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診斷習題及答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cf7dcbed-5ef1-49cc-bb15-94b3f7cbf557/cf7dcbed-5ef1-49cc-bb15-94b3f7cbf5571.gif)
![實驗診斷習題及答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cf7dcbed-5ef1-49cc-bb15-94b3f7cbf557/cf7dcbed-5ef1-49cc-bb15-94b3f7cbf5572.gif)
![實驗診斷習題及答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cf7dcbed-5ef1-49cc-bb15-94b3f7cbf557/cf7dcbed-5ef1-49cc-bb15-94b3f7cbf5573.gif)
![實驗診斷習題及答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cf7dcbed-5ef1-49cc-bb15-94b3f7cbf557/cf7dcbed-5ef1-49cc-bb15-94b3f7cbf5574.gif)
![實驗診斷習題及答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cf7dcbed-5ef1-49cc-bb15-94b3f7cbf557/cf7dcbed-5ef1-49cc-bb15-94b3f7cbf557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實驗診斷學復習題第一章 概 論名詞解釋:1 實驗診斷 : 是指醫(yī)生的醫(yī)囑通過臨床實驗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為預防、診斷、治療疾 病和預后評價所用的醫(yī)學臨床活動。2 血液學檢驗 : 被檢個體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狀態(tài)的綜合分析的結果應用于該個體的 預防、診斷和治療上,這種診斷稱為個體化診斷。3 個體化診斷 : 被檢個體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狀態(tài)的綜合分析的結果應用于該個體的 預防、診斷和治療上,這種診斷稱為個體化診斷。4 床邊檢測 (POCT): 床邊檢測是指在病人醫(yī)療現(xiàn)場進行的醫(yī)學檢驗。5參考值 :是指對抽樣的個體進行某項目檢測所得的值;6參考范圍 : 所有抽樣組測得值的平均值加減 2個標準差
2、即為參考范圍。問答題:1 實驗診斷包括哪幾方面?答:包括實驗室前、實驗室和實驗室后 3 個部分。1實驗室前 包括醫(yī)生對患者的分析、化驗項目的選擇和組合、與上級醫(yī)生的商 討、醫(yī)囑的制定、檢驗申請、患者的準備、原始樣品的采集,運到實驗室并在實驗室內 進行傳輸。2臨床實驗室 以診、防、治人體疾病或評估人體健康提供信息為目的,對取自 人體的材料進行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化學、血液學、生理學、細胞學、病理學 或其他檢驗學的分析。 并提出檢查范圍內的咨詢性服務, 包括結果解釋和為進一步的檢 查提供咨詢性服務。3實驗室后 包括系統(tǒng)性的審核、規(guī)范格式和解釋、授權發(fā)布、結果的報告與傳 遞和檢驗樣品的儲存。
3、通過上述過程得到的實驗室數(shù)據和信息與臨床資料結合進行綜合 分析。實驗診斷是診斷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臨床醫(yī)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2 試述實驗診斷學的內容答:實驗診斷學的內容包括如下:1血液學檢驗 血液和造血組織的原發(fā)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細胞疾病所致的血液 學變化的檢查。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shù)量、生成動力學、形態(tài)學和細胞化學 等的檢驗;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纖溶功能的檢驗;溶血的檢驗;血型鑒定和交 叉配血試驗等。2體液與排泄物檢驗 對尿、糞和各種體液以及胃液、腦脊液、膽汁等排泄物、 分泌液的常規(guī)檢驗。3生化學檢驗 對組成機體的生理成分、代謝功能、重要臟器的生化功能、毒物 分析及藥物濃
4、度監(jiān)測等的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包括糖、脂肪、蛋白質及其代謝產物和衍 生物的檢驗;血液和體液中電解質和微量元素的檢驗;血氣和酸堿平衡的檢驗;臨床酶 學檢驗;激素和內分泌功能的檢驗;藥物和毒物濃度檢測等。4免疫學檢驗 免疫功能檢查、臨床血清學檢查、腫瘤標志物等的臨床免疫學檢 測檢驗。5病原學檢驗 感染性疾病的常見病原體檢查、醫(yī)院感染的常見病原體檢查、性 傳播性疾病的病原體檢查,細菌耐藥性檢查等。有關臨床遺傳學檢查、臨床脫落細胞學檢查等未包括在本篇范圍內。3 血液學檢驗有哪些方面? 答: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shù)量、生成動力學、形態(tài)學和細胞化學等的檢 驗;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纖溶功能的檢驗;
5、溶血的檢驗;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 試驗等。4 實驗診斷學的應用范圍有哪些?答:1為臨床醫(yī)療工作服務 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計劃的制定、分析病情、觀察療 效、判斷預后等提供科學依據。2為開展預防工作提供依據 進行防病調查,能早期發(fā)現(xiàn)傳染性疾病的傳染源以 及損害人體的各種致病因素,為制定預防措施,控制疾病傳播提供重要資料。3進行社會普查 可了解社會群體的衛(wèi)生狀況和健康水平, 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性疾病、 遺傳性疾病等,為制定衛(wèi)生條例,提高防病治病的主動性,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規(guī)劃保健機 構設置等提供依據。4開展健康咨詢 通過臨床基礎檢驗,為社會群體提供健康咨詢,以保證健康, 減少疾病,建立正確的生活規(guī)律,延長壽命。還
6、可以開展對計劃生育、優(yōu)生優(yōu)育等提供 實驗依據。5 個體化診斷: 被檢個體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狀態(tài)的綜合分析的結果應用于該 個體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上,這種診斷稱為個體化診斷。6 床邊檢測 (POCT): 床邊檢測是指在病人醫(yī)療現(xiàn)場進行的醫(yī)學檢驗。5 影響檢測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答:1分析前影響因素 生理因素與生活狀態(tài)、標本的采集與處理、項目的選擇與 醫(yī)囑等;包括人種、民族、性別、年齡、月經周期和妊娠、 精神狀態(tài)、采血時間等生理因素, 以及運動、體位、進食、吸煙、飲酒和咖啡等生活因素的影響。還可受到居住條件、居 住地區(qū)和海拔高度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另外藥物的體內作用對檢驗結果也有影響。2分析中影響因素
7、 標本的質量與處理、儀器與試劑、人員的技能與學識、操作 技術與方法、質控物與標準品、安全性與成本等。3分析后影響因素 檢測記錄、結果書寫、計算機的輸入、與臨床的溝通等。6 試述血液標本的種類:答: 全血 用于對血細胞成分的檢查;血清 用于大部分臨床生化檢查和免疫學檢查;血漿 適用于部分臨床生化檢查, 凝血因子測定和游離血紅蛋白測定等必須采用 血漿標本。7 采血部位包括哪幾種?答:1.毛細血管采血 :主要用于床邊項目和急診項目。 成人常在指端、嬰幼兒可用拇指或足根、燒傷患者可選擇皮膚完整處采血。 采血部位應無炎癥或水腫,采血時穿刺深度要適當,切忌用力擠壓,防止不客觀結 果的出現(xiàn)。2. 靜脈采血:
8、 需血量較多時采用。通常多在肘部靜脈、腕部靜脈或手背靜脈,嬰幼 兒在頸部外靜脈采血。3 空腹采血: 是指在禁食 8h 后空腹采取的標本,一般是在晨起早餐前采血,常用 于臨床生化檢查。8 空腹采血有哪些優(yōu)點?答:其優(yōu)點是可避免飲食成分和白天生理活動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 同時因每次均在固 定時間采血也便于對照比較。第二章 血液一般檢驗名詞解釋 :1 粒紅比值 : 粒細胞與有核紅細胞之比。2血細胞比容(HCT):又稱血細胞壓積(PCV)是指血細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積的比值。3血沉率 :是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率;4 紅細胞滲透脆性 :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是測定紅細胞對不同濃度低滲氯化鈉溶血的抵 抗力
9、,即紅細胞的滲透脆性。5貧血:是指在單位容積循環(huán)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血紅蛋白量及(或)血細胞比容(HCt)低于 參考值低限。6 溶血性貧血: 是由于各種原因使紅細胞壽命縮短,破壞增加,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 應代償時所引起的一組貧血。7血小板減少:PC低于100× 109/L稱為血小板減少。8類白血病反應: 是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生的類似白血病表現(xiàn)的血象反應。9粒細胞缺乏癥: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0.5 × 109/L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癥。10核右移:周圍血中若中性粒細胞核出現(xiàn) 5葉或更多分葉,其百分率超過 3者,稱為 核右移。11 核左移 :周圍血中出現(xiàn)不分葉核粒細胞 ( 包括
10、桿狀核粒細胞、晚幼粒、中幼?;蛟缬?粒細胞等)的百分率增高 (超過 5)時,稱為核左移。12白細胞減少:白細胞總數(shù)低于正常值(成人為4× 109/L)稱白細胞減少。13白細胞增多:白細胞總數(shù)高于正常值(成人為10× 109/L)稱白細胞增多 14紅細胞及血紅蛋增多: 指單位容積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及血紅蛋白量高于參考值高限。15 再生障礙性貧血 (AA): 簡稱再障,是由于多種原因所致骨髓造血干細胞減少和 (或) 功能異常,導致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生成減少的一組綜合征。16 血型系統(tǒng): 由若干個相互關聯(lián)的抗原抗體組成的血型體系稱之。17 血型: 血型是人體血液的一種遺傳性狀,各
11、種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 板及某些血漿蛋白在個體之間均具有抗原成分的差異,受獨立的遺傳基因控制。問答題:1 骨髓增生度可劃分為哪幾個等級?正常人屬于哪一級?答: 骨髓增生度可分為 5 級: 骨髓增生極度活躍;骨髓增生極度活躍;骨髓增生明顯活躍;骨髓增生活 躍;骨髓增生減低;骨髓增生極度減低。正常人見于第 3 級。2 粒紅比值增高有何意義?答: (1)由粒細胞系統(tǒng)增多引起,如急性化膿性感染、類白血病反應、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2)紅細胞系統(tǒng)明顯減少,見于幼紅細胞增生受抑,如單純紅細胞再障。3 粒紅比值減少有何意義?答: (1)由幼紅細胞增多引起,見于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溶血性貧
12、血及真性 紅細胞增多癥等 ;(2)粒細胞明顯減少,見于粒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等。3 粒紅比值正常有何意義?答: (1)正常骨髓象 ;(2)粒系和紅系二系細胞平行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 ;(3)病變未累及粒、紅兩系時,如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發(fā)性骨髓瘤,骨髓轉 移癌等。5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血象特點? 答:呈全血細胞減少。 紅細胞、血紅蛋白顯著減少,兩者平行性下降,呈正常細胞色素性貧血。 網織紅細胞明顯減少,絕對值0.5 × 109/L,甚至為0。 白細胞明顯減少,多數(shù)病例為(1.02.0) × 109/L;淋巴細胞相對增高,多在60% 以上,有時可高達 90以上。
13、外周血中一般不出現(xiàn)幼稚細胞。 血小板明顯減少,常20× 109/L,嚴重病例常10×109/LO6. 缺鐵性貧血的血象主要有哪些表現(xiàn)?答:紅細胞、血紅蛋白均減少,以血紅蛋白減少更為明顯。輕度貧血時成熟紅細胞的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中度以上貧血才顯示小細胞低色素性特征,紅細胞體積減小,淡染,中央蒼白區(qū)擴大。嚴重貧血時紅細胞中央蒼白區(qū)明顯擴大而呈環(huán)狀,并可見嗜多色性紅細胞及點彩紅細胞增多。3. 網織紅細胞輕度增多或正常。答:嚴重貧血時,白細胞和血小板可輕度減少。7. 骨髓中血細胞發(fā)育規(guī)律是什么?答:骨髓中血細胞發(fā)育規(guī)律為:1)細胞體積:隨著血細胞發(fā)育成熟,胞體由大變?。?)細胞質:量
14、:由少量逐漸增多;顏色:由深藍變淺染;顆粒:從無顆粒到 有顆粒,顆粒從非特異性到特異性。3)細胞核:大?。河纱笞冃?,由規(guī)則變?yōu)椴灰?guī)則;染色質:由細致疏松逐漸變 為粗糙,致密;核仁:由有到無;核膜:由不明顯變?yōu)槊黠@。4)細胞核/細胞質比值:由大變小8外周血涂片,經染色后觀察其形態(tài),白細胞可分為哪五型?答:白細胞可分為下列5種類型,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 細胞和單核細胞。9列表說明健康成人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參考值。答:健康人群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shù)參考值人群參考值血紅蛋白紅細胞數(shù)成年男性120160gL4.0125.5 × 10 /L成年女性110150 g/L3.51
15、25.0 × 10 /L新生兒170200 g/L6.07.0 × 1017L10列表說明用標準血清及標準紅細胞鑒定 ABa血型結果答:用標準血清及標準紅細胞鑒定ABC血型結果11標準血清+被檢者紅細胞標準紅細胞+被檢者血清被鑒定血的血型中抗A血抗B血清抗AB血清A型紅細胞B型紅細胞O型紅細胞性清(O型血清)粒+一+一+A型一+一B型細+一一AB型H4一一一+O型重度核左移常見于哪些疾???答:常見于感染,特別是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應等。 白血病和類白血病反應,也可出現(xiàn)核極度左移現(xiàn)象。12試述網織紅細胞的參考值與臨床意義。答:參考值:百分數(shù) 0.00
16、50.015 ;絕對數(shù)(2484) × 109/ LO臨床意義:網織紅細胞增多 表示骨髓紅細胞系增生旺盛,常見于溶血性貧血、急性失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及某些貧血病人治療后,如補充鐵或維生素B12及葉酸后。 網織紅細胞減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減低,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在骨髓病性貧血(如急性白血病等)時,骨髓中異常細胞大量浸潤,使紅細胞增生受到抑制,網織紅細 胞也減少。13試述中性粒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鑒別診斷(可列表說明)答:中性粒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鑒別診斷類白血病反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明確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有原發(fā)疾病原發(fā)病癥狀明顯白細胞數(shù)及分類計
17、數(shù)中度增咼,大多數(shù)V 100× 109L ,以分葉核及桿狀粒細胞為主,原粒細胞少見嗜堿及嗜酸性粒細胞不增多粒細胞中毒性改變常明顯紅細胞及血小板無明顯變化骨髓象一般無明顯改變0.90無消瘦、乏力、低熱、盜汗、脾明顯腫大顯著增高典型病例常 100× 109L ,可見各發(fā)育階段粒系細胞與骨髓象相似常增多不明顯早期病例輕至中度貧血,血小板數(shù)可增高,晚期均減少極度增生,粒系細胞常占以上,以晚幼及中幼粒為主,早幼粒+原粒不超過0.10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顯著增高積分顯著減低,甚至為OPh染色體 無可見于90%以上病例14中性粒細胞增多見于哪些疾?。看穑?急性感染:特別是化膿性球菌(
18、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 菌等)感染為最常見的原因。但在某些極重度感染時,白細胞總數(shù)不但不高,反而減低。 嚴重的組織損傷及大量血細胞破壞:嚴重外傷,較大手術后,大面積燒傷,急性心肌梗死及嚴重的血管內溶血后 1236h ,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可增多。 急性大出血: 在急性大出血后12h內,周圍血中的血紅蛋白的含量及紅細胞數(shù)尚未下降,而白細胞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卻明顯增多,特別是內出血時,白細胞可高達20Q× 10/LO 急性中毒: 代謝紊亂所致的代謝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尿毒癥和妊娠中毒癥;急性化學藥物中毒,如急性鉛、汞中毒及安眠藥中毒等;生物性中毒如昆蟲毒、蛇毒、毒
19、蕈中毒等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均可增多。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惡性腫瘤:大多數(shù)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細胞數(shù)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多,可達數(shù)萬甚至數(shù)十萬。急性或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時,還出現(xiàn)中性粒細胞增多,并伴外周血中細胞質量改變。 各類惡性腫瘤,特別是消化道惡性腫瘤,如肝癌、胃癌等可引起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15 中性粒細胞減少見于哪些疾病?答: 感染: 特別是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桿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shù) 與中性粒細胞均減少。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風疹、巨細 胞病毒感染時,白細胞亦常減低。某些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時白細胞亦可減少。 血液系統(tǒng)疾?。?再生障礙性貧血,非
20、白血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巨幼細 胞貧血、嚴重缺鐵性貧血、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以及骨髓轉移癌等,白細胞減少 同時常伴血小板及紅細胞減少。 物理、化學因素損傷:X線、丫射線、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學物質如苯、鉛、汞等,以及化學藥物如氯霉素、磺胺類藥、抗腫瘤藥、抗糖尿病及抗甲狀腺藥物等 均可引起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減少。 單核一吞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亢進: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臟腫大及其功能亢進,如門脈性肝硬化、淋巴瘤等病常見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減少。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產生自身抗體導致白細胞減少。16 白細胞計數(shù)參考值成人為多少?答:成人(4 10) ×109/ L;1
21、7 血液常規(guī)檢測有哪些?答: 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平均值測定和紅細胞形態(tài)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平均值測定和血小板形態(tài)檢測。18 血液一般檢測包括哪些?答: 血液一般檢測包括血液細胞成分的常規(guī)檢測 ( 簡稱為血液常規(guī)檢測 ) 、網織紅細 胞檢測和紅細胞沉降率檢測。19 試述血細胞發(fā)育過程中形態(tài)演變的一般規(guī)律答:1) 細胞體積 隨著血細胞的發(fā)育成熟,胞體逐漸由大變小。但巨核系細胞體積 通常由小變大, 早幼粒細胞較原粒細胞稍大。 胞體大小變化的同時常發(fā)生形態(tài)變化如巨 核細胞、單核細胞、漿細胞,從圓形或橢圓形變?yōu)椴灰?guī)則形。2)細胞質 量:由少逐漸增多,但淋巴細胞變化
22、不大。 染色:由深藍變淺染,甚至淡紅,紅細胞系最終變?yōu)殚偌t色。 顆粒:從無顆粒(原始細胞)嗜天青顆粒(早幼粒細胞)特異性顆粒(中性、嗜 酸性和嗜堿性顆粒 ),但紅細胞胞質內一般無顆粒。3)細胞核 大小:由大變小,由規(guī)則變?yōu)椴灰?guī)則,甚至分葉,但巨核細胞核由小變大,紅細 胞系核變小,核形規(guī)則而最終消失。 染色質:由細致疏松逐漸變?yōu)榇植?、致密或凝集成塊,著色由淺變深。 核仁:由有到無,經清晰、模糊不清至消失。 核膜:由不明顯變?yōu)槊黠@。4)細胞核細胞質比例 由大變小, 即由核大質少到核小質多。 巨核細胞則相反。20急性化膿菌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 NAP活性有何不同?答:急性化膿菌感
23、染時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活性明顯增高,病毒性感染 時其活性在正常范圍或略減低。21 急性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骨髓象表現(xiàn)有哪些?答:骨髓增生明顯減低。骨髓小粒呈粗網結構空架狀,細胞稀少,造血細胞罕見, 大多為非造血細胞 粒、紅兩系細胞極度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高,可達80%以上。 巨核細胞顯著減少,多數(shù)病例常無巨核細胞可見。 漿細胞比值增高。有時還可有肥大細胞(組織嗜堿細胞)、網狀細胞增高。22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臨床表現(xiàn)是什么?答: 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貧血、感染和出血。23 溶血性貧血骨髓象有哪些表現(xiàn)?答:1. 骨髓增生明顯活躍。2. 紅細胞系顯著增生,幼紅細胞常 >30%,急性溶血時甚至
24、 >50%,粒紅比例降低或 倒置。各階段幼紅細胞增多,以中幼及晚幼紅細胞增多為主。核分裂型幼紅細胞多見。 可見幼紅細胞胞質邊緣不規(guī)則突起、 核畸形、 Howell-Jolly 小體、嗜堿點彩等。成熟紅細胞形態(tài)與血象相同。3. 粒細胞系相對減少,各階段細胞的比例及形態(tài)大致正常。4. 巨核細胞系一般正常。24 溶血性貧血血象有哪些表現(xiàn)?答:1. 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兩者呈平行性下降。2. 紅細胞大小不均,易見大紅細胞、嗜多色性紅細胞及有核紅細胞(以晚幼紅或中幼紅細胞為主 ),以及可見 Howell-Jolly 小體、 Cabot 環(huán)、點彩紅細胞等。不同原因所致的溶血性貧血,有時出現(xiàn)特殊的異
25、形紅細胞增多,如球形細胞、靶細 胞、裂細胞等,對病因診斷具有一定意義。3. 網織紅細胞增多,尤其是急性溶血時常明顯增多。4. 急性溶血時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shù)常增多。 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并有中性粒細胞 核左移現(xiàn)象25 缺鐵性貧血典型的血液學特征是什么? 答: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為國內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26若僅用抗D血清進行鑒定,Rh血型則可粗略地分為哪幾類?答:可分為Rh陽性及陰性兩類。27 試述 ABO 血型系統(tǒng)分型答: ABO 血型系統(tǒng)可分為四型: 紅細胞上具有 A 抗原,血清中有抗 B 抗體為 A 型; 紅細胞上有 B 抗原,血清中有抗 A 抗體為 B 型; 紅細胞上有 A 和 B
26、抗原,血清中不含抗 A 和抗 B 抗體者為 AB 型; 紅細胞上不具有 A 和 B 抗原,而血清中有抗 A 和抗 B 抗體者為 O 型28 何為血型?答: 血型是人體血液的一種遺傳性狀,各種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及某些血漿蛋白在個體之間均具有抗原成分的差異,受獨立的遺傳基因控制。29 ABO 血型系統(tǒng)抗體有抗 A 和抗 B 包括哪幾種?答:免疫性抗體主要是IgG、天然抗體主要是IgM30 缺鐵性貧血骨髓象特點有哪些?答: (1) 骨髓增生明顯活躍。(2) 紅細胞系統(tǒng)增生活躍,幼紅細胞百分率常 >30,使粒紅細胞比例降低。紅系以中幼及晚幼紅細胞為主,貧血嚴重時,中幼紅較晚幼細
27、胞更多。(3) 貧血程度較輕時,幼紅細胞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 中度以上貧血時,細胞體積減 小,胞質量少,著色偏嗜堿性。有時細胞邊緣可見不規(guī)則突起,核畸形,晚幼紅細胞的 核固縮呈小而致密的紫黑色“炭核” 。成熟紅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同血象。(4) 粒細胞系相對減少,但各階段細胞的比例及形態(tài)大致正常。(5) 巨核細胞系正常。31 人體細胞有幾條染色體?其中常染色體有幾對?性染色體有幾對?答:人體細胞有46條染色體,其中常染色體22對(44條),性染色體1對(XY),男 性為46, XY ;女性為46, XX。第三章 血栓與止血檢測名詞解釋1 出血時間:將皮膚刺破后,讓血液自然流出到血液自然停止所需的時間稱為
28、出血時間(BT) O2 凝血時間 (CT) : 靜脈血放入試管 (玻璃試管、塑料試管 )中,觀察自采血開始至血 液凝固所需的時間,稱為凝血時間 (CT)。3 一期止血缺陷:是指血管壁和血小板缺陷所致出血病。4 二期止血缺陷:是指凝血因子缺陷或病理性抗凝物質存在所致的出血病。問答題:1 BT 延長臨床意義 :答:1. 血小板明顯減少 如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2. 血小板功能異常3. 嚴重缺乏血漿某些凝血因子血管性血友?。╒WD)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4. 血管異常5. 藥物影響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測定(VWF : Ag)臨床意義答: VWF: Ag 是血管內皮細胞的促凝指標之一。
29、它由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和分泌,參 與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反應,起促凝血作用。1. 減低:見于血管性血友?。╲WD),是診斷VWD及其分型的指標之一。2增高 : 見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管病變、糖尿病、妊娠高血壓 綜合征、腎小球疾病、大手術后、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骨髓增生癥等。3何為凝血時間?他反應什么系統(tǒng)的凝血過程?何為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 ?他反應什么系統(tǒng)的凝血過程?答:靜脈血放入試管 (玻璃試管、塑料試管 )中,觀察自采血開始至血液凝固所需的 時間,稱為凝血時間(CT)。反應內源凝血系統(tǒng)的凝血過程在被檢血漿中加入Cea+和組織因子(TF或組織凝血活酶),觀測
30、血漿的凝固時間,稱 為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反應外源凝血系統(tǒng)的凝血過程4 臨床上常用抗凝系統(tǒng)檢測包括哪兩大部分? 答:抗凝系統(tǒng)檢測包括臨床上常用的病理性抗凝物質檢測和生理性抗凝因子檢測兩 部分,后者也是凝血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因子。5 纖維蛋白凝塊在 70 min 內完全溶解說明什么?纖維蛋白凝塊在超過 120 min 還不溶解 又表明什么?答:纖維蛋白凝塊在 70 min 內完全溶解表明纖溶活性增強。纖維蛋白凝塊在超過 120 min 還不溶解表明纖溶活性減低。6 血栓與止血的檢測主要臨床意義?答: 血栓與止血的檢測主要用于臨床有出血傾向、出血病患者以及血栓前狀態(tài)、血 栓病患者的臨床診斷、鑒別診斷
31、、療效觀察和預后判斷等,也用于抗血栓和溶血栓藥物 治療的監(jiān)測等。7 何為一期止血缺陷?應選用哪種方法作為篩檢試驗? 答:一期止血缺陷是指血管壁和血小板缺陷所致出血病。選用血小板計數(shù)(PLT) 和出血時間 (BT) 作為篩檢試驗8 何為二期止血缺陷?二期止血缺陷篩檢試驗如何選擇與應用?答: 二期止血缺陷是指凝血因子缺陷或病理性抗凝物質存在所致的出血病。選用APTT和PT作為篩檢試驗,大致有以下四種情況:1. APTT和PT都正常 除正常人外,僅見于遺傳性和獲得性因子刈缺陷癥。2. APTT延長,PT正常 多數(shù)是由內源性凝血途徑缺陷所引起的出血病, 如遺傳性和 獲得性因子忸、:K、幻和刈缺陷癥等。
32、3. APTT正常,PT延長 多數(shù)是由外源性凝血途徑缺陷所引起的出血病,如遺傳性 和獲得性因子缺陷癥等。4. APTT和PT都延長 多數(shù)是由共同凝血途徑缺陷所引起的出血病,如遺傳性和獲得性因子X、V、凝血酶原(因子H )和纖維蛋白原(因子I )缺陷癥-O此外,臨床應用肝素治療時,APTT也相應延長;應用口服抗凝劑治療時,PT也相應 延長;同時應用肝素、華法林以及纖溶綜合征、抗磷脂抗體時,APTT與PT可同時延長。9 試述纖溶亢進篩檢試驗的選擇與應用答:纖溶亢進性出血指纖維蛋白 (原)和某些凝血因子被纖溶酶降解所引起的出血。 可 選用FDPS和D-D作為篩檢試驗,大致有以下四種情況:1. FDP
33、S和D-D均正常 表示纖溶活性正常,臨床的出血癥狀可能與纖溶癥無關,若 ELT陰性更予以支持。2. FDPSra性.D-D陰性理論上只見于纖維蛋白原被降解,而纖維蛋白未被降解,即 原發(fā)性纖溶。實際上這種情況多屬于 FDPS的假陽性,見于肝病、手術出血、重型 DIC、 纖溶早期、劇烈運動后、類風濕關節(jié)炎、抗 Rh(D)抗體存在等。3. FDPS陰性。D-D陽性 理論上只見于纖維蛋白被降解,而纖維蛋白原未被降解, 即繼發(fā)性纖溶。實際上這種情況多數(shù)屬于 FDPS的假陰性,見于DIC、靜脈血栓、動脈血 栓和溶血栓治療等。4. FDPS和D-D都陽性 表示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同時被降解,見于繼發(fā)性纖溶,
34、 如DIC和溶血栓治療后。這種情況臨床最為多見,若 ELT陽性更予以支持。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名詞解釋:1 球一管平衡: 在尿液形成過程中,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起重要作用,兩 者維持一定的比例關系稱為球一管平衡。2多尿:24h尿量超過250Oml,稱為多尿。3少尿:成人尿量低于400ml24h或17mlh,稱為少尿;4無尿:而低于100ml24h,則稱為無尿。5 血尿: 尿液內含有一定量的紅細胞,稱為血尿。6肉眼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過Iml,即可出現(xiàn)淡紅色,稱肉眼血尿。7 鏡下血尿: 如尿液外觀變化不明顯,離心沉淀后,鏡檢時每高倍鏡視野紅細胞平均 >3 個,稱為鏡
35、下血尿。8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或定量試驗超過 150mg 24h尿時,稱蛋白尿。9 尿三膽: 尿膽紅素、尿膽原和尿膽素三者共稱尿三膽。10管型: 是蛋白質、細胞或碎片在腎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圓柱形蛋白聚體。11 漿膜腔: 人體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統(tǒng)稱為漿膜腔1 2精子活動率: 精子活動率是檢測活動精子占精子總數(shù)的百分率。觀察 100個精子, 計數(shù)活動精子的數(shù)量,計算出精子活動率。1 3精子活動力 : 精子活動力是精子向前運動的能力,即活動精子的質量14乳糜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狀稱為乳糜尿 15 乳糜血尿 :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狀稱為乳糜尿,若同時混有血液,稱為乳糜血
36、尿。16尿比密(SG):是指在4C條件下尿液與同體積純水的重量之比。17酮體堤 -羥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總稱。1 8尿沉渣檢測 :是對尿液離心沉淀物中有形成分的鑒定。問答題1 尿液檢測的意義主要有哪些?答:1協(xié)助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和療效觀察 2協(xié)助其他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3用藥的監(jiān)護2 尿液一般檢測包括哪些內容?答:一般性狀檢測:尿量、氣味、外觀、比重、酸堿度等。 化學檢測:尿蛋白、尿糖、尿酮體、尿膽原、尿膽紅素等 尿沉渣(顯微鏡)檢測:細胞、管型、結晶體等。3 尿液標本的收集包括哪些?答: (1) 首次尿:尿液檢測一般以清晨首次尿為好,可獲得較多信息,如蛋白、細胞和 管型等。 (2) 隨機尿:用
37、于門診和急診病人的臨時檢驗。(3)24h尿:如果需要測定24h期間溶質的排泄總量,如尿蛋白、尿糖、電解質等定 量檢測,需要留取 24h 尿液,并且記錄尿量。(4) 餐后尿:通常在午餐后 2h 收集尿標本。此標本對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檢測較敏 感。(5) 清潔中段尿4 如何診斷開放性肺結核?答:痰涂片抗酸染色, 若發(fā)現(xiàn)分枝桿菌, 則可診斷為開放性肺結核, 不僅指導治療, 而且有助于控制傳染源,減少結核病的傳播。5 肺癌的早期診斷?答:可依據早期臨床癥狀、胸部 X 線檢查、痰液涂片檢查及纖維支氣管鏡等方面配 合進行。后者可直接吸取支氣管分泌物作細胞學檢查,或將沖洗液沉淀涂片檢查。 6肺癌診斷的組織學
38、依據是什么?答:痰脫落細胞檢查陽性是確診肺癌的組織學依據。正確采集標本,肺癌的痰液細 胞學陽性檢出率為60%70%,且方法簡單,無痛苦,易被病人接受,是當前診斷肺 癌的主要方法之一。7 腦脊液主要功能有哪些?答:腦脊液主要功能包括: 保護大腦和脊髓免受外界震蕩損傷, 調節(jié)顱內壓力變化; 供給大腦、脊髓營養(yǎng)物質并運走代謝產物,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堿儲量,維持正常PH值等。8 何為漏出液?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常見于哪些疾?。看穑郝┏鲆簽榉茄仔苑e液。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當血漿清蛋白低于 25gL 時,導致血管與組織間滲透壓 平衡失調,水分進入組織或潴留在漿膜腔而形成積液。 常見于晚
39、期肝硬化、 腎病綜合征、 重度營養(yǎng)不良等; 毛細血管內流體靜脈壓升高 使過多的液體濾出, 組織間液增多并超過代償限度時,液體進入漿膜腔形成積液。常見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靜脈栓塞; 淋巴管阻塞 常見于絲蟲病或腫瘤壓迫等,此時積液可以是乳糜樣的。前兩種原因形成的漏出液常為多漿膜腔積液,同時伴有組織間液增多引起的水腫。9簡述宮頸(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在臨床上的應用答:臨床上主要用于:診斷惡性腫瘤和判斷預后。了解卵巢的功能。10試述漏出液與滲出液鑒別診斷SM-3漏出液及潘出液鑒別要點鑒別耍點原因非炎癥所致炎癥、牝學或物理性刺澈外現(xiàn)儀漿浦性不定,可為IMi、膿性.乳簾性尊透明度i多混述比重低于1.01
40、8髙于KOIa不自凝能自艇陰性陽1蛋白定重<25gL>30gL與ItSS相近常IS于血髓水平細胞什數(shù)常 <100XlOtLt>5tX)XL07L軸胞分類以淋巴細、間皮細胞為主棍據用局病國分別以中tB胞或桝巴9fi主細菌學檢測陰性可找到病原茵朝滾/血Sf總強白<0.5>0.5稅浪/血淸LDH比值<0,6>0.6叫HC ZQQIUAMIlU第五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名詞解釋:1腎小球濾過率:正常成人每分鐘流經腎臟的血液量為 120O140Oml,其中血漿量為 600800mlmin,有20%的血漿經腎小球濾過后,產生的濾過液 (原尿)約為120 1
41、60mlmin ,此即單位時間內(分鐘)經腎小球濾出的血漿液體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2腎清除率:系指雙腎于單位時間(min)內,能將若干毫升血漿中所含的某物質全部加以清除而言。3 內生肌酐清除率 (Ccr) :腎單位時間內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內在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稱為內生肌酐清除率 (Ccr) 。問答題:1 腎病常用的實驗室檢測有哪些?答: 1尿液檢測 這是最古老,但至今仍是最常見的檢驗技術,用于早期篩選、 長期隨訪;方法簡便、價格低廉,也是判斷腎病嚴重程度、預后的重要內容。2腎功能檢測 代表腎臟的最重要的功能,包括: 腎小球濾過功能。腎小管重吸收、酸化等功能。 腎功能檢測是判斷腎臟疾病嚴重程
42、度和預測預后、 確定療效、 調整某些藥物劑量的 重要依據,但尚無早期診斷價值。2各種物質經腎排出的方式大致分幾種?答:1.全部由腎小球濾出,腎小管既不吸收也不分泌,如菊粉,可作為 GFR測定 的理想試劑,能完全反映 GFR。2全部由腎小球濾過,不被腎小管重吸收,很少被腎小管排泌,如肌酐等,可基 本代表 GFR。3全部由腎小球濾過后又被腎小管全部吸收,如葡萄糖,可作為腎小管最大吸收 率測定。4除腎小球濾出外,大部分通過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向腎小管分泌后排出,如對氨馬尿酸、碘銳特可作為腎血流量測定試劑3 根據內生肌酐清除率 (Ccr) 一般可將腎功能分為幾期?答:根據 Ccr 一般可將腎功能分為 4
43、期:第1期(腎衰竭代償期)Ccr為51 80mlmin;第2期(腎衰竭失代償期)Ccr為5020mlmin;第 3期(腎衰竭期 )ccr 為 1910mlmin;第 4期(尿毒癥期或終末期腎衰竭 )Ccr<10mlmin。4 簡述內生肌酐清除率 (Ccr) 測定的臨床意義答: 判斷腎小球損害的敏感指標; 評估腎功能損害程度; 指導治療。5 腎小球功能檢測主要有哪些試驗?答: 1 血清肌酐測定2 內生肌酐清除率測定3 血尿素氮測定4 腎小球濾過率測定5血 2-微球蛋白測定6 何為等滲尿?有何意義?答:若每次尿比密均固定在 10101012 的低值,稱為等滲尿 (與血漿比),表 明腎只有濾過功能,而稀釋一濃縮功能完全喪失。7 選擇和應用腎功能檢測的原則是什么?答:選擇和應用腎功能檢測的原則是:根據臨床需要選擇必需的項目或作項目組合, 為 I 臨床診斷、 病情監(jiān)測和療效觀 察等提供依據。結合臨床資料和其他檢測,綜合分析,作出客觀結論 第六章 肝臟病常用的實驗室檢查名詞解釋1 低蛋白血癥: 血清總蛋白 <60g L 或清蛋白 <25gL 稱為低蛋白血癥。2 同工酶: 是指具有相同催化活性,但分子結構、理化性質及免疫學反應等都不相同的 一組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24.2.2.1《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四節(jié) 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聽課評課記錄2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 聽評課記錄 旋轉《中心對稱圖形》
- 招商引資傭金合同(2篇)
- 湘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4章銳角三角函數(shù)4.3解直角三角形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4.2《線段的長短比較》聽評課記錄
- 部編人教版歷九年級史下冊第12課《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1.3《有理數(shù)的大小比較》聽評課記錄
- 蘇科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12.2《證明》聽評課記錄3
-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3.3《勾股定理的簡單應用》聽評課記錄
- 出差報銷單-中英對照版
- 電流互感器試驗報告
- 蔣中一動態(tài)最優(yōu)化基礎
- 七年級英語閱讀理解10篇(附答案解析)
- 抖音來客本地生活服務酒旅商家代運營策劃方案
- 鉆芯法樁基檢測報告
-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分析及其對策10000字(論文)】
- 無線網網絡安全應急預案
- 國籍狀況聲明書【模板】
- 常用保潔綠化人員勞動合同范本5篇
- 腕管綜合征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