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概論復習重點_第1頁
美學概論復習重點_第2頁
美學概論復習重點_第3頁
美學概論復習重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概論復習重第一章什么是美學1 .文獻記載表明,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是最早的開始思考美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因之成為西方從形式角度研究美和藝術的濫觴。2 .柏拉圖的對話大希庇阿斯,是西方歷史上第一篇企圖給“美”下定義的文章,代表作理想國。3 .維柯提出“詩性智慧”。4 .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美學之父”,1750年出版了以“美學”命名的書,從此開始了美學的學科史。5 .康德主要著作是著名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趣味判斷就是它的美學。6 .如何理解“美的現(xiàn)象是屬人的現(xiàn)象”?首先美是與人相關的,是屬人的現(xiàn)象,沒有人也就不會有美?!懊赖默F(xiàn)象是屬人的現(xiàn)象”是研究美學必

2、須恪守的第一底線,這就意味著: 在沒有人之前,世界上不會有美的現(xiàn)象,一個物理事物如果不與人發(fā)生關系,也不可能具有任何審美意義。 美的現(xiàn)象不會出現(xiàn)在其他非人類的活動領域,如一只蝴蝶在花叢中嬉戲,但它卻絕不會感受到花的美。同樣,一只蜜蜂雖然在建巢方面,可以與最偉大的建筑師相媲美,但它筑巢時絕不會使用“美的尺度”。 凡是說到“美”時,都意味著它是指一種人與對象之間所形成的獨特的“關系”,除了這個獨特的“關系”領域外,美不可能出現(xiàn)在別的任何關系。7 .美學的研究對象就是人的審美活動。所謂審美活動,就是人在其歷史性的生存展開中所形成的生存境況的形式表達,即“存在性境域的顯現(xiàn)活動”:它包括:審美活動的起源

3、、審美活動的經驗形態(tài)、審美活動的本質以及審美活動的形式呈現(xiàn)(符號形式、藝術)等主要方面。8 .研究美學所適用的方法:哲學的和邏輯的分析方法符號學和語言學的方法心理學的方法。9 .美學的目的是成就人自身。從審美活動認識人的自由從審美活動認識人的完善培養(yǎng)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10 .德國詩人美學家席勒曾說過:只有感性的人是野人,只有理性的人是蠻人,而真正自由的、完善的人則是理性與感性完美結合的和諧的人。課后思考題:1 .“這朵花是紅的”和“這朵花是美的”是兩種不同的判斷,前者屬于性質判斷,后者屬于趣味判斷。你還能舉出別的例子嗎?2 .你同意“美不是物理的事實”這一判斷嗎?為什么?3 .在你的閱讀

4、或觀賞經歷中,是否有一部作品深深地觸動你?思考一下這種觸動是否改變了你?第二章審美活動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 .神話一般分為三類:起源的神話諸神的神話英雄神話2 .“手藝”:就是身體勞作的有目的性活動與事物在這種勞作中所顯現(xiàn)的“合目的性”的本性之間、身體勞作的活動方式與事物的“合目的性”本性的顯露方式之間的完美契合。當這種契合達到爐火純青、巧奪天工的境界時,就是“藝”。3 .使得詩性直觀從巫術直觀中分離和解放出來的力量,是理性思維的崛起。4 .在蘇格拉底死后,神話世界開始崩潰,他所主張的“認識你自己”“知而后幸?!钡壤硇栽瓌t,成了人們所普遍接受的原則5 .巫術直觀的意義(30頁)6.神話運思的特征(3

5、7頁)課后思考題:查閱一些原始藝術的資料,談談從原始巫術符號活動中誕生的原始藝術有什么特點第三章美感經驗1 .美感經驗:從心理感受上說,就是審美活動(包括藝術創(chuàng)造和藝術鑒賞)發(fā)生時所產生的一種獨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間經驗狀態(tài)。在這一刻,你的整個生命仿佛被一種神奇的光所照徹,你的身心仿佛被凝結、聚集在這一瞬間狀態(tài)之中,你仿佛被眼前的景象、形象所震懾、吸引,這使你暫時忘了此外的一切,既包括你的俗常生活和操勞,也包括利益的算計和得失的考慮,整個的凝神關注于此情此景之中,在那里流連往返。2. 美感經驗的特征:美感經驗是一種快感。a快感是美感經驗的普遍特性,b美感經驗的快感是非功利性的,c美感經驗的快感的來

6、源。美感經驗是直覺的經驗。美感經驗的表現(xiàn)性。美感經驗是一種自由的經驗。3. “美的現(xiàn)象”的“底線原則”:“美的現(xiàn)象”是“屬人的”,而不是物理的,自然的事實。美感經驗是“美的現(xiàn)象”的唯一見證,“美”只是出現(xiàn)于美感經驗之中。沒有美感經驗之外的“美的客觀存在”或“美本身”?!懊赖默F(xiàn)象”不是理性認識的對象,也不是審美活動的對象。而是審美活動的創(chuàng)造。4. “美”作為審美活動中人與對象之間形成的美感經驗所凝結的關系性體驗,“美”的特征:“美”不是客觀的、物理的或自然的事實。“美”也不是純粹的主觀意念。這個意義上的“美”的客觀性,只能從人與對象關系的存在性本質上加以揭示。也就是說,“美”的真正的客觀性不是物

7、理意義上的客觀性,而是存在意義上的客觀性?;谏鲜龇治?,“美”這個術語,從語義的使用上說,就既不能用于指稱一個物理的、自然的屬性,也不能用于指稱一個純粹主觀的判斷,而是一個關系性術語。第四章美感經驗的形態(tài)1 .美感經驗的體驗狀態(tài)按其穩(wěn)定的感性結構的特性,可分為優(yōu)美、崇高、悲劇喜劇、丑和荒誕。2 .優(yōu)美的美感經驗,在感覺上是一種無功利而普遍令人愉快的、輕松地體驗;在審美主體與對象的關系上是一種和諧的、契合的關系,而不是一種抵觸的或矛盾的關系;在審美主體心里活動的意識與無意識之關系上,優(yōu)美感作為純粹的感性活動,卻是合乎理性的;在心理反應上是一種順受反應,即我們的心理活動中沒有與對象之間的對抗和矛盾

8、,而是很快樂地接受對象,并在情感上與對象之間親和、親密;在美感經驗的呈現(xiàn)形式上,則是“合規(guī)律性”的形式,既不違反自然形式,也不違反人的基本感性形式。3 .優(yōu)美的特征:和諧感自由感純粹的形式感4 .崇高的本質:從形式上看,喚起崇高感的形式,則往往是巨大的、粗獷的、無限的,甚至是恐怖的;表現(xiàn)崇高的形式,則往往是扭曲的、變形的、象征的。從美感經驗的過程來看,崇高感的心理過程,則體現(xiàn)為人與對象之間的矛盾、沖突、掙扎,體現(xiàn)為人的天然的感性尺度的不適用和被摧毀,由此導致了崇高感中最初的壓迫感、渺小感和痛苦感。崇高感的心理過程是一個辯證的過程,是由起先的壓迫、恐怖和痛苦,喚起理性的無限、想象力的無限和生命力

9、的超絕,而導致生命體驗的升華的感覺和體驗。5 .悲劇的類型:第一種悲劇是古希臘時期的“命運悲劇”。第二種悲劇是“性格悲劇”。第三種悲劇是“存在悲劇”。6 .魯迅先生說:“悲劇是把人類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7.審美的丑:就是非理性的,稟賦著強力意志的主體,把屬于自己的非理性的、非道德的、惡魔般的意志力量直接表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于非自然的、變形的、扭曲的或抽象的形式之中,其目的不是為了克服它們或轉化它們,而是就在這非理性意志的表現(xiàn)中獲得陶醉的愉悅。8.荒誕:是一種喪失了意義的人的存在的單純呈現(xiàn)活動所達成的體驗,這種呈現(xiàn)只是為了呈現(xiàn),因此,它具有純粹的游戲性質即它不再是為了意義,為了更高的目的而呈現(xiàn),而

10、是在沒有任何目的和意義的情況下所進行的單純呈現(xiàn)活動。第五章作為“存在性境域的呈現(xiàn)”的審美活動1 .人類活動的類型:直覺活動(審美活動)、認知判斷活動、道德活動、生產(經濟)活動。2 .審美活動的本性:是人自身存在性境域的顯現(xiàn)活動。作為存在性境域的顯現(xiàn)活動的審美活動的特征。審美活動的獨立原則。第六章作為顯現(xiàn)的符號形式-1 .恩斯特卡西爾是德國哲學家和美學家,他在20世紀20年代發(fā)展出了一個系統(tǒng)的“符號形式的哲學”。在1940年出版的人論中,把人定義為符號活動的動物。2 .克萊爾貝爾認為,美的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3 .所謂“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人自身的存在性境域自身凝聚、孕育而成的顯現(xiàn)形式。4

11、 .作為顯現(xiàn)的“介質”的類型方式:體積呈現(xiàn)(石頭呈現(xiàn)、身體呈現(xiàn)、木頭呈現(xiàn)等)聲音呈現(xiàn)、光呈現(xiàn)、色呈現(xiàn)、自語呈現(xiàn)、線條呈現(xiàn)等。5 .顯現(xiàn)形式的組織樣式:空間樣式、時間樣式、語言樣式。6 .時間樣式的經典的表現(xiàn),就是音樂的形式。7 .什么是空間樣式?空間樣式就是符號形式的構成和展開采用的空間展開的樣式,并且把一切屬于在時間中展開的東西都壓縮在空間范圍內來實現(xiàn)。8 .審美活動的空間組織樣式,在雕刻、繪畫、建筑中居于支配性地位。9 .顯現(xiàn)形式的組織原則:“多樣統(tǒng)一原則”、“格式塔原則”、“氣韻生動原則”。10 .格式塔原則,又稱作完形形式原則,它是由20世紀的格式塔心理學提出來的。韋特墨魯?shù)婪?阿恩海

12、姆藝術與視知覺。第七章作為意義生成事件的藝術活動1 .克羅齊說:藝術即直覺,直覺即表現(xiàn)。2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美學”認為,藝術是人的無意識世界躲過理性的檢查,偷偷實現(xiàn)自己快樂原則的表現(xiàn)。3 .作為顯現(xiàn)的藝術活動的展開環(huán)節(jié):賦形保存交付4 .藝術:就是人的存在性境域的顯現(xiàn)活動,是人的存在性境域的顯現(xiàn)活動把藝術家、藝術品和藝術觀賞者三個方面糾結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場域”。5 .藝術創(chuàng)作的本質,就是人的存在性境域的顯現(xiàn)活動向澄明顯現(xiàn)的形式凝聚的形成過程。6 .藝術品和非藝術品的一般人工制品之間有三個方面的差異:藝術品歸屬于純然的顯現(xiàn)領域,它們源自顯現(xiàn),為了顯現(xiàn),并存在顯現(xiàn)之中。但一般的人工制

13、品蘊涵的顯現(xiàn)層面是被其使用價值所遮蔽和掩蓋的,它們不是純粹為了顯現(xiàn),而是為了使用。藝術品是一種顯現(xiàn)的、純粹的、自由的形式的“介質”刻畫,并且就作為這種純粹的、自由的形式而存在或客觀化于其顯現(xiàn)的“介質之中。藝術品作為顯現(xiàn)的、純粹的、自由的形式,它們的存在方式歸屬于流傳,在歷史流傳中,它們作為顯現(xiàn)的本性不會被消耗掉,而是在流傳中不斷地被解讀,并在解讀中“增值”;但一般人工制品卻在使用中被消耗,并在消耗中最終完結。7 .藝術品接受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開放性歷史性8 .藝術品接受的歷史過程;第一個階段是“觀”:就是停留、逗留于藝術品面前,直接觀審它,與作品建立直覺活動的關系。第二個階段是“品”:就是在對作品有了一個直覺的了解后,去細心品讀其中的奧妙、滋味,了解深藏在符號形式下面的更深一層的含義。第三個階段“悟”:就是接受者將作品中的形式、所啟示的意義以及自己的生命經驗結合為一個整體,形成一種新的活的經驗體,也就是在自己的欣賞中生成了具有自己生命的新的“有意味的形式”,即中國古代藝術理論中所說的“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的境界。9 .藝術品的接受過程的“視域融合”:我們把作品一極所具有的“有意味的形式”所包含的一切看作是一種“初始視域”,而把接受者所帶入到作品的理解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