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速度力量練習與最大跑速的相關性研究_第1頁
今年的速度力量練習與最大跑速的相關性研究_第2頁
今年的速度力量練習與最大跑速的相關性研究_第3頁
今年的速度力量練習與最大跑速的相關性研究_第4頁
今年的速度力量練習與最大跑速的相關性研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短跑 速度力量練習與最大跑速的相關性研究耿海軍 劉素蘭 河北體育學院 運動系 石家莊 050041摘要:選用14名短跑運動員來研究和短跑緊密相關的跳躍練習與短跑成績之間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跳深和快速后蹬跑著地時間是區(qū)分兩者的跳躍練習,60米跑是最大速度和加速效果的最好練習方法;跳深和快速后蹬跑是提高短跑成績的最有效的手段。關鍵詞: 速度力量 最高速度 短跑 跳躍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ed strength performance tests and temporal variables of maximal running velocity in sprintGeng

2、 Hai-jun Liu Su-lan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iJiaZhuang Abstract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ected sprint specific bounding exercises and sprint performance were analyzed using fourteen sprint athlete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Counter Movement Jump and the Ground Contact Ti

3、me of the High Speed Alternate Leg Bounding were the two variables that best placed a sprint subject in either the Elite or Sub-elite group. Time to 60m is the best predictor of Maximal Running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Phase. Counter Movement Jumping and High speed Alternate Leg Bounding are also u

4、seful tools in developing and testing elite sprint athlete performance.Key words: speed strength maximal running velocity sprint bounding 短跑屬于速度力量型項目,成績的取得主要是肌肉的收縮力量和速度以及參與運動的肌肉用力和放松之間的合理交替,作為一個專業(yè)短跑運動員,需要高水平的力量、爆發(fā)力和技術的完美結合,100米跑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加速階段,最高速度保持階段,減速階段,而最高速度的保持是取得成績的關鍵因素,獲得最高速度的唯一途徑就是發(fā)展最高水平的力量、爆發(fā)

5、力并結合完善的技術。發(fā)展力量的最好方法是通過各種跳躍練習,并強調(diào)在發(fā)展速度的同時發(fā)展力量。目前很多人研究利用跳躍練習來發(fā)展爆發(fā)力,但很少有人研究具體練習方法與短跑特別是最大速度之間的關系。1 研究方法1.1 研究對象14名短跑運動員,分成兩組,專業(yè)組和業(yè)余組,專業(yè)組7名運動員為國家級運動員組成,平均成績10.60秒;業(yè)余組7名運動員由在校大學生組成,平均成績11.12秒。1.2 身體指標測量測試前測量所有運動員身高,體重,腿長(站高減去坐高)。1.3 運動學測量用一部頻率為200格/秒的高速攝像機拍攝全程錄下各種跑與跳練習,然后通過“愛捷”錄像快速反饋系統(tǒng)來解析資料,各種跑的成績均采用電子計時

6、。1.4 試驗測試過程所有研究對象進行兩次60米跑,兩次練習之間至少間歇5分鐘至完全恢復為止;兩次30米快速后蹬跑,兩次練習之間至少間歇5分鐘至完全恢復為止;取兩次中成績最好的一次為研究對象。一次高速單足跳作為測試對象,每條腿20米。1.5 資料的分析與統(tǒng)計對所的數(shù)據(jù)用EXCEL軟件進行平均數(shù)、標準差及Person相關性分析方法,對所的數(shù)據(jù)進行定性、定量分析。2 結果與分析被測對象都是100米專項,測試結果,專業(yè)組的百米平均成績10.86±0.13秒,業(yè)余組的成績平均為11.23±0.26秒,經(jīng)t檢驗發(fā)現(xiàn),專業(yè)組100米成績明顯高于業(yè)余組。2.1 人體測量學研究分析表1表示

7、每組運動員的人體測量參數(shù)的平均值。從表1中可以看出,兩組研究對象在人體測量學上沒有明顯差異,表明身體特征對短跑成績和跳躍成績的影響并不十分明顯,反駁了以前研究認為短跑運動員的腿長影響水平速度的論斷,也表明其他生理學特征對短跑成績的影響,包括力量和爆發(fā)力、著地時間、后蹬效果和保持較高步頻的能力。表1 兩組運動員的基本人體測量學參數(shù)組 別 身高(cm) 體重(kg) 腿長(cm)專業(yè)組(n=7) 171.3±5.58 65.50±5.28 80.96±4.80業(yè)余組(n=7) 170.2±4.50 66.23±8.81 82.47±4.0

8、3表2表示了幾個比率及身高、腿長、步長、及步頻之間的關系并與以前研究者Hoffman的研究進行比較。表2不同參數(shù)之間的比率及相關性與Hoffman的比較參 數(shù) 比 率 相 關 性 Hoffman 本研究 Hoffman 本研究步長和身高 1.24(1.26)1.26(1.27) 0.59(0.88) 0.65(0.74)步長與腿長 2.30(2.33)2.59(2.62) 0.70(0.90) 0.76(0.80)步頻和身高 - 0.49(-0.81) -0.49(-0.86)步頻與腿長 -0.76 -0.73(-0.93) 注: ()表示專業(yè)組從表2可發(fā)現(xiàn),本研究與Hoffman的研究結果有

9、很多相似之處,步長與身高的比率和相關性非常相似,步頻與身高,步頻與腿長的相關性也十分接近,兩研究最大的不同是步長與腿長的比率,本研究運動員測試的步長相對于他們的腿長較長,這表明相對于當代運動員只有改進技術,發(fā)展力量才能使每一步的著地動作更具有實效性,并且,縮短每一步著地制動階段時間,結果也表明運動員的后蹬發(fā)力較大,使每一步的騰空階段占很大比例,因此增加了步長。2.2 直接測量參數(shù)及相關性比較表3顯示專業(yè)運動員與業(yè)余運動員之間有5個參數(shù)的成績呈顯著性差異(P<0.001)。從表3可以發(fā)現(xiàn)在100米成績,最大速度,跳深,30米至60米呈顯著性差異(P<0.001),以前研究發(fā)現(xiàn)在最大速

10、度和100米成績存在顯著相關(r=-0.84),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在最大速度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07),這表明,最大速度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關鍵因素。跳深和負重跳深(20kg)測試表明專業(yè)運動員專項力量的水平。專業(yè)組和業(yè)余組在跳深存在顯著性差異(T12=4.28,P<0.001),而負重跳深(20kg)卻不存在顯著差異(T12=3.00,P<0.01),結果表明,負重和非負重跳深練習獲得的力量性質(zhì)不同。非負重跳深是爆發(fā)力的體現(xiàn)(力量發(fā)展的比率),而負重跳深更多的是依靠絕對力量。本研究采用的是20kg負重是因為超過20kg的負重(如40、60、80、100kg),對于速度爆發(fā)用力

11、項目來講,增加動作速度是困難的,緩慢的肌肉收縮與本研究的目的相差太遠,因此重量上選用了20kg負重,兩組運動員在絕對力量水平上沒有明顯差異,因此,最為一個專業(yè)短跑運動員,爆發(fā)力水平是關鍵的。表3 專業(yè)運動員與業(yè)余運動員測試平均成績測 試 項 目 專 業(yè) 組 業(yè) 余 組跳深(cm) 57.37*±3.72 48.64±3.91負重跳深(cm) 42.23±2.86 37.16±4.5330米跑(s) 4.16 ±0.11 4.34±0.1060米跑(s) 7.03*±0.16 7.41±0.1430米至60米(s)

12、2.86*±0.06 3.07±0.06跑著地時間(ms) 95.6±8.0 105.0±3.7跑騰空時間(ms) 122.6±6.2 123.1±7.6跑的步長(m) 2.28±0.12 2.26±0.09跑的步頻(步/s) 4.60±0.25 4.40±0.16最大速度(m/s) 10.46*±0.21 9.92±0.24100米成績(s) 10.36*±0.13 11.23±0.26快速后蹬跑(s) 4.00±0.28 4.57±

13、0.37著地時間(ms) 138.0±12.6 163.0±17.7步 長(m) 2.71±0.11 2.78±0.35步 頻(步/s) 2.91±0.35 2.59±0.33速 度(m/s) 7.91±0.97 7.12±0.73單足跳(左腿)(s) 3.03±0.19 3.89±0.49著地時間(ms) 164.8±11.9 200.0±22.5騰空時間(ms) 311.0±28.3 326.3±44.0步 長(m) 3.16±0.58 2.

14、84±0.36步 頻(步/s) 2.11±0.12 1.95±0.21速 度(m/s) 6.64±1.22 5.48±0.67單足跳(右腿)(s) 3.03±0.15 3.83±0.50著地時間(ms) 158.8±15.6 192.5±23.2騰空時間(ms) 285.0±25.6 312.0±37.6步 長(m) 3.15±0.65 2.79±0.45步 頻(步/s) 2.26±0.15 2.00±0.18速 度(m/s) 7.10±

15、;1.37 5.53±0.74*表示P<0.001所有的短跑成績,30米(T12=3.17,P=0.008),60米(T12=-4.81,P=0.0004),30米至60米(T12=-6.26,P=0.0001),這些項目專業(yè)組占優(yōu)勢,僅60米和30米至60米跑測試處于P<0.001水平,呈顯著性差異,這再次表明,兩組在力量水平上的顯著不同,加速度的力量(30米必須的)與負重跳深的力量,是較高水平的最大力量,相對于跳深,60米和30米至60米跑,兩組在負重跳深和30米的水平是相似的。表4 30米成績與所有變量相關系數(shù) 表5 最大速度與所有變量相關系數(shù)變 量 相關系數(shù) P

16、相關系數(shù) P 跳深 -0.671 0.0086 0.721 0.0036負重跳深 -0.611 0.0201 0.494 0.072960 米 0.954* 0.0001 -0.895* 0.000130米至60米 0.793* 0.0007 -0.937* 0.0001100米成績 0.708 0.0046 -0.792* 0.0001快節(jié)奏后蹬跑 0.425 0.1300 -0.649 0.0120快節(jié)奏后蹬跑著地時 0.472 0.0881 -0.666 0.0093快節(jié)奏后蹬跑騰空時 0.116 0.6926 0.014 0.9619快節(jié)奏后蹬跑步長 0.096 0.7442 0.13

17、4 0.6488快節(jié)奏后蹬跑步頻 -0.278 0.3360 0.270 0.3150快節(jié)奏后蹬跑最大速 -0.298 0.3007 0.430 0.1246左腿單足跳 0.420 0.2667 -0.683 0.1294左腿單足跳著地時 0.405 0.2459 -0.494 0.1467左腿單足跳騰空時 0.071 0.8447 0.111 0.3402左腿單足跳步長 -0.473 0.1678 0.628 0.0520左腿單足跳步頻 -0.233 0.5166 0.188 0.6027左腿單足跳最大速度 -0.576 0.0817 0.677 0.0314右腿單足跳 0.493 0.17

18、76 -0.656 0.0549右腿單足跳著地時 0.429 0.2159 -0.376 0.2839右腿單足跳騰空時 -0.103 0.7779 -0.204 0.5721右腿單足跳步長 -0.618 0.0571 0.616 0.0577右腿單足跳步頻 -0.049 0.8922 0.012 0.9734右腿單足跳最大速度 -0.640 0.0668 0.562 0.0910短跑著地時 0.618 0.0185 -0.632 0.0172 短跑騰空時 0.212 0.4662 -0.142 0.6277短跑步長 0.032 0.9137 0.204 0.0483短跑步頻 -0.540 0.

19、0463 0.504 0.0660最大速度 -0.770* 0.0013 30米 -0.769 0.0013注:*表示顯著相關P<0.0012.3 各參數(shù)之間的相關性分析根據(jù)Pearson相關分析法,將30米跑,最大速度作為兩個獨立的變量測量,研究與所有相關變量的相關關系。從表4和表5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P<0.001水平對于獨立變量30米跑和60米跑(r=0.95,p<0.0001),30米至60米(r=0.79,p<0.0007)及最大速度(r= -0.77,p<0.001)是顯著相關的。對于獨立變量最大速度與60米跑(r=-0.90,p<0.0001),30

20、米至60米跑(r=-0.94,p<0.0001)和100米成績(r=-0.79,p<0.0007)是顯著相關的。在p<0.01水平,跳深(r=-0.67,p<0.008)和100成績(r=0.71,p<0.004)與30米跑顯著相關。跳深(r=0.72,p<0.003),快速后蹬跑(r=-0.65,p<0.01)和快速后蹬跑著地時間(r=-0.67,p<0.009)與最大速度是相關的。結果表明,在p<0.001顯著水平,與短跑成績呈顯著相關的是加速能力和最大速度。 在p<0.01水平,幾個跳躍項目包括其中,這對于教練員的實際訓練有指導意義,值得進一步調(diào)查研究。從對專業(yè)運動員和業(yè)余運動員的研究來看,運動員在快速后蹬跑和單足跳相關性不顯著,這可能由于被試對象缺乏系統(tǒng)的跳躍組合練習,從而使這些參數(shù)的相關性下降。從研究來看,60米跑是決定百米成績的一個關鍵因素,它也是評價運動員加速能力和最大跑速的最好指標,因此,60米成績與專業(yè)運動員百米成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