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血氧指標_第1頁
常用的血氧指標_第2頁
常用的血氧指標_第3頁
常用的血氧指標_第4頁
常用的血氧指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用的血氧指標:1.血氧分壓(PO2)2.血氧容量(CO2max)3.血氧含量(CO2)4.血氧含量(CO2)4.血氧飽和度(SO2)缺氧的類型、原因、發(fā)病機制低張性缺氧:原因:1.吸入氣PO2過低 2外呼吸功能障礙 3.靜脈血分流入動脈血氧變化的特點:動脈血氧分壓、氧含量和氧飽和度均降低血液性缺氧:原因:1.貧血2.一氧化碳中毒3.高鐵血紅蛋白血癥4.血紅蛋白與氧的親和力異常增高。血氧變化的特點:動脈血氧分壓、血氧飽和度正常,由于血紅蛋白數(shù)量減少或性質改變,從而使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減少。循環(huán)性缺氧:原因:1.全身性循環(huán)障礙2.局部性循環(huán)障礙血氧變化的特點:動脈血氧分壓、血氧容量、動脈血氧含量

2、、血氧飽和度均正常。組織性缺氧:原因:1.細胞氧化磷酸化障礙2.線粒體損傷3.呼吸酶合成障礙。血氧變化特點:動脈血氧分壓、血氧容量、動脈血氧含量、血氧飽和度均正常。對機體的影響:1呼吸系統(tǒng)的變化:2.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變化:心輸出量增加、血流量分布、肺血管收縮和組織毛細血管增生。3.血液系統(tǒng)的變化:紅細胞增多、氧合血紅蛋白解離曲線右移。4.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變化:5.組織細胞的變化:(1)代償性的反應:組織、細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強;無氧酵解增強;肌紅蛋白增強。(2)損傷性變化:細胞膜通透性增強;線粒體的呼吸功能和生物氧化磷酸化過程受到明顯的抑制;溶酶體腫脹、破裂以及釋放大量的溶酶體酶,最終引起細胞自溶合周圍

3、組織的溶解破壞。發(fā)熱概念:由于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jié)性體溫升高時,就稱之為發(fā)熱。發(fā)熱激活物:凡是激活體內產生內生致熱原細胞產生和釋放EP,進而引起體溫升高的物質。內生致熱源:產EP細胞在發(fā)熱激活物的作用下,產生和釋放的能引起體溫升高的物質。內生致熱源主要有:白細胞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TNF)、干擾素(IFN)、白細胞介素-6(IL-6)。發(fā)熱時相:體溫上升期(產熱大于散熱)、高溫持續(xù)期(產熱約等于散熱)、體溫下降期(產熱小于散熱)代謝與功能的變化:1. 物質代謝的改變:蛋白質分解增多;糖和脂肪的代謝加強;水、鹽及維生素代謝加快。2. 生理功能的改變:中樞神經系

4、統(tǒng)處于抑制狀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的改變(心率加快);呼吸系統(tǒng)功能的改變(呼吸加深加快);消化系統(tǒng)功能改變(消化液分泌減少,各種消化酶活性降低,胃腸蠕動減慢,使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排泄功能異常。應激:概念:是機體在受到各種內外因素以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xiàn)的非特異性全身性適應反應。休克:是各種強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引起的急性循環(huán)衰竭,其特點是微循環(huán)障礙、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流量不足和細胞與器官功能代謝障礙,是一種危重的全身性病理過程。休克的分類:1按起始環(huán)節(jié)分類: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2按休克時血流動力學的特點分類:高排低阻型休克;低排高阻型休克;低排低阻型休克休克的發(fā)展過程與發(fā)病機制

5、:1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環(huán)變化的代償意義:(1)回心血量增加(2)心肌收縮力增強(3)動脈血壓維持相對正常(4)保障新、腦血液供應特點:少灌少流,灌小于流2休克期(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環(huán)變化的機制:1)酸中毒 2)局部擴血管的代謝產物增多 3)內毒素等的作用4)血液流變學的改變特點:多灌而少流,灌大于流3休克晚期(衰竭期)特點:不灌不流DIC概念:是指在某些病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質入血,從而引起以凝血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病理過程。凋亡細胞凋亡:是指細胞內預存的死亡程序被體內外因素觸發(fā)而導致的細胞死亡過程,又稱程序性細胞死亡。細胞凋亡的基本過程:1凋亡信號轉導階段2凋亡基因激活階段3凋亡的執(zhí)行階段4凋亡細胞的清除階段細胞凋亡的基本特征:(一)細胞凋亡的形態(tài)學改變:1表面的微絨毛消失,并逐步脫離于周圍細胞的接觸 2胞質脫水產生空泡,并與胞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