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質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問題_第1頁
野外地質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問題_第2頁
野外地質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問題_第3頁
野外地質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問題_第4頁
野外地質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野外地質勘查野外地質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問題工作方法及存在問題主要內容原始編錄原始編錄 地質填圖地質填圖 采、加、化采、加、化施工與管理施工與管理基本素質基本素質五個方面指導思想指導思想結合在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指出怎么加以改進,希各項目組做好自我對照檢查、改進提高,切實提高野外地質勘查工作質量目的 建立、建全野外工作程序化、規(guī)范化,實現地質找礦新突破一一.原始地質資料編錄原始地質資料編錄1、客觀真實、準確性。、客觀真實、準確性。野外原始編錄時應盡量地反映觀野外原始編錄時應盡量地反映觀實際實際現象、不能推測;現象、不能推測;在項目組內必須在項目組內必須統(tǒng)一統(tǒng)一(原始命名、地層劃分、填圖

2、單元,(原始命名、地層劃分、填圖單元,圖式表式、圖例、地質點、工程、樣品編號、文字描述內容、圖式表式、圖例、地質點、工程、樣品編號、文字描述內容、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在行業(yè)規(guī)范、規(guī)定的基礎上在行業(yè)規(guī)范、規(guī)定的基礎上全面全面(盡可能把工程揭露的地質現象全部記錄)、(盡可能把工程揭露的地質現象全部記錄)、及時及時(編錄、整理及再次編錄實際材料圖、野外連繪底圖、集(編錄、整理及再次編錄實際材料圖、野外連繪底圖、集中保管)、中保管)、清晰、美觀清晰、美觀。2、現場性。、現場性。原始地質編錄及素描圖必須在原始地質編錄及素描圖必須在現場完成現場完成,不允許在現場只記,不允許在現場只記錄數據和作示意圖,后到

3、室內追記和編圖的做法錄數據和作示意圖,后到室內追記和編圖的做法強調一強調一次性次性3、補充和修正。、補充和修正。允許根據巖礦鑒定和其他測試成果在原始資料上補充和修允許根據巖礦鑒定和其他測試成果在原始資料上補充和修正。具體做法:正。具體做法:根據巖礦鑒定結果,在原地質文字段描述的后面加以根據巖礦鑒定結果,在原地質文字段描述的后面加以補補充巖礦鑒定結果或修正礦體、礦化體的位置和準確定名充巖礦鑒定結果或修正礦體、礦化體的位置和準確定名。必須必須記注記注補充、修正的依據、修改者補充、修正的依據、修改者簽名簽名、日期日期。絕不允許絕不允許在原巖石名稱上任意在原巖石名稱上任意取舍和涂改取舍和涂改。4、定性

4、、定名、定量、定位、定時。、定性、定名、定量、定位、定時。5、文、圖、表的一致性。、文、圖、表的一致性。6、及時著墨。自檢、互檢、項目負責人檢查驗收并責任簽及時著墨。自檢、互檢、項目負責人檢查驗收并責任簽名。名。7、未經檢查驗收的資料不能作為報告、設計的依據。、未經檢查驗收的資料不能作為報告、設計的依據。二.野外地質填圖1、填圖方案的設計、填圖方案的設計確定填圖區(qū)位置、范圍、比例尺、填圖精度(精測、簡測、草測)。確定填圖區(qū)位置、范圍、比例尺、填圖精度(精測、簡測、草測)。填圖精度參考如下,一般情況下,簡測為精測填圖精度參考如下,一般情況下,簡測為精測50%50%、草測為簡測、草測為簡測70%7

5、0%,通常,通常選擇選擇1/1萬、萬、1/2千簡測。千簡測。 地質圖是沒有什么可以代替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地質成果,填圖好壞直接關系到找礦認識和戰(zhàn)略決策。地質條件1/1萬1/5千1/2千1/1千精測簡測精測簡測精測簡測精測簡測復雜8040320160160032025001200中等6030240120120024022001000簡單40201608010001602000800地質點空格不允許超過0.5Km2 不允許超過0.25Km2 槽探折合20米槽探折合1個地質點10米槽探折合1個地質點表示地質體寬度2毫米、延長6毫米,直徑6毫米重要地質體可擴大表示 提高一倍 作圖誤差一般界線2毫米,

6、礦體1毫米, 填圖單元段,有可能時也可為巖性層 巖性層,但層小于2毫米時為互層帶 資料收集、編制底圖資料收集、編制底圖原則上要求原則上要求相應比例尺相應比例尺地形圖。但普查階段一般缺少,則應盡量接近的小地形圖。但普查階段一般缺少,則應盡量接近的小比例尺地形圖放大而成。比例尺地形圖放大而成。前人資料的前人資料的收集、研究、運用收集、研究、運用(包括區(qū)域地質圖和前人已有的各類地質圖、(包括區(qū)域地質圖和前人已有的各類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相應的文字、巖礦鑒定資料,物、化探資料等等);如果有同地質剖面圖及相應的文字、巖礦鑒定資料,物、化探資料等等);如果有同比例尺的航空照片或衛(wèi)星照片,也要收集和編制解譯

7、圖,作為編繪對照草圖比例尺的航空照片或衛(wèi)星照片,也要收集和編制解譯圖,作為編繪對照草圖的參考。的參考。編繪編繪工作程度圖和地質草圖工作程度圖和地質草圖(包括前人的可利用工程、地質點)。(包括前人的可利用工程、地質點)。統(tǒng)一編號統(tǒng)一編號確定確定勘查線勘查線及其編號(以主礦化體或帶中心為及其編號(以主礦化體或帶中心為00線,向圖的左方(正西、線,向圖的左方(正西、北西和南西)及正南方向為奇數,向圖的右方(正東、北東和南東)及正北北西和南西)及正南方向為奇數,向圖的右方(正東、北東和南東)及正北方向為偶數);在一個礦區(qū)(床)盡可能不布置多組勘探(查)線方向為偶數);在一個礦區(qū)(床)盡可能不布置多組勘

8、探(查)線鉆探、槽探、井探鉆探、槽探、井探工程布置方案及其編號工程布置方案及其編號。盡可能的布設在剖面上,自勘。盡可能的布設在剖面上,自勘查線的左方(正西、北西和南西)及正南方向為小號,向勘查線的右方(正查線的左方(正西、北西和南西)及正南方向為小號,向勘查線的右方(正東、北東和南東)及正北方向為大號。東、北東和南東)及正北方向為大號。確定工程、地質點、標本、樣品等的編號。按確定工程、地質點、標本、樣品等的編號。按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錄規(guī)定錄規(guī)定DZ/T007893執(zhí)行,一般用大寫漢語拼音字母執(zhí)行,一般用大寫漢語拼音字母確定和統(tǒng)一工作方法。根據沉積巖、變質巖、火山巖確定

9、和統(tǒng)一工作方法。根據沉積巖、變質巖、火山巖巖漿巖、構造蝕變巖漿巖、構造蝕變區(qū)等不同而分別制定。區(qū)等不同而分別制定。2、人員分工、材料準備、人員分工、材料準備明確填圖組人員組織及分工、工期。準備相應的工器具、編錄和記錄用品、記錄本、各種表格、樣品標本袋、丈量工具、地形底圖手圖等等。室內整理需要的底圖(數據材料圖底圖等)3、野外踏查、野外踏查了解測區(qū)內大致地質情況(地層、構造、巖漿巖、礦化蝕變、地質體及物化探異常相互關系、地形地貌選擇實測地質剖面位置(盡可能選取露頭好、控制區(qū)內地層巖性、礦化蝕變等出露較全的地段),主剖面無法全部控制,可分段設置輔助剖面。用用GPS測量剖面端點坐標,用羅盤加測繩半儀

10、器法同時測繪地形及地質,測量剖面端點坐標,用羅盤加測繩半儀器法同時測繪地形及地質,繪制路線地質平面圖和地質剖面圖繪制路線地質平面圖和地質剖面圖。有條件時,最好采用全儀器測量。有條件時,最好采用全儀器測量。按照規(guī)范要求采用專門記錄本按照規(guī)范要求采用專門記錄本(或記錄卡或記錄卡),作好野外記錄和編錄,作好野外記錄和編錄,仔細觀,仔細觀察各種地質現象、測量各種數據。記錄巖石名稱、巖石特征、蝕變礦化、古察各種地質現象、測量各種數據。記錄巖石名稱、巖石特征、蝕變礦化、古生物化石、地質體及地質構造等產狀、接觸關系、穿插關系等,重點或特殊生物化石、地質體及地質構造等產狀、接觸關系、穿插關系等,重點或特殊地質

11、現象需素描或照相。地質現象需素描或照相。系統(tǒng)系統(tǒng)采集代表性的巖(礦)石、蝕變標本采集代表性的巖(礦)石、蝕變標本并編號裝袋。及時整理、巖礦鑒并編號裝袋。及時整理、巖礦鑒定。統(tǒng)一巖石定名,整理一套標本,陳列在工作區(qū),供填圖工作中巖石對照定。統(tǒng)一巖石定名,整理一套標本,陳列在工作區(qū),供填圖工作中巖石對照勾繪地質構造剖面以野外獲得的地質界線和產狀數據,勾繪地質構造剖面以野外獲得的地質界線和產狀數據,確定地層單元,確定地層單元,層序,接觸關系,含礦層,計算地層厚度,層序,接觸關系,含礦層,計算地層厚度,連接構造。根據有關規(guī)范,制定連接構造。根據有關規(guī)范,制定統(tǒng)一地層(巖石)符號和巖性花紋、統(tǒng)一圖例、圖

12、式。統(tǒng)一地層(巖石)符號和巖性花紋、統(tǒng)一圖例、圖式。根據區(qū)域地層巖性分布特征和測區(qū)實測資料根據區(qū)域地層巖性分布特征和測區(qū)實測資料建立填圖區(qū)地層巖性柱狀圖;建立填圖區(qū)地層巖性柱狀圖;大致分析沉積環(huán)境、沉積旋回或火山大致分析沉積環(huán)境、沉積旋回或火山沉積旋回。沉積旋回。確定填圖標志層(體),確定填圖單元確定填圖標志層(體),確定填圖單元。編制實測剖面小結編制實測剖面小結礦區(qū)地質圖實測地質剖面圖1:250001:20001:10001:100001:10001:5001:50001:5001:2001:20001:2001:1004、測制地質剖面、測制地質剖面(已經有過實測剖面的地區(qū)可以利用前人資料,

13、不重新測制,但要核對,熟悉、統(tǒng)一巖性定名和地層巖性分層。)選擇合適的比例尺,一般要比填圖比例尺大(參考如右)。5、野外地質填圖參加填圖人員,熟悉巖石定名、參加填圖人員,熟悉巖石定名、統(tǒng)一地層巖性分層標準統(tǒng)一地層巖性分層標準,熟悉作業(yè)規(guī)定。,熟悉作業(yè)規(guī)定。分組和分片分配地質點、工程、標本、樣品編號(也可以地質點、工程編號分組和分片分配地質點、工程、標本、樣品編號(也可以地質點、工程編號來標識標本、樣品編號)。來標識標本、樣品編號)。地質觀察點和地質觀察路線的原始地質編錄可用野外記錄簿地質觀察點和地質觀察路線的原始地質編錄可用野外記錄簿(或地質觀察點卡或地質觀察點卡片片)記錄。編錄內容應詳細記錄記

14、錄。編錄內容應詳細記錄點號、位置、露頭描述、路線地質情況及地質界點號、位置、露頭描述、路線地質情況及地質界線、構造線在空間的連接關系,詳細測量地質體的產狀線、構造線在空間的連接關系,詳細測量地質體的產狀(重要接觸關系或特殊地(重要接觸關系或特殊地質現象要素描、信手地質剖面圖或照相);并質現象要素描、信手地質剖面圖或照相);并在現場將地質點標在手圖在現場將地質點標在手圖上,填上上,填上地層、巖性界線、代號花紋和產狀,跟進連圖(平面和剖面)。地層、巖性界線、代號花紋和產狀,跟進連圖(平面和剖面)。地質觀察點盡可能地定在界線上,地質觀察點盡可能地定在界線上,地質界線、斷層線、礦化體盡可能在野外地質界

15、線、斷層線、礦化體盡可能在野外實地連接實地連接;基巖覆蓋區(qū)部分可根據工程揭露、航片、衛(wèi)片資料、物化探資料按實;基巖覆蓋區(qū)部分可根據工程揭露、航片、衛(wèi)片資料、物化探資料按實地走向、地貌特征等進行推測。地走向、地貌特征等進行推測。當日檢查、整理原始的現場編錄資料當日檢查、整理原始的現場編錄資料(標本、樣品及聲象資料)、(標本、樣品及聲象資料)、將手圖轉將手圖轉繪到室內清圖上、并著墨;補正文字記錄,編制實際材料圖繪到室內清圖上、并著墨;補正文字記錄,編制實際材料圖。堅持階段性(每周)生產、安全討論會,具體問題及時處理,統(tǒng)一認識、及堅持階段性(每周)生產、安全討論會,具體問題及時處理,統(tǒng)一認識、及時編

16、制地質圖底圖。時編制地質圖底圖。填圖組的野外相互檢查、核對。填圖組的野外相互檢查、核對。編制填圖小結。編制填圖小結。項目組或上一級管理部門野外檢查驗收。項目組或上一級管理部門野外檢查驗收。三、采三、采 樣樣 、加工、化驗、加工、化驗1、采樣、采樣是從天然露頭、探礦工程中按照規(guī)范要求,采取是從天然露頭、探礦工程中按照規(guī)范要求,采取有代表性的礦石、礦化蝕變體作為化驗測試樣品的工作。通過樣有代表性的礦石、礦化蝕變體作為化驗測試樣品的工作。通過樣品的化驗測試,獲取有用和有害組分及其含量,進行礦體圈定、品的化驗測試,獲取有用和有害組分及其含量,進行礦體圈定、計算儲量(資源量)、評價礦床經濟價值。因此礦產

17、勘查中的采計算儲量(資源量)、評價礦床經濟價值。因此礦產勘查中的采樣工作極其重要,決不可等閑視之。樣工作極其重要,決不可等閑視之。樣品分割樣品分割分類型、品級分割分類型、品級分割,剔除夾石,剔除夾石,不跨層不跨層,要有代表性。,要有代表性。有色金屬樣長一般不超過有色金屬樣長一般不超過2 2米,不小于米,不小于0.50.5米;貴金屬樣長一般不超過米;貴金屬樣長一般不超過1.51.5米米,不小于,不小于0.30.3米。米。在類型相似厚大礦體的鉆孔中采樣原則上在類型相似厚大礦體的鉆孔中采樣原則上按回次按回次分樣采取;分樣采取;相鄰回次采取相鄰回次采取率相差率相差15%時,不能合為同一個樣品時,不能合

18、為同一個樣品(都在最低合格標準內可以合并)。(都在最低合格標準內可以合并)。樣品布設樣品布設原則上要原則上要垂直礦體(層)走向垂直礦體(層)走向,條件不允許時也可以斜切,但樣槽與產狀交,條件不允許時也可以斜切,但樣槽與產狀交角不要小于角不要小于300 0;采樣面要平整;由于條件限制,需要錯位采樣時,必須平行;采樣面要平整;由于條件限制,需要錯位采樣時,必須平行移位,不能有空檔,在有傾斜時要特別注意。移位,不能有空檔,在有傾斜時要特別注意。 采樣規(guī)格采樣規(guī)格在新區(qū)或新礦種地區(qū),采用刻槽采樣時,理論上在新區(qū)或新礦種地區(qū),采用刻槽采樣時,理論上要進行采樣規(guī)格試驗。但現在很少做這樣的工作了要進行采樣規(guī)

19、格試驗。但現在很少做這樣的工作了,都采用類比或經驗,一般,都采用類比或經驗,一般采用采用103(Cm)、)、53(Cm)規(guī)格)規(guī)格,在老區(qū)或以前做過試驗證明其,在老區(qū)或以前做過試驗證明其有代表性時是可以的,在新區(qū)或新類型區(qū),原則上有代表性時是可以的,在新區(qū)或新類型區(qū),原則上需要進行采樣方法試驗工作。需要進行采樣方法試驗工作。采用刻線法,要特別小心,這種數據是不用以儲采用刻線法,要特別小心,這種數據是不用以儲量計算的。量計算的。在礦體較小時,可采用剝層法。在礦體較小時,可采用剝層法。樣品重量要達到刻槽規(guī)格的要求樣品重量要達到刻槽規(guī)格的要求。過去檢查采樣。過去檢查采樣時,都用樣槽板進行衡量,現在也

20、沒有這樣認真了時,都用樣槽板進行衡量,現在也沒有這樣認真了,樣槽不規(guī)則、槽底不平整、深度不夠、樣重不足,樣槽不規(guī)則、槽底不平整、深度不夠、樣重不足的情況常有發(fā)生。的情況常有發(fā)生。 樣品重量樣品重量采取的樣品要采取的樣品要在現場直接稱重在現場直接稱重,其重量與理論重量比較,其重量與理論重量比較,重量之差不能超重量之差不能超過過15-20%。鉆探巖芯采樣,采用鉆探巖芯采樣,采用1/2分割法時,分割法時,樣品和保留部分重量之差也不能超過樣品和保留部分重量之差也不能超過15-20%,如果超差,要查明原因,采取糾正措施。,如果超差,要查明原因,采取糾正措施。網格打點法采樣時網格打點法采樣時,用天平稱重用

21、天平稱重, 保證每采樣質點的重量相等保證每采樣質點的重量相等采樣編錄采樣編錄專門的樣品記錄簿(卡),記錄樣品編號、采樣位置(工程號、地質點號專門的樣品記錄簿(卡),記錄樣品編號、采樣位置(工程號、地質點號)、采樣尺段,樣長,巖礦石的地質、礦化、蝕變等特征)、采樣尺段,樣長,巖礦石的地質、礦化、蝕變等特征,地質體產狀地質體產狀,采樣采樣線的方位及坡度角線的方位及坡度角、采樣方法、規(guī)格、重量、袋號、采樣人和采樣日期等等、采樣方法、規(guī)格、重量、袋號、采樣人和采樣日期等等 1:50大比例尺大比例尺樣槽素描圖、或照像、錄像樣槽素描圖、或照像、錄像。樣品鑒定、測試成果報出后樣品鑒定、測試成果報出后,結果核

22、實結果核實,并修正、補充并修正、補充野外現場的原始記錄野外現場的原始記錄采樣質量控制采樣質量控制不定期的進行(布樣、規(guī)格、重量)現場質量檢查驗收不定期的進行(布樣、規(guī)格、重量)現場質量檢查驗收,不合格的樣品必須不合格的樣品必須重采。重采。樣品臺帳樣品臺帳采樣登記表、送樣單、分析報告單、分析結果登記表等采樣登記表、送樣單、分析報告單、分析結果登記表等,且填表人、檢查人且填表人、檢查人、或送樣人、收樣人、項目負責人簽名及日期。、或送樣人、收樣人、項目負責人簽名及日期。2 、樣品加工樣品加工對原始樣品進行破碎對原始樣品進行破碎、過篩過篩、拌勻和縮分的工作拌勻和縮分的工作.因我們自已沒有加工和化驗室因

23、我們自已沒有加工和化驗室,一般是外委承擔一般是外委承擔。重點考慮承擔重點考慮承擔單位資職、責單位資職、責任心、質量任心、質量確定加工確定加工K值值。新區(qū)和新類型新區(qū)和新類型、新礦種新礦種,一般要通過加工試驗確定一般要通過加工試驗確定K值值,通常通常情況下情況下有色金屬有色金屬K取取0.2,貴金屬貴金屬K取取0.4。了解加工原始記錄了解加工原始記錄、縮分誤差、樣品損失率。、縮分誤差、樣品損失率。強調留取強調留取正、副樣正、副樣,并妥善,并妥善保管保管(至提交報告、礦權轉讓后或報主管部(至提交報告、礦權轉讓后或報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處理),副樣留取一般在加工至門批準后方可處理),副樣留取一般在加工至

24、20-60目,易氧化的礦石一定目,易氧化的礦石一定要求封蠟要求封蠟。3、樣品的化驗、樣品的化驗是找礦工作者的眼睛,是圈定礦體、劃分是找礦工作者的眼睛,是圈定礦體、劃分礦石類型、品級、進行資源量礦石類型、品級、進行資源量/儲量估算的主要依據。儲量估算的主要依據。了解分析方法、精度了解分析方法、精度及時分批、分級抽取內、外驗樣品及時分批、分級抽取內、外驗樣品進行檢查分析,計算樣品合格率;如發(fā)進行檢查分析,計算樣品合格率;如發(fā)現偶然誤差超差或有系統(tǒng)誤差時,應及時與測試單位聯(lián)系查明原因,采取補現偶然誤差超差或有系統(tǒng)誤差時,應及時與測試單位聯(lián)系查明原因,采取補救措施救措施 。一般內驗抽副樣,外驗抽正樣分

25、析檢查。一般內驗抽副樣,外驗抽正樣分析檢查。根據內驗結果根據內驗結果更正不合格的基分結果更正不合格的基分結果,不必用外驗結果來更正基分結果,不必用外驗結果來更正基分結果四、工程施工與管理四、工程施工與管理 簽定工程承包合同中一定要強調承包方的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責簽定工程承包合同中一定要強調承包方的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責任任1、槽探、淺井、槽探、淺井施工深度不宜超過施工深度不宜超過3米,淺井不宜超過米,淺井不宜超過15米,深入基巖米,深入基巖0.3-0.5米為宜,米為宜,由地質人員根據基巖覆蓋程度由地質人員根據基巖覆蓋程度在現場布設在現場布設在戈壁地區(qū)工作時,以往槽探揭露至關鍵的含礦構造帶或異常帶

26、時在戈壁地區(qū)工作時,以往槽探揭露至關鍵的含礦構造帶或異常帶時未揭露至基巖,處于鹽堿殼中達不到地質目的,建議用未揭露至基巖,處于鹽堿殼中達不到地質目的,建議用槽探配合淺井槽探配合淺井使用。使用。2、坑探、坑探根據設計批復要求下達工程施工通知書給施工單位,說明設計坑口根據設計批復要求下達工程施工通知書給施工單位,說明設計坑口坐標、施工方位、坡度、斷面規(guī)格、工作量,施工目的與要求、地質坐標、施工方位、坡度、斷面規(guī)格、工作量,施工目的與要求、地質情況說明;情況說明;工程放樣、平地盤后工程放樣、平地盤后正式開坑正式開坑時復測,時復測,項目負責人盡量到現場項目負責人盡量到現場根據設計要求工程施工測量、根據

27、設計要求工程施工測量、及時指導及時指導、地質編錄、采樣、地質編錄、采樣根據設計要求工程峻工,及時下達根據設計要求工程峻工,及時下達工程峻工通知書,組織工程驗收工程峻工通知書,組織工程驗收。3、鉆、鉆 探探鉆孔技術檔案鉆孔技術檔案不是對付式的不是對付式的(只有簽名,無表內容),應該是(只有簽名,無表內容),應該是嚴肅的、及時的、必要的嚴肅的、及時的、必要的,嚴格,嚴格監(jiān)督執(zhí)行,明確崗位責任監(jiān)督執(zhí)行,明確崗位責任下達開孔通知書,并向施工單位提供單個鉆孔技術資料,方位、頂角,設計深下達開孔通知書,并向施工單位提供單個鉆孔技術資料,方位、頂角,設計深度、穿礦口徑,測斜(包括測斜儀器)、井深驗證、簡易水

28、文等的要求,度、穿礦口徑,測斜(包括測斜儀器)、井深驗證、簡易水文等的要求,預想的預想的鉆孔地層(巖石)柱狀圖鉆孔地層(巖石)柱狀圖,說明簡要地質情況;施工單位根據地質要求,編制,說明簡要地質情況;施工單位根據地質要求,編制鉆鉆孔施工設計孔施工設計,以便做好施工材料、設備、技術準備。,以便做好施工材料、設備、技術準備。鉆孔定位:孔位現場鉆孔定位:孔位現場放樣放樣平地盤后平地盤后復測復測、機臺安裝、定方位、傾角、機臺安裝、定方位、傾角峻工后峻工后孔位孔位收測收測鉆進過程中班報記錄工整、準確、鉆進過程中班報記錄工整、準確、巖心拉長巖心拉長、擺放顛倒、巖心編號、殘留記錄、擺放顛倒、巖心編號、殘留記錄

29、、超管鉆進、巖(礦)芯采取率、回次卡片、巖心隔板、保管的監(jiān)督;、超管鉆進、巖(礦)芯采取率、回次卡片、巖心隔板、保管的監(jiān)督;交接班記錄、動態(tài)水位觀測、涌水和漏水位置、及時測斜(必須交接班記錄、動態(tài)水位觀測、涌水和漏水位置、及時測斜(必須2臺測斜臺測斜同時同時測)和測)和井深驗證井深驗證(進出厚大礦層、終孔及根據驗證結果及時修改井深)、超差情(進出厚大礦層、終孔及根據驗證結果及時修改井深)、超差情況、糾斜、偏斜計算等。況、糾斜、偏斜計算等。鉆進過程中鉆進過程中發(fā)現質量問題應及時向機(班)長指出發(fā)現質量問題應及時向機(班)長指出。下糾斜、巖礦心補采通知。下糾斜、巖礦心補采通知書,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30、書,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與設計有變動,需加深,必須下變更通知書;達到設計目的終孔,下峻工與設計有變動,需加深,必須下變更通知書;達到設計目的終孔,下峻工通知書,測斜、井深驗證(通知書,測斜、井深驗證(平差改正平差改正)、觀測靜止水位、巖礦心進庫。)、觀測靜止水位、巖礦心進庫。一般由水文地質人員下達一般由水文地質人員下達封孔通知書、封孔設計及封孔記錄表封孔通知書、封孔設計及封孔記錄表,必要封孔,必要封孔位置:位置:井口及標志、含水層底板與隔水層頂板、礦層頂板及圍巖、含水破碎井口及標志、含水層底板與隔水層頂板、礦層頂板及圍巖、含水破碎帶等,帶等,用砂、石、水泥封孔長一般用砂、石、水泥封孔長一般515

31、米。米。鉆孔小結及鉆孔質量驗收。鉆孔小結及鉆孔質量驗收。六大指標六大指標:巖礦心采取率、鉆孔彎曲度、孔深:巖礦心采取率、鉆孔彎曲度、孔深驗證、簡易水文地質觀測、原始報表的填寫、封孔與檢驗。由項目負責人檢驗證、簡易水文地質觀測、原始報表的填寫、封孔與檢驗。由項目負責人檢查驗收查驗收鉆孔施工原始班報記錄鉆孔施工原始班報記錄。施工指導施工指導鉆孔施工前地質人員向鉆探施工人員鉆孔施工前地質人員向鉆探施工人員講解鉆孔地質情況講解鉆孔地質情況及時計算鉆孔偏斜及時計算鉆孔偏斜資料、根據施工進度資料、根據施工進度及時修正設計地質剖面及時修正設計地質剖面預先預先提醒見破碎帶、礦層位置提醒見破碎帶、礦層位置及時督促及時督促測斜、井深驗證、巖礦心采取率測斜、井深驗證、巖礦心采取率換層深度的計算換層深度的計算在回次中測量巖性分層的長度,根據巖心長度、本回次采取率,計算出巖心在回次中測量巖性分層的長度,根據巖心長度、本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