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組織解剖學課件:運動系統(tǒng)-骨骼肌_第1頁
人體組織解剖學課件:運動系統(tǒng)-骨骼肌_第2頁
人體組織解剖學課件:運動系統(tǒng)-骨骼肌_第3頁
人體組織解剖學課件:運動系統(tǒng)-骨骼肌_第4頁
人體組織解剖學課件:運動系統(tǒng)-骨骼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第二章 運動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肌肌 學學肌肉組織肌肉組織分類:骨骼肌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心肌心肌(cardiac muscle)和平滑肌平滑肌(smooth muscle) 。三類肌肉組織的結構特征比較,以骨骼肌組織為參照對象。一、骨骼肌 由多細胞核多細胞核的骨骼肌細胞構成,一般借肌腱連接于骨骼上。骨骼肌細胞由于呈細長圓柱狀細長圓柱狀,所以又稱為骨骼肌纖維;由于在光鏡下它呈現出明暗相間的橫紋,所以又叫橫紋肌橫紋?。贿€由于它受人的意志支配,故又稱為隨意肌。插 圖骨骼肌結構逐級放大模式圖骨骼肌結構逐級放大模式圖細長圓柱狀,長約1-40mm,直徑10-100m。細

2、胞核多細胞核多,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個,排布于肌纖維的周緣;肌纖維內有橫紋呈現橫紋呈現,可見其內有肌原纖維肌原纖維、大量的線粒體、糖原和脂滴。 肌原纖維的結構特征:為更細的絲狀結構,直徑肌原纖維的結構特征:為更細的絲狀結構,直徑1-2m;在光鏡下顯現明暗相間的橫紋;由于??;在光鏡下顯現明暗相間的橫紋;由于肌原纖維都縱向對齊地排布在肌纖維內,所顯現的原纖維都縱向對齊地排布在肌纖維內,所顯現的橫紋對合整體,使得整條肌纖維呈現出橫紋。清橫紋對合整體,使得整條肌纖維呈現出橫紋。清亮的橫紋成為亮的橫紋成為明帶明帶,深暗的橫紋叫,深暗的橫紋叫暗帶暗帶。骨骼肌纖維光鏡下結構骨骼肌纖維光鏡下結構-縱切縱切骨骼肌纖

3、維光鏡下結構骨骼肌纖維光鏡下結構-橫切橫切偏振光鏡下結構在一般光鏡下可見的橫紋,呈現出折光的差異:明帶呈單折光,在光學原理上稱為各向同性(isotropic),故簡稱為I帶;暗帶呈雙折光,為各向異性(anisotropic),簡稱A帶。 明帶內有染色較深的垂直于肌原纖維的一條線,明帶內有染色較深的垂直于肌原纖維的一條線,稱為稱為Z線線;暗帶中有較明亮的區(qū)域,叫;暗帶中有較明亮的區(qū)域,叫H帶帶,H帶中又有一條垂直于肌原纖維的色澤較深的橫帶中又有一條垂直于肌原纖維的色澤較深的橫線,叫線,叫M線線。肌節(jié)為骨骼肌收縮與舒張的基本單位,它是肌原纖維上兩相鄰Z線之間的部分,長約2-2.5m。觀察一個肌節(jié)發(fā)

4、現,每一個肌節(jié)的構成是:1/2 I帶+A帶+1/2 I帶。2.電鏡下結構骨骼肌纖維電鏡下結構骨骼肌纖維電鏡下結構由更細的平行排布的肌微絲所組成。肌微絲有兩種:粗肌絲和細肌絲粗肌絲和細肌絲。粗肌絲排布于肌節(jié)的A帶,長約1.5m,直徑15nm;它的中部固定于M線,兩端游離,表面有橫向的突起,稱為橫橋。細肌絲一端固定于Z線,另一端插入粗肌絲之間,終止于H的邊緣,它長約1m,直徑5nm。為肌膜(肌纖維的質膜)內陷而成的橫向環(huán)繞肌原纖維的小管。在哺乳動物,這種橫小管排布于I帶與A帶的交界處,并環(huán)繞肌原纖維。相鄰肌原纖維的橫小管相互溝通,并開口于肌纖維的表面。在電鏡下,可見兩相鄰的橫小管之間有肌質網。為肌

5、纖維內特化的滑面內質網,排布于兩相鄰的橫小管之間的網狀小管,包繞肌原纖維。肌質網與橫小管附近,網狀的管道會合成較粗的管道,稱終池(terminal cisterna)。 肌質網的構成:肌質網膜的蛋白質80%為鈣泵(一種ATP酶),可將肌質中的Ca2+泵入肌質網內,另外的蛋白質為收鈣素,結合絕大部分的Ca2+。為橫小管與終池的總稱。骨骼肌纖維電鏡下結構骨骼肌纖維電鏡下結構(模式圖模式圖)3.收縮原理二、心肌分布于心臟與近心臟的大血管管壁上。光鏡下,它們也顯示有不明顯的橫紋,故也歸屬于橫紋??;但不受意志支配,所以不是隨意肌不是隨意肌。1.光鏡下結構特征肌纖維呈短柱狀,有分支,彼此連接成網;每一根肌

6、纖維一般只有一個(偶爾有兩個)位于細胞中央的胞核;纖維間有細胞膜特化而成的結構,為連接心肌纖維的閏盤(intercalated disc)。心肌纖維心肌纖維(光鏡下結構光鏡下結構)2.電鏡下結構特征粗肌絲和細肌絲的排布方式與骨骼肌纖維相似,但沒有構成明顯的肌原纖維;橫小管粗大,位于Z線平面;肌質網和終池不發(fā)達肌質網小管末端膨大,與橫小管多形成二連體; 閏盤排布于閏盤排布于Z線線平面,在此處,相鄰心肌纖維的肌平面,在此處,相鄰心肌纖維的肌膜相互嵌合,呈階梯狀,在接觸面上有細胞間連接膜相互嵌合,呈階梯狀,在接觸面上有細胞間連接(如中間連接、縫隙連接和橋粒等如中間連接、縫隙連接和橋粒等); 線粒體發(fā)

7、達;線粒體發(fā)達; 毛細血管豐富;毛細血管豐富; 心房肌纖維除了有收縮功能外,還有內分泌功能。心房肌纖維除了有收縮功能外,還有內分泌功能。心肌肌纖維電鏡下結構心肌肌纖維電鏡下結構(模式圖模式圖)心肌肌纖維電鏡下結構心肌肌纖維電鏡下結構(透射透射)3.浦肯野纖維浦肯野纖維(Purkinye fiber)分布于心臟的竇房結、房室結和結間束,為心臟(電沖動)傳導系統(tǒng),穿行于心內膜下,密布成網,最后進入心肌層并與心肌纖維相連接。浦肯野纖維(光鏡下觀)浦肯野纖維(光鏡下觀)三、平滑肌分布于內臟和血管壁等部位,肌細胞呈長條梭形,所以叫平滑肌纖維。形態(tài)特征無橫紋,也不受意志支配,所以屬不隨意肌。1.光鏡下結構

8、特征形態(tài)特征:長梭形,約20-200m長直徑2-20m(因分布的部位不同和器官功能狀態(tài)不同,長度、粗細差異比較大,如妊娠期的子宮平滑肌纖維長度達500m),無橫紋。有一橢圓形或長桿狀胞核,居肌纖維中央。平滑肌纖維光鏡下觀平滑肌纖維光鏡下觀2.電鏡下結構特征肌膜有許多內陷所形成的小凹,相當于骨骼肌纖維和心肌纖維的橫小管。 肌質網肌質網不發(fā)達、呈泡狀或管狀,排布于不發(fā)達、呈泡狀或管狀,排布于靠近小凹的肌膜附近;靠近小凹的肌膜附近; 密斑密斑位于肌膜內表面,電子密度高;位于肌膜內表面,電子密度高; 密體密體胞漿內電子密度很高的小體,相當胞漿內電子密度很高的小體,相當于骨骼肌纖維的于骨骼肌纖維的Z線;

9、線;平滑肌纖維的超微結構平滑肌纖維的超微結構 1、分類分類根據形態(tài)分根據形態(tài)分: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洪L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根據位置分根據位置分:頭頸肌、上肢肌、下肢肌和軀干?。侯^頸肌、上肢肌、下肢肌和軀干肌肌腱肌腱2、構造、構造肌腹肌腹骨骼?。ń馄蕦W)骨骼?。ń馄蕦W) 概念概念肌的起止點肌的起止點 一般規(guī)定一般規(guī)定靜力作用靜力作用肌的作用肌的作用動力作用動力作用二、肌的起止和作用二、肌的起止和作用配配布布:拮抗、協(xié)同拮抗、協(xié)同肌的形態(tài)肌的形態(tài)肌的功能肌的功能肌束的方向肌束的方向命名原則命名原則肌的起止點肌的起止點肌所在的位置肌所在的位置肌的構造特點肌的構造特點肌頭和肌腹的數目等肌頭和肌

10、腹的數目等三、肌的配布及命名三、肌的配布及命名 淺筋膜淺筋膜 筋筋 膜膜 深筋膜深筋膜 滑膜囊滑膜囊 籽籽 骨骨 腱腱 鞘鞘四、肌的輔助裝置四、肌的輔助裝置淺筋膜:淺筋膜:居皮下,又稱皮下筋膜,居皮下,又稱皮下筋膜, 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 內含脂肪、淺靜脈、皮內含脂肪、淺靜脈、皮 神經和淺淋巴管等。神經和淺淋巴管等。深筋膜:深筋膜:又稱固有筋膜。由致密又稱固有筋膜。由致密 結締組織構成,遍布全身。結締組織構成,遍布全身。 滑膜囊:滑膜囊:為一密閉的結締組織扁為一密閉的結締組織扁囊,有的獨立存在,有的與關節(jié)腔相囊,有的獨立存在,有的與關節(jié)腔相通。多位于肌腱和骨面之間。通。多位

11、于肌腱和骨面之間。 籽骨:籽骨:發(fā)生在肌腱內的小骨塊。發(fā)生在肌腱內的小骨塊。腱鞘:腱鞘:為套在長腱周圍的鞘管為套在長腱周圍的鞘管一、軀干肌一、軀干肌二、頭頸肌二、頭頸肌三、上肢肌三、上肢肌四、下肢肌四、下肢肌一、軀干肌一、軀干肌1 1、背?。?、背肌:斜方肌、背闊肌、豎脊肌斜方肌、背闊肌、豎脊肌 胸上肢肌: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鋸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鋸肌2 2、胸肌、胸肌 胸固有?。盒毓逃屑。豪唛g內、外肌肋間內、外肌3 3、 膈膈 腹后群肌:腹后群?。貉蠹 ⒀郊⊙蠹?、腰方肌4 4、腹肌、腹肌 腹前外側群?。焊骨巴鈧热杭。焊怪奔?、腹內、外斜肌、腹直肌、腹內、外斜肌、 腹橫肌腹橫肌5 5

12、、會陰肌、會陰肌 軀干肌軀干肌背肌深層背肌深層背肌淺層背肌淺層1、背 肌1、背肌、背?。? 1)斜方?。┬狈郊∥恢梦恢庙棽亢捅成喜宽棽亢捅成喜?起點起點枕外隆凸、項韌帶和全部胸椎棘突枕外隆凸、項韌帶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點止點鎖骨外鎖骨外1/3、肩峰和肩胛岡、肩峰和肩胛岡全肌收縮全肌收縮肩胛骨向脊柱靠攏肩胛骨向脊柱靠攏作作用用上部收縮上部收縮上提肩胛骨上提肩胛骨下部收縮下部收縮肩胛骨下降。肩胛骨下降。1、背肌、背?。? 2)背闊?。┍抽熂∥恢梦恢帽诚虏亢托貍炔勘诚虏亢托貍炔科瘘c起點下下6個胸椎棘突和全部腰椎棘突、個胸椎棘突和全部腰椎棘突、 骶正中嵴和髂嵴后部骶正中嵴和髂嵴后部止點止點肱骨小結節(jié)嵴肱

13、骨小結節(jié)嵴作用作用使肩關節(jié)內收、旋內和后伸使肩關節(jié)內收、旋內和后伸當上肢固定時可上提軀干。當上肢固定時可上提軀干。1、背肌、背?。? 3)豎脊?。ㄓ址Q骶棘肌)豎脊?。ㄓ址Q骶棘?。┪恢梦恢眉怪鶅蓚鹊臏蟽燃怪鶅蓚鹊臏蟽绕瘘c起點骶骨背面及髂嵴的后部骶骨背面及髂嵴的后部止點止點沿途椎骨和肋骨、乳突沿途椎骨和肋骨、乳突作用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頭使脊柱后伸和仰頭胸肌淺層胸肌淺層胸肌深層胸肌深層2、胸、胸肌肌2、胸肌、胸?。? 1)胸大?。┬卮蠹∥恢梦恢眯乩氨诖蟛啃乩氨诖蟛科瘘c起點鎖骨內側半、胸骨和鎖骨內側半、胸骨和第第16肋軟骨等處肋軟骨等處 止點止點肱骨大結節(jié)嵴肱骨大結節(jié)嵴作用作用使肱骨內收和旋內,使

14、肱骨內收和旋內,上肢固定可上提軀干上肢固定可上提軀干2、胸肌、胸肌(2)胸小肌胸小肌位于位于胸大肌深面,起自第胸大肌深面,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肋,止于肩胛骨喙突。喙突。(3)前鋸肌前鋸肌起自起自上上8或或9肋骨外面,經肋骨外面,經肩胛骨前面止于肩胛肩胛骨前面止于肩胛骨內側緣。骨內側緣。2、胸肌、胸?。?)肋間內、外肌肋間內、外肌肋間外肌肋間外肌起自肋骨下緣,起自肋骨下緣,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骨上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骨上緣。提肋助吸氣。緣。提肋助吸氣。肋間內肌肋間內肌起自下位肋骨上起自下位肋骨上緣,止于上一肋骨下緣。降肋緣,止于上一肋骨下緣。降肋助呼氣。助呼氣。3、膈、膈 位置位置起自胸

15、廓下口內面及腰椎前面,分隔胸腔和腹腔起自胸廓下口內面及腰椎前面,分隔胸腔和腹腔結構結構周圍為肌性部,中央為腱性部稱周圍為肌性部,中央為腱性部稱中心腱中心腱。主動脈裂孔主動脈裂孔 3個裂孔個裂孔食管裂孔食管裂孔腔靜脈孔腔靜脈孔 作用作用主要的呼吸肌。主要的呼吸肌。4、腹、腹肌肌4、腹肌、腹肌(1)、)、腹直肌腹直肌 位置位置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 起止起止起自恥骨聯合與恥骨結節(jié)之間起自恥骨聯合與恥骨結節(jié)之間止于胸骨劍突及第止于胸骨劍突及第57肋軟骨肋軟骨的前面。的前面。全長有全長有34條條腱劃腱劃。4、腹肌、腹肌(2)、腹外斜肌腹外斜肌肌束由后外上斜向前內肌束由

16、后外上斜向前內下,腱膜形成下,腱膜形成腹股溝韌帶腹股溝韌帶,在恥骨結節(jié)外上方,腱膜形在恥骨結節(jié)外上方,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稱為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稱為腹股腹股溝管淺環(huán)溝管淺環(huán)(皮下環(huán))。(皮下環(huán))。4、腹肌、腹?。?)、腹內斜肌腹內斜肌大部分肌束向內上方,下部肌大部分肌束向內上方,下部肌束向內下方。束向內下方。其腱膜的下內側部與腹橫肌腱其腱膜的下內側部與腹橫肌腱膜形成膜形成腹股溝鐮腹股溝鐮(又稱聯合腱)。(又稱聯合腱)。男性腹內斜肌最下部的肌束與腹橫男性腹內斜肌最下部的肌束與腹橫肌下部肌束一起隨精索出腹股溝管肌下部肌束一起隨精索出腹股溝管淺環(huán)進入陰囊,包繞精索和睪丸而淺環(huán)進入陰囊,包繞精索和睪丸

17、而形成形成提睪肌提睪肌。4、腹肌、腹?。?)、)、腹橫肌腹橫肌肌束向前內橫行。腱膜肌束向前內橫行。腱膜下內部和腹內斜肌腱膜形成下內部和腹內斜肌腱膜形成腹股溝鐮。男性腹橫肌下部腹股溝鐮。男性腹橫肌下部的肌束參與形成提睪肌。的肌束參與形成提睪肌。(5)、)、腰方肌腰方肌位于腰椎兩側,起自髂位于腰椎兩側,起自髂嵴,向上止于第肋嵴,向上止于第肋。4、腹肌、腹肌 (6)、)、腹直肌鞘腹直肌鞘分前、后兩層分前、后兩層前層前層: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內斜: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內斜肌腱膜的前層愈合而成。肌腱膜的前層愈合而成。后層后層:腹內斜肌腱膜后層和腹:腹內斜肌腱膜后層和腹橫肌腱膜愈合而成。橫肌腱膜愈合而成。4、腹肌

18、、腹?。?)、)、腹股溝管腹股溝管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宮圓韌帶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宮圓韌帶所通過的一條裂隙,位于腹前外側所通過的一條裂隙,位于腹前外側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內下方,在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內下方,在腹股溝韌帶內側半的上方。管的內腹股溝韌帶內側半的上方。管的內口稱口稱腹股溝管深環(huán)腹股溝管深環(huán)(腹環(huán)),管的(腹環(huán)),管的外口即外口即腹股溝管淺環(huán)腹股溝管淺環(huán)(皮下環(huán))。(皮下環(huán))。4、腹肌、腹肌 (8 8)、腹筋膜)、腹筋膜腹淺筋膜腹淺筋膜:在腹上部為一層,在:在腹上部為一層,在臍以下分淺、深兩層,淺層含有脂肪臍以下分淺、深兩層,淺層含有脂肪稱脂肪層(稱脂肪層(Camper筋膜),深層內有筋

19、膜),深層內有彈性纖維稱膜性層(彈性纖維稱膜性層(Scarpa筋膜)。筋膜)。腹深筋膜腹深筋膜腹內筋膜腹內筋膜:貼附在腹腔和盆腔各:貼附在腹腔和盆腔各壁的內面。壁的內面。(9)(9)、白線、白線二、頭頸肌二、頭頸肌 面?。好婕。赫眍~肌、孔裂周圍肌枕額肌、孔裂周圍肌 1 1、頭肌、頭肌 咀嚼?。壕捉兰。阂Ъ D肌咬肌、顳肌 頸淺肌群:頸淺肌群:胸鎖乳突肌胸鎖乳突肌2 2、頸肌、頸肌 頸中肌群:頸中肌群: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 頸深肌群:頸深肌群:前、中、后斜角肌前、中、后斜角肌頭頸肌頭頸肌1 1、頭肌、頭?。?)、面)、面?。ū砬榧。┘。ū砬榧。〢、枕額肌枕額肌覆蓋于顱蓋表

20、面,故又稱顱頂肌。覆蓋于顱蓋表面,故又稱顱頂肌。 帽狀腱膜帽狀腱膜位于顱頂,連于前方位于顱頂,連于前方的額肌和后方的枕肌之間,質地堅韌,以纖的額肌和后方的枕肌之間,質地堅韌,以纖維束穿經淺筋膜和淺層的皮膚相連。維束穿經淺筋膜和淺層的皮膚相連。 頭頭 皮皮顱頂的皮膚、淺筋膜和顱頂的皮膚、淺筋膜和帽狀腱膜合稱頭皮。帽狀腱膜合稱頭皮。1、頭肌、頭肌(1)、)、面肌(表情?。┟婕。ū砬榧。〣、孔裂周圍肌孔裂周圍肌眼輪匝肌、口輪匝肌、頰肌。眼輪匝肌、口輪匝肌、頰肌。 多為皮肌,分布于面部孔裂周圍。多為皮肌,分布于面部孔裂周圍??煞譃榭煞譃榄h(huán)行肌環(huán)行肌(收縮關閉孔裂)和(收縮關閉孔裂)和輻輻射狀肌射狀?。?/p>

21、收縮開放孔裂)兩種。(收縮開放孔裂)兩種。1 1、頭肌、頭?。? 2)、)、咀嚼肌咀嚼肌 作用均與咀嚼運動有關。作用均與咀嚼運動有關。A A、咬肌咬肌 起自顴弓,向后下止于下頜角。起自顴弓,向后下止于下頜角。B B、顳肌顳肌 起自顳窩骨面,通過顴弓的內側,起自顳窩骨面,通過顴弓的內側,止于下頜骨的冠突。止于下頜骨的冠突。C C、翼內、外肌翼內、外肌2 2、頸肌、頸肌 (1 1)、頸淺肌群)、頸淺肌群胸鎖乳突肌胸鎖乳突肌 位置位置斜列于頸部兩側斜列于頸部兩側 起點起點胸骨柄前面和鎖骨胸骨柄前面和鎖骨 胸骨端胸骨端 止點止點顳骨乳突顳骨乳突 作用作用雙側收縮,頭后仰;單側雙側收縮,頭后仰;單側收縮

22、,頭歪向同側,面轉向對側收縮,頭歪向同側,面轉向對側2 2、頸肌、頸肌 (2 2)、)、頸中肌群頸中肌群 包括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包括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3 3)、)、頸深肌群頸深肌群 前、中、后斜角肌前、中、后斜角肌 斜角肌間隙斜角肌間隙在前、中斜角肌在前、中斜角肌和第和第1 1肋之間,形成三角形裂隙,肋之間,形成三角形裂隙,有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脈通過。有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脈通過。 三、上肢肌三、上肢肌 三角肌三角肌1 1、肩、肩 肌肌 岡上、下肌,大、小圓肌肩胛下肌岡上、下肌,大、小圓肌肩胛下肌 前群:前群:肱二頭肌、喙肱肌。肱二頭肌、喙肱肌。2 2、臂、臂 肌肌 肱肌,均為屈肌肱肌,均

23、為屈肌 后群:后群:肱三頭肌,為伸肌肱三頭肌,為伸肌 前群前群: : 淺層淺層6 6塊,深層塊,深層3 3塊塊3 3、前臂肌、前臂肌 后群:后群:淺層淺層6 6塊,深層塊,深層5 5塊塊 外側群:外側群:魚際魚際4 4塊肌塊肌4 4、手、手 肌肌 中間群:中間群:1111塊塊 內側群:內側群:小魚際小魚際3 3塊肌塊肌上肢肌上肢肌1 1、肩肌、肩肌三角肌三角肌 位置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點起點鎖骨的外側段、肩峰鎖骨的外側段、肩峰 和肩胛岡和肩胛岡 止點止點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作用使肩關節(jié)外展使肩關節(jié)外展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

24、2 2、臂肌、臂?。? 1)前群)前群 肱二頭肌肱二頭肌位置位置臂前部淺層,呈長梭形臂前部淺層,呈長梭形。起點起點長頭長頭起自肩胛骨關節(jié)盂上方起自肩胛骨關節(jié)盂上方 短頭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起自肩胛骨喙突止點止點止于橈骨粗隆,另有腱膜從肌止于橈骨粗隆,另有腱膜從肌 腱上分出并移行于前臂筋膜。腱上分出并移行于前臂筋膜。作用作用主要為屈肘關節(jié),長頭協(xié)助屈肩關主要為屈肘關節(jié),長頭協(xié)助屈肩關 節(jié)同時使已旋前的前臂做旋后運動。節(jié)同時使已旋前的前臂做旋后運動。2 2、臂肌、臂?。? 1)前群前群 喙肱肌喙肱?。浩鹱约珉喂牵浩鹱约珉喂青雇?,止于肱骨中部內喙突,止于肱骨中部內 側。側。 肱肌肱?。浩鹱噪殴窍掳耄浩?/p>

25、自肱骨下半部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部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隆。2 2、臂肌、臂肌(2 2)、后群)、后群肱三頭肌肱三頭肌 位置位置臂后臂后 長長 頭頭肩胛骨關節(jié)盂下方肩胛骨關節(jié)盂下方 起點起點 外側頭外側頭橈神經溝的外上方橈神經溝的外上方 內側頭內側頭橈神經溝的內下方橈神經溝的內下方 止點止點尺骨鷹嘴尺骨鷹嘴 作用作用伸肘關節(jié),長頭可使臂后伸。伸肘關節(jié),長頭可使臂后伸。3 3、前臂肌、前臂?。? 1)前群)前群 肱橈肌、旋前圓肌、肱橈肌、旋前圓肌、淺層淺層6 6塊塊 橈側腕屈肌、掌長肌、橈側腕屈肌、掌長肌、 指淺屈肌、尺側腕屈肌指淺屈肌、尺側腕屈肌 拇長屈肌拇長屈肌 深層深層3 3塊塊 指深屈肌指

26、深屈肌 旋前方肌旋前方肌 橈側腕屈肌腱、掌長肌腱、尺側腕屈肌腱橈側腕屈肌腱、掌長肌腱、尺側腕屈肌腱 3 3、前臂肌、前臂肌(2 2)、后群)、后群 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淺層淺層6 6塊塊 指伸肌、小指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 尺側腕伸肌、肘肌尺側腕伸肌、肘肌 旋后肌旋后肌 指伸肌腱指伸肌腱深層深層5 5塊塊 拇長、短展肌,拇長、短展肌, 拇長伸肌、示指伸肌拇長伸肌、示指伸肌 拇長伸肌腱拇長伸肌腱 拇長展肌腱拇長展肌腱4 4、手肌、手肌(1)(1)外側群外側群:又稱:又稱魚際魚際 淺層淺層: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短展肌、拇短屈肌、 深層深層:拇對掌肌、拇收?。耗磳φ?/p>

27、肌、拇收肌(2)(2)內側群:內側群:又稱又稱小魚際小魚際 淺層:淺層: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 深層:深層:小指對掌肌小指對掌肌(3)(3)中間群中間群:有:有1111塊:塊: 4 4塊蚓狀肌、塊蚓狀肌、3 3塊骨間掌側肌、塊骨間掌側肌、4 4塊骨間背側肌塊骨間背側肌 四、下肢肌四、下肢肌 前群:前群:髂腰肌、闊肌膜張肌髂腰肌、闊肌膜張肌1 1、髖、髖 肌肌 后群:后群:臀大肌等臀大肌等 前群:前群:縫匠肌、股四頭肌縫匠肌、股四頭肌2 2、大腿肌、大腿肌 內側群內側群 后后 群:群: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 前前 群群3 3、小腿肌、小腿肌 外側群

28、外側群 后后 群:群:小腿三頭肌小腿三頭肌 足背肌足背肌4 4、足肌、足肌 足底肌:足底?。簝取⒅?、外三群內、中、外三群髖肌前群髖肌前群下肢肌下肢肌1 1、髖肌、髖肌前群前群:髂腰肌、闊肌膜張?。瑚难?、闊肌膜張肌后群后群:臀大、中、小肌,梨狀肌,:臀大、中、小肌,梨狀肌, 閉孔內、外肌,股方肌等閉孔內、外肌,股方肌等1 1、髖肌、髖?。? 1)前)前 群:群: 腰大肌腰大肌:起自腰椎體側面和橫突,起自腰椎體側面和橫突, 髂腰肌髂腰肌 止于股骨小轉子。止于股骨小轉子。 髂髂 肌?。浩鹱憎母C,止于股骨小轉子。起自髂窩,止于股骨小轉子。 作用作用使髖關節(jié)前屈和旋外。使髖關節(jié)前屈和旋外。闊肌膜張肌闊

29、肌膜張肌 起止起止起自髂前上棘,止于脛骨外側髁。起自髂前上棘,止于脛骨外側髁。 作用作用屈髖關節(jié)。屈髖關節(jié)。1 1、髖肌、髖?。? 2)后群)后群 臀大肌臀大肌 位置位置臀部皮下臀部皮下起點起點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止點止點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脛束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脛束作用作用伸和旋外髖關節(jié)伸和旋外髖關節(jié)1 1、髖肌、髖肌(2)后群)后群臀中、小肌臀中、小肌均起自髂骨外面,臀中肌掩蓋臀小肌。均起自髂骨外面,臀中肌掩蓋臀小肌。兩肌止于股骨大轉子。有外展髖關節(jié)的作用兩肌止于股骨大轉子。有外展髖關節(jié)的作用股方肌股方肌 梨狀肌梨狀肌起自骶骨前面,起自骶骨前面,止于股骨大轉子。止于股骨大轉子。使髖關節(jié)外展和旋外。使髖關節(jié)外展和旋外。閉孔內、外肌閉孔內、外肌2、大腿肌、大腿肌(1)前群)前群縫匠肌縫匠肌全身最長的肌,有全身最長的肌,有屈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的作屈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的作用,并使小腿旋內。用,并使小腿旋內。2、大腿肌、大腿肌(1)前群)前群股四頭肌股四頭肌“股淺內外直,股深中間肌股淺內外直,股深中間肌”位置位置大腿前面,全身體積最大的肌大腿前面,全身體積最大的肌股直肌起自髂前下嵴股直肌起自髂前下嵴起點起點股內、外側肌分別起自股骨粗線內、外側唇股內、外側肌分別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