最后一段說: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巳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固執(zhí)又怎樣簡單的心啊。你怎樣理解此處的“怎樣固執(zhí)而又怎

7、樣簡學-的心”?試比較兩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討論后明確:我們一般是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有新意。它賦予秋風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入進來。言少而意濃。此句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點,空間要多一點,以,一顆感激的心情表達珍惜、回饋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讓后人為自己的執(zhí)著、努力而感動。作者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像貝殼這樣的東西來,她并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yè),只想對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饋。她渴望不是人們對她的絕對地贊美和崇拜。而是

8、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執(zhí)著的愛的美的靈魂。所以此處的“固執(zhí)”“簡單”都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其實足執(zhí)著和單純的意思。相同之處:(1)都是由個小小的“物”引發(fā)對生命的些感悟;(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3)對于“物”的描寫都細致人微,筆觸清柔而自然。不同之處:(1)蟬是先抑后揚,貝殼是直入主題(2)蟬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地活;貝殼則落實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致、更加一絲不茍;(3)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隱喻在蟬的生命意義中,并沒有直接表白;貝殼則明確提出了自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留下令人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愿望。(把著力點放在過程上,既要看學生的探究積極性,還要看是否做到全員參與和全程體驗,更要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動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的能力)三、小結這兩篇短文都從細小、具體的事物中讓我們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了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索。是啊,天真爛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氣方剛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著穩(wěn)健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步履蹣跚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軀體的老化是自然規(guī)律但人只要我們保持心靈的春天,生命將永遠年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