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分享行為從小養(yǎng)成資料講解_第1頁
幼兒分享行為從小養(yǎng)成資料講解_第2頁
幼兒分享行為從小養(yǎng)成資料講解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幼兒分享行為從小養(yǎng)成 摘 要 如今的社會獨生子女較多, 孩子在家里交往范圍小, 人物關系少, 他們大多自私, 幼兒都是以“自我中心” 。分享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小班幼兒進行分享教育 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們必須持之以恒,使幼兒的分享品質不斷發(fā)展。因此,從幼兒的 分享行為及教育途徑方面做了一些有效探索,促進幼兒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鍵詞 分享行為 教育途徑畫面一:晨間桌面游戲時間,小朋友們開心地玩著玩具,突然聽到“這是我的,你不準拿, “給我玩一下不行嗎?” “不行?!薄坝植皇悄慵业?。 ”兩個小班的小朋友吵開了。出現以上的現象其實不算奇怪, 如今的社會獨生子女較多, 孩子在家里交

2、往范圍小, 人物關 系少, 他們大多自私,認為什么都是自己的。獨占行為嚴重,只給自己玩,不給別人玩; 見到喜愛的玩具就要, 若是不給他就會哭或者告狀; 有的就爭搶玩具, 想玩得不到就傷害別 人,踢人或者抓人。所以班上的幼兒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里玩具隨意玩,孩子可獨霸 一方,與他人分享無從談起 ,而到了幼兒園里,玩具數量是有限的,任何教玩具都需要幼兒輪流分享。分享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對小班幼兒進行分享教育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我 們必須持之以恒, 使幼兒的分享品質不斷發(fā)展。 對幼兒的分享行為教育進行研究, 一定能促 進幼兒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從幼兒的品德形成看,它需要經歷從認

3、知、情感到行為習慣養(yǎng)成這樣一個過程。而幼兒的認知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它需要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真正認識。平時我們口頭傳授的他可能記住 ,但不會理解 ,所以很難與行為聯系起來。因此,本人從幼兒 的分享行為及教育途徑方面做了一些有效探索。一、幼兒分享行為教育(一)、物質分享 1、以食品為依托,打開幼兒愿意與同伴分享的第一步如同伴過生日時帶來了蛋糕, 大家一起分享食物, 唱生日歌, 體會著過生日者快樂的心情以 及由分享帶來的樂趣。 除了孩子們的生日會, 我們在一些其他的教學活動中, 有時根據活動 的需要, 孩子們也會帶來一些食物, 這時, 我們也會利用這種機會給予孩子們主動分享的機 會。宣宣小朋友平時很

4、少在集體面前表達展示自我,可有一天,他和媽媽從家里帶來了大西瓜。 問他是給誰吃的, 他小心翼翼地說是給全班小朋友分享的。 原來他是看到別的小朋友帶來西 瓜和大家分享, 因此在家里和媽媽說自己也想帶東西和大家分享, 也想做一個有愛心的孩子, 媽媽當然很支持的。 看這小朋友們開心地吃著自己帶來的好吃的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見 到隔壁班的老師,他能大聲地說這個是我?guī)淼?。多可愛的孩子呀?2、以玩具(包括書籍等)為輔助,增加幼兒分享行為的操作機會如在班級的區(qū)域游戲中, 開設圖書館、玩具城等游戲時, 可請幼兒從家中帶來玩具圖書,幼 兒當看到自己的玩具圖書在別人手里時要有一種分享意識,一種與他人共同游

5、戲的快樂感。 這是一種互利的行為: 既能玩到許多不同的玩具, 又能結交到許多朋友。 老師還讓帶書籍來 的孩子把書上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在這一過程中, 我們還讓幼兒懂得: 別人的玩具自己不能 私自拿,一定要說“請你給我玩玩” ,征得別人的同意后才能玩。自己帶來的書如果讓大家 一起看,每個小朋友都能看到很多書。所以這一活動,使幼兒更感受到了分享的快樂、 和朋 友在一起的快樂,更進一步地促進和鞏固了幼兒分享和合作行為的產生和發(fā)展。通過活動使幼兒樂意與人分享食物,感受分享的快樂,體驗共同玩玩具帶來的快樂與樂趣, 養(yǎng)成自覺共同玩玩具的態(tài)度與習慣。(二)、精神分享當然, 物質分享并不是幼兒分享的全部, 隨

6、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以及思維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我們將進一步開展“情感分享”的教育。其實,我們在開展“物質分享”的教育過程中,已 經開始有了“情感分享”的雛形,比如,當老師請幼兒幫忙做了一些小事,我們會對幼兒說 “謝謝”。如果我們幫幼兒穿衣服、系鞋帶等,幼兒也會對我們說: “謝謝”,幼兒之間分享 食物和玩具,一定要對對方說: 謝謝,引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表達對別人的感謝, 從內心體 驗分享的快樂。 這就是通過語言表述和彼此的心靈感受來進一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也是體驗 “情感分享” 的開端。 創(chuàng)造機會引導幼兒樂意幫助解決困難, 對同伴的進步和成功感到高興, 能和同伴愉快的游戲,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和滿足

7、。樂樂小朋友比較能干,經常幫助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放茶杯, 抹桌子等等,因此經常得 到老師的表揚, 她自然心理很高心。 與樂樂特別要好的佳佳則顯得膽子小, 有時看出她也想 幫助班級體, 但是都是跟在樂樂的身后, 當幕后英雄, 直到有一天在老師的鼓勵下她也拿著 抹布擦桌子了, 隨手拾垃圾了, 當評選分享小天使時自然就有她了, 聽著全班孩子對她說謝 謝時 ,她別提有多開心了!二、幼兒分享行為教育的途徑(一)、發(fā)揮榜樣的力量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幼兒常常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 在幼兒園中教師是 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我和本班老師在日常生活中會有意識的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分享的行 為,如

8、:心情的分享、書刊的分享、教學技能的分享等。教師與保育員之間、教師與孩子之 間都可以利用榜樣的作用。孩子在玩玩具時, 我們可以有意識的走過去對幼兒說: 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給我玩一些呀?我們一起玩好嗎?孩子們在玩游戲時, 老師懇切的和孩子們商量: 也讓我參加你們的游戲好 嗎?因此, 我們應該注意自身的言行,為幼兒樹立好的榜樣。 當然,同伴也是孩子們學習的 榜樣,平時老師就要做有心人, 在活動時可以引導那些分享意識能力強的幼兒與分享意識能 力弱的幼兒共同游戲, 教師要對分享行為意識強的幼兒給予積極的評價和鼓勵, 在同伴中樹 立有分享行為的好典型正確引導幼兒學習、模仿。老師一個贊許的目光、一次親切的

9、點頭, 都能使孩子受到極大的鼓舞。 要慎重地對待幼兒暫時出現的問題, 找出適宜、 恰當的解決方 法,從而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在活動中, 教師要讓孩子在集體中有自信,從而加強自己 的分享行為,逐步內化為幼兒自身的分享意識。(二)、發(fā)揮文學作品的感染力給幼兒欣賞一些關于有分享意識在其中的故事,兒歌等,讓幼兒在故事中找到正確的做法。 如欣賞故事金色的房子 ,先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后幫助幼兒分析故事角色間發(fā)生了什么 樣的故事, 你喜歡誰?為什么?不喜歡誰?又是為什么?如果是你你該怎么做等等。 讓幼兒 在潛移默化地掌握分享意識。 香香的餅干 水果品嘗會 玩具真好玩 快樂的分享 、 七色花、分果果等。通過

10、學習兒歌、故事中主人翁的分享行為,感受給他人帶去快樂 的心情。并學著去分享,去感受。(三)、家園同育影響幼兒分享品質的養(yǎng)成不只是幼兒園教育, 家庭教育更是幼兒重要的成長環(huán)境。 它無時不 刻在發(fā)揮著教育的功能。 家庭環(huán)境中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 我將積極地利用了這一資源, 打 破關起門來孤軍作戰(zhàn)的局面, 與家庭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 為幼兒吸收分享精神提供 了多方面的信息。在與家長交流幼兒分享行為教育時,我們向家長發(fā)放了問卷調查,以調整家長的分享教育觀。A.家長把孩子喜歡的東西都給孩子。 B.家長會批評孩子把家中的東西分給好友 C當孩子搶 走家長正在用的東西時,家長也搶。 D.家長不會懲罰不與

11、同伴分享玩具的孩子。E.家長不愿意給上門要飯的人給予幫助。在以上 5 項中,選擇有此類做法的家長占到了 16%,可想而 知,家長的教育觀念是需要更新的。只有家園同育,幼兒的分享養(yǎng)成行為才能有效。結合這些, 我們還組織家長走進社區(qū),如:我們組織孩子一起去探望敬老院的老人,孩子們 準備了兒歌、歌曲、 小禮物,大家一起分享著快樂滋味。還可以利用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幼兒分享品質的養(yǎng)成” “如何使幼兒學會分享”等方面的家教知識,我們要積極利用家 庭教育這一資源,與家園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四)、創(chuàng)造機會給予展示 在平時的游戲、 學習及一日活動中, 我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 有意識地捕捉一些典型的分享

12、行為, 記錄下來,在適當的時候讓小朋友一起來評價,讓他們自己說出那樣做是好的, 誰是 自己行動的榜樣, 讓幼兒的分享行為成為自覺行動, 而且是發(fā)自內心的。 有效的提高了幼兒 解決在互動中發(fā)生的矛盾的能力,為建立生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找到了一個有效的途徑。在經過一學年的實踐研究觀察, 發(fā)現本班幼兒有了一定的分享意識。 通過以下測試項目發(fā)現, 無一個幼兒有此類現象了。 A 、教師準備新玩具,小朋友是否會搶。 B 小朋友拿自己喜歡的 玩具,放在集體中玩,大家是否各玩各的。 C 教師準備水果(少于幼兒人數) ,幼兒會與人 分享? D 小朋友拿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集中一起,是否各吃各的。 E 請一名幼兒制造不高興 的氣氛,看其他小朋友是否幫忙。對于心理發(fā)展水平還處于以自我中心為特征的幼兒來說,分享顯然不是一件易事。事實上, 幼兒的分享行為是在逐漸 “去自我中心” 的過程中形成的。 一個人如果能自主自愿地與人分 享并以此為樂, 那么可以說真正具有了分享行為。 如果一個人僅僅把分享當成換取別人報答 或取悅別人的手段,那么這種分享便是一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