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放樣的方法_第1頁
施工放樣的方法_第2頁
施工放樣的方法_第3頁
施工放樣的方法_第4頁
施工放樣的方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正負零”指的是主體工程進展程度,在主體工程中的地下工程部分完成,該進行主體地上工程部分的時候,也就是主體工程達到“正負零”?!就扑]】常見的放樣方法1直線的放樣 根據(jù)精度要求不同:可以分為目估法和放線法(經緯儀)兩種 放線法:內插 和外插。2水平角的放樣測設水平角是根據(jù)一個已知方向和角頂位置,按設計給定的水平角值,把該角的另一個方 向在實地標定出來。3距離的放樣就是在實地上從某已知點開始,按給定的廣向,量出設計所要的水平距離定出終點。1)鋼尺放樣2)測距儀放樣4極坐標與直角坐標法放樣 極坐標放樣是利用數(shù)學中的極坐標原理,以兩個控制點的連線 作為極軸,以其中一點作為極坐標建立極坐標系,根據(jù)放樣點與

2、控制點的坐標,計算出 放樣點到極點的距離(極距)及該放樣點與極點連線方向和極軸間的夾角(極角),它們就 是我們所要的放樣數(shù)據(jù)。直角坐標法:在設有互相垂直的主軸線或方格網時、這種方法比較準確、簡便。它是極坐標 法的一個特例。5交會法放樣1)前方交會法放樣點位前方交會法放樣點位是根據(jù)放樣點和控制點的坐標計算出放樣元素 (即交會角度與方向)然后在現(xiàn)場按其放樣元素將放樣點標定在地面上和一種點位放樣方法。適用于放樣點能同時通視2s3個已知控制點,但該點距控制點較遠或不便于量 距時(如橋 墩中心點)。6高程放樣BM為水準點,其高程為Hbm待放樣點P的設計高程為Hp,其步驟如下:1) 將水準儀置于BM至P點

3、的中間位置附近,后視BM點得讀數(shù)a,視線高Hi=Hbm+a2) 根據(jù)儀器高及P點設計高程,計算前視讀數(shù)b=Hi-Hp;3) 將水準尺置于P點木樁一側,上下移動至讀取應有的前視讀數(shù)b,沒尺底畫一橫線, 即為設計標高的位置。第10章施工測量的基本方法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紹:施工測量的目的、特點、精度及組織原則;施工 控制測量,即建筑基線、方格網等的放樣方法;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點的 平面和高程位置的放樣方法;圓曲線及其放樣方法。§ 10.1 工測量概述地形圖的測量工作是以地面控制點為基礎,測量出控制點至周圍 各地形特征點(簡稱測點)的距離、角度、高差以及測點與測點間的相互位置關系等數(shù)據(jù),

4、并 按一定的比例將這些測點縮繪到圖紙上,繪制成圖。施工測量也以地面控制點為基礎,但卻是根據(jù)圖紙上的建筑物的設計尺寸,計算出各部 分的特征點與控制點之間的距離、角度(或方位角)、高差等數(shù)據(jù),將建筑物的特征點 在實地標定出來,以便施工,這項工作又稱“放樣”。施工測量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與測圖 工作所用的方法一致,所用測量儀器基本相同。為了避免放樣誤差的積累,施工測量必須 遵循“由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組 織原則。由于施工測量的目的和內容與測圖工作不完全一致,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施工測 量的基本方法與測圖方法也不完全一樣,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10.1.1 施工測量的目的和內容施工測量的目的與

5、一般測圖工作相反,它是按照設計和施工的要求將設計的建筑物、 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標定出來,作為施工的依據(jù),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一系列的測 量工作,以銜接和指導各工序之間的施工。施工測量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中。從場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礎施工,到建筑物構件 的安裝等工序,都需要進行施工測量,才能使建筑物、構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 設計要求。其主要內容有: 建立施工控制網。 建筑物、構筑物的詳細放樣。檢查、驗收。每道施工工序完工之后,都要通過測量檢查工程各部位的實 際位置及 高程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合。 變形觀測。隨著施工的進展,測定建筑物在平面和高程方面產生的位移和 沉降, 收集整理各種變形資

6、料,作為鑒定工程質量和驗證工程設計、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據(jù)。10.1.2 施工測量的特點施工測量與一般測圖工作相比具有如下特點:目的不同。簡單地說,測圖工作是將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測繪到圖紙上,而施工測 量是將圖紙上設計的建筑物或構筑物放樣到實地。精度要求不同。施工測量的精度要求取決于工程的性質、規(guī)模、材料、施工方法等 因素。一般高層建筑物的施工測量精度要求高于低層建筑物的施工測量精度;鋼結構施工測量 精度要求高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測量精度;裝配式建筑物施工測量精度要求高于非裝配 式建筑物的施工測量精度。此外,由于建筑物、構筑物的各部位相對位置關系的精度要求較 高,因而工 程的細部放樣精度要求往往

7、高于整體放樣精度。施工測量工序與工程施工的工序密切相關,某項工序還沒有開工,就不能進行該 項目的施工測量。測量人員要了解設計的內容、性質及其對測量工作的精度要求,熟悉圖 紙上的標定數(shù)據(jù),了解施工的全過程,并掌握施工現(xiàn)場的變動情況,使施工測量工作能夠 與工程施工密切配合。 受施工干擾。施工場地上工種多、交叉作業(yè)頻繁,并要填、挖大量土、石 方,地面 變動很大,又有車輛等機械震動,因此,各種測量標志必須埋設穩(wěn)固且不易被破壞。常用方 法是將這些控制點遠離現(xiàn)場。但控制點常直接用于放樣,且使用頻繁,控制點遠離現(xiàn)場會 給放樣帶來不便,因此,常采用二級布設方式,即設置基準點和工作點?;鶞庶c遠離現(xiàn)場, 工作點布

8、設于現(xiàn)場,當工作點密度不夠或者現(xiàn)場受到破壞時丁可用基準點增設或恢復之。工 作點的密度應盡可能滿足一次安置儀器就可放樣的要求。10.1.3 施工測量的原則為了保證施工能滿足設計要求,施工測量與一般測圖工作一樣,也必須遵循“由整體到 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即先在施工現(xiàn)場建立統(tǒng)一的施工控制 網,然后以此為基礎, 再放樣建筑物的細部位置。采取這一原則,可以減少誤差積累,保證放樣精度,免除因建筑物眾多而引起放樣工作的紊亂。止匕外,施工測量責任重大,稍有差錯,就會釀成工程事故,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因此, 必須加強外業(yè)和內業(yè)的檢核工作。檢核是測量工作的靈魂。10.1.4 施工測量的精度施工測量的精度取

9、決于工程的性質、規(guī)模、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因此,施工測量的 精度應由工程設計人員提出的建筑限差或按工程施工規(guī)范來確定。建筑限差一般是指工程竣工后的最低精度要求,它應理解為容許誤差。設建筑限差為4,工程竣工后的中誤差M應為建筑限差的一半,即MM/2o工程竣工后的中誤差M由測量中誤差叫心(|和施工中誤差吆二組成,而測量中誤差又由控制測量中誤差和細部放樣中誤差八二兩部分組成,則-til +測右+蝴;。(10-1)上述各種誤差之間的相互匹配要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條件來確定,并以每一項作業(yè)工序的“難易度、成本比”大致相當為準則,即既要保證工程質量,又要節(jié)省人力、物力。一般說來,測量精度要比施工精度高。它們之間

10、的比例關系為:(10-2)在工業(yè)場地上,控制點較密,放樣點離控制點較近,因而細部放樣的操作比較容易進行, 誤差也較小。根據(jù)這個前提,取兩者的比例為:(10-3)對于橋梁和水利樞紐,放樣點一般遠離控制點,放樣不甚方便,因而放樣誤差大。同時 考慮到放樣工作要及時配合施工,經常在有施工干擾的情況下快速進行,不大可能用增加 觀測次數(shù)的方法來提高精度,而在建立施工控制網時丁有足 夠的時間和有利條件提高控制網的精度,因此,在設計控制網時、應使控制點誤差所引起的放樣點誤差,相對施工放樣的誤差來說小到可忽略不計的程度,以便為今后的放樣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聊io= J滋口 a冷31T:用口 Ji + 用附口 1 +

11、rV 1%;4一 一若使一即控制點誤差的影響占測量誤差總影響的10%,即可忽略不計,則燒11代0. 45悄12拘04用Io挑遼刈0-54o綜上所述,對于工業(yè)場地:臨 11 r(ss 0. m(10-4)牌垃 m -» 0. 24A13 6(10-5)對于橋梁和水利樞紐工程: 卿曲。12七(10-6)朋z « 0. 26A(10-7)§ 10. 2建筑施工控制測量在工程建設勘測階段已建立了測圖控制網,但是由于它是為測圖而建立的,未考慮施工 的要求,因此其控制點的分布、密度、精度都難以滿足施工測量的要求。此外,平整場地時 控制點大多受到破壞,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須重新建

12、立專門的施工控制網。在道路和橋梁工程建設中,施工平面控制網往往布設成三角網或導線網,其測量方法與測圖控制網的測量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在大中型建筑施工場地上,施工控制網多用正方形或矩形網格組成,稱之為建筑方格網。在面積不大、又不十分復 雜的建筑場地上,常常布設一條或幾條基線,作為施工控制。本節(jié)僅介紹建筑施工場地的控 制測量。10.2.1 建筑基線(1)建筑基線的布設建筑基線是建筑場地的施工控制基準線,即在場地中央放樣一條長軸線或若干條與其垂 直的短軸線。它適用于建筑設計總平面圖布置比較簡單的小型建筑場地。建筑基線的布設形式是根據(jù)建筑物的分布、場地地形等因素來確定的。其常見的形式有“一” 字形

13、、“ L”字形、“十”字形和“ T”字形,如圖10-1所示。" L-字形(b)十H字邢問圖10-1建筑基線布設形式建筑基線的布設要求是: 主軸線應盡量位于場地中心,并與主要建筑物軸線平行,主軸線的定位點應不少于 三個,以便相互檢核。 基線點位應選在通視良好和不易被破壞的地方,且要設置成永久性控制 點,如設置成混凝土樁或石樁。(2)建筑基線的放樣方法根據(jù)建筑場地的條件不同,建筑基線的放樣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根據(jù)建筑紅線或中線放樣建筑紅線也就是建筑用地的界定基準線,由城市測繪部門測定,它可用作建筑基線放樣的依據(jù)。圖10-2建筑基線用建筑紅線放樣如圖10-2所示,ABAC是建筑紅線,從A

14、點沿AB方向測量定出P點,沿AC方向測量' 皿定出Q點。通過B點作紅線AB的垂線,并量取距離一'得到2點,作出標志;通過C點 作紅線AC的垂線,并量取距離俎得到3點;用細線拉出直線P3和Q2,兩直線相交于1點, 作出標志。也可分別安置經緯儀于P、Q兩點,交會出1點。貝U 1、2、3點即為建筑基線 點。將經緯儀安置在1點,檢測其是否為直角,其不符值應不超過土 20 。利用測量控制點放樣利用建筑基線的設計坐標和附近已有測量控制點的坐標,按照極坐標放樣方法計算出放樣數(shù)據(jù)(和D),然后放樣。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基線點的設計坐標是在施工 坐標系中,而已有測量控制點的坐標是在測圖坐標系中,它們

15、往往不一致,因此,在計算 放樣數(shù)據(jù)時,應將放樣數(shù)據(jù)統(tǒng)一到同一坐標系中。設放樣點P在施工坐標系AQB中的坐標為(T.),在測圖坐標系(或大地坐標系)中的坐標圖10-3 施工/測圖坐標系的關系為(若將)P座的施抵繳梯相對的螂圖綣棚圖其我算公式為:尢所示cs a- Eg sin彳堇十乂sin a- cos 口(10-8)若將P點的測圖坐標轉化為施工坐標,其換算公式為:Aj產(蠱cos-jVn) sin a呂h (心.兀舶住-八)COS氏式中:二一兩坐標系之(10-9)間的支魚O今以“一”字形建筑基線為例,說明利用測量控制點放樣建筑基線點的方法。如 圖104所示,A B為附近已有的測量控制點7、2、3

16、為選定的建筑基線點首先,利用已知坐標反算放樣數(shù)據(jù),和;然后,用經緯儀和鋼尺按極坐標法放樣1、2、3點。由于測量誤差不可避免,放樣的基線點往往不在同因此,需要一直線上,且點與點之間的距離與設計值也不完全相符, 精確測出已放樣直線的折角廠和距離二(圖105中12、23邊的邊長焦和:),并與設計值 相比較。圖10-5基線點的調整若超限,則應對T、2'、3'點在橫向進行等量調整,如圖10-5所示。調整量按下式計算:例如住=100m & =150m 八&2062 .則 d-0. 0023 m 即 T、3'點向下移動 0. 0023m, 2'點向上移動0.

17、0023m。M D'-D若放樣距離超限,如二二二則以2'點為準,按設計長度在縱向調整1'、3'點。10.2.2 建筑方格網(1)建筑方格網的布設建筑方格網的布設應根據(jù)總平面圖上各種已建和待建的建筑物、道路及各種管線的布設情況,結合現(xiàn)場的地形條件來確定。方格網的形式有正方形、矩形兩種。當場地 面積不大時,常分兩級布設,首級可采用“十”字形、“口”字形、或“田”字形,然后, 再加密方格網。建筑方格網適用于按矩形布置的建筑群或大型建筑場地。建筑方格網的軸線 與建筑物軸線平行或垂直,因此,可用直角坐標法進行建筑物的定位,放樣較為方便,且精度較高。但由于建筑方格網必須按總

18、平面圖的 設計來布置,放樣工作量成倍增加,其點位缺乏靈活性,易被毀壞,所以在全站儀逐步普及 的條件下,正逐步被導線網或三角網所代替。如圖10-6所示,先確定方格網的主軸線C-C和33,然后再布設方格網。圖10-6建筑方格網布設(2)建筑方格網的放樣 主軸線放樣主軸線放樣與建筑基線放樣方法相似。首先,準備放樣數(shù)據(jù),然后實地放樣兩條相互 垂直的主軸線C C 3 3,如圖10 6所示。主軸線實質上是由5個主點Cl (C C與1 1軸線的交點稱為C1點,以下同)、C3 C5 A3和E3點所組成。最后精確檢測 主軸線點的相對位置關系,并與設計值相比較。若角度較差大于土 10 ,則需要橫向調整點位,使角度

19、與設計值相符;若距離較差大于1/15000,則縱向調整點位使距離與設計值相符。建筑方格網的主要技術要求如表10- lo建筑方格網的主要技術要求表10-1等級邊長(m)測角中 誤差邊長相 對中誤差測角檢測 限差邊長檢測 限差I100 3005 1/30000101/15000n100 30081/20000161/10000方格網點放樣如圖10-6所示,主軸線放樣后,分別在主軸線端點Cl、C5和A3 E3上安置經緯儀, 后視主點C3,向左右分別撥角90。,這樣就可交會出田字形方格網點。隨后再作檢核,測量 相鄰兩點間的距離,看是否與設計值相等,測量其角度是否為90。,誤差均應在允許范圍 內,并埋設

20、永久標志。此后,再以田字形方格網為基礎,加密方格網的其余各點。10.2.3 施工場地高程控制測量在一般情況下,施工場地平面控制點也可兼作高程控制點。高程控制網可分首級網格和 加密網,相應的水準點稱為基本水準點和施工水準點?;舅疁庶c應布設在不受施工影響、無震動、便于施測和能永久保存的地方,按四等 水準測量的要求進行施測。而對于連續(xù)性生產車間、地下管道放樣所設立 的基本水準點, 則需按三等水準測量的要求進行施測。為了便于成果檢核和提高測量精度,場地高程控制 網應布設成閉合環(huán)線、附合路線或結點網形。施工水準點用來直接放樣建筑物的高程。為了放樣方便和減少誤差,施工水準點應靠近 建筑物,通常可以采用建

21、筑方格網點的標志樁加設圓頭釘作為施工水 準點。為了放樣方便,在每棟較大的建筑物附近,還要布設土 0.000水準點(一般以底層建 筑物的地坪標高為土 0.000),其位置多選在較穩(wěn)定的建筑物墻、柱的側面,用紅油漆繪 成上頂為水平線的“ ”形,其頂端表為土 0000位置。§ 10.3放樣的基本工作測量的基本工作是測量距離、測量角度和測量高差。放樣的基本工作與之相近,它是放 樣己知的水平距離、已知的水平角和已知的高程。10.3.1 放樣已知水平距離放樣己知水平距離就是根據(jù)已知的起點、線段方向和兩點間的水平距離找出另一端點的 地面位置。放樣已知水平距離所用的工具與丈量地面兩點間的水平距 離相

22、同,即鋼尺和光 電測距儀(或全站儀)。(1)用鋼尺放樣已知水平距離一般方法從已知起點開始,沿給定方向按己知長度值,用鋼尺直接丈量定出另一端點,為了檢 核,應往返丈量兩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精確方法當放樣精度要求較高時,先按一般方法放樣,再對所放樣距離進行精密改正,即進行三 項改正,但注意三項改正數(shù)的符號與量距時相反。第4章距離測量計算公式可改寫為:do -11)【例10-1】 設欲放樣AB的水平距離D= 29. 9100m,使用的鋼尺名義長度為30nl實際長度為29. 9950m,鋼尺檢定時的溫度為20C,鋼尺膨脹系數(shù) 為,NB兩點的高差為=0. 385m,實測時溫度為28.5高 求放樣

23、時在地面上應量出的長度為多少?解尺長改正29 9950-30七二m出匯2鄉(xiāng)3100二-0. 0050刪130溫度改正=1.25x10-淑(23. 5 20)x29.9100 = 0. 0032-傾斜改正=:=-0. 0025*2x29.9100則放樣長度為:D總-AZ)r 一社D電=29.910 - (-0.0050) - 0.0032 - (-0 0025) = 29.9143» (2)用光電測距儀放樣己知水平距離用光電測距儀放樣已知水平距離與用鋼尺放樣己知水平距離的方式一致,先用跟蹤法放再精確測定其長度,最后進行改正。圖10-7光電測距儀放樣水平距離出另外一端點,Bo為了如圖10

24、-7所示,安置儀器于A點,瞄準并鎖定已知方向,沿此方向移動反光棱鏡,使 儀器顯示值為所放樣水平距離時,則在棱鏡所在位置定出端點進一步提高放樣精度,可用光電測距儀精確測定AB的水平距離,并與已知值比較,按照10.3.1所介紹的方法確定改正距離。10.3.2放樣已知水平角放樣已知水平角就是根據(jù)水平角的已知數(shù)據(jù)和一個已知方向,把該角的另一個方向放樣 在地面上。(1) 一般方法如圖10-8所示,已知地面上0A方向,從0A向右放樣已知水平角,定出0B方向,步 聚如下:OP©在0點安置經緯儀,盤左位置瞄準A點,并使水平度盤讀數(shù)為0° 00- 00 松開水平制動螺旋,旋轉照準部,使水平度

25、盤讀數(shù)為值,在此方向線上定出B' 點。 在盤右位置同法定出B 點,取B'、B 的中心點B,則/A0B就是要放樣的已知水平 角匚。(2)精確方法當對放樣精度要求較高時,可按下述步驟進行:圖10-9已知水平角精確放樣 如圖10-9所示,先按一般方法放樣定出:點。反復觀測水平角若干個測回,準確求其平均值F,并計算出它與已知水平角的差值。計算改正距離:BBx P式中:F: 一測站點。至放樣點- L的距離;二一 206265 o 從二點沿F:的垂直方向量出r:,定出B點,則/A0B就是要放樣的已知 水平角。注意:如,為正,則沿:的垂直方向向外量?。环粗騼攘咳?。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

26、異,全站儀的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能同時放樣已知水平 角和水平距離。若用全站儀放樣,可自動顯示需要修正的距離和移動 的方向。10.3.3 放樣已知高程根據(jù)已知水準點,在地面上標定出某設計高程的工作,稱為高程放樣圖10-10高程放樣21. 500m,如圖10-10所示,在某設計圖紙上已確定建筑物的室內地坪高程為 附近有一水準點A,其高程為20. 950m?,F(xiàn)在要把該建筑物的室內地坪高程放樣到木樁B上, 作為施工時控制高程的依據(jù)。其方法如下: 安置水準儀于4 B之間,在A點豎立水準尺,測得后視讀數(shù)為上二L 675m。在B點處設置木樁,在B點地面上豎立水準尺,測得前視讀數(shù)為二二1.332m。計算:視線

27、高八m放樣點的高程位置C = 21. 500 (22. 625 1.332) =0. 207 m與水準尺0.207m處對齊,在木樁上劃一道紅線,此線位置就是室內地坪 的位置。在深基坑內或在較高的樓層面上放樣高程時,水準尺的長度不夠,這時,可在坑底或樓層面上先設置臨時水準點,然后將地面高程點傳遞到臨時水準點上,再放樣所需高程。L(點擊圖片放大)圖10-11深基坑水準點高程放樣如| 10-尸t去,欲根據(jù)地面水準點A放樣坑內水準點B的高程,可在坑邊架設吊桿, 桿頂?shù)醵蛳碌匿摮?,尺的下端掛上重錘,在地面和坑內各安置一臺水準儀。則B 點的標高為:廠匚廠同+ r -jQi)式中:1 J一-1_L一標尺讀

28、數(shù)。然后,改變鋼尺懸掛位置,再次觀測,以便檢核。§ 10. 4點的平面位置放樣點的平面位置放樣常用方法有極坐標法、角度交會法、距離交會法和直角坐標法。至 于選用哪種方法,應根據(jù)控制網的形式、現(xiàn)場情況、精度要求等因素進行選擇。10.4. 1直角坐標法當在施工現(xiàn)場有互相垂直的主軸線或方格網線時,可以用直角坐標法放樣點的平面位置。1A12 PM圖10-12直角坐標法放樣點的平面位置如圖10-12所示,1、2、3點為方格網點,ZBC、D為待測的建筑物角點,各點坐標 分別為 A(20, 20), B(20, 100), C(40, 20), D(40, 100)。在 2 點安 置經緯儀,后視

29、3 點,得23方向線,沿此方向分別量距20m和100m得P、M兩點,并作出標志。再在P 點安置經緯儀,后視2或3點中一個較遠的點,正倒鏡撥角90。取其平均值,得P-C方向 線,沿此方向分別量距20nl和40m得A、C兩點,作出標志。地面標志出B、D兩點。最后, 按設計距離及角度要求檢測A、B、C、D四點。若不滿足設計精度要求,則按前述方格網放 樣的方法進行調整,直至這四點滿足設計要求,并加固標志點。直角坐標法只量距離和直 角,數(shù)據(jù)直 觀,計算簡單,工作方便,因此,直角坐標法應用較廣泛。10.4.2 極坐標法極坐標法是根據(jù)水平角和距離來放樣點的平面位置的一種方法。當已知點與放樣點之間的距離較近,

30、旦便于量距時,常用極坐標法放樣點的平面位置圖10T3極坐標放樣點的平面位置如圖10-13所示,A、B是已知平面控制點,其坐標為:=1000. 000m, L=1000. 000m, 一=305° 48' 32 ,P為放樣點,其設計坐標為:“ =1033. 640m,八二1028. 760m。用極坐標法放樣,首先計算放樣數(shù)據(jù)'豆和(圖中為/ BAP)O代 ab 二汕 ctan 一»D_a/= 一 兀 1)7。7-丁川)'.(10-13)具體數(shù)字請讀者自行計算。放樣時,把經緯儀安置在A點,瞄準B點,按順時針方向放樣/BAP得到AP方向,沿 此方向放樣水平

31、距離'一心,得到P點的平面位置。1043角度交會法當放樣地區(qū)受地形限制或量距困難時,常采用角度交會放樣點位。P號田心少圖10-14角度交會放灑點的平面位置如圖10-14所示,根據(jù)控制點NB、C和放樣點P的坐標計算幾1角值。將經緯儀安置 在控制點A上,后視點B,根據(jù)已知水平角廠盤左盤右取平均 值放樣出AP方向線,在AP方 向線上的P點附近打兩個小木樁,樁頂釘小釘,如圖10-14中1、2兩點。同法,分別在B、 C兩點安置經緯儀,放樣出3、4和5、6四個點,分別表示BP和CP的方向線。將各方向 的小釘用細線拉緊,在地面上 拉出三條線,得三個交點。由于有放樣誤差,由此而產生的 這三個交點就構成

32、了誤差三角形。當這誤差三角形的邊長不超過4cm時、可取誤差三角形 的重心作為 所求P點的位置。若誤差三角形的邊長超限,則應重新放樣。10.4.4 距離交會法當建筑場地平坦,量距方便,且控制點離放樣點不超過一整尺長度時,可用距離交會 法。首先,根據(jù)P點的設計坐標和控制點1B的坐標,先計算放樣數(shù)據(jù)二。放樣時,用鋼 尺分別以控制點A、B為圓心,以一 (為半徑,在地面上畫弧,交出P點。距離交會法 的優(yōu)點是不需要儀器,但精度較低,在施工中放樣細部時,常用此法。10.4.5 方向線交會法方向線交會法是利用兩條已知方向線交會來確定放樣點位置的方法。如圖1015所示,A、A、B、B為橋軸線樣制點,Q及0

33、9;為施工初期測定的各墩臺軸線方向控制樁, 在橋梁墩臺施工過程中,利用橋軸線和墩臺軸線方向交會可隨時 定出墩臺的中心位置。方向線交會法放樣時,兩條方向線以正交最為有利,斜交時應注意控制交會角的 范圍以提高定位精度。他itl妙臺方向線交會法悝;圖 10-1510.4.6 4. 6全站儀坐標放樣法全站儀坐標放樣法的本質是極坐標法,它能適合各類地形情況,而且精度高,操作簡 便,在生產實踐中已被廣泛采用。放樣前,將全站儀置于放樣模式,向全站儀輸入測站點坐標、后視點坐標(或方位角), 再輸入放樣 坐標,準備工作完成之后,用望遠鏡照準棱鏡,按坐標放 樣功能鍵,則可立 即顯示當前棱鏡位置與放樣點位置的坐標差

34、。根據(jù)坐標差值,移動棱鏡位置,直至坐標差 值為零,這時,棱鏡所對應的位置就是放樣點位置,然后,在地面作出標志。§ 10.5 曲線放樣圓曲線是道路工程、管道工程以及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種曲線。當線路方向 轉折時, 常用圓曲線進行連接。圓曲線放樣,應先進行圓曲線要素的計算,再放樣出圓曲線的主點, 最后放樣圓曲線的加密點。10. 5.1 圓曲線要素及其計算圖10-16園曲線要素如圖10-16中,線路在轉折點JD處(也稱交點)改變方向,轉折角為二(偏角), 現(xiàn)設置一半徑為R的圓曲線。圓曲線主點包括:圓曲線起點(也稱直圓點ZY)、圓曲線中點QZ和圓曲線終點(也稱圓直點YZ)。線路選定后,角為已知

35、角,曲線半徑R是設計選定的,也是已知數(shù),現(xiàn)在要計算切線 長T、曲線長L、外矢距E。若T、L、E已知,則圓曲線主點即可確定。為便于校核計算,還需要計算切線長與曲線長的差值即切曲差q(也稱超距)。因此,T、L、E、q就是圓曲線的要素其計算公式為:丁二氏tan色2曲開L 180 ;a5 =八(sec1)q= 7T-L【例10-2若設計圓曲線半徑R=110m /J=40° 30求圓曲線要素解:由公式(10-14) 計算得:400 30r = 110x tan2 r 4i0°30'xll0x"_L = 77. 75fn18040° 30'-5 = HOx(sec- 1) = 7. 2,2=2x40. 58-77. 75 = 3. 41w10.5.2 圓曲線主點的放樣在JD點安置經緯儀,以線路方向(亦即切線方向)定向,自JD沿兩線路方向分 別量出切線長T,即得線路起點ZY或終點丫乙后視YZ點,順時針撥角(180。二)/2,得分角線方向,沿此方向自JD點量出外 矢距E,得圓曲線中點QZ10.5.3 圓曲線詳細放樣在施工時,還需要放出曲線上除主點之外的若干點,稱為圓曲線的詳細放樣。常用的 方法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