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被子植物的器官_第1頁
第三節(jié)被子植物的器官_第2頁
第三節(jié)被子植物的器官_第3頁
第三節(jié)被子植物的器官_第4頁
第三節(jié)被子植物的器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jié) 被子植物的器官 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是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被子植物的器官根 莖 葉營養(yǎng)器官繁殖器官花果實種子執(zhí)行養(yǎng)料、水分的吸收、運輸、轉化、合成等營養(yǎng)功能完成開花結果至種子成熟的全部生殖過程1一、根根是指植物在地下的部位。主要功能為固持植物體,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礦物質,將水與礦物質輸導到莖,以及儲藏養(yǎng)分。 (一)根系:植物根的總和稱為根系,分為直根系和須根系。 1.直根系:植物的根系由一明顯的主根(由胚根形成)和各級側根組成。 2.須根系:在根系中不能明顯地區(qū)分出主根 ,主根很早退化,而由莖基部長出叢生須狀的根(不定根)。 2(二)根的結構組成 根最重要的部位是根尖,根尖是主

2、根或側根尖端,是根的最幼嫩、生命活動最旺盛的部分,也是根的生長、延長及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根尖包含根冠、分生區(qū)、延長區(qū)和成熟區(qū)。1.根冠:由許多薄壁細胞組成,起保護分生區(qū)的作用,并可分泌粘液,有利于根尖推進生長。2.分生區(qū):分生區(qū)細胞具有持續(xù)分裂能力,增加根的細胞數(shù)目。3.伸長區(qū):細胞迅速伸長生長,產(chǎn)生大液泡,是根尖深入土層的主要推動力。4.根毛區(qū):根毛是表皮細胞向外突出形成的頂端密閉的管狀結構。根毛的形成大大地擴大了根表皮吸收面積,因此,根毛區(qū)是根行使吸收功能的主要區(qū)域。3(三)根的生理功能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此外還有固著和支持功能、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轉化功能、貯藏功能以及輸導功

3、能等。 吸水的方式靠滲透作用主動吸水靠蒸騰作用被動吸水4(四)根瘤與菌根 1.根瘤:豆科植物與土壤中的微生物根瘤菌建立了共生關系,一方面豆科植物將水分及營養(yǎng)物質供給根瘤菌的生長,另一方面根瘤菌也將固定合成的氨態(tài)氮提供給豆科植物。 2.菌根:是土壤真菌與植物根的共生體。主要有外生菌根和內生菌根兩種:真菌菌絲不侵入細胞內的稱為外生菌根。真菌菌絲侵入皮層細胞內的稱為內生菌根。5二、莖 莖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骨干,上面著生葉、花和果實。它具有輸導營養(yǎng)物質和水分以及支持葉、花和果實在一定空間的作用。有的莖還具有光合作用、貯藏營養(yǎng)物質和繁殖的功能。 (一)莖的生長方式 1、直立莖 2、纏繞莖(如牽牛花) 3

4、、攀援莖(如絲瓜、葡萄) 4、匍匐莖(如番薯)。 6(二)莖的變態(tài)1.莖卷須:枝條變化成可攀援的卷須, 如葡萄莖上即生有莖卷須。2.莖刺:枝條發(fā)育成刺狀,如皂莢,枸桔、山楂。3.根狀莖:莖形狀如根,如蘆葦、蓮、毛竹。4.塊莖:莖的末端膨大,形成一塊狀體,如馬鈴薯的薯塊。5.鱗莖:莖非常之短,呈扁圓盤狀,外面包有多片變化了的葉,如洋蔥、大蒜、百合等。6.球莖:莖先端膨大成球形,如荸薺、慈菇、芋頭。7(三)莖的結構木本植物的莖由樹皮(內含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部四大部分組成。木本植物的木質部發(fā)達,形成層細胞分裂的結果能使樹木不斷長粗。草本植物木質部不發(fā)達,莖多汁,較柔軟。草本植物的莖內不具有

5、形成層,不能不斷長粗,草本植物的莖的加粗,是細胞體積增大的結果。相比于木質莖,草質莖是更進化的特征。8(四)莖的生理功能輸導物質輸導部位輸導方向水和無機鹽木質部的導管自下而上有機物韌皮部的篩管 自上而下導管是木質部中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狀死細胞所組成,由于上、下相接處的細胞壁消失,形成了中空管道。 篩管也成管狀,但為活細胞,具有細胞質,細胞上、下相接處的細胞壁上有許多小孔(篩孔),故稱為篩管。 莖的生理功能有包括支持、輸導、貯存營養(yǎng)、繁殖等。最主要是輸導作用。9三、葉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料,進行氣體交換和水分蒸騰的重要器官。葉通常含大量葉綠素,綠色片狀。 完全葉 葉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6、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葉柄: 連接、支持、輸導作用。托葉:保護幼葉和芽的作用。 (一)葉的組成:10(二)單葉與復葉 單葉:葉柄上只著生一個葉片;復葉:葉柄上著生多個葉片。 11(三)葉的變態(tài) 1.刺狀葉:整個葉片變態(tài)為棘刺狀的葉(如仙人掌)。2.鱗葉: 葉片呈鱗片狀的葉(如貝母、大蒜)。3.卷須葉:葉片變成卷須狀的葉(如野碗豆)。4.捕蟲葉:葉片成掌狀或瓶狀,有感應性,遇昆蟲觸動,能自動閉合。 12(四)葉的組織構造 1.表皮:細胞扁平,排列緊密,不含葉綠體,有角質層。有氣孔、毛茸。2.葉肉: (1)柵欄組織:細胞長圓柱狀,排列緊密,內含較多的葉綠體。 (2)海綿組織:細胞形狀多不規(guī)則,排列疏

7、松,狀如海綿,內含較少的葉綠體,3.葉脈:為貫穿于葉肉間的組織,起支持和輸導作用。上表皮下表皮柵欄組織海綿組織葉脈上表皮柵欄組織海綿組織葉脈13(五)葉的生理功能葉的主要作用是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并有蒸騰作用提供根系從外界吸收水和礦質營養(yǎng)的動力。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的過程。6CO2+12H2OC6H12O6+6O2+6H2O光能葉綠體光合作用的重大意義:產(chǎn)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物;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新鮮的氧氣;調節(jié)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的平衡。142、蒸騰作用(1)蒸騰作用的概念:

8、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氣體的狀態(tài),通過葉片上的氣孔蒸發(fā)到空氣中去的現(xiàn)象叫做蒸騰作用。(2)蒸騰作用的意義: a.降低了植物的體溫,保證了植物的正常生活。 b.促進植物內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上升。15四、花1、花的實質:花是被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有各種顏色和香味吸引昆蟲來傳播花粉?;ㄊ沁m應于有性生殖的變態(tài)短枝。2、花的結構: 雄蕊:雄性生殖器,其作用是產(chǎn)生花粉 。 雌蕊:雌性生殖器官,內有卵細胞。 花冠:保護花內部,以香氣和蜜汁吸引昆蟲?;ㄝ啵罕Wo花蕾。 花托:是花的各部份著生處 。完全花花梗:連接莖與花、支持和輸導。16胚珠花藥花絲柱頭花柱子房壁子房雄蕊雌蕊花冠花萼花托173、傳粉和雙受精

9、作用(1)傳粉:成熟花粉從雄蕊花藥中散出后,傳送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在自然條件下,傳粉包括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兩種形式。傳粉媒介主要有昆蟲(包括蜜蜂、甲蟲、蠅類和蛾等)和風。此外蜂鳥、蝙蝠和蝸牛等也能傳粉,還有些植物通過水進行傳粉。(2)雙受精作用:被子植物的雄配子體形成的兩個精子,一個與卵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個與中央細胞的極核(通常兩個)融合形成受精極核的現(xiàn)象。雙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其過程概括如下:花粉管通過花柱進入子房,到達胚珠,穿過珠孔入珠心,到 胚囊內。18花粉管進入胚囊后,管的末端即行破裂,將兩個精子送入卵和極核之間,其中一個精子跟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以后發(fā)育成胚。另一精

10、子與兩個極核融合,形成受精極核, 以后發(fā)育成胚乳。19五、果實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頭和花柱紛紛凋落。惟有子房繼續(xù)發(fā)育,最終成為果實。其中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其中珠被發(fā)育成了種皮、受精卵發(fā)育成胚、受精極核發(fā)育成胚乳。有些果實除子房外,還有花的其它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共同參與發(fā)育形成果實。果實一般包括果皮和種子兩部分,起傳播與繁殖的作用。在自然條件下,也有不經(jīng)傳粉受精而結實的,這種果實沒有種子或種子不育,故稱無子果實,如無核蜜橘、香蕉等。此外未經(jīng)傳粉受精的子房,由于某種刺激(如萘乙酸或赤霉素等處理)形成果實,如番茄、葡萄,也是無種子的果實。1.果實的類型及結構 :

11、 果實的種類繁多,有的果實成熟后果皮肥厚多汁,是為肉果;有的果實成熟后果皮干燥,是為干果。20肉質果 核果特征:如桃、李、杏人參、三七單心皮雌蕊上位子房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質內果皮堅硬成核21肉質果 漿果特征:單心皮或合生心皮雌蕊上位或下位子房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內果皮肉質多漿如葡萄、枸杞、番茄、忍冬22肉質果 柑果特征:如柑桔類果實合生心皮雌蕊上位子房外果皮厚、革質含多數(shù)油室中果皮疏松海綿狀,內具維管束內果皮膜質分隔多室、內壁生有多汁囊狀毛23肉質果 瓠果特征:如葫蘆科果實 3 心皮合生雌蕊下位子房側膜胎座花托和外果皮堅韌,中內果皮和胎座肉質24肉質果 梨果特征:如薔薇科梨亞科果實25 心皮合生雌蕊

12、下位子房花筒和外、中果皮合生,肉質,內果皮堅韌中軸胎座,每室2枚種子25莢果:果實成熟后,果皮沿背縫和腹縫兩面開裂,如大豆、豌豆、蠶豆等;有的雖具莢果形式,但并不開裂,如落花生、合歡、皂莢等;角果:果實成熟后多沿2條腹縫線自下而上地開裂。角果有的細長,稱長角果,如油菜、甘藍、桂竹香等的果實;有的角果呈三角形,圓球形,稱短角果,如薺菜、獨行菜等的果實。但長角果有不開裂的,如蘿卜的果實。角果為十字花科植物所特有。堅果:果皮堅硬,內含1粒種子。如板栗等的果實。堅果是植物的精華部分,一般都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油脂、礦物質、維生素較高,對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極好的功效。翅果:有一個或幾個翅

13、狀屬物的果實.果皮干燥不開裂,部分延展成翅,使果實可隨風飛散,借風力傳播,如榆、臭椿等的果實。(2)常見的干果:26瘦果:一種不裂干果,含一枚種子。種子以短柄附著于薄而干的果殼上,易于脫落,如蕎麥、蒲公英、向日葵的種子。穎果:禾本科特有的果實,果皮與種皮愈合,非用特殊的碾磨加工方法不易分開。見于除蕎麥外的所有谷類植物。蒴果:裂果的一種,成熟時有各種裂開的方式。如背裂的有百合、鳶尾等;腹裂的有牽牛、杜鵑等;孔裂的有虞美人等;齒裂的有石竹花卉等;蓋裂的有馬齒莧、車前草等。雙懸果:是傘形科植物特有的果實,果實成熟后2個分果雙雙懸掛在心皮柄的上端,每個分果內各含l粒種子,如當歸、白英、前胡、小菌香、蛇

14、床子等。2728(1)顏色:果實色澤與果皮中所含色素有關。主要的色素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青素等。由于果實中色素的含量與種類不同,使果實所呈現(xiàn)的色澤也不相同。通常較強的光照與充足的氧氣,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因此在果實向陽的一面,往往著色較好。此外乙烯、B9.萘乙酸等也可促進果實的著色,而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等能使果皮保持綠色,推遲上色。因此,生產(chǎn)上常利用這些激素保鮮,增加果實耐貯運能力。(2)質地:隨著果實的成熟過程,果皮的質地逐漸由硬變軟,主要原因是果皮細胞壁中可溶性果膠增加,原果膠減少,使細胞間失去了結合力,以致細胞分散,果肉松軟。果肉細胞壁的成分不同,以及果肉中石細胞的多寡等都會

15、影響果肉的硬度。溫度和乙烯、萘乙酸等激素和生長調節(jié)劑均能降低果實的硬度。(3)香氣:在果實的成熟過程中產(chǎn)生一些水果香味,主要成分包括脂肪族與芳香族的酯,還有一些醛類。柑橘中有60多種香氣成分;葡萄、蘋果中達70多種。香蕉的特殊香味主要是乙酸戊酯,橘子中的香味則為檸檬醛。2.果實的生理與生化的變化29(4)糖類:果實中積累的淀粉,在成熟過程中逐漸被水解,轉變?yōu)榭扇苄蕴?,使果實變甜。果實中的主要糖類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不同果實糖的種類及含量都有不同。如葡萄含葡萄糖多,桃、柑橘以蔗糖為主,柿、蘋果等葡萄糖和果糖較多,也含有少量的蔗糖。(5)有機酸:在未成熟果實中含有多種有機酸,使水果具酸味。主要的

16、有機酸有蘋果酸、檸檬酸和酒石酸等。隨著果實的成熟,一部分酸轉變成糖,有的被氧化,有的被鉀離子和鈣離子等中和,所以酸味下降。蘋果中以蘋果酸占多數(shù),柑橘以檸檬酸為多,葡萄中則以酒石酸為主。(6)單寧:在柿、李等果實未成熟時,由于細胞液中含有較多的單寧物質,所以有澀味。在果實成熟過程中單寧被過氧化物酶氧化成無澀味的過氧化物,或凝集成不溶于水的膠狀物質,而使?jié)断?。生產(chǎn)上用乙烯處理柿子,即可脫澀轉紅。30六、種子 (1)種皮:由珠被發(fā)育而來,具保護胚與胚乳的功能。種皮的結構與種子休眠密切相關。有的植物種皮中含有萌發(fā)抑制劑,因此除掉這類植物種皮,對種子萌發(fā)有刺激效應。(2)胚:胚是由受精卵(合子)發(fā)育

17、而成的新一代植物體的雛型(即原始體)。是種子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種子中,胚是唯一有生命的部分,已有初步的器官分化,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四部分。胚芽位于胚的頂端,是未來植物莖葉系統(tǒng)的原始體,將來發(fā)育成為植物的地上部分。胚軸位于胚芽和胚根之間,并與子葉相連,以后形成根莖相連的部分。在種子萌發(fā)時,胚軸的生長對某些種子的子葉出土有很大的幫助。胚根位于胚軸之下,為胚提供營養(yǎng),呈圓錐狀,是種子內主根的雛型,將來可發(fā)育成植物的主根,并形成植株的根系。子葉是胚的葉,或者說,是暫時的葉,一般為1或2片,位于胚軸的側方。被子植物中,胚具有1片子葉的,稱單子葉植物。具2片子葉的,稱雙子葉植物。子葉為無胚乳的

18、種子提供營養(yǎng),或給有胚乳的種子運輸營養(yǎng)。1.種子的結構31(3)胚乳:它的主要功能是為發(fā)育中的胚提供營養(yǎng)。絕大多數(shù)的被子植物在種子發(fā)育過程中都有胚乳形成,但在成熟種子中有的種類不具或只具很少的胚乳,這是由于它們的胚乳在發(fā)育過程中被胚分解吸收了。一般常把成熟的種子分為有胚乳種子和無胚乳種子兩大類。在無胚乳種子中胚很大,胚體各部分,特別是在子葉中儲有大量營養(yǎng)物質。在有胚乳種子中胚與胚乳的大小比例在各類植物中有著很大不同。雙子葉種子 單子葉種子32(1)種子的休眠:種子具有活力而處于不發(fā)芽的狀態(tài),稱為種子休眠。種子休眠是植物本身適應環(huán)境和延續(xù)生存的一種特性,是種子植物進化的一種穩(wěn)定對策。種子休眠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學意義,能有效地調節(jié)種子萌發(fā)的時空分布。種子休眠的內在生理因素主要有:種皮機械壓迫,對水、氣的不透性,或有抑制性物質等;胚本身未發(fā)育成熟,缺少必需的激素或含有代謝抑制物質,以及胚乳的合成、積累、轉化等尚未完成等。解除種子休眠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作用去除種皮的“硬實”性,減少種皮對發(fā)芽的障礙,提高發(fā)芽率;低溫層積加快種子后熟,促進種子發(fā)芽;化學物質和激素刺激種子發(fā)芽;清水漂洗和光照處理解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