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xx市南環(huán)路老廠區(qū)B地塊規(guī)劃設計方案第一篇 建筑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1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2005);2. 上饒市南環(huán)路老廠區(qū)B地塊用地紅線;3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4商店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 4888 ;5住宅設計規(guī)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6國家及地方其它相關設計規(guī)范。二、區(qū)位分析上饒全市境內東南北部三面環(huán)山,西部臨水,中部丘陵廣布?;镜孛惨陨降亍⑶鹆?、湖泊為主。地型大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西向依次為邊緣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北部黃山尾閭蟠結在皖贛之間 , 東部懷玉山脈綿延于贛浙邊境,東南部武夷山脈迤邐入贛閩懷抱 , 西
2、北部則與九江、南昌共托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昌江、信江 、樂安江流貫全區(qū)。全境丘陵占總面積的 75 % , 水面占 11%, 崗地、平原占 14 %。上饒地理形勢是兩條山脈夾一條大河擁抱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武夷山脈東北西南走向,懷玉山脈和鄣公山脈東南西北走向,兩條山脈之間的信江,匯集了140多條支流,由東向西直奔鄱陽湖,背有靠前有沼,風水獨占鰲頭。當信江從源頭奔流而出入鄱陽湖時,就注定了這條貫穿贛東北大地的河流要成為上饒人民的母親河。 千百年來,這條匯聚了懷玉山脈、武夷山脈等無數(shù)源流的母親河,積淀著數(shù)不清的自然勝景和人文勝跡。本項目位于上饒市信州區(qū)東部,基地總用地面積8765平方米,其中現(xiàn)有的
3、基地北側為老南環(huán)路,東側為東環(huán)路,南臨志敏大道,交通極為方便。基地地勢高差不大,周邊市政路已基本建成。三、設計理念及其來源1. 設計構思的體現(xiàn)首先,從整個上饒市南環(huán)路老廠區(qū)B地塊規(guī)劃設計方案大環(huán)境來看,其茅家?guī)X國家森林公園和沿信江綠帶形成的“一剛一柔”城市空間走向帶來了一種動勢,一種流動且螺旋的走向,順應這種走勢,在本項目區(qū)塊內自然而然的就形成高低結合的建筑空間形態(tài)。另外,從本地塊來看,垂直方向,長板樓由西南轉向東北帶來不斷上升的氣勢,氣勢順著東南角的塔樓不斷上升,直到升向無窮無盡的天空。2設計目標強化城市特征,提升城市形象表達建筑身份,創(chuàng)造獨特地標展現(xiàn)領先意識,示范綠色建筑凝聚城市空間,營造
4、活力場所l 創(chuàng)新性:拋開傳統(tǒng)的居住環(huán)境概念,將居住空間的品質放在設計的首位。注重環(huán)境中的綠化品質,創(chuàng)造靈活多變的居住空間,設計中注意不同尺度的協(xié)調,達到整體大氣,內部宜人的空間效果。以樓宇經濟,綜合體經濟的新模式,為上饒市南環(huán)路老廠區(qū)B地塊的區(qū)域經濟注入新的活力。l 均好性:營造陽光商業(yè),景觀居住空間,通過景觀的再塑及利用提升不良方位的價值,均好性是我們設計的終極目標。l 時代性:項目由一棟建筑構成。建筑造型簡約、新穎別致,整體形象一氣呵成,在簡潔、大氣的同時又彰顯出典雅精致,含蓄而不失張力的建筑形象。l 良好景觀:景觀設計上,通過屋頂花園、外圍景觀、帶狀城市綠化廣場區(qū)等區(qū)域的相互滲透,強調功
5、能的完善和布局的先進合理,充分體現(xiàn)了“環(huán)境美、配套齊”的特點。四、總平面設計1. 基地現(xiàn)狀條件分析地總用地面積8765平方米,其中現(xiàn)有的基地北側為老南環(huán)路,東側為東環(huán)路,南臨志敏大道,交通極為方便?;氐貏莞卟畈淮螅苓吺姓芬鸦窘ǔ?。(以電子文件為準)。2. 規(guī)劃條件區(qū)塊內建筑高度控制在80米以下,容積率不大于1.8,建筑密度不大于30% 。3. 功能布局仔細分析該地塊,這是一個南北展開較長,東西進深較淺,而東面、南面與北面三面臨街的不規(guī)則地塊。設計時將地塊做為一個整體考慮,將15層高層單身公寓主體建筑布置在北側,南側為商業(yè)裙房,東側為景觀廣場。這樣可以使主樓形體直接落地,從而使主樓在東環(huán)
6、路方向看過來更加高聳和挺拔。整體建筑分為三個部分,一、二層設計為商業(yè)用房,三層至十五層為單身公寓。二層裙房屋頂設計為屋頂花園,供人們休息娛樂。4. 交通組織本方案在總體上設有步行出入三個,其中設于南面、北面及東面。機動車出入口共計兩個,設于南北兩端。交通流線考慮機動車與人的分流,機動車在地塊西面位置通過坡道下到地下停車場。地塊北面朝向老南環(huán)路設置單身公寓出入口,裙房東面及南面設置商業(yè)出入口。機動車停車除安排有地下集中的停車場外,地面也設有臨時停車位,同時設有地下的自行車停車場。五、建筑設計1整個區(qū)塊內采用長條帶形平面基本模式, 單體布局概念清晰、功能分區(qū)明確、整體性強。所有戶型主臥均向南面,采
7、用大面積落地門窗,充分吸納外界陽光及美景。每戶均有良好的室內空間對流條件。南北向通風,室內環(huán)境舒適,寓于自然。大面積觀景陽臺成為戶型設計的亮點,將室外綠化有機地組織于住宅中,有效地改善了居室的生活環(huán)境質量。平面布局上,客飯廳的動空間,臥室的靜空間,以及廚房后勤空間相對獨立,交通流線便捷而互不干擾。戶內交通面積適宜,房間方整,尺度良好。2建筑造型與立面設計,建筑形體上突出簡潔明快,富有時代氣息的現(xiàn)代風格。立面采用較大的玻璃窗,賦予充足的透明度和輕快的時代效果,簡潔有力的建筑細部處理均著重增加節(jié)奏的明快感,豎向框架結合水平線角,于建筑外部產生豐富,細膩的陰影效果,削弱高層住宅的體量感。六、環(huán)境設計
8、環(huán)境設計在整體規(guī)劃布局思路的基礎上,著重強調整體文化氛圍的營造,與建筑呼應,以此加強總體布局的意境特征的創(chuàng)造。景觀設計分以下三個部分:屋頂花園:采用自然彎曲的道路、,柔和的景觀邊界的處理,創(chuàng)造出自然、寧靜、和諧的交往空間。步移景異,妙趣橫生,給屋頂帶來無窮的賞心悅目的景觀空間。充分利用建筑的屋頂為人們提供一個輕松的休息聚會空間外圍景觀:自然與人工的過渡。外圍景觀采用現(xiàn)代的設計風格,運用樹陣、幾何構圖、小品營造出通透的視覺效果,首先注重了與周圍大環(huán)境的融合;同時,處在大環(huán)境(現(xiàn)代人文)和本項目(自然親切)的過度空間,具有的環(huán)境空間性質應該是半自然半現(xiàn)代人文的。通過流線型通道和廣場花園的結合、軟質
9、邊界的處理、意境的虛實體現(xiàn),創(chuàng)造出一種簡潔、親切、大方的外圍環(huán)境。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區(qū),努力將綠化和小品布置設計得精巧雅致,富有人情味。帶狀城市綠化廣場:通過大塊幾何組合來獲得良好的景觀界面。 帶狀城市綠化廣場平面上運用簡潔、現(xiàn)代的設計手法,采取幾何形組織的方式,配合綠地布置,將各項單體設施交織成一幅“幾何”式的概念圖畫。營造出一股人文與自然共生的意境。七、經濟技術指標:總用地面積: 876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18591.9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積: 15732.9平方米 公寓建筑面積: 9441.8平方米 商業(yè)建筑面積: 6291.1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積: 2859平方米容積率: 1.8建筑密度
10、: 30綠地率: 40停車位: 62個 地面停車位: 5個 地下停車位: 57個第二篇 結構設計說明一、 設計依據1、設計條件及規(guī)范建筑及其他專業(yè)的技術條件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和規(guī)程,主要有:(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3)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01)(4)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BJ3-2002,J186-2002)(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6)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GBJ94-94)(7)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2001)(8)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11、GB50011-2001)(9)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4)(10)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2001)2、自然條件基本風壓值=0.30kn/m2(重現(xiàn)期為50年,用于樓高不超過60米)=0.40kn/m2(重現(xiàn)期為100年,用于樓高超過60米)基本雪壓值=0.50kn/m2(重現(xiàn)期為50年)二、結構設計1、本工程共由高層建筑單體和聯(lián)體地下室組成,其中高層建筑最高75米,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室和裙房采用框架結構。2、基礎形式待地質報告出來后經技術及經濟比較后選取。3、房屋上部結構均采用現(xiàn)澆鋼筋砼結構。4、填充墻:外墻采用240厚KP1多孔磚;衛(wèi)生間內隔
12、墻采用120厚KP1多孔磚,其余內墻均采用輕質隔墻。三、設縫情況 本工程部分長及寬近40米處設一道后澆帶,同主樓交界處設沉降后澆帶。四、抗震設計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附錄A 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本工程抗震設計分類為丙類,高層及多層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五、 結構消防設計 1、 建筑耐火等級均為一級。2、 各結構構件的耐火極限(h)分別為:鋼筋砼承重柱(截面均大于300X300) 不燃燒體、3.00(h) 剪力墻(240厚) 不燃燒體、5.50(h) 鋼筋砼梁(保護層厚度為25m
13、m)不燃燒體、2.00(h)現(xiàn)澆樓板(板厚不小于100 mm,保護層15 mm)不燃燒體、2.00(h)3、上述構件的耐火極限均能夠滿足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3.0.2條關于一級耐火等級的各項指標。第三篇 給 排 水 設 計 說 明一、設計依據1.有關的現(xiàn)行設計規(guī)范 :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45-95 (2005版 )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GB50084-2001(2005版 )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 GB50140-200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 GB50015-2003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67-972.建筑等相關專業(yè)提供的有關設計資料3.
14、設計委托書中相關設計要求二、設計范圍 本設計僅包括用地范圍內的室內外給水排水及消防工程的設計。本工程包括:本建筑附近室外給排水管網及室外消火栓布置、生活給水系統(tǒng)、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建筑滅火器配置、 熱水系統(tǒng)、生活排水系統(tǒng)、雨水排水系統(tǒng)。三、給水1.水源 本建筑生活用水、消防水池補水均由本區(qū)給水管網供水。2.給水系統(tǒng)1).室外給水系統(tǒng):從市政給水管網引接給水管,在本建筑周圍形成環(huán)狀給水管網,管網上設若干個地下式消火栓和適量的綠化灑水栓。2).室內生活給水系統(tǒng)給水采用分區(qū)、串聯(lián)供水。地下一層至地上三層為低區(qū),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四層及以上為高區(qū),高區(qū)由生活給水箱及變頻
15、給水設備分別供水。3.用水計量:消防、生活用水分開計量。4.排水1、排水體制:室內外排水系統(tǒng)采用雨、污分流制。2、排水量:污廢水排水量:150m3/d。3、室內排水系統(tǒng) 室內污水直接排入本小區(qū)污水管道。 樓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方式,匯合后排至室外區(qū)雨水管道。廚房的排水須經隔油池處理后方可排入室外廢水管道。 地下層污水由污水潛水泵提升后排至室外化糞池。 地下層廢水由排水潛水泵提升后排至室外廢水管道。 空調冷凝廢水在室內自成排水系統(tǒng),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地漏采用無水封地漏加P型存水彎。4、室外排水系統(tǒng) 室外污水經本區(qū)污水管道收集直接排入化糞池,后與非水管匯流再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本建筑雨水經雨水管道
16、收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道。四、消防室內、外消防按整個區(qū)塊統(tǒng)一考慮,同一時間內的火災次數(shù)為一次;室內消防按消防水量最大的建筑進行消防設計。1、消防水源室外消防用水由本區(qū)給水管網直接供給。在地下一層建一座270m3鋼筋混凝土消防水池,消防有效容積為300m3,內貯3小時的室內消火栓用水量162m3和1小時自動噴水滅火用水量54m3。在屋頂設一座消防水箱,有效容積為20m3,貯存10 min的室內消防水量,供消防初期用水,如消防水箱底標高,不能保證頂層消火栓處靜壓,需采取加壓措施。2、室外消防給水系統(tǒng)室外消防給水管網與生活給水管網合用,在管網上設若干個地上式消火栓,供消防車及消防水泵接合器取水。3、
17、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室內消火栓給水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tǒng)。在地下一層水泵房內設防超壓消火栓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在水泵房內設有一套消防自動巡檢裝置,對消火栓給水泵進行自動巡檢。除設備層外,各層均按有兩股水槍充實水柱同時到達同層任何部位布置消火栓。消火栓箱內配有SN65的消火栓、 19mm水槍、L=25m水龍帶和SN25消防卷盤一套(6mm水嘴,L=30m的膠管)。動壓超過0.5MPa的消火栓采用減壓穩(wěn)壓消火栓。消火栓給水泵由消火栓按鈕手動啟動。 消防給水管網布置成環(huán)狀,在室外設三套消防水泵接合器。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 本樓除不可用水滅火的場所外,均設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保護。地下室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
18、按中危險級設置,地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按中危險I級設置。 自動噴水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tǒng)。在地下一層水泵房內設防超壓自動噴水泵兩臺,一用一備。在水泵房內設有一套消防自動巡檢裝置,對自動噴水泵進行自動巡檢。 在屋頂設水箱間設一套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增壓穩(wěn)壓設備。 共設若干組濕式報警閥,水流指示器按防火分區(qū)布置。自動噴水給水泵由報警閥壓力開關自動啟動,消防控制中心遙控。水流指示器指示樓層或者防火分區(qū)。 地下室選用直立型噴頭,走廊選用可隱藏式噴頭,其余有吊頂處選用下垂型噴頭,其余采用普通噴頭,動作溫度為68。下部幾層配水管入口的壓力大于0.4MPa,采用減壓孔板減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在室外設三套地下式消防水
19、泵接合器。5、滅火器 變配電室設一臺MFAT20型推車式干粉滅火器,其余部位設若干具MF/ABC5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五、節(jié)水、節(jié)能 選用節(jié)水節(jié)能型衛(wèi)生潔具及配件。在給水入口處設水表計量。六、環(huán)境保護 水泵機組采取隔振處理措施。 水泵房做吸音減躁聲處理。 給排水管道設計時考慮減少水流噪音和共振處理措施。 糞便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至院區(qū)污水處理站。 廚房排水經隔油池處理后排至院區(qū)污水處理站 七、衛(wèi)生防疫 生活貯水采用不銹鋼水箱,生活用水采用紫外線消毒器進行消毒。消防水池內定期消毒。 公共衛(wèi)生間內洗手盆的水龍頭和小便斗的沖洗閥采用自動控制裝置。 八、 管材及接口 室內生活給水管、熱水管采用鋼塑復合
20、管,螺紋連接;埋地給水管采用球墨鑄鐵管,膠圈連接; 消防給水管、雨水管采用熱浸鍍鋅鋼管,DN100mm采用螺紋連接,DN>100mm采用溝槽式連接或法蘭連接; 室內架空排水管采用機制離心鑄造柔性排水鑄鐵管,卡箍連接;埋地排水管采用機制排水鑄鐵管,石棉水泥連接; 循環(huán)水管、壓力排水管采用焊接鋼管,焊接連接或法蘭連接;熱水管均作保溫處理,吊頂內的各種給水,排水管道均作防結露保溫處理。第四篇 電氣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 1、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guī)范(GB50053-94)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JGJ/T16-92 3、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 2005年版 4、建筑
21、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 5、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052-95)6、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4-95) 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0067-97) 8、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2005年版9、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2000年版 10、業(yè)主的設計任務書及設計要求 11、建筑工種提供的平、立、剖面及相關專業(yè)提供的用電資料二、設計范圍及內容1、用戶10KV/ 0.4KV變配電系統(tǒng);2、照明及配電系統(tǒng);3、動力配電及控制系統(tǒng);4、消防設施配電及控制系統(tǒng);5、空調配電及控制系統(tǒng);6、防雷及接地系統(tǒng)。三、負荷分級與供電電源1、本工程一類高層
22、商住建筑內所有消防設備、應急照明等按一級負荷要求供電,電梯、生活水泵動力、主要通道照明按二級負荷供電,其余用電負荷均為三級負荷。2、為滿足本工程供電要求,應有兩路10KV獨立電源,兩路電源同時供電,當一路電源故障時,另一路電源不致同時受到損壞。四、變配電系統(tǒng)1、變配電所(1)本工程設置10KV/0.4KV變配電所一處,設850KVA變壓器兩臺,其中一臺供動力及照明用電,一臺供空調用電,電總容量為1700KVA。(2)為防潮和進水,變配電所地坪比所在層地坪抬高200mm。(3)變配電所內設有機械送排風設備。2、變配電系統(tǒng)主接線低壓主接線采取單母線分段加手動聯(lián)絡方式,電氣聯(lián)鎖,平時分列運行,當一路
23、高壓失電或一臺變壓器檢修或故障時,另一臺變壓器可帶全部消防及重要負荷。3、10KV高壓設備選用SF6負荷開關柜,兩路10KV高壓電源進線單母線分段,不設聯(lián)絡開關,高供高計.變壓器采用SC系列干式變壓器,低壓配電柜采用GCS型低壓柜。4、功率因數(shù)補償方式功率因數(shù)補償采用在變壓器低壓側設置成套靜電電容器自動補償裝置,補償后變壓器高壓側功率因數(shù)提高到.9以上。 五、低壓配電及線路敷設方式1、變電所內供配電線路至強電井配電線路采用母線或電纜沿橋架敷設。低壓配電柜為下出線方式。2、變電所10KV線路選用YJV22-10KV型交聯(lián)塑膠電纜。 3、220V/380V低壓線路主樓照明及空調主干線采用絕緣封閉母
24、線,消防設備配電線路采用韌性高阻燃隔火層交聯(lián)電纜(GGZ-YJV-0.6/1KV型),其余動力、照明配電干線均采用NHYJV-0.6/1KV型阻燃交聯(lián)電纜沿電纜橋架敷設。4、照明、動力配電支線路除消防設備采用NHBV-750型耐火塑料絕緣銅芯線外,其余均采用BV-750型塑料絕緣銅芯線穿塑料管暗敷或穿金屬管吊頂內敷設。5、低壓供配電線路至重要設備配電方式采用放射式,至一般設備配電方式采用放射與樹干混合方式配電。6、所有消防設備供電均設置雙電源末端自動切換設備,選用質量可靠的自動切換開關,保證供電的可靠性,消防設備配電裝置均設置明顯的消防標志。六、照明系統(tǒng)1 照度標準:各部位按下列照度標準設計商
25、業(yè)空間 300LX住宅 250LX衛(wèi)生間 150LX樓梯間 50LX變電所、水泵房等機房一般區(qū)域 150LX2 所有商業(yè)空間均采用高光效嵌入式熒光燈。3 走廊、電梯前室,樓梯間采用節(jié)能高光效熒光燈。4 水泵房、空調機房,變電所采用熒光燈。5 變電所、水泵房等重要機房設置應急備用照明及應急疏散指示燈。6 各層疏散走廊及疏散樓梯設置應急疏散指示燈。7 門廳等照明設計僅預留電源,照明布置由二次裝修階段確定。8 設計中所選用熒光燈具均采用高品質、節(jié)能型、高顯色熒光燈管,并配以高品質起輝器和高功率因數(shù)的電子鎮(zhèn)流器。七、安全措施1、本工程采用接地保護(TN-S)系統(tǒng),三相四線制配電,零線與相線同截面,保護
26、線(PE)專設。2、變壓器低壓側主開關及母聯(lián)開關均采用四極開關。3、插座回路與照明回路分開并設置漏電保護開關。4、在每層電氣豎井設置等電位聯(lián)結線,各層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器件(包括電氣設備外殼、風管、水管等)均須與等電位聯(lián)結線可靠相連。5、本工程除作總等電位聯(lián)結外,衛(wèi)生間等部位設置輔助等電位聯(lián)結。八、防雷與接地1、本工程變壓器中性點工作接地,防雷接地,電氣設備接地,電梯控制系統(tǒng)的功能接地等電位聯(lián)接地及其他電子設備的功能接地共用同一接地體(聯(lián)合接地體),即利用大樓基礎樁基及承臺內主鋼筋作接地體,要求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姆。2、本工程屬二類防雷建筑。3、為防直擊雷,利用混凝土屋面設置避雷帶和避雷
27、針作接閃器,引下線利用柱內外側二根(16)主鋼筋,接地極利用建筑物基礎樁基及承臺內主鋼筋。4、屋面上所有金屬物件與避雷帶可靠連接。5、為防止雷電波侵入,屋面設備(風機、廣告照明泛光照明等)配電線路前端和重要設備設置過電壓保護器。九、弱電設計1、設計依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JGJ/1692)火災自動報警設計規(guī)范(GB5011698)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guī)范(GB/T503112000)有線電視系統(tǒng)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20094)工業(yè)企業(yè)通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4281)保安電視監(jiān)控工程技術規(guī)范(GA/T7594)智能建筑設計標
28、準(GB/T503142006)2、系統(tǒng)設計根據本工程建筑功能,結合今后系統(tǒng)發(fā)展的趨勢,將大樓智能化系統(tǒng)由如下8個系統(tǒng)組成:(1)通信網絡及程控交換機系統(tǒng)(CAS)(2)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tǒng)(PDS)(3)有線電視系統(tǒng)(CATVS)(4)公共廣播兼緊急廣播系統(tǒng)(PAS)(5)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FAS)(6)樓宇設備控制管理系統(tǒng)(BAS)(7)電子公告牌及多媒體查詢系統(tǒng)(8)樓宇管理信息集成系統(tǒng)3、消防報警的組成和功能描述(1)廣播按樓層分回路控制。火災時,切換為火警廣播(本層、上、下一層)。(2)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本工程為一類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按一級保護對象設防。采
29、用集中報警系統(tǒng)的形式。主系統(tǒng)為一套高可靠性、智能化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馂膱缶到y(tǒng)由感煙、感溫智能型光電探測器,手動報警按紐,水流指示器和水流閘閥,短路隔離器,模塊,聲光報警器等組成。設一套火警直通電話主機。各樓層電梯廳,消防水泵房,主要排煙風機房,變電所及消防電梯機房設固定火警電話。消防值班室設119專線電話。聯(lián)動控制分類:A、非消防類風機聯(lián)動控制 空調機、新風機、排風機、火災時,由就近的控制模塊關閉該區(qū)內風機,并回饋其動作信號及70熔斷式防火閥動作信號。這類風機正常工作時的開、停機信號受消防線路鎖定不送至消防控制中心,以免影響值班人員的工作。B、消防類風機聯(lián)動控制 排風機兼排煙機,正壓送風
30、機,排煙機,在火災確認后,消防控制室通過多線制控制這類風機開、停及接收其返回信號和280時熔斷式排煙閥動作信號。前室的正壓閥門,在火災時開本層、上下一層,并聯(lián)動屋頂加壓風機。C、消防給水聯(lián)動控制要求消防給水泵和噴淋泵的聯(lián)動控制由消防控制室手動或自動控制。消火栓按鈕動作啟動消防水泵,濕式壓力閥動作,啟動噴淋水泵。消防控制室接收水泵動作信號及其故障,水位等信號。D、火災時,開啟著火本層及其上下層火警廣播。E、火災時,停相關部位非消防電源及開相應區(qū)域的應急照明。F、火災時,電梯降首層。G、防火卷簾門在其兩側設有感煙、感溫探測器,火災時分兩次降落信號控制防火卷簾門的降落過程,并在兩側設手動啟停按鈕及聲
31、光顯示。十、弱電系統(tǒng)布線及接地本工程消防控制引入的火警線、聯(lián)動線、消防通信線、廣播線均采用銅芯線穿管或線槽敷設。其它系統(tǒng)布線按各系統(tǒng)要求布線,均需穿管敷設,平面上暗埋到位。弱電系統(tǒng)接地采用聯(lián)合接地、接地電阻1歐姆。十一、消防1、 本工程一類高層建筑,需兩路獨立電源作為工作電源、消防控制中心、消防電梯、消火栓泵、噴淋泵、正壓風機、排煙風機、應急照明等消防用電及電話總機房、變配電所等用電負荷為一級負荷;上述一級負荷采用雙電源供電末端自投。2、 按現(xiàn)行高規(guī)要求,本工程應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防聯(lián)動系統(tǒng)、消防電話系統(tǒng)及火災緊急廣播系統(tǒng)。3、本工程設有下列電氣消防設施(1)地下汽車庫、廚房設有溫感探測器
32、,走道、前室、辦公室、強弱電井等處設有煙感探測器。(2)各走道、前室等處公共場所設有手動報警按鈕。各層設樓層報警顯示器。(3)所有消火栓按鈕、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信號閘閥、防火閥等作為報警部位接入消防中心總控臺。(4)地下室、走道、前室等公共場所處均設有火災緊急廣播。(5)變配電所、水泵房、電梯機房、排煙機房、等處設有消防電話分機;走道、前室等公共場所設有電話插孔。(6)消火栓泵、噴淋泵、正壓風機、排煙風機等消防設施可以在消控中心實施手動及自動控制。4、走道、前室、出入口、報告廳等公共場所及消控中心、水泵房、防排煙機房、變配電所等處設有火災應急照明。5、底層設有直通室外的消防控制中心,內設集中報警控制器,能集中顯示火災報警部位信號和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能源學院《環(huán)境經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跨境電商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深圳職業(yè)技術大學《能源動力測試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光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昌大學《稻谷加工工藝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8 二十四節(jié)氣》(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長春版
- 淮陰工學院《機械學科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對外經貿學院《電路分析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Unit 2 Preparing for the topic-pronunciation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美術學學科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高中轉學申請書
- 2025年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建材聯(lián)合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企業(yè)合伙聯(lián)營框架協(xié)議模板(2篇)
- 中國電信行業(yè)人工智能行業(yè)市場調研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水幕噴淋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與應用
- 門樓施工方案
- 2024年山東海洋集團有限公司社會招聘考試真題
- 小學生拗九節(jié)課件
- 《感冒中醫(yī)治療》課件
- 研發(fā)費用管理制度內容
- 壓力容器設計委托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