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四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單元檢測題(解析版)_第1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四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單元檢測題(解析版)_第2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四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單元檢測題(解析版)_第3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四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單元檢測題(解析版)_第4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四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單元檢測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單元檢測題、單選題1 .下列方法對2SO(g) +Q(g)=2SO(g)的反應速率沒有影響的是()A.加入催化劑B.容積不變,充入NC.升高溫度D.降低溫度2 .用C12生產(chǎn)某些含氯有機物時會生成副產(chǎn)物 HCl,利用下列反應可實現(xiàn)氯的循環(huán)利用: 4HCl(g) + O 2(g)三三2c12(g) + 2H 2O(g) A H= 115.6 kJ mol1 恒溫恒容的密閉容 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應物發(fā)生上述反應,能充分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A,氯化氫的轉(zhuǎn)化率不再改變B.氣體的質(zhì)量不再改變C. 斷開4 mol H Cl鍵的同時生成4 mol H O鍵D. n(HC

2、l) : n。): n(Cl 2) : n(H2O)=4 : 1 : 2 : 23 .某溫度時,濃度都是1 mol 1的兩種氣體X2和Y2,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生 成氣體Z,充分反應后K的濃度為0.4 mol - L 1, Y2的濃度為0.8 mol - L 1,生成的Z 的濃度為0.4 mol - L 1,則該反應(Z用X、Y表示)是()A. X2+ 2Y2XYB. 2X2+ Y2X2YC. X2+ 3Y2=2XYD. 3X2+ Y=2XY4 .可逆反應 A (g) +3B (g) =?2C (g) AH=-QkJ - mol-1。有甲、乙兩個容積相同 且不變的密閉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

3、1 mol A和3 mol B ,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 放出熱量為QkJ;在相同的條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 2 mol C達到平衡后吸收熱量為 QkJ ;已知Q=3Q。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乙中C的轉(zhuǎn)化率為75%B.反應達到平衡前,甲中始終有丫正丫逆,乙中始終有v正v逆C.在該條件下,反應2C (g) -A (g) +3B (g)的平衡常數(shù)為2.7X1.54D.乙中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c (g) l;=-A (g) +3B (g) A H=+C2kJ - mol- 15 .反應4A (g) +5B (g) l4C (g) +6D (g),在5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半分鐘后, C的物質(zhì)的量增加

4、了 0.30 mo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A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010 mol?L 1?s 1B.容器中含D物質(zhì)的量至少為0.45 molC.容器中A B、C、D的物質(zhì)的量的比一定是4 : 5 : 4 : 6D.容器中A的物質(zhì)的量一定增加了 0.30 mol0.16 .四個試管中都裝有 5 mL 0.1 mol?L -Na&Q溶液,分別在不同溫度下加入 mol?L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現(xiàn)渾濁的是()A. 20 C, 5 mL 硫酸,2 mL 水 B. 20C , 4 mL 硫酸,3 mL水C. 30 C, 4 mL 硫酸,3 mL 水 D. 30C , 5 mL 硫酸,2 mL水7 .

5、在實驗I和實驗R中,用定量、定濃度的鹽酸與足量的石灰石反應,并在一定的時 間內(nèi)測量反應所放出的 CO的體積。實驗I用的是塊狀的石灰石,實驗R用的是粉末 狀石灰石。下圖中哪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兩種實驗的結(jié)果()A. AB. BC. CD. D8 .常溫下,分別將四塊形狀相同、質(zhì)量為 7 g的鐵塊同時放入下列四種溶液中, 代速率最快的是()A. 150 mL 2 mol 1的鹽酸 B. 500 mL 2 mol L7的硫酸C. 50 mL 6 mol 1的稀硝酸 D. 50 mL 18.4 mol L 一 的硫酸9 .下列反應屬于可逆反應的是()A. Cl 2溶于水的反應B.氫氣和氧氣的反應C.電解水

6、生成H和Q,點燃H和Q的混合物生成H2OD.實驗室加熱二氧化鈕和濃鹽酸的混合物制取氯氣的反應10 .如果一個反應A H- Ta S值為零,則此反應()A.能自發(fā)進行B.是放熱反應C.不進行D.處于平衡狀態(tài)11 .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打開汽水瓶時,有大量氣泡溢出B.在配制硫酸亞鐵溶液時往往要加入一定量鐵粉C.氨水應密閉保存于低溫處D.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12 .等質(zhì)量的兩份鋅粉a和b,分別加入過量的稀硫酸中,并向 a中加入少量硫酸銅, 下圖表示產(chǎn)生H的體積(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13 .氨分解反應在容積為

7、2 L的密閉容器內(nèi)進行。已知起始時氨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mol,5 s末為2.4 mol ,則用氨氣表示該反應的速率為()A.0.32 mol L1 s 1B.0.16 mol 廠1C.1.6 mol L 1 s 1D.0.8 mol L1 s114.反應C(s)+H2O(g)=CO(g)+H2(g)在一可變?nèi)莘e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的 改變可使反應速率加快的是()A. 增加C的量B.將容器的體積減小一半C.保持體積不變,充入氮氣使體系的壓強增大D.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氮氣使體系的體積增大15 .在容積相同的 A B兩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 2 mol SO2和1 mol O 2,使它們在 相同溫

8、度下發(fā)生反應:2SO(g) + O2(g) =2SO(g)并達到平衡。在反應過程中,若 A 容器保持體積不變,B容器保持壓強不變,當 A中的SO的轉(zhuǎn)化率為25%寸,則B容器 中SO的轉(zhuǎn)化率應是( )A. 25%B.大于 25%C 小于 25%D 12.5%二、填空題16 .近年來,隨著人們大量開發(fā)利用化石資源,不僅使得煤、石油、天然氣的儲量大大 減少,而且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如何實現(xiàn)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減少環(huán)境污染等逐漸被提上了日程。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人們先把煤轉(zhuǎn)化為 CO和H,再將它們轉(zhuǎn)化為甲醇。某實驗員在 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凡和CO,發(fā)生反應:2H

9、2(g) + CO(g)=CHOH(g),測定的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e/s0500 000)/inol L 75.003.522.48c(CO)/niol * f12.50(1)在500 s內(nèi)用H2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是 。(2)在1 000 s內(nèi)用CO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是 , 1 000 s時CO的轉(zhuǎn)化率是O在500 s時生成的甲醇的濃度是 mol - L 1017 .在某溫度下,將 代和I2各0.1 mol的氣態(tài)混合物充入10 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 應H2(g)+ I2(g)i2HI(g),連續(xù)測定c(I2)的變化,5 s 時測定 c(I2)= 0.008 0mol 1并保持不變。則:(1)

10、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是 K=0(2)此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值為。(3)若在此溫度下,在10 L的密閉容器充入0.2 mol HI氣體,達到平衡時,HI的轉(zhuǎn)化率為 o18 .向2 L密閉容器中通入amol氣體A和bmol氣體B,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xA(g) +yB(g)=pc(g) + qD(g)已知:平均反應速率v(C)=v(A);反應2 min時,A的濃度減少了1,B的物質(zhì)的量減少了 mol,有amol D生成。 上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 2 min 內(nèi),v(A) =, v(B) =。(2)化學方程式中,x=, y =, p=, q ;(3)反應平衡時,D為2amol,則B的轉(zhuǎn)化率為。三

11、、實驗題19. I .下列四支試管中,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試管溫度過氧化氧濃度催化利a室溫(23()12%有|b水浴加熱(50 V )1:-無c水浴加熱(50工)12%有nd-室溫(25七)4%r無H.某實驗小組以HQ分解為例,研究濃度、催化劑、溶液酸堿性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在常溫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實驗。10 mL 2%電5溶液無10 mL 5% H?O2溶液無10 mL 5%溶液1 mL 0, 1 mol L-,Fi13 溶液10 mL 5% ILOv 溶液十少成HC1溶液1 mL 0t 1 mol -L iFeCk溶液10 mL 5% HoOj 溶液+少量NaOH溶液1 m

12、L 0* 1mol,LTFeCh溶液催化劑實驗編號反應物 實 驗 和 的 目(2)寫出實驗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3)實驗、中,測得生成氧氣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分析如圖能夠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20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鉀和亞硫酸鈉會發(fā)生如下一些反應: IO3+3HSC3=3SO2- +3H+ + I (慢) IO3 + 5I + 6即312+ 3HO(慢)I2+HSQ+ H 2=2I +SC4- +3H+ (快)分別配制下面溶液: 溶液A: 0.9 g碘酸鉀溶于少量溫水中,冉稀釋到 500 mL。溶液B: 0.45 g亞硫酸鈉配成溶液,稀釋到500 mb溶液C:取5 g可溶性淀粉,放在小燒

13、杯中,加入 25 mL冷水,攪拌成懸濁液。另取200 mL水加熱至沸騰,趁沸騰時倒入淀粉懸濁液并迅速攪拌,使淀粉糊化、溶解。到溶液冷卻后邊攪拌邊慢慢加入12.5 mL濃硫酸,最后也稀釋到500 mL。溶液 D: 200 mL水 + 50 mL A 液+ 50 mL C 液溶液 E : 225 mL水 + 25 mL A 液+ 50 mL C 液試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jù)實驗原理,化學反應速率由哪步反應決定 。(填、)(2)當哪種離子耗盡時才能見到溶液變藍色 。(選填:、HSO3、N、IO3)(3)在盛放D液和E液的兩只燒杯里同時加入 50 mL B液。D E兩燒杯哪個溶液先變 藍色(填:D E

14、)21 .(1)氯氣在298 K、100 kPa時,在1 L水中可溶解0.09 mol ,實驗測得溶于水的 4 1 ,C12約有二與水反應.該反應的離子萬程式為 在上3述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 NaOH固體,溶液中C濃度(選填“增大”、“減小” 或“不變”)。(2)一定條件下,F(xiàn)e和在水溶液中的反應是 2I +2Fe3+=I2+2Fe2+,當反應達到 平衡后,加入CCl4充分振蕩(溫度不變),上述平衡向 (填“正”或“逆”)方 向移動。請設(shè)計一種使該反應的化學平衡逆向移動的實驗方案 。四、計算題22 .在一定溫度下,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2NO -2NO O,經(jīng)2 min后,測得混合氣 中NO濃度

15、為0.06 mol - L 1, O的濃度為0.12 mol - L 1,且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 化。求:(1)NO2的起始濃度。(2)2 min時NO的轉(zhuǎn)化率。(3)2 min內(nèi)生成NO的化學反應速率。23.1.01 X 105Pa, 300 C時,1 mol A 發(fā)生如下反應:2A(g) = xB(g) + C(g),反應達 到平衡時,混合氣體中 A的體積分數(shù)為 60%混合氣體的總質(zhì)量為 46 g ,體積為 31.36 L(標準狀況)。求:(1)平衡后已轉(zhuǎn)化的A的物質(zhì)的量。(2) x的值。24.在一個固定容積為500 m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5 mol H 2和2 mol CO,在一定溫度

16、 下,發(fā)生如下反應在:2H2(g) +CO(gLCHOH(g),經(jīng)過5 min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若 此時測得CHOH1氣的濃度為2 mol - L 1,則達平衡時CO勺轉(zhuǎn)化率?答案解析1 .【答案】B【解析】改變體系溫度、使用催化劑都可以對反應速率產(chǎn)生影響,A、C、D項錯誤;容積不變充入N,反應中各物質(zhì)濃度未變,反應速率不變,B項正確。2 .【答案】A【解析】氯化氫的轉(zhuǎn)化率不再改變,說明各物質(zhì)的量不變,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氣體的質(zhì)量一直不變,所以不一定達平衡狀態(tài),故 B錯誤;只要反應發(fā)生就存 在斷開 4 mol H Cl鍵的同時生成 4 mol H O鍵,故 C錯誤;n (HCl) : n

17、(Q) : n (CI2) : n (HQ =4 : 1 : 2 : 2,不能說明各物質(zhì)的量不變,故 D錯誤;故 選Ao3 .【答案】D【解析】濃度的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的計量數(shù)之比。根據(jù)題意可知,X2、Y2、Z濃度變化分別為0.6 mol 、0.2 mol 1和0.4 mol ,則它們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3 : 1 : 2,再由原子守恒推 Z為XY, D項正確。4 .【答案】B【解析】由Q=3Q,可知An甲(A) =3An乙(A),設(shè)甲中達到平衡時轉(zhuǎn)化了 xmol A,?則 A n 乙(A) =rmol, 3甲A (g) 3B (g)-言 2C (g)起始(mol)*30轉(zhuǎn)化(mol):J

18、Iv 衡(ea ) *I - x 3 - 3x乙A (g) +3B (gJ -2C (g)起始(mol): 002轉(zhuǎn)化(mol); x x43312平衡(moUt f x2 f ”33利用“一邊倒法”,可知 1 mol A、3 mol B”與“2 mol C”是等效物料,它們在同?溫同容的條件下建立的平衡狀態(tài)完全相同,則1 -x=7, x=0.75。3乙中反應掉的C為日xmol/義L產(chǎn)向=0.5 mol , C的轉(zhuǎn)化率為噎用 X 100%=25%故A錯誤;甲中反應正向進行建立平衡,乙中逆向進行建立平衡,故反應達到平衡前,甲中始終有V正大于V逆,乙中始終有v正小于v逆,故B正確;由A分析可知平衡

19、時乙中C轉(zhuǎn)化0.5 mol ,故:IC tg) r-A I g) 43b Ig)起始算mol J: 200受ft*0 5Q,25 0.75平新量I S0 25 0 75故平衡常數(shù)右式嗎跟“),因容器的體積未知,所以無法求算具體數(shù)值,故c錯誤;可逆反應不能完全反應,2 mol C完全分解吸收的熱量大于 QkJ,由A中分析可知,2mol C完全分解吸收的熱量為QkJ=4QkJ,反應熱化學方程式為2C ( g)0. 5m。1A (g) +3B (g) A H=+4QkJ mol-1 ,故 D錯誤。故選Bo5 .【答案】B【解析】依據(jù)化學平衡的三段式列式;半分鐘后,C的物質(zhì)的量增加了 0.30 mol

20、 ;4A -5B(g) =4C (g)+ 6D (g?起始量 f nwl) xyvin變比星 t inoD OS0.375特H3m+0.45平沏星 1 ind,T - 0.3 v - 0.375np-m.JA的平均反應速率=5L =0.0020 mol?L 1?s 1;故A錯誤;起始量不定,容器中含 D 30s物質(zhì)的量至少為0.45 mol,且容器中A、B、C、D的物質(zhì)的量的比不一定是 4: 5: 4: 6,故B正確、C錯誤;容器中A一定減少了 0.30 mol ,故D錯誤;故選B。6 .【答案】D【解析】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更大,所以溫度越高,速率 越大;溫度相同時,濃

21、度越大速率越大;30 C, 5 mL硫酸,2 mL水時溫度最高,加 入的硫酸多,水少,所以硫酸和 NaSO濃度最大,所以速率最快,最先出現(xiàn)渾濁,故 D符合題意,故選Do7 .【答案】B【解析】固體物質(zhì)參加反應,增大接觸面積,才能提高反應速率,粉末狀的固體比塊 狀的固體的表面積大,反應II比反應I的速率快;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則產(chǎn)生的CO的體積應相等,因此A、C錯,從D中可以看出I的反應速率大于H ,故 D錯。8 .【答案】B【解析】A項,c(H+)為2 mol - L 1; B中c(H*)為4 mol - L 1; C項,鐵與稀硝酸反應 得不到H; D項,鐵與18.4 mol 1的濃硫酸發(fā)生鈍

22、化,無氫氣產(chǎn)生;其他條件相同 時,反應物的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即鐵與 500 mL 2 mol L1的硫酸反應產(chǎn)生 H2速率最快。9 .【答案】A【解析】在相同條件下,既能正向進行又能反向進行的化學反應稱為可逆反應,條件 是判斷的關(guān)鍵。Cl2跟凡0的反應為可逆反應,A正確;氫氣和氧氣反應、實驗室中制 取氯氣的反應均是不可逆的,B、D不符合題意;C中兩個反應的反應條件不同,不能 互為可逆反應,C不符合題意。10 .【答案】D【解析】AGAH TA S, AG0,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G 0,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D正確,A、B錯誤;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反應仍在進行, C 錯誤。11 .【答案】B【解析

23、】勒夏特列原理只能解釋與平衡移動有關(guān)的問題,不涉及平衡移動的問題都與 原理無關(guān)。CO + HO-HCO,開汽水瓶時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動,氣 體逸出,A項不符合題意;配制FeSO溶液時,加入鐵粉是為了防止 Fe2+被氧化,與平 衡無關(guān),B項符合題意;氨氣溶于水存在溶解平衡,溫度低有利于氨氣的溶解,與平 衡有關(guān),C項不符合題意;氯氣溶于水:Cl2+H2gHCl8 H+ + C,飽和食鹽水中含有大量的氯離子,c(Cl )增大使平衡逆向移動,氯氣溶解量減小,D項不符合題意。12 .【答案】D【解析】在硫酸中加入硫酸銅溶液,鋅置換出金屬銅,形成鋅-稀硫酸-銅原電池, 加速金屬鋅和硫酸反應的速

24、率,反應速率 ab,斜率ab, B項錯誤;產(chǎn)生氫氣的量 取決于金屬鋅的質(zhì)量,a中金屬鋅一部分用于置換金屬銅,和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量 減少,氫氣的體積是ab, A、C項錯誤,D項正確。13 .【答案】B【解析】v(NH)=|K?i=0.16 mol lT-sT, B正確。14 .【答案】B【解析】C為固態(tài)物質(zhì),增加其用量,不改變濃度,對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A項錯誤;有氣體存在的反應,在溫度一定時,減小體積可增大壓強,同時氣體濃度也增大,反 應速率加快縮小體積一反應物濃度增大一反應速率加快,B項正確;體積不變,充入與反應無關(guān)的氣體,雖然壓強也增大,但反應物濃度未變,速率也不變,體積不變充 入氮氣一

25、反應物濃度不變一反應速率不變,C項錯誤;壓強不變充入 N一容器體積增大一反應物濃度減小一反應速率減小,D項錯誤。15 .【答案】B【解析】被比較對象只有放在一個前后變化的過程中才能比較。相同溫度相同起始量 恒壓與包容建立平衡的比較,一般先分析恒壓容器體積如何變化,后以包容容器的平 衡狀態(tài)為起始狀態(tài)(常稱“先同”),改變體積到包壓時的要求,在改變中實現(xiàn)比較 (常 稱“后變” )o對于恒壓B容器,因反應造成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建立平衡時容器體積需 同步減?。淮似胶鉅顟B(tài)可看成包容 A容器平衡狀態(tài)增加壓強而成,此過程平衡正向移動,SO的轉(zhuǎn)化率變大,B項正確。16 .【答案】(1)2.96 X 10 3mo

26、l L 1 s 1(2)1.26 X 10 3mol L 1 s 150.4% (3)0.74【解析】在500 s內(nèi),v(H2)5.00 mol L1 - 3.52 mol L500 s= 2.96 X 10 3mol L1 s1。(2)在 1 000 s內(nèi),H2的濃度減少了 5.00 mol - L 1-2.48 mol 1 = 2.52 mol 1,則 CO的濃度減少了7 X 2.52 mol - L 1 = 1.26 mol - L 1,用 CO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v(CO)=L26 moi-L 1=1.26 X 10 3mol L 1 s 1, CO 的轉(zhuǎn)化率 為 126 moll :

27、 乂100唳 L 000 s2.50 mol L-150.4%。在500 s內(nèi),H2的濃度減少了 1.48 mol ,則生成的CHOH的濃度為:X 1.48 mol =0.74 mol L 17.【答案】鼎器0.25(3)80%【解析】(2) c(I 2)=0.008 0 mol L 1c(H2)=0.008 0 mol L1c(HI) =0.004 0 mol L1K=0.004 0?O.OOSOXO.OOSO= 0.25 o(3)設(shè)生成的H的濃度為xmol 起始,m&L力中衡L-1)0.02K=i:O02-h):x = 0.008a (HI)=O.OOS mol L 1 2,0.02 rn

28、ol L1 X 100%=80%18.【答案】(1)含mol (L min) 1 mol (L min) 1(2)23 1 6 (3)x100%【解析】(1)根據(jù)化學反應速率定義:A4A) mol1v(A) =7 = _= amol (L - min) ,1 2L X2 min -v(B)mol 1;= gamol (L - min)1 2L X2 min10(2) v(C) =:v(A)11=amol (L - min) , 24v(D) =;amol (L min) 1,根據(jù)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計量數(shù)之比,貝U x = 2, y = 3, p= 1, q=6。(3)2A(跤+3明跤一C

29、(g) + 6D(g)是露m。1ab0變化 tnalala平境1 mollaB的轉(zhuǎn)化率=xi00%19.【答案】I .cH.(1)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2)2H 2O2 JO2 f + 2H2O(3)堿性環(huán)境能增大HO分解的速率,酸性環(huán)境能減小 KQ分解的速率【解析】I .其他條件相同時濃度越大、速率越快;溫度越高、速率越快;催化劑可加快反應;影響程度按催化劑、溫度、濃度依次減弱。a和c明顯比b、d快,a和c相比,c溫度高,速率更快,c項符合題意。n.(i)實驗和的濃度不同,實驗目的為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2)雙氧水在三氯化鐵作用下分解方程式:2HQ叁204 + 2H。(3)由圖可知,斜率越大,速率越快,的反應速率最大,的反應速率最小,結(jié)合實 驗方案可知,堿性環(huán)境能增大 HQ分解的速率,酸性環(huán)境能減小 HQ分解的速率 20.【答案】(1) HSO3D【解析】(1)化學反應總速率總是由反應慢的一步?jīng)Q定,如木桶裝水,水量多少總是由 組裝木桶的最短木板高度決定。溶液的藍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