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學期使用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及課堂作業(yè)設計_第1頁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學期使用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及課堂作業(yè)設計_第2頁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學期使用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及課堂作業(yè)設計_第3頁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學期使用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及課堂作業(yè)設計_第4頁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學期使用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及課堂作業(yè)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 全冊教案目 錄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2教學進度安排 .6第一單元 聲音.錯誤!未定義書簽。單元概述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1 課聽聽聲音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2 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3 課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4 課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5 課聲音的強與弱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6 課聲音的高與低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7 課讓弦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二單元 呼吸和消化.錯誤!未定義書簽。單元概述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1 課 感受我們的呼吸 .錯誤!未定義

2、書簽。第 2 課 呼吸與健康生活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3 課 測量肺活量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4 課 一天的食物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5 課 食物中的營養(yǎng)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6 課 營養(yǎng)要均衡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7 課 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8 課 食物在身體內的旅行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三單元 運動和力.錯誤!未定義書簽。單元概述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1 課讓小車運動起來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2 課用氣球驅動小車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3 課用橡皮筋驅動小車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4 課彈簧測力計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5 課運動

3、與摩擦力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5 課運動與摩擦力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7 課設計與制作(一) .錯誤!未定義書簽。第 8 課設計與制作(二) .錯誤!未定義書簽。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2020-2021 學年度第一學期班級 教師 日期學 生 情 況 分 析 教 材 分 析本班共有學生 人,其中女生 人。經過三年級系統的科學學習,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對科學課充滿了興趣,對科學實驗充滿了期盼,能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jié)問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科學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不過,由于年齡的因素,學生在科學方面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

4、方法還不全面,對科學研究的理解能力還有待提高。還有少部分學生思想認識方面存在問題,往往因為科學課是技能科而產生輕視之意。在本學期的科學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這些方面的引導。本冊教材為 2020 年最新制訂的教科版教材。本教材根據內容劃分單元,每個單元一個主題。本教材共三個單元,分別圍繞“聲音”“呼吸與消化”“運動和力”三個主題展開,每個單元又分 8 課,共 24 課。第一單元聲音單元,本單元圍繞“聲音”這個主題展開教學探究。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雖然聲音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我們卻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并從聲音那里獲得了很多信息。本單元圍繞“聲音”引導學生學習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

5、,我們是如何聽到聲音的,聲音的強弱、高低與什么有關系等問題,并在了解有關聲音知識的基礎上,讓弦樂器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以及利用物體的發(fā)聲原理,制作一個簡單的小樂器。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單元,本單元圍繞“呼吸”“消化”這個主題編排教學內容。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走路、玩耍、學習還是睡眠,我們的身體都在和外界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們的身體從外界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我們身體所需養(yǎng)料和能量的主要來源,我們吃進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過身體一點一點的轉化為生命所需的養(yǎng)料和能量,這個過程就是消化。消化和呼吸對于維持我們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單

6、元主要引導學生感受我們的呼吸,了解肺活量,探究呼吸與健康生活的關系。了解我們一天當中所吃的食物,了解我們的消化奇觀,教 學 目 標 與 要 求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以及食物在身體中的旅行,懂得在飲食上注重營養(yǎng)均衡,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第三單元運動和力單元,本單元圍繞“運動和力”這個主題編排教學內容,主要引導學生認識重力、拉力、彈力、摩擦力、反沖力等各種各樣的力,認識到物體的靜止和運動都與力有關。本單元以小車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讓小車運動起來,用氣球驅動小車,用橡皮筋驅動小車,探究小車運動與拉力之間的關系,小車運動速度與摩擦力之間的關系,探究運動中小車的能量,用簡單的材料動手設計制作我們

7、的小車等一系列活動,研究和認識各種各樣的力。第一單元聲音·知道我們周圍充滿各種聲音,引導學生運用高低、強弱等詞匯描述聽到的聲音并能給聲音進行簡單的分類。·通過觀察發(fā)聲的物體,懂得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并且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認識到聲音可以在氣體、固體和液體中傳播。·知道人耳中的鼓膜能夠感應聲波并震動,使聲音傳到內耳,引起聽覺,引導學生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知道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物體音量的大小與物體振動幅度有著密切關系;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的音高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懂得物體長短

8、、粗細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細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高,長而粗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低。·在了解聲音知識及物體發(fā)聲原理的基礎上,動手制作一個簡單的樂器,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動腦動手的習慣,感受科學的魅力。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了解人體呼吸奇觀的結構及各部分的特點和作用,知道呼吸是人體重要的活動,呼吸的過程是氣體交換的過程。·了解肺活量的概念,懂得肺活量的測量方法,知道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強呼吸功能,保持身體健康。教 學 措 施·了解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并能按照不同的標準對所吃的食物進行分類。·懂得食物中含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

9、機鹽和水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就是從各種食物中獲取的。我們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證營養(yǎng)均衡。·了解人體消化奇觀的組成及其作用,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認識到牙齒、舌頭、胃部的作用。第三單元運動和力·懂得力的作用,知道物體的靜止和運動都需要力的作用,探究物體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系。·通過用氣球驅動小車,認識推力和反沖力的概念,了解推力和反沖力的作用以及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運用。·通過用橡皮筋驅動小車,認識彈性和彈力的概念,知道彈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認識到彈力的作用以及彈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運用。·認識彈簧測力計,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并

10、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認識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懂得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以及摩擦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運用。·知道運動的物體都具有能量,了解運動物體的能量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并學會利用運動物體的能量。·在了解力的知識的基礎上,運用簡單的材料制作小車,并且使小車運動起來。1、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2、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把科學知識更加形象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3、樹立先進的科學教學觀念,在科學的教育過程中,建立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讓探究成為科

11、學學習的主要方式。4、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去。5、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的本質,也解控制變量對實驗的重要,并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引導學生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進度安排周 次112233445-6778899101011-12131314141515161617-1819-20單 元第一單元聲音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第三單元運動和力綜合復習課 題1.聽聽聲音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5.聲音的強與弱6.聲音的高與低7.讓弦發(fā)出

12、高低不同的聲音8.制作我的小樂器第一單元整理與復習1.感受我們的呼吸2.呼吸與健康生活3.測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5.食物中的營養(yǎng)6.營養(yǎng)要均衡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8.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第二單元整理與復習1.讓小車運動起來2.用氣球驅動小車3.用橡皮筋驅動小車4.彈簧測力計5.運動與摩擦力6.運動的小車7.設計制作小車(一)8.設計制作小車(二)第三單元整理與復習綜合復習課 時1111111121111111121111111124備 注機動2 課時機動2 課時機動2 課時第一單元 聲音第 1 課聽聽聲音【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 我們周圍充滿著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雖然看不見它,但可以感受

13、它。2. 聲音可以用高低,強弱,悅耳和刺耳等詞語來進行描述??茖W探究目標運用語言描述聽到的聲音,并能給聲音進行簡單的分類。科學態(tài)度目標1. 在認識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和態(tài)度,樂 于與同伴交流。2. 對聲音的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3. 能對聲音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初步認識到聲音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他隨時隨地影響著我們 的生活【教學重點】用詞語描述我們周圍各種各樣的聲音, 并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包含各種聲音的音頻。學生準備:用記錄表記錄并描繪聽到的聲音?!窘虒W流程】教學 教師指導與評價 學生學習活動 評價要環(huán)節(jié)一、導入2 分

14、鐘二、聚焦3 分鐘三、探索25 分鐘觀察圖片, 想象圖片中事物發(fā)出的聲音, 將學生的注意力匯聚到聲音這個問題試著舉例說一說你聽到過的聲音,用什么詞語可以描述 它。任務一:觀看影像描述你聽到的交 通工具的聲音。提示:對聽到的聲音進行記 錄,描述。任務二:描述你聽到的動物發(fā)出的聲音任務三:描述你聽到的球類發(fā)出的聲音。任務四:點學生進行交流討將 注 意論,用簡單的詞語描力集 中 到聲繪自己想象的聲音是音上。怎樣的。學 生 交 流 與 討 聚 焦 聲論。 音的描述學 生 能學生記錄自己聽用 簡單 的詞到的聲音,并用詞語語 描 述 自 己進行描述。所 聽 到 的聲說一說關于聲音音。 將聽到的自己知道的知

15、識。聲 音 按 簡 單提出一些關于聲的 標 準 進 行音有價值的問題。分類。描述你聽到的生活中的聲音。研討:討論關于聲音你知道些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第 2 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茖W探究目標1. 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fā)生和不發(fā)生時的不同狀態(tài),并記錄下來。2. 能從多個物體發(fā)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解釋??茖W態(tài)度目標1. 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的闡述自己的發(fā)現。2. 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tài)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科學技術隨時隨地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教學重點】認識物體的振動產生聲音?!窘虒W準備】教師準備:一面鼓,一把

16、鋼尺,一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一個音叉幾個豆子或細沙。學生準備:用記錄表記錄物體產生聲音時的狀態(tài)。【教學流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導入5 分鐘二、聚焦5 分鐘三、探索25分鐘教師指導與評價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聆聽與記錄了許多聲音,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二課。提出問題:我們不時的聽到各種聲音,我們自己也能制造一些聲音,而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找出一些發(fā)聲物體,仔細觀察它們在發(fā)出聲音時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梳理問題:學生認為聲音是如何產生的,提出自己的觀點,想辦法驗證自己的觀點任務一:研究皮筋的發(fā)聲,尋找皮筋發(fā)聲的原因。將皮筋的兩端固定在木棍兩端,輕輕彈撥皮筋,觀察皮筋發(fā)生時的狀態(tài)。提示: 仔細觀察皮筋兒的學生學習活動

17、評價要點學生可以充通 過分的想象聯想,頭 腦 風 暴將自己的觀點記的 方 式 來錄在記錄單或黑了 解 學 生板上,學生在匯對 聲 音 產報時也可以進行生 的 原 有簡單的解釋和闡認知.述自己的觀點.學 生 任 務 :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學 生 任 務一:1 、 彈 撥 皮筋,觀察皮筋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過程,初步提出觀點,皮筋振動產聚 焦問題, 形成概念目標。通 過多個實驗,探 究 聲 音產 生 的 原因, 驗證物體 振 動 產生聲音。運動狀態(tài)。任務二:研究鋼尺的發(fā)聲,尋找鋼尺發(fā)聲的原因。將鋼尺的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在桌面邊緣用力壓緊,彈撥鋼尺,仔細觀察鋼尺發(fā)聲時,鋼尺的運動狀態(tài)。提示:鋼尺可以用一

18、本硬皮書在桌面邊緣壓緊,防止鋼尺和桌面邊緣撞擊,影響我們的實驗探究。任務三:研究敲鼓的發(fā)聲,尋找鼓發(fā)聲的原因。敲擊鼓面,仔細觀察鼓面的振動發(fā)聲。提示:鼓面振動不是很明顯,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黃豆或者沙粒,觀察其它物體在鼓面上的跳動,從而體現鼓面的振動。任務四:研究音叉的發(fā)聲,觀察音叉振動發(fā)聲的現象。生聲音。2、觀察鋼尺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過程,總結鋼尺是靠振動產生聲音的。3、觀察鼓面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過程,總結鼓面是靠振動產生聲音的。4、觀察音叉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過程,總結音叉是靠振動產生聲音的??偨Y驗證自己的觀點,物體振動產生聲音,振動停止,聲音也會隨之消失。在豎笛出氣口上方貼一張紙條,仔細觀察豎笛振動發(fā)聲

19、的過觀察音叉振動發(fā)出聲音,當音叉振動停止時,聲音也會隨之消失提示:音叉的振動不容易觀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幫助證明音叉的振動,如在音叉?zhèn)让嬲迟N小球,或將音叉浸入水中,觀察振動現象。研討:完成了以上這些實驗后,你認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同學們肯定認為聲音是靠物體振動產生的,因為皮筋的震動產生聲音,鋼尺、敲鼓、音叉都是振動產生聲音,這些也可以作為證據支持我們的觀點。應用:那利用振動產生聲音的這程,理解豎笛的聲音是靠空氣振動及空氣柱共振產生的。個觀點,我們猜測一下豎笛是靠什么振動產生聲音的呢?讓我們拿出一支豎笛,感受一下它是怎樣振動產生的聲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研究我們人類自己是如何發(fā)出聲音四、的,提出

20、問題:我們每人身上拓展一個非常敏感,可以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部位,猜猜它在哪里?學生用手指輕 輕 按 壓 喉 嚨處,同時發(fā)出啊的聲音,感受手指上的振動,從而認識聲帶振動發(fā)出聲音。探 究的 過 程 由外 部 的 宏觀 現 象 到我 們 身 體內部, 將振動 產 生 聲音 的 知 識進行遷移·第 3 課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茖W探究目標1. 借助實驗和想象,對聲音傳播的方式進行描述。2. 設計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實驗,對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情況進行比較??茖W態(tài)度目標意識到從實驗中獲取事實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科學、技術、

21、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科學技術是人類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窘虒W重點】認識聲音可以在氣體、固體、液體中傳播?!窘虒W準備】教師準備:一個音叉、一個水槽、木質米尺、棉線、記錄表、 土電話材料。學生準備:用記錄表記錄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窘虒W流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導入5 分鐘教師指導與評價 學生學習活動 評價要點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究了振動產生聲音的過程,聲音是怎樣傳播出來的呢?敲擊鼓面時, 鼓面振動, 我們聽見了鼓聲,鼓聲是怎樣從一個地方學 生 討 論調 取 學聲音 是 怎 樣 傳生 原 有 認 播的, 舉例說說知,提取有 敲 鼓 發(fā) 出 的 聲意義的問題 音 是 怎 樣 傳 播到達另一個地方的,讓同學們說一 的。

22、說,看看你們是怎樣認為的。二、聚焦5 分鐘三、探索在教室里任何地方都可以聽到鼓聲,房間里空蕩蕩的,似乎除了空氣,沒有其他的了。會不會是空氣傳播的聲音呢?任務一:如果是空氣傳播的聲音,那將空氣去除掉,會有怎樣的現象發(fā)生呢?接下來做這樣的探究活動:玻璃罩內放置一個鬧鐘,如果將玻璃罩內的空氣抽出,聲音還能完整的傳播出來嗎?究竟會發(fā)生怎樣的現象,又如何來解釋現象呢?讓我們一起來做這個實驗。發(fā)現問題,聲音 是 否通 過空氣進行傳播。利 用 抽 真空的設備, 感受空氣 傳 播 聲音的過程, 發(fā)現傳播路徑。利 用 敲 擊桌面, 人耳緊貼桌 面 和聽 木 質米尺的方法, 感聚 焦 問題,形成概念目標。通 過

23、多種有效的實驗,進行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實現了科學探25 分 總結:空氣可以傳播聲音。鐘 任務二:同學們可以做這樣的活動,將耳朵貼在桌面的一端,其他同學在另一端輕輕的抓撓桌面。比較一下耳朵貼桌面與不貼桌面有什么不同。 你會發(fā)現, 貼在桌面上, 抓撓桌面的聲音被放大了很多倍。利用相同的道理,我們還可以做另一個實受 聲音 在 固體中傳播的現象。3、通過實驗, 體驗聲音在液 體 中傳 播 的現象。總 結 得 出空氣 可 以 在 固究目標和態(tài)度目標,合理猜測,實驗的驗證,最后順利的得出結論。體、液體、氣體驗。利用米尺研究固體傳播聲音將 中傳播的結論。米尺一端貼緊耳朵,另一端用手輕輕碰觸,我們發(fā)現耳朵可

24、以聽到清晰的聲音,但其他人聽不到。任務三:聲 音 可 以 在 氣體與 固體 中傳播,那它能不能在液體中傳播呢?利用下面這個活動找到答案。敲擊音叉, 將音叉浸入到水中, 人耳貼緊水槽, 可以清晰的聽到聲音。 說明水可以傳播聲音。研討:聲音可以在哪些物體中傳播。總結:聲音可以在固體、 液體、 氣體中傳播。 在真空中無法傳播。 宇航員在宇宙中需要借助電子通訊設備聯系。利用學拓展制 作 土 電制作土電話,描繪聲音傳播的話, 理解土電話路徑:紙杯內的空氣紙杯棉線傳 播 聲音 的 路到的知識對土電話傳播聲 音 的 解另一端紙杯杯內空氣人耳。徑。 釋,并找到傳播路徑四、第 4 課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目

25、標】科學概念目標人耳中的鼓膜能感應聲波并震動,進而傳到內耳,引起聽覺??茖W探究目標1. 通過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2. 在探究的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茖W態(tài)度目標養(yǎng)成細心觀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了解科學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窘虒W重點】通過模擬實驗,理解人耳各部分作用?!窘虒W準備】教師準備: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薄膜,實驗或細沙。學生準備:用記錄表記錄人耳的結構與功能。【教學流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導入5分鐘學生學習活教師指導與評價動調 取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究了聲學 生 討 論 人 學 生 原 有音是怎樣傳播出來的。 聲音傳播是 如

26、何 聽 到 聲 音 認知, 提取 到我們人的耳朵后, 我們是怎樣的。 有 意 義 的聽見這些聲音的呢?問題評價要點二、聚焦5分鐘三、探索25分鐘觀 察 人 耳 的人耳是 人最重要的聽覺結構圖, 認識人耳部位,它包含哪些結構呢?的各個部分。聚 焦問題, 形成概念目標。任務一:仔細觀察耳的結構圖和模型,認識耳的各部分結構和功能。結構圖中清晰的標注了外通過認 識 結耳、中耳、內耳的各個部分,再構圖, 了解耳的各 讓我們看一看耳結構的模型, 你部分名稱, 通過耳 能否將這些名稱與耳的各部分的結構模型, 了解 相對應。耳的構造和位置。任務二:模 擬 耳 郭 的人的頭部兩側都長著耳朵,實驗, 體驗耳郭的實

27、際我們看到的外面這部分叫收聲作用。做耳郭, 那耳郭有什么作用呢?3、通過實驗,請同學們用一張紙折成喇叭的體 驗 耳 膜 的 作 用形狀,模擬耳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任務三:總 結得 出鼓聲音的振動通過耳道進入膜 和 耳 郭 對 人 的 內部,到達了鼓膜這里,鼓膜是聽覺的重要作用。 怎樣接收到聲音的呢?讓我們看兩個模擬實驗, 讓同學們明白鼓膜的工作原理了。 首先將塑料薄膜套在杯子上面,發(fā)出聲音,通 過多 種 有 效的實驗, 進行 了 科 學探 究 的 全過程, 實現了 科 學 探究 目 標 和態(tài)度目標,合理猜測,實 驗 的 驗證, 最后順利 的 得 出結論。我們發(fā)現薄膜會振動, 在上面撒一些細沙

28、,細沙在薄膜上跳動。然后做鼓膜振動演示實驗二, 發(fā)現鼓膜振動的原理??偨Y:通過實驗的研究, 我們認識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耳郭呢, 就像一個聲音收集器, 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空氣中的振動, 鼓膜就像一個精密的接收裝置, 能接收大小強弱不同的振動,從而告訴大腦不同的聲音。聽診器也具有收聲的作用,通過聽診頭上的薄膜振動, 來收四集聲音傳送到我們的耳中。 這就、拓展是聽診器的原理。 我們可以利用實驗材料自制一個聽診器。制作聽診器,知 道 聽 診 器 的工作原理。利 用學 到 的 知識 解 釋 物體 如 何 接收聲音。第 5 課聲音的強與弱【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物體振

29、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音量就越大;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音量越小??茖W探究目標通過使物體發(fā)出強弱不同的聲音, 觀察物體振動幅度的不同, 把 物體的振動狀態(tài)和發(fā)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茖W態(tài)度目標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科學技術與我們的身邊的各種現象密切相關?!窘虒W重點】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振動幅度與音量大小之間的關系?!窘虒W準備】教師準備: 1 把鋼尺、固定好的皮筋、 1 面鼓和一些黃豆或細沙。學生準備:用記錄表記錄振動幅度與聲音大小之間的關系。【教學流程】教學環(huán)節(jié)評價要教師指導與評價 學生學習活動點一、

30、導入5分鐘二、聚焦5分鐘三、探索25分鐘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究了我們是怎樣聽見這些聲音的。我們聽到的聲音在音量上有強有弱,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聲音的強弱。聲音為什么會有強弱變化呢?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任務一:利用鋼尺的振動,研究聲音的強弱變化。記錄鋼尺振動幅度大小與聲音強弱的關系。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任務二:用不同的力量撥皮筋, 當皮筋發(fā)出強弱不同的聲音時,它振動的幅度有什么變化。記錄皮筋振動幅度大小與聲音強弱的關系。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任務三:用不同的力量敲擊鼓面, 當學生討論聲音的強弱變化。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聲音的強弱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

31、實驗,認識鋼尺的振動幅度與聲音強弱之間的關系。通過實驗,認識皮筋振動的幅度與聲音強弱之間的關系。3、通過實驗,觀察鼓面振動幅度與聲音強弱之間的關系。總結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物體振動幅度與聲音強弱之間的關系,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調 取 學生 原 有 認知,提取有意義的問題聚 焦 問題,形成概念目標。通 過 多種有效的實驗,進行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實現了科學探究目標和態(tài)度目標,合理猜測,實驗的驗證,最后順利的得出結論。四、拓展鼓發(fā)出強弱不同的聲音時,它振動的幅度有什么變化。提示:鼓面上放一些輕質小球,如細沙或黃豆等物體??偨Y:通過實驗的研究,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 聲音越強, 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

32、越弱。還有哪些事例證明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說一說生活中的事例,并利用音叉彈開小球的實驗進行驗證。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學生利用知識來解釋實驗現象和生活中的現象。利用學到的知識解釋物體聲音強 弱 的 原因。第 6 課聲音的高與低【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表示,物體振動的越快, 發(fā)出的聲音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fā)出的聲音越低。科學探究目標通過描述尺子伸出長度的不同,振動的快慢和發(fā)出聲音的 高低 的情況,提高進行有根據的推測和科學操作能力。通過分析柱狀圖, 將不同長度鋼尺振動的快慢與其聲音高低聯系 起來,提高整理和分析數據能力??茖W態(tài)度目標養(yǎng)成勤于觀

33、察、樂于動腦的習慣??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認識到科學技術影響我們的生活,推動社會進步?!窘虒W重點】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振動頻率快慢與聲音高低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鋁片琴、口琴、鋼尺、豎笛等學生準備:用記錄表記錄振動快慢與聲音高低之間的關系?!窘虒W流程】教學環(huán)節(jié)評價要教師指導與評價 學生學習活動點一、導入5分鐘二、聚焦5分鐘三、探索25分鐘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究調 取 學了聲音的強與弱。 聲音不僅學生 討論聲音的音 生 原 有 認在強弱上有區(qū)別, 在聲音音調高低。 知,提取有調上也有區(qū)別, 這節(jié)課我們意義的問題學習聲音的高與低。聲音為什么會有聲調的高低呢?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任務一

34、:敲擊鋁片琴, 觀察鋁片琴各個鋁片的長度與音調高低的關系。鋁片越長, 發(fā)出的音調就越低,鋁片越短,發(fā)出的音調就越高。任務二:觀 察 口 琴 各 個 金 屬片的長度與聲音音調高低的關系。較短的 片發(fā)出的聲音較高, 較長的 片發(fā)出的聲音比較低。任務三:不斷改變鋼尺伸出桌學生 提出自己的觀點, 聲音的聲調的高低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實驗, 認識鋁片琴中鋁片長度與聲音高低之間的關系。通過實驗, 認識口琴中 片長度與聲音高與低之間的關系。3、通過實驗, 觀察鋼尺振動的長度、 振動快慢與聲音高與低之間的關系??偨Y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物體振動快慢與聲音高與低之間的關系, 物體振動的越快, 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

35、 物體振動的越慢,發(fā)出的聲音就越低。聚 焦 問題,形成概念目標。通 過 多種有效的實驗,進行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實現了科學探究目標和態(tài)度目標,合理猜測,實驗的驗證,最后順利的得出結論。面的長度。 鋼尺振動的快慢有什么變化?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提示: 用柱狀圖或圖表的形式表示聲音高低的變化與鋼尺振動長度之間的關系。總結:通過實驗的研究, 物體發(fā)出的音調高低可以用音高來表示,物體振動的越快,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 發(fā)出的聲音就越低。推測其它有規(guī)律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高低將怎樣四變化。、拓展推測紙盒中聲調高與低的變化,解決問題。學生 利用知識來解釋實驗現象和生活中的現象。利用學到的知識解釋

36、物體聲音音調高低的區(qū)別。第 7 課讓弦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物體長短、粗細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細的物體 發(fā)出的聲音高,長而粗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低。科學探究目標能對研究的問題進行假設并說明理由。在反復的觀察中驗證自己的假設,解決要研究的問題??茖W態(tài)度目標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并愿意通過科學的方法去發(fā)現問題??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科學技術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教學重點】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琴弦的粗細、長短,會影響聲音的高低?!窘虒W準備】教師準備:帶琴弦的樂器。學生準備:用記錄表記錄琴弦不同狀態(tài)的對比,總結規(guī)律?!窘虒W流程】教教師指導與評價

37、學環(huán)節(jié)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究了一聲音的高與低。 在生活中如何、導入讓物體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5呢,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讓弦發(fā)出分鐘高低不同的聲音。評價要學生學習活動點調 取 學學 生 討 論 如 何生原有認知,改變物體聲音的高提 取 有 意義 低。的問題二、聚焦5分鐘三、探索25分鐘像二胡、吉他等樂器,是靠弦的振動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的,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任務一:利用實驗驗證弦的粗細不同,影響聲音的高低。任務二:利用實驗驗證弦的松緊程度不同, 影響聲音的高低。任務三:利用實驗驗證改變弦的長度,影響聲音的高低??偨Y:琴弦的不同狀態(tài)影響聲音的高低。學 生 提 出 自 己的猜想, 并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

38、驗,認識到琴弦的粗細影響聲音的高低,琴弦越粗越低沉,琴弦越細聲音越高。通過實驗,發(fā)現琴弦的松緊影響聲音的高低, 琴弦越松, 聲音越低, 琴弦越緊。聲音越高。3、通過實驗,發(fā)現琴弦振動的長度影響聲音的高低,振動長度越短, 聲音越高,振動長度越長,聲音就越低??偨Y通過以上實驗,發(fā)現琴弦的不同狀態(tài)越聲音高低之間的關系。聚 焦 問題, 形成概念目標。通 過 多種有效 的 實驗, 進行了科學 探 究 的 全過程, 實現了科 學 探 究 目標 和 態(tài) 度 目標 , 合 理 猜測, 實驗的驗證, 最后順利的得出結論。第 8 課制作我的小樂器【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在樂器制作過程中及完成后,需進行相應的測試和調整??茖W探究目標經理從設計制作調整展示小樂器的制作過程, 并將科學和技術技 相結合??茖W態(tài)度目標養(yǎng)成樂于動腦動手的習慣,感受到身邊處處是科學??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科學技術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并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窘虒W重點】通過實驗, 讓學生體驗制作小樂器的過程,將科學和技術相結合?!窘虒W準備】教師準備:帶琴弦類的樂器材料,敲擊類的樂器材料,吹奏類的樂器材料。學生準備:用記錄表記錄制作方案,調整過程,總結經驗?!窘虒W流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導入5分鐘教師指導與評價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究了讓弦發(fā)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