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資源評估評價_第1頁
森林資源評估評價_第2頁
森林資源評估評價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生課程作業(yè)課程名稱:森林經理學研究進展作業(yè)名稱:森林資源評估評價淺析學號:學生:森林資源評估評價淺析引言:森林資源人類重要資源,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在對森林資源 進行管理的時候,我們需要進行全面評估、評價。這樣在開發(fā)和利用 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在節(jié)約成本的同時,對綜合利用森林資源所帶來的 價值。本文主要那個闡述森林資源評估的提出背景以及發(fā)展過程,最后再進行展望。1、關于概念的界定1.1森林資源1998年我國頒布的森林法實施條例中規(guī)定“森林資源,包括 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 和微生物。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樹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

2、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米伐跡地、火燒 跡地、苗圃地和國家規(guī)劃的宜林地1。森林資源的基本概念是廣義的、它是陸地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切被人認 識可利用的資源總稱。森林資源是指林地!林木及其空間圍生長著的 一切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其生存及發(fā)揮作用的自然環(huán)境的總稱。1.2森林資源利用狹義的森林資源利用主要指的是木材產品的利用, 依據森林資源的 概念其利用圍應該包括林地、林木、動植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境的綜合 利用2。1.3森林資源評價森林資源評價是在森林資源與評價概念的基礎上建立的,過去常稱 為森林評價,即其容在不斷的擴大3。森林資源評價的含義可以表 述為:由生產力的發(fā)展而引起的人類需求能由森林所提供,人

3、類對此已有所認識而確定為森林的資源,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森林資源進 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與論述,以提高人類對森林資源效益的認識, 推 動人類對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這一過程即稱為森林資源評價。2、提出森林資源評價的背景2.1世界森林資源現狀2005年1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公布了 2005年世界森林資源 評估(FRA2005)的主要結果。2005年全世界森林面積約為 39.52億 hm,占陸地面積的1/3。2000 - 2005年,全世界每年有1300萬hm 的森林因轉為農地而消失,但另一方面,由于造林、景觀恢復和自然 更新每年增加570萬hn其結果是全世界每年減少730萬hot在世

4、界各國,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目的管理的森林約 4.35億hnn,占整個 森林面積的11% 1990 - 2005年生物多樣性保護林增加了 9600萬 hni4。把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管理目的之一的森林,超過整個森林 面積的25%然而,提供高價木材或是非木材林產品的樹種,以及許 多稀有樹種有滅絕之危。全世界平均一個國家有5%勺樹種正處于瀕臨滅絕危機之中。2.2我國森林資源現狀國家林業(yè)局組織完成的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19992003)結果顯示:森林面積1.75億hm,森林覆蓋率18.21%,活立木總蓄積136。 18億m3森林蓄積124.56億mt我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5位,森林 蓄積列居世界第6位

5、。人工林保存面積0.53億hm,蓄積15.05億 斥,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但是其中問題突出嚴重5。一、總量不足。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積0.132hm,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9.421m3,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二、分布不均。東部地區(qū)森林覆蓋率為34.27%,中部地區(qū)為27.12%,西部地區(qū)只有12.54%,而占國土面積 32.19%的西北5省區(qū)森林覆蓋率只有5.86%。三、質量不高。全國林 分平均每hm蓄積量只有84.73m3,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84.86% 林分平均胸徑只有13.8cm。林木齡組結果不合理,人工林經營水平 不

6、高,樹種單一現象還比較嚴重。四、林地流失依然嚴峻。清查間隔 期有1010.68萬hm林地被改變用途或征占改變?yōu)榉橇謽I(yè)用地,全國 有林地轉變?yōu)榉橇值孛娣e達 369.69萬hn年均達73.94萬hot五、 林木過量采伐仍相當嚴重。一方面可采資源嚴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 額采伐問題依然十分嚴重,全國年均超限額采伐達755421萬用。2.3森林資源評估評價的提出綜上所述:森林資源具有重大價值,但同時也遭受到嚴重破壞。對 森林進行合理經營以增加森林覆蓋率是21世紀世界各國的追求。而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在土地資源日漸稀缺的情況下,想靠大面積退耕還林、退草造林、以達到恢復的目的已經不可能。同時,目前我國 森林

7、經營水平比較粗放,加之群眾生態(tài)意識薄弱。長期以來,林業(yè)是以木材生產為主,導致了森林過伐或超計劃采伐,還有亂砍濫伐及毀 林開荒等現象的出現,使森林的公益效能顯著減退,水熱循環(huán)條件受 到破壞,江河流域水源涵養(yǎng)功能日趨脆弱, 野生動植物棲息生存環(huán)境 惡化,生物多樣性銳減,自然災害交替發(fā)生,環(huán)境污染日趨嚴重。此 種情況下,只有合理地利用森林資源,有效地管理、經營森林,不使 其遭到掠奪式的經營和破壞,保護了自然環(huán)境,才能保證社會的持續(xù) 發(fā)展經濟的繁榮進步,才是可行之舉。要有效管理,關鍵在于必須對 現有的森林資源利用適宜性進行合理評價, 做到適地適樹、適樹適地、 使森林發(fā)揮其最佳綜合效益,達到森林資源永續(xù)

8、利用。3、森林資源評價的研究概況評價過程中,不僅需要測量森林資源現狀,監(jiān)測其動態(tài)系統(tǒng)變化, 分析評價森林資源的數量、質量、分布、健康及其多功能,還需要對 其發(fā)展趨勢進行預估7。一、森林生產力的發(fā)展,包括自然生產力 和經濟生產力。森林自然生產力指在沒有人類任何投入情況下, 森林 依靠氣候以及土壤水、肥、氣、熱等自然供給條件所可能產生的有機 物質的數量的總和。未來借助衛(wèi)星和遙感的生態(tài)反演的物理分析, 初 步構建起基于遙感與生態(tài)過程的干早區(qū)適用的光能利用率模型。從氣候因子出發(fā)多方位估測森林生產力。 二、進行森林立地區(qū)劃與分類的 研究。林地是由氣候、土壤、地形、地貌和生物等因素構成的自然綜 合體,由于

9、構成因素的不同,導致自然界中不同區(qū)域林地的立地條件、 質量、生產力、用途和價值等千差萬別,不同的林地資源利用方式各 異,有些利用方式會嚴重破壞林地的質量和生產力,而某些利用方式 卻非常適宜,可以維護區(qū)域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促進林地資源的高效持續(xù) 利用。隨著35技術的發(fā)展,未來將更多利用 RS的信息獲取技術和 Gis技術的信息處理技術劃分立地條件類型,實現了森林立地分類的 高速,計算機自動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實現了多因素綜合分析的 立地分類;信息源地表質地之間的邊界清晰,定位和定性準確,提高 了分類的客觀性科學性和準確性。 三、進行森林郁閉度和蓄積量估測 的研究。森林郁閉度是森林調查的一個重要因子,

10、同時也是地類劃分、 林分類型、劃分小班區(qū)劃和林分質量評價等方面的主要指標(杜文峰 等,1999)。林分郁閉度和蓄積生長量是研究森林資源動態(tài),確定森 林經營措施的重要依據。它不僅是一個經濟指標,更多地表現為一個 林業(yè)指標,一個生態(tài)指標。準確地調查郁閉度,對提高森林調查質量 和精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樣未來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tǒng)技術的發(fā)展 使得對大圍森林郁閉度估測成為可能,我們會更多運用計算機科學在 這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四、進行森林資源適宜性評價的研究。包括林 木、林地、林地資源三方面的評價8。在未來隨著遙感技術的發(fā)展 和遙感數據獲取越來越便捷,利用遙感數據的現勢性強特點,在林地 利用適宜性評價中越顯

11、重要。4、森林資源評價的研究展望(1) 隨著人類對森林資源的價值越來越重視。不少學者雖對不同地 區(qū)的森林資源進行了評價,但使用的指標體系不盡相同,其評價結果 也不具有可比性。故有必要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成熟的森林資源評價指 標體系9。(2) 外部不斷施加壓力的森林資源,部也不斷發(fā)生群體的變化,所以必須運用GPS吉合RS GIS技術對森林資源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控,來獲取實時、有效的數據來進行數據庫管理與分析,提高森林資源的評價的準確性,其結果會更為準確。(3) 線性結構模型是大多數的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采用方式,均由各個單項指標的加權和得出綜合指標值。但在很多情況下各指標間未 必呈簡單的線性關系,不同區(qū)域,不

12、同情況下可能會呈現不同的相關 性,故所得出的模型有時很難有效地反映實際的森林系統(tǒng)功能和狀態(tài) 10。(4) 在目前眾多的評價指標體系中,模型大多要求盡可能包括全面的指標,由此往往存在求大求全的誤區(qū),導致指標的數量和種類的不 斷增加,而指標的獨立性在實際操作中常常很難保證。(5) 當前森林資源評價研究的狀況是:對實物量的評價強,而價值量的評價較弱;經濟效益的評價強,而對公益效益的評價和計量較弱;單項評價較強,而綜合評價較弱,森林資源綜合評價體系有待完善11。5、參考文獻:1、 井上由扶著森林評價M.于政中譯.:中國林業(yè),1984. 37-612、 高素萍.森林生態(tài)效益貨幣價值評估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J.世界林業(yè)研究.2002:24-29.3、 羅明燦,馬煥成.森林資源評價研究概述J.西南林學院學報,1996(2): 115-120.4、蔡博峰.世界森林J. 森林與人類.2011 (07): 92-95.5、 石春娜,王立群.我國森林資源質量變化及現狀分析J.林業(yè)科學.200945(11): 90-97.6、 穎.我國森林生物多樣性變化的評價研究J.林業(yè)資源管理,2002,(2).7、 陸文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