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園賞析論文_第1頁
拙政園賞析論文_第2頁
拙政園賞析論文_第3頁
拙政園賞析論文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拙政園景觀賞析論文建筑學專業(yè) 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典范”。 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偟母窬秩员3置鞔鷪@林渾厚、質(zhì)樸、疏朗的藝術(shù)風格。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qū)的主體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

2、隔空間,構(gòu)成一個幽靜的水院。中部景區(qū)還有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園中之園枇杷園。西部主要建筑為靠近住宅一側(cè)的三十六鴛鴦館,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nèi)陳設(shè)考究。東部原稱“歸田園居”,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風格,主要建筑有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綴云峰等,均為移建。拙政園的建筑還有澄觀樓、浮翠閣、玲瓏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等。1、 廊 小飛虹:是蘇州園林中極為少見的廊橋。朱紅色橋欄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飛虹,故以為名。古人以虹喻橋,用意絕妙。它不僅是連接水面和陸地的通道,而且構(gòu)成了以橋為中心的獨特景觀,是拙政園的經(jīng)典景觀。2、閣 松風水閣: 松、竹、梅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

3、中被稱作“歲寒三友”。松樹經(jīng)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將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蒼勁古拙的姿態(tài)常被畫入圖中,是中國園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松風水閣又名“聽松風處”,是看松聽濤之處。留聽閣:為單層閣,體型輕巧,四周開窗,閣前置平臺,是賞秋荷聽雨的絕佳處。閣內(nèi)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銀杏木立體雕刻松、竹、梅、鵲飛罩,刀法嫻熟,技藝高超,構(gòu)思巧妙,將“歲寒三友”和“喜鵲登梅”兩種圖案柔和在一起,是園林飛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3、亭 天泉亭 :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莊重質(zhì)樸,圍柱間有坐檻。亭子之所以取“天泉”這個名字,是因為亭內(nèi)有口古井,相傳為元代大宏寺遺物。此井終年不涸,水質(zhì)甘甜,因而被稱為

4、“天泉”。涵青亭: 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間范圍比較逼仄。整座亭子猶如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給本來平直、單調(diào)的墻體增添了飛舞的動勢1. 對景“雪香云蔚亭”、“待霜亭”與遠香堂互為對景2、 框景芙蓉榭:拙政園東部一方形歇山頂臨水風景建筑,位于主廳蘭雪堂之北,大荷花池盡東頭。荷池約略為矩形,東西長,南北窄,故西向的小榭前有很深遠的水景,水中植荷,荷又名芙蓉,小榭之名由此而來。芙蓉榭已成為東部很有特色的風景,尤其是夏天夜晚,皓月當空,明月,清風,月影,荷香齊至,確實能給觀賞者帶來美不勝收之感。小榭室內(nèi)裝修也極為精美。小榭臨水的西面裝點有雕刻的圓光罩,東面為落地罩門,南北兩面為古樸之窗格,頗有蘇州園林小筑的

5、古雅書卷之氣。芙蓉榭:就是建筑在水邊的水榭。榭是我國古代一種很美的建筑形式,憑借周圍風景而構(gòu)成,形式靈活多變。芙蓉榭屋頂為卷棚歇山頂,四角飛翹,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靈空架于水波上,佇立水邊、秀美倩巧。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木芙蓉是一種變色花,早晨淡紅色,中午紫紅色,傍晚粉紅色。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蓮花。框景手法:圓光罩、長方形落地罩:封閉與開闊對比加了鏡框的中國山水畫。3、 分景分景可構(gòu)成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構(gòu)景處理方式,造成了景物中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虛實實的豐富變化。有障景和隔景兩種。小飛虹是蘇州園林中唯一的廊橋。朱紅色橋欄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飛虹,故以為名。古人以虹喻

6、橋,用意絕妙。它不僅是連接水面和陸地的通道,而且構(gòu)成了以橋為中心的獨特景觀和經(jīng)典景觀。起隔景作用。4、借景梧竹幽居俗稱“月到風來亭”, 建筑風格獨特,構(gòu)思巧妙別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為中部池東的觀賞主景。亭的絕妙之處還在于四周白墻開了四個圓形洞門,洞環(huán)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疊交錯的分圈、套圈、連圈的奇特景觀。四個圓洞門既通透、采光、雅致,又形成了蘇州園林一年四季景色,南面春景(桃樹、柳樹),西面夏景(荷花),北面秋景(梧桐樹、竹子),東面東景(梅花,白墻) ?!拔嘀裼木印必翌~為文徵明體?!八枨屣L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對聯(lián)為清末名書家趙之謙撰書,上聯(lián)連用二個借字,點出了人類與風月、

7、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親密之情;下聯(lián)則用一動一靜,一虛5、 夾景遠景在水平方向視界很寬,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動人,因此,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將左右兩側(cè)以樹叢,樹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擋的狹長空間,這種手法叫夾景,夾景是運用軸線,透視線突出對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園景的深遠感。夾景是一種帶有控制性的構(gòu)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現(xiàn)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肅穆、深遠、向前、探求等),以強化設(shè)計構(gòu)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夠誘導、組織、匯聚視線,使景視空間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塔影亭6、 漏景 秫香館:位于拙政園東部,原為秫香樓,位于天泉亭北土山松崗之西,為拙政園東部最大的廳堂。秫者,稷、稻的統(tǒng)稱,此

8、處原來為歸田園居之北界,墻外為北園,乃園主的家田,故于此建樓,以觀賞農(nóng)桑田園之景。秫香之名,亦由此得。當年復建此堂時,館內(nèi)所有落地長窗裙板及夾堂板上均刻有西廂記人物故事圖案,1966年,為保護起見,將圖案翻入室內(nèi),以無雕刻的反面窗板向外,一直沿用至今。今日的秫香館四周景色開朗,南邊隔水為山島,是游人品茗休憩的好去處。7、 添景 涵青亭 園林建筑,以亭的變化為多。亭是一種只有屋頂而沒有墻的小屋,玲瓏輕巧,一般由屋頂、柱身和臺基三部分組成。在園林中可點景、觀景,又可供人小憩、納涼、避雨。 拙政園不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間范圍比較逼仄。但造園家以高大的白墻作底,建了一座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從,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猶如水榭,兩側(cè)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開,似廊又非廊,主亭發(fā)兩只戧,副亭發(fā)一只戧,整座亭子猶如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給本來平直、單調(diào)的墻體增添了飛舞的動勢。斜倚亭邊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間,錦鯉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