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學 課件_第1頁
博物館學 課件_第2頁
博物館學 課件_第3頁
博物館學 課件_第4頁
博物館學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故宮博物院文物(wnw)南遷共七十八頁故宮(ggng)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正式建院,到1933年1月文物南遷,庫存藏了大量的文化藝術(shù)珍品和宮廷歷史文物,這些國寶級文物大致算起來有書籍數(shù)十萬冊,其中藏于文潤閣的四庫全書就有三萬六千多冊,還有抄本和海內(nèi)外孤本書籍數(shù)萬冊。藏于乾清宮、實錄大庫、皇史的清朝檔案等珍貴史料數(shù)萬件。書畫,僅存于齋宮及鐘粹宮兩處的就有8000多件。銅器上萬件、陶瓷數(shù)十萬件、玉器上萬件、雕漆、景泰藍、竹、木、牙雕、古硯、筆墨等工藝美術(shù)品眾多(zhngdu),僅景德鎮(zhèn)官窯瓷器就有十多萬件,是一座收藏中國古代文物和藝術(shù)品的殿堂,這些國寶精美絕倫,價值連城。 共七十八頁南遷(nn

2、qin)的原因日本早就覬覦我國的珍寶。1931年9月,東北發(fā)生“九一八”事變?nèi)毡镜囊靶氖窍胂日碱I(lǐng)東北,再向南侵,平津(pn jn)一帶如果發(fā)生了戰(zhàn)事,故宮里這些國寶,將十分危險。共七十八頁南遷(nn qin)的難度藏品之多。面臨(minlng)戰(zhàn)火。共七十八頁南遷(nn qin)動員 故宮博物院上下動員,開始挑選文物,集中裝箱。 原來打算:是買那種裝紙煙的舊木箱;棉花可用黑棉花,就是那些舊棉衣、棉被拆下來,再經(jīng)彈過一次的棉花;文物專家沒有裝過箱,怕萬一裝得不好,運出去后都打碎了,如何交代(jiodi)?打算找古玩行里專裝出口文物的工人來裝。共七十八頁弊端:首先,那些裝香煙的舊箱木料很薄,文物裝

3、進之后,總是晃動,頗有危險;其次,舊棉花已沒有彈性,而且裝的時候,棉絮滿處亂飛,味道難聞,我們怎能拿來包寶貝?第三,那些請來的裝箱工人,到此擺著專家(zhunji)的姿態(tài),拿很高的工資,時常用教訓的口吻和館員談話。共七十八頁最終決定:馬衡院長聽從了大家的意見,把舊箱用來裝書籍、檔案,并規(guī)定新箱的尺寸,一律定為長三尺,高寬各一尺五寸。棉花改用新棉,裝箱工人也一律辭退,改由自己(zj)裝箱在實踐中,大家摸索出一些方法,主要是一個“緊”字,以前江西景德鎮(zhèn)進呈的瓷器,用木桶裝運,把10個碗用草把它們扎緊,成為一個整體,一點也不搖動,放在桶里,每束之間,又用谷殼把它們隔開,塞緊,使它們毫不松動,運到北平

4、去的瓷器,沒有破碎的。在包裝中,員工們把每件瓷器,用棉花隔開,分別包扎起來,再入箱中塞緊,就不會破碎了。共七十八頁南遷(nn qin)開始1933年1月,日軍進入山海關(guān),華北面臨的局勢險惡,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judng)從1月31日起,將裝箱的文物分批南遷上海,并派院秘書長李宗桐到上海租賃庫房。國民政府指令北平市政府及交通運輸部門協(xié)助故宮,完成文物南遷計劃。共七十八頁南遷遇到(y do)的阻力反對者認為大敵當前,文物南遷會動搖民心,引起社會不安,而且古物一散不可復合,南遷會造成文物失散。當時(dngsh)以周肇祥為首的反對派在中南海成立了一個北平市民眾保護古物協(xié)會,周自任主席,通電全國反對

5、故宮文物南遷,并公開表示以武力阻止南遷。(周曾任古物陳列所所長及湖南省代省長)。故宮確定文物南遷的起程日期后,反對派在社會上放話,只要文物列車啟運,就會有人在鐵路沿線埋炸彈,炸毀列車。共七十八頁國民政府的態(tài)度(ti du)國民政府認為應(yīng)當把這些(zhxi)文物遷運到安全地帶,故宮文物,是國家數(shù)千年來的文物結(jié)晶,毀掉一件,就少一件,國亡,有復國之日;文化一亡,將永遠無法補救,文物留在這里,萬一平津做了戰(zhàn)場,來不及搶運,我們是不是心痛了?擲地有聲的話語表明政府文明南遷的決心,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國民政府的決策是正確的。同時,宋子文電告北平市長周大文,周大文派法警將周肇祥密捕,1933年2月5日晚間,

6、北平全城戒嚴。共七十八頁故宮(ggng)文物南遷令第一頁共七十八頁南遷文物數(shù)量(shling)及需要的人力物力南遷的文物中除故宮博物院的13491箱外,還有古物陳列所、太廟、頤和園、國子監(jiān)等處收藏的6066箱。故宮博物院的13491箱文物從神武門廣場出發(fā),由幾十輛板車輪流運往火車站。軍隊全程護送,沿途軍警林立,板車在熟悉的街道上行駛,街上空無一人,除了車子疾馳的轆轆聲之外,聽不到一點別的聲音,使人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這批文物共裝了18節(jié)車皮,押運人員、監(jiān)視員、憲兵及故宮警衛(wèi)(jngwi)一百多號人另乘3節(jié)客車隨行。共七十八頁正式(zhngsh)行動1933年2月6日,首批文物裝上兩列列車南行,文

7、物總押運(yyn)官由吳瀛擔任。3月中旬,故宮博物院又開始裝運第二批箱子。到5月共裝運五批,那志良在故宮文物運到南京文章中記錄了五批裝運日期。 第一批1933年2月6日 第二批1933年3月15日 第三批1933年3月28日 第四批1933年4月19日 第五批1933年5月15日共七十八頁國寶轉(zhuǎn)移的車行路線由北平西站出發(fā),沿平漢線南行,到鄭州后,改循隴海線,東行到徐州,再沿津浦線到浦口。從文物裝車時起,一路上都是非常危險的,雖然南遷過程中,各火車站一律優(yōu)先放行,在火車車頂四周各個車口都架起機關(guān)槍,車上有憲警荷槍實彈,嚴加保護,車下有馬隊接力伴隨,白天封存,晚上押運,在重要關(guān)口熄燈,職員和衣而臥

8、。在徐州一帶(ydi),還是遭到土匪的攔截,幸好有軍隊的護衛(wèi),將土匪擊潰。2月6日文物專列出京,10天后才將周肇祥釋放。 共七十八頁南遷(nn qin)目的地又起爭議文物專列出京的第3天,故宮博物院的常務(wù)理事、文獻館館長張繼便在南京中央政治會議上提出一項緊急議案,認為故宮文物運往上海存到租界是受洋人庇護,是國恥。建議改運洛陽和西安,這個議案沒人反對,于是文物只能改遷洛陽與西安。文物專列走到第四天,到南京下關(guān)車站停車,張繼與行政院秘書長褚民誼專程到車站,告訴吳瀛中政會的決定。吳瀛認為這么倉促改變文物存放地點,恐不安全。這中間為這批文物存放地點多次發(fā)生爭議,載運文物的列車就停在浦口的鐵軌上,由軍隊

9、守衛(wèi)(shuwi)了一個月,直到召集臨時中政會討論才決定下來,由水路運往上海。共七十八頁存放(cnfng)上海年第一批南運文物在3月下旬才到上海,存入法租界天主堂街仁濟醫(yī)院舊址五樓倉庫中。以后又相繼運了四批,共計13427箱零64包,隨同故宮(ggng)文物遷滬的還有古物陳列所、太廟、頤和園和國子監(jiān)的文物6066箱。因原來租的倉庫容不下,后來又租用了位于英租界內(nèi)的倉庫存放。全部文物在上海存放了近4年。在這個時期,南京正加緊建朝天宮以貯存這批國寶。共七十八頁命運多舛(mn yn du chun)1936年底,朝天宮擴建工作完成,工作小組也就留在南京(nn jn)辦公,還計劃舉行展覽會。但抗日戰(zhàn)爭

10、在1937年7月爆發(fā)了。7月29日日軍占領(lǐng)北平,這時南京也有危險。國民政府遷往長江上游的重慶,并下令撤退古物。在南京的故宮文物是分三路運到大后方的。當南遷文物在南京分院剛落腳,文物再次面臨大轉(zhuǎn)移。再次遷移是很困難的,不僅有交通問題,更有日軍對遷移地的轟炸,文物的安全難以保證。同時撤運所有的文物根本不可能,要盡快分路離開南京,到達目的地后,靜候戰(zhàn)爭結(jié)束。 共七十八頁三路南路經(jīng)長沙運往貴州,負責人為故宮博物院古物館館長徐森玉、科長莊嚴(zhungyn)。中路取水路沿長江西進經(jīng)漢口后抵重慶。第三路北上到寶雞。共七十八頁南路隨同第一隊出發(fā)的80箱古物決定由船和卡車運往1000公里外的長沙湖南大學圖書館

11、,但由于長沙被日軍轟炸,不久又接到命令(mng lng)要運往貴州。隨著日軍的不斷進攻,原定的藏寶地也變得不保險了,國寶最終的安身之所也在不斷變化。共七十八頁中路(zhngl)隨著日軍進逼,中路從漢口到達(dod)陪都重慶。1939年春,日機轟炸重慶,幾乎炸中這批國寶。古物箱又再次裝船,向長江上游西行500公里到樂山去。船只難找,而且光是把文物從原來的船上卸下再裝上另外的船只,就花了近兩個月之久,結(jié)果9月中旬才到達樂山。共七十八頁北路(bi l)北路的7000多箱由吳玉璋和另外二人負責。他們設(shè)法在日軍進行舉世震驚的“南京大屠殺”之前一個星期搭火車(huch)離開南京。經(jīng)西安、寶雞、過秦嶺、抵漢

12、口,到綿陽、成都,最后到達峨眉。共七十八頁共七十八頁關(guān)于(guny)路線圖第一階段南運:1933年2月6日,由北平西站經(jīng)鄭州到上海后存于南京博物院,共打包文物13491箱。第二階段內(nèi)移:由于(yuy)盧溝橋事變戰(zhàn)事告急,于1937年8月14日到12月8日分北、中、南三條路線將文物運往四川大后方。北線為陸路運7286箱文物到峨嵋(那志良負責)。中線為水路運9369箱文物到宜興。南路運80箱精品文物到安順。第三階段復員:抗戰(zhàn)勝利后,將四川各地文物先匯于重慶,后運往南京,擬返回北平。第四階段運臺:由于戰(zhàn)爭形勢發(fā)生逆轉(zhuǎn),加上交通運輸線的破壞,原擬運回北京的文物被分3批運往臺灣,先暫存于臺灣水溝庫房,后

13、移入臺北故宮博物院。第一批:1948年12月22日,220箱。第二批:1949年1月6日,1680箱(那志良負責)。第三批:1949年1月29日,927箱。共七十八頁共七十八頁轉(zhuǎn)運(zhun yn)途中共七十八頁重慶(zhn qn)渡口共七十八頁由于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wnhu)的奇珍異寶。北京故宮的建筑世界第一,臺北故宮的藏品世界第一。共七十八頁1948年11月,徐州會戰(zhàn)結(jié)束后,蔣介石深感南京的危險,把大批黃金、機器設(shè)備、布匹甚至(shnzh)工廠等向臺灣轉(zhuǎn)移。而且下令將戰(zhàn)時珍藏在南京故宮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宮南遷

14、文物精品、南京中央博物院、國立中央圖書館、中央研究院的藏品運往臺灣。 共七十八頁五千箱奇珍(q zhn)被運臺灣1948年12月27曰,第一批文物抵達臺灣基隆。當時由南京遷往臺灣的文物分三批,第二批、第三批分別于次年1月9曰、2月22曰到達。這些文物主要包括當時北平故宮博物院2972箱、中央(zhngyng)博物院852箱書畫、瓷器、玉器以及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的善本圖書和外交部條約檔案等共5000多箱。臺灣當局就是以這些文物為基礎(chǔ),建成了“臺北故宮博物院”,造成了今天南北兩個“故宮博物院”的局面。 共七十八頁于混亂(hnlun)中遷臺第一批文物是1948年12月20曰離開南京下關(guān)的,負責運

15、載的是海軍登陸艇“中鼎艦”。當時的局勢已經(jīng)非常不穩(wěn)定(wndng),很多人等待機會能搭船去臺灣避難。負責人杭立武 “海軍司令”桂永清 共七十八頁第三批文物(wnw)人、貨一船第三批文物的轉(zhuǎn)運是在1949年1月底,逃命變得比兩個月前緊迫多了。這次負責運載的“昆侖號”軍艦一開到,海軍部的眷屬就搶先上船。杭立武仍想找桂永清來解決。結(jié)果,在船上的人哀求下,連負責勸說的“總司令”都落了淚,也只好少考慮(kol)文物,搭他們起航了。不過正是這些人員占據(jù)了船的空間,使得一部分文物裝不下,留在了內(nèi)地。 共七十八頁文物運到臺灣之后(zhhu)的保存先是租借臺中市糖廠倉庫(cngk),趁著不是制糖季節(jié)暫且存放,保

16、管條件十分惡劣。到1950年4月,臺中郊外霧峰鄉(xiāng)吉峰村倉庫落成,文物才得以遷入新庫。1965年11月12曰,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式開幕,國寶才有了適當?shù)谋4婧驼褂[環(huán)境。共七十八頁運往臺灣的5000箱文物、檔案(dng n)由專家翁文灝親自挑選運往臺灣的5000箱文物、檔案,都是文物專家翁文灝等人挑選過的精品。諸如(zhr)被視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的毛公鼎、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玉雕精品“翠玉白菜”、“肉形石”、宋代汝窯瓷器、傳世書畫、清宮服飾等。共七十八頁臺北故宮博物院位于臺北山清水秀的外雙溪,占地面積1200畝,1965年11月12日落成(luchng)。整座建筑的設(shè)計理念顯然秉承了中國宮廷式的

17、建筑風格,碧瓦黃墻,雕欄玉砌,在青山掩映下,顯得典雅而壯麗。目前,這里珍藏著1948年以來從大陸運來的60多萬件珍貴文物。 共七十八頁臺北故宮(ggng)外景共七十八頁共七十八頁據(jù)統(tǒng)計,當年從大陸運到臺灣來的文物共有60萬件,雖然只占當時北京故宮南遷文物的1/4,但大多是精挑細選、價值連城的精品。其中器物、書畫5萬余件,善本書籍近16萬冊,清宮(qn n)檔案文獻38萬冊,還有后來征集的文物總計65萬件。 共七十八頁由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受展廳面積所限,通常(tngchng)每3個月會換一次展品,即便這樣,要把這里所藏60余萬件稀世文物逐個兒在世人面前亮個相,至少需要30年時間。有三件寶物始終沒有

18、換過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和毛公鼎,它們被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 共七十八頁青銅器毛公鼎據(jù)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時期的“國之重器(zhn q)”,因刻器者為毛公而得名,于清道光末年在陜西岐山出土。在中國,有兩件青銅器堪稱青銅器之最,一件是保存在北京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另一件就是銘文最多的這件毛公鼎。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卻銘刻了32行497個篆書文字,洋洋灑灑記錄了毛公輔佐周宣王,后來獲得天子賞賜而做此鼎的史實。鼎銘字跡清晰工整,篆文字字筆力遒勁,全篇一氣呵成。共七十八頁價值無雙(wshung)的瑰寶重器毛公鼎銘文是一篇西周真實史料,

19、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貴(zhngu)的文獻;同時也是我國“造字時代”最經(jīng)典的作品。2003年2月22日我國首次發(fā)行了一套書法題材特種郵票中國古代書法篆書,一套共兩枚,其中的一枚就是毛公鼎的銘文。共七十八頁玉器翠玉(cu y)白菜玉器館的門口一行文字:“比上帝還精巧” 。翠玉白菜(bici)是依照翡翠順勢而為,根據(jù)它的顏色雕成一棵栩栩如生的白菜(bici)?!?共七十八頁這棵翠玉白菜由一塊半白半綠的翠玉為原材料,綠色的部分雕成菜葉,白色部分雕成菜幫,看上去是鮮活欲滴。翠玉白菜上有兩只蟲,一只蝗蟲,一只螽斯蟲。它是清代光緒皇帝瑾妃的陪嫁(piji)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純潔,但是白菜葉片上停留

20、兩只蟲又是作何用意呢?原來螽斯蟲代表了多子多孫的意思。共七十八頁共七十八頁東坡肉清代的肉形石,全世界67塊,這是其中比較大的一塊,它的底座都是純金做的。和翠玉白菜放在一起,色澤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叭狻钡姆适輰哟畏置?、肌理(jl)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會把它當成硬邦邦的石頭,因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塊連皮帶肉、肥瘦相間的東坡肉。 共七十八頁書畫館藏(un cn)情況臺北故宮博物院義務(wù)導游謝念蓀:“有些書畫每次看到它時,都覺得它一天天在變老每次看到它都很難過,展出一次就破壞一次。”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書畫展廳,是所有展館中最難以估量價值的地方,有的甚至無

21、法(wf)再進行復制。 為了盡可能保護好這些稀有真跡,書畫展覽的次數(shù)和時間都受到嚴格地限制,共七十八頁北京故宮(ggng)與臺北故宮(ggng)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Zhngqi)帖王珣的伯遠帖這三幅字帖代表了中國書法藝術(shù)的最高水平,被乾隆皇帝并稱為“三?!碧,F(xiàn)在“三?!敝械恼孥E有“兩?!辈赜诒本┕蕦m博物院,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則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共七十八頁富春山居圖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此畫是繪畫作品中的精品(jn pn),可惜這幅山水畫被分成了兩段,前半部分保存在大陸,后半部分則保存在臺北博物院。共七十八頁最近幾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之間的交流日益(ry)增多,

22、1992年雙方還共同精選各自的館藏文物,共同出版了國寶薈萃一書。這本書中,分離近一個世紀的“三希帖”又重新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 共七十八頁上:王洵伯遠帖;下左:王獻之中秋(Zhngqi)帖;下右: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共七十八頁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共七十八頁共七十八頁亂世存糧,盛世(shngsh)收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好古董,因此前朝書法繪畫名家品統(tǒng)統(tǒng)被搜羅入宮,中國古代珍品空前大集中。其中乾隆對收藏的愛好堪稱狂熱,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恂伯遠帖都是他收藏精品,他也非常喜歡題跋,很多名家大作上都有他的墨寶。經(jīng)過三代皇帝的不懈努力,故宮藏品倍增,儼然一座大博物館專人負責看護,能工巧匠

23、進行修補(xib)。可以說這三位皇帝的個人愛好,使大批珍貴文物得到保存至今。乾隆皇帝開辟三希堂等專門“展廳”;鑒賞完精品后,蓋“乾隆御賞之寶”、“三希堂精鑒璽”等章,以示流傳有序;讓各精其道的儒臣雅士,分門別類為文物著書編錄,比如石渠寶笈初編、續(xù)編和三編都是當年“故宮藏品匯編”。 共七十八頁共七十八頁共七十八頁斗彩首創(chuàng)于明宣德,1985年發(fā)現(xiàn)的西藏薩迦寺青花五彩蓮池鴛鴦紋碗,落有“大明宣德年制”款,證明了文獻上“宣德五彩,深厚堆垛”的記載。其突出特點是在鴛鴦紋飾上采用了青花與五彩結(jié)合的工藝,開啟了明代斗彩工藝的先河。明代斗彩,以成化年間最為著名,成化斗彩把青花的幽菁和古彩的華貴溶為一體,典雅而

24、又鮮明。其施彩方法以填彩為主,所用色彩有鮮紅、油紅、嬌黃、鵝黃、杏黃、蜜蠟黃、姜黃、深綠、淺綠、松綠、淺紫、姹紫、孔雀藍、孔雀綠等十余種。一件器物上少說施三四種釉上彩,多者五六種,使紋飾的形、線、色相依(xingy)相襯,相輔相成,令斗彩更為嫵媚明艷,光彩照人。共七十八頁清雍正年間的南窯筆記記述:“青料畫其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它是傳統(tǒng)陶瓷裝飾技法之一,因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古彩結(jié)合在一起的彩繪(cihu)裝飾,故稱“斗彩”,亦稱“逗彩”、“豆彩”。是用青花料在胎上勾描出完整構(gòu)圖的紋飾輪廓,施青白透明釉色,入窯高溫燒成。再于釉上青花輪廓線內(nèi)填畫各種彩料完成彩色圖案,復入彩爐低溫二次燒成,

25、分為點彩、覆彩、染彩、填彩、青花加彩四種。共七十八頁成化的斗彩畫(ci hu)面疏朗秀麗,裝飾幅面不大,嘉靖、萬歷以后則變得繁密濃艷。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繼承了明代成化的斗彩并有所發(fā)展,除用古彩顏料外,還使用粉彩顏料。共七十八頁汝窯天青(tinqng)無紋橢圓水仙盆 共七十八頁汝窯:在汝州境內(nèi)(今河南臨汝),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有兩部分,其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選為宮廷燒御用瓷器。釉滋潤,天青色,薄胎,底有細小支釘痕。宋人評青瓷以汝窯為首位,明清兩代品評宋代五大名窯時,也列汝窯為第一。此窯燒瓷時間較短,南宋時已有近尤難得記載,明代前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曾一度仿燒,清代雍正(Yngzhng)、乾

26、隆時更有年希堯、唐英等督窯大量仿制,但鮮有亂真者。臨汝嚴和店、軋花溝、下任村三處遺址燒制民用青釉瓷器,現(xiàn)稱臨汝窯,系汝窯另一部分。燒瓷時間長,主要燒青釉,有印花、刻花裝飾,以印花為主,造型紋飾與耀州窯有不少共同點,質(zhì)量比耀州遜色,燒瓷歷史比耀州晚,明顯受該窯影響,屬耀州窯系。( 臨汝窯:即汝窯)共七十八頁乾隆(Qinlng)香山九老 共七十八頁山徑(shn jn)春行圖 宋 馬遠 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共七十八頁共七十八頁臺北故宮(ggng)十大國寶 共七十八頁中國(zhn u)博物館陳列精品圖解(四)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zuzh):張囤生 出版日期:2006-05-01 共七十八頁特別獎河

27、北西柏坡紀念館新中國從這里走來西柏坡紀念館基本陳列 鄧小平故里管理局“我是中國人民(rnmn)的兒子”鄧小平故居陳列館陳列 共七十八頁精品(jn pn)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鮮明的軍事特色壯美的藝術(shù)形式人民革命戰(zhàn)爭館陳列 上海博物館千年遺珍國寶薈萃“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遼寧省博物館突出(t ch)特色雅俗共賞遼寧省博物館新館文物專題展 共七十八頁山西晉城博物館太行魂晉城古代文明陳列 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從皇帝到公民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 湖南省博物館厚重的文化內(nèi)涵純美的空間(kngjin)藝術(shù)馬王堆漢墓陳列 共七十八頁河北山海關(guān)長城博物館華夏脊梁山海關(guān)長城博物館基本(jbn)陳列 中國絲綢博物館讓

28、觀眾“讀”懂絲綢中國絲綢文化展 共七十八頁福建博物院八閩大地戲曲文化全景福建戲曲大觀 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大地集粹礦物巖石寶石(bosh)陳列 共七十八頁單項獎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館漢字春秋寶雞出土文物與漢字文化展 (最佳(zu ji)創(chuàng)意獎)浙江溫州博物館追溯“溫州人”的精神淵源“溫州人”陳列(最佳內(nèi)容設(shè)計獎)共七十八頁南京博物院田野考古(kog) 文物保護 陳列展覽的完美呈現(xiàn)泗水王陵考古(最佳形式設(shè)計獎)中國昆曲博物館闡釋昆曲之美中國昆曲博物館基本陳列(最佳制作獎)福建廈門華僑博物院全球視野中的“華僑華人”“華僑華人”陳列(最佳新技術(shù)新材料運用獎)共七十八頁云南民族博物館傳承人類的記憶云南民族古籍文化遺產(chǎn)展(最佳宣傳推廣獎)杭州中國江南水鄉(xiāng) 文化博物館留住一道正在(zhngzi)遠去的風景江南水鄉(xiāng)文化陳列(最佳服務(wù)獎)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傳承歷史經(jīng)營陳列張裕酒文化博物館陳列(最受觀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