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 志鴻優(yōu)化設計中考生物總復習綠色植物 新人教_第1頁
備考 志鴻優(yōu)化設計中考生物總復習綠色植物 新人教_第2頁
備考 志鴻優(yōu)化設計中考生物總復習綠色植物 新人教_第3頁
備考 志鴻優(yōu)化設計中考生物總復習綠色植物 新人教_第4頁
備考 志鴻優(yōu)化設計中考生物總復習綠色植物 新人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0講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考綱要求備考指津1.能夠歸納光合作用的概念,舉例說明光合作用在農業(yè)生產上的應用。2嘗試分別用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分別設計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實驗。3認識綠色植物在維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4描述我國的主要的植被類型,說出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形成愛綠護綠的意識。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光合作用在農業(yè)生產上的應用往往以綜合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這幾年出題頻率較高。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一定要注意聯(lián)系生產實際。2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往往結合生態(tài)系統(tǒng)、環(huán)境保護等知識出現(xiàn)在

2、開放性題目中。關注綠色植物、提高環(huán)保意識是中考的方向??键c梳理一、演示實驗:光合作用產生氧氣1實驗現(xiàn)象:金魚藻在光下產生_ _??煲绲男l(wèi)生香遇到金魚藻光下釋放的氣體猛烈_起來。2結論:光合作用產生_。3原理:氧氣能_。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1普利斯特利實驗處理結果結論將小鼠和燃著的蠟燭分別用玻璃罩罩住蠟燭_、小鼠_植物更新了由于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變得_的空氣將燃著的蠟燭和一盆植物用玻璃罩罩住蠟燭_、植物長時間_將小鼠和一盆植物用玻璃罩罩住植物_、小鼠_2.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碳氧平衡:綠色植物在_中制造的_,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其余的氧以_的形式排到大氣中;綠色植

3、物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_,維持了生物圈中_和_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三、光合作用及其在農業(yè)生產上的應用1光合作用概念:綠色植物通過_,利用_,把_和_轉變成_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_的過程。2光合作用原料:_和_;產物:_和_;場所:_;條件:_。3光合作用反應式:_。4光合作用的應用:種植農作物時要_。四、愛護植被,綠化祖國1植被概念:指一個地區(qū)內生長的所有_。2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草原、_、熱帶雨林、_、落葉闊葉林、針葉林。3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1)屬于少林國家:人均森林面積只有0.128公頃,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_。(2)資源利用不合理:_使_呈現(xiàn)衰退的趨勢。(3)土

4、地_:過度放牧使許多_退化、沙化。土地_比較嚴重,已對農業(yè)生產和人類生活構成了嚴重威脅。自主測試1某實驗小組試圖采用下圖中的部分裝置來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以觀察裝滿水并倒置的試管中有無氣泡產生作為實驗指標),應選擇()A B C D2“低碳生活”已成為時髦的話題,保護植被和大面積綠化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對改善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有重大意義,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無機鹽 C生產有機物 D釋放二氧化碳3喂養(yǎng)金魚時,常常在魚缸里放些新鮮的水草,這主要是為了()A增加魚缸內的氧 B美化魚的生活環(huán)境C增加魚缸內的養(yǎng)料 D增加魚缸內的二氧化碳4

5、現(xiàn)有如圖所示四個實驗裝置,若要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則應選用的裝置組合是()A和 B和 C和 D和5植物體在進行下列活動時,受到氣孔開閉影響的是()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無機鹽的運輸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A B C D6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獲得蔬菜的豐收,有些菜農在大棚里增施“氣肥”。這種“氣肥”實質上就是()A氧氣 B氮氣 C水蒸氣 D二氧化碳7數(shù)百年前,我國黃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來成了荒山禿嶺,主要原因是()A北方寒流侵襲 B過度開荒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C常年干旱,赤地千里 D地殼運動頻繁1實驗設計: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陸生植物設計暗處理設計對照光下照射各取一葉

6、片脫色處理滴加碘液觀察顏色變化現(xiàn)象甲中葉片不變藍,乙中葉片變藍原因甲中沒有二氧化碳,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水生植物設計觀察單位時間內水草產生氣泡的數(shù)量試管內氣體收集滿后用帶火星的小木條檢驗現(xiàn)象甲中產生氣泡速度慢,氣體能使小木條復燃原因甲中二氧化碳少,光合作用速度慢拓展可以用碳酸氫鈉溶液代替氫氧化鈉溶液【例1】 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一組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問題。(1)此組實驗裝置能構成對照實驗的是_。(2)將快要熄滅的細木條插進甲裝置試管收集的氣體中,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_;這說明了什么問題?_。(3)將甲裝置中的清水換成碳酸氫鈉溶液,單位時間內冒出的氣泡數(shù)目會_,其原因是_。解析:一組對照只能有一個變

7、量,金魚藻在光下光合作用能產生O2,O2能助燃,碳酸氫鈉能吸收CO2。答案:(1)甲和乙、甲和丙(2)細木條復燃光合作用產生O2(3)減少碳酸氫鈉能吸收CO2,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方法歸納 驗證光合作用產生O2一般用水生植物的原因:現(xiàn)象明顯,容易觀察;用排水法收集O2比較容易操作。2實際生產中,提高作物產量的方法和原理方法原理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適當補充二氧化碳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氣肥)中耕(松土),盆栽植物盆底留孔保證根部呼吸,維持根的正常生命活動,以利于吸收水和無機鹽合理灌溉和施肥保證作物的水肥需要白天升溫,夜晚降溫白天促進光合作用,夜晚抑制呼吸作用防澇排澇防止根部缺氧引起爛根注意:儲藏

8、糧食要考慮降低呼吸作用,一般方法是在糧倉充入氮氣或低溫冷藏,另外必須將種子曬干。【例2】 利用大棚栽培農作物時,科技人員常在夜間適當降低大棚內的溫度,其作用是()A可減少蟲災的發(fā)生 B可促進植物的有機物分解C可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 D使呼吸作用減弱,利于有機物積累解析:夜間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答案:D方法歸納 有機物得以積累,植物體現(xiàn)出生長的現(xiàn)象,農業(yè)生產上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一般從白天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夜間抑制呼吸作用兩個方面采取措施。1(2012·山東泰安中考,21)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減輕溫室效應帶來的不利影響,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下列做法無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

9、量的是()A及時清理垃圾,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 B倡導節(jié)能減排,少開車多步行C積極植樹種草,增大綠化面積 D開發(fā)水源、太陽能等新型能源2(2012·安徽巢湖中考,29)在溫室大棚內進行作物種植具有減少水分蒸發(fā),便于調控棚內光照、溫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優(yōu)點。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在作物生長旺盛時期,要定期補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體內的水分絕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騰作用,這不僅有利于植物體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熱,還能促進_。(2)對溫室內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機肥,不僅有利于培育綠色食品,還可增加溫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3)對棚內栽培的作物適當

10、增加光照,來提高作物的產量。其中的道理是適當增加光照可使_增強。(4)假如在大棚內培育玉米新品種,會因風力不足,雌花穂得不到足夠數(shù)量的花粉。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可采用_的方法。(5)“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暗吞忌睢币笤谌粘I钪斜M量減少能量的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從而降低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寫出兩條來和大家分享:_。3(2012·福州中考,30)下圖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推測圖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動:A是_作用,B是_作用。(2)A、B兩個過程中,能夠降低大氣

11、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填字母)(3)以下敘述不符合事實的是()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各占50%C人類生活和工業(yè)生產加劇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4)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人類可以做些什么?_。4(2012·四川南充中考,9)用金魚藻按下圖的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乙裝置放在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后,其玻璃管收集的氣體可以助燃,這說明光合作用的產物除淀粉等有機物外,還有_。(2)若將乙裝置用鐘罩罩住,并放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另一只燒杯后密封,發(fā)現(xiàn)氣泡的產生逐

12、漸變少,甚至停止,究其原因是鐘罩內缺少_;除此之外光合作用的原料還有_。(3)甲裝置內無氣泡產生,這說明_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條件。5(2012·江蘇南通中考,32)把等量天竺葵的不同器官分別放在封閉的容器中,并用不同顏色的光照射。經8小時后,對容器中氧氣產生量進行測定,得到下表所示的實驗結果。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容器植物器官光的顏色溫度/氧氣產生量/mL1天竺葵葉紅221202天竺葵葉綠22153天竺葵根紅220(1)若要探究光的顏色對氧氣產生量的影響,應用_和_兩組容器進行對照實驗。(2)若要探究不同器官對氧氣產生量的影響,應用_和_兩組容器進行對照實驗。(3)第3組容器中氧氣產生量

13、為0 mL,請分析原因。_。1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玻璃溫室里進行植物栽培實驗,并在一晴天對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了24小時測定,下列曲線能正確表示測定結果的是()2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是()A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 B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C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 D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3下列農業(yè)生產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A常松土,勤施肥 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C溫室大棚夜間適當降低室溫 D移栽樹苗時,剪去樹苗的部分葉片4李明同學設計了下面的實驗:晚上,他將金魚藻放入盛有清水的試管中,將試管先后放在離白熾燈不同的距離處,觀察試管中產生的氣泡數(shù)目并記錄在下表中。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14、()試管與燈的距離/cm每分鐘產生的氣泡數(shù)/個156025253510455A.試管與燈的距離越近,每分鐘產生的氣泡數(shù)目越多B氣泡是金魚藻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的結果C本實驗是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D在一定范圍內,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5倡導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費模式,發(fā)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全世界的共識。綠色植物在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氣含量過程中功勞最大的是()A藻類植物 B蕨類植物 C種子植物 D被子植物6某學校科學興趣小組用打孔器從葉片中獲得許多葉圓片,抽取其中空氣,將等量的葉圓片和水倒入3個燒杯中,按下表所示的條件進行實驗:燒杯號光照/勒克司溫度/CO2/%16 000150.226 0

15、00250.236 000250.01(說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葉圓片光合作用放出的O2在細胞間隙積累,能使葉圓片上浮,葉圓片平均上浮所需要的時間可作為光合作用強弱的比較依據(jù))該實驗在研究何種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ACO2和溫度 B溫度 CCO2 D光照7許多樹木對大氣粉塵污染起阻滯過濾作用,其原因是()枝葉茂盛,減小風速葉片有茸毛,分泌黏性物質分泌抗生素吸收有毒氣體蒙塵植物經雨水沖洗后,又能迅速恢復阻擋塵埃的能力A B C D8下圖所示裝置用來研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項原料。(1)這項原料是_。(2)濃度較大的氫氧化鈉溶液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3)實驗開始前,將該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

16、,這樣做的目的是_。(4)瓶內的葉片與瓶外的葉片形成一組_實驗。(5)請寫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_。9閱讀下面材料,據(jù)圖回答問題。光合作用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于大氣中,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需不斷地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如一般植物的葉片,每形成1千克葡萄糖,就需要吸收250萬升空氣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由此可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十分巨大的。有人做過估計,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得不到補充的話,那么幾十年的光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會被植物所耗盡。但是,事實上,大氣中的碳氧一直保持著相對平衡,這是因為碳在地球生物圈中可以不斷地循環(huán),從而可以源源不斷地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

17、供原料(如圖)。(1)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來源是_。(2)從二氧化碳到氧的過程必須通過_的_來完成。(3)在碳氧平衡中,人類的作用與地位和圖中的_最接近,理由是_。(4)簡述綠色植物在碳氧平衡過程中的作用。_。參考答案導學必備知識自主測試1C2.A3.A4.B5.D6.D7.B品鑒經典考題1A2答案:(1)植物體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向上運輸(2)細菌、真菌分解有機肥中的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3)光合作用(4)人工輔助授粉(5)多步行或騎自行車,少乘汽車;少開空調等3解析:A過程是光合作用,B過程是生物的呼吸作用;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含量相對穩(wěn)定;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做法包括:吸

18、收二氧化碳、減少有機燃料的使用、開發(fā)新能源。答案:(1)光合呼吸(2)A(3)B(4)植樹造林等4解析:O2有助燃的特性;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CO2,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答案:(1)O2(2)CO2水(3)光5答案:(1)12(3)13(3)根細胞中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研習預測試題1C白天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速度快,植物體表現(xiàn)為吸收CO2,釋放O2,夜間只進行呼吸作用,植物表現(xiàn)為吸收O2,釋放CO2。2C3BA是為了促進根的呼吸作用,C是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D是為了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4C本實驗是為了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用每分鐘氣泡的產生量表示光合作用的速率。5A地球上90%以上的氧氣是藻類光合作用釋放的。6A該實驗中有兩組對照,1號和2號對照,變量是溫度,3號和2號對照,變量是CO2濃度。7C分泌抗生素,吸收有毒氣體不屬于對粉塵的作用。8解析:圖中氫氧化鈉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全部除去,保證進入玻璃瓶的氣體中不含二氧化碳,使瓶內外葉片形成對照。答案:(1)二氧化碳(2)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3)使植物葉片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