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教學設計示例_第1頁
專題一教學設計示例_第2頁
專題一教學設計示例_第3頁
專題一教學設計示例_第4頁
專題一教學設計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一教學設計示例一、專題教學目標1. 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使學生初步體會先秦史傳散文的特點,進而產(chǎn)生興趣。2.了解先秦史傳散文對后世的影響,并鼓勵學生閱讀古代的史傳文章。3.在合作學習中體驗相互探討交流的樂趣,并在此基礎之上開展泛讀研討活動。4.泛讀討論之后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活動,養(yǎng)成勤動筆的好習慣。二、專題教學構(gòu)想本專題擬用15課時,課時分配如下鄒忌諷齊王納諫2課時,崤之戰(zhàn)2或3課時,燭之武退秦師2課時,馮諼客孟嘗君2或3課時;寫作2課時,機動1課時;交流2課時。專題教學的前期準備:要求學生課前閱讀“泛讀導引”史傳文學的鑒賞,讓學生初步了解本單元內(nèi)容,明確自己的學習重點是在積累文言知識的

2、同時,體會歷史散文鮮明的思想性和高妙的表現(xiàn)手法。1關于鄒忌諷齊王納諫和燭之武退秦師二者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為歷史散文,其特點為故事情節(jié)生動,人物特點鮮明。應該鼓勵學生根據(jù)課下注解、上下文或者是在查閱相關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合理推想,整體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學的基本方式應是以學生自讀為主,以教師點撥為輔。鄒忌諷齊王納諫主要從勸諫和諷喻手法上來啟發(fā)學生體會鄒忌委婉勸說的方式,明確勸說藝術(shù)在當代人際交往中的作用;燭之武主要從燭之武臨危受命的愛國情懷和他說服秦伯的理由上啟發(fā)學生體會、鑒賞人物對話描寫的表現(xiàn)力。首先要幫助學生熟悉課文??梢酝ㄟ^布置具體的預習作業(yè),讓學生進入文本,保證初讀質(zhì)量。例如:讓學生在自

3、讀之后分別概括出2篇課文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并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句子、詞語記錄下來。課上可以根據(jù)預習作業(yè),作有針對性地講解,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應該留出足夠時間讓學生分組討論。另外,梳理文言知識也不宜忽略。教師可以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在課下自行整理文言知識,如重點實詞、虛詞、句式等,教師督促檢查;也可以小組分工,每小組負責一課或者某一段落,自行總結(jié)重點后自擬習題。教師校對后全班推廣,鼓勵學生相互學習、相互研討。2殽之戰(zhàn)和馮諼客孟嘗君殽之戰(zhàn)的課文一定難度,學生學習本文,會覺得難度較大。其一,左傳成書于戰(zhàn)國初期,比起戰(zhàn)國中、晚期成書的諸子文、歷史散文,文辭本來要古奧一些,加上它的記言敘事,用語極其簡省,意蘊卻很

4、豐富,就是文言文已有些根基的人,要一下子讀懂它,也并不容易。其二,左傳記敘的是春秋時代的歷史事件,在春秋時代,西周以來的禮制、禮俗尚未完全崩壞,文中所反映的這些方面的觀念和用語,也會給我們的閱讀帶來一些困難。因有上述兩方面原因,雖然課文注釋相當詳細,但要在兩三個課時內(nèi)迅速的理解和消化,也是較困難的。所以第一步要求先對照注解逐字逐句閱讀全文,把文字上的問題大體弄通。在此基礎上,可以指導學生進入“角色”,體會當事人的地位、身分、性格,譯出對話,特別是外交辭令的風味及所含感情。講析完課文后,可以讓學生寫評論文章,也可以寫一段讀書筆記或?qū)⒄n文某一段落改寫成一個小故事,有興趣的還可以將它編成戲劇。馮諼客

5、孟嘗君的課文語言難度不大,學生在掃清文字障礙后,可以引導其記敘連貫、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曲折縝密的特點以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進行賞析??梢栽趯W習課文之后請學生分別就馮諼和孟嘗君來談一談他們對今天的社會有什么樣的啟示。(例如:從馮諼的角度可思考“作為人才在當今的社會如何才能脫穎而出”,從孟嘗君的角度可思考“什么樣的領導才能算是上乘的領導”。)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泛讀。要求每人至少選讀10篇歷史散文,并把自己認為精彩的段落、詞句摘錄下來,并配上短小精悍的“推薦詞”,出成小報張貼在各班壁報上。學生之間可以更好地交流、學習??蓮谋締卧n文中挑選出一兩個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社會熱點的核心話題,鼓勵學生每讀一課即

6、完成一篇課后小感。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課文并有意識積累課本中的寫作素材。 三、利用網(wǎng)絡平臺活動的建議鑒于解讀本專題文言課文需要了解相關的歷史背景,利用網(wǎng)絡資源方便快捷;再者,課文值得拓展、探究的東西也比較多,適于在虛擬教室開展活動。為此,以鄒忌諷齊王納諫為例,提出參考意見。1針對下列問題,在語文論壇進行討論你所熟知的歷史上有名的諫臣有哪些?他們通常怎樣向君王進諫?(旨在調(diào)動學生興趣,結(jié)合歷史知識培養(yǎng)學生文史結(jié)合的意識。)鄒忌是選擇什么方式向齊威王進諫的?課文中哪個字是鄒忌私事與君王治國連接起來的關鍵?為什么?(“蔽”字。本題旨在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提高精讀能力。)鄒忌和威王各有怎樣的特點?

7、(要求學生立足于文本,找出概括人物形象的依據(jù)。)2利用網(wǎng)絡資源,查找鄒忌生平的相關資料,全面認識齊國一代名相;參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初即位以來”一段,了解齊國強盛的史實。3將不理解的句子發(fā)到網(wǎng)絡平臺,請求同學指教。4拓展、延伸探究:歷史上的鄒忌是何許人?你如何評價此人? 教師推薦篇目: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估計有些學生讀后能有以下新的認識:鄒忌這個人在政治上確實很有才干,但在人格上卻有些致命的缺陷,相比起齊國先賢管仲和晏嬰來說,他顯得嫉妒成性,心胸狹窄,缺乏容人的度量。讀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還可知歷史上此時齊國強盛的原因主要賴于威王賢明,不能定位于鄒忌諷諫之功

8、。讀本專題“課文參讀”中吳小如的文章近于浪漫主義的寫作手法,分別從史學和文學兩個角度淺評戰(zhàn)國策(請學生任版主,組織討論)。爭鳴: “忠言逆耳/忠言未必要逆耳” (黃書琴等)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示例一、教學目標及重點經(jīng)過五個必修模塊的學習,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已有提高,但大多數(shù)同學“文言功底”尚薄,故集中研讀本專題的四篇古文,對于他們的文化知識積累和進一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谝陨锨闆r和本專題選文的特點,教學重點應放在四個方面:一,利用選文極強的故事性,引發(fā)學生對古文的興趣,特別是對古代史傳文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文史結(jié)合的意識;二,作為選修,可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當

9、作重點,由幾篇文章帶動學生體察戰(zhàn)國策的藝術(shù)特色、自覺了解歷史的真實面貌;三,加大課堂討論比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四,在分析內(nèi)容、人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加強文言詞語知識的積累,為獨立閱讀文言文打好基礎。二、教學過程(一)預習階段 1充分利用課文的注釋,潛心通讀,力爭基本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記錄自己所遇到的疑難。2練習翻譯以下6句話: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麗吾孰與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二)課堂活動1檢查預習作業(yè)(之前給學生1分鐘準備)課堂檢測:翻譯測預習題中的句子,測驗后教

10、師公布答案,學生交換互判。2課堂討論,交流認識,理解文章(1)鄒忌選擇什么方式向齊威王進諫的? 取得了怎樣的效果?(2)對齊威王進行評價3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關注下列字詞的使用意義字詞:修、服、窺、孰與、問之客曰、明日、誠、吾妻之美我者、私、皆以美于徐公、左右、蔽、面、聞、間、期年、皆朝于齊、戰(zhàn)勝于朝廷4拓展、延伸交流成果,引導學生介紹戰(zhàn)國策中的其他文章,以初步感受戰(zhàn)國策設喻論證的藝術(shù)特色。本文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一位機智聰慧、忠心進諫的賢臣鄒忌,鄒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采用了恰當?shù)姆椒ㄟM諫。歷史上諫臣很多,教師可以引進下列兩則進諫的故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晏子諫殺燭鄒這些諫臣都沒有采用直諫的方

11、法,而是或講故事、或以自身為例、或正話反說,委婉進諫,效果也都十分理想。那就有個問題了,自古道“忠言逆耳利于行”,可這些人用不逆耳的忠言也能利于君主行、國家行;反之,一些敢于直諫的大臣卻因觸怒龍顏而慘遭不幸。那么“忠言逆耳”還有沒有其說服力呢?你怎么看待“忠言逆耳”這個問題呢?請暢所欲言。(三)布置作業(yè)1背誦、翻譯課文2從下面兩道寫作題中任選一題作文(1)我看鄒忌(要求:結(jié)合史實評價這個人物,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2)再談“忠言逆耳”(要求: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三、利用網(wǎng)絡平臺活動的建議參見專題教學設計示例中的建議(吳 瑕)崤之戰(zhàn)教學設計示例一、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1本文按照時間順

12、序,圍繞蹇叔對戰(zhàn)爭的預言,把人物和事件組織得天衣無縫。這是全文最有特色的地方,因此把握文章思路和文章的組織結(jié)構(gòu)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2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3通過對文章中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人物及其語言的分析與鑒賞,使學生從學習文言文當中得到樂趣。二、教學過程 預習項目自行查閱資料:關于左傳。 關于“崤之戰(zhàn)”的歷史背景。 2 思考下列問題,上課討論全文敘事的線索是什么?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全文圍繞著怎樣的內(nèi)容展開情節(jié)?3參考課文注釋,翻譯下面10個句子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公使謂之

13、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wèi)。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彼實構(gòu)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使歸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仇,亡無日矣!君子惠,不以累臣釁鼓,使歸就戮于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 秦伯素服郊次,鄉(xiāng)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課堂活動教師活動的組織與實施設計意圖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 檢查預習1介紹左傳,了解課文背景。2閱讀全文,初步理解文章內(nèi)容。3檢查預

14、習作業(yè),10個文言語句的翻譯。強調(diào)并明確重要的實詞、詞類活用、常用虛詞、特殊句式。4意見不同,可討論,教師適當點撥。1將自己找到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并互相加以補充。2翻譯文言語句,互相糾正。3有爭議的問題,通過討論或經(jīng)老師幫助來完成。1檢查學生預習作業(yè)的完成情況。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及自主學習的習慣。3為分析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掃清文字上的障礙。4通過討論,提高學生共同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共同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分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提問:1第一段寫的是兩個場面分別是什么?2這兩個場面的最主要人物是誰?3在這兩個場面中蹇叔說了什么? 4他的語言表明什么? 1自讀并自行總結(jié)段意。2學生自行分析并概括。

15、1檢查學生結(jié)合注釋對課文的理解,對文言文詞句的把握。2通過分析句子的內(nèi)容,把握文章的層次。3使學生通過仔細的閱讀,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明確文章的綱。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三、分析24段三個段落的內(nèi)容,分析并討論下面的問題:騫叔對戰(zhàn)爭的預測應驗了嗎?具體從文章當中什么地方看出來?學生交流互動:就問題進行自由發(fā)言討論,教師點撥。1使學生明確文章的重點及文章的基本結(jié)構(gòu)。2學會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nèi)容,提高學生閱讀分析概括的能力。1 第二自然段王孫滿從出征的秦軍看到什么?寫王孫滿對秦軍的看法有何作用? 鄭國商人弦高遇秦軍做了兩件什么事?這一內(nèi)容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第三自然段,主要寫了怎

16、樣的內(nèi)容? 孟明的話相印證了什么?說明了什么?3第四自然段中原軫和欒枝各自的主張和理由是什么? 原軫是怎樣駁倒對方觀點的?4小結(jié):24段與文章第一段的關系。學生以課本為依據(jù),自己從文中的人物的語言及行動上分析討論最終明確:1王孫滿的看法與蹇叔的結(jié)論一致。這是蹇叔論斷的一個旁證。2印證了蹇叔的論述:“師之所為,鄭必知之?!?#160;3印證蹇叔“遠主備之”的論述。4原軫從過去的秦晉關系和現(xiàn)在的秦晉關系兩個方面進行駁斥。5全文圍繞著蹇叔對秦師必敗的論斷來進行論證和安排材料的。24處處與第一段蹇叔的預測相呼應。1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從文本出發(fā),在對文本的理解基礎

17、上,尋求問題的答案。2注意文章前后內(nèi)容的呼應,前后結(jié)合起來理解文章內(nèi)容。3學習從文章內(nèi)容上著手,找出段與段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而理解作者的思路以及全文的結(jié)構(gòu)。4學習圍繞文章的“綱”即主旨來組織材料的寫法。四、分析第五、六自然段 圍繞著“晉釋三帥”寫了哪幾件事?又反映出什么問題? 第六段在全篇中有何作用? 3第一段的懸疑已經(jīng)在第四段中看到了結(jié)果,故事應結(jié)束了,但作者又加了一個尾聲,即第五段的襄公釋囚以及第六段的穆公自責,有何意義? 1三件事。2反映出晉雖在“ 崤之戰(zhàn)”中獲勝,但其內(nèi)部矛盾重重,暗示著危機。也表明這次戰(zhàn)役的結(jié)束并不意味著秦晉矛盾的完結(jié),而是它們更加激烈的

18、矛盾的開始。 3秦穆公悔悟,再次證實蹇叔的判斷的正確,從而點明秦國失敗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 1閱讀和分析時,始終以課文為依據(jù),尋求問題的答案主要從分析文章中獲得。2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3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注重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重點記敘崤之戰(zhàn)的前因后果,而不是戰(zhàn)爭本身,目的是什么? 討論明確全文重點不在寫戰(zhàn)爭過程本身,而是圍繞蹇叔論戰(zhàn),展示出通過秦、晉、鄭三方主要人物的活動,以印證蹇叔對戰(zhàn)爭的判斷和分析的預見性。1明確文章的側(cè)重點,學習從表達的需要選擇材料。 2從整體把握文章的主旨,學會圍繞中心安排材料。布置作業(yè)1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將人物的語言用曲線畫出來,并在書中的旁白位置對人物的語言所表現(xiàn)的人物性格作簡要分析。2課文中有幾段外交辭令,試把它們找出來,并說說它們的特色。3對文章中的重點實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進行分類整理。4從下列兩個題目中,任選一個作文。秦國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 要求:分析既不能脫離課本,也不能僅限于課本;分析時要上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