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文學修養(yǎng)_第1頁
科學家的文學修養(yǎng)_第2頁
科學家的文學修養(yǎng)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家的文學修養(yǎng)公元 1940 年,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創(chuàng)辦國文月刊 ,封 面四字竟然是請水利工程專家陳士驊教授題寫的。陳教授不 僅在水利、水土諸多方面造詣頗深,而且擅長書畫和傳統(tǒng)詩 詞寫作,有陳士驊詩集行世。其中宿菜園渡武侯祠 一詩明凈洗練,最為感人。詩曰: “夕照桓侯戍,煙籠丞相 祠。泉流疑琴韻,夢驚覺馬馳。 ”中國老一輩科學家文學修 養(yǎng)之深由此可見一斑。地質學家李四光亦有很深的國學根底。曾撰有一詩悼念 其學生:“崎嶇五嶺路,嗟君從我游。峰巒隱復見,環(huán)繞湘 水頭。風云忽變色, 瘴癘蒙金甌。 山兮復何在, 石跡耿千秋。 短短四十字,堪稱語簡情深,感人肺腑。氣象地理學家竺可 楨在其所著的物候學一書中

2、引用了大量中國古典詩歌, 其中包括李白、 杜甫、劉禹錫、 王之渙、陸游等名家的詩篇。 如引陸游詩“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 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 ”竺老 75 歲那年,還手錄過陸游 的著名詩句: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 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 ,旨在律己策人。橋梁學家茅 以升能將漢代的京都賦背得一字不漏,撰有五橋頌 二十四橋人間彩虹等散文行世,其中有些文章還被 選作中學語文教材。毛澤東稱其不僅是科學家,而且是文學 家。茅翁晚歲寫有兩則警語。一曰人生哲語 ,稱:“人生 一征途耳,其長百年,我已走過十之七八?;厥浊皦m,歷歷 在目。崎嶇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

3、濤,幸賴橋梁以渡。橋 何名歟 ?曰奮斗。”另一則為治學格言或曰十六字訣 云:“博聞強記,多思多問,勤于思索,勇于創(chuàng)新。 ”兩則警 語,言簡意賅,發(fā)人深省。科學家中也許數(shù)學家們的文學修養(yǎng)更為突出。如蘇步青 就有“文理全才”之美譽。蘇氏一生與詩結緣,從事詩歌創(chuàng) 作長達七十余年,出版有蘇步青業(yè)余詩詞鈔 。其中“畫 角聲聲催鐵血,烽煙處處缺金甌” ,“江南煙雨夢歸頻,永懷 三戶可亡秦” ,表現(xiàn)了蘇教授對日寇犯華的憤慨; “骨肉無由 長暌隔,山川自古本相連。人民十億女媧在,定補鯤南一線 天”,反映了蘇步青對臺灣同胞的無限關愛和對國家統(tǒng)一的 強烈愿望。蘇老曾無限感慨地說: “深厚的文學、歷史基礎 是輔助我

4、登上數(shù)學殿堂的翅膀,文學、歷史知識助我開拓思 路,加深對數(shù)學的理解。以后幾十年,我能吟詩填詞,出口 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時的文理兼治的學習方法。我 要向有志于學習理工、自然科學的同學們說一句話:打好語 文、史地基礎,可以幫助你們躍上更高的臺階。 ”他的這番 話無疑是鼓勵青年科學家們的金玉良言。華羅庚詩文俱佳。相傳他在讀唐詩“月黑雁飛高,單于 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時,發(fā)現(xiàn)詩中有常識性 錯誤。便隨口吟曰: “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 處,怎得見雁飛 ?”其思維之敏捷, 令人嘆服。 華氏晚年撰有 “發(fā)白才知智叟呆,埋頭苦干向未來。勤勞補拙是良策,一 分辛勞一分才”一詩,在學

5、界影響很大。陳省身曾被人譽為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 。他幼時跟隨祖母背誦唐詩、 佛經。稍長,則讀封神榜 七俠五義乃至紅樓夢 , 晚年又好讀金庸的小說。嘗云: “許多藝術作品中的藝術美 感與哲學內涵和數(shù)學王國中的壯美風光與高深境界是相通 的?!标愂弦嗌圃?。如其 1974 年作回國 :“飄零紙筆過一 生,世譽猶如春夢痕。喜看家園成樂土,廿一世紀國無倫。 1980 年作訪理論物理研究所 :“物理幾何是一家,共同攜 手到天涯。黑洞單極窮奧秘,纖維連絡織錦霞。進化方程孤 立異,對偶曲率瞬息差。 疇算竟有天人用, 拈花一笑不言中。 其詩自然流暢,聲律諧和,頗有唐人風味。丘成桐 17 歲入 香港中文

6、大學數(shù)學系就讀,后隨陳省身赴美,在加州大學深 造,獲博士學位。丘氏對文史亦有廣泛興趣,往往在研究數(shù) 學之余,吟誦史記 三國志戰(zhàn)國策等史書,尤好中 國古典詩詞。所撰數(shù)學和中國文學的比較一文,涉及詩 三百篇、古詩十九首、 莊子洛神賦文心雕龍詩品 西廂記牡丹亭紅樓夢金瓶梅人間詞話以及 多位唐宋名家的詩作和詞作,彰顯出其宏闊的閱讀視野。我曾將丘氏此文研讀再三,深感其思維卓爾不群,用詞莊重典 雅,行文舒卷自如,真不愧為一代大師也。令人感到詫異的是,西方科學家文學修養(yǎng)的情形與中國 科學家亦多有雷同之處,可謂相映成趣。相傳美籍匈牙利數(shù) 學家諾 ?伊曼能背誦狄更斯的長篇小說 雙城記。有人不信, 便當面測試,

7、令其背出某章某節(jié), 諾氏應聲而出, 一字不差。 又如法國數(shù)學家塞爾好讀文學書籍,家中建有一個規(guī)模可觀 的圖書室,所藏文學書籍隨處可見。其所喜愛的作家竟多達 三十多位,其中包括法國的司湯達、美國的辛格、英國的古 卜林、日本的川端康成、阿根廷的博爾赫斯、俄國的陀思妥 耶夫斯基等。再如英人李約瑟曾以其七卷二十冊的巨著中 國科學技術史 令世人矚目, 被譽為著名的科學與科學史家。 1943 年至 1944 年他曾在中國四川等地作科學考察。 1943 年 6月 4日,李約瑟在生物學家石聲漢教授等人陪同下,由岷 江乘船前往宜賓。途中小雨綿綿,淅淅瀝瀝下個不止。面對 此情此景, 石教授背誦了南宋詞人蔣捷的詞作

8、 虞美人:“少 年聽雨歌樓上,紅蠟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 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寮下,鬢已蕭蕭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 階前,點滴到天明。 ”李約瑟聽后大為感動,旋即將此詞譯 成了英文:As a young man, listening to girls singing in a tower, I heard the sound of the rain/While the red candle burned dim in the damp air/In middle age, traveling by boat on a river, I listened to the rain,

9、 falling, falling;/The river was wide and clouds drited above/I heard the solitary cry of a teal borne on the west wind.And now in a cloister cell I hear the rain again,/My hair is grey and sparse; Sadness and happiness,separation and reunion, seem all one /They move me no more/Let the rain drop all night on the deserted pavement/Til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