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電線電纜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電線電纜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電線電纜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電線電纜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線電纜1 范圍1.1本細則規(guī)定了電線電纜的檢測項目、檢測方法、判定依據(jù)、檢測環(huán)境條件、檢測程序、原始記錄、檢測報告等。1.2本細則適用于電線電纜的檢測。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2.1 GBl2501989 極限數(shù)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2.2 GBT29512008電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實驗方法2.3 GB5013-2008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橡皮絕緣電纜2.4 GB50232008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絕緣電纜2.5 GBT39562008電纜的導體2.6 GB 8170-1987 數(shù)據(jù)修約規(guī)則2.7 GBT30482007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3 檢測項目參數(shù)及儀器設備要求

2、序號檢測項目參數(shù)對應主要儀器設備1導體電阻直流電阻電橋2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測試儀3絕緣最薄點厚度低倍投影儀4抗張強度變化率液晶電子拉力試驗機5老化后斷裂伸長率液晶電子拉力試驗機6老化后抗張強度液晶電子拉力試驗機7老化前斷裂伸長率液晶電子拉力試驗機8老化前抗張強度液晶電子拉力試驗機9耐壓試驗高壓試驗臺10絕緣厚度低倍投影儀11伸長率變化率液晶電子拉力試驗機12外形尺寸低倍投影儀13印刷標志 接樣或抽樣4.1委托檢測4.1.1接樣人員檢查樣品數(shù)量及樣品技術要求是否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4.1.2檢查樣品是否見證送檢或伴送,委托單是否簽字蓋章齊全等。4.1.3檢查委托單填寫是否明確,如產品種類、數(shù)量、檢

3、測項目、技術要求等。4.1.4檢查樣品狀態(tài),與委托人進行必要的確認,判定所檢測樣品是否滿足檢測標準要求。4.2抽樣檢測4.2.1同一規(guī)格電線抽取2x100m作為被測試樣,(從被測電纜或軟線試樣或電纜的護套試樣上切取足夠長的樣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試驗用試件至少5個和供電纜標準對護套材料規(guī)定的老化后拉力試驗所需試件數(shù)量。注意制備每個試件需要長度約100mm。)4.2.2抽取樣品時需有受檢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場的情況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樣單上簽章:一旦抽樣完畢,立即對樣品貼上加蓋本中心公章和受檢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簽字的封條,并對抽取樣品采取有效保管、運輸措施。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嚴格按照&

4、lt;蘇建質(1998)270號>的規(guī)定進行。4.2.4檢查抽樣單、登臺賬是否要求內容逐項填寫清楚明確。5 檢測前檢查5.1檢查檢測任務(流程)單與樣品和有關資料是否相符。被檢樣品數(shù)量、尺寸、規(guī)格等是否符合檢測執(zhí)行標準的要求。檢測人員對不符合要求的樣品,有權暫時停止檢驗,寫明原因,上報檢測室主任等待處理。5.2檢查即將使用的計量設備儀器是否在檢定的有效期內。5.3檢查儀器設備運轉是否正常,并填寫檢查記錄。5.4檢查環(huán)境條件是否符合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填寫檢查記錄。6 檢測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6.1所有用電設備在接通電源之前,應檢查機身是否可靠接地,并注意是否有斷路或漏電現(xiàn)象。6.2嚴格按照試規(guī)

5、程操作儀器設備,不得在試驗時任意移動試件6.3在使用低倍投影儀時應注意以下事項:6.3.1操作者應在熟悉說明書內容,了解儀器性能,結構特點和操作要領后開始工作。6.3.2儀器如有故障,應請專業(yè)人員修理。不可隨意拆卸,光學系統(tǒng)尤要注意。6.3.3正確使用儀器,遵守操作規(guī)程。接通電源程序后,先把燈絲象調至影屏居中,然后校正倍率,成象清晰后,即可工作。6.4在使用高壓試驗臺時應注意以下事項:6.4.1為了保證檢驗人員的人身安全,要求高壓試驗臺試區(qū)內應有接地,接地電阻應少于4,升壓變壓器的接地端和試樣的接地端或附加電極均應與接地可靠連接,電源插頭必須可靠的接地。6.4.2檢驗人員應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規(guī)程

6、,操作時必須站在安全區(qū)內,手要保持干燥,在進入高壓區(qū)之前必須斷掉電源。6.5在使用老化試驗箱時應注意以下事項:6.5.1老化箱裝有定時微電腦控制,當所需工作溫度較低可采用二次設定法。6.5.2面板上應做好該老化箱的工作時間的記時。6.5.3如有鼓風要求,鼓風開關可處于“ON”狀態(tài)。6.5.4如無鼓風要求,鼓風開關可處于“OFF”狀態(tài)6.5.5為使工作室內溫度分布均勻,可旋轉進風口調節(jié)器, 出風口調節(jié)器出以達到要求。6.6.1在使用直流數(shù)字電阻測試儀時應注意以下事項:6.6.1.1接通電源預熱60min即可進行測量;6.6.1.2 儀器經(jīng)過劇烈的環(huán)境條件變化或長期不使用,在首次使用時應通電3-4

7、h;3)在測量過程中應注意量程范圍。6.6.2在使用QJ57電阻電橋時應注意以下事項:6.6.2.1應先檢查電源情況.6.6.2.2電橋線路與被測電阻連接時,被測<C1>與電橋<C1>應用粗銅線,且越短越好,電阻越粗越好.P1,P2連接線電阻值不宜大于0.016.6.2.3如欲將被測電阻與一串列不同阻值的標準器作逐一比較,可先把串列標準器逐一側定,然后根據(jù)電橋測量盤示值逐個對比即可.6.7在使用絕緣電阻測試儀時應注意以下事項:6.7.1儀器不用時請放置在干燥通風的場所。6.7.2長期不使用時,請將電池取出單獨安放,以免電池漏液,腐蝕機體。6.8在使用拉力機時應注意以下事

8、項:6.8.1拉力機必須可靠接地,附近無震源及腐蝕性氣體。6.8.2在試驗中應盡可能選擇合合適的量程,以防超出量程,造成儀器不必要的損壞。6.9其它安全事項應嚴格按本中心有關規(guī)定進行。7 試驗方法7.1各項試驗用試件應滿足電線電纜標準的規(guī)定。7.2外觀質量7.2.1顏色和標志的耐擦性檢查。應用浸過水的一團脫脂棉或一塊棉布輕輕地擦拭制造廠名或商標、產品型號、額定電壓、絕緣線芯顏色或數(shù)字標志、共擦10次,檢查結果應符合標準要求。7.3尺寸7.3.1絕緣(護套)厚度測量。7.3.1.1步驟a)概述絕緣厚度的測量可以作為一項單獨的試驗,也可以作為其它試驗如機械性能試驗過程中的一個步驟。 在所有情況下,

9、取樣方法均應符合有關電纜產品標準的規(guī)定。b)測量裝置 讀數(shù)顯微鏡或放大倍數(shù)至少10倍的投影儀,兩種裝置讀數(shù)約至0.01mm。當測量絕緣厚度小于05mm時,則小數(shù)點后第三位數(shù)為估計讀數(shù)。 有爭議時,應采用讀數(shù)顯微鏡測量作為基準方法。c)試樣制備 從絕緣上去除所有護層,抽出導體和隔離層(若有的話)。小心操作以免損壞絕緣,內外半導體層若與絕緣粘連在一起,則不必去掉。 每一試件由絕緣薄片組成。應用鋒利的刀片沿著與導體軸線相垂直的面切取薄片。 無護套扁平軟線的線芯不應分開。 如果絕緣上有壓印標記凹痕,則會使該處厚度變薄,因此試件應取包含該標記的一段。d)測量步驟將試件置于測量裝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與光軸

10、垂直。)當試件內側為圓形時,應按圖l徑向測量6點。如是扇形絕緣線芯,則按圖2測量6點)當絕緣是從絞合導體上截取時,應按圖3和圖4徑向測量6點。)當試件外表面凹凸不平時,應按圖5測量6點。)當絕緣內外均有不可去除的屏蔽層時,屏蔽層厚度應從測量值中減去。 當不透明絕緣內外均有不可除去的屏蔽層時,應使用讀數(shù)顯微鏡測量。 )無護套扁平軟線應按圖6測量。兩導體之間最短距離的一半作為絕緣線芯的絕緣厚度。在任何情況下,第一次測量應在絕緣最薄處進行。 如果絕緣試件包括壓印標記凹痕,則該處絕緣厚度不應用來計算平均厚度。但在任何情況下,壓印標記凹痕處的絕緣厚度應符合有關電纜產品標準中規(guī)定的最小值。 若規(guī)定的絕緣厚

11、度為05mm及以上時,讀數(shù)應測量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以mm計);若規(guī)定的絕緣厚度小于05mm時,則讀數(shù)應測量到小數(shù)點后三位,第三位為估計數(shù)。 5芯及以下電纜,每芯均要檢查,5芯以上電纜,任檢5芯,檢查是否符合要求。 若取出導體有困難,可放在拉力機上抽取,或將一段絕緣線芯試樣浸入水銀中,直至絕緣變得松弛,能把導體抽出。7.3.1.2試驗結果評定 第一根絕緣線芯取3段絕緣試樣,測得18個數(shù)值的平均值(用mm表示),應計算到小數(shù)點后2位,并按GB 8170-1987 數(shù)據(jù)修約規(guī)則規(guī)定修約,然后取該值為絕緣厚度的平均值。 計算時,例如174應修約為17,175應修約為18。 所測全部數(shù)值的最小值、應作為任

12、一處絕緣的最小厚度。 本試驗可以與任何其它厚度測量一起進行,如GB 5023.1-1997中5.2.4規(guī)定的試驗項目7.3.2護套厚度測量7.3.2.1步驟a)概述護套厚度的測量可以作為一項單獨的試驗, 也可以作為其它試驗如機械性能試驗過程中的一個步驟,本試驗方法也適用于其他有規(guī)定厚度的護套的測量,例如隔離套和外護套。在所有情況下,取樣方法均應符合有關電纜產品標準的規(guī)定。b)測量裝置讀數(shù)顯微鏡或放大倍數(shù)至少10倍的投影儀,兩種裝置讀數(shù)均至00lmm. 當測量絕緣厚度小于0.5mm時,則小數(shù)點后第三位數(shù)為估計讀數(shù)。 有爭議時,應采用讀數(shù)顯微鏡測量作為基準方法。c)試樣制備去除護套內外所有元件(若

13、有的話),用一適當?shù)镀卮怪庇陔娎|軸線的平面切取薄片。 如果護套上有壓印標記凹痕,則會使該處厚度變薄,因此試件應取包含該標記的一段。d)測量步驟 將試件置于測量裝置工作面上,切割面與光軸垂直。 ) 當試件內側為圓形時,應按標準徑向測量6點。)如果試件的內圓表面實質上是不規(guī)整或不光滑的,則應按標準在護套最薄處徑向測量6點。 ) 當試件內側有導體造成很深的凹槽時,應按標準在每個凹槽底部徑向測量。 當凹槽數(shù)目超過6個時,應按標準)條進行測量。 ) 當因刮膠帶或肋條形護套外形引起的護套外表面不規(guī)整時,應按圖9進行測量。 ) 對于有護套的扁平軟線,應按標準在與每個絕緣線芯截面的短軸大致平行的方向及長軸上

14、分別測量。但無論如何應在最薄處測量一點。 ) 六芯及以下有護套的扁平電纜應按圖11進行測量:-在圓弧形兩頭沿著橫截面的長軸進行測量;-在扁平的兩邊,在第一根和最后一根絕緣線芯上測量;如果最薄厚度不在上述幾次測量值中,則應增加最薄處及其對面方向上厚度的測量。 上述規(guī)定也適用于六芯以上扁平電纜護套厚度的測量,但應增加中間絕緣線芯處或者當絕緣線芯數(shù)為偶數(shù)時取中間兩個絕緣線芯之一進行測量。 在任何情況下,必須有一次測量在護套最薄處進行。 如果護套試件包括壓印標記凹痕,則該處厚度不應用來計算平均厚度。但在任何情況下,壓印標記凹痕處的護套厚度應符合有關電纜產品標準中規(guī)定的最小值。應在至少相隔1m的3處各取

15、1段電纜試樣。7.3.2.2試驗結果評定從3段護套上測得的全部數(shù)值(以mm表示)的平均值應計算到小數(shù)點后2位,并按如下規(guī)定修約,然后取該值為護套厚度的平均值。計算時,例如1.74應修 1.7,1.75應修約為18。 所測全部數(shù)值的最小值應作為任一處護套的最小厚度. 本試驗可以與其它的厚度測量一起進行,如GB 50231-2008中規(guī)定的試驗項目。7.3.3外形尺寸子口橢圓度測量 應按標準規(guī)定取3段試樣7.3.3.1概述 線芯絕緣外徑和護套外徑的測量可以作為一項單獨的試驗。也可以作為其它試驗過程中的一步驟。除非特殊試驗程序規(guī)定了不同的或替代的方法,下面規(guī)定的是通用的測量方法。 在所有情況下,取樣

16、方法均應符合有關電纜產品標準的規(guī)定。7.3.3.2測量步驟 a) 軟線和電纜的外徑不超過25mm時,用測微計、投影儀或類似的儀器在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上分別測量。 例行試驗允許用刻度千分尺或游標卡尺測量,測量時應盡量減小接觸壓力。 b) 軟線和電纜的外徑超過25mm時,應用測量帶測量其圓周長,然后計算直徑。也可接讀數(shù)的測量帶測量。 c) 扁平軟線和電纜應使用測微計、投影儀或類似的儀器沿橫截面的長軸和短軸進行測量。除非有關電纜產品標準中另有規(guī)定,尺寸為25mm以下者,讀數(shù)應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以mm記)尺寸為25mm以上者,讀數(shù)應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 當扁形電纜的寬邊超過15mm。時,應使用千分尺、投影儀

17、或類似儀器進行測量。應以所測值的平均值作為平均外形尺寸。圓形式有護套電纜橢圓度的檢查,應在同一截面上測量兩處。7.4力學性能7.4.1絕緣材料7.4.1.1概述本方法是在電纜制成時條件件下(即未經(jīng)老化處理),如果需要也可以按有關電纜產品標準規(guī)定的一種或幾種加速老化處理后,測定電纜絕緣材料(不包括半導體)的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諝夂嫦洹⒖諝鈴椇脱鯊椑匣襟E參見GBT295122008中規(guī)定。 需老化處理的試件應取自緊靠未老化試驗用試件后面一段。老化和未老化試件的拉力試驗連續(xù)進行。注:如有必要增加試驗的可靠性,推薦由同一操作人員,使用同一種測試方法,在同一個實驗室同一臺機器上對老化和未老化試件進

18、行試驗。7.4.1.2取樣從每個被試絕緣線芯試樣(或每個被取絕緣線芯的絕緣試樣)上切取足夠長的樣段,供制取老化前機械性能試驗用試件至少5個和供要求進行各種老化用試件各至少5個。要注意制備每個試件的取樣長度要求100mm。扁平軟線的絕緣線芯不應分開。有機械損傷的任何試樣均不應用于試驗。7.4.1.3試件制備及處理 a) 管狀試件將線芯試樣切成約100mm的小段,抽出導體,去除所有外護層,注意不要損傷絕緣。每個管狀試件均標上記號,以識別取自哪個試樣及其在試樣上彼此相關的位置。 采用下述一個或多個操作方法能使抽取導體方便: ) 拉伸硬導體; ) 在小的機械力作用下小心滾動絕緣線芯; ) 如果是絞合線

19、芯或軟導體,可先抽取中間l根或幾根導體。 導體抽出后,將隔離層(如有的話)除去。如有困難,可使用下述任一種方法-如是紙隔離層,浸入水中;-如是聚醒隔離層,浸入酒精中;-在光滑的平面上滾動絕緣。拉力試驗前,在每個管狀試件的中間部位標上兩個標記,間距為20mm。如果隔離層仍保留在管狀試件內,那么在拉力試驗過程中試樣拉伸時會發(fā)現(xiàn)試件不規(guī)整。如發(fā)生上述情況,該試驗結果應作廢。b) 試樣的處理 拉力試驗前,所有試件應在(23±5)溫度下存放至少3h。避免陽光直射,但熱塑性絕緣材料試件的存放溫度為(23±2)。 如有疑問,則在制備試件前,所有材料或試條應在70±2溫度下(如有

20、關電纜產品標準沒有規(guī)定其它的處理溫度)放置24h。 處理溫度應不超過導體的最高工作溫度。這一處理過程應在測量試件尺寸之前進行。7.4.1.4截面積的測量 a) 管狀試件 在試樣中間處截取一個試件,然后用下述測量方法中的一種測量其截面積A(單位mm2)。如有疑問,應使用第二種方法a2)。 ·a1) 根據(jù)截面尺寸計算:A=(D-)-絕緣厚度平均值,mm.按GBT295111997中8條規(guī)定測量并修約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見GBT295112008中最后一段): D管狀試樣外徑的平均值,mm。按GBT295112008中規(guī)范規(guī)定測量修約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a2) 根據(jù)密度、質量和長度計算: A=10

21、00m/(d×L)式中: m試樣的質量,g。到小數(shù)點后三位; L- 長 度,mm。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 d密度,gcm3。按GBT295132008在同一絕緣樣段(未老化)的另一個試樣上測量,到小數(shù)點后的三位。a3) 根據(jù)體積和長度計算: A=V/L式中:V體積,mm3。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 L長度,mm.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捎脤⒃嚇咏刖凭械姆椒y量體積V。將試樣浸入酒精中時,應小心避免在試樣上產生氣體。b) 對需老化的試件,截面積應在老化處理前測量。但絕緣帶導體一起老化的試件除外。7.4.1.5概述 空氣烘箱老化處理可以按有關電纜產品標準中的要求進行 a) 對制備好的絕緣和護套材料試件;

22、 b) 對制備好的絕緣線芯試件(導體和絕緣); c) 對成品電纜試樣:.試驗設備 自然通風烘箱和壓力通風烘箱??諝膺M入烘箱的方式應使空氣流過試件表面,然后從烘箱頂部附近排出。在規(guī)定的老化溫度下,烘箱內全部空氣更換次數(shù)每小時應不少于8次,也不多于20次。 測量通過烘箱的空氣流量有兩種方法。 烘箱內不應使用鼓風機。.試件制備老化應在環(huán)境空氣組分和壓力的大氣中進行。 按GBT29511-2008規(guī)定準備的試件應垂直懸掛在烘箱的中部,每一試件與其它任何試件之間的間距至少為20mm。 若試件中的任何一個要用于失重試驗,則這些試樣所占烘箱的容積應不大于0.5。 試件在烘箱中的溫度和時間按有關電纜產品標準的

23、規(guī)定。 組分實質上不同的材料不應同時進行試驗。 老化試驗結束后,應從烘箱中取出試件,并在環(huán)境溫度下放置至少16h,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然后按GBT2951.12008中對絕緣和護套進行拉力試驗。帶導體的絕緣線芯試件的老化a) 如果老化后導體和隔離層(如有的話)能從絕緣上取下而不損傷絕緣,則試驗步驟規(guī)定如下: 將絕緣線芯試樣切成樣段,其長度應足夠,盡可能在緊靠老化前拉力試驗用試樣處取樣(見GBT2951.1)。將這些樣段按規(guī)定進行老化,老化后按規(guī)定制備5個試件,其截面積按GBT2951-1997測定。然后按GBT2951-2008進行拉力試驗。 b) 如果老化后在不損傷絕緣的條件下導體和隔離層(如有

24、的話)不能從絕緣上剝離則應采用表l規(guī)定的適當?shù)脑嚰苽浞椒霸囼灧椒?。?目前這些試驗方法只適用于低壓電纜(即不帶導體屏蔽的電纜)中90XLPE絕緣線芯。帶縮小直徑的實心無鍍層導體的管狀試件的老化按GBT2951-2008制備5個試件后,在管狀試件中重新插入一根直徑比原導體小10的無鍍層實心導體,該導體可以通過拉伸原導體的方式獲得或者直接用一根小直徑導體。 將這些試件按規(guī)定進行老化,老化后將導體從管狀試件中抽出。管狀試件的截面積按GBT2951-2008進行測定,然后按GBT2951-2008進行拉力試驗。7.4.1.6試樣預處理 拉力試驗前,所有試樣,均應在(23+5)溫度下存放至少3h。對

25、于熱塑性絕緣試樣應在(23±2)溫度下存放至少3h。7.4.1.7拉力試驗步驟 a) 試驗溫度 試驗應在(23±5)溫度下進行。對熱塑性絕緣材料有疑問時,試驗應在(23+2)溫度下進行。b) 夾頭之間的間距和移動速度拉力試驗機的夾頭可以是自緊式夾頭, 也可以是非自緊式夾頭。夾頭之間的總間距約為: 用非自緊式夾頭試驗時,管狀試件 85mm。 夾頭移動速度應為(250±50)mmmin,但PE和PP絕緣除外。有疑問時,移動速度應為(25±5) mmmin. PE和PP絕緣,或含有這些材料的絕緣,其移動速度應為(25±5) mmmin。但在進行例行試

26、驗時,允許移動速度為(250±50) mmmin及以下。 c) 測量 試驗期間測量并記錄最大拉力。同時在同一試件上測量斷裂時兩個標記線之間的距離。 在夾頭處拉斷的任何試件的試驗結果均應作廢。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至少需要4個有效數(shù)據(jù),否則試驗應重做。7.4.1.8試驗結果表示方法 根據(jù)標準GBT2951-2008分別計算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然后應確定試驗結果的中間值。7.4.2護套材料7.4.2.1概述本方法是在電纜制成時條件下,如果需要也可以按有關電纜產品標準中規(guī)定的一種或幾種老化處理后,測量電纜護套材料的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 當制備的試件需作老化處理(按GBT

27、 2951-2008規(guī)定)時,需老化處理的試件應取自緊靠不作老化試驗用試件。老化和未老化試件的拉力試驗應連續(xù)進行。 注:如有必要提高試驗的可靠性,推薦由同一操作人員,使用同一種測試方法,在同一個實驗室同一臺機器上對老化和未老化試樣進行試驗。7.4.2.2取樣 從每個被試電纜或軟線試樣或取自電纜的護套試樣上切取足夠長的樣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試驗用試件至少5個和供電纜標準對護套材料規(guī)定的老化后拉力試驗所需試件數(shù)量。注意制備每個試件需要長度約100mm。 有機械損傷的任何試樣均不得用于試驗。7.4.2.3試樣的制備及處理從護套試樣制備試件方法規(guī)定的絕緣試件制備方法。 制備管狀試件時,護套內的全部電纜

28、元件,包括絕緣線芯,填充物和內護層均應除去。試件的處理參見規(guī)范規(guī)定)條。7.4.2.4截面積的測量 每個護套試樣的截面積測量方法同條規(guī)定的絕緣試樣的測量方法。但對管狀試件有下列改動:方法a1)中使用的護套厚度應按標準GBT 2951-2008規(guī)定測得,外徑應按標準GBT2951-2008規(guī)定測得。 密度按方法a2)在同一護套的另一個試件上測量。 注:a2)方法不適用于多層護套。7.4.2.5老化處理 每一個要求進行老化處理的試驗, 應在有關電纜產品標準規(guī)定的老化條件下按GBT2951-2008要求在5個試件(見規(guī)范)上進行。7.4.2.6試樣處理 按8.4.1.6條進行。7.4.2.7拉力試驗

29、步驟按規(guī)范進行。7.4.2.8試驗結果表示方法按規(guī)范進行。7.5 電氣性能7.5.1導體電阻導體電阻檢查應在長度至少為lm(一般為1m)的電纜試樣上對每根導體進行測量,并測定每根電纜試樣的長度。若有必要,可按下列公式換算到導體在20、長度為lkm時的電阻。 R20=R1 ×254.5/(234.5+t) ×(1000/L ) 式中:t-在測量時的試樣溫度,;R20在20時導體電阻, km;R1在t時,長度為L米電纜的導體電阻,;L電纜試樣長度,m(是成品試樣的長度,而不是單根絕緣線芯或單線的長度)。7.5.2成品電纜電壓試驗 交貨的成品電纜,如果沒有金屬層,則應浸入水中,試

30、樣長度、水溫和浸水時間見GB50231-2008中的規(guī)定,電壓應依次施加在每根導體對連接在一起的所有其它導體和金屬層(若有)或水之間,然后電壓再施加在所有連接在一起的導體和金屬層或水之間。 施加電壓和耐電壓時間見GB 5023-2008中的各項規(guī)定。7.5.3絕緣線芯電壓試驗 本試驗適用于護套電纜和扁形無護套軟線,但不適用于扁形銅皮軟線。試驗應在1根5m長的電纜試樣上進行,應剝去護套和任何其他包覆層或填充物而不損傷絕緣線芯。 對扁形無護套軟線,應在絕緣線芯之間的絕緣上切開一小段,并用手將絕緣線芯撕開2m長,施加電壓和耐電壓時間見GB 50232008中的各項規(guī)定。 絕緣線芯應按GB 5023-2008的規(guī)定浸于水中,電壓施加在導體和水之間。施加電壓和耐電壓時間見GB 50232008中的各項規(guī)定。7.5.4絕緣電阻本試驗適用于所有電纜,試驗應在5m長的絕緣線芯試樣上進行。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