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_奇病論(2)原文_第1頁
黃帝內經_奇病論(2)原文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帝內經奇病論(2)原文奇病論(2)人有身體髀部、大腿、小腿都腫脹,并且環(huán)繞肚臍周圍疼痛,這是什么疾病呢?岐伯說:病名叫伏梁,這是由于風邪久留于體內所致。邪氣流溢于大腸而留著于肓膜,因為肓膜的起源在肚臍下部,所以環(huán)繞臍部作痛。這種病不可用按摩方法治療,否則就會造成小便澀滯不利的疾病。黃帝說:人有尺部脈搏跳動數(shù)疾,筋脈拘急外現(xiàn)的,這是什么病呢?岐伯說:這就是所謂疹筋病,此人腹部必然拘急,如果面部見到或白或黑的顏色,病情則更加嚴重。黃帝說:有人患頭痛已經多年不愈這是怎么得的?叫做什么病呢?岐伯說:此人當受過嚴重的寒邪侵犯,寒氣向內侵入骨髓,腦為髓海,寒氣由骨髓上逆于腦,所以使人頭痛,齒為骨之余,故

2、牙齒也痛,病由寒邪上逆所致,所以病名叫做厥逆。黃帝說:好。黃帝說:有患口中發(fā)甜的,病名叫什么?是怎樣得的呢?岐伯說:這是由于五味的精氣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癉。五味入于口,藏于胃,其精氣上輸于脾,脾為胃輸送食物的精華,因病津液停留在脾,致使脾氣向上泛濫,就會使人口中發(fā)甜,這是由于肥甘美味所引起的疾病?;歼@種病的人,必然經常吃甘美而肥膩的食物,肥膩能使人生內熱,甘味能使人中滿,所以脾運失常,脾熱上溢,就會轉成消渴病。本病可用蘭草治療,以排除蓄積郁熱之氣。黃帝說:有病口中發(fā)苦的,應取足少陽膽經的陽陵泉治療仍然不愈,這是什么???是怎樣得的呢?岐伯說:病名叫膽癉。肝為將軍之官,主謀慮,膽為中正之官,主

3、決斷,諸謀慮取決于膽,咽部為之外使?;颊咭驅掖沃\略而不能決斷,情緒苦悶,遂使膽失卻正常的功能,膽汁循經上泛,所以口中發(fā)苦。治療時應取膽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背腧穴,這種治法,記載于陰陽十二官相使中。黃帝說:有患癃病的,一天要解數(shù)十次小便,這是正氣不足的現(xiàn)象。同時又有身熱如炭火,咽喉與胸膺之間有格塞不通的感覺,人迎脈躁動急數(shù),呼吸喘促,肺氣上逆,這又是邪氣有余的現(xiàn)象。寸口脈微細如頭發(fā),這也是正氣不足的表現(xiàn)。這種病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叫做什么病呢?岐伯說:此病是太陰脾臟不足,熱邪熾盛在胃,癥狀卻偏重在肺,病的名字叫做厥,屬于不能治的死癥。這就是所謂五有余、二不足的癥候。黃帝說:什么叫五有余、二不足呢?岐伯說:所謂五有余,就是身熱如炭,喘息,氣逆等五種病氣有余的癥候。所謂二不足,就是癃一日數(shù)十溲,脈微細如發(fā)兩種正氣不足癥候。現(xiàn)在患者外見五有余,內見二不足,這種病既不能依有余而攻其表,又不能從不足而補其里,所以說是必死無疑了。黃帝說:人出生以后就患有癲癇病的,病的名字叫什么?是怎樣得的呢?岐伯說:病的名字叫胎病,這種病是胎兒在母腹中得的,由于其母曾受到很大的驚恐,氣逆于上而不下,精也隨而上逆,精氣并聚不散,影響及胎兒,故其子生下來就患癲癇病。黃帝說:面目浮腫,像有水狀,切按脈搏大而且緊,身體沒有痛處,形體也不消瘦,但不能吃飯,或者吃得很少,這種病叫什么呢?岐伯說:這種病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