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競賽講座2-聲現(xiàn)象_第1頁
初中物理競賽講座2-聲現(xiàn)象_第2頁
初中物理競賽講座2-聲現(xiàn)象_第3頁
初中物理競賽講座2-聲現(xiàn)象_第4頁
初中物理競賽講座2-聲現(xiàn)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澄池杯講座(二)聲現(xiàn)象一、基本概念1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1)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而發(fā)生的。(2)有聲音必有物體的振動,有物體的振動不一定有聲音(頻率太低或太高,響度太?。?3)聲音靠介質由近及遠地傳播,真空不能傳聲。(4)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傳聲,聲音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傳播速度不變。在固體、液體中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快,且固體傳聲的速度最快。例1: 為了探究聲的產(chǎn)生條件,有人建議利用以下幾個實驗現(xiàn)象。 甲:放在鐘罩內(nèi)的鬧鐘正在響鈴,把鐘罩內(nèi)的空氣抽去一些后,鈴聲明顯減小; 乙:使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 丙:吹笛子時,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涸诘踔拇箸?/p>

2、固定一支細小的筆,把鐘敲響后,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 你認為,能說明聲音產(chǎn)生條件的實驗現(xiàn)象是哪一個或幾個?其它現(xiàn)象雖然不能說明聲音的產(chǎn)生條件,但分別說明什么問題? 除了以上幾個,你還能說出哪些現(xiàn)象能說明聲音的產(chǎn)生條件呢? 講評:發(fā)聲體的振動是聲音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能說明發(fā)聲體在發(fā)聲時其本身正在振動的現(xiàn)象才是能說明聲的產(chǎn)生條件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聲的產(chǎn)生條件的是實驗現(xiàn)象乙和丁。實驗現(xiàn)象甲說明聲音傳播要靠介質;實驗現(xiàn)象丙說明發(fā)聲體的振動(笛子內(nèi)不同長度的空氣柱振動)頻率不同音調不同,但沒有強調發(fā)聲時其本身正在振動;它們都不能說明聲的產(chǎn)生條件例2 在雷電來臨時,電光一閃即逝,

3、但雷聲卻隆隆不斷,這是因為( )A雷一個接一個打個不停 B雙耳效應C雷聲經(jīng)過地面、山岳和云層多次反射造成的D電光的傳播速度比雷聲的傳播速度大雷聲為什么會連綿不斷? 原因:雷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聲音在傳播過程中會受到大山、高大建筑物及云層、地面的多次反射從而多次產(chǎn)生回聲,連綿不斷的雷聲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練習:1、遠處海面上發(fā)生一起短促爆炸聲,站在岸上的人能聽到多個聲音,這是什么原因呢?2、為什么有時晚上只看到了閃電,遲遲不見雷聲呢?原因:光的傳播速度要快于聲,這就是你現(xiàn)看到閃電后聽間雷聲的原因。只見閃電卻不聞雷聲就說明打雷的地點離你非常的遠,聲音在傳播的過程當中振幅衰減,導致聽不到。 例3:蛇是一

4、種可怕的動物,它經(jīng)常將頭貼在地面上,對外界的聲音刺激非常靈敏,但是蛇沒有耳朵,這是利用什么方式傾聽獵物和敵人的? 解答:蛇沒有耳廓,但是有發(fā)達的內(nèi)耳和耳骨。它聽不見空氣中傳播的聲波,但不等于它的聽力比較差,反之它的聽力很好。因為它能感受地面振動,利用骨傳導聽聲音。聲音在地面?zhèn)鞑ケ仍诳諝庵幸欤芰糠稚⑤^小,所以它的聽力是很敏銳的。打草驚蛇 2、聲速:回聲定位、聲吶系統(tǒng)(利用超聲波,能量大,穿透能力強) (1)人耳區(qū)分回聲和原聲的時間間隔是0.1秒以上;(2)回聲測距原理S= v聲t例4: 某人打靶,靶與人的距離是340m,從子彈離開槍口后經(jīng)過1.5s,某人聽到了子彈擊中靶子的聲音,空氣阻力不計

5、,則子彈離開槍口時的速度多大? 例5: 一輛汽車以54km/h的速度行駛,為了測定前方峭壁的位置,司機按了一下喇叭,經(jīng)2.5s聽到回聲,這時汽車離峭壁多遠? 鞏固練習: 1、一輛汽車向山崖沿著的平直公路勻速行駛,在離山崖700m處鳴笛,汽車前進40m后聽到回聲,求汽車的速度。 2、在百米賽跑時,計時員聽到發(fā)令槍聲后才計時,他記錄的運動員的成績?yōu)?3.69s,則運動員的真實成績是多少? 【解法歸類】1運用聲現(xiàn)象的概念近年來,在全國或各地的初中物理競賽有關聲現(xiàn)象的試題中,以涉及聲現(xiàn)象的基本概念和討論有關噪聲的社會熱點問題為主需要對聲現(xiàn)象的概念有較清楚的理解2利用聲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和回聲進行計

6、算這類問題本質上還是(簡單的)運動問題需要對運動的情況和過程進行正確的分析,必要時畫出分析示意圖,以便正確運用公式s= v聲t進行計算3、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 頻率:是由發(fā)聲體自身的材料、結構、形態(tài)、甚至還由內(nèi)部張力大小等因素決定。例如二胡的弦振動發(fā)聲,張得越緊音調越高,即頻率越高;同樣條件下有效部份越短頻率也越高;同樣條件下弦越細頻率也越高。等等。(1)音調:音調由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來決定。(1秒內(nèi)物體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人耳感知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赫茲20000赫茲)(2)音色:反映聲音的品質,它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材質不同)例題1 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

7、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出“dou(1)”“ruai(2)”“mi(3)”“fa(4)”四個音階,則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_、_、_、_。 因為聲音是由不同長度的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由圖可知,空氣柱由長到短的排列是:丙、乙、甲、?。凰园l(fā)出聲音的音調由低到高的排列順序是:丙、乙、甲、丁;故答案為:丙、乙、甲、丁練習1音樂廳正舉行音樂會,男中音在放聲高歌,女高音輕聲伴唱,又有多種樂器伴奏,這時男中音的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比男中音的高。音樂會的聲音我們聽起來有豐富的立體感,這主要是由于人的聽覺具有_效應。 練習2冷水倒在地上發(fā)出的聲音是清脆的“噼啪”聲,而開水倒在地上發(fā)出的聲

8、音則是低沉的“撲撲”聲。同學們討論后以為原因可能有兩種(1)開水里已沒有空氣,落地時是水與地的撞擊而“撲撲”響。(2)開水溫度高,水落地前被周圍汽化的水蒸氣包圍著,水落地時,水地之間有彈性的水蒸氣而發(fā)出“撲撲”聲,而冷水周圍沒有水蒸氣層,小明做了以下實驗進行探究,他燒開一壺水,從沸騰開始,每隔一定時間向地澆注一次,注意聽每次發(fā)出的聲音。他發(fā)現(xiàn)隨著水溫降低,聲音音調由低到高,一直,由“撲撲”聲慢慢變?yōu)椤班枧尽甭?。你認為他證實了哪種觀點是正確的?為什么? 答:小明的實驗是將水燒開后,由沸水開始實驗,所以猜想答:小明的實驗是將水燒開后,由沸水開始實驗,所以猜想(1 1)基本被排除掉基本被排除掉;而而

9、水溫降低后,汽化速度變慢,因此水汽化成的水蒸氣變少,可知水溫降低后,汽化速度變慢,因此水汽化成的水蒸氣變少,可知猜想(猜想(2 2)正)正確確競賽知識擴充:在鐵路旁聽行駛中的火車的汽笛聲,你會發(fā)現(xiàn)汽笛聲的音調會發(fā)生變化。火車向你駛來時,相同時間接收到的波的個數(shù)增多,頻率加快,音調變高;這種象現(xiàn)叫多普勒效應。有經(jīng)驗的戰(zhàn)士可以聽炮彈飛行時的聲音,判斷炮彈是接近還是遠離。 (3)響度: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聲源與聽者的距離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響度越小)響度的大小與發(fā)聲體的振幅、距發(fā)聲體的遠近及聲音分散快慢的情況有關。聽診器利用減小聲音的分散來增大響度。 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波

10、是傳遞能量的一種方式。波形圖 下列四種聲波,音調相同的是_,響度最小的是:_。 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噪聲:從物理學上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角度來說,凡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都是屬于噪聲;噪聲的定義應為: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凡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都屬于噪聲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都屬于噪聲(2)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消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吸聲);在人耳處減弱(隔聲);(3)噪聲的等級: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強弱的等級0dB是人剛能聽到的最弱聲音(聽

11、覺下限),10dB相當于微風吹落樹葉的沙沙聲,140dB相當于噴氣式飛機起飛時的聲音例1:公共電話亭的設計是采用什么措施來控制噪音的? 答:在電話亭周圍有玻璃板,而玻璃是最好的反射聲音的物體,利用聲音反射,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例2:過去我國鐵路的鐵軌每隔12.5m就有一個防止熱脹冷縮的伸縮縫,現(xiàn)在鐵軌的長度在1km以上才有個伸縮縫,而最近寶成鐵中秦嶺地段換37km超長無縫鐵軌鋪設成功,人們鋪設超長無縫鐵軌有什么意義?答:接縫減少,節(jié)省了鐵路建造的成本,降低了列車運行時的噪音,增加了旅客乘坐列車時的舒適度,增加了列車行駛時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 知識拓展 假定有前后兩次聲音轉到人的耳朵里,如果這兩次

12、聲音到達人耳的先后時間間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夠把這兩次聲音分辨開。也就是說,如果兩次聲音轉到人耳的時間間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聽到一次聲音。 例1、要能分辨出高墻反射回來的自己的拍手聲,你至少要離高墻多遠? 例2、在鐵管的一端打擊一下,用耳朵貼在鐵管別一端,能聽到幾個聲音?要能聽到兩次聲音,鐵管至少要多長?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v氣=340m/s.在水中v水=1500m/s,在鋼鐵中是v鐵=5100m/s。 S = 5100m/s0.1s(5100m/s-340m/s) 340m/s=36.4m例2、在鐵管的一端打擊一下,用耳朵貼在鐵管別一端,能聽到幾個聲音?要能聽到兩次聲

13、音,鐵管至少要多長?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v氣=340m/s.在水中v水=1500m/s,在鋼鐵中是v鐵=5100m/s。 例3、某中學8年級同學為了體驗聲音在不同介質是傳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現(xiàn)象,他們請一位同學在輸送水的直鐵管道(充滿水)上敲擊一下,是鐵管發(fā)出清脆的聲音。其余同學沿鐵管分別在不同位置聽聲,實驗結束后,a學生說自己聽到一次聲音,b同學說自己聽見兩次,c同學說自己聽見三次。 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v氣=340m/s.在水中v水=1500m/s,在鋼鐵中是v鐵=5100m/s。 請你通過計算證明:在鐵管某處敲響一次,a、b、c三人的位置到敲擊點各在什么范圍內(nèi)? 分析:聲音可

14、以在空氣、水、鋼鐵中進行傳播,且在鋼鐵中傳播的速度最快,在水中次之,在空氣中傳播的最慢由于聲音在空氣、水和鋼鐵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所以在同一地點聲音通過空氣、水和鋼鐵傳播的時間是不同的,即聲音到達人耳的先后順序是不同的那么我們可以根據(jù)題意(兩次聲音到達人耳的先后時間間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夠把這兩次聲音分辨開)和公式 t=s/v 建立三個方程,分別算出要分辨空氣和水傳來的聲音、水和鋼鐵傳來的聲音、空氣和鋼鐵傳來的聲音各自需要的距離是多少解:聲音到達人耳的先后順序(傳聲物質)依次是:鐵、水、空氣設聲音傳播的距離為Sn要分辨(相鄰的)空氣和水傳來的聲音,應有: S1340m/s-S11700

15、m/s0.1s,解得: S142.5m;要分辨(相鄰的)水和鐵傳來的聲音,應有: S21700m/s-S25100m/s0.1s,解得:S2255m;要分辨(相鄰的)空氣和鐵傳來的聲音,應有: S3340m/s-S35100m/s0.1s,解得: S336.4m結論:C同學與敲擊點處的距離:SC255m時,三種物質傳播的聲音到達聽音者的時間間隔均等于或大于0.1s,能聽到三次敲擊聲B同學與敲擊點處的距離:255mSB42.5m時,水和空氣傳播的時間間隔等于或大于0.1s(可以分辨); 42.5m SB36.4m時空氣和鐵傳播的時間間隔等于或大于0.1s(可以分辨);水和鐵傳播的聲音到達聽音者的

16、時間間隔小于0.1s(不能區(qū)分); 255mSB36.4m時,只能聽到兩次敲擊聲。A同學與敲擊點處的距離:SA36.4m時,任意兩種物質傳播的聲音到達聽音者的時間間隔均小于0.1s,只能聽到一次敲擊聲鞏固練習: 1、在一次爆破實驗中,一人在離爆破點10000米處觀察,爆炸后,共聽到了2次聲音,聲音相隔10秒。問此時云層多高?(聲速為330米/秒)2、下列與聲音有關的語句中,所表達的物理含義是:(1)“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 ;(2)“悅耳動聽”說明聲音的 ;(3)這小孩說起話來“脆如銀鈴”說的是聲音的 3蝴蝶每秒鐘振動翅膀56次,蜜蜂每秒鐘振動翅膀300400次,當它們從你身旁飛過時,憑聽覺(

17、) A能感覺到蝴蝶飛過去 B能感覺到蜜蜂飛過去 C能感覺到蝴蝶、蜜蜂飛過去 D不能感覺到蝴蝶、蜜蜂飛過去4一般說來,大型禮堂的四周墻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窩狀似的,這是為了( ) A減小聲音的反射 B增大聲音的反射 C增加聲音的響度 D為了美觀而進行的裝飾51964年,美國空軍一架F104噴氣式飛機在俄克荷馬城上空作超聲速飛行實驗在飛機的轟鳴聲中,一個農(nóng)場的10000只雞有6000只死亡了請用你學過的知識來解釋這一現(xiàn)象6第一次測定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內(nèi)瓦湖上進行的實驗時,兩只船相距14千米,在一只船上實驗人員向水中放一只鐘,當他敲鐘的同時,船上的火藥同時發(fā)光,在另一只船上,實驗

18、人員向水里放一只聽音器,當他看到火藥發(fā)光10秒后,聽到水下的鐘聲,這次實驗中測出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7鐵路工人在檢查火車的車輪和支撐的彈簧是否有異常情況時,常用錘子輕輕地敲火車的車輪和彈簧,從聽到的聲音判斷是否出現(xiàn)故障,這主要根據(jù)( ) A聲音的響度 B聲音的音色 C聲音的音調 D聲音的悅耳程度8蝙蝠通常只在夜間出來活動、覓食但它們從來不會撞到墻壁、樹木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度確認目標請你說說,它們的這些“絕技”靠的是什么?9某測量員是這樣利用回聲來測量距離的他站在兩平行峭壁間某一位置鳴槍,經(jīng)過10秒后他第一次聽到回聲,又經(jīng)過05秒再次聽到回聲,已知聲音的速度為340米秒,則兩峭壁間的距離

19、為 米10給熱水瓶沖開水時,隨著熱水瓶里的水不斷地增多,熱水瓶發(fā)出的聲音也不斷地變化試解釋給熱水瓶沖開水時,你聽到的聲音變化的情況,并解釋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1、分析如圖,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則是聲音的直線傳播了,兩腰的長則為通過云層反射傳播的距離,三角形的高則為云層的高。地面?zhèn)鞑サ臅r間t1=s/v=10000/330=1000/33則在云層反射傳播的時間t2=t1+10則兩腰的長度s1=vt2=330*(1000/33+10)=13300m則一條腰的長為6650m,而底的一半為5000m通過勾股定理的三角形的高h:則得h=4384.35m225000-66502(1)響度大(2)音色

20、好(3)音調高3B 4A5噴氣式飛機在飛行時的噪聲在150 dB左右在如此惡劣的噪聲環(huán)境下,雞的聽覺器官發(fā)生急劇外傷,鼓膜破裂出血致死61400米秒7C8蝙蝠飛行時會發(fā)出頻率極高的聲音 超聲波,這些超聲波碰到墻壁、樹木或昆蟲后會反射回來根據(jù)反射回來的聲音的方向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942510給熱水瓶沖開水時,隨著水不斷地增多,熱水瓶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變高熱水瓶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熱水瓶上方的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隨著熱水瓶里的水越來越多,熱水瓶上方的空氣柱的體積越來越小,發(fā)出的聲音頻率越大,音調越高二、題型訓練例例1 某人站在一個較大的山谷里,想估測山谷的寬度。他大喊一聲后經(jīng)過0.3秒

21、鐘聽到右面山崖反射回來的聲音,經(jīng)過0.5秒鐘才聽到左面山崖反射回來的聲音。請你幫他估算這個山谷的寬度。(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秒)?!痉治觥俊痉治觥恳嬎愠錾焦鹊膶挾?。關鍵問題是要搞清楚山谷寬度和時間的關系。設人離右邊山崖的距離S1,離左面山崖的距離為S2,則山谷寬度S=S1S2。聲音在時間t1=0.3秒傳播的距離為2S1,在時間t2=0.5秒內(nèi)傳播的距離為2S2?!驹u注】【評注】此題也可以這樣考慮。人聽到左、右山崖反射回來的聲音總共用了0.8秒,在0.8秒內(nèi),聲音傳播的路程是山谷寬度的兩倍。例例2 要使小提琴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變高,應采取的辦法是 A放松琴弦 B拉緊琴弦 C增加部分弦

22、線的長度 D換些粗弦【分析】【分析】音調的高低由聲源的頻率決定。琴弦振動的頻率跟弦線的長短、粗細、松緊有關系。弦線越細、越緊、越短、頻率就越高?!窘狻俊窘狻窟xB【評注】【評注】人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赫茲到20000赫茲。高于20000赫茲的聲音叫超聲,低于20赫茲的聲音叫次聲。例例3 一個人在高處用望遠鏡注視地面上的木工以每秒一次的頻率釘釘子。他聽到聲音時恰好看到擊錘的動作,當木工停止擊錘后,他又聽到了兩次擊錘聲,木工離他有多遠?【分析】【分析】由于觀察者聽到擊錘聲音時恰好看到擊錘的動作,可知擊錘聲傳到觀察者耳中所需要的時間t應該是擊錘動作周期T的整數(shù)倍,即t=T,2T,3T根據(jù)停止擊錘后

23、又聽到兩次擊錘聲,可知應取t=2T,由于T=1秒,可求出t,再根據(jù)路程公式即可求出距離?!窘饨狻坑深}意分析知 t=2T=21秒=2秒。 S=vt=340米秒2秒=680米【評注】【評注】此題關鍵是如何求出擊錘聲傳到觀察者耳中所需的時間。例例4 海面上一炸彈爆炸,岸邊的人聽到兩次爆炸聲,兩次之間相隔t秒,當時聲音在空氣中和海水中的傳播速度分別為v1米秒和v2米秒,那么,爆炸處離岸_米?!痉治觥俊痉治觥柯曇粼诤K袀鞑ニ俣容^快,即v2v1,故聲音在海水中傳播時間較短。設爆炸處離岸s米【評注】【評注】關鍵要知道v1和v2的大小。聲音在金屬傳播得比在液體中快,在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競賽題解析1.

24、 在“達人秀”節(jié)目中,演員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樂器,用它們吹奏出來的聲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調 響度 B.音色 響度 C.音色 音調 D.音色 音調 響度 解析:演員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樂器,二者音色一定不同,用它們吹奏出來的聲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音調和響度,選項A正確。一、選擇題2. 如圖所示,有一個跑道為400 m的操場,在操場的主席臺和觀眾席上方一字形排列著A, B, C三個相同的音箱。在一次運動會的開幕式上,站在操場中的所有同學都可以聽到音箱發(fā)出的足夠大的聲音,但站在某些位置的同學卻感覺聽不清音箱中播放的內(nèi)容,在1,2, 3三個位置中,位于哪個位置附近的同學應該是“感覺

25、聽不清”的?( )A. 1 B. 2 C. 3 D.在哪個位置都一樣解析:位置1聲波干涉相互削弱,所以位于位置1附近的同學應該是“感覺聽不清”選項A正確。3. 在汽車、摩托車發(fā)動機的排氣管上附加消聲器,目的是減弱噪聲,減弱噪聲的位置在( )A排氣管上 B空氣中 C人耳處 D發(fā)動機上解析:發(fā)動機的排氣管上附加消聲器,減弱噪聲的位置在排氣管上,選項A正確。4下圖是探究聲現(xiàn)象的四種實驗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 乙實驗說明鋼尺振動的頻率越高,響度越大C. 丙實驗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D丁實驗說明聲波不能傳遞能量解析:甲實驗是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鐘罩里,用

26、抽氣機逐步抽去鐘罩里的空氣,聽到的鬧鐘響聲逐步減小,據(jù)此說明真空不能傳聲,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選項A正確;乙實驗利用鋼尺的振動來說明鋼尺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選項B錯誤;丙實驗通過音叉振動時乒乓球彈開的遠近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選項C錯誤;丁實驗通過敲擊橡皮膜時蠟燭火焰的搖動說明聲波能夠傳遞能量,選項D錯誤。5. 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B敲鑼時用力越大,聲音的音調越高C市區(qū)內(nèi)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D用聲波能粉碎人體內(nèi)“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解析: “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27、選項A錯誤;敲鑼時用力越大,鑼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選項B錯誤;市區(qū)內(nèi)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選項C錯誤;用聲波(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nèi)“小石頭(結石)”,說明聲波具有能量,選項D正確。6為了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幾個實驗。你認為能夠完成這個探究目的的是( )D解析:圖A所示,把罩內(nèi)的空氣抽去一些后,鬧鐘的鈴聲明顯減小,是探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圖B所示,用力吹一根細管,并將它不斷剪斷,聲音變高,是探究細管的長度與發(fā)出聲音頻率的關系;圖C所示,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水面水花四濺,是探究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圖D所示,用大小不同的

28、力敲打鼓面,觀察紙屑跳動的情況,是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選項D正確。7超聲波有二個特點:一個是能量大,二個是沿直線傳播。下列各例中利用超聲波能量大的是( )A超聲波加濕器使藥液霧化后讓病人吸入治療咽喉炎癥B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食物及障礙物的位置C醫(yī)院利用“B超”檢查體內(nèi)情況D用超聲波探測水庫大壩是否有空隙裂縫解析: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食物及障礙物的位置,醫(yī)院利用“B超”檢查體內(nèi)情況,用超聲波探測水庫大壩是否有空隙裂縫都是利用超聲波沿直線傳播特性,只有超聲波加濕器使藥液霧化后讓病人吸入治療咽喉炎癥是利用超聲波能量大的特性,選項A正確。 8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靜.其主要原因是 (

29、)A. 大雪后,行駛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小 B. 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C. 大雪后,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 D. 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解析:大雪過后感到外面萬籟俱靜的主要原因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選項B正確。9設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1,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為v2,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為v3,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是( )Av1v2v3 Bv3v2v1 Cv1v2v3 Dv1v2v3解析:根據(jù)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次之,氣體最慢可知選項B正確。10月球不像地球,在它周圍空間沒有大氣層,甲乙兩人在月球上進行考察,若甲向上發(fā)射信號彈,則乙( )A有可能看到閃光

30、,但聽不到響聲 B有可能聽到響聲,但看不到閃光C有可能先看到閃光,后聽到響聲 D有可能先聽到響聲,后看到閃光解析:由于月球周圍空間沒有大氣層,有可能看到閃光,但聽不到響聲,選項A正確。11往保溫瓶里灌開水的過程中,聽聲音就能判斷壺里水位的高低,因為( )A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逐漸升高 B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逐漸降低C. 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音響越來越大 D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音響越來越小解析:隨著水位升高,保溫瓶中空氣柱的長度逐漸減小,空氣柱振動的頻率逐漸升高,音調逐漸升高,選項A正確,BCD錯誤;12為了保護聽力,在一般情況下應該控制噪聲不超過( ) A30分貝 B50分貝 C90分貝

31、D110分貝解析:根據(jù)幾個重要的噪聲等級,為了保護聽力,控制噪聲不超過90分貝,選項C正確。13醫(yī)生給病人看病時常使用聽診器,因為聽診器能( )A增大振動的振幅,使響度增大 B增大發(fā)聲體的頻率,使音調變高C集中聲音的能量,使傳入人耳的聲音更響 D減小醫(yī)生和患者的距離,使傳入人耳的聲音更響解析:聽診器能集中聲音的能量,使傳入人耳的聲音更響,選項C正確。聽診器不能增大振動的振幅,不能增大發(fā)聲體的頻率,不能減小醫(yī)生和患者的距離,選項ABD錯誤。14. 如圖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邏車利用超聲波可以監(jiān)測車速:巡邏車上的測速儀發(fā)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jù)發(fā)出和接收到的信號間的時間差就能測出車速。在圖(

32、b)中,P1、P2是測速儀先后發(fā)出的超聲波信號,n1、n2分別是測速儀檢測到的P1、P2經(jīng)反射后的信號。設測速儀勻速掃描,P1與P2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9秒,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米/秒。則被測車的車速為( )A20米/秒 B25米/秒 C30米/秒 D40米/秒解析:由P1與P2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9秒可知,P1與n1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3秒,P2與n2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2秒,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信號P1到被測車接收到超聲波信號需時間0.15s,二者相距340米/秒0.15秒=51米,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信號P2到被測車接收到超聲波信號需時間0.10s,二者相距340米/秒0.10秒=3

33、4米,被測車接收到這兩個超聲波信號的時間差是0.85秒,在這段時間內(nèi)被測車前進距離為51米-34米=17米,被測車的車速為17米0.85秒=20米/秒,選項A正確。15. 物理小組的同學想利用閃電和雷聲的時間間隔計算閃電發(fā)生位置到他們的距離,以下是四位同學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計算結果誤差最小的應該是 ( ) A記錄剛剛看到閃電至剛剛聽到雷聲的時間,再乘以聲速 B記錄剛剛看到閃電至雷聲剛剛結束的時間,再乘以聲速 C由兩位同學分別按選項A、B兩種方法測量時間,求平均值后,再乘以聲速 D由一位同學按照選項A的方法,多測幾次對應不同閃電與雷聲的時間間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聲速解析: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fā)生

34、的,由于閃電以光速傳播,速度遠遠大于聲速,因此記錄剛剛看到閃電至剛剛聽到雷聲的時間,再乘以聲速,計算結果誤差最小,選項A正確。16郵局電話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較好,這主要是因為玻璃( )A能很好地吸收聲音 B能很好地反射聲音C不能傳播聲音 D使聲音傳播速度變慢解析:玻璃表面光滑能很好地反射聲音,選項B正確 A錯誤;玻璃能夠傳播聲音,聲音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速度,選項CD錯誤。17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內(nèi)裝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輕輕敲擊瓶口或用嘴貼著瓶口吹氣,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下列關于所發(fā)出聲音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用筷子輕輕敲擊瓶口,甲瓶的音調最高 B用嘴貼著瓶口吹氣

35、,甲瓶的音調最高 C用筷子輕輕敲擊瓶口,丁瓶的音調最低 D用嘴貼著瓶口吹氣,丁瓶的音調最高解析:用筷子輕輕敲擊瓶口,由于甲瓶中水最多,甲瓶的音調最低,丁瓶的音調最高,選項AC錯誤;用嘴貼著瓶口吹氣,甲瓶的空氣柱最短,產(chǎn)生的聲波波長最短,頻率最高,音調最高,丁瓶的音調最低,選項B正確D錯誤。18北京奧運會上的花樣游泳運動員,由于在水面上、下都能聽到音樂指令,從而以其優(yōu)美的舞姿、隨音樂節(jié)拍而精確完成的動作,讓觀眾感受到了體育之美。關于運動員在水下是如何接收到音樂指令的下列說法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僅在水面以上放有音箱,當運動員的頭部在水面以下時,聲音經(jīng)由空氣、水,最終傳到運動員的耳朵B僅在水

36、面以下放有音箱,當運動員的頭部在水面以下時,聲音通過水傳到運動員的耳朵C運動員通過無線耳機,接收來自控制室的電磁波信號,再將其轉化成聲音,被耳朵接收D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使運動員的頭部無論是在水面以上還是以下,都能聽到清晰的音樂聲解析: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使運動員的頭部無論是在水面以上還是以下,都能聽到清晰的音樂聲,選項D正確。19如圖所示,琴師在使用前會對二胡進行調音,以下對調音時采用的做法中解釋正確的是( )A旋轉琴軸,使弦拉得緊一些,是為了改變音色B旋轉琴軸,使弦拉得緊一些,是為了改變音調C將琴枕上移一些,是為了改變音色D換一根更細一些的琴弦,是為了改變響度【解析】:旋轉

37、琴軸使弦拉得緊一些,將琴枕上移一些改變弦的長度,換一根更細一些的琴弦,這些都是為了改變音調。而音色只與樂器本身有關,響度與琴弦振動的幅度有關,所以選項B正確?!军c評】:對于弦樂器,長而粗的弦發(fā)聲的音調低,短而細的弦發(fā)聲的音調高;【點評】:對于弦樂器,長而粗的弦發(fā)聲的音調低,短而細的弦發(fā)聲的音調高;繃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高,不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低;弦的振動幅度越大,發(fā)出的聲繃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高,不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低;弦的振動幅度越大,發(fā)出的聲音響度越大。對于打擊樂器鼓,鼓皮繃得越緊,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音調越音響度越大。對于打擊樂器鼓,鼓皮繃得越緊,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音調越高。對于管樂器,通過抬

38、起不同的手指,改變不同的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音高。對于管樂器,通過抬起不同的手指,改變不同的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音調;長的空氣柱產(chǎn)生低音,短的空氣柱產(chǎn)生高音。調;長的空氣柱產(chǎn)生低音,短的空氣柱產(chǎn)生高音。20地震發(fā)生前,由于地殼的微動,會產(chǎn)生次聲波,人對這些次聲波沒有感受,但能引某些動物的聽覺反應,由右表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知,對地震產(chǎn)生的次聲波反應最強的動物是( )A、蝙蝠 B、貓C、狗 D、大象一些動物的聽覺范圍Hz蝙蝠1000-120000貓60-65000狗15-50000大象1-20000解析: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稱為次聲波,由于大象的聽覺范圍為1-20000Hz,所以對地震產(chǎn)生的次聲波

39、反應最強的動物是大象,選項D正確。21長途汽車經(jīng)過長時間行駛后,駕駛員常常會停下車,拿根鐵棒敲打車輪,憑借聲音可以判斷輪胎內(nèi)的空氣是否充足。這主要是因為敲擊的輪胎內(nèi)空氣充足時發(fā)出聲音的( )A響度較大 B音調較高 C音調較低 D響度較小解析:輪胎內(nèi)空氣充足時敲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較高,否則音調較低;敲擊用力大時響度較大,否則響度較小。二、填空題1科學家根據(jù)星球光譜的紅移現(xiàn)象推斷宇宙正在膨脹,星球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聲音也有類似的現(xiàn)象,在火車從我們身邊疾駛而過的瞬間,盡管火車發(fā)出的汽笛聲頻率是不變的,但我們聽起來聲音的音調卻是 (選填“由高變低”或“由低變高”)。由高變低解析:根據(jù)題

40、述“光譜的紅移現(xiàn)象推斷宇宙正在膨脹,星球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可知,發(fā)聲體遠離而去,我們聽起來聲音的頻率變小,音調由高變低。2.“高級音響設備”、“高聲大叫”、“高音獨唱”這些語句中表示發(fā)聲體振幅大的是 ;表示發(fā)聲體振動頻率大的是 。高聲大叫高音獨唱解析:“高級音響設備”是指音色好的音響設備;“高聲大叫”是指聲音大,即發(fā)聲體振幅大;“高音獨唱”是指發(fā)聲體振動頻率大。3在交通繁忙的路口,環(huán)保部門有時會安裝某種裝置噪聲顯示牌,用來監(jiān)測路口的“動靜”,顯示牌的示數(shù)會隨著聲音的變化而變化,如“60,70,80,”顯示牌示數(shù)的變化反映了聲音的 發(fā)生了變化,顯示牌示數(shù)的單位是 。響度分貝(或dB)解析:噪聲

41、顯示牌示數(shù)的變化反映了聲音的響度發(fā)生了變化,噪聲顯示牌示數(shù)的單位是分貝(或dB)。4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噪聲是指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 分貝。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705、音樂廳正在舉辦音樂會,男中音在放聲高歌,女高音輕聲伴唱,又有多種樂器伴奏,這時男中音的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比男中音的高。音樂會的聲音我們聽起來有豐富的立體感,這主要是由于人的聽覺具有_效應。響度音調雙耳解析: 音樂會的聲音我們聽起來有豐富的立體感,這主要是由于人的聽覺具有雙耳效應。6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我們雖然沒有看到樂隊卻也能分辨出是何種樂器在發(fā)聲,這主要是因為不同樂器所發(fā)聲音的

42、 是不同的。音色7古詩小兒垂釣中有“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1)這個釣魚的小兒面對路人的詢問,只是招招手卻默不作聲。這是因為他知道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還能在_中傳播。(2)小兒招手_(選填“會”或“不會”)產(chǎn)生波動,魚兒聽不見的原因是水會招手時,手的振動頻率很低,所發(fā)出的波動頻率也很低,不在魚的聽覺范圍內(nèi)。8一部科幻電影中有這樣的場面:一艘飛船在太空遇險,另一艘飛船在前往營救的途中,突然聽到了遇險飛船的巨大爆炸聲,接著看到了強烈的爆炸火光。請你給導演指出這個場景中的兩處科學性錯誤:(1) (2)不可能聽到爆炸聲,因為太空是真空即使能聽到爆炸聲,也不是先聽到,因為光速比聲速大9如

43、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個音階,則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_、_、_、_。解析:dou(1)的音調最低,頻率最低,瓶里空氣柱長度最長,“fa(4)” 的音調最高,頻率最高,瓶里空氣柱長度最短,所以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丙,乙,甲,丁。丙乙甲丁10編鐘是我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運用高超的工藝鑄造出大小不同的編鐘,這些鐘在敲擊時能發(fā)出不同音調的聲音從物理方面講,這是由于不同的鐘在敲擊后振動的_不同樂隊演奏的聲音是通過_傳播到我們耳中的頻率空氣解析:這

44、些鐘在敲擊時能發(fā)出不同音調的聲音,是由于不同的鐘在敲擊后振動的頻率不同樂隊演奏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耳中的11.火車在進入隧道前必須鳴笛。若火車速度為80千米/小時,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司機在鳴笛后2秒時聽到自隧道口處的山崖反射的回聲,則鳴笛時火車到隧道口的距離是 米。362【解析】:如圖,設火車在A處發(fā)出鳴笛聲,山崖在C處,火車行駛至B處就聽到山崖反射的鳴笛聲。設火車從A行駛到B處經(jīng)歷的時間為t=2秒,AC之間距離L,空氣中聲速v1=340米秒,火車速度v2=80千米/秒=22米秒,則有v1t+v1t=2L,解得L=362m三實驗探究題1為了探究聲的產(chǎn)生條件,有人建議利用以下

45、幾個實驗現(xiàn)象。 甲、放在鐘罩內(nèi)的鬧鐘正在響鈴,把鐘罩內(nèi)的空氣抽去一些后,鈴聲明顯減小。 乙、使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 丙、吹笛子時,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丁、在吊著的大鐘上固定一支細小的筆,把鐘敲響后,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 你認為,能說明聲的產(chǎn)生條件的實驗現(xiàn)象是哪一個或哪幾個?其他現(xiàn)象雖然不能說明聲的產(chǎn)生條件,但是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答案】能說明聲的產(chǎn)生條件的實驗現(xiàn)象是實驗現(xiàn)象乙和實驗現(xiàn)象丁。實驗現(xiàn)象甲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實驗現(xiàn)象丙說明不同長度的空氣柱振動時發(fā)出聲音的頻率不同?!窘馕觥繉嶒灱酌枋龅氖前颜謨?nèi)空氣抽出一些后,

46、聽到的鈴聲明顯減小??梢栽O想,若將罩內(nèi)抽成真空,鈴聲就聽不到了,實驗表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實驗乙觀察到的“水面濺起水花”是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由于音叉振動使“水面濺起水花”,表明發(fā)聲的音叉正在振動,它是探究聲音產(chǎn)生條件的相關實驗。實驗丙描述的是手指按住笛子不同的孔便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這是由于笛子發(fā)聲是笛子腔內(nèi)的空氣柱發(fā)生振動所致。手指按住笛子不同的孔,空氣柱的長度不同,空氣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音調就不同。可見,實驗丙研究的是不同長度的空氣柱振動時發(fā)聲頻率的不同。實驗丁觀察到的“把鐘敲響后,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是正在發(fā)聲的鐘振動帶動筆尖振動,在紙上

47、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表明發(fā)聲的鐘正在振動,它是探究聲音產(chǎn)生條件的相關實驗。2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jīng)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度有關;猜想三:琴弦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9種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的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 、 、 的琴弦進行實驗。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 、 、 的琴弦進行實驗。表中有的材料規(guī)格還沒有填全,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該項內(nèi)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內(nèi)容。(2)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的高低可能還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編號材料長度橫截面積A銅600.76B銅600.89C銅601.02D銅800.76E銅F銅1000.76G鋼801.02H尼龍801.02ABCADF801.02選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緊琴弦,撥動琴弦測出此時振動的頻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緊琴弦,分別測出相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