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文集》讀書筆記_第1頁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書筆記_第2頁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書筆記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陶行知教育文集讀書筆記栗增武 工作之余,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書,給我的印象平添了許多的印記。學生時代留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一句教育名句: “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而閱讀了他的通篇文集后,我 更感受到他的偉大,領略其精湛的教育智慧,他對教育問題的卓識遠見著實讓人佩服,其中 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論” “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都值得我們思考,并為之好好的 探索而加以借鑒,并把他學以致用,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生活即教育”是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 內(nèi)涵可以詮釋為:“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 生活所必須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

2、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 , 生活無時不變 , 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 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 教 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具體包括三方面主張:“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焙汀敖虒W做合一”。 他的教育思想在我的腦海里更加清晰起來: “教育的根 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教育是力的表現(xiàn)或 變化。世界是力創(chuàng)造的,所以解決困難也必須拿力來才行。 ”“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chuàng)造教 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 ”這些陶行知親自闡述的教育思想,讀來更加耐人 尋味,讓我更明白

3、了教育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需要挖掘的,教予學 生死的知識,不如讓學生自己從實踐中去領悟。從書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人民教育家睿智 的目光、博大的胸懷,陶行知用他的一言一行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學校,他愛學生,他把 學生和學校稱為“愛人” ,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下面是我讀后的一點體會: 一、教學做合一陶行知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 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 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敖虒W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也是 他的教學論。每當讀到一段精彩之處,

4、總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講述自己一生對教育的 感悟。或者娓娓道來,或一臉嚴肅。先生說“以教人者教己”是根本的方法之一,先生也正 是以這樣的方法來對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論對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 無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燈。所謂“教學”即教生學;所謂“學生”意要于學會生存。因此,歸 根結(jié)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于“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生存” 。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徑, 這就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了。教學并非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教養(yǎng)學生的能力。如果 說教學內(nèi)容已體現(xiàn)了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的話,就無所謂能力 的培養(yǎng)了。因此我們主張要由“喂養(yǎng)”式轉(zhuǎn)為“覓食”式的教學

5、。陶行知指出,在教學過程 中,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學,而在于教學生學。這一語道出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 老師。世界上有兩種不合實際的教學方式: 1、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學生讀它、記它。 2、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注意的中心點是從書本上移到學生身上來。這兩種教學方法學生 都是處在被動的地位,知識是無限的,老師能教給學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剛踏上工作崗 位的時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識教給學生,或者說把學生看成一只鴨子,把知識當作 糧食,只知道把鴨子為飽,今天看來這就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只注重了老師的教,沒有把 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二、學會尊重學生、欣賞學生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

6、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課堂上雖然也 知道不能以“教師”自居,不能搞“一言堂” ,要與學生共同探討知識、共同進步;但面對調(diào) 皮的“小搗蛋們”,往往還是缺少耐心,當他們太調(diào)皮時想以教師的權(quán)威壓制學生,讓學生乖 乖地聽從不再惹事生非,但總是事與愿違。特別是望著個別學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顧 的神情,真讓我一籌莫展。 陶行知教育文集里要求教師“眼睛向下” ,放下架子;教師要 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tài)度,熾熱的情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qū)W生自身智力、性 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 紀律松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把

7、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 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 當你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fā)、表 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陶老先生四塊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此外,我們教師也必須在教育活動中不斷得到成長,這樣才會完善自己,得到學生的尊 敬、信任和愛戴,使自己具有強大的教育感召力。學生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走在時代前沿 的鮮活的群體。教師如能走近他們,了解認識他們的思想、情感和個性,才能從本質(zhì)上認識 學生,從學生身上了解時代的訊息,領悟到學生真正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產(chǎn)生真正 的愛,才能恰到好處地關心愛護學生,使學生感觸到教師的關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