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生物學教學論章節(jié)說明與復習題:第一章:中學生物學課程學習目的:概述中學生物學課程的性質和價值;利用生物學課程標準指導教學;闡明中學生物學課程的目的;說明教科書的作用。學習重點:中學生物學課程標準、中學生物學課程目標學習與考核要求:本章學習要求學員充分認識生物學課程的性質、價值和地位,在了解生物學課程標準的容和結構的基礎上,能利用生物學課程標準指導教學,明確中學生物學不同層次的課程目標,認識生物學教科書的容和作用。(二)填空題1、從課程容的組織方式來看,中學生物學課程可分為課程和課程。2、新的高中生物學課程包括和兩部分容,其中前一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課基礎上,對生物學核心知識的擴展和延伸,旨
2、在進一步提高全體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后一部分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志向,由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容,以便為學生學習方向和擇業(yè)提供幫助。3、生物課程標準的出臺,是我國大陸地區(qū)生物學課程改革進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頒布了 ,2003年2月,教育部又頒布了 。4、生物課程標準中容標準的每一個具體標準都是描述學生學習的,是用描述學生學習后學習行為上的變化。5、我國各學科的課程標準采用了統(tǒng)一的框架結構,這種嘗試性的課程標準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容,依次為前言、和實施建議。6、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共選取了個主題,并選擇了作為主線,貫穿在這些主題之中。7、課程目標是生物教師備課、上課、分析課的 和 。(
3、出發(fā)點、依據(jù))8、2000年后我國頒布的生物課程文件,將課程目標分為兩個層次來表述,一是課程,二是課程的。9、教科書既是支持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 ,又是學生學習的 。10、教科書的編寫不僅要體現(xiàn)本學科的理念、課程目標和容要求,還要符合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和。(三)單項選擇題1、下面關于中學生物學課程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它是中學的一門選修課程 B 它是中學開設的一門綜合課程 C 它是科學教育中一門重要學科 D 它是一門非技術課程性質的科學課程2、中學生物學課程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 A 面向全體中學生,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體公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B 面向大多數(shù)學生,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傳授生物學基礎知識,體驗科
4、學探究過程。C 面向全體初中生,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傳授生物學基礎知識,體驗科學探究過程。D 面向部分高中生,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步入社會、擇業(yè)、終身學習打基礎。3、中學生物學課程標準 主要描述了學生在某一階段學習的具體方法。 主要描述了學生在某一階段的具體學習容。 主要描述了學生在某一階段的統(tǒng)一的探究和調查活動。 主要描述了學生在某一階段學習后的學習成果。、下面關于生物課程標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它是由教育部頒布的帶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國家課程文件。B 它是國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階段生物學課程的統(tǒng)一的最高要求。C 它是對初中、高中階段,生物學學習容統(tǒng)一的具體詳細的規(guī)定。D 它是用一系列抽象的名詞術
5、語來描述學生的學習結果。5、生物課程標準中的容標準 A 初中共選了10個主題,每一個主題都由若干個二級主題構成。B 共選了10個主題,每一個主題都由若干個二級主題構成。C 共計6個模塊,相當于6個主題。D 高中必修部分共計6個模塊,相當于6個主題。6、關于生物課程標準的結構框架中容描述正確的是 A 前言:主要介紹課程標準的制作背景、和制作過程。B 課程目標:包括課程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它指出了教師在實施課程中的努力方向。C 容標準:詳細描述了不同階段學習的具體容和知識點。D 實施建議:提出了活動和探究的具體容、方法與課時分配。7、關于生物學課程目標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 生物學課程總目標包括
6、了知識、能力、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和科學技術與社會等容。B 課程的總目標是一種宏觀的、較為抽象的表述方式,具體目標是對總目標的解釋和具體的要求。C 課程總目標代表了課程設計者對本課程的認識、理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師應注意到的不同方面。D 具體目標專指生物教學過程中知識與技能應達到的標準。8、關于教科書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教科書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jù),教師要忠于教材,不能對其容進行修改和調整。 B 教科書的編寫要體現(xiàn)本學科課程標準的理念、課程目標和容要求。C 教科書是學生學習的工具。D 教科書是在學科疇之中系統(tǒng)編寫的教學用書。(四)多項選擇題1、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中學生物學課程從
7、性質上來講屬于學科課程。B中學生物學課程屬于科學課程。C中學生物學課程具有技術課程的性質。D中學生物學課程屬于選修課程。E中學生物學課程屬于綜合課。2、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中學生物學課程面向全體中學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體公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B中學生物學課程面向初中學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體初中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C中學生物學課程在我國大陸地區(qū),初中階段為必修課,高中階段為選修課。D中學生物學課程在我國大陸地區(qū)初中階段為必修課,高中階段有選修和必修兩部分。E中學生物學課程應體現(xiàn)自然科學的本質和特征。3、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中學生物學課程可以分為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B中學生物學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科
8、學素養(yǎng)。C中學生物學課程在我國大陸地區(qū),初中階段為必修課,高中階段為選修課。D中學生物學課程在我國大陸地區(qū)初中階段為必修課,高中階段有選修和必修兩部分。E中學生物學課程是一門重要的文科課程。4、課程標準是 A課程計劃 B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C是由教育部頒布的帶有指令性的、重要的課程文件。D教學大綱 E教學的具體容的規(guī)定。5、生物課程標準是 A具體規(guī)定了中學生物學課程的性質、目標和容標準,并提出了教學評價與教材編寫等方面的建議。B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生物學課程的基本規(guī)和質量要求。C每個中學生物教材編寫人員、生物教師和教學管理者開展工作的依據(jù)和準繩。D國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階段共同的
9、、統(tǒng)一的基本要求。E國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階段共同的、統(tǒng)一的最高要求。6、生物課程標準 A是根據(jù)生物學教學大綱制定的詳細的課程計劃。B是根據(jù)課程計劃,具體確定學生在不同階段生物課程中的學習成果。C主要描述了學生在某一階段具體的學習容。D包括了前言、課程目標、容標準、實施建議等容。E隱含地指出了教師的任務是落實課程標準,而不僅僅是教好一本教科書。7、關于生物課程標準主要容的說明正確的是 A前言:簡要闡明了編寫者的寫作意圖,為生物學課程設計定了基調。B課程目標:包括課程的總目標和課程的具體目標。它指出了教師在實施課程中的努力方向。C容標準:共選取了科學探究、人與生物圈、生物的多樣性等10個主題。D容
10、標準都是用清晰的行為動詞描述的行為目標。E實施建議:主要建議課時的分配。8、屬于我國79年級生物學課程總目標的是 A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意義,提高環(huán)境保護意義。B初步掌握生物學實驗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yǎng)成科學的思維習慣。C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中的應用。D 掌握基因工程等生物學技術,能夠解決實際問題。E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參與社會各種活動的能力。9、中學生物課程標準中關于能力方面具體目標包括 A思維習慣 B實驗操作技能 C科學探究技能D獲取信息的能力 E思維能力10、關于生物教科書的描述正確的是 A
11、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工具 B教師開展各種教學活動的書籍C教學容的載體,它包括了生物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學科知識、學科知識的邏輯體系、知識的深度、呈現(xiàn)方式以與編寫思路等。D教師不可選擇、不可變動的教學容 E教科書的編寫在很大程度上,受編寫人左右第二章:科學的本質與生物學素養(yǎng)學習目的:能用自己的話解釋科學的本質和特征;充分認識自然科學的四個維度;能描述一個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人;能描述一個具有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人。學習重點:科學素養(yǎng)與生物科學素養(yǎng)。學習與考核要求:本章學習要求學員理解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本質和特征,能結合實際舉例說明自然科學的不同維度,能描述一個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人,明確生物學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
12、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二)填空題1、自然科學包括和兩部分,前者是相對穩(wěn)定的研究結果與由此構成的知識體系,后者是科學家們在探索自然奧秘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與科學家們在思考和解決問題中所運用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2、自然科學主要有以下四個緯度構成:科學是一個知識體系、科學是一系列的思維方式、科學是一套 、科學要與相互作用。3、在科學研究中,有三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就是假設、和。(三)單項選擇1、關于自然科學有關容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科學依賴于定量化的工作、精確的測量 、觀察與實驗。B 自然科學在自我更正的過程中積累。C 自然科學是指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D 科學工作定量化的特點將科學與數(shù)學結合在一起。2
13、、自然科學主要的四個維度是 A 定量化、觀察、實驗、科學過程。B 精確測量、認真觀察、精確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C 科學是一個知識體系、科學是一系列思維方式、科學是一套探究方法、科學要與技術和社會相互作用。D 確認和表述問題 、提出假設、為檢驗假設尋找證據(jù)、得出結論。3、在科學研究中,有三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們是 A 強烈的好奇心、正確的思維方法、良好的思維習慣B 假設、觀察、實驗 C 解釋、測量、數(shù)據(jù)分析D 實事的態(tài)度、大量的參考資料、定量化的分析4、中學自然科學課程中科學素養(yǎng)理念的提出是在 A 20世紀60年代以前 B 20世紀70年代初期C 20世紀80年代以后 D 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5
14、、對科學素養(yǎng)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科學素養(yǎng)是指一個人對自然科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容的掌握情況。B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科學素養(yǎng)的認識在不斷變化,不同時代人們對它的解釋有所不同,而同一時代,不同的機構、組織和專家對它的解釋則是一樣的。C 科學素養(yǎng)包括了兩個不同的方面:一是對科學知識、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與科學技能的掌握情況;二是在已有基礎上提高自己科學素養(yǎng)的能力。D 科學素養(yǎng)是指了解進行個人決策、參與公民和文化事務、從事經濟生產所需要的科學概念和科學過程。6、下面說確的是 A 具有科學素養(yǎng)是現(xiàn)代社會對每個公民必不可少的要求。B 一個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中學畢業(yè)生一定要以科學或工程技術為職業(yè)。C 對不同的學生來
15、說,科學素養(yǎng)應該有一樣的要求。D 科學素養(yǎng)最基本的含義就是具有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情感。7、我國將生物科學素養(yǎng)概念正式引入中學生物學課程,并將它作為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在 A 1980年 B 1990年C 2000年 D 2001年8、提出“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理念,是期望學生能夠在以下四個領域得到發(fā)展 A 強烈的好奇心、團隊合作、創(chuàng)造力、科學的思維方法B 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世界觀;科學探究方法與技能;科學、技術與社會;生物學知識和操作技能C 愛國主義教育、科學的世界觀、科學探究的方法、誠實的學習品質D 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誠實、合作、頑強的學習精神9、 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 科學知識是不斷變化
16、的,科學是一個產生知識的過程,知識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B 科學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科學知識的主體具有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C 科學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它能夠為一切問題提供全部答案。D 科學認為世界是能夠被認知的,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發(fā)生和發(fā)展,只要通過認真系統(tǒng)的研究都可以被認知。10、學生科學探究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科學探究通常是指學生們用以獲取知識、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們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B 科學探究的真正意圖,不僅在于掌握生物學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養(yǎng)成探究的態(tài)度、方法和思維。C 科學探究就是要學生掌握科學家們探究的方法,開辟
17、人類新的知識領域。D 科學探究是學生學習科學的有效方式之一,學生應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技能。11、下面的敘述中,屬于功能化的生物學素養(yǎng)的是 A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認出哪些是生物學的術語和概念,并能將這些術語與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相對應。但他們仍有錯誤概念,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也很不準確。B 學生能夠使用正確的生物學詞匯,對術語的定義表述也很準確,但大都基于記憶。C 學生應能理解生物學的概念體系,理解科學探究過程的知識和技能,能用自己的話來解釋概念。D 學生理解生物學素養(yǎng)在諸多自然科學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學的發(fā)展史和生物學的本質、特點,理解生物學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四)多項選擇1、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18、生物是一門自然科學,生物教師在教授這門課時,要把生物課作為一門自然課程來對待。B生物教學中要體現(xiàn)科學的本質和特征。C生物教學中需要講授、演示等手段向學生傳授科學容,但不需要學生經歷科學的過程。D生物教學中,應開展探究性學習,逐漸取消其他學習方式。E生物教學中應重觀察實驗,以學生親自觀察實驗獲得知識為主。2、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A科學靠的是科學家的努力,而不是依賴于定量化的工作、依賴于精確的測量B觀察與實驗是自然科學的基石C科學理論只有當它們被實驗反復證實之后,科學家們才會接受D自然科學在自我更正的過程中得到積累E科學就是指科學家的科研成果3、科學的本質和特征包括 A定量化 B定性化 C觀察與實驗
19、D科學過程 E重復實驗4、關于科學的描述正確的是 A科學是一個知識體,這個知識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進行容的更新但不會增大。B科學和技術密不可分,它們有著一樣的特點和追求C科學是一套研究方法 D科學是一系列的思維方式E科學對社會有重要的影響,科學的成長和發(fā)展根扎于社會之中5、學生應掌握的自然科學核心的基礎容包括 A學生理解基本科學現(xiàn)象、規(guī)律、以與科學原理是如何運用于技術領域之中的。B學生以在校學習為基礎,形成終身學習的基本能力和習慣。C學生能夠理解或解釋發(fā)生在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D學生應掌握一系列的相關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學探究的一般技能、思維技能以與創(chuàng)造性、批判性的思維方式。E學生能夠形成正確
20、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和科學的世界觀,并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行為。6、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人應該 A具有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情感B掌握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C具有基本的科學探究能力D具有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E從不與他人合作,事事堅持獨立的能力7、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科學素養(yǎng)是我國新一輪理科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B我國最先使用了科學素養(yǎng)的概念。C生物科學素養(yǎng)概念的確立,使世界圍的生物課程改革走向深入。D中學生物教師的任務是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從較低的水平提高到較高的水平。E我國在2000年將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學生物學課程。8、科學態(tài)度包括 A好奇心 B思維力 C誠實D合作 E創(chuàng)造力9、下列描述正確
21、的有 A世界不可以全部被認知B科學是一個產生知識的過程,科學知識是不斷變化的C科學知識的主體具有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D科學不能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E科學能夠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10、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科學探究屬于科學家的方法和技能,學生沒有時間和精力將其作為學習科學的方法B學校的科學探究活動通常是指導那些“精英”在課余時間進行探究C學校的科學探究活動通常是在課外活動課中進行D學生應該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jù)、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E科學探究不是僅屬于科學家的方法和技能,也是學生學習科學的有效方式之一11、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22、是我國中學生物學課程的總目標B生物學素養(yǎng)的高低是一個連續(xù)變化的過程,每個學生都處于這種連續(xù)變化的不同位置C一個學生有沒有生物科學素養(yǎng),可以看他所學生物學知識的多少和年級的高低D多維的生物學素養(yǎng)是一個學生永遠無法達到的境界和水平E為學過生物學知識的人其生物學素養(yǎng)只能為零第三章:生物學教育有關的學習和教學理論學習目的:能簡述“學習”一詞的含義,概述教育心理學上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兩大學習理論與其在教學上的含義,懂得建構主義理論的知識觀、學習觀和教學觀與其對科學教育改革的影響,能簡述概念轉變的條件與為轉變概念而教的教學原則。學習重點:建構主義理論和科學教育改革。學習與考核要求:本章學習要求學員能簡述“
23、學習”一詞的含義,概述學習理論對教育改革的影響,簡述概念轉變的條件與為轉變概念而教的教學原則。(二)填空題1、在心理學領域,圍繞學習過程中知識如何獲得、行為如何改變的問題,形成了兩大體系的學習理論,即和的學習理論。2、作為一個劃時代的人物,首次用實驗而不是思辨的方法來研究學習問題,是學習理論的一大超越,也為后繼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式。3、理論把學習看作是外顯行為改變的過程,是能夠由選擇性強化形成的。而理論則把學習看作是學習者對事物進行認識、辨別、理解,從而獲得新知識的過程。4、華生認為刺激與反應聯(lián)系的形成遵循律和 ( )律。5、律意味著對一些重點、難點加強復習鞏固的必要性,律則提示我們如何合理地
24、安排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6、強化可以分為和兩種類型,前者可以理解為機體希望增加的刺激,后者則是機體力圖避開的刺激。7、斯金納繼承了華生強調的科學、客觀和預測等心理學傳統(tǒng),采取以動物實驗為依據(jù)的刺激-反應-聯(lián)結學習理論的研究取向,參照桑代克的學習原理,創(chuàng)立了學說和理論。8、斯金納把機體由于刺激而被動引發(fā)的反應稱為,機體自身主動發(fā)出的反應稱為。9、斯金納提出了教學的概念,并總結了一系列的教學原則,并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積極倡導教學運動,此運動給教學方法帶來了很大影響。10、布魯納認為直覺思維對科學發(fā)現(xiàn)活動極為重要,直覺思維的本質是和性的,所以教師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想象。1
25、1、講解式教學是由教師將教材詳細規(guī)劃,使之成為有系統(tǒng)有組織的知識,然后條理分明地向學生講解。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講解式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即提供和呈現(xiàn) 。12、奧伯爾認為,意義學習的發(fā)生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學生表現(xiàn)出一種的傾向,即表現(xiàn)出一種在新學容和自己已有知識之間建立實質性聯(lián)系的傾向,二是對學生具有潛在意義,即能夠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實質性聯(lián)系起來。13、皮亞杰學說是當代理論的重要來源。皮亞杰認為知識既非來自主體,也非來自客體,而是在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起來的。 4214、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 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1
26、5、建構主義認為,科學知識不是對現(xiàn)實的準確表征,它只是一種 、一種假設。檢驗科學知識的標準是看它在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16、概念轉變理論就是試圖理解和解釋那些是如何轉變?yōu)榈睦碚?。概念轉變被認為是科學教育中的核心問題,也是近年來國際科學教育研究的熱點。17、概念轉變需要滿足對的不滿、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四個條件。(三)單項選擇1、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對教育影響最大的三論是: A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桑代克的聯(lián)結主義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理論B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理論C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布魯納結構主義課
27、程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理論D 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布魯納的結構主義課程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理論2、根據(jù)經典條件作用的學習理論,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得到的啟示 A 新的學習與原有的學習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B 將概念和圖表等聯(lián)結起來有利于概念的學習、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學。C 頻因律提示我們要注意重點和難點的合理安排。D 近因律則意味著對一些重點、難點加強復習鞏固的必要性。3、桑代克在1913年所做的一個經典行為主義的實驗中,用的實驗動物是 A 狗 ; B 貓; C 白鼠; D 鴿子 4、桑代克提出的一系列的學習律包括 A 準備律、近因律、效果律 B 頻因律、準備律、效果律C 準備律、效果律、練習
28、律 D 近因律、頻因律、練習律5、桑代克的試誤理論對教學的啟示 A 按照準備律,預先告知學生學習的容,讓學生有一個心理準備,或者創(chuàng)設讓學生感到滿意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B 按照效果律,懲罰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懲罰比獎賞的效果更有力。C 頻因律提示我們要注意重點和難點的合理安排。D 近因律則意味著對一些重點、難點加強復習鞏固的必要性。6、下面與斯金納無關的敘述是 A 操作性條件作用學說和強化理論B 量力化教學原則和直觀教學 C 程序教學D 小步調教學原則和強化學習7、在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中最為重視的有 A 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論、桑代克的試誤學習理論B 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論、奧伯爾的意
29、義學習論C 桑代克的試誤學習理論、奧伯爾的意義學習論D 桑代克的試誤學習理論、斯金納的強化學習理論8、關于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描述正確的是 A 強調學習過程 B 強調外在動機C 強調信息的儲存 D 強調教師指示性的的語言信息9、按照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論,下列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xiàn)成的知識。B 學習的目的不是記住教師和教科書上所講的容,而是要學生參與建立該學科的知識體系的過程。C 教師在學生探究活動中要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想象,防止過早語言化。D 學生的學習,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之間的競爭。10、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A 在接受性學
30、習中,學習的容是以定論的形式傳授給學生的。對學生而言,學習不包括任何發(fā)現(xiàn),只是把教學容加以化,結合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B 在發(fā)現(xiàn)法學習中,學習的容不是現(xiàn)成地給予學生,而是在化之前,必須由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些容,因此發(fā)現(xiàn)學習必然是有意義的學習。C 接受學習就是機械學習。D 發(fā)現(xiàn)學習不是機械學習。11、講解式教學是 A 漸進分化和整和協(xié)調的教學方法。 B 是學生機械接受性學習。C 是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學習。D 由教師將教材詳細規(guī)劃,使之成為有系統(tǒng)有組織的知識,然后條理分明地向學生講解。12、講解式教學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分為兩個階段 A 漸進分化、整合協(xié)調 B 提供先行組織者、呈現(xiàn)學習新材料C 提供先行
31、組織者、整合協(xié)調 D 呈現(xiàn)學習新材料、整合協(xié)調13、先行組織者是指 A 教師; B 學生; C 和學生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相關的引導性材料; D 學習材料14、講解式教學要遵守的原則是 A 漸進分化、整合協(xié)調 B 提供先行組織者、呈現(xiàn)學習新材料C 提供先行組織者、整合協(xié)調 D 呈現(xiàn)學習新材料、整合協(xié)調15、下面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共同點:以客觀主義認識論為基礎,認為世界是現(xiàn)實的、外在于學習者的。B 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對知識的本質、組成、來源、發(fā)展與應用不具有共同的假定。C 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都試圖分析、分解并且簡化學習,同時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D 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理論之間存
32、在著沖突,但也有共同之處。16、下面描述錯誤的是 A 科學教育是當代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B 科學教育對培養(yǎng)人的生產能力和適應知識經濟時代起著關鍵作用。C 科學教育改革是本次教育改革的焦點。D 科學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是著眼于培養(yǎng)科學精英。17、建構主義的理論來源主要來自于 A 布魯姆的目標分類理論、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杜威的經驗性學習理論。B 杜威的經驗性學習理論、 維果斯基的思想、皮亞杰學說。C 布魯納經驗性學習、皮亞杰學說、巴甫洛夫華生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D 布魯姆的目標分類理論、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皮亞杰學說。18、建構主義認為 A 科學知識不是對現(xiàn)實的準確表征,它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檢驗
33、科學知識的標準是看它在實踐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B 科學知識是對客觀實在的精確反映,是經過嚴格的科學方法獲得的。C 學習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結果,學習者是被動的吸收者。D 學習者在教學前對所要學習的材料一無所知。19、建構主義的學習觀的突出特點是 A 強調學習者的經驗,注重以教師為中心,注重互動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沖突的學習情境。B 強調學習者的經驗,注重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互動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沖突的學習情境。C 強調學習者的經驗,注重以教師為中心,注重獨立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沖突的學習情境。D 強調學習者的經驗,注重以學習自己為中心,注重獨立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沖突的學習情境20、建構主義的教學強
34、調 A 從學習者的經驗出發(fā)、鼓勵學習者反省和思考、重視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B 從學習者的經驗出發(fā)、教師是知識的提供者、重視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C 從教師的經驗出發(fā)、鼓勵學習者反省和思考、重視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D 從教師者的經驗出發(fā)、鼓勵學習者反省和思考、重視獨立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21、概念轉變需要滿足的四個條件是 A 對新概念的不滿、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B 對新概念的不滿、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C 對現(xiàn)有概念的不滿、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D 對現(xiàn)有概念的不滿、新概念的可理解性
35、、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四)多項選擇1、對教育影響最大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有 A巴甫洛夫華生的強化理論 B巴甫洛夫華生的經典條件作用C桑代克的聯(lián)結主義理論 D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理論 E桑代克的強化理論2、華生認為刺激與反應聯(lián)系的形成遵循 A效果律; B練習律; C近因律; D準備律; E頻因律3、按照華生的觀點,下面說確的是 A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要學習某種動作,就要經過多次聯(lián)系,形成連續(xù)動作的習慣B在反應頻繁發(fā)生時,最近的反應總是比較早的反應更容易得到強化C學習者的年齡、練習時間的分配、過度學習等對學習沒有太大的影響D過度學習會使學到的知識更加牢固E教學中要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避
36、免過度學習和集中學習4、桑代克總結的學習規(guī)律有 A效果律; B練習律; C近因律; D準備律; E頻因律5、按照桑代克的觀點,下面說確的是 A人的學習方式與動物完全一樣,其基本的學習方式是試誤學習B刺激與反應之間連接的牢固程度與練習次數(shù)有關C學習者對某種刺激的反應與其準備狀態(tài)有關D刺激與反應聯(lián)結的強弱與反應后獲得的獎懲有關E不知道結果的練習,更有助于學習6、斯金納創(chuàng)立了 A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B操作性條件作用學說C強化理論 D試誤理論 E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7、斯金納認為 A機體一定需要接受明顯刺激才能形成反應B機體不一定需要接受明顯刺激才能形成反應C機體產生的反應可分為:應激性反應和操作性反應D操作性
37、反應可以用來解釋基于操作行為的學習,如寫字E增加正強化或減少負強化都能促進機體行為反應的頻率增加8、與斯金納有關的容是 A強化教學原則 B概念圖教學策略C程序教學運動 D與時反饋原則 E直觀教學原則9、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堅持用理論推理的方法對學習行為進行研究B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堅持用實驗的方法對學習行為進行研究C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重視學習的因,重視人的外在行為反應D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把人和動物的學習等同起來,忽視了人的學習的社會性和主觀能動性E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把人的所有思維都看作是由“刺激反應”間的聯(lián)結形成10、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屬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B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
38、學習屬于認知主義學習理論C奧伯爾的意義學習屬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D奧伯爾的意義學習屬于認知主義學習理論E發(fā)現(xiàn)學習和意義學習都屬于認知主義學習理論11、發(fā)現(xiàn)學習強調 A學習過程 B直覺思維C在動機 D信息提取 E信息儲存12、按照布魯納的觀點,下面的描述錯誤的是 A要使學生在學習情境過主動發(fā)現(xiàn)獲得知識,教師必須先將學習情境和教材性質解釋的非常清楚B教師從事知識教學,要配合學生的經驗將教材進行適當組織C教材的難度與邏輯上的先后順序,要符合學生的心智發(fā)展水平和認知表征方式D教材難度安排不需考慮學生學習動機的維持E教師從事知識教學,不需配合學生的經驗13、下列說確的是 A發(fā)現(xiàn)學習就是意義學習 B接受學習
39、就是機械學習C發(fā)現(xiàn)學習不一定是意義學習 D接受學習不一定是機械學習。E發(fā)現(xiàn)學習和接受學習都可能是機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義的14、下面容與奧伯爾相關的有 A漸進分化 B整合協(xié)調 C講解式教學D先行組織者 E實驗式教學15、下面說確的是 A建構主義理論是一個龐雜的社會科學理論B建構主義理論是建筑學上的專用術語C建構主義理論是一個全新的思想D建構主義理論就是皮亞杰學說E建構主義理論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主要指導思想16、屬于建構主義觀點的描述有 A科學知識是對現(xiàn)實的準確表征。B科學知識不是對現(xiàn)實的準確表征,它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C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過程。D學習是知識
40、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E學習者的建構過程,主要是同化和順應。17、建構主義強調 A學習者的經驗 B以學習者為中心 C學習情境D互動的學習方式 E教師的作用18、概念轉變理論 A建立在行為主義理論的經驗研究之上B建立在認知科學關于兒童錯誤概念的經驗研究之上C試圖理解和解釋先前概念是如何轉變?yōu)榭茖W概念的D試圖解釋和理解先前概念是如何轉變?yōu)楝F(xiàn)有概念的E試圖解釋和理解錯誤概念是如何轉變?yōu)楝F(xiàn)有概念的19、概念轉變需要滿足的條件是 A對錯誤概念的不滿 B對現(xiàn)有概念的不滿C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 D現(xiàn)有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E錯誤概念的不合理性、不可理解性第四章:教學
41、基本技能學習目的:本章學習要求學生通過對基本教學技能的理性理解,明確掌握各種教學技能的目的,不僅能解釋基本教學技能的應用原則和要求,還要加強在教學中實際運用基本教學技能。學習重點:導入技能、教學語言技能、提問技能、講解技能、板書技能。學習與考核要求:本章學習要求學員能概述幾種基本教學技能的目的,解釋幾種基本教學技能的應用原則和要點,并能夠課堂上運用基本教學技能。(二)填空題1、在課堂口語中,對詞匯的要:規(guī)、。2、變化技能是把學生的注意過渡到注意的有效方式。3、教學語言中聲音的變化是指教師講話的、節(jié)奏和速度的變化。4、教學語言中聲音的變化是指教師講話的語調、音量、和的變化。5、寫在黑板正中的板書
42、稱,寫在黑板兩側的板書稱 。6、板書的類型有:提綱式、圖示式、計算式等。7、板書的類型有:、圖示式、綜合式、計算式等。8、結束技能的類型有:、集中小結、領悟主題、鞏固練習等。9、結束技能的類型有:系統(tǒng)歸納、比較異同、領悟主題、 等。10、課堂討論的方式主要有:全班討論、討論、專題討論和討論。11、教學技能主要包括、提問、講解、變化、強化、演示、板書、結束、課堂組織十個方面的技能。12、教學技能主要包括、導入、教學語言、變化、強化、演示、板書、結束、課堂組織十個方面的技能。13、教學技能主要包括、導入、教學語言、提問、講解、變化、強化、結束、課堂組織十個方面的技能。(三)單項選擇1、與課堂教學導
43、入的主要目的無關的是 A 獲得反饋信息 B 引起學習動機C 明確學習目的 D 激發(fā)學習興趣2、不屬于課堂教學導入應用原則的一條為 A 示性和鮮明性 B 目的性和針對性 C 趣味性和藝術性 D 關聯(lián)性和啟發(fā)性 3、教學基本語言技能不包括的要素是 A 語音和吐字; B 音色和音域;C 語調和節(jié)奏;D 詞匯和語法 4、一個人的能力與哪個因素無關A 知識; B 體力; C 智力; D 財產5、從教師工作的職責和特點出發(fā),運用教學語言不需遵循的原則是 A 科學性和學科性 B針對性和生動性C 多樣性和強化性 E 簡明性和啟發(fā)性6、知識與能力的關系,錯誤的表述是 A 知識是能力發(fā)展的基礎 B 能力是獲得知識
44、的前提C 知識可以轉化為能力D 能力的形成比知識的獲得要快7、課堂提問的主要作用表現(xiàn)在 A 檢查學習,鞏固知識 B 激起動機,建立聯(lián)系C 傳授知識,形成志趣 D 明確目的,形成概念8、與課堂提問的要點不符的是 A 清晰與連貫 B 停頓與語速C 提示與評價 D 闡明與補充9、講解法的優(yōu)點在于 A 學生有直接的感性認識 B 信息傳輸?shù)拿芏缺容^高C 學生處于主動地位 D 有利于記憶10、下列各項中與講解法的基本要求無關的是 A 科學正確,切合學生實際 B 條理清楚,重點突出C 與其它教學形式相配合 D 善于組織和示11、不屬于變化技能的類型為 A 教學媒體的變化 B 教學環(huán)境的變化C 教態(tài)的變化 D
45、 師生相互作用的變化12、應用變化技能的原則并不強調 A 針對學生的特點 B 引起學生的注意C 注意反饋和調節(jié) D 與其他技能的聯(lián)接13、強化技能的類型有 A 氛圍強化 B 服飾強化C 環(huán)境強化 D 動作強化14、演示技能的十項要點不包括 A 能動能靜 B 現(xiàn)象明顯C 示準確 D 便于觀察(四)多項選擇1、課堂教學導入的應用原則為 A 示性和鮮明性; B 目的性和針對性; C 趣味性和藝術性 D 關聯(lián)性和啟發(fā)性; E 教育性和強化性2、教學基本語言技能包括以下諸要素 A 語音和吐字 B 音色和音域 C 語調和節(jié)奏 D 詞匯和語法 E 音量和語速3、從教師工作的職責和特點出發(fā),運用教學語言應遵循
46、的基本原則是 A 科學性和學科性 B 教育性和針對性 C 針對性和生動性 D 多樣性和強化性 E 簡明性和啟發(fā)性4、課堂提問起著以下作用 A 滲透思想教育 B 檢查學習情況 C 促進思維發(fā)展D 鞏固所學知識 E 運用所學知識5、課堂提問的要點在于 A 提示與評價 B 闡明與補充 C 停頓與語速D 清晰與連貫 E 指派與分配6、講解技能的類型可分為 A 問題中心式 B 描述式 C 解釋式D 原理中心式 E 倡導式7、講解技能的要點在于 A 注意語言技能的運用; B 注意變化技能的運用; C 注意演示技能的運用D 注意板書技能的運用; E 注意強化技能的運用8、變化技能的目的在于 A 為學生提供參
47、與教學的機會 B 創(chuàng)造引起學習動機的條件 C 豐富學習環(huán)境 D 利用多種傳輸通道傳遞信息 E 把無意注意過渡到有意注意9、在變化技能中,教態(tài)的變化包括 A 思路的變化 B 身體的移動 C 聲音的變化D 目光接觸 E 面部表情的變化10、變化技能的應用原則為 A 提倡有意識的變化; B 變化要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 C 變化技能的應用要有分寸; D 變化技能與其他技能之間的聯(lián)接要自然 E 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選擇變化技能1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強化技能的類型有 A 演示強化 B 語言強化 C 動作強化D 活動強化 E 標志強化12、強化技能的應用原則為 A 強化要有目的性; B強化要能夠引起學生的注
48、意C 強化的方式要單一D 強化的手段要多樣; E 使用強化技能要恰當、可靠13、運用演示技能的要點是 A 安全第一 B 操作迅速 C 示準確D 現(xiàn)象明顯 E 便于觀察14、板書設計的目的是 A 提示重點 B 展現(xiàn)教學容結構 C 啟發(fā)學生思考D 強化記憶 E 檢查學習效果15、結束技能的類型有 A 鞏固聯(lián)系 B 領悟主題 C 集中小結D 比較異同 E 系統(tǒng)歸納16、課堂結束技能的應用原則是 A 要有利于學生建立新的認知結構 B 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 C 要適當安排學生的實踐活動 D 要有利于學生回憶、檢索、運用 E 注重深化重要的事實、概念和規(guī)律17、應用課堂組織技能的目的是 A 組織維持學生的
49、注意 B 引起學習興趣和動機 C 加強學生的進取心 D 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E 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行為標準18、課堂管理性組織包括 A 指導性組織管理 B 個別學生問題的管理 C 誘導性組織管理 D 課堂秩序的管理 E 啟發(fā)性組織管理第五章:教學策略學習目的:能就概念圖在改進生物教學方面的作用從理論上進行論述,并能用概念圖表達某一單元的教學計劃;會制定合作學習的方案;簡述探究學習的基本特征和探究活動的基本形式,并會設計探究學習的方案;能簡述STS的定義、特性,分析STS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的不同點。學習重點:概念圖策略、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學習與考核要求:本章學習要求學員能用概念圖進行教學,概述合作學
50、習的基本要素,簡述探究學習的基本特征和探究活動的基本形式,簡述STS的定義、特性與STS教育和傳統(tǒng)教學的不同點。(二)填空題1、在概念圖中每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通過 和連接線上的 表示。2、概念圖在教學中可以作為三種工具:的工具、的工具和評價的工具。3、學生在學習中的互動有三種基本的模式:一是競爭,二是 ,三是 。4、科學探究通常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和表達交流5、科學探究通常包括:、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6、探究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活動情況把探究活動分為:探究、推理性探究和探究。7、觀察是指利用、味、嗅、觸五種感覺和一些工具來感覺事物。8、觀察是指利用視、聽、味、五種感覺和一些工具來感覺事物。9、科學不僅是,也是過程、態(tài)度、創(chuàng)造力、應用等的綜合體。10、科學不僅是知識,也是、方法、創(chuàng)造力、應用等的綜合體。(三)單項選擇1、概念圖的特征表現(xiàn)在 A 概念圖不包含交叉連接 B 概念圖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藏農牧學院《園藝療法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履約保函
- 武漢理工大學《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版綜合醫(yī)療設備交易協(xié)議細則一
- 2024教育培訓機構合作與許可合同
- 個性化民間車輛抵押借款合同范本2024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土地購置協(xié)議3篇
- 天津現(xiàn)代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知識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珠寶設計與定制生產合同
- 2024版基礎設施建設勞務分包及消防工程協(xié)議
- 五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100道
- 政治表現(xiàn)及具體事例三條經典優(yōu)秀范文三篇
- 高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題畫抒懷詩、干謁言志詩
- 2023年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高職單招(英語)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304.3-2002關節(jié)軸承配合
- 漆畫漆藝 第三章
- CB/T 615-1995船底吸入格柵
- 光伏逆變器一課件
- 貨物供應、運輸、包裝說明方案
- (完整版)英語高頻詞匯800詞
- 《基礎馬來語》課程標準(高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