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要點與路徑_第1頁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要點與路徑_第2頁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要點與路徑_第3頁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要點與路徑_第4頁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要點與路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要點與路徑作者:鄭功成 光明日報( 2016年06月29日15版)【熱點研究】摘要確立共享發(fā)展的新理念,就是為了讓全體人民更多、更好地分享到國家發(fā)展的成果,盡快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中等收入群體的快速壯大是持續(xù)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促使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必要舉措,也是真正跨越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舉措。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占總人口的比重不超過20%,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中等收入群體規(guī)模偏小、不穩(wěn)定性偏高。應盡快扭轉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持續(xù)下滑的勢頭,優(yōu)化收入分配結構,確保勤勞致富,抑制投機性收入,堅決打擊非法收入。要讓醫(yī)療服務回歸公益,讓國民教育增

2、進公益,讓養(yǎng)老育幼等公共服務維護公益,讓住宅從投資品、投機品回歸正常的生活消費品,這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并確保其生活品質的重要條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穩(wěn)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讓大多數人成為中等收入群體中的一員,是現代社會健康發(fā)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形成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占少數、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或紡錘型社會格局,不僅是學術界公認的合理社會治理格局,也是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中已明確的追求目標。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同時理性地采取綜合治理的措施,促使中等收入群體盡快成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共享發(fā)展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

3、義,也是穩(wěn)步走向共同富裕新時代的必由之路。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已走過了共同貧窮的時代,數以億計的人口擺脫了貧困,所有人的生存境況都得到了改善,越來越多的城鄉(xiāng)居民物質生活日益豐裕殷實,但也毋庸諱言,大多數人仍處于中低收入狀態(tài)。我國確立共享發(fā)展的新理念,就是為了讓全體人民更多、更好地分享到國家發(fā)展的成果,盡快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實現這一國家發(fā)展目標的重要途徑。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當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核心標志,也是建設一個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社會公平正義雖是一個具有綜合意義的概念,但對社會財富的合理分享無疑是其中最具實質意義的指標,如果只有少數人先富起來,社會公平正義就喪失了應有的經濟

4、基礎。因此,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其實是在為建設公平正義的社會奠定穩(wěn)固的基石。另一方面,國內外的發(fā)展經驗表明,除了共同貧窮與共同富裕的社會,貧富差距是長期存在的現象,而一個充滿理性、平和的社會,必定是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占少數、中等收入群體占主流的社會,因為中等收入群體更以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團結為追求目標,是消解社會沖突與對抗、祛除心理不安與行為焦慮的基本力量。中等收入群體的快速壯大是持續(xù)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促使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必要舉措,也是真正跨越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舉措。根據經濟學的一般規(guī)律,高收入者的消費效應是遞減的,低收入者則因消費能力有限而不可能對國民經濟持續(xù)發(fā)展作出較大貢獻,只有中等

5、收入群體的不斷壯大才能使居民消費成為促使經濟社會持續(xù)、穩(wěn)步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因此,我國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不斷壯大中等收入群體。界定中等收入群體宜綜合考慮收入、資產、消費與安全感一般而言,人們很容易將中等收入群體簡單定位在收入水平上,事實上,中等收入群體應當是一個內涵豐富的綜合性指標。筆者認為至少應當包括如下四要素:一是超過社會平均水平的收入水準。一定的收入水平決定著人們的生活水準與生活質量,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雖然應當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但超過當地當時的社會平均收入水準則是一個底線。如果消費品價格畸形或者抵御生活風險的機制欠缺,往往需要超過社會平均收入水平一倍以上才能提供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

6、條件。二是一定的資產或財產積累,包括貨幣、房屋等。這是中等收入群體具備現實消費能力并具有安全感的物質基礎,也應當是中等收入群體穩(wěn)定的特征。以北京為例,在數萬元一平方米的房價和偏高的房租面前,如果沒有屬于自己的住宅,即使月均收入一萬元,也不能算是進入了中等收入群體,因為一套住宅足以讓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消耗過半。三是較強的消費能力,包括一定的支付能力與合理的消費結構。中等收入群體應當是社會消費的主力軍,是時代消費潮流的中堅力量,其消費結構不僅應包含有質量的日常消費,而且應成為旅游、文化等消費的主體消費群體。四是安全感。這是一個主觀性指標,但又必須以具備相應的抵御生活風險能力和能夠實現穩(wěn)定預期的能力為

7、條件,有了安全感,才會有幸福感。只有同時具備上述四要素者,才是穩(wěn)定的有質量的中等收入者。當然,上述四要素在不同地區(qū)之間具有差異性,而且都是發(fā)展變化的。因此,中等收入群體也應當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但無論如何,努力改善上述四要素將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主要路徑。妨礙中等收入群體擴大的現實因素從1978年到201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到67.67萬億元,增長184倍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81元增長到49351元,增長128.53倍。但在13億多人口中,根據前述四要素判斷,中等收入群體占總人口的比重不超過20%,一部分人即使根據收入水準應當歸入中等收入群體,但受房價等因素的影響而具有明

8、顯的不確定性。根據相關統(tǒng)計數據,發(fā)達國家的中等收入群體一般占所在國家人口的半數以上,比如,美國經濟學界測算出來的該國中等收入者大約占總人口的60%。在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與社會財富快速積累的大背景下,導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guī)模偏小、不穩(wěn)定性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體而言,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低端產業(yè)、低端就業(yè)占比偏大與高素質勞動者占比偏小,直接制約著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二是收入分配長期存在著失衡現象,勞動者報酬總體偏低,創(chuàng)造性勞動與復雜勞動尚未得到充分認可,稅收制度亦缺乏正向激勵功能,導致勤勞未必能夠致富;三是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尚欠公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還有很大差距,包括重特大疾病等在內的生

9、活風險纏住了一部分人邁向中等收入群體的腳步;四是房價過高與戶籍壁壘消解了一部分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因為住宅是生活必需品,子女教育等與戶籍緊密關聯(lián)的各種社會權益也是生活必需品,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生活,一套住宅足以壓垮一個“中產”,為教育、醫(yī)療等付出的代價亦會直接影響到中等收入者的生活質量。多管齊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基于上述因素的復雜影響,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就必須多管齊下。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與制度變革來促使產業(yè)升級與經濟結構優(yōu)化,進而促使“白領”與高級“藍領”隊伍不斷壯大。在當前的經濟發(fā)展中,“去產能”應當以同時取得產業(yè)升級效果為追求目標,而進一步發(fā)展第三產業(yè)將有效地優(yōu)化就業(yè)結構,以此奠定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10、的經濟基礎、就業(yè)基礎與收入增長基礎。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讓勞動者報酬穩(wěn)步提升。一方面,應盡快扭轉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持續(xù)下滑的勢頭,使之逐步提升到60%左右;另一方面,要優(yōu)化收入分配結構,確保勤勞者能夠致富,確保創(chuàng)造性勞動與復雜勞動能夠獲得應有的收益回報,同時抑制投機者與投機性收入,堅決打擊非法收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城鄉(xiāng)居民的抗風險能力與安全感。堅守責任合理分擔和群體互助共濟的社會保障本色,盡快促使法定社會保障制度走向定型,真正構建起責任邊界清晰、分工明確的多層次保障體系,特別是要讓醫(yī)療服務回歸公益,讓國民教育增進公益,讓養(yǎng)老育幼等公共服務維護公益,讓住宅從投資品、投機品回歸正常的生活消費品。所有這些,將從根本上解除人們的后顧之憂,增強人們的安全感,這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并確保其生活品質的重要條件。努力促進城鄉(xiāng)居民的資產或財產積累。有恒產者有恒心,有安全感方有幸福感,這是自古以來的民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