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固體廢棄物處理第二章菌種分離技術_第1頁
農業(yè)固體廢棄物處理第二章菌種分離技術_第2頁
農業(yè)固體廢棄物處理第二章菌種分離技術_第3頁
農業(yè)固體廢棄物處理第二章菌種分離技術_第4頁
農業(yè)固體廢棄物處理第二章菌種分離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種菇選擇1、選擇標準:生長健壯的子實體,成熟度八九分成熟2、處理方法:去柄、用無菌濾紙包好帶回實驗室。3、消毒方法:75%酒精棉球擦洗表面;0.1%升汞浸泡1-2分鐘,用無菌水沖洗2-3次 ,備用。二、分離方法孢子分離方法組織分離法基內菌絲分離法(1)多孢分離法孢子彈射法(2)單孢子分離法多采用連續(xù)稀釋法 稀釋至毎滴水含有1-2個孢子;顯微操作法值得注意的是: 對于同宗配合的種類可以得到菌種,但對于異宗配合種類,只能得到初生菌絲! 2、組織分離法3、基內菌絲分離法利用基質內菌絲的再生潛能的分離方法 要進行消毒。 過程同組織分離法。第三節(jié)菌種固體發(fā)酵擴繁技術一、一級種(母種)的擴繁技術培養(yǎng)基

2、配方 PDA 培養(yǎng)基 馬鈴薯200克 葡萄糖20克 瓊脂20克 水1000毫升 PSA培養(yǎng)基馬鈴薯200克 蔗糖20克 瓊脂20克 水1000毫升配制方法 馬鈴薯去皮,切成1立方厘米見方的小塊,煮沸20分鐘,過濾。分裝滅菌轉接 培養(yǎng)注意事項 1、轉管最多不能超過5代,否則出現(xiàn)菌種退化; 2、每個斜面可轉接20-30母種和5-8瓶原種。二、二、三級種(原種)的擴繁技術1、二、三級種的培養(yǎng)基 (1)木屑培養(yǎng)基 木屑78%,麥麩20%,石膏1%,蔗糖1%,含水量60-65%; (2)玉米芯培養(yǎng)基 玉米芯75%,糠麩20%,石膏2%,過磷酸鈣2%,糖1%,含水量65%; (3)稻草培養(yǎng)基 稻草(1-2

3、cm)79%,糠麩20%,碳酸鈣1%,含水量65%; (4)糞草培養(yǎng)基 糞草(6:4)90%,糠麩8%,碳酸鈣1%,蔗糖1%,水60-65%。配制方法滅菌:高壓蒸汽、常壓連續(xù)滅菌、間歇滅菌轉接 培養(yǎng)第三章平菇栽培技術 概 述 20世紀初,由歐洲開始栽培,1930年進入我國。 1、 主產區(qū):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法國、德國、意大利、匈牙利、捷克、俄羅斯也有栽培。 2、產量:1979年全球3.2萬噸,現(xiàn)在100余萬噸。是第二位。3、營養(yǎng)價值干菇中蛋白質含量30.5%,其中粗蛋白19.5%,純蛋白11%;粗脂肪3.7%,粗纖維5.3%;18種氨基酸及維生素B、C、D及各種礦物質。還含有一種酸性多糖

4、對艾氏癌抑制率70%,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80%;降血壓、血脂,對糖尿病、心血管、胃病、十二指腸潰瘍、中老年人肥胖癥;還可治療腰腿痛、手足麻木、筋絡不暢。第一節(jié) 生物學特性平菇又稱側耳,在分類學上隸屬于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口蘑科。一、形態(tài)特征營養(yǎng)體:菌絲體子實體:貝殼形、舌狀;叢生、疊生。菌蓋(2-20cm)、菌柄(2-6cm),偏生。 孢子橢圓形、孢子印白色。 目前該屬有40多種,栽培10多個種。糙皮側耳二、生長發(fā)育條件營養(yǎng) 1.能分泌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酶; 2.氮源:銨鹽、硝酸鹽、尿素、氨基酸、蛋白胨; 3.礦質元素:鈣、鎂、磷、鉀。2、溫度菌絲生長溫度:5-35度,

5、最適宜溫度25子實體形成:7-28度,最適宜溫度15-18度是變溫結實種類溫型(子實體形成溫度)低溫型:最高22度,最適13-17度;中溫型: 28 20-24;高溫型: 30 24-283、水分與濕度培養(yǎng)料含水量:65-70%,相對濕度70-80%; 過高:厭氧 過低:生長緩慢子實體:相對濕度85-95%; 過高:爛菇 過低:生長緩慢4、其他空氣:21% 二氧化碳小于0.03光照:散射光酸堿度:3-10,5.5-7.但培養(yǎng)料以偏堿為宜。第二節(jié)栽培技術按場地劃分 室內栽培 :倉房、空房、地下室、大棚等 室外栽培:陽畦、地栽栽培方式 瓶栽、床栽、袋、箱一、栽培季節(jié)根據(jù)溫型確定一般每年8月-次年3

6、-5月。東北一般制種在3、4、5月或8、9,接種在4、5二、培養(yǎng)料配制主料:闊葉木屑、紙屑、棉籽殼、花生殼、豆秸、稻草、玉米芯、甘蔗渣配方1、棉籽殼78%、麥麩5%、玉米面3%、豆餅粉3%、石灰1.8%、克霉靈0.1%;2、棉籽殼98%、石膏2%、克霉靈0.1%;3、棉籽殼96%、石膏2%、克霉靈0.1%、過磷酸鈣1.5%、石灰0.5%; 4、棉籽殼70%、稻草15%、麩皮12%、糖1%、石膏1%、過磷酸鈣1%、克霉靈0.1%;5、木屑67%、棉籽殼20%、麩皮10%、尿素0.5%、石灰2%、克霉靈0.1%;6、木屑82%、麩皮10%、石膏3%、過磷酸鈣2.5%、石灰2%、尿素0.5%、克霉靈

7、0.1%;7、稻草76%、麩皮20%、糖1%、過磷酸鈣2%、石膏1%、克霉靈0.1%;8、稻草74%、玉米粉25%、石膏1%、克霉靈0.1%;9、木屑78%、稻糠20%、石膏1%、過磷酸鈣1%、石膏1%、克霉靈0.1%;10、高粱殼47%、高粱殼粉30%、糠麩20%、過磷酸鈣1%、石膏1%、克霉靈0.1%;11、玉米芯90%、石膏2%、過磷酸鈣3%、石灰4%、尿素0.5%、克霉靈0.1%;12、麥稈80%、麩皮15%、糖1%、石灰4%、克霉靈0.1%;13、豆桿粉78%、棉籽殼20%、石灰2%、克霉靈0.1%;14、玉米芯85%、稻糠10%、石灰3%、石膏1%、糖1%、克霉靈0.1%;15、玉

8、米芯90%、玉米面6%、尿素0.5%、二銨0.5%、石灰3%、克霉靈0.1%;三、栽培方法(一) 室內床栽1、菇房的選擇 環(huán)境清潔、能夠保溫、保濕。2、菇床設置 床寬80-100cm,層間距60cm,最底層距地面20,最上層距屋頂40,床間作業(yè)通道寬603、播種 用0.2%高錳酸鉀處理塑料膜30分鐘,鋪在床上,春播料厚20cm,秋播15cm.采用以下三種方式:(1)層播每層料厚5-6cm,共三層。接種量15%,2/3菌種用于鋪在上層。 1/3鋪于料面。(2)混播: 2/3菌種用于混料。(3)穴播:品字形打穴深2-3,穴距10cm, 孔徑1.5-2cm。1/3鋪于料面。4、發(fā)菌管理室溫控制在20

9、-25度,2-3天開始吃料。此后每天抖動料膜通風換氣一次。室溫超過28度,加強室內通風??諝庀鄬穸?0-65%。20-30天后,菌絲吃透料,再過7-10天進入出菇期。(二)室外陽畦栽培栽培季節(jié):4-6月;8-9月畦地的選擇與建畦 排灌條件較好的低洼地段;東西走向;長4-10米,寬70-80cm,深25-30cm,畦四周挖有排水溝,深30cm左右,作業(yè)道40cm,要夯實,最好鋪磚。播種 前一天澆灌足水,待水滲透后,在畦面、邦、作業(yè)道噴撒石灰,殺菌驅蟲。 料厚20cm,采用以下三種方式:(1)層播 每層料厚5-6cm,共三層。接種量15%,2/3菌種用于鋪在上層。 (2)混播: 2/3菌種用于混

10、料。1/3鋪于料面。(3)穴播:品字形打穴深2-3,穴距10cm, 孔徑1.5-2cm。1/3鋪于料面。 將畦面整成龜背形,拍實,蓋上報紙和薄膜。畦內插有溫度計。發(fā)菌管理春播以升溫為主,秋播以降溫為主。畦內溫度20-25度為宜。低于15度,加蓋覆蓋物草簾,中午撤掉草簾加強光照;高于28度,向草簾噴水降溫,早晚揭開膜,通風;干旱,向畦邊澆細水,保濕。2-3天后,吃料,以后每天揭膜1-2次,通風,7-10天菌絲封面,此時早晚可揭去草簾和薄膜。25-30天,菌絲吃透料,再過10天左右菌絲達到生理成熟。出菇管理撤掉覆蓋物,支起拱形棚,棚上扣膜,覆蓋70%遮陰網。棚內溫度15-18度,相對濕度85-90

11、%,依此管理5-7天出菇可采收。越夏、越冬管理,可拆棚,在畦面覆蓋10cm的土即可。天氣合適時澆透水,進行出菇管理。(三)塑料袋栽培袋大小20-25X45-50cm,接種量15%;層播:2/3菌種用于兩頭,四層菌種三層料,中間的菌種盡量靠近袋邊?;觳ィ?2/3菌種用于混料。1/3用于兩頭。穴播:裝好料,用 孔徑1.5-2cm的錐形棒在袋的一側等距打三個孔。在另一側再打2個孔,塞滿菌種即可。發(fā)菌管理擺放5-7層,注意散熱;溫度20-25度,濕度60-65%,避光,通風;2-3天后吃料,加強通風,并開始微孔通氣。用14號毛衣針。發(fā)菌期的前7天是危險期,不僅要通風、微孔通氣,還要注意控溫!超過28要

12、倒堆。20-25天滿袋,5-10天生理成熟。出菇管理菌墻出菇:不用菇架,將現(xiàn)蕾的菇袋兩端打開,擺成80-120 cm高的菌墻;溫度15-18度,濕度85-90%;每天通風2-3次,時長30分鐘;注意保濕。5-7天出菇采收,然后整理料面,封口,養(yǎng)菌,再出菇;第三節(jié)、平菇生產中的問題一、早出菇七法1、溫差刺激;晝夜要有10度左右的溫差。2、光照刺激;3、搔菌刺激;4、驚蕾刺激;5、通風6、覆土7、噴灑5-10ppm的三十烷醇。二、不出菇的原因及預防發(fā)生原因 溫型與季節(jié)不符;菌種老化;菌種不育;菌種不純;溫差刺激不當;通風光照不良;配方不當;積溫不夠;水分不足;菌絲徒長;病蟲害;預防措施:三、死菇及預防出菇期溫度過高:紫孢側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