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咨詢師培訓)_第1頁
社會心理學(咨詢師培訓)_第2頁
社會心理學(咨詢師培訓)_第3頁
社會心理學(咨詢師培訓)_第4頁
社會心理學(咨詢師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國家職業(yè)資格全國統(tǒng)一鑒定考核方案2心理咨詢師考試范圍第一章 基礎心理學第二章 社會心理學第三章 發(fā)展心理學第四章 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第五章 心理測驗學第六章 咨詢心理學第七章 心理咨詢師職業(yè)道德3心理咨詢師考試方式(一)理論知識部分1、理論知識考試為全國統(tǒng)一書面閉卷考試。采取書面試卷、答題卡作答方式進行。2、時間:90分鐘3、計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4、題型:考試題型全部為選擇題,共100題,其中60題為單項選擇題,占60分;40題為多項選擇題,占40分。4社社 會會 心心 理理 學學心理咨詢師培訓心理咨詢師培訓5目目 錄錄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概述概述 第一單元 研究對象和范圍 第二

2、單元 社會心理學簡史 第三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社會化與自我社會化與自我 第一單元 社會化 第二單元 社會角色及其理論 第三單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社會知覺與歸因社會知覺與歸因 第一單元 社會知覺 第二單元 印象形成與管理 第三單元 歸因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社會動機與社交情緒社會動機與社交情緒 第一單元 概述 第二單元 主要的社會動機 第三單元 社交情緒 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態(tài)度態(tài)度 第一單元 態(tài)度形成 第二單元 態(tài)度轉變 第三單元 態(tài)度測量第六節(jié)第六節(jié) 溝通與人際關系溝通與人際關系 第一單元 溝通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單元 體語溝通 第三單元 人

3、際關系的原則和理論 第四單元 人際吸引 第五單元 人際互動第七節(jié)第七節(jié) 社會影響社會影響 第一單元 從眾 第二單元 社會促進與社會惰化 第三單元 模仿、暗示和社會感染第八節(jié)第八節(jié) 愛情、婚姻與家庭愛情、婚姻與家庭 第一單元 愛情 第二單元 婚姻 第三單元 離婚 第四單元 家庭6 研究對象和范圍研究對象和范圍 社會心理學簡史社會心理學簡史 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 社會心理學主要理論流派社會心理學主要理論流派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概述概述7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學文文 化化人類學人類學心理學心理學學科誕生的標志:學科誕生的標志:1908年年美國的社會學家美國的社會學家羅斯羅斯出版了出

4、版了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同年,英國的心理學家同年,英國的心理學家麥獨孤麥獨孤出版了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導論社會心理學導論。8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一、社會心理學的定義一、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1.側重于心理學的定義 對個體的對個體的社會行為社會行為和和社會意識社會意識的研究的研究(F.H.奧爾波奧爾波特,特,19241924) 研究內(nèi)容:個體行為如何受他人存在的影響而發(fā)生變研究內(nèi)容:個體行為如何受他人存在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化( (G.W.奧爾波特奧爾波特,1954) ) 影響的形式:影響的形式:現(xiàn)實現(xiàn)實的存在;的存在;想象想象的存在;的存在;隱含隱含的存

5、在的存在 9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 2側重于社會學的定義 從社會互動的角度界定社會心理學,認為社從社會互動的角度界定社會心理學,認為社會心理學是關于會心理學是關于社會互動社會互動的研究,應以的研究,應以群體心理群體心理為基礎。為基礎。( (艾爾烏德艾爾烏德)本書的定義是:本書的定義是: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情境中的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情境中的人的心理過程及其行為規(guī)律的科學。人的心理過程及其行為規(guī)律的科學。 10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二、社會行為與社會心理二、社會行為與社會心理 1.1.社會行為社會行為

6、 由社會因素引起的并對社會產(chǎn)生影響的反應系統(tǒng)。它包括習由社會因素引起的并對社會產(chǎn)生影響的反應系統(tǒng)。它包括習得行為、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人際合作與競爭、群體的得行為、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人際合作與競爭、群體的決策行為。決策行為。 B=f(P,E) (勒溫,勒溫,19361936) B : B :行為行為 P:P:個體個體 E:E:個體所處的情境個體所處的情境 f : f : 函數(shù)關系函數(shù)關系 11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2.2.社會心理社會心理 是社會刺激與社會行為之間的中介過程,即由社會因是社會刺激與社會行為之間的中介過程,即由社會因素引起

7、并對社會行為具有引導作用的心理活動。素引起并對社會行為具有引導作用的心理活動。12三、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圍三、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圍個體層面(社會化、自我意識、社會知覺、態(tài)度、社會動機、社會學習)人際層面(人際關系、人際溝通)群體層面(從眾、社會助長與惰化)社會層面(風俗、時尚、國民性)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13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社會心理學簡史社會心理學簡史(美國學者霍蘭德霍蘭德三階段)哲學思辨哲學思辨 經(jīng)驗描述經(jīng)驗描述實證分析實證分析 啟蒙期啟蒙期 形成期形成期 確立期確立期14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社會心理學簡史社會心理學簡史 一一哲學思辨階段(啟

8、蒙期)哲學思辨階段(啟蒙期)-古希臘世紀上半葉古希臘世紀上半葉 知識點:人性的爭論可視為最早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知識點:人性的爭論可視為最早的社會心理學研究 二二經(jīng)驗描述階段(形成期)經(jīng)驗描述階段(形成期)-世紀中葉世紀中葉2020世紀初世紀初 在觀察的基礎上,對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在觀察的基礎上,對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析。析。 催生作用的學術思潮:催生作用的學術思潮: (1)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的進化論 (2)德國的民族心理學)德國的民族心理學 (3)法國的群眾心理學)法國的群眾心理學 (4)英國的本能心理學)英國的本能心理學 (5)奧地利的精神分析學派)奧

9、地利的精神分析學派 三實證分析階段(確立期)三實證分析階段(確立期)-始于始于2020世紀世紀2020年代年代 實證先驅(qū):實證先驅(qū):特里普力特和莫德特里普力特和莫德;勒溫勒溫社會心理學之父;社會心理學之父;F.H.F.H.奧奧爾波特爾波特實驗社會心理學的奠基人實驗社會心理學的奠基人15一、社會心理學研究應遵循的原則一、社會心理學研究應遵循的原則 1價值中立原則 2系統(tǒng)性原則 3倫理原則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16倫理原則 在制定研究計劃時,研究者應評估道德可接受性。 研究前,說明研究計劃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試同意。特殊情況下需要隱瞞的,事后要說明。 具體研究中必須

10、采取保護被試者的措施。 被試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對被試提供的資料應保密,如公開發(fā)表,須被試同意。 不得和被試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關系。17二、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二、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觀察法:自然觀察和參與觀察 2.調(diào)查法:訪談法和問卷法(最普遍):標準化、效率 3.檔案法:干擾小、工作量大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18 223223關于觀察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關于觀察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自然觀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為,提供自然觀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為,提供“類別類別”及及“數(shù)量數(shù)量”信息信息 B B參與觀察時,由于身臨其境,

11、觀察者可能獲得較參與觀察時,由于身臨其境,觀察者可能獲得較多的多的“內(nèi)部內(nèi)部”信息信息 C C采用參與觀察法時,應盡量減少觀察者與被觀察采用參與觀察法時,應盡量減少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相互作用造成的負面影響者之間相互作用造成的負面影響 D D觀察者在參與觀察時,一般不需要隱瞞自己的身觀察者在參與觀察時,一般不需要隱瞞自己的身份份19 2424關于參與觀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關于參與觀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A觀察者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觀察者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內(nèi)部內(nèi)部”信息,且材料來信息,且材料來源可能更加真實源可能更加真實 B B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可能會有一些觀

12、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可能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負面的影響 C C觀察者隱瞞自己的身份,有助于減少被觀察者的緊觀察者隱瞞自己的身份,有助于減少被觀察者的緊張感或唐突感張感或唐突感 D D參與觀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觀察者的自我體驗參與觀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觀察者的自我體驗20229229檔案法的優(yōu)點是(檔案法的優(yōu)點是( )。)。 A A對研究對象的心理干擾小對研究對象的心理干擾小B B有統(tǒng)計資料可查有統(tǒng)計資料可查 C C適用于跨文化的比較研究適用于跨文化的比較研究D D適用于時間跨度較長的趨勢研究適用于時間跨度較長的趨勢研究21第四單元第四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一、社會學習論

13、(班杜拉)一、社會學習論(班杜拉) 1 1社會學習論簡述社會學習論簡述 試圖用行為主義解釋人們社會行為的學說叫社試圖用行為主義解釋人們社會行為的學說叫社會學習論。行為主義主要的理論假設是,先前的會學習論。行為主義主要的理論假設是,先前的學習對現(xiàn)在的行為有決定作用。學習對現(xiàn)在的行為有決定作用。 2 2學習的機制:聯(lián)想、強化、模仿學習的機制:聯(lián)想、強化、模仿 22第四單元第四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一、社會學習論(班杜拉)一、社會學習論(班杜拉) 3 3觀察學習觀察學習 注意過程注意過程 保持過程保持過程 動作再現(xiàn)過程動作再現(xiàn)過程 動機過程動機過程:外部強化、替代性強化與自我

14、強化:外部強化、替代性強化與自我強化23二、社會交換論(霍曼斯)二、社會交換論(霍曼斯) 主張從經(jīng)濟學投入與產(chǎn)出關系的視角研究社會行為的理論。重點強調(diào),“人們之間的互動是物質(zhì)與非物質(zhì)的一種交換”。 1.成功命題 2.刺激命題 3.價值命題 4.剝奪滿足命題 5.侵犯贊同命題 第四單元第四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24第四單元第四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三、符號互動論三、符號互動論1.代表人物:詹姆斯和米德,源于20世紀30年代,最早使用“符號互動”術語的是布魯默。2基本假設: 個體對事物的行動以該事物對個體的意義為基礎; 事物的意義源于個體與他人的互動

15、,而不是事物本身; 個體可通過主觀解釋對事物賦以意義或修改其意義25四、精神分析論四、精神分析論 1.1.早期精神分析論的主要觀點(弗洛伊德)早期精神分析論的主要觀點(弗洛伊德) 意識與潛意識意識與潛意識 力必多(性本能);力必多(性本能); 快樂原則,現(xiàn)實原則,道德原則;快樂原則,現(xiàn)實原則,道德原則; 生本能與死本能生本能與死本能 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 第四單元第四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26四、精神分析論四、精神分析論 2.2.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瑞士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瑞士. .榮格)榮格) “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是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

16、識,是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識,包括祖先在內(nèi)的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jīng)驗庫存包括祖先在內(nèi)的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jīng)驗庫存在人腦中的遺傳痕跡。在人腦中的遺傳痕跡。第四單元第四單元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27四、精神分析論四、精神分析論3.3.新精神分析論的觀學(霍尼、弗洛姆、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論的觀學(霍尼、弗洛姆、埃里克森) 1 1)霍妮的)霍妮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論:強調(diào)社會因素、文化因素對人論:強調(diào)社會因素、文化因素對人格的影響。格的影響。2 2)沙利文的人際關系學說:人際關系是人格形成和發(fā)展的)沙利文的人際關系學說:人際關系是人格形成和發(fā)展的源泉。源泉。第四單元第四單元

17、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282 2F.H.F.H.奧爾波特(奧爾波特(F. H.AllportF. H.Allport,19241924)指出,社會心理學)指出,社會心理學是是“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為和(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為和( )的學科)的學科”。 A A社會心理社會心理 B B社會意識社會意識 C C社會知覺社會知覺D D社會觀念社會觀念216216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美國社會心理學家G.W.G.W.奧爾波特(奧爾波特(G.W.AllportG.W.Allport,19541954)認為,社會心理學試圖了解和解釋個體的思想、情感和行認為,社會心理學試圖了解和解釋個體的思想、情感和行為

18、怎樣受他人的影響,他人的影響包括(為怎樣受他人的影響,他人的影響包括( )的影響。)的影響。 A. A. 現(xiàn)實現(xiàn)實 B B想象想象 C C隱含隱含 D D虛擬虛擬291313歷史上最早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是圍繞(歷史上最早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是圍繞( )的哲學爭)的哲學爭辯。辯。 A A社會分層社會分層B B遺傳和環(huán)境遺傳和環(huán)境 C C本能和教育本能和教育D D人性人性1515經(jīng)驗描述階段的特點是在(經(jīng)驗描述階段的特點是在( )的基礎上,對人類的心)的基礎上,對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析。理活動和行為方式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析。 A A觀察觀察B B實驗實驗 C C思辨思辨D D歸

19、納歸納1717實證分析階段的特點是:社會心理學從描述研究轉向?qū)崒嵶C分析階段的特點是:社會心理學從描述研究轉向?qū)嵶C研究,從定性研究轉向定量研究,從(證研究,從定性研究轉向定量研究,從( )轉向應用研)轉向應用研究。究。 A A純理論研究純理論研究B B經(jīng)驗研究經(jīng)驗研究 C C實驗室研究實驗室研究D D哲學思辨哲學思辨303636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假設不包括(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假設不包括( )。)。 A A個體對事物采取的行動是以該事物對他的意義為基礎個體對事物采取的行動是以該事物對他的意義為基礎的的 B B事物的意義源于個體與他人的互動,而不是存在事物事物的意義源于個體與他人的互動,而不是存在事物自

20、身中自身中 C C事物的意義在于得與失的權衡結果事物的意義在于得與失的權衡結果 D D個體在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往往通過自己的解釋個體在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往往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31 3434關于社會交換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關于社會交換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A社會交換論是主張從經(jīng)濟學的投入與產(chǎn)出關系的視社會交換論是主張從經(jīng)濟學的投入與產(chǎn)出關系的視角研究社會行為的理論角研究社會行為的理論 B B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 C C人們在互動中傾向于擴大收益、縮小代價或傾向于人們在互動中傾

21、向于擴大收益、縮小代價或傾向于擴大滿意度、減少不滿意度擴大滿意度、減少不滿意度 D D社會交換關系是建立在利益沖突基礎上的人們的競社會交換關系是建立在利益沖突基礎上的人們的競爭性活動爭性活動32 社會化 社會角色及其理論 自我、身份與自尊第二節(jié) 社會化和自我33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化社會化一、社會化的概念一、社會化的概念前提:人是社會性動物,社會先于個體存在。概念:社會化是個體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 是學習掌握社會角色和行為規(guī)范,形成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人格、社會心理、行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過程。 早期社會化 繼續(xù)社會化 再社會化 兩個層面 社會視角:社會對個體進行教化的過程; 個體視角:個體與

22、其他社會成員互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34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化社會化二、社會化的內(nèi)容二、社會化的內(nèi)容掌握生活與生產(chǎn)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遵守社會規(guī)范樹立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社會角色養(yǎng)成35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化社會化三、社會化的基本條件三、社會化的基本條件人類有較長的生活依附期,約13-25年。人類的遺傳素質(zhì)提供了社會化的可能。36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化社會化四、社會化的載體四、社會化的載體 家庭 學校 大眾傳播媒介 參照群體37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化社會化五、社會化的分類五、社會化的分類語言社會化:個體社會化從掌握語言開始,全部社會化以語言社會化為前提。38五、社會化的分類五、社會化

23、的分類性別社會化:在社會化過程中,學習按性別角色規(guī)范的過程。 性(生物學差異),如遺傳、性腺與外生殖器、內(nèi)分泌、副性征等。 性別(人格差異),兩性在人格方面的差異。如男性氣質(zhì)與女性氣質(zhì)。 性別角色(社會行為),社會對男女兩性在態(tài)度、角色和行為方式方面的期待。與社會文化相關。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化社會化39五、社會化的分類五、社會化的分類道德社會化:個體將社會道德規(guī)范逐步內(nèi)化,成為自身道德命令的過程。 道德觀念與道德判斷 道德情感 道德行為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化社會化40五、社會化的分類五、社會化的分類政治社會化:個體接受和采用現(xiàn)時的社會政治制度的規(guī)范,并掌握相應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的過程。愛國

24、意識發(fā)展的階段: 國家形象:國歌、國旗、領袖 抽象國家觀念:國家、政治群體 國家組織系統(tǒng):國際舞臺的角色、國際責任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化社會化41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社會角色及其理論社會角色及其理論一、社會角色的概念一、社會角色的概念社會角色是個體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社會角色是個體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為行為方式方式及相應的及相應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它是對特定地位的個體行。它是對特定地位的個體行為的期待,是社會群體得以形成的基礎。為的期待,是社會群體得以形成的基礎。地位是角色的內(nèi)在依據(jù),而角色是地位的外在表現(xiàn)地位是角色的內(nèi)在依據(jù),而角色是地位的外在表現(xiàn)。 42從角色的從角色的獲得方

25、式獲得方式上上先賦角色先賦角色成就角色成就角色43從角色行為從角色行為規(guī)范化程度規(guī)范化程度來區(qū)分來區(qū)分 規(guī)定性角色規(guī)定性角色 開放性角色開放性角色 44 從社會角色所從社會角色所追求的目標追求的目標上上功利性角色功利性角色表現(xiàn)性角色表現(xiàn)性角色45 4 4、自覺角色與不自覺角色、自覺角色與不自覺角色 根據(jù)人們承擔角色時的根據(jù)人們承擔角色時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不同,不同,分為分為自覺角色自覺角色( (如演員如演員) )與與不自覺角色不自覺角色( (男男/ /女女) )。46社會角色的扮演過程社會角色的扮演過程47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社會角色及其理論社會角色及其理論四、角色失調(diào)四、角色失調(diào)內(nèi)容:內(nèi)容:

26、角色沖突角色沖突:角色間沖突(個體在社會生活中承擔的不同角色之間)角色內(nèi)沖突(同一角色內(nèi)的不同要求之間存在矛盾)。 角色不清角色不清 角色中斷角色中斷 角色失敗角色失敗48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自我、身份與自尊自我、身份與自尊一、自我一、自我自我的概念:個體對自己的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包括對自己的生理狀況、心理特征、人際關系及社會角色的認知。 主我 客我 鏡我自我概念的功能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個體內(nèi)在的一致性 解釋經(jīng)驗 決定期待49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自我、身份與自尊自我、身份與自尊一、自我一、自我自我的結構自我的結構 物質(zhì)的自我 社會的自我 心理的自我 理想的自我 反思的自我50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自我

27、、身份與自尊自我、身份與自尊一、自我一、自我 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 生理自我(0-3歲) 社會自我(3-14歲) 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51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自我、身份與自尊自我、身份與自尊二、身份二、身份身份的定義:身份是由個體的社會地位及處境地位決定的自我認同。身份的特點 客觀性 主觀性 多重性 穩(wěn)定性 契約性52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自我、身份與自尊自我、身份與自尊三、自尊三、自尊 自尊的概念:自尊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 自尊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對成就、優(yōu)勢與自信等的欲望;對名譽、地位支配、贊賞的欲望。詹姆斯:自尊成功/抱負 影響自尊的因素影響自尊的因素

28、親子關系模式 行為表現(xiàn)(成績)的反饋 選擇性參與和揚長避短 根據(jù)相似性原理進行社會比較53237237社會化的基本條件有(社會化的基本條件有( )。)。 A A人類有較長的生活依附期人類有較長的生活依附期 B B人類的遺傳素質(zhì)提供了社會化的可能性人類的遺傳素質(zhì)提供了社會化的可能性 C C人們能理解社會規(guī)范人們能理解社會規(guī)范 D D人們能理解自己的社會角色人們能理解自己的社會角色 238238社會化的載體包括(社會化的載體包括( )。)。 A A參照群體參照群體B B學校學校 C C家庭家庭D. D. 大眾傳播媒體大眾傳播媒體54 48 48“性別性別”表示(表示( )。)。 A A男女在人格特

29、征方面的差異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異 B B社會對男女在態(tài)度、角色和行為方式方面的期待社會對男女在態(tài)度、角色和行為方式方面的期待 C C男女在生物學方面的差異男女在生物學方面的差異 D D男女思維方式的差異男女思維方式的差異55239239道德社會化包括(道德社會化包括( )等方面。)等方面。 A A道德觀念道德觀念B B道德情感道德情感 C C道德行為道德行為D D道德判斷道德判斷4949( )不是愛國意識的發(fā)展階段。)不是愛國意識的發(fā)展階段。 A A國家形象階段國家形象階段 B B抽象國家觀念階段抽象國家觀念階段 C C國家意識階段國家意識階段 D D國家組織系統(tǒng)階段國家組織系統(tǒng)階段56

30、240 240教師的角色用于(教師的角色用于( )。)。 A A成就角色成就角色B B規(guī)定性角色規(guī)定性角色 C C表現(xiàn)型角色表現(xiàn)型角色D D不自覺角色不自覺角色 242 242角色扮演過程包含(角色扮演過程包含( )等要素。)等要素。 A. A. 角色期待角色期待 B. B. 角色沖突角色沖突 C C角色領悟角色領悟D D角色實踐角色實踐57 243 243關于自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關于自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 自我是心理學的古老課題自我是心理學的古老課題 B B亦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亦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 C C是個體對自已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是個體對自已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

31、 D D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58 59 59自尊是個體對其(自尊是個體對其( )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 A A社會角色社會角色 B. B. 自我自我 C C成功與失敗成功與失敗 D. D. 價值價值 248 248自尊需要包括(自尊需要包括( )兩方面。)兩方面。 A A對成就、優(yōu)勢與自信等的欲望對成就、優(yōu)勢與自信等的欲望 B B對名譽、地位支配、贊賞的欲望對名譽、地位支配、贊賞的欲望 C C是一種高級需要是一種高級需要 D D覺得自我有價值、有力量、有地位的自我滿足感覺得自我有價值、有力量、有地位的自我滿足感59 250

32、250影響自尊的因素,包括(影響自尊的因素,包括( )。)。 A A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家庭中的親子關系 B B行為表現(xiàn)的反饋行為表現(xiàn)的反饋 C C選擇參與和揚長避短選擇參與和揚長避短 D D根據(jù)相似性原理正確進行社會比較根據(jù)相似性原理正確進行社會比較60 社會知覺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歸因第三節(jié) 社會知覺與歸因61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知覺社會知覺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也稱社會認知,是個體對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行為動機和意向以及社會人際關系作出推測和判斷的過程。二、社會知覺的范圍二、社會知覺的范圍對自我的知覺人際知覺(對他人、群體的知覺)對行為原因的知覺62三、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三、影響社會

33、知覺的主觀因素認知者的經(jīng)驗(個體過去的經(jīng)驗不同,對相同對象的認知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用“圖式”來解釋(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網(wǎng)絡稱為圖式。)(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網(wǎng)絡稱為圖式。) 新事件輸入新事件輸入對此事件有無對此事件有無主動圖式?主動圖式?產(chǎn)生推理產(chǎn)生推理 存儲事件存儲事件 存儲推理存儲推理 長時記憶長時記憶關于事件的關于事件的輸出信息輸出信息尋找相應的尋找相應的圖式圖式圖式是否存在圖式是否存在創(chuàng)新圖式創(chuàng)新圖式?jīng)]有沒有否否是是63三、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三、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 u圖式的作用:p 影響對注意對象的選擇p 影響記憶p 影響自我自覺p 影響個體對他人的知覺認知者的動機與

34、興趣認知者的情緒64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印象的形成和管理印象的形成和管理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個體(認知主體)頭腦中有關認知客體的形象。對他人或事物進行歸類,形成有關人或事物概念,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的過程,就是印象形成。二、印象形成的效應二、印象形成的效應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光環(huán)效應(暈輪效應) 刻板印象 65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印象的形成和管理印象的形成和管理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加法模式 平均模式 加權平均模式 中心品質(zhì)模式66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印象的形成和管理印象的形成和管理四、印象管理四、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的概念:

35、又稱印象整飾,指個體以一定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即個體進行自我形象的控制,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管理的策略 按社會常模管理自己; 隱藏自己與自我抬高; 按社會期待整飾自己; 投人所好。67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歸因歸因一、歸因的概念一、歸因的概念 指的是個體根據(jù)有關信息、線索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的性質(zhì)或原因進行推測和判斷的過程。二、行為原因的分類(歸因的維度)二、行為原因的分類(歸因的維度) 內(nèi)因與外因 穩(wěn)定性歸因和易變性歸因 可控性歸因和不可控性歸因68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歸因歸因三、控制點理論(羅特)三、控制點理論(羅特) 根據(jù)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的不

36、同解釋,將人們分為內(nèi)控者和外控者;內(nèi)控者與外控者對待事物表現(xiàn)出不同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69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歸因歸因四、歸因原則四、歸因原則 不變性原則:尋找某特定結果與特定原因的恒定聯(lián)系(海德)折扣原則:如果還存在其他看起來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結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凱利) 協(xié)變原則(凱利的三維理論)特異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70 案例:瑪麗為什么對小丑的表演發(fā)笑案例:瑪麗為什么對小丑的表演發(fā)笑條件條件特異性特異性共同性共同性一致性一致性歸因維度歸因維度1 1低:她總低:她總對小丑們對小丑們發(fā)笑發(fā)笑低:別人低:別人很少發(fā)笑很少發(fā)笑高:她總高:她總是對他發(fā)是對他發(fā)笑笑主體:瑪麗主

37、體:瑪麗(8686)2 2高:她沒高:她沒對別的小對別的小丑發(fā)笑丑發(fā)笑高:每個高:每個人都發(fā)笑人都發(fā)笑高:她總高:她總是對他發(fā)是對他發(fā)笑笑客體刺激物:客體刺激物:小丑小丑(6161)3 3高:她沒高:她沒對別的小對別的小丑發(fā)笑丑發(fā)笑低:別人低:別人很少發(fā)笑很少發(fā)笑低:她以低:她以前沒對他前沒對他發(fā)笑發(fā)笑情境:?情境:?(7272) )71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歸因歸因五、影響歸因的因素五、影響歸因的因素 社會視角的影響自我價值保護觀察位置時間因素726161人的社會化過程,人的社會動機、態(tài)度、社會行人的社會化過程,人的社會動機、態(tài)度、社會行為的發(fā)生都是以(為的發(fā)生都是以( )為基礎的。)為基礎的。

38、 A A人際溝通人際溝通B B情景判斷情景判斷 C C社會知覺社會知覺D D人際知覺人際知覺 251251社會知覺包括個體對(社會知覺包括個體對( )的知覺。)的知覺。 A. A. 環(huán)境環(huán)境 B B自己自己 C. C. 群體群體 D D他人他人 252252( )屬于社會知覺的范圍。)屬于社會知覺的范圍。 A A行為原因行為原因 B B人際知覺人際知覺 C C自我知覺自我知覺 D D環(huán)境知覺環(huán)境知覺73 255 255圖式的作用包括(圖式的作用包括( )。)。 A A影響個體對他人的知覺和自我知覺影響個體對他人的知覺和自我知覺 B. B. 影響對注意對象的選擇影響對注意對象的選擇 C C影響記

39、憶影響記憶 D D影響能力影響能力 253253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包括(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包括( )等。)等。 A A情緒情緒 B B興趣興趣 C C動機動機 D D經(jīng)驗經(jīng)驗748282印象管理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F(xiàn)實生活中,印象管理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F(xiàn)實生活中,個體要為他人、公眾與社會所接受,其行為表現(xiàn)必須符合社個體要為他人、公眾與社會所接受,其行為表現(xiàn)必須符合社會對他的(會對他的( )。)。 A A印象定位印象定位B B角色期待角色期待 C C基本規(guī)范基本規(guī)范D D評價標準評價標準8383印象管理是一種(印象管理是一種( )。在人際交往中,互動的雙方都知)。在

40、人際交往中,互動的雙方都知道對方在不斷地觀察、評價自己,所以個體往往不斷調(diào)整自道對方在不斷地觀察、評價自己,所以個體往往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言辭、表情和行為等,以期給對方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己的言辭、表情和行為等,以期給對方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A A影響力影響力B B情感過程情感過程 C. C. 社交技巧社交技巧 D D信息加工信息加工758989可控性原因表明個體通過主觀努力可以改變行為可控性原因表明個體通過主觀努力可以改變行為及其后果。對可控性因素的歸因,使人們更可能對及其后果。對可控性因素的歸因,使人們更可能對行為做出(行為做出( )的預測。)的預測。 A A準確準確B B變化變化 C C穩(wěn)

41、定穩(wěn)定D D系統(tǒng)系統(tǒng)9090對不可控因素的歸因,使人們較可能對未來的行對不可控因素的歸因,使人們較可能對未來的行為做出(為做出( )的預測。)的預測。 A A較準確較準確 B B變化變化 C C可控可控D D不可控不可控76 262262根據(jù)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個體歸因時遵循根據(jù)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個體歸因時遵循 的主要原則有(的主要原則有( )。)。 A A不變性原則不變性原則 B B折扣原則折扣原則 C C情感一致性原則情感一致性原則D D協(xié)變原則協(xié)變原則 265 265根據(jù)凱利的三維理論,個體在歸因時需要的信根據(jù)凱利的三維理論,個體在歸因時需要的信息具有(息具有( )。)。 A A規(guī)律性

42、規(guī)律性B B特異性特異性 C C共同性共同性D D一致性一致性77 社會動機概述 主要社會動機 社交情緒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社會動機和社交情緒社會動機和社交情緒78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動機概述社會動機概述一、社會動機的定義一、社會動機的定義 動機是引起、推動、維持與調(diào)節(jié)個體行為,使之趨向一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或內(nèi)在動力。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動機稱為自然動機;由人的社會屬性、社會需要引起的動機稱為社會動機。人的社會動機是其社會行為的直接原因。二、動機的功能二、動機的功能 激活功能:活動性 指向功能:選擇性 維持與調(diào)節(jié)功能 79三、動機過程三、動機過程 需要滿足、需要滿足、緊張解除緊張解除需需要要心理心理

43、緊張緊張動動機機行行動動目標目標新的新的需要需要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動機概述社會動機概述80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社會動機概述社會動機概述四、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的關系四、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的關系81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主要的社會動機主要的社會動機一、親合動機一、親合動機 概念:是個體害怕孤獨,希望與他人在一起,建立協(xié)作和友好聯(lián)系的一種心理傾向,也叫合群動機,是人際吸引最低的層次。 親合起源于依戀 親合的作用 滿足個體的某些社會性需要 獲得信息 減輕心理壓力 避免窘境82一、親合動機一、親合動機影響親合的因素 情境因素:情境壓力越大親合動機越強 情緒因素:恐懼情緒越強烈,親合傾向越明顯;高焦慮者親合

44、傾向較低 出生順序:長子、長女恐懼時的合群傾向要比他們的弟妹們更明顯,而且是按出生順序遞減。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主要的社會動機主要的社會動機83二、成就動機二、成就動機 定義:個體追求自認為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并使之達到完善 狀態(tài)的動機。 抱負水平:個體從事某中實際工作前,對自己可能達到的成就目標的主觀估計。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主要的社會動機主要的社會動機84二、成就動機二、成就動機 影響成就的因素 目標的吸引力 成功與失敗的主觀概率 個體施展自己才干的機會 培養(yǎng)兒童成就動機應注意的問題 家庭教養(yǎng)方式 強調(diào)成就、追求成就的社會氛圍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主要的社會動機主要的社會動機85三、權力動機三、

45、權力動機 個體希望影響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傾向。 引起權力動機的因素有兩個:社會控制的需求和對無能的恐懼。四、侵犯動機四、侵犯動機 定義:個體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 侵犯的構成:傷害行為、侵犯動機、社會評價 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主要的社會動機主要的社會動機86四、侵犯動機四、侵犯動機3.侵犯的原因(對攻擊行為的理論解釋)本能論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洛倫茨挫折侵犯學說(多拉德) 侵犯往往是挫折的一種后果。 侵犯的強度同目標受阻程度之間是正相關。抑制侵犯的強度同預期的懲罰強度呈正比例關系。社會學習論(班杜拉) 侵犯行為是習得的。(聯(lián)想、強化、模仿)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主要的社會動機主要的社會動機87四、侵犯

46、動機四、侵犯動機4.4.侵犯的影響因素侵犯的影響因素 情緒喚起水平情緒喚起水平 道德發(fā)展水平道德發(fā)展水平 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力 社會角色與群體社會角色與群體: :去個性化去個性化 大眾傳媒的影響大眾傳媒的影響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主要的社會動機主要的社會動機88五、利他動機五、利他動機 概念概念 利他行為利他行為:不期望得到報答自覺自愿幫助他人:不期望得到報答自覺自愿幫助他人 助人行為助人行為:需要或接受報酬:需要或接受報酬 利他行為的原因利他行為的原因 社會生物學社會生物學的觀點的觀點: :并非人類特有(物種延續(xù)本能)并非人類特有(物種延續(xù)本能) 社會規(guī)范論社會規(guī)范論的觀點:的觀點:交互性規(guī)范交

47、互性規(guī)范(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與與社會責任規(guī)范社會責任規(guī)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利他行為的影響因素利他行為的影響因素 外部因素:自然情境;社會情境;時間壓力;對象的特征外部因素:自然情境;社會情境;時間壓力;對象的特征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內(nèi)疚;人格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內(nèi)疚;人格 利他技能利他技能 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主要的社會動機主要的社會動機89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社交情緒社交情緒一、社交焦慮一、社交焦慮 社交焦慮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時候,覺得不舒服、不自社交焦慮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時候,覺得不舒服、不自然,緊張甚至恐懼的情緒體驗。然,緊張甚至

48、恐懼的情緒體驗。二、嫉妒二、嫉妒 針對性、持續(xù)性、對抗性、普遍性針對性、持續(xù)性、對抗性、普遍性三、羞恥三、羞恥四、內(nèi)疚四、內(nèi)疚 人類良心情緒的人類良心情緒的“內(nèi)核內(nèi)核” ” 90105105( )是人的社會行為的直接原因。)是人的社會行為的直接原因。 A A社會動機社會動機 B. B. 社會態(tài)度社會態(tài)度 C C價值觀價值觀D D社會知覺社會知覺269269影響親和的因素主要有(影響親和的因素主要有( )。)。 A A情境因素情境因素 B B情緒因素(恐懼、焦慮)情緒因素(恐懼、焦慮) C C出生順序出生順序 D D智力智力91271271關于一個人的抱負水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關于一個人的抱

49、負水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個體的抱負水平取決于其成就動機強弱個體的抱負水平取決于其成就動機強弱 B B以往成敗經(jīng)驗影響抱負水平以往成敗經(jīng)驗影響抱負水平 C C個體的抱負水平與實際成就是有差異的個體的抱負水平與實際成就是有差異的 D D個體的抱負水平與成就動機是一種倒個體的抱負水平與成就動機是一種倒U U型關系型關系273273影響成就動機的因素主要包括(影響成就動機的因素主要包括( )。)。 A A目標的吸引力目標的吸引力B B風險與成敗的主觀概率風險與成敗的主觀概率 C C個體施展才干的機會個體施展才干的機會 D D個體的情緒狀態(tài)個體的情緒狀態(tài)92272272培養(yǎng)兒童成就

50、動機應注意的問題,主要有(培養(yǎng)兒童成就動機應注意的問題,主要有( )。)。 A A家庭教養(yǎng)方式家庭教養(yǎng)方式 B B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 C C強調(diào)成就、追求成就的社會氛圍強調(diào)成就、追求成就的社會氛圍 D D社會化是否順利進行社會化是否順利進行274274引起權力動機的因素大致包括(引起權力動機的因素大致包括( )。)。 A A社會控制的需求社會控制的需求B B對無能的恐懼對無能的恐懼 C C嫉妒情緒嫉妒情緒D D本能本能93275275侵犯的構成包括(侵犯的構成包括( )因素。)因素。 A A傷害行為傷害行為B B侵犯動機侵犯動機 C C敵意敵意D D社會評價社會評價280280嫉妒情緒的

51、特點包括(嫉妒情緒的特點包括( )。)。 A A針對性針對性 B. B. 持續(xù)性持續(xù)性 C C對抗性對抗性D D普遍性普遍性94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態(tài)度態(tài)度態(tài)度的形成態(tài)度的轉變態(tài)度測量95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態(tài)度形成態(tài)度形成一、態(tài)度的概念一、態(tài)度的概念 定義:是個體對特定對象的總的評價和穩(wěn)定性的反應傾向。 特點 內(nèi)在性:屬于內(nèi)在的心理傾向;內(nèi)在性:屬于內(nèi)在的心理傾向; 對象性(針對性):總是指向一定的目標;對象性(針對性):總是指向一定的目標; 穩(wěn)定性:一旦形成就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不易改變。穩(wěn)定性:一旦形成就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不易改變。96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態(tài)度形成態(tài)度形成一、態(tài)度的概念一、態(tài)度的概念態(tài)度

52、的成分 認知成分(C, cognition) 情感成分(A, affection)核心 行為傾向成分(B, behavioral tendency)態(tài)度與行為:復雜態(tài)度與價值觀97二、態(tài)度的功能二、態(tài)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價值表現(xiàn)功能 4.認知功能三、態(tài)度的屬性三、態(tài)度的屬性 1.方向 2.強度 3.深度 4.向中度 5.外顯度四、態(tài)度的形成四、態(tài)度的形成 1.依從 2.認同 3.內(nèi)化98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態(tài)度轉變態(tài)度轉變 權威性 傳遞者傳遞者 立場 吸引力 意圖 差異性信息內(nèi)容信息內(nèi)容 畏懼 情境 重復 傾向性 分心 組織方式 原有態(tài)度 接受者接受者 人格特征 心理

53、傾向預警一、態(tài)度轉變模型(霍夫蘭德,一、態(tài)度轉變模型(霍夫蘭德,19591959)99二、態(tài)度轉變理論(三個)二、態(tài)度轉變理論(三個) 1 1海德的平衡理論(海德的平衡理論(P-O-XP-O-X模型)模型) “費力最小原則費力最小原則”PXO+ 湯姆湯姆贊成同性戀贊成同性戀老師老師PXO+PXO+PXO+-PXO+-PXO+-+PXO+-PXO-平衡狀態(tài)平衡狀態(tài)不平衡狀態(tài)不平衡狀態(tài)1001002.Festinger的認知失調(diào)理論l 被試從事兩項無聊透頂?shù)娜蝿誰 告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先入為主的想法對后來工作表現(xiàn)產(chǎn)生什么影響l 由于人手不足,要求被試提供幫助,向后來的被試撒謊工作很有意思l 沒有任

54、何報酬l 給20的報酬l 給1的報酬l 實驗結束時,詢問被試對任務的喜愛程度1012 2費斯廷格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diào)理論的認知失調(diào)理論 認知失調(diào)的原因:邏輯的矛盾;文化價值沖突; 觀念的矛盾;新舊經(jīng)驗相悖 消除、較少失調(diào): 改變或否定認知因素的一方; 引起或添加新的協(xié)調(diào)的認知因素; 降低失調(diào)的認知因素雙方的強度 3 3社會交換論社會交換論 決定個體采取何種態(tài)度以及轉變態(tài)度的關鍵是誘因的強度誘因的強度。102第三單元第三單元 態(tài)度測量態(tài)度測量一、態(tài)度量表一、態(tài)度量表二、投射測驗二、投射測驗三、行為反應測量三、行為反應測量我永遠不和一個黑人結婚 非常同意 同意 中立 不同意 堅決不同意 5 4 3

55、2 1103284. 284.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 態(tài)度是行為的直接決定因素,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態(tài)度是行為的直接決定因素,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就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行為 B B價值觀對態(tài)度有直接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通過個價值觀對態(tài)度有直接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通過個體對對象賦予價值來實現(xiàn)的體對對象賦予價值來實現(xiàn)的 C C個體賦予態(tài)度對象的主觀價值對態(tài)度有重要影響,個體賦予態(tài)度對象的主觀價值對態(tài)度有重要影響,但態(tài)度的直接決定因素是對象的客觀價值但態(tài)度的直接決定因素是對象的客觀價值 D D價值觀不具有直接的、具體的對象,也沒有直接價值觀不具有直接的、具體的對象

56、,也沒有直接的行為動力意義的行為動力意義104 134134個體傾向于發(fā)展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態(tài)度,這個體傾向于發(fā)展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態(tài)度,這是態(tài)度的(是態(tài)度的( )功能。)功能。 A A工具性工具性 B B自我防御自我防御 C C價值表現(xiàn)價值表現(xiàn)D D認知認知135135個體對情境中的客體通過態(tài)度來賦予其意義,個體對情境中的客體通過態(tài)度來賦予其意義,這是態(tài)度的(這是態(tài)度的( )功能。)功能。 A A工具性工具性 B B自我防御自我防御 C C價值表現(xiàn)價值表現(xiàn)D D認知認知105138138任何態(tài)度轉變都是在溝通信息與接受者原有態(tài)度存在差任何態(tài)度轉變都是在溝通信息與接受者原有態(tài)度存在差異的情況下

57、發(fā)生的。研究表明,對于威信高的傳遞者,這異的情況下發(fā)生的。研究表明,對于威信高的傳遞者,這種差異較大時,引發(fā)的態(tài)度轉變量(種差異較大時,引發(fā)的態(tài)度轉變量( )。)。 A A最穩(wěn)定最穩(wěn)定B B最難預測最難預測 C C最小最小 D D最大最大139139對畏懼與態(tài)度轉變關系的研究表明,(對畏懼與態(tài)度轉變關系的研究表明,( )信息能達到)信息能達到較好的說服效果。較好的說服效果。 A A低程度的畏懼低程度的畏懼B B中等程度的畏懼中等程度的畏懼 C C高程度的畏懼高程度的畏懼D D任何程度的畏懼任何程度的畏懼10628828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 分心一定會

58、削弱說服效果分心一定會削弱說服效果 B. B. 預警一定會促進態(tài)度轉變預警一定會促進態(tài)度轉變 C. C. 已成為既定事實的態(tài)度,即被說服者根據(jù)直接經(jīng)驗已成為既定事實的態(tài)度,即被說服者根據(jù)直接經(jīng)驗形成的態(tài)度不易轉變形成的態(tài)度不易轉變 D D自尊水平高、自我評價較高的接受者不易轉變態(tài)度自尊水平高、自我評價較高的接受者不易轉變態(tài)度140140重復與說服效果呈(重復與說服效果呈( )關系。)關系。 A A線性線性B BU U型曲線型曲線 C C隨機隨機D D倒倒U U型曲線型曲線107 291291關于認知失調(diào)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關于認知失調(diào)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降低失調(diào)的認知

59、因素,雙方的強度可以減少失調(diào)降低失調(diào)的認知因素,雙方的強度可以減少失調(diào) B. B. 個體關于自我、環(huán)境和態(tài)度對象都有許多的認知因個體關于自我、環(huán)境和態(tài)度對象都有許多的認知因素,當各認知因素出現(xiàn)素,當各認知因素出現(xiàn)“非配合性非配合性”的關系時,個體就會的關系時,個體就會產(chǎn)生認知失調(diào)產(chǎn)生認知失調(diào) C. C. 認知失調(diào)給個體造成心理壓力,使之處于不愉快的認知失調(diào)給個體造成心理壓力,使之處于不愉快的緊張狀態(tài)緊張狀態(tài) D D文化價值沖突是認知失調(diào)的原因之一文化價值沖突是認知失調(diào)的原因之一108 海德提出的有關態(tài)度改變的理論,可簡稱為(海德提出的有關態(tài)度改變的理論,可簡稱為( )模型。)模型。 (A A)

60、POXPOX (B B)B=fB=f(P P,E E) (C C)TIROTIRO (D D)ABCABC 態(tài)度概念的態(tài)度概念的ABCABC模型中,模型中,B B是指(是指( )。)。 (A A)認知成分)認知成分 (B B)行為成分)行為成分 (C C)情感成分)情感成分 (D D)行為傾向成)行為傾向成分分 一般來說,(一般來說,( )頻率的信息重復,能取得較好的說服效)頻率的信息重復,能取得較好的說服效果。果。 (A A)高)高 (B B)中等)中等 (C C)低)低 (D D)偏高)偏高真題真題109 海德的態(tài)度轉變理論是()。海德的態(tài)度轉變理論是()。 (A)(A)角色理論角色理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