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報告】血液凝固及其影響因素_第1頁
【實驗報告】血液凝固及其影響因素_第2頁
【實驗報告】血液凝固及其影響因素_第3頁
【實驗報告】血液凝固及其影響因素_第4頁
【實驗報告】血液凝固及其影響因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動物生理學實驗報告a) 取放試管時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試管的上端,不要握住試管的底部,以免手的溫度影響結果。b) 每支試管口徑及采血量要盡量一致,不可相差太大。c) 記錄凝血時間要準確。d) 判斷凝血的標準要前后一致。一般以傾斜試管達45時,試管內(nèi)血液不見流動為準?!緦嶒灲Y果及相關討論】管號實驗條件加入 0.1肝素溶液10.1mL(6 滴)加入2草酸鉀溶液20.1mL(6滴)室溫(6 滴生理鹽水)凝血時間(一組)大于20min大于20min凝血時間(二組)大于20min現(xiàn)象解釋肝素是抗凝劑,能不可逆的阻止血液凝固。由于肝素鈉具有帶強負電荷的理化特性,能干擾血凝過程的許多環(huán)節(jié),在體內(nèi)外都有抗凝血作

2、用。其作用機制比較復雜, 主要通過與抗凝血酶(AT-)結合,而增強后者對活化的a、a、a、a和a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壞,妨礙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變?yōu)槟?;抑制凝血酶,從而妨礙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中和組織凝血活素(因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釋放。它對血中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的測定均無影響。血液凝固的多個環(huán)節(jié)中都需要鈣離子的參與,故通常用枸櫞酸鈉、草酸鈉和草酸鉀作為體外抗凝劑,它們可與鈣離子結合而除去血漿中的鈣離子,從而起到抗凝作用。理論上當繼續(xù)向血液中加入 CaC2l溶液,CaC2l 中的鈣離子會起到凝血因子 IV 的作用,從而使再次啟動凝血過程,血液凝

3、固。草酸鹽是可逆性抗凝劑。但本次實驗中加入 CaC2l 后并沒有出現(xiàn)凝血現(xiàn)象,可能是 CaC2l 溶液配置有問題,或者由于操作不當,凝血因子已經(jīng)完全失活。血液流出血管后,很快會凝固。血液流出血管后血小板3靜置室溫(6 滴生理鹽水)4每隔 15S傾斜45細玻璃粉少許(6 滴生5理鹽水)7min30s7min30s4min5min2min45s3min傾斜可加速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過程,并加大血小板釋放的凝血因子與血細胞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快了凝血的過程。該過程是內(nèi)源性凝血過程。玻璃粉是異物,可激活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啟動凝血過程。腦組織液中有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是外源性凝血途徑6腦組織浸出液(6 滴)1

4、5s30s置于40水?。?滴的特異性抑制劑,因而能加速凝血過程。適當升高溫度,能增加酶的活性,加快凝血過程。7生理鹽水)置于10水?。?滴8生理鹽水)竹簽攪拌(6 滴生理鹽9水)165s165s大于20min 有富有彈性的纖維同上蛋白糾纏在竹簽上降低溫度可以降低酶的活性,延緩凝血過程。在竹簽的攪動下,特別是纏上線的接觸面粗糙的竹簽, 能加速凝血過程,使凝血因子按一定順序相繼激活而生成凝血酶,最終使纖維蛋白原變?yōu)槔w維蛋白,而糾結在竹簽上,形成一層蛋白膜。Page 2BT出血時間CFT束臂試驗CRT血塊收縮試驗BPC血小板計數(shù)CT 凝血時間RT復鈣時間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PT凝血酶原時間

5、PF3 血小板第 3 因子TF 組織因子Fb 纖維蛋白TXA2 血栓素 A2 5-HT5 羥色胺PK 激肽釋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圖 1 正常止血機制及血栓與止血常用篩選試驗檢測環(huán)節(jié)血小板的作用:在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中,血小板并不與內(nèi)皮細胞表面或其他細胞發(fā)生作用,而是沿著毛細血管內(nèi)壁排列,維持其完整性,血管局部受損傷時,血小板的止血兼有機械性的堵塞傷口和生物化學性粘附聚集作用。止血時,首先是受損的血管壁發(fā)生收縮,使局部血液流動變慢或減少。血液中的血小板在 vWF 因子存在下迅速粘附于暴露的膠原纖維,此時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由正常的圓盤狀態(tài)變?yōu)閳A球形,偽足突起,血小板發(fā)生聚集(血

6、小板膜糖蛋白 IIb/IIIa由纖維蛋白原介導發(fā)生互相粘附、聚集),此為血小板第一相聚集,激活的血小板便發(fā)生釋放反應和花生四烯酸代謝,其中許多物質,如血小板的 ADP 等,可加速血小板的聚集、變性成為不可逆的“第二相聚集”,形成白色血栓,構成了初期止血的屏障。與此同時,由血小釋放和激活許多促凝物質參與血液凝固反應。血小板膜磷脂表面提供了凝血反應的場所,血小板第3 因子在凝血過程多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血小板合成釋放的 TXA2 和 5-HT 促使進一步收縮,血小板收縮蛋白則最終可使纖維蛋白收縮(血塊收縮),使血栓更為堅固,止血更加徹底。凝血過程:血液凝固簡稱凝血,是血液由流動狀態(tài)變?yōu)槟z狀態(tài)的

7、過程,它是止血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血過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被相繼酶解激活的過程,最終生成凝血酶,形成纖維蛋白凝塊。迄今為止,參與凝血的因子共有14 個。其中用羅馬數(shù)字編號的有 12個(從,其中因子并不存在)。習慣上,前4 個凝血因子常分別稱為纖維Page 3動物生理學實驗報告機體凝血系統(tǒng)包括凝血和抗凝兩個方面,兩者間的動態(tài)平衡是正常機體維持體內(nèi)血液流動狀態(tài)和防止血液丟 失的關鍵。機體的正常止凝血,主要依賴于完整的血管壁結構和功能,有效的血小板質量和數(shù)量,正常的血漿凝 血因子活性。其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是生理性止凝血的重要成分,(見圖 1)。抗凝系統(tǒng)不僅包括抗凝因子,還包括纖溶系統(tǒng)。BT出血時間

8、CFT束臂試驗CRT血塊收縮試驗BPC血小板計數(shù)CT 凝血時間RT復鈣時間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PT凝血酶原時間PF3 血小板第 3 因子TF 組織因子Fb 纖維蛋白TXA2 血栓素 A2 5-HT5 羥色胺PK 激肽釋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圖 1 正常止血機制及血栓與止血常用篩選試驗檢測環(huán)節(jié)血小板的作用:在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中,血小板并不與內(nèi)皮細胞表面或其他細胞發(fā)生作用,而是沿著毛細血管內(nèi)壁排列,維持 其完整性,血管局部受損傷時,血小板的止血兼有機械性的堵塞傷口和生物化學性粘附聚集作用。止血時,首先 是受損的血管壁發(fā)生收縮,使局部血液流動變慢或減少。血液中的血小板在 vWF 因子存

9、在下迅速粘附于暴露的膠原纖維,此時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由正常的圓盤狀態(tài)變?yōu)閳A球形,偽足突起,血小板發(fā)生聚 集(血小板膜糖蛋白 IIb/IIIa由纖維蛋白原介導發(fā)生互相粘附、聚集),此為血小板第一相聚集,激活的血小板便發(fā)生釋放反應和花生四烯酸代謝,其中許多物質,如血小板的 ADP 等,可加速血小板的聚集、變性成為不可逆的“第二相聚集”,形成白色血栓,構成了初期止血的屏障。與此同時,由血小釋放和激活許多促凝物質參與血液 凝固反應。血小板膜磷脂表面提供了凝血反應的場所,血小板第3 因子在凝血過程多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血小板合成釋放的 TXA2 和 5-HT 促使進一步收縮,血小板收縮

10、蛋白則最終可使纖維蛋白收縮(血塊收縮),使血栓更為堅固,止血更加徹底。凝血過程:血液凝固簡稱凝血,是血液由流動狀態(tài)變?yōu)槟z狀態(tài)的過程,它是止血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血過程是一 系列凝血因子被相繼酶解激活的過程,最終生成凝血酶,形成纖維蛋白凝塊。迄今為止,參與凝血的因子共有14 個。其中用羅馬數(shù)字編號的有 12個(從,其中因子并不存在)。習慣上,前4 個凝血因子常分別稱為纖維Page 3機體凝血系統(tǒng)包括凝血和抗凝兩個方面,兩者間的動態(tài)平衡是正常機體維持體內(nèi)血液流動狀態(tài)和防止血液丟 失的關鍵。機體的正常止凝血,主要依賴于完整的血管壁結構和功能,有效的血小板質量和數(shù)量,正常的血漿凝 血因子活性。其中

11、,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是生理性止凝血的重要成分,(見圖 1)??鼓到y(tǒng)不僅包括抗凝因子,還包括纖溶系統(tǒng)。BT出血時間CFT束臂試驗CRT血塊收縮試驗BPC血小板計數(shù)CT 凝血時間RT復鈣時間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PT凝血酶原時間PF3 血小板第 3 因子TF 組織因子Fb 纖維蛋白TXA2 血栓素 A2 5-HT5 羥色胺PK 激肽釋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圖 1 正常止血機制及血栓與止血常用篩選試驗檢測環(huán)節(jié)血小板的作用:在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中,血小板并不與內(nèi)皮細胞表面或其他細胞發(fā)生作用,而是沿著毛細血管內(nèi)壁排列,維持 其完整性,血管局部受損傷時,血小板的止血兼有機械性的堵塞傷口和生物化學

12、性粘附聚集作用。止血時,首先 是受損的血管壁發(fā)生收縮,使局部血液流動變慢或減少。血液中的血小板在 vWF 因子存在下迅速粘附于暴露的膠原纖維,此時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由正常的圓盤狀態(tài)變?yōu)閳A球形,偽足突起,血小板發(fā)生聚 集(血小板膜糖蛋白 IIb/IIIa由纖維蛋白原介導發(fā)生互相粘附、聚集),此為血小板第一相聚集,激活的血小板便發(fā)生釋放反應和花生四烯酸代謝,其中許多物質,如血小板的 ADP 等,可加速血小板的聚集、變性成為不可逆的“第二相聚集”,形成白色血栓,構成了初期止血的屏障。與此同時,由血小釋放和激活許多促凝物質參與血液 凝固反應。血小板膜磷脂表面提供了凝血反應的場所,血小板第3 因子在凝血過程多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血小板合成釋放的 TXA2 和 5-HT 促使進一步收縮,血小板收縮蛋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