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統(tǒng)考幼兒綜合素質模擬試題及答案六_第1頁
教師資格統(tǒng)考幼兒綜合素質模擬試題及答案六_第2頁
教師資格統(tǒng)考幼兒綜合素質模擬試題及答案六_第3頁
教師資格統(tǒng)考幼兒綜合素質模擬試題及答案六_第4頁
教師資格統(tǒng)考幼兒綜合素質模擬試題及答案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幼兒園)模擬試題六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1教師應享有的基本物質利益權利是(    )。A參與民主管理權    B科學研究與學術活動權C教育教學權    D獲取報酬待遇權2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國民素質    B貫徹教育方針C培養(yǎng)“四有”新人    D適應市場經(jīng)濟需要3老師進入教室時發(fā)現(xiàn)黑板上畫了自己的一幅漫畫,學生

2、們在竊竊私語。下列處理方式中,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160;   )。A立即查找肇事者B把漫畫擦掉,直接開始上課C幽默地說:“這位同學牢牢抓住了我的特點,很有繪畫天分嘛!”之后開始上課D教師進行自我反思4在組織教師進修時,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一項?(    )A.以業(yè)余為主    B以自學為主C以長期為主    D以短期為主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請登入: 下載或加入2015教師資格證考試群264360765 在群共享下載!5(    

3、;)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觀點,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對兒童分階段進行教育。A亞里士多德    B柏拉圖C蘇格拉底    D昆體良6構成師幼互動的外顯行為因素有(    )。A行為的主體、行為的性質、行為的主題、行為的類型B行為的場所、行為的主體、行為的性質、行為的類型C行為的主體、行為的性質、行為的主題與結果、行為的場所D行為的主體、行為的性質、行為的主題與結果、行為的類型7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    )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

4、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盇全社會    B學校C家庭    D教師8根據(jù)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國務院有權制定和發(fā)布(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規(guī)C教育政府規(guī)章    D教育單行條例9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關于美育目標的規(guī)定是:“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    )的情趣和能力?!盇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    B感受美和鑒賞美C感受美和評價美  

5、;  D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10.“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的主要內容是(    )。A教書育人    B為人師表C獻身教育    D廉潔從教11對于入園初期適應困難的孩子,幼兒園教師可以(    )。A要求幼兒嚴守幼兒園一日生活制度,按時入園離園B允許他們上半天,如中午飯后有家長接回,再逐漸延長在園時間C多批評愛哭鬧的孩子D通知家長接回孩子12.以下不屬于教師個性品質健康性的提法是(    )。A儀表大方 

6、;   B興趣廣泛C意志堅強    D情緒健康13.小明的抽屜像個垃圾堆,作業(yè)紙或練習冊一發(fā)下去他就塞在抽屜里,平時他總是要花去很多時間尋找他所需要的東西,重做丟失的作業(yè)。他胡亂翻找抽屜、搜尋書包,往往打亂整個班級的秩序。對此,最不恰當?shù)奶幚矸绞绞牵?#160;   )。A每周留出固定時間讓學生整理他們的書桌B不定時檢查學生的書桌C對小明的書桌進行展示,以示懲戒D把清理書包當作一項家庭作業(yè)14詞之起源的傳統(tǒng)說法是(    )。A.詞起源于詩   

7、 B詞起源于“曲子詞”C詞起源于民間    D詞起源于酒令藝術15.下面主張中屬于墨子的是(    )。A兼愛、非攻    B知雄守雌C行王道,施仁政    D法后王16.全世界最大的石佛像在(    )。A四川屏山    B河南洛陽C四川樂山    D四川江津17.在幾千年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中,亞洲、非洲、美洲、歐洲都留下許多寶貴的文學、藝術和建筑遺產(chǎn)。下列文化遺產(chǎn)屬

8、于同一個大洲的是(    )。A.最后的晚餐、雕塑“思想者”、雕塑“大衛(wèi)”B胡夫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帕特農神廟C百年孤獨老人與海海底兩萬里D飛鳥集高老頭源氏物語18.“初唐四杰”是指(    )。A王楊羅駱    B陸楊范尤C黃秦晁張    D王楊盧駱19. 西印度群島位于(    )。A印度西部    B大西洋西部C印度洋西部    D太平洋南部

9、20. 中國畫最強調用(    )造型。A色彩    B線條    C明暗    D透視原理21. 被稱為“維生素的寶庫”的食品是(    )。A.西紅柿    B海苔    C香蕉    D木耳22.樹干為什么常常刷成白色?(    )A防火   

10、 B滅菌C防牲畜啃食    D區(qū)分樹木23.區(qū)別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    )。A.革命領導權不同    B革命指導思想不同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對象不同24海水淡化是多年來人們一直關注的問題,但其進展卻很緩慢。這說明(    )。A目前仍沒有發(fā)明實現(xiàn)海水淡化的技術B海水淡化技術目前仍不成熟,以致成本太高C全世界大多數(shù)沿海地區(qū)都不缺水,沒有這個必要D飲用淡化的海水不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25下列哪一作

11、品屬于王實甫的作品?(    )A竇娥冤    B救風塵    C單刀會    D西廂記26在使用Word編輯文檔時,選擇某一段文字后,按下列哪個鍵能將這段文字刪除?(    )A. Delete    B.  Shift    C.  Alt    D.  Ctrl27.從年畫的藝術形式特點上,可以感受到:

12、飽滿的構圖、鮮明的形象似乎潛藏有盼望大團圓、祈愿豐收和吃飽飯等意思;挺拔的線條,反映出健康、有力的含義;鮮明的色彩,體現(xiàn)出火紅喜慶的意思。中國人偏愛紅色,它象征太陽、溫暖、熱鬧、吉祥等意思,所以年畫上,人們掛紅燈籠、穿紅襖、扎紅頭繩,不光鞭炮是紅的,連鯉魚也多畫成紅的。能準確概括上面文字內容的一句話是(    )。A.年畫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    B年畫的色彩多為紅色C年畫藝術的特點是含義豐富    D年畫藝術具有象征性28. 語言與語言的碰撞和融合是文化交往的一部分?,F(xiàn)今世界,這種交

13、往正在變得更頻繁、更迅捷,然而從一種語言本身來看,它總是既要保持過去的精華,又要吸收外來因素,否則無法傳達新的現(xiàn)實。在這段話里,“語言與語言的碰撞和融合”是指(    )。A. 對外來語言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B不同語言彼此之間相互借鑒,相互吸收C一種語言要更多地吸收另一種語言的有益元素D本國語言在吸收外來語言的合理成分時要有選擇29.黃銅不是金子,黃銅是閃光的,所以有些閃光的不是金子。下述哪個推理的結構與上述推理最為接近?(    )A.寶鋼沒有虧損,寶鋼是國有大型企業(yè),所以,有些國有大型企業(yè)沒有虧損B魯

14、迅是文學家,魯迅是思想家,因此,有些思想家是文學家C壞人都攻擊我,你攻擊我,所以你是壞人D金屬都是導電的,植物纖維不導電,所以植物纖維不是金屬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請登入: 下載或加入2015教師資格證考試群264360765 在群共享下載!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30.材料一:英國科學家麥克勞德上小學的時候曾偷偷地殺死了校長家的狗,這是難以原諒的錯誤。幸運的是,麥克勞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長,校長的懲罰是要麥克勞德畫兩張解剖圖:狗的血液循環(huán)圖和骨骼結構圖。正是這個包含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的“懲罰”,使小麥克勞德愛上了生物學,并最終因他發(fā)現(xiàn)胰

15、島素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材料二:據(jù)報載,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無精打采,直打瞌睡,教師發(fā)現(xiàn)后并未板著面孔去訓斥,而是從故事說開去。他說,英國著名前首相丘吉爾,每天都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鐘才就寢,并說:“我的覺有一半是在汽車上睡的。”教師說:“我看,有的同學的覺有一半是在課堂上睡的。”又說:“丘吉爾被人稱為一只勇猛的獅子,我看現(xiàn)在在課堂上睡覺的同學,今后也可能成為一只勇猛的獅子。”這位教師幽默的語言使得大家包括那位打瞌睡的學生都笑了起來,教學在輕松的氣氛下繼續(xù)進行下去。請結合這兩個事例,談談現(xiàn)階段我國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教育觀念。31孫老師為某幼師畢業(yè)生,畢業(yè)后到幼兒園任教。在職稱

16、評定時,孫老師因未過三分之二多數(shù)票而被否決。她非常氣憤,認為是領導有意整她,故到園長室大吵大鬧。因倍感委屈,上課時控制不住自己而聲淚俱下,無法繼續(xù)上課,中途回辦公室休息。后又圓心情不好,在家休息,只好請別的老師帶課。后又在教師的集體活動中,不顧場合,只要看見領導就想發(fā)脾氣,宣泄心中的不快。你認為孫老師應如何認識和處理與領導的關系?32海  龜張抗抗D有一個可愛的3歲女兒,對女兒一向有求必應。他的工作單位離家近兩小時路程,為了減少往返,他總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兒在晚上臨睡前必要讓他講個故事。一年過去,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癟癟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凈。女兒卻不肯善罷甘休,抱

17、著他的膝不肯上床,連妻也哄她不好。他滿心焦慮。雖是周末,晚上他還得趕寫一篇文章,研究所的頭兒親自點名讓他在一個學術會議上發(fā)言,他將有機會在同行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與才華?!鞍职种v故事呀”,女兒糾纏不休。講什么呢?他真沒有時間。發(fā)言關系到對他實際水平和個人價值的確認,聽說很快就要評職稱了。他突然記起在當天報紙上看到的一則趣聞,當時無意瞟了幾眼,現(xiàn)在倒可以用來對女兒濫竽充數(shù)一番。“從前,在一個海島上”他開始盡量耐心委婉地對女兒娓娓道來?!澳莾旱娜思壹覒魬麴B(yǎng)著一種大海龜。海龜像一只小桌子那么大,有很硬的殼和很粗的爪子。那個海島上沒有汽車,沒有自行車,也沒有小毛驢,這個人要到島上另一個人家去串門,就

18、騎著海龜去。海龜最愛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龜背上,用一根細桿子拴上一根繩,香蕉就懸在海龜腦袋上,離它只有幾步遠,海龜想吃香蕉,就開始往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里的香蕉也往前走了,它怎么也夠不著,于是它就拼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這樣它背上的人就順利到達了目的地”女兒不知什么時候已睡著了,腮上掛著淺淺的酒窩。他連續(xù)晝夜伏筆奮戰(zhàn),發(fā)言很成功,獲得大家的好評,文章將被收入當年的年會專集。有人私下議論,說他雖然是助研,實際上相當于副研究員的水平。轉眼又到了星期六,他去幼兒園接女兒回家時,才想起這一星期忙得昏頭昏腦,竟然又忘了給女兒準備故事。出乎他意料,女兒臨睡前忽然對他說:“爸爸,今天你還講

19、那個大海龜好不好?”他松了一口氣,卻納悶女兒何以對這大海龜如此感興趣。“就這樣,騎著海龜?shù)娜隧樌竭_了目的地?!彼笱芰耸碌刂v完了故事。他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沒有同女兒親近的情緒。他心里實際上還在惦著自己的職稱。如果這次能評上副研,他一家三口就有希望分到一套兩居室的住房,工資也可增長幾十塊錢,這可是個不小的數(shù)目。昨天上頭又給了他新的任務,他必須在一個月內,評出一部有關W理論的200頁的專著,三個月內編出一部新的辭典,六個月內與人合寫出一部有關W理論的評述他不知道他如何才能做完這些事?!澳球T海龜?shù)娜说降胤搅艘院?,到底怎么樣了呢?”女兒竟然破例沒有睡著,眨著黑葡萄似的眼睛看著他問。他說:“騎海龜?shù)娜说降胤?/p>

20、了以后,就把海龜整個兒翻過來,一翻過來它就不能逃跑了,只能乖乖等它的主人去辦完事,再把它翻回來騎它回家?!迸畠核七€要問什么,他不耐煩地拍拍她的腦勺,把她交給了妻。為了不受干擾地在規(guī)定時間內全部完成以上任務,真正奠定他在學術界的地位,他索性把鋪蓋搬到了研究所,黑夜白天泡在圖書館資料室里,不這樣做就對不住自己也對不住領導對他的信任。一個幾百人的研究所,老的老,小的小,真正能頂用的還是他這樣的中青年骨干。但無論怎么辛苦,他覺得前面總還有個盼頭半年后他第一次疲憊不堪地回家:心里如釋重負。女兒見到他,目光轉向媽媽,那句話沒問出來:這個人是誰呀?臨睡前,破天荒第一回并不纏他講故事,大眼睛骨碌碌轉了幾回,終

21、于問:“我想起來,上次你講的大海龜,后來到底有沒有給它吃香蕉呢?”他一愣,含糊回答可能是給了。女兒卻不滿意,又問他到底給了幾個,他說一串,女兒又問是不是每次都給,他茫然星期一上班得知職稱名額已定,他因年限不夠,沒有希望晉升;工資不動,住房當然暫時也不能動了他感到渾身骨骼疏松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龜,他如果告訴女兒,人并沒有把香蕉給海龜吃,對女兒來說未免太殘酷了,他不忍心。(1)文中有兩個懸念,分別是什么?(2)這篇小說以“海龜”為題,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全文,簡要回答。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請登入: 下載或加入2015教師資格證考試群264360765 在群共享下載!三、寫作題(50分)33.先

22、賢蘇格拉底有句名言“知識即美德”,后人對此提出質疑:道德可教嗎?請以“道德是否可教”為話題進行寫作。要求:條理清晰,語言流暢,文體不限,詩歌除外。800字以上。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幼兒園綜合素質模擬試題六答案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請登入: 下載或加入2015教師資格證考試群264360765 在群共享下載!一、單項選擇題1D【解析】獲取報酬待遇權是教師應享有的基本物質利益權利。2A【解析】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3C【解析】教師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此時,教師應將不利事件轉化為教學機智,加以利用。如果遇到題干中的情況,教師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幽默帶過,

23、繼續(xù)上課。這樣既不耽誤正常教學計劃,又體現(xiàn)了自己的寬宏大量,而且間接地肯定了畫漫畫同學的天分。當然,對學生的藝術天分還要正確引導。4C【解析】中小學鼓勵教師在職進修,但由于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組織教師進修時要以短期為主、業(yè)余為主和自學為主。5A【解析】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主張應該按照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對兒童分階段進行教育,他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觀點。6D【解析】師幼互動行為的主體、師幼互動行為的性質、師幼互動行為的主題與結果、師幼互動行為的類型是構成師幼互動的外顯行為因素。7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全社會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

24、護未成年人。”8B【解析】我國憲法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國務院有制定和發(fā)布教育行政法規(guī)的權利。9A【解析】1996年正式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幼兒美育方面的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的情趣和能力?!?0.B【解析】教師的行為對學生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提高自身的素質,特別注意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作學生的表率和榜樣。11B【解析】入園不適癥是由于剛剛離開父母的孩子安全感缺失造成的,幼兒園方面可以根據(jù)情況適當調節(jié)上學時間,等孩子和老師同學都熟悉了,這種現(xiàn)象就會慢慢消失。12A【解析】一個好的教師具有健康的個性品質,樂觀、開朗、自信,能善待學生的過錯,寬容學生的無知,理

25、解學生的心情,在教學過程中,能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畏艱難,努力解決問題,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應具備以下個性品質:廣泛的興趣、堅強的意志、開朗的性格、平靜的心境、健康的情緒。13C【解析】學生亂放東西是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從學生立場出發(fā),著眼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妥善處理。例如可以幫助學生改正,作為作業(yè)或者德育課程的一部分,并積極為學生樹立榜樣,而不應該傷害學生的人格。14.A【解析】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15.A【解析】“兼愛”“非攻”是墨家學派代表墨子的主張;“知雄守雌”出自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奚”,比喻與人無爭,是道家學派的主張;

26、“行王道,施仁政”是儒家學派孟子的主張;“法后王”是荀子的主張。16.C【解析】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17A【解析】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作品,雕塑“思想者”是法國雕塑家羅丹的杰作,雕塑“大衛(wèi)”是意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他們三人都是歐洲人,A項正確?!昂蚪鹱炙薄蔼{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在非洲;帕特農神廟位于希臘雅典,在歐洲,B項錯誤。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作品,在南美洲;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作品,在北美洲;海底兩萬里是法國

27、科幻小說家凡爾納的作品,屬于歐洲,C項錯誤。飛鳥集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作,源氏物語是日本作家紫式部的作品,二者屬于亞洲;高老頭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作品,屬于歐洲,D項錯誤。18.D【解析】“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主的合稱。以王勃成就最高。19.B【解析】西印度群島是北美洲的島群,位于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之間。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來到該島群巴哈馬群島東側的圣薩爾瓦多島,他誤認為該島是印度附近的島嶼,后因該群島位于西半球,故稱西印度群島,沿用至今。20.B【解析】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制的宣紙或絹上作畫,題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

28、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兩種,富于傳統(tǒng)特色。中國畫最強調用線條造型。21.B【解析】海苔又名紫菜,在海洋中的數(shù)量極多,且種類豐富。海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它舍有12種維生素,特別是豐富維生素B12。維生素B12有活躍腦神經(jīng),預防衰老和記憶力衰退,改善憂郁癥之功效。海苔還富含鈣、鉀、碘、鐵、鋅等礦物質。海苔中的食物纖維可以保持腸道健康,將致癌物質排出體外,特別有利于預防大腸癌。22B【解析】樹干上白色的東西是石灰水,石灰具有一定的殺菌、殺蟲作用,可以殺死寄生在樹干上的一些越冬的真菌、細菌和害蟲。23.A【解析】五四運動是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五四運動中,無產(chǎn)階級成為領導階級,因此也標志著新民

29、主主義革命的開始。24.B【解析】目前,海水淡化技術普遍使用的最大阻力是成本太高。25.D【解析】王實甫,著有雜劇14種,現(xiàn)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3種。竇娥冤救風塵單刀會都是關漢卿的作品。26.A【解析】在Word表格中,選中某段文字后,按Delete鍵可以刪除此段文字。27.C【解析】從年畫的構圖、形象、線條、色彩等各方面都能看出豐富的含義。A項不能從原文中推出;B、D兩項只是對文段最后一句的概括,不夠全面。28.B【解析】“語言與語言的碰撞和融合”指的是不同語言之間相互借鑒,相互吸收。A項錯誤,原文中的“精華”指要保留自己語言的精華,而非外來語言的;C、D兩項沒有指出相互性。29.A【解析】

30、題干的推理是“所有M不是P,所有的M是S,所以,有些S不是P”,根據(jù)這一關系,符合的只有A項。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請登入: 下載或加入2015教師資格證考試群264360765 在群共享下載!二、材料分析題30.【答案提示】以上兩個事例都說明:一個教師只要真正地愛學生、寬容學生,多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寄予期望,他們都會取得較大的進步,反之則會使學生的學習倒退,甚至徹底喪失學習的信心。教師的期望是教師基于對學生已有智力、學業(yè)或品德水平等方面的評價表現(xiàn)出的對學生未來可能達到的水平的估計。教師對學生的期望通過教師自覺或不自覺的言行直接或間接作用于學生,在學生身上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師

31、的期望有積極和消極的差別,教師應力求發(fā)揮人際期望的積極效應,防止消極的效應,這取決于教師形成的期望是否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根據(jù)期望采取的行動是否適當。31.【答案提示】領導與教師是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教師要處理好與領導之間的關系,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尊重領導。教師對領導要以誠相待,不猜疑領導,不背地里議論領導,有意見、建議或要求要當面向領導提出,但提出意見還要注意場合、時間,不能當眾指責領導的錯誤,要懂得維護領導的尊嚴,才能取得領導的好感和信任。(2)服從領導。服從不是對領導百依百順,而是在與領導意見相左時,顧全大局。教師服從領導的工作安排

32、,自覺接受領導的檢查和監(jiān)督,才能保障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3)支持領導。作為下屬,教師必須支持領導的安排和決策,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領導分配的工作任務,使領導的工作設想付諸實施。(4)關心領導。領導不僅需要教師政治上的信任、工作上的支持,還需要生活上的關心。因為領導也是普通人,也需要親情、友情、同事的關愛之情。在領導身體不適時,家里有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32.【答案提示】  (1)第一個懸念是海龜有沒有吃到香蕉;第二個懸念是父親能否評上職稱。(2)題目“海龜”非常醒目、簡潔、形象。海龜與父親,相似的經(jīng)歷、相似的結果,物與人相互襯托,共同構成類似的形象,意味深長

33、揭示了現(xiàn)實生活中夢寐以求的東西通過努力未必就能實現(xiàn)的這一主題,體現(xiàn)了微型小說以微見著的審美特征。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請登入: 下載或加入2015教師資格證考試群264360765 在群共享下載!三、寫作題33.【參考例文】關于蘇格拉底“知識即美德”的思考“美德”與“知識”的關系問題是蘇格拉底道德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命題。他所提出的“知識即美德”的著名論題,是他的道德哲學中的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命題。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美德,并在進行道德實踐。如果從狹義的角度看,把“知識”等同于科學意義上的知識,那么蘇格拉底的“知識即美德”這句話是很容易被推翻的。知識怎能等同于美德呢?這不就意

34、味著知識越豐富的人道德水平越高,知識越淺薄的人道德水平越低嗎?抑或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學歷越高的人道德水平越高?如果從這狹義的知識觀來理解的話,未免不使我們產(chǎn)生懷疑。我們都知道,知識并不總是與美德相伴而行,而美德也并不總是和知識統(tǒng)一的。一位北大碩士生、深圳公務員因沖突競打罵來深圳幫其帶孩子的親生父親,扯碎父親衣服并咬破父親肩膀,而其母親也多次被他打罵。這件事情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一位畢業(yè)于北大的碩士生,無疑知識水平是高于普通人的,然而他卻連基本的孝都不懂,倫理道德喪失,這不就說明了道德與知識是不等同的嗎?所以,知識水平高的人道德水平未必高,同樣,知識水平低的人道德水平未必低。因此,我們絕不能從簡

35、單片面的角度來闡釋蘇格拉底“知識”的內涵,來理解蘇格拉底關于“知識即美德”的意義。其實,蘇格拉底不同于他之前的哲學家,他把關注的目光從神轉到人身上,他所說的知識不是自然萬物的知識,而是指對人自己本性的認識,即“認識你自己”。于是這里的“知識”就不同于我們現(xiàn)代社會所理解的那種知識。我認為,“知識即美德”中的“知識”既不是自然物理知識,也不是數(shù)量知識,而是整個世界的理念的、善的、“自我”的知識。一切知識都是善的知識,知識是一種實踐善的行為。由此,蘇格拉底提出了美德作為知識,它不僅是一種知,更是一種行,是知行合一?!爸R即美德”是蘇格拉底關于理性的人的品質的論述,也是關于道德倫理的論述。把德性和知識合二為一,認為道德行為必須奠基于知識,產(chǎn)生于知識,這是蘇格拉底倫理學說的根本特點。因此一旦我們能正確地理解蘇格拉底“知識即美德”這句話的真正內涵,了解“知識”并不是我們所說的狹義上的科學知識,而是一種善的理念,是一種對善的踐行,是知行合一的,做到美德與知識的統(tǒng)一,我們必定能成為一個有知識有美德的人。這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在當代的德育中,我們不能一味地灌輸膚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強調一種知行合一,一種實踐精神,從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