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質量評估(三)教師卷_第1頁
階段質量評估(三)教師卷_第2頁
階段質量評估(三)教師卷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階段質量評估(二)第三章 (60分鐘 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題3分,共30分)1. 在物理學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層次的客體統(tǒng)稱為微觀粒子,以下微觀 粒子按空間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確的是()A. 原子原子核質子夸克 B.夸克質子原子核原子C.夸克原子核質子原子 D.原子核質子夸克原子2. 下列選項是對質量和長度的估測,其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 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0 g B. 一位中學生的身高約1.6 mC.一塊橡皮的質量約為10 kg D. 一支未用過的2B鉛筆的長度約為15 mm3. 如圖所示的是翟志剛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站在艙口處手舉五 星紅旗的情景.

2、若說他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A. 地球 B. 太陽 C. 月亮 D.“神舟”飛船4. 如圖所示,甲、乙、丙是三個完全相同的圓柱 形容器,現(xiàn)將質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鹽水分別 裝在這三個容器中,已知 p硫酸 p鹽水 p酒精, 則這 三個容器中依次分別裝的是()A. 硫酸、鹽水、酒精B. 鹽水、酒精、甲 乙 丙硫酸C.酒精、硫酸、鹽水D.硫酸、酒精、鹽水5. 關于慣性的理解和現(xiàn)象解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 高速飛行的子彈具有慣性,穿入木頭靜止后慣性消失B. 汽車駕駛員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中人的慣性C. 行駛中的公交車緊急剎車時,乘客會向前傾,是由于慣性力的作用D. 百米

3、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6. 甲、乙兩同學在同一地點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A.前4 min乙同學速度比甲同學速度大B. 甲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0.5 m/sC. 乙同學第4 min后仍做勻速直線運動D. 甲、乙兩同學相遇時距起點 240 m7. 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D磁懸浮列車懸浮行駛A.行李箱安裝B輪胎上制C.車軸加滾動的輪子有花紋潤滑油8. 小敏在觀賞2010年世乒賽時,對乒乓球和球拍產生了下列四種想法,其中正 確的是()A. 乒乓球在空中飛行時沒有慣性B. 乒乓球改變運動方向是因為受到了

4、力的作用C. 乒乓球給球拍的力和球拍給乒乓球的力是一對平衡力D. 接觸時,乒乓球先給球拍一個力,球拍然后也給乒乓球一個力9. 如圖所示,2011年短道速滑世錦賽于3月11日在英國謝菲爾德進行,其中17歲的小將范可欣滑出了 44.62秒的成績,在女子500米項目上奪得金牌.下列 論述錯誤的是()A. 范可欣到達終點線后,還繼續(xù)向前滑行是由于慣性B. 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范可欣在領獎臺上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 范可欣在領獎臺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對領獎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10. 如圖所示,圖中的甲、乙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甲,乙兩個物體的密度比p甲:卩乙=2

5、 : 1,質量比m甲:m乙 = 4 : 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繩重、輪重和摩擦)()A.滑輪組靜止時,甲,乙兩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B. 甲,乙兩物體的體積比為8 : 5C. 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甲的重力之比為4 : 3D. 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乙的重力之比為3 : 4N.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空1分,共19分)11. 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拉力Fi為jrLujikI 比<X嵋:豐t:半Tjkpi | n I pi I I liulllI 5 扛 32 i 312. 王兵在“測量石塊的密度”時,測出幾組數(shù)據(jù),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繪出圖象,如圖四幅圖象中,能正確表示石塊“質量與

6、體積的關系”的圖象是 ,能正確表示“密度與質量的關系”的圖象是 13.為了測定 '"n'將一袋牛奶倒入燒杯中,測出牛奶和燒杯的總質量為320 g,然后將其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量筒示數(shù)如圖所示.再測出剩余牛奶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254 g,則量筒中牛奶的質量為g/cm5.14. 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當t=1 s時,物體處于狀態(tài),t=5 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N.3 =:3甲乙15. 汽車輪胎的表面制成凹凸花紋,其作用是通過 增大摩擦;機器的軸承中加入

7、潤滑油的目的是 擦;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能增大閘皮與車輪間的 從而增大閘皮與車輪間的滑動摩擦力.16. 如圖是人們利用滑輪組工作的情景,用該機械的好處是:即能能.17. 如圖所示,輕質木桿AB可以繞0點轉動,0A的長度是0B的三倍,A端細線下所掛280 N的重物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在B點用600 N的動力豎直向下拉動,木桿靜止不動,則重物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N,此木桿為(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AB占¥1O丄尸1G"777777777777777777?"18. 某同學自制了一個可以測人體重心位置的裝置,如圖所示,取一塊長木板, 一端固定,另一端用輕質

8、細繩通過一個滑輪懸掛起來(摩擦不計),在繩子末端的托盤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若該同學身高160 cm,質量40 kg,平躺到木板上后在托盤中再加上重為137.2 N的物體,木板再次水平平衡,木板長為 200 cm .(人的頭部最頂端在0 點處)(1) 該裝置中滑輪的作用是 .(2) 在測人體重心之前,先在繩子末端的托盤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3) 請計算說明該同學的重心位置: .(g取9.8 N/kg)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5分,共10分)19. 小明同學利用定滑輪設計了一種拉動窗簾的簡易裝置,設計時,他采用了一根閉合拉繩繞在滑輪上,在右側拉動這根拉繩,

9、就可以實現(xiàn)兩個窗簾同時打開或閉合,請你在圖上畫出這根拉繩在滑輪上的繞法以及窗簾環(huán)與拉線的連接方20. 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F(xiàn)i是動力,*為阻力臂.請在圖中畫出Fi的力 臂及阻力F2.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21題8分,22題8分,23題12分,共28分)21. 小紅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guī)則、體積較大的花崗巖的密度(1) 因花崗巖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她利用一只燒杯,按如圖所示方法進行測量,則花崗巖的體積是 crh;kg/m;(2) 用托盤天平已測得花崗巖的質量是195 g,則花崗巖的密度是 從圖A到圖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測量值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10、;(3) 在使用已調節(jié)好的托盤天平時,按規(guī)范的操作來稱量花崗巖的質量時,通過增、減砝碼后指針偏在分度盤中線左邊一點,這時應該 (用序號表示).A.向左調平衡螺母B.往右盤中加砝碼C.從右盤中減砝碼D.向右移動游碼22. 用繩子拉著一個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圓周運動,繩子拉力大小與什么因 素有關?小明認為與小球的運動速度有關.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連接一個小球, 讓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做圓周運動 (如圖所示).改變小球的運動速度,做幾次實驗,記錄現(xiàn)象如表小球質 量/克小球速度橡皮筋長 度/厘米15慢1015較快1515很快18(1) 小球在桌面做圓周運動時,其運動狀態(tài) 變(選填“可能”、

11、“ 一疋或 一疋不 ).(2) 從表格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小球的運動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的伸長就越 小明用橡皮筋代替繩子進行實驗的目的是 (4) 小玲查閱資料后知道做圓周運動的小球受到的拉力與小球的運動速度、小球的質量以及圓周的半徑有關.據(jù)此,小玲認為用橡皮筋代替繩子存在著明顯的缺陷,請說出理由.23. 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毛巾面毛巾面甲乙丙(1)小明的三次實驗情況分別如圖甲、乙、丙所示.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口識可知,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小明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利用圖甲、乙兩組

12、數(shù)據(jù)比較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這樣對比這兩組數(shù)據(jù)就得出這樣的結論對嗎? .你的理由是: (3)請你根據(jù)小明這三次實驗情況設計一個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4)從圖中甲、丙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五、計算題(13分)24. 某科學興趣小組利用硬棒(質量可忽略不計)、細線、若干已知重力的物體、 刻度尺等器材來研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如圖所示,在C處掛一待測物體B,當重 為8 N的物體A掛在D處時,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測得 0C為6 cm, 0D為 18 cm.(1)此時物體B的重力是多少牛?保持0點位置和物體A的重力不變,在C處掛上不同重力的物體,移動物體 A的

13、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分別在 0E上標出相應的重力值所對應的刻 度,就制成了一根能直接讀出待測物體重力的杠桿問該杠桿的刻度是否均勻? 請說明理由.C0DEBA答案解析1. 【解析】選B.本題考查微觀粒子的尺度大小,它們的關系如下:質子r原子核!夸克(i中子原子I?電子對照上述可得尺度最小的是夸克,其次是質子,再次是原子核,最大是原子.故選B.2. 【解析】選B.本題考查質量和長度估測能力要求我們了解質量和長度的大小, 同時首先要了解質量和長度的單位,再根據(jù)生活經驗和實際情況來進行比較; 一個雞蛋一般50 g左右;一塊橡皮的質量大約是幾克到十幾克;一支新 2B鉛 筆的長度約為十幾厘米,故

14、A、C、D都不符合實際一個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 m符合實際,故選B.3. 【解析】選D.若說翟志剛是靜止的,也就是說翟志剛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 有改變,所以參照物是“神舟”飛船;翟志剛相對于地球、太陽、月亮的位置均發(fā) 生了改變.4. 【解析】選D.由題中圖示情景可知,三種液體的體積關系是V乙V丙V甲, 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質量相等的三種液體密度大的體積小,密度小的體積V大,則三種液體的密度關系是P乙Vp丙Vp甲,分析四個選項,可知選項D是正確 的.5. 【解析】選D.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故高速飛行的子彈穿入木頭靜止后仍有慣 性,A錯;汽車駕駛員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帶,不能減小汽車行駛中人的慣性,而

15、 是為了防止慣性造成的危害,B錯;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不是一種力,故不能說由于慣性力的作用,C錯;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D正確.6. 【解析】選C.本題考查物體運動圖象的解讀分析題中圖象可知,甲同學一直在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同學前4 min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第4 min后處于靜止狀 態(tài),所以C選項是錯誤的;觀察前4 min甲、乙兩同學的運動情況,在相同時 間內乙同學比甲同學運動的路程長,即前 4 min乙同學速度比甲同學速度大; 甲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二聖0巴二300 =0.5 m/s,故A、B正確;t 10 min 600

16、 s甲、乙兩同學相遇處表現(xiàn)在圖象上是交叉點的位置,此時距起點240 m,故D正確.7. 【解析】選B.本題考查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行李箱安裝滾動的輪子,是以滾動代替滑動,減小摩擦, 故選項A錯誤.輪胎上制有花紋,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選 項B正確車軸加潤滑油目的是減小摩擦,故選項 C錯誤.磁懸浮列車懸浮行駛, 減小了車與軌道之間的壓力,從而減小了車與軌道之間的摩擦力,故選項D錯誤.8. 【解析】選B.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故 A選項錯誤;力可以改變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說明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B選項

17、正確;乒乓球給球拍的力和球拍給乒乓球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 C選項錯誤;物體間的作用力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故D選項錯誤.9. 【解析】選D. 對平衡力滿足的條件是:等大、反向、共線,作用在同一物 體上.范可欣受到的支持力的受力物體是范可欣,她對領獎臺的壓力的受力物體 是領獎臺,兩個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所以一定不是平衡力,故選 D.10. 【解析】選A.本題是一道力學綜合題:由m=5得Vm VP則V甲m甲,V乙m乙二甲乙所以V甲m甲/m 乙 412=X =V乙扁&5 25故B錯'因不計繩重'輪重和摩擦.故乙受到向上的拉力F*甲則乙對地面的壓力5133m甲gm甲gm甲

18、gG甲,4244則I,故C錯- 由以上式子 F乙二m乙g則g乙 =|,故D錯;當滑輪組靜止時整個系統(tǒng)都靜止即甲、乙兩物體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甲、乙受到的合力為零,故選A.11. 【解析】加在彈簧測力計鉤上的力是多少,指針指示數(shù)值就應是多少,通過 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可知,此時示數(shù)是 4.5 N,拉力F1也是4.5 N.答案:4.54.512. 【解析】本題考查對圖象的解讀.當物體質地均勻,物體的質量與其體積成正 比例,故“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的圖象是C ;而密度不隨物體質量的改變而改變, 則“密度與質量的關系”的圖象是A.答案:C A13. 【解析】由題意得,量筒中牛奶的質量:m=320 g-

19、254 g=66 g ; 由題圖知,量筒中牛奶的體積: V=60 mL ; 則牛奶的密度:P =m/V=66 g/60 mL=1.1 g/cm 3.答案: 66 60 1.114. 【解析】 由速度 v 與時間 t 的關系圖象可知: t=1 s 時, v= 0 ,所以物體處于 靜止狀態(tài);當 t=5 s 時,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它受到的摩擦力跟水平推 力 F 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摩擦力與水平推力 F 大小相等,為 2 N.答案: 靜止 215.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影響摩擦力因素的知識 . 輪胎的表面制成凹凸花紋是 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潤滑油的作用就是把部件表面變得更 光滑

20、,從而減小摩擦;用力捏閘時,加大了閘皮與車輪間的壓力,進而增大摩 擦力.答案: 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減小 壓力16. 【解析】 本題考查滑輪組的特點,滑輪組是由定滑輪、動滑輪共同組成的, 滑輪組的特點: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 .答案: 省力 改變力的方向17. 【解析】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以計算出 A 端受到的拉力為 200 N ,則重物對地面的壓力為80 N ;該杠桿的動力臂比阻力臂短,所以它是費力杠桿.答案: 80 費力1 8 . 【解析】 ( 1 )由題圖可知,裝置中的滑輪為一定滑輪,它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 向;(2) 在繩子末端的托盤上放一些重物,其目的是排除水平木板的重力對實驗的影

21、 響;設該同學的重心位置離 0點距離為12,由杠桿平衡條件Fill二F2I2.即137.2 NX200 cm=40 kg X9.8 N/kg XI2.解得 b=70 cm.答案:(1)改變力的方向排除木板重力對實驗的影響離0點70 cm處19. 【解析】窗簾分為左右兩個,每次打開或閉合的過程中,窗簾的自由端必須沿相反的方向同時運動,這是本題設計的關鍵所在,因人在右側拉繩操作,所 以閉合時的兩根繩應分別跨過右側的兩個定滑輪,且要繞過左側的定滑輪,再 將窗簾的自由端分別用繩系在橫拉著的兩根繩上即可答案:如圖20. 【解析】本題考查杠桿示意圖.先畫Fi的作用線,再從0點做作用線的垂線, 垂線段即為F

22、i的力臂11;在阻力臂I2的另一端作I2的垂線,與杠桿的交點即為 阻力的作用點,由動力的作用效果,可判得阻力的作用效果,即得阻力的方向(動 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杠桿向相反方向轉動 ).答案:21. 【解析】本題考查測固體密度的實驗探究(1) 由題圖所示可知:圖A標記處代表的是礦石和水的總體積,圖B是拿出礦石, 燒杯內的水面下降后的情況,圖 C中將量筒內的水倒入燒杯一部分,再次使水 面到達標記處,此時倒入水的體積與礦石的體積相等,則礦石體積V 石=200 cm 3-130 cm 3=70 cm 3;根據(jù)密度公式r巴可以計算出礦石密度:石二巳=-195g3=2.8 g/cm 3=2.8 XVV 石 70 cm103 kg/m3;由B圖可知:在取出礦石時,帶出了一部分水,這樣測出的礦石體積會偏大,所測密度會偏?。?3) 在測量過程中,如果不能通過加、減砝碼使天平平衡,可以通過移動游碼來 實現(xiàn).答案:(1)70(2)2.8 X103 偏小 (3)D22. 【解析】(1)由題意知,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圓周運動,其運動方向時刻在改變,則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2) 分析題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小球的運動速度越大,橡皮筋的伸長就越長;(3) 橡皮筋能發(fā)生彈性形變,像彈簧一樣能顯示所受拉力的大小,即所受拉力越大,伸長量越長,而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